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老人卫生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人卫生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人卫生护理

第1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全方位护理;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8-01

当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发生缺陷而导致机体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称为糖尿病,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性疾病,由于控制不当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以及系统发生功能改变及异常,而且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我国2010年有关报道,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4.21%[1]。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终生持续性的治疗。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60-90岁,平均年龄在(66.39±4.91)岁。其中病程在1-76年,平均病程为(28.76±4.29)年,入院时血糖为1.1-28.8mmol/L,平均血糖值为16.7±2.8mmol/L。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饮食指导 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的限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长期坚持能够降低体重,明显的减轻胰岛的负担,使机体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利于控制血糖正常水平。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指导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煎炸和腌制品并相应的根据患者的水肿程度限制钠的摄入,限制食盐量应不超过2g/d,注意体内离子钾和钙的补充,教会患者及家属制定适合患者治疗的食谱,注意总热量的控制。

1.2.2 运动指导 运动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降低血糖的简单方法,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中、轻度的运动方式来运动疗法如快走、慢跑、拖地、平地骑车等,注意老年人活动要适度,剧烈运动可致血糖降低。

1.2.3 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时医嘱服药,并根据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监测的结果合理用药;降压药多为控制剂和缓释剂,注意定时、不可随意调节用量,切记勿口嚼服药应该整片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其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min服用;α-糖酐酶抑制剂应在进餐第一口服用;双胍类是在餐后服用的。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最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心慌、周身大汗或者昏迷时则提示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吃糖果或者进食增加糖的摄入[3]。

1.2.4 心理护理对策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治疗过程长而且发生糖尿病合并症可遍及全身的重要脏器及器官,因此在护理患者中不仅注重患者的基本治疗和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注意的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疏通,向患者讲明关于糖尿病合并症的相关症状和预防措施,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告知患者避免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的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

1.4 数据统计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以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我国糖尿病缓则数已在3000万以上,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健康杀手”[4]。糖尿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并发症可以危害自身的生命。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用药,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士雯,钱方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杂志,2009:258.

[2] 孙强云.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与护理对策[J].现代医学杂志,2009,34(7):26.

第2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一、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1.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照料来源,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

3.社会因素导致老人心理障碍

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使他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生活事件如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等社会支持程度下降的老人易产生心理障碍。

二、老年社区护理现状

目前对于老人的社区护理,国内外都比较重视。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老人社区护理的研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登记卡,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生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病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

2.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教育

如我省就连续几年在全科护士培训时就专门开设有老年社区护理课程,以确保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到位,保证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

3.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

第一,是一般护理向社区延伸(门诊及家庭病床的护理服务等);第二,是社区护士参与预防保健(周期性体检、消毒防疫、预防接种等);第三,是社区健康教育及家庭健康访视;第四,是以社区护士的身份担负某些力所能及的社区卫生管理工作(签订卫生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为老人提供了一个集医疗、护理、营养、康复为一体的整体社区护理服务。社区医院各种健康资源共享,以帮助老人了解某些慢性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常识,保证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4.深人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2)随机性教育,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3)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5.提供心理精神服务老年人

因为离开工作岗位,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减少,心理变化较大,同时由于社会因素也会导致老人心理障碍。在长期的社区护理中,护士可能对服务的家庭知根知底,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其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健康利益,改善和提高其生命质量与价值。

三、老年社区护理展望

1.健康老龄化观点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1993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得很短。现在发达国家老龄化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很高,有人提出人生里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很可能最长的一个阶段将是老年。

2.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将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老年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对于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人的至死尊严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3.康复护理日益受重视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种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人一旦住进来即可根据专业人员评估和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如老人特别养护:安排饮食起居,日间照顾,静养关怀,提供身体清洁;老年康复保健:除常规医疗、护理、养护服务外,提供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4.填补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为填补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拟成立的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既成为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社区护理专门人才,使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

第3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香港社区卫生服务启示

一、香港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起因

1.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对卫生资源耗费提出挑战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之一,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80岁。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1996年、2001年、2006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总数分别为62.9万、74,7万、85.2万,从这组数据来看,每5年香港65岁以上的老人就增加10万多人。到2006年,65岁以上的老人已占总人口的12.4%。据预测,到2033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23万,占总人口的26.8%。因此,如此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为香港老年人卫生服务带来了难题。

2.社会保障的缺陷使老年保健面临难题

在香港,老年人的保障问题是社会福利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香港诸多社会问题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香港享有退休保障的主要限于公务员和专业人士,近百万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它产业的职工,大部分退休后是不能保障享有退休金的。同时,香港老年人还缺乏一些如医疗保障等重要的社会保障计划。

3,卫生工作前移(重视预防)和下移(重在社区)是健康低投入高产出的必然选择

香港身处中外文化混合的位置,服务发展亦夹杂着新旧经济的体系。在香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为公立和私营两个部分,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主要由政府开办和补助的卫生机构提供,而私营诊所主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社会的卫生服务需求量愈来愈大,在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香港转换医学模式,来保障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因为再富有的国家也支付不起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因此关口前移(重视预防)、重心下沉(重在社区)是政府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香港的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成效

1.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社区支持服务提供的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支持服务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暂托、家居照顾等一系列服务和支持,这些支持由香港政府提供,包括中心服务和家居服务两大类,它们之间相互承接,成为保障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手段之一。

中心服务包括长者地区中心、长者邻舍中心、长者活动中心和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提供的四类服务。其中,长者地区中心与长者邻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系列的社区支持服务。而长者活动中心和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则为保持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卫生服务。

