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

第1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一)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产业结构单一

2000年以?恚?柬埔寨实际GDP由140826亿瑞尔增至2015年的749320亿瑞尔,年均增长率达11.8%。虽然2008年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对东盟国家造成了较大冲击,使得部分国家(如文莱)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柬当年实际GDP增长率仍达6.69%,位居东盟十国第二。之后的2009年,柬GDP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2010年以来,柬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态势区间。与此同时,柬人均GDP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2015年达到1228美元,是2000年的4.1倍,是2005年的3.4倍,是2010年的1.6倍。IMF报告最新预测,得益于制衣制鞋业、旅游业、建筑业、农业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有效拉动,2016年到2020年柬GDP将分别增长7.0%、7.0%、6.9%、6.8%、6.5%。

制衣制鞋业是柬支柱行业且占据出口创汇龙头地位,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约1007家制衣制鞋厂,创造约75万个就业岗位,出口总额达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旅游业是柬国第二大支柱产业,被政府誉为“绿金”,2015年全年柬共接待外国游客477.5万人次,同比增长6.1%,旅游收入达30.1亿美元,占GDP的16.3%,共创造62万个就业岗位。

(二)失业率为东盟国家中最低,通货膨胀率处于可控范围

受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2000年到2015年柬埔寨失业率呈现出“坠崖式”下降的态势。2000年到2003年一度维持在2.5%的水平,之后以年均39.66%的速度一直回落至2008年0.2%的水平,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甚至出现了“0”失业率的状况。2010年之后,失业率虽有温和上升的态势,但总体上维持在0.5%以下的历史低位。柬劳工与职业培训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柬失业率仅为0.7%,为东盟十国中最低。

通货膨胀方面,2000年以来柬通胀率出现逐步上升态势,2008年一度涨至25%的历史高位,但随着经济步入稳态增长轨道,2009年到2016年柬通胀率呈现总体下降态势,2017年1小幅反弹至4.4%,仍处于柬国家银行提出的5%可控范围之内。

(三)财政“寅吃卯粮”有所加重,外汇储备“阶梯式”增长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加上沉重的“扶贫重担”,使得柬政府长期实行赤字政策。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对社会福利、教育、国防与安全等领域投入的持续加码,柬财政赤字呈现出不断加重的态势,2015年财政赤字额已上升至9.6亿美元,占GDP比重为5.2%。

2010年至2015年柬外汇储备额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2010年为25.5亿美元,到2014年增至43.9亿美元,2015年继续上涨至49.3亿美元,可满足4.5个月的进口需要。

(四)要素禀赋相对劣势,“马太效应”魔咒短期无法打破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柬要素禀赋的“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激活”。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发展阶段、历史遗留、社会制度和现实体制机制等原因制约,与新加坡等东盟发达国家相比,柬现代意义上“高效、发达、有序”的要素市场并未形成。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柬适龄劳动力(15―64岁)占比从2000年的55.38%增长至2015年的64%,增幅约8个百分点,但仍显著低于多数东盟国家。从资本形成来看,2000年到2015年柬资本形成总额占比波动区间维持在16%―20%之间,显著低于同时期经济相对发达的东盟成员国。而从技术进步来看,2000年到2015年柬高科技出口产品占制成品出口比重均为零,远低于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等东盟发达成员国。正是柬等国要素禀赋层面的相对劣势,使得“东盟”内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在短时间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二、中柬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互利共赢格局逐步形成

(一)双边贸易总量“低开高走”,我是柬大米最大进口国

自1958年7月19日正式建交以来,中柬双边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逐步扩大趋势。据我海关统计,2016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上升至47.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其中,对柬埔寨出口额39.3亿美元,同比增长4.4%,从柬埔寨进口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4.5%。

2016年在柬大米出口连续遇挫,农民生活水平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积极增加柬埔寨大米进口,仅1―9月份柬对我大米出口量就达36.15万吨,接近去年36.91万吨的总水平。目前我已是柬大米最大进口国,占柬大米总出口比重的18.5%。

(二)对柬投资规模增长显著,投资领域走向“多元纵深”

