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策划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策划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策划案例分析

第1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1 档案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问题

馆藏档案数字化是开发和提供档案利用的主要手段,数字化加工可能引起档案原件磨损、档案丢失、档案信息泄密、以及因参数设置或操作工序等问题引起从模拟到数字转换过程中档案信息的不完整、不准确、不标准等风险。

数字档案信息依附的软硬件网络环境存在先天不足和技术方面的风险。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系统软件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档案信息赖以生存的IT基础环境,也是引发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风险基地。

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专业技术性和知识综合性,以及以指数方式快速增长的电子文件的存储与保管,要求对档案信息实施科学组织、合理存储、有效管理和安全备份,这对具有传统知识结构的档案工作者而言是个挑战,若不及时参与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研究电子文件及其工作机理,档案人员将会面临难以应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之风险。

2 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其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了档案信息的自动登记、归档、查询和传递的实现,有效的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但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全面了解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模式,熟练运用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切实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丰富自己头脑,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信息化意识和专业能力,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始终是档案管理的主体,是影响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党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稳定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应当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意识,并具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信息化管理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岗位技能,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2 建立技术保障体系,保障应用软件安全

为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应当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防护,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应当从系统保护、信息保存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规范的技术保障体系,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应当结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合理设置档案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有权限进入系统内查询相关档案信息资源,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一旦出现内部档案管理人员非法操作查看档案信息资源的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充分做好档案数据信息的加密工作,保证应用软件运行的安全性。

2.3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国家层面上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是同时保管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应当将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作成纸质公文,并连同电子公文原载体一同归档保存,并建立有效的联系,便于后期查询和利用。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为提高其保存和管理效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比较常用的安全技术主要有密钥技术、签署技术、身份验证、防火以及水印等技术,而在管理方面,主要以异地备份和存用分离的方式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体是人,电子文件的制作和管理也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参与电子档案的制作和管理的相关人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资质审查,坚决不允许责任意识差、思想道德品质差的人员参与到电子档案的制作和归档过程中,切实保障电子档案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在日常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其档案管理水平,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坚决落实工作责任,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全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4 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

高质量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当前的档案管理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为了加快改造的步伐,也可以采取收入资金的方式。如果遇到一些阻碍,也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并商榷解决办法,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2.5 病毒防范与治理

病毒对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威胁,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高级病毒防范网,对不断升级的病毒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其安全意识。

2.6 建立监督执行体系

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能够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一方面要强化对整个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和跟踪,保证每一个步骤都能够有效落实,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目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保障工作通过监督分析和管理,进一步推进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升级。

第2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 教学模式 策略 案例分析

化学教学模式是沟通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研究和运用化学教学模式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一、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策略教学

中学化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程序对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模式的教学策略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教育理念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1. “过程”教学策略――以过程促转变的教学策略

教学的实质是一个对学习者施以影响的过程。按生态模式教学的观点,从学的方面看,过程是教学影响的来源,过程是达成转变的思维和行为的结合体;从教的方面看,教学的作用通过过程产生结果,教学的作用在过程中、在结果中得以实现。

2. “问题”教学策略――以问题为资源的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教学观普遍认识到“问题”对教学的重要性,认为“问题”是教与学的纽带。“问题”联系着教学的品质,联系着学生的创造力。人生态教学模式的观点认为:“问题是教学急待开发的课程资源。”

3. “活动”教学策略――让活动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

人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人只能通过活动获得发展。以操作、动手、讨论等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区别于静坐课堂“单听”、考试之类的活动。活动作为学生存在和发展的较好的方式,具有知识呈现自然、易与学生兴趣吻合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

二、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1.案例:“电池原理”探究

教学准备:教学用品准备;教师教学方案、思路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情景设计:(为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教师活动:引言;展示干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安排学生做干电池使电珠发光的实验;教师做“西红柿电池”使电流计偏转的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的活动,做干电池使电珠发亮的实验。

提出问题:干电池如何使电珠发光?西红柿如何成为电池的一部分?

预想的回答:①形成了闭合电路,电池中有电流。②电池能产生电流,电池储存有电能。

追问:电池如何产生电流?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第二,解剖干电池,认识了解结构。(注意环保)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电池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②电池是怎么回事?③电池的结构如何产生电流?