长者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而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以促进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中心鼓励老年人利用空余时间,不断的通过学习来发展自己,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种社区、居家照顾和服务,不仅能为长者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更有尊严、更自信地生活,更重要的是,上门为长者提供服务的不同人员,会让长者特别是独居长者增加与外界、与人接触和沟通的机会,减少他们的社会隔离感和孤独感,有助于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长者日间护理服务是介于家居照顾和院舍照顾之间的一种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那些日间家中无人照顾并且身体状况较为衰弱的老人。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个人照顾、护理、复康训练、健康教育、护老者支持、暂托服务、辅导及转介服务、社交及康乐活动、膳食及往返中心的接载服务等。老人在中心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复康活动以及社交活动。这一服务旨在通过提供以中心为本的日间照顾和支持服务,帮助身体机能中度或严重受损的体弱和痴呆症老年人维持最高程度的活动能力,发展他们的潜能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协助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社区内安享晚年。

家居服务只包括综合家居照顾服务和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两类服务。

综合家居照顾服务因应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为两种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体弱老年人主要是指受损程度为中度至严重及需要一系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而普通老年人则是没有或轻度受损的老年人。针对体弱老年人的需要,服务队会采用多专业的模式,向他们提供护理、个人照顾、康复服务及社工服务等。服务队会考虑服务使用者的受损程度,为他们设计并提供一套有计划、完整的家居及社区支持服务。而对于需要较少服务的普通老年人,服务队将提供个人照顾、简单护理、家居清洁、护送服务、日间到户看顾、家居安全及健康评估服务、购物及送递服务、膳食及洗衣等服务。

(2)长者医疗服务

在香港,除住院服务外,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还针对长者的特殊需要推出了基层医疗服务、长者健康服务和社区康复服务等系列服务。

基层医疗服务包括了基本保健和医疗以及老年专科医疗服务。

基本保健和医疗是基层医疗服务中很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老人专科医生人数很少,大部分老人都由第一线的普通科与私家医生诊治照顾,他们需要具备实用的老人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从而及早检查出病因,减少并发症和因延误治理而引发的伤残,并减低不必要的入院的长期护理。同时,医生也要加强与病者及其亲友的沟通,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康复能够事半功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必须要让病人尽量保持活动能力,因为长期卧床会使病者失去自我照顾与行动自由的机会。

老年专科则是提供高一层次的医疗服务,病者经由急症室或任何医生转接。老人科医生以专业的知识去处理解决较为困难和复杂的诊治问题,并可在老人医学教学和研究上做出贡献。

长者健康服务由老年人健康中心提供,在香港的18个区,每一区都设立一个长者健康中心,凡年满65岁的人士,都在老年人健康中心登记成为会员。登记及缴纳年费(低收入者也可以减免费用)。老年人健康中心为会员提供身体检查、健康评估、辅导、治疗和健康教育的服务。

香港医院管理局推出社区康复专职医疗服务、社区康复护理服务、社区老人评估小组服务、社区老人精神科小组服务和老人日间医院等5项社区康复服务计划。

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功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香港老年社区服务除了常见的护理和医疗治疗项目外,还提供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及怀旧治疗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护理服务,力求在各个环节促进老年人的功能恢复。

香港对安老服务实行统一评估机制,以国际认可的“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工具为标准,通过评估员对老人身体状况、自理能力、行为及认知能力,情绪稳定状况、家庭状况等各方面进行一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老人应接受何种类型的服务,确定老人对住宿照顾和社区照顾服务的护理需求,并实施了长期护理服务中央轮候册,集中处理为长者而设的受资助长期护理服务的申请和服务编配。

另外,老年人日间医院在为市民提供全面的住院、普通科门诊及专科门诊的同时,也为老年病患者提供日间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病人无需留宿就可以得到适宜的康复活动、合适护理及心理照顾。从而使病者能够重投社会,同时在家庭也能正常生活。医院由专科医生、护士及经过特别培训的专职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组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科医疗及专科康复评估服务。

2.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成效

(1)老年健康状况改善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银发社会”,对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在香港,无论是在南丫岛榕树湾天后庙休憩处,还是香港耆康会怀熙荃湾长者地区中心,或者是北角城市花园小区内活动场地,都能够看到的香港长者都散发出积极乐观的气息,即使是行动不便、卧床的长者,也是安详而淡定的。

(2)卫生经费及资源节约

香港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居家养老、社区照顾可以为政府节省部分社会福利经费,故这种理念普遍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推崇和欢迎。从香港社会福利署了解到,2006-2007年度,香港政府在老人社区照顾上的投入为10.6亿港元.安老院舍的投入为20亿港元。利用这30.6亿港元,香港政府向各个社会服务机构购买了一年的服务,满足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和安老院舍需求。在各种福利服务中,政府采取了谨慎的、不过多的实际介入的方式,主要依赖于社会团体和志愿机构的力量。提供适当的老人医疗服务,实有政府、专业人员、民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互相配合。政府(卫生署、医院事务署、社会福利署)可以妥善地安排资源,设立较完善的医疗卫生系统。

三、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的养老服务已走过50年历程,其水平可与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媲美。香港与内地,虽然体制不同,但在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上是相通的。对比香港地区,内地也存在类似的困难和窘境,甚而情况更加严峻。

1.我们面临相似的状况

(1)老龄化日趋严重

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中国已经跑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人口逐渐老去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倚靠的劳动力优势将消失,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体制也面临更大挑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从2010年开始这些人将开始进入退休年龄,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提速。民政部表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以800万人至900万人的年均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7%,剧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每3-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2)卫生资源更加紧缺

相比香港地区,内地的卫生资源更加紧缺。我国投入的卫生经费总量虽逐年上升,但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占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也很低。根据2003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52%-6%,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81位。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6.56%下降到了4.73%。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来看,1980年,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是36.2%、42.6%、21.2%;而到了2005年,三者的比例变成了17.9%、29.9%、52.2%。很明显,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3)经济支撑更加困难

我国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出大于进,劳动力不足,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供养系数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退休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加大。据专家预测,这部分支出1997年为2068.3亿元,2030年将达73219.5亿元,2050年将达182195,2亿元。同时,老年人问题中最重要和最迫切的就是健康问题。2002年统筹基金支付总额中,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用是在职职工的4.9倍;退休人员平均住院率为3.86%,比在职职工1.05%高出2.81个百分点。2003年统筹基金支付总额中,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用是在职职工的5.2倍;退休人员平均住院率为4.60%,比在职职工1.28%高出3.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退休人员的各项发生额均高于在职职工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4)相同的文化背景

大陆与香港地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传统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是一致的。如:中国老人好热闹、怕孤独的心理以及难以接受儿女将他们送入养老中心等想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情和社区建设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社区照顾养老必须体现中国化,即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从历史发展和中西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文化伦理分析,部分养老职能虽然已从家庭组织中分离出来,但家庭作为养老职能的最主要承担者的作用并未降低,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加强。家庭养老有着很高的财政贡献度、传统伦理支持度和社会和谐贡献度。基于以上原因,要提高内地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就应当向香港进行适当的借鉴学习。

2.对借鉴香港经验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社区力量健全社区卫生服务

香港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系列的社区卫生服务,而这些服务却并不是全部依靠卫生工作者完成的。如家居服务中的综合家居照顾服务队和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队中,很多成员都是社区的志愿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一定的培训,就可以很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护理、个人照顾、护送服务等对卫生、医疗专业要求不是那么高的服务。这样的人员的加入,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卫生服务机构的压力,保证社区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2)设立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卫生服务需求的老年人

观察香港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可以发现,从预防到治疗,从护理到康复、从生理到心理,香港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多方位、多角度保障着各种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无论是健康、患病、残疾、卧床或需要康复的老年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样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保证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的安度晚年。

第4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 空巢老人;意外;调查;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5-0008-0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的数目也不断增多。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约为10%,而且每年增长速度约为3.2%,烫伤、走失、跌倒、坠床等意外的发生是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1]。因此调查本市社区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探讨预防意外发生的措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湛江巿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8个社区中随机抽取空巢老人840例,入组方法:(1)2008年1月~2012年8月期间在该社区内居住;(2)符合空巢老人的定义;(3)排除听力残疾等影响调查实施的因素;(4)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5)取得知情同意;(6)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2.1 调查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和卫生系统反应性》量表[2]的内容自行设计《空巢老人意外发生相关因素调查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选择具备社区卫生服务1年及以上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最后组织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填写相关内容。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的调查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并给予空巢老人社区干预,方法见下;2008~2010年7月期间的调查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

1.2.2 调查内容 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入组对象的意外发生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按下列标准进行分类量化:意外发生情况:未发生=0、发生=1;年龄:70岁以下=0、70岁以上=1;文化程度:初中以下=0、高中=1、大学及以上=2;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不利用=0、利用=1;家庭月收入:

1.3 空巢老人的社区干预方法

在社区内组织空巢老人进行健康知识学习,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各类慢性疾病、掌握疾病的自我护理技能并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同时,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家庭访视,减少其孤独感,并缓解其负面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以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社区干预前后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

干预后,跌倒/滑倒(1.56%)、心血管意外(0.67%)、脑血管意外(0.44%)、呼吸系统急症(0.89%)以及意外发生率(3.56%)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表1 社区干预前后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n(%)]

2.2 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空巢老人意外发生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空巢老人意外发生例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意外发生情况与年龄、空巢时间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讨论

现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资料显示[5]: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10.3%,1987年全国空巢家庭与老年人家庭的比例是16.7%,2000年上升到26.0%,目前,空巢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25.0%,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6]。如何迎接及处理空巢家庭带来的各种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空巢期的生活质量,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7]。

空巢老人意外包括指烫伤、走失、跌倒、坠床、自杀、突然昏迷、摔死等,是目前对空巢老人危害最大的情况[8]。但是,目前仍缺乏关于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因而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措施[9]。所以调查本市社区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探讨预防意外发生的措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为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本社区空巢老人空巢期的生活质量[10]。通过初步的社区干预措施可知,干预后跌倒/滑到、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急症的发生例数以及意外总例数均低于干预前。这就说明社区干预措施能够减少空巢老人意外的发生例数,但是进一步干预措施的制定还需要参照意外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空巢老人意外发生例数不同,差异有显著性,这提示上述因素可能影响空巢老人意外的发生情况,尤其是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收入、自我护理能力等因素,这些单因素对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影响更大。但是意外发生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同时作用,不能用单一因素解释[11]。为此,进一步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意外发生情况与年龄、空巢时间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

综合以上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月收入、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空巢老人意外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采取社区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意外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何斌军. 胸外科住院空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17-19.

[2] Valentine N, de Silva A, Kawabata K, et al. Health system responsiveness: Concepts,domains and operationalization. In Health System Performance, Debates, Methods and Empiricism[M]. Edited by CJLM and DB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574-596.

[3] Yamashita M.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 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4] 王玉友. 康复评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2-293.

[5] 王海彦,李莹霞,陶慧. 昆明市空巢老人居家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087-1089.

[6] 王彦茹,代亚丽,江月英,等.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11-1913.

[7] 陈洁琼,徐水凌,张力衡. 浙江省沿海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现状与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2(9):2121-2123.

[8] 董帝英,周光燕.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对照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58-60.

[9] 李志菊.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719-722.

[10] 刘腊梅,路丽娜. 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现状及对策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07-1709.