学生活动:解剖干电池,相互讨论认识干电池的结构。

提出基本假说:电池产生了电子流动,形成了电流,使电珠在闭合电路中发光。

问题:电池为什么可以形成电子流呢?

②Cu-Zn原电池 Cu极产生气泡,电珠闪亮,Zn极溶解。

教师提问: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什么反应?②哪类化学反应有电子的活动?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③是否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所不同?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开两极同时进行,进入实际原理的领悟。

学生修正的假设:

②原理简图(如图1所示):(电池外部电子运动形成电流,电池内部离子变化形成电路)

③电极材料差异和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有关。

④电极材料的不同是产生电子流动的原因,也是电池内部离子变化原因。

第四,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以上假设(实验其实是探索与验证相结合的)。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各种准备的电极材料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

第五,自我总结报告:本节课的学习,我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进步?

(1)对参加的哪一项活动最感兴趣?我做了什么?(2)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很成功?哪些不成功?(3)本节课有哪几方面的新认识值得记一记?(4)课后我想做点什么?

2.案例:探究“钠和水反应”

准备:教学用品准备;教师教学方案、思路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矫正被动学习模式)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金属钠,演示金属钠的取用,做“水生火”实验(蒸发皿中放入少量乙醚和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然后用滴管滴入2―3滴水,结果蒸发皿中冒出熊熊火焰)。

学生观看到这一违反“常规”的现象,既兴奋,又好奇,产生“水火不相容,为何水又能生火呢?”的疑问。教师巧妙创设求知氛围,将学生引入到“愤”、“悱”状态之中。

熊熊火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做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归纳钠的物理性质。

第二,学生实验:

学生活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钠为什么存放在煤油中?②钠外表颜色与切开后的颜色为何不同? ③钠浮在水面如何变成小球?④钠在水面为何到处移动,并发出嘶嘶声音?小块钠投入水中为何没有燃烧起来?等等。

教师活动:将这些问题投影,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按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相互补充。

教师活动:引导、点拨、评价小组汇报结果,给出正确结论。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归纳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分别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解释相关原理。

第三,自我总结报告:本节课的学习,我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进步?

(1)对参加的哪一项活动最感兴趣?我做了什么?(2)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很成功?哪些不成功?(3)本节课有哪几方面的新认识值得记一记?(4)课后我想做点什么?

总之,学生通过以上案例的学习,不但形成了对电池原理、钠和水反应现象的深刻理解,而且在体验探究过程中,能够领会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够把理解力渗透到实际情景中,也能够系统地理解知识的深度和熟悉它的复杂性,达到对电池原理、钠和水反应现象的理解,并能掌握相关知识。

第3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 提高水平 策略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79-01

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目前为止可以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这项工作也是国家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关部门的经营水平。在目前大的经济背景下、在目前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的环境下怎样才可以很好的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对如何着手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了较为严谨的分析和探讨。

一、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

1.这是构建现代化社会的必要条件

档案信息的管理属于一种文化实力的体现,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是在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美好、和谐的现代化社会,这就对那些处于科研、经济领域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也越发显得重要,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到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对我国的总体发展状况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可以全面、快速、系统的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这就可以作为长期发展的基本依据。在档案管理中充分的利用到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中的不足,对大众的需求也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些都支持着现代化社会的构建。

2.这是为了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都造成了档案管理任务量的急剧扩大,这其中既包括了档案管理的类型,也包括了档案管理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档案这一新的保存方法的出现直接造成了管理以及使用上的困难。在现实的生活中,准确无误、及时迅速的把每个档案信息提供给需要的人或机构是目前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综合以上的几个方面不难看出,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已经势在必行。不断进步的电机技术以及微缩技术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我国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的数量、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更多的采用电子技术来存贮一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档案信息都存储在光盘或者磁带等介质上面,与传统的纸质类档案相比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弊端,这就导致很多新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如何确保新的存储技术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如何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此同时,在一些档案管理部门中仍然存在着大意疏忽,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不够重视的现象存在等等。面对这些涌现出来的全新问题,档案管理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面对这些新时代提出的挑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创新才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营造出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培养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建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是提升总体水平的基础,这就要求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们要能够摒弃旧的管理思维,提出传统模式的禁锢,立足于科学发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总结,之后就要采取措施解决。同时,服务性的工作态度也是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也就对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随时了解并消化吸收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并可以明确知道社会对于档案信息的实际需求。当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也是提升这一水平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档案关系工作者的积极性,保证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都是这个措施的核心要求。