第5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 护士 全科团队 社区 独居老人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2-0031-04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XUN Xueqin, LI Ping, ZHANG Jinlan, CAI Jinglei

(Lao Xime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Method:81 elderly aged 80 and o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for 6 month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data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life quality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QOL scores of the 81 elderl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hinese norm (P

KEY WORDS nurse; general team;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life quality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多种现代化因素的共同作用,高龄独居老人逐年增加,这一弱势人群的生活质量值得引起关注。随着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护士的角色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为患者做出正确、有效的临床决策已成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1]。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医师工作繁忙,无法满足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本研究成立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家访服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社会问题,显著改善了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按照投掷硬币法将该社区4个全科团队随机分为干预组(2个团队)和对照组(2个团队),按照纳入标准选取居住在团队服务覆盖区域内,年龄在80岁以上、神志清楚、认知良好、调查及实施干预期间均在该地居住、愿意配合调查研究的高龄独居老人,向老人解释本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干预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龄(84.98±4.23)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病(3.05±1.66)种。对照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龄(85.22±4.59)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病(2.95±1.38)种。两组老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种类、数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炅湓岁以上、神志清楚、认知良好、调查及实施干预期间均在该地居住、愿意配合调查研究的高龄独居老人,向老人解释本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干预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龄(84.98±4.23)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病(3.05±1.66)种。对照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龄(85.22±4.59)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病(2.95±1.38)种。两组老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种类、数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存入我的阅览室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存入我的阅览室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第6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摘要】 在医学模式、医疗服务观念发生转变的今天,医院建设更重视医疗环境质量。我国在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逐渐增多的老年患者,医院环境的建设势必将老年人群特性纳入重点考虑范畴。而作为老龄化社会及新医学观念产物的现代化老年病专科医院,其康复环境的创造问题则更具代表性。中国目前老年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在这一情况下,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年护理 健康老龄化

老龄化问题现在是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面对一年比一年增长的老年人群体,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爱心机构更加高度重视老年护理医院的结构配置和数量的增加,以及对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质量强有力的提升。近一步的维护老人的情感、心理、信心和尊严,使老人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治疗和照顾,不断完善和增加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的步骤和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再度提高。

一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状况及提倡老年医院的建筑与室内设计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普遍多病共存。在我国,慢性疾病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是几大的健康杀手。对于反复发作数年,难以治愈,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据统计,百分之九十九的老人平均患得三、四种慢性疾病。大多65―74岁得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得到协助。85岁以上的老人依赖他人协助的是70多岁人的三倍。

适应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进入老年后,人的身体机能显著退化,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仅为20岁的50%。考虑到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建筑安全(无障碍)问题是老年医院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评价老年医院建筑设计的落脚点,安全、健康、方便、舒适是对老年医院康复环境的基本要求。重点把握在出入口、水平通道、垂直交通、病区空间、卫生间、诊疗空间以及为老年人提供的交流、休息空间等的安全措施设计。此外,从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出发进行功能布局,关注医疗环境细节。下面举出适应老年病患的医疗康复环境设计例表考虑角度采取措施:

施力方式需要手持握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如各种开关、把手等;需要手指捏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如钥匙;需要手开启的物体的体积不能太小。

操作的精确度及复杂性降低操作的精确度,如:各类用品的按钮与手指的对应性问题,要求按纽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不能太小,按钮与按钮的距离不能太近;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如:病房电器的操作难度不能太复杂,操作步骤尽量单纯化。

信息强度为适合老年人视力、听力衰退和记忆力下降的生理特征,设施及用品的文字、符号设计要清晰,标识易辩识。色彩对比强烈高反差。大小适中,简单明了:声音的刺激要大,如电话、呼叫等暗键表示通话和忙音的提示音响要加大;设施在形态、色彩方面应具有易于辨认的特征。某些用品应附带提醒功能。

老年人体工程尺度与站高有关的工作面要相对降低,与坐高有关的支撑面要相对降低。服务台要低矮。体力衰退:走廊设扶手,在水平、垂直交通部分适当位置设置休憩区;对建筑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布局划分。智力衰退:建筑布局应优先考虑分组原则而非排列原则。清晰的平面布局具有容易辨认的方向性,路径简洁而空间序列不失丰富的变换。对建筑元素如房屋、楼体、组群、生活区以及个人私密区域的分类组合增强了患者的方向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与建筑环境融合协调。建筑设施操作简便,结实耐用。老年人生理特点:不能设置吊柜和床下柜,以免老年人上攀下蹲引起病变。水龙头采用自动、限流自闭式。

二 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特征及护理人员对老年情感和心理的陪护辅导

老人面对生理机能的退化,面对各种疾病的困扰,大多显示出情绪低落,抑郁萎靡的状态。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模式节奏的加快,多数儿女亲人们都在遵循生活模式,由于忙于工作,不能全面放心合理的对患有疾病的老人进行24小时护理。所以护理老人就成了大的社会关注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护理的老人和我们护理人员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护理人员要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态,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所以要突出人性化我们护理人就应该在工作时把爱心表现在细节中,把需护理的老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和长辈。面带笑容,耐心细心的治疗呵护老人。在工作时可以和老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建立信任和情感。观察每个老人的性格特点,记录每个老人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性格对老人进行对症下药。比如有的老人喜欢像个孩子一样的被哄着吃药,我们护理人员就耐心的去哄着。有的老人喜欢聊天说说儿女,我们护理人员就要发扬心理陪聊医生的优点和老人多聊聊。有的老人焦虑抑郁,我们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多开导,带鼓励、带阳光给老人,争取让老人多些笑容少些顾虑。老人们慢慢心里有了温暖,觉得情感上得到了尊重和重视,觉得医生护士没有了那些架子和严肃,让人感觉可亲可信,慢慢的对我们护理医院和人员就有了可以依赖的和亲人般的情感,开始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护理人员愿意花费时间了解作为一个个体的病人,愿意倾听他们的倾诉和迎合老人,让老人充分达到情感的宣泄。让老人保持情感的良好状态,有利于老人身心。

三 老年护理人员要辅助恢复老人的信心和尊严;护理人员要注重道德修养,发扬人道主义

我们护理人员不仅需要高等的老年护理的实践和高等教育培训,还需要提高协助和处理等能力。比如在实践中,有些老人疾病比较严重,一些瘫痪中风者和疾病致残者行动不便,有的表现出自暴自弃,有的表现出不愿意连累亲人的放弃治疗的想法。拒绝治疗的、大发脾气的都避免不了碰到。在这种情况下,检测我们护理人员的素质的时候到了,我们护理人员不能表现出任何懈怠,要敬岗敬业,对于严重有溃烂和褥疮的老人必须做到定时清洗,换药翻身,积极帮助老人度过难过,耐心鼓励病人恢复生活信心,让老人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康复治疗,今天锻炼的能动一下手指头都是莫大的鼓励,明天偏瘫的老人通过系统康复治疗能走一步的都是很大的自我挑战。庞大的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痛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生活品质随之降低,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也渐渐失去认知。因此,鼓励和培养这些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唤醒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再次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所以我们护理医院的护理人员实为重要,要常鼓励老人能坐着绝不躺下,能走路绝不坐着。身体的机能,就这样一天一天被唤醒,对生活的信心,也这样一点一点被重建。恢复每个需要护理的人的生命的尊严和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重精神生活时,它是生命的质量,老人患慢性病或较轻的疾病时,它是生活的质量。但尽管生活质量因性别和年龄而有差异,但基本要点是老人的幸福感。由于老人们能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并能减少孤独寂寞。随之尊严、信心和幸福感慢慢就建立起来了。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病痛,病痛这时候会萎缩变小,生命会无限放大更加精彩。

在当今霓虹灯下的世界里,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老年护理职业?在一些青年的眼里这是枯燥无味的职业。所以积极更新护理概念势在必行,将当前的人口结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护理人员在老年护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广泛宣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的重视,逐步建立、健全各层次教育体制及人员专业教育。社会各界在呼吁和提倡青年走入献爱心职业,去接触、去接受、去爱。老年护理提倡从业人员共情,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各种负荷的能力,要求护士能够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个体。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病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国情,对老年护理这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推广。国家在基层村委会、社区卫生站、县城老人服务医疗机构、省市级城市老人护理医院等都加大加强了资金投入和扩展建设。在建设完善老年护理医院机构和老龄化发展赛跑的过程中,我们领略到了显著的成果和实践规划。让我们共同迈着坚韧的步伐,迎接和面对、建设和探讨“老年护理”这个全球关注的话题。本着完善再完善、服务再服务的宗旨去奋斗!

参考文献

[1] 姚建红,从健康老龄化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国卫生初级保健,2000

第7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院认真贯彻国家的五保供养方针、政策及市、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等条例,在上级民政部门及街道党工会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服务五保老人为重点,收养寄养老人相结合,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扎实做好了20xx年各项工作,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健全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征求院民意见,制定了食堂,财务,卫生,医疗等管理制度并上墙公布,并在老人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小组,相互之间开展帮助活动。

二是强化院务管理委员会作用,为确保院内规范有序运作,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针对院内供养老人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展开讨论,商量对策。

三是抓工作管理,敬老院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是为民服务的窗口,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

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事事有人负责,人人都把活干好。四是抓财务物资管理,为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我院对全院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清点、造册、登记、入库,做到进出账目清楚,手续齐全,加强了对院内的财产物资的管理。

二、优化服务,全力营造和谐环境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敬老院现有建筑面积XX平方米,分别有单人间和双人间的统一标准套房。每个房间有卫生间,电视机,电风扇,橱柜一应俱全,并有室内和室外老人活动的健身器材。五保老人的医疗费用由政府全额报销,个人伙食每天不低于X元,并每月发放零花钱XX元,保证了老人老有所乐,心情舒畅。

二是竭力服务老人的生活起居,千方百计满足老人的愿望,全力做好老人服务工作。根据老人特点,在食谱方面做到荤素搭配,严格食物卫生制度,对患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老人落实专人负责。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发放慰问品。夏季发降温费。定期为老人理发,督促入住老人团结互助,讲究卫生,爱护公物,服从管理,做到自我服务。院内建立了老人个人资料档案和健康档案,为入院五保户老人全部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病能及时与河东卫生室医务人员联系,送医,送药到床前。对要住街道卫生院治疗的老人,敬老院及时派工作人员或请护理人员为其服务。让每位老人都能过得称心,安享晚年。

三、全力营造尊老爱老氛围

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院工作,促进敬老院健康发展,我们积极争取,努力实现敬老院与社会的互动。一年来,每逢节日,区、街道民政部门、学校、爱心社等单位都送来了关爱之心。平时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文艺表演。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年轻人的感恩意识,同时为帮助孤寡老人消除心理与情感上的孤独感。使人们认识到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只有爱心无涯,孝心永驻,才能使我们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总之,20xx年经过全院上下团结奋斗,我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年还需进一步切实做好敬老院的提升工作,全身心地服务于老人,紧紧依靠上级和广大院民,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使我院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xx年,敬老院确保全街道五保老人的衣、食、住、医、葬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工作计划如下:

1、根据上级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增强责任感与自觉性,建立好五保老人、寄养老人的资料档案。

2、财务人员要做到记账规范及时,准确,不出差错,按月上报街道领导及财政局审批。工作人员要工作责任明晰,互相支持,形成合力,搞好伙房卫生,妥善保管好食物,保持老人房内清洁。

3、邀请南夏墅医院的医生、护士定期上门体检,由医院带一些老人的常用药品,确有需要的老人,由医生开具处方,领药人签名后发放,药资由敬老院到医院结算。

4、为了保障老人的物资文化生活,拓宽老人的视野,接待好常州大学城、纺校和轻工学校学生来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梳理和打扫卫生等慰问活动。