2.对档案管理者素质的培养

档案信息管理者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执行能力高低也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系统性、复杂性、集成性高,而且新的电子技术的加入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求管理者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管理、学习能力。换个角度说,也就是对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加紧培养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目前的工作中心之一。因此,要严格依照档案管理者所在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时的技能、知识培训,同时还要能够与时俱进,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要求每个工作者都能够严格依照法规的要求做事,依照行业标准,多多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完成自己的工作,进而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档案管理的进步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档案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说明,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未来档案管理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具体的管理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要求相关部分加大对于档案管理的投入以及管理力度,在加强基础设备改进的基础之上积极推动档案管理多元化的发展,将电子档案与文本档案结合起来,这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二是要合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传输、存储等都是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这也就要求管理者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环节的操作。还要在已有的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建立起完善的、有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要为此成立电子档案的阅览室以及查询室,创建更多的方法。除此之外,既然是要体现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充分体现出现代的光学技术。利用光学理论以及相对应的核心技术不断缩小档案存储大小,这就可以在提高存储率的基础上确保了档案基本元件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4.不断创新,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评估

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档案信息,对于变动部分及时更改,同时还要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做到准确、有效、及时的完成任务。还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整个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这就要求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做好整个的编辑、分析工作,加大可利用性,发掘出更多的潜力。坚持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构建创新性的人才队伍。此外,利用高科技技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的不断进步,将传统的档案管理与新时代的技术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化建设,对档案信息随时进行开发,努力提升到更高层次。

四、结论

利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整个档案新的管理工作,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推动档案管理的水平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核心思想。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合理有效进行,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合理化、制度化发展,能够最大化的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凸显其作用以及地位,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成为诸多部门以及机构在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盛金辉;;论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5:165.

[2] 宋婉婷;莉伟;;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09:106-107.

[3] 杨吉慧;;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140.

第4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9-02

血液净化中心主要收治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特殊的治疗场所,在对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护理安全是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考虑的头等大事。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好坏的标志,也是衡量血液净化中心管理水平的标准。在护理过程中,一些极小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其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就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因素与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患者共30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为18岁至60岁不等,平均年龄32.5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是否发生相关安全问题,并针对该安全问题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

1.2 护理安全因素 对本文选取的64例接受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可得,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安全问题:①护理人员自身问题。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大多为低年资人员,对于技术的掌握、护理经验、工作责任心、协作能力等均较缺乏,因此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容易与患者发生摩擦,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大力发展,新技术与新设备逐渐进入我院,对于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学习能力差,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导致护理安全问题频发。部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风险的了解不全面,经常在不注意责任书内容的前提下盲目签字,导致最终发生意外时需承担极大的法律责任。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进行操作,最终导致医疗事故。②护患沟通与交流不畅。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性格较为冲动,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容易因为很小的细节发生口角,最终使事态恶化为护患纠纷。年老的护理人员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量大,因此在与患者交流时,态度较为冷漠,导致患者频繁投诉。而对于患者而言,发生疾病后其身心均存在变化,心理承受能力相应变差,对于疾病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与护理人员交流时语气激烈,甚至产生怀疑医生、护士、医疗行为的心理。③管理制度不健全。本院对于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对护理人员的约束力不足,对潜在的安全隐患的预见性不足,排班时间不合理等。

2 结果

针对本文调查了解的护理安全因素,本文制定以下方法进行管理与整改:

2.1 注重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与专业培训 血液净化中心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通过累积工作经验来提高阅历与应变能力。每次新引进设备与技术,均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模拟训练与学习,以锻炼其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并制定针对突况的应急预案,让护理人员定期学习、熟练掌握,以便于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不慌不乱地处理问题。请专人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者进行法制教育,以讲座的形式使其了解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2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要求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做到“三心二意”,即细心、耐心、关心、多留意、勿大意。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操作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避免护患纠纷产生[2]。

2.3 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力度。血液净化中心应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内容落实。每天对治疗仪器与检查仪器进行细菌学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处罚负责管理的人员。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任何差错,均应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对于表现好的个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其继续踏实工作。实行灵活排班的制度,避免在护理高峰时间发生人手缺乏的现象[3]。

3 讨论

血液净化治疗是血液净化中心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对于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尽量规避相关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方式[4]。院方则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其法律意识,并使其具备高度责任感与服务精神。除此之外,院方还需对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以保证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工作能够安全、有序、科学地进行。

综上所述,医院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均应注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相关因素,针对一系列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与补救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护理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东娟,林莲娇,翁月花,等.血液透析风险预防的管理[J].当代护士,2007,2(1):90-91.

[2]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第5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信息化

1 档案信息化面临的安全保密的风险问题

馆藏档案数字化是开发和提供档案利用的主要手段,数字化加工可能引起档案原件磨损、档案丢失、档案信息泄密、以及因参数设置或操作工序等问题引起从模拟到数字转换过程中档案信息的不完整、不准确、不标准等风险。

数字档案信息依附的软硬件网络环境存在先天不足和技术方面的风险。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系统软件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档案信息赖以生存的IT基础环境,也是引发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风险基地。

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专业技术性和知识综合性,以及以指数方式快速增长的电子文件的存储与保管,要求对档案信息实施科学组织、合理存储、有效管理和安全备份,这对具有传统知识结构的档案工作者而言是个挑战,若不及时参与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研究电子文件及其工作机理,档案人员将会面临难以应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之风险。

2 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相比,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实现了文件的自动登记、归档、查询、传递等方面在计算机上的实现。这一转变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每个电子文件的特征,还要对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都能够详细地了解。同时还要掌握网络安全防护和相应系统的使用,进而保证每道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本职工作的技术上,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以及参与单位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

2.2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是保存电子文件,同时归档纸质文件。2003年国家档案局关于《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七条规定:“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与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建立互联。”电子文件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其制作及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来确保它的安全。目前用来维护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安全技术主要有:密钥技术、签署技术、消息认证、身份验证、防火、防写处理、加水印等技术措施。在管理策略上,最好采用异地备份,存用分离的管理模式。

电子文件是由人来制作和管理的:一要对参与制作和管理的人员要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审查;禁止那些道德品质不好、工作不认真负责的人员参与电子文件制作和归档电子文件管理,这是从源头上保证电子文件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的关键措施。二要不断进行思想教育,要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此外,还应建立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个人;保证电子文件从制作到归档管理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这种方式是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系统免疫力,增强安全系数的重要手段。任何的信息技术产品的科学使用,都需要从系统保护、信息保存等几个方面来开展。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发展优势。

2.4 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

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提高自身的意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就算是拥有一流的设备,没有高质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也不会长久发展。这也就说明了人员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任何的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最终依靠的都是人。作为当今社会的高品质人才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会使用计算机操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相应的业务只是,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档案管理模式,这也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

2.5 保障应用软件的安全

为了保证档案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开发出防止偷窃和身份识别认证系统。只有合法的用户在合法的环境下使用了合法的方式查看档案才是档案管理的安全运行。如果内部人员使用非法操作查看档案,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进一步加强数据加密方面的工作。

2.6 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

高质量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当前的档案管理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为了加快改造的步伐,也可以采取收入资金的方式。如果遇到一些阻碍,也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并商榷解决办法,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2.7 病毒防范与治理

病毒对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威胁,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高级病毒防范网,对不断升级的病毒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其安全意识。

2.8 建立监督执行体系

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能够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一方面要强化对整个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和跟踪,保证每一个步骤都能够有效落实,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目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保障工作通过监督分析和管理,进一步推进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升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对档案建设工作十分有利,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档案管理要想进行得好,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全面地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法。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密,这也是保证其他工作有序发展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董珍春.办公自动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A].江苏省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2002.

[2]陈士凤.加强基层组织档案管理势在必行[A].贵州省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

[3]何登方.新形式下档案管理思路浅析[A].“纪念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第6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

1.1、人员中毒

突发性危化品事故经常会导致多人中毒,甚至多人死亡,常被称为重大灾害性事故。如发生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则形成为特大灾害性事故。比如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余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

1.2、燃烧和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遭破坏

危化品事故中的燃烧和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爆炸点和周围建筑物破坏。如2013年3月19日,潍坊海圣化学有限公司的火灾爆炸案。造成8人死亡,多人烧伤。对周围的建筑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企业安全意识的欠缺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再者是对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

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探讨

3.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储存、使用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企业首先要对安全生产使用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同时,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实践中,企业还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做出讲解,以此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相关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的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使用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