5、在财政预算资金内对敬老院的房屋渗漏、水、电、绿化等进行全面保养和维修。

6、继续认真做好社会捐助工作。做好市区二级民政部门明察暗访接待工作,切实做好敬老院建设和服务工作。

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工作总结

20xx年本院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五保供养方针、政策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上级部门对本院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创建省一级敬老院为动力,以服务五保老人为重点,以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生活规律化、设施齐全化、环境花园化为标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扎实做好了20xx年的各项工作,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了制度,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完善制度入手,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制定了院长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卫生检查制度,“五好院民评比制度”、“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制度、卫生房间评比制度、院民内务整理十项规范、院民外出请销假制度、安全值班制度、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登记建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管理人员例会制度等。通过抓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院民的综合素质,理顺了院务管理秩序。

二、认真开展了“三项评比”活动

在全院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五好院民评比”、“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和“卫生房间评比”活动,每半年评比一次。年终将评出的“五好院民”、“文明院民小组”和“卫生房间”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五好院民配戴大红花和五好院民胸牌,每人发放X元奖金,向文明院民小组颁发了大型奖牌和X元奖金,向卫生房间得主发放了“卫生房间锦旗”和X元奖金。通过经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激发了广大院民的争先意识,增强了院民的集体荣誉感。

三、进一步规范了院民请销假制度的落实

院民外出需向院务管理人员请假并准许后,领取院民标识牌后方可放人出行,院民回院向院务管理人员交回标识牌并消假,这样做的效果是直观、明确、严密、有效地杜绝了院民私自外出的混乱现象,也为防止院民外出走失和院民在外出期间出现不测,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及时有效救助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严格执行了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健全档案制度

工作中,坚持做到把好“两关”,一是经医院健康检查确诊有精神病的不准入院;二是经医院健康检查确诊有传染病的不准入院。对具备入院条件的我们做到了愿进全进,并为他们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档一盒。档内存有院民个人加入五保申请表,入住敬老院审批表、医院健康查体资料,入住敬老院协议书等。为我们全面掌握院民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方便,也为因人服务管理确定了目标。

五、建立了自我管理机制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注重发挥老人的作用:

一是推选出由院民参与的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讨论制定敬老院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了伙食管理领导小组,广泛征求和听取院民在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制定每周饭、菜谱,具体掌握伙食标准,定期结算伙食帐目、重大节日调剂好饭菜花样,保证饭菜供应。

三是成立了安全卫生后勤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并负责院内线路检修,严格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严格落实锅炉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由于我们健全了院民自治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了各小组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全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六、实行了分级护理,为老人提供了人性化,亲情式服务

一是亲情护理从点滴做起。

二是开展了谈心活动。

三是分级护理,对一般院民实行常规护理,对半自理院民实行二级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院民实行了一级护理,让五保老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使他们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

七、对上积极争取,努力提高办院条件

第8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及特质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

老年护理伦理学是在伦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社会学深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以上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与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般来讲,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护理学、社会学的方法,对老年护理保健中的道德问题进行伦理探讨,揭示老年护理的内在道德意义,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老年护理实践,并提出解决方案。简言之,老年护理伦理学就是一门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完善的生命为道德目标,是对老年护理社会现象的伦理反思和升华。由于老年护理与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领域宽广,它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特质

1、交叉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规律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既是老年学中的护理伦理问题研究,又是伦理学中的老年护理问题研究,还是护理学中的老年伦理问题研究等;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它综合运用伦理学、护理学、老年学、人口学等学科方法,既有老年护理道德原则、规范等理论研究,又有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研究等。

2、价值性。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它通过研究老年护理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超越“实然”,探求“应然”,揭示“必然之理”,提供价值指向,发挥其特有的激励、整合功能,因此,它是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它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互尊互爱,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护,护有所爱;老人幸福,家庭温馨,社会和谐”的价值总目标。具体来说,有以下价值目标:关爱之意——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全社会要形成对老年人的关爱之意、护老之情;呵护之心——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身体、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应举全社会之力给予其以呵护之心;孝道之德——弘扬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护理之风——老年人人数多、疾病多,需要在医院、护理院、社区医疗中心、家庭病床给予精心护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护理风气;互爱之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老少之间和睦相处,低龄老人护理高龄老人,老年人之间相互照料,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志愿之善——青年志愿者要经常深人社区、敬老院看望老人、慰藉老人、服务老人、护理老人,使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人性化。

3、实践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具备了伦理学共有的学科属性,因此,它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它立足于现实的老年护理现象,以一种“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实然之象”,建构“当然之则”,强调由知、情、意向行的转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重在研究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道德实践的运行机制,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形成爱老护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现实成效。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当代,加强老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尤为重要。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比较容易满足,而精神慰籍与身心护理则相对缺失。因此,对老年人护理伦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建立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的老年护理伦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讲,本研究把社会学中的人口学、医学中的护理学、哲学中的伦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进行交叉研究,构建一门新的应用交叉学科理论框架,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与爱护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借鉴,为帮助、支持、关爱、护理好老年人,使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提供理论指导。

从实践上讲,人人需要健康,人人又离不开护理和帮助。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今天,护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护理范围不断拓展,护理空间不断外延,护理内容不断丰富,逐步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家庭走向社区,从医治疾病走向预防保健,从救f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从狭义的护理概念走向更加广泛、多视角的护理新概念。而目前中国已进人老龄化社会,它给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都带来严重影响和挑战。可见,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老龄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远已超出了单纯的人口学领域。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依靠经济发展所能的,更多应通过伦理关怀来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种文化和伦理精神来唤醒我们的爱心。因此,关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给予更多的伦理关怀,更好的尊老、爱老、护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依据