3.2、完善应急体系

首先,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地方安委会专家的作用,调动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其次,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处理方案等,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具有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做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再者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事故演练工作,每当完成演练之后,对应急预案做评价,并建立一个应急响应系统,一旦发生事故,立马结合事故的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将现场人员与物品迅速撤离,降低事故的损失率。进一步建立完善现有各级政府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部门联席制度,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支持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活动。

3.3、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现阶段,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依旧比较传统且混乱,以至于传统管理方法的较多弊端存在于生工作过程中,致使整个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经营活动中充满了安全隐患因素以及事故风险,从而给生产经营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措施改变与创新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从而降低企业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在以后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不断的总结以往安全事故案例的经验与教训,同时,积极的吸收与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有效对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安全。

3.4、强化人员安全培训

首先,良好的师资资源是保证安全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必要条件。企业安全培训讲师应由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的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若本单位人员不能胜任时可外聘有资质的安全培训人员担任讲师。其次,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技术,采用如情景模拟法、讲授法、点评法等多种培训方法。第三,在培训结束后,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培训记录制度,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做好资料存档。

3.5、做好隐患、事故管理

安全隐患是诱发事故的根本源头,若是将隐患消除则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隐患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隐患检查工作,将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到位,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立马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其次,严格开展排查工作,排查时全体人员都要参与,不留任何一个死角,针对重大隐患,若是不能立马进行消除,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然后相关人员进行备案,将其纳入到技改项目当中,定好整改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进行事故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调查了解诱发事故的真正原因,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的生产人员、物品进行快速转移,查找到原因后向所有人员说明情况,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并通过现场安全教育的方式,使所有生产人员吸取教训,认识到不安全操作所造成的危害,若是外部企业发生事故,则同样吸取教训,避免本企业重演。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很多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情况依然令人担忧,这就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问题的原因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安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管理,以此逐渐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欢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88.

[2]张晓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0:131-132.

[3]王悦.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及处置措施[J].广东化工,2014,19:128+141.

第7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并根据常见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在采用了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结论:重视并做好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能够在有效改善安全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消化内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

可以说,护理安全已经成为当代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患者选择医院的主要参考依据。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此类患者大多伴有多种并发症,容易出现烫伤、跌倒等问题,如何针对这一特殊风险群体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摆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常见安全隐患分析

1.1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的年轻化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护理队伍的发展趋势,青年护士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容易让患者产生不信任或是不安全的感觉。同时,消化内科的高龄患者因疾病因素大多消瘦,血管穿刺难度较一般患者更高,如果由年轻护士单独值夜班,那么在抢救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因为未能及时建立经脉通道而耽误抢救时机的问题。另外,不少消化内科的高龄患者只是表现为消化道疾病症状,所患有的并不一定是消化道疾病,如果护理人员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就无法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延误疾病的最佳诊疗时机。

1.2用药因素

消化内科的药品种类繁多,使用方法各异,饭前、饭后服用,冷藏,睡前服用等要求使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不适,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各类并发症。尤其是降压、降血糖、强心类药物,如果没有按时、按计量给药,就容易吹西安危险。另外,高龄患者中有很多人比较健忘,加之用药种类繁多的影响,忘记服药或是服错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很多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就因误服药物而导致血压过低等问题。

1.3陪护因素

消化内科高龄患者的病情大多反复,住院频率相对较高,且由于患者子女大多处于工作状态,因此陪护人员大多为非亲属的专业陪护或是临时招聘的没有经过陪护培训的临时人员。他们缺乏科学照顾患者的意识与理论知识,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因为操作不规范或是操作失误而导致各种问题。

1.4告知因素

对于消化内科的高龄患者来说,饮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气管食道瘘的患者,如果摄入大块的粘性食物,就容易因呛咳而导致窒息。另外,很多患者也会因为不了解饮食的相关禁忌而在食物摄入问题时畏首畏尾,进而导致营养不良。有些患者需要禁食1~2d,如果没有接受相关知识的宣传,就容易因为违反规定进食而诱发各类并发症。

2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意识教育。院方应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四个不可”的要求开展工作,即不可忽略巡视;不可违反操作规程;不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进行操作;不可允许陪护人员独立操作。同时,也应注意制定相应的安全考核制度,如果因个人原因而导致护理安全事故,不仅要进行经济上的处罚,还应进行全员的通报批评。