(一)现实依据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从现在到2030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非常关键。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1/4左右的时间由于体弱多病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许多“四二一”家庭,即夫妻双方上要照顾4位老人,中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下要照料1个孩子,加之一些地方家庭“空巢”化现象十分突出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老有所养存在许多弊端:厚葬薄养依然有较大市场;重物质供养轻人文关怀较为普遍;中国传统养儿防老遇到严重挑战,对老年人边缘化、淡化甚至抛弃老人等陋习渐行渐近,因此,解决老有所养、养有所护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广大家庭、牵动着学术界、社会神经的敏感话题。

(二)理论依据

首先,根据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老年人虽已退出社会主要舞台,但仍需要延续生命质量和提高完善生活质量,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之心,护老之情,使老年人长寿、健康、快乐、幸福度过晚年。其次,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今天,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我们应传承延续“尊亲、敬亲、养亲”的传统内涵并进一步发掘’以现代方式加以弘扬和推广,通过老年护理伦理的研究,找到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伦理的交接点,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焕发青春。再次,根据道义论的观点,人是目的,作为社会人要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承担一定道德责任,而且通过内在理性自律而不是功利目的,它的动机具有纯洁性和至善性。老年人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年人的晚年更需要体面尊严,因此,家庭成员乃之全体社会成员应承担老年护理的道义责任,培育良好的动机和行为。最后,根据美德论的观点,人应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全体社会成员要锤炼仁慈、耐心、宽容等德性,真诚关心与关注老年护理。对老年人及老年患者,要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多一份关心与帮助,多一份同情心和耐心。

四、老年护理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老年护理伦理。开展社区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标志。社区老年护理伦理,是建立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病人为重点,对社区群体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连续的、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社区护理是促进与维护人民健康的一种全科和完整的业务工作,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它的服务对象逐步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乃至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上。开展社区护理,关爱老年群体,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11、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学向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家庭老年护理伦理。随着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由疾病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护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已经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向康复人群,护理工作任务已向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以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进行工作。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的体现,搞好家庭护理,关爱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接近4亿,这给养老、护老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和卫生服务功能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护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养老仍然是人们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体衰、行动不便,慢性病增多,一旦生病去医院求医,看病难、看病贵,很不方便,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因此,社会对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保健需求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开展家庭护理,对老年人来说,环境熟悉,心理没有压力,多一份伦理关怀,既经济,又方便,又实惠,为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舒适的家庭环境。

(三)隔代护理伦理。隔代护理的实质就是“隔代养老”。“隔代养老”是父辈们离爷爷一代人先过世,而爷爷一代人还存在,孙子在父辈都不在人世的情况下有为爷爷养老的责任。“隔代养老”的条件是,三代人中,中间的第二代人(男子)都不在人世了,那么由所有的孙子承担起养老的义务。而国家一系列涉及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都是对这个共识的再解释和认可的,如“五保户”的国家保障对象是无儿子的老人,有儿子的老人享受不了国家政策的保护。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说明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已经充分认可了中国农民这样一种“生育与养老”的传统观念,把农民的观念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农民对国家“五保”政策的偏爱性并没有任何异议,这说明在农民观念中有儿子与没有儿子的养老保障是不同的,因为条件不同,所以保障的主体和机制也不同。作为孙辈来担负起“隔代养老”的责任,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嫌弃责怨,要给好态度,要给好脸色,要多一份关爱,像父辈在世那样,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和爱护。这是晚辈应尽的家庭责任,也是晚辈的道德良心所在。

(四)老年相互护理伦理。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理解,互相帮助。人一旦步人老年以后,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叫老化现象。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行动不便,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最迫切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老人感到有所依靠。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富裕还是不富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也在延长,长寿老年人会逐渐增多,老年人退休后,要愉快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就要结识新朋友,心里有话能给人说,常言说得好,同龄相嬉,乐而忘老,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融人社会,学会交友’通过交友,促膝谈心、交流思想’排优解难,得到真正的友谊和真诚的关心,从而愉悦心境,享受莫大的快乐。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老年人再婚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做子女的应尊重老年人再婚的权利,并予以理解和支持。中老年人联合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关照。这些都是老年人相互帮助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自助行为,应予提倡,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住老年公寓,这里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行动方便的老人帮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身体好的老人帮助身体衰弱的老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亲密无间,团结和睦,共享晚年幸福美好生活。

(五)老年营养护理伦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是老人追求的人生目的和伦理价值,既要长寿,还要健康。搞好老人营养护理,是延缓衰老,增进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因为,人到老年时期,身体的机体逐步衰老退化,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需要,调控各种营养的供给,以满足老人的身体营养需要。搞好老年营养护理,一般应注意几点:(1)降低膳食总热量,原则是热量的摄人与消耗维持平衡;(2)适当补充蛋白质;(3)减少脂肪摄入;(4)要注意增加铁、钙、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摄人;(5)每天应供给适量膳食纤维含量;(6)要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我国古代早就主张“衣食同源”,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治疗”经验。总之,营养护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维持、恢复、促进健康的基本手段。饮食与营养对老年人来说,既是一种物质需求,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家人和亲友与老人同桌就餐,既增强了亲情感,更体现了晚辈对老人的慈爱之心,关爱之意。

(六)老年临床护理伦理。人到老年,身体总是有些毛病,这就需要重视。小病在家治疗,可以体会家庭温暖;大病要到医院治疗,体验临床护理。在发达国家,在养老、安老、护老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如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等,这些医疗机构的设立,为老年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老年管理机构、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相继建立,有的省、市还设立了老年医院,如上海市的静安老年医院,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上还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要从态度上重视老年患者,做到态度热情、诚恳,才能取得老年患者的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耐心向老人解释,放下包袱,积极配合,安心养病。同时对老年患者的称谓一定要得当,要多关心问候,加强沟通’取得信赖,对每个护理措施要讲清目的,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在给老年患者治疗和护理时,往往要有耐心、同情心,这样患者就比较好地接受治疗。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医德修养,体谅患者疾苦,充分理解、谅解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上,对老年患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护理,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间真爱的体现,也是对老年人多一份关心、照料的伦理要求。