其次是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理论教育,同时选派那些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帮带青年护士,以便使她们能够对相关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进行更快的了解和掌握。另外,就是要定期开展院内考核,做到人人过关,以便使护理人员在参与抢救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类问题沉着应对。

最后就是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在意外时间的高发时段多安排一些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做到新老搭配,以便在起到帮带作用的同时,为患者的护理和抢救工作安全进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第8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0.引言

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深远,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造成较大的损失。电力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是配电网系统的故障响应的必要装置,尤其是对于故障的诊断与响应方面,反应非常迅速,并且可以提供及时的电力恢复方案,提高电力运行的质量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不仅仅是仪表检测和事故的预警等作用,而是结合融入到整个电力系统中,形成了安全保护的系统性保障。当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是研究的重点方向,其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电力系统的整体性保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现状

与传统的电力安全管理相比,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产生了质的提升,拓展了电力安全方面的内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进,带来了自动化、集成化、自智能化的新意,安全管理的性能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使保护变得更加先进、可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相应更加迅速,维护简易便捷,与传统的安全保护相比,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是依靠电磁保护方式,并且需要有人值守,人员管理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要非常到位,才能尽量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失,而现代化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管理的无人化、实时化和综合化,并且能起到更好的抗干扰、抗雷击、抗恶劣环境的要求,实现电网安全管理的高效。故障发生时,电磁型的保护方式通常由机械式的传递来实现,并且机械传动的控制方式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不高,而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智能化的功能,能够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电力保护的快捷、高效、低风险的功能。

2.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长期形成的习惯,平时又缺少足够的培训,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欠缺,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危险预防措施不到位、不关注细节方面的管理等行为,安全管理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导致即使有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2.2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引入,需要管理人才更新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与传统的继电保护有很大的区别,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制约了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效能发挥,专业素质的欠缺是主要的管理问题所在。

2.3安全管理制度的欠缺

继电保护方面的制度建立在我国并没有完善到位,尤其是自动化的继电保护应用的时间不长,制度细节方面的探索有待深入,涉及到组织部门的管理职责权限、安全管理流程的制定、故障出现后的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损失造成后责任落实机制等都有待进一步改善,机制的不健全某种意义上说即是纲领性指向的不明朗,严重影响了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2.4规范操作问题

虽然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很多方面都达到了无人化的控制环境,但专业人员在其中的作用仍有难以替代的地位,如控制调度中心的数据监控与分析、现场故障检修、安全操作的制定与审核、装置布设等方面仍需要人来完成,而这些操作要依据明文规范来操作,许多员工对流程规范不熟悉,操作有随意性和跳跃性,给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

3.1整体性布局

自动化继电保护方面的设计选型必须要以其性能与安全为首要关注的因素,保障电网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在选择设计企业时,充分考虑到其技术的成熟、产品质量过硬、企业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等因素,然后再评估具体的建设成本。以为的寻求低价的策略往往难以保障设备的质量,给以后的系统运行埋下巨大的隐患。因而,必须从整体出发,设备的设计、选型与配置要科学合理,保证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紧密,工作畅通,特别是继电保护的控制、测量、信号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稳定可靠,工作有序进行。其次,电站的建设扩增要考虑到今后电网升级改造的可能,确保兼容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设备的更新换代留有一定的空间。再者,继电保护设备的布局还要兼顾有人化与自动化的优点,某些传统的设备有必要保留,如检测仪表、预警装置等仍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布局中对电网的数据库及时更新,如继电装置的型号、参数,变电站的设备名称等,确保故障出现后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定位,便于快速响应,寻求最佳方案。图1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本布局原理。

3.2科学规范的安装调试

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其中包含的设备非常多,各种设备之间的工作联系、兼容性都需要安装调试来进行确认,各工作环节的责任划分也必须明确到位,保证各部分的协调合作,如控制中心、检测系统、运维系统、输变电系统等内容。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校核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界定,预先进行故障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电压、电流等参数都要超过额定值,以确保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在保护范围之内。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主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集成,这些设备易受外部的电磁、雷击等因素的干扰,安装过程中还要实现屏蔽功能,加装抗干扰接线端子、直流稳压设备、滤波装置和空调设备等,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此外,安装调试过程中,要对典型的安装故障进行总结分析,以避免不必要的安装错误,同样,调试要按照规范进行,不能存在随意性或跳跃性的误操作,以防对继电保护装置造成损坏,影响其正常效能的发挥。

3.3严格按照安全保护要求

严格安全保护要求主要做到四点:其一,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验收要依据设计规范和对应的行业标准来执行,不能有妥协性的验收行为,尤其是对于信号接收、遥感等关键技术的把关更应该严格,以防在实际运行中不能起到应有的效用;其二,继电保护的设计文档、参数、运维说明等安全性的技术规范要完整,要对安全管理、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充分认识到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机理,进而在日常操作当中按照安全保护的要求执行;其三,对继电保护的故障内容、类型等详细记录,分析各种故障发生的几率和分布的区位,制定详细的安全保护要求规范,以便故障再次发生时响应的科学与及时性,提高二次故障处理成功率,尽可能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其四,自动化继电设备更新快,技术创新、应用非常迅速,安全管理的要求更新的步伐也要保持同步。

4.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趋势

4.1继电保护数字化

数字化的安全管理方式可以极大的节省资源,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控制部分、变电站的占地建设部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维护部分等,都能够整合其中的资源,设备和人员的配置,增加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性,降低管理和运行的成本。数字化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电力发展的一种趋势,符合当今社会追求低能耗、可持续、高效、便捷的发展理念,并且可以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

4.2 继电保护智能化

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赋予电力系统更加高效、科学的内涵,尤其是当今智能控制理论的不断拓新深入,如专家智能系统、神经控制技术、非线性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探索,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智能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在不断的尝试推进当中,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电网、广域测量技术等技术的交互使用,是系统在处理信息时更加快捷、高效、智慧化,电力保护方面能够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推动着继电保护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3继电保护输电技术的突破

在日常的电力系统中,主要是依靠交流输电技术来维持社会生活,而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可靠、控制灵活等优点,尤其是轻直流输电技术逐渐成熟。直流输电可以有效的降低功耗和建设成本,节省线路的占地面积等,具有明显的优势。而电力继电保护关于直流式的输电研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相关研究也一直在拓展探索当中,以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良好保障。

5.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当今我国提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电力系统作为其中的支撑部分,必须要有质的提升。电力的安全运行与自动化继电保护有着直接的关系,探究其中安全管理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是保证自动化继电保护效能良好发挥的重要途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我国的电网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良好的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张敬.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2]王喜.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规划[J].电气时代,2010,(9).

[3]李宝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电力,2012,(10).

第9篇:策划案例分析范文

(1.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和政府都不可忽视的宏观调控目标,只有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才是推进就业的积极有效办法。本文以安徽为例,分析了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创业的因素,提出了解决全民创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优化;环境;创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36-0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可忽视的宏观调控目标,尤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促进就业的意义极为重要。创业者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不是求职者,而且还是提供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因此,推动全民创业是促进就业最有效的办法。

1 安徽全民创业现状

当前,我国有些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迟缓,主要是当地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快,民营企业数量过少,规模太小,其原因是创业环境欠佳,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情绪不高。以安徽为例,安徽是一个人口大省,也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问题比较严重,与邻近浙、江两省相比,安徽民营企业依旧数量少,注册资金少。有关资料显示,安徽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相当于浙江的60.4%,江苏的53.9%;个体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相当于浙江的22.7%,江苏的16.4%,三省比较,安徽、浙江、江苏的创业率分别是8.38%、14.36%、9.44%,可以看出,安徽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数较少,没有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城乡“二元制”问题,必须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民创业,依靠广大民众艰苦创业,把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这样才能造就大批的企业家,形成县、省、地区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为就业者创造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 影响安徽全民创业的主要原因

与浙、江两省相比,影响安徽全民创业不能完全归因于创业者个体禀赋的差异,其环境因素影响可能性较大。环境因素不外乎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从影响投资的生产成本角度考虑,包括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无论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还是从基础设施方面看,安徽的硬环境较差,软环境条件也不理想,尤其是缺乏创业意识,没有形成创业氛围,这是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政府未完成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诚信缺失;三是创业协会发展不完善,独立性不强,服务水平低,没有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四是创业教育主要依靠民间的、自发的力量,政府影响和组织的创业教育活动非常少。除环境因素影响外,“官本位”文化带来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官本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思想意识,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主要是通过影响为官与否的权益水平而被推崇并得以流传。比如,一个地方的“知名度”是靠“官位”来支撑的,人们不知不觉会搬出古代、当代乃至现在从这地方走出去的“官”;还有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专业会议、校庆厂庆等,行政领导都要头排就坐,特别讲究领导级别与会级别,座次安排。在“商本位”社会,凡是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他赚取资本的最好办法是创业,以发挥企业家才能。如果一个地区比较尊重赚取财富资本的社会地位,则这个地区的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做企业家获取社会地位;反之,在“官本位”社会,他将选择别的生活方式,千方百计去做官。