(七)老年自我护理伦理。自我护理的实质就是自我保健,俗话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照顾。自我护理,就是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而进行的各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及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说“个人健康,自己保护”。这是一种非职业性的医疗保健活动,包括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用药、自我预防和自我康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经预计,自我保健要占整个卫生保健活动的50%-60%。因此,这就需要老年人理解社会,关爱家庭,体谅晚辈,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护的保健意识。现在,有的老年人自我护理意识不强,认为多吃补品就会身体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要健康,就自己的身体状况,力所能及参加一些劳动或体育运动,在生活方式上有规律,有节奏;在饮食上有控制、有调节;在身体锻炼上有选择,要适度;在娱乐活动时间上有限制,下棋、打牌、玩麻将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能通育达旦,以免伤身体。总之,老年人有自我护理意识,就会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时间,通过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体育锻炼,适当劳动,控制饮食,生活有规律,就能充实生活,丰富人生,减缓心理压力,延缓衰老,由被动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变为主动地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真正使自己成为自己健康的责任者、护理者和主宰者。这样就能幸福愉快地生活,享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慈爱。

(八)老年保健护理伦理。老年保健事业是以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疾病的预防、治疗、功能锻炼等综合,同时,又是促进老年保健和老年福利发展的事业,搞好老年保健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晚年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英国,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为老年人不断扩大保健设施及福利设施,如老人公寓、老人院、日间护理中心、老人社会活动站、老人曰托所和老人日托门诊等。我国政府对老年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全国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建立了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等多种研究机构,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护理学等应运而生,老年保健的观念在社会开始形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正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健事业和模式。国家将老年医疗保健纳人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工作任务之中,各地相继建立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老年医院、托老所等,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质服务。在这里,要遵循老年保健护理道德准则:尊老爱老,扶病解困,要始终贯穿着诚心、爱心、细心的原则’尊重并体谅老人’理解老人,和善相待,真诚相处,尊重人格,使老人感到有安全感、舒适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第9篇:老人卫生护理范文

养老护理员年终总结一: 2017年要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们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和工作,虚心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现将2017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本着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精神为中心,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有:打扫家庭卫生、买菜做饭、精神慰藉、读书看报、量血压、测血糖、陪医送药、购物理发、洗衣服等,接受了领导委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我们深感荣幸,同时责任感重大,牵挂更多!在50位服务对象中女性26人,男性24人,最大年龄86岁,最小57岁,其中服务人群里有轻度老年痴呆,半身瘫痪,就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让我们放不下心,牵肠挂肚,尤其是刮起风下雨,有的老人房屋漏水,积水,我们都要及时把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雨停了后清理房屋里的污水。我们的工作长年的为老人有所为的工作着,发挥了雪中送炭的服务精神,一年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0%以上,有的老人还把我们当闺女一样看待。

2017年全年中我们总服务时间4546个小时,比计划时间多出82个小时,总次数1932次,在20xx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深入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持续增加并向整个美兰区扩展。

2017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虽然尝尽了工作上的酸甜苦辣,心中感慨万千,我们尽职尽责,工作上领导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使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个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20xx年我们将不负大家的重望,加强业务上的知识,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自身素质,力争20xx年工作中再上新台阶!

养老护理员年终总结二: 2017年本院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五保供养方针、政策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上级部门对本院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创建省一级敬老院为动力,以服务五保老人为重点,以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生活规律化、设施齐全化、环境花园化为标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扎实做好了2017年的各项工作,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了制度,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完善制度入手,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制定了院长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卫生检查制度,五好院民评比制度、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制度、卫生房间评比制度、院民内务整理十项规范、院民外出请销假制度、安全值班制度、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登记建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管理人员例会制度等。通过抓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院民的综合素质,理顺了院务管理秩序。

二、认真开展了三项评比活动

在全院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五好院民评比、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和卫生房间评比活动,每半年评比一次。年终将评出的五好院民、文明院民小组和卫生房间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五好院民配戴大红花和五好院民胸牌,每人发放50元奖金,向文明院民小组颁发了大型奖牌和30元奖金,向卫生房间得主发放了卫生房间锦旗和30元奖金。通过经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激发了广大院民的争先意识,增强了院民的集体荣誉感。

三、进一步规范了院民请销假制度的落实

院民外出需向院务管理人员请假并准许后,领取院民标识牌后方可放人出行,院民回院向院务管理人员交回标识牌并消假,这样做的效果是直观、明确、严密、有效地杜绝了院民私自外出的混乱现象,也为防止院民外出走失和院民在外出期间出现不测,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及时有效救助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严格执行了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健全档案制度工作中,坚持做到把好两关,一是经医院健康检查确诊有精神病的不准入院;二是经医院健康检查确诊有传染病的不准入院。对具备入院条件的我们做到了愿进全进,并为他们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档一盒。档内存有院民个人加入五保申请表,入住敬老院审批表、医院健康查体资料,入住敬老院协议书等。为我们全面掌握院民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方便,也为因人服务管理确定了目标。

五、建立了自我管理机制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注重发挥老人的作用,一是推选出由院民参与的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讨论制定敬老院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二是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了伙食管理领导小组,广泛征求和听取院民在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制定每周饭、菜谱,具体掌握伙食标准,定期结算伙食帐目、重大节日调剂好饭菜花样,保证饭菜供应。三是成立了安全卫生后勤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并负责院内线路检修,严格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严格落实锅炉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由于我们健全了院民自治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了各小组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全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六、实行了分级护理,为老人提供了人性化,亲情式服务

一是亲情护理从点滴做起。

二是开展了谈心活动。

三是分级护理,对一般院民实行常规护理,对半自理院民实行二级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院民实行了一级护理,让五保老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使他们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

七、对上积极争取,努力提高办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