3 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民创业的几点建议

3.1 彻底转变政府观念

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家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企业家才是资源配置的最佳主角,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他们也是社会的精英。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看起来政府官员在创造和保持国家形象、集聚国家优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人把政府进而把政府官员视为国际竞争的参与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政府或政府官员并不能控制国家优势,他所唯一能做的是通过微妙的、观念性的政策创造和维护产业发展环境,放手让市场机制充分运作。因为,创造和积累国家财富的主体是企业家,而非政府官员。

转变激励导向,引导人们立志创业。首先,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向科技、工商业者倾斜。通过激励措施和导向作用,使科技工作者和工商纳税人的经济收入处于全社会的最高水平,在落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其收入水平,引导人们立志创业,并鼓励从业人员实行项目承包制,提高其竞争性经济收入。其次,从经济上对官员实行中度激励政策,使其平均薪酬随工商纳税人的平均收入联动。即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以工商纳税人的平均收入水平为基准,由工商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决定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二者等同或者公务员略低于工商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这样,有利于使全社会关心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支持纳税人。再者,提高科技、工商职业的社会政治地位。一方面加强政治舆论导向,改变社会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纳税人、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意识和风气;另一方面,提高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参加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代表名额比例,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作用。

提高企业家素质,树立“商本位”文化。要实现“工商文明”,以“商本位”来代替“官本位”之类的诉求,除了批评“官本位”之外,还有必要大大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树立“商本位”文化,企业家要取信于民。中国的企业家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说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精英群体,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能在体制上更上一层楼。

3.2 大力促进中介组织发展

首先,要加快行业协会与政府的脱钩步伐,完善社会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体制,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行业内企业的自律组织。要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使行业协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次,政府要把一些具体权力下放给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如行业准人资质审查、技能资格考核、技术职称评审、行业评估论证等。当然,行业协会不应该只是摆设,而应积极开展活动,以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协作,谋求行业的共同发展大计。比如:按照政府的政策规定,根据本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出版刊物、组织考察互访、设立网站以及举办知识讲座、产品展览会、经验交流会等;开展行业交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举办人才培训,提高行业企业人员的素质;制定行业自律守则和公约,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企业利益等等,让行业协会在促进“产业聚集”升华为“产业集群”中发挥应有作用。

3.3 建设信用政府

将融资难问题归结于资金不足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安徽各地金融机构的数据显示,每年安徽的存贷差是相当大的,这表示一方面在花大力气招商引资,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外流,造成这一相互矛盾的现象背后原因自然是省内企业的信用评级普遍不高,改变这一现象,要建设“信用政府”。政府要创造和维护一个很好的信用环境,督促金融系统改变工作作风,保证资金融通的倾畅进行,努力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另外,政府的政策、规定必须“言必信、行必果”,且保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3.4 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在统计就业人数时,应该对创业者与普通就业者有所区分,并倾向于鼓励创业,比如对大学生个人创业并提供岗位解决社会就业者,要在“就业率”指标的计算上体现出来,并对学生个人与所在学校给予宣传、表扬、奖励。此外,社会要积极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型。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支持等“一条龙”服务。在投融资方面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加以引导、扶持和培育,在办理工商登记时要简化手续、方便快捷,尽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要系统地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把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并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优化教师队伍,要有专职教师传授系统的创业理论,鼓励学生选修讲授创业所需专业知识的课程和实践性内容,可以聘请成功创业人士做报告、演讲,甚至聘为兼职教师。学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开辟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合,寻找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谋求合适的方向和道路。

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就不能不重视和用好进城的民工大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返乡创业便是一条可行而且意义深远的道路。首先,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返乡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区是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的好办法,要降低入园创业门槛,强化配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其次,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比如,引导农民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再者,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鼓励农村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中介组织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市场信息,拓展营销网络,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积极宣传全民创业,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不在家里等低保,面对挑战创市场”的观念,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增加收入。完善对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工商管理政策,减轻创业人员的税费负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