虽然从我对外投资地区分布来看,对柬的投资比重并不大,但总体上却保持了连续增长的态势。从存量上来看,截至2015年末,我对柬直接投资额达36.8亿美元;从流量上来看,2015年我对柬直接投资额为4.2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投资环境较差、成熟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以及体制机制僵化等众多因素制约,柬对外投资能力和意愿较弱,故柬对华投资规模非常小,统计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得益于中柬两国紧密友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对柬开展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意愿逐步增强,各领域合作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投资资金呈现出向产业链纵深流动的趋势。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在柬国投资已涵盖水电站、电网、通讯、服务业、纺织业、农业、烟草、医药、能源矿产、境外合作区众多领域。

(三)承包工程营业额持续增长,劳务合作派出人数逐年增加

经济合作方面,2015年我企业在柬新签承包工程合同93份,新签合同额14.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2015年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46人,年末在柬劳务人员为7884人。项目方面,2015年新签的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金边SINO PLAZA,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承建的柬国家电网西南环网输变电工程以及神州长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金边豪利国会街商务住宅开?l项目等。

(四)对柬援助额逐年提高,重要性日益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对柬援助额度逐年提升,成为了支持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援助额为3247万美元,到2012年达到最高值4.6亿美元,较2004年上升4.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9.3%。之后的2013年,虽较2012年有一定幅度下降,但仍较2004年增加3.8亿美元。成套援助项目方面,有政府办公大楼、参议院会议厅和办公楼、国会办公楼、柬国家7号公路、8号公路、76号公路等。同时,我还帮助柬培训了大批经济建设继续人才,截至2015年,我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共为柬培训了2009名经济人才,涉及外交、金融、商务、农业、交通和卫生等领域。

三、进一步推进中柬双边务实合作的政策思考

新时期,加速打造我国与柬埔寨双边合作的“升级版”,是推进与中柬关系“黄金十年”的关键一招,同时也是构建我国周边安全战略,推进中柬全面战略合作,进而实现“一带一路”先期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一)加快实现两国发展战略对接

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总方略,也是谋求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具体举措;“四角战略”、“2014―2018年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和“2015―2025年产业发展计划”是当前柬方为实现“增长、就业、平等、效率”目标,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恢复和重建基础设施、发展私人经济和增加就业、培训人才和发展人力资源,进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应该说,两国战略内涵契合、诉求互补。新时期,推进中柬深入合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两国战略之间的对接,尽快确定优先合作领域,以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力。

(二)尽快推动已达成合作意向的重点项目建设

抓住中柬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尽快推进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建设,当前重点应放在扩大招商规模、做实配套设施以及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方面;同时,大力抓好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型项目建设,以金边至西港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东线柬埔寨段为抓手,确保相关项目按时落地并保障建设进度;此外,研究建议,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不断拓展合作空间,特别在碾米厂、天然橡胶、种植木薯、水产养殖、能源资源开采以及旅游合作等领域尽快建设一批已形成合作意向的重点投资项目,争取形成跨国、跨产业有较强示范价值和推广意义的优质合作项目。

(三)进一步扩大西港特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一带一路”中柬双边合作框架下,西港特区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期,应充分利用西港优势,不断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大力吸引各国投资者入驻,加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条。其二,着力优化园区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效率,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同时,尽量规避柬国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劣势,打造新时期两国投资合作“新绿洲”。其三,做好宣传推介活动,并尽快开通园区中文微信公众平台,向国际和国内潜在投资者和园区企业推送管理理念、优惠政策以及产品推广等系列信息,打造中柬合作的靓丽“明信片”。

(四)不断创新经贸投资方式

在开展贸易投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因省因业因企施策,灵活采取技术输出、无偿援助、有偿贷款等多种方式,不强求形成“统一化”的合作模式。例如,中柬金边合作特区和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之间在地理优势、发展模式以及政府治理等方面就存在着显著不同,因此在两国合作过程中,发展战略、合作理念以及问题解决措施必须要“一事一议”,切忌“一刀切”。与此同时,建议两国海关、商务、外事等部门尽快出台在税收、标准、劳务、签证、投资者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措施,为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和综合保障。

第2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中国经济不会“过热”更不会“滞胀”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9%,引发经济过热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首季度的高增长率既是政策刺激的结果,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随着去年二、三、四季度基数的不断走高,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和累积,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也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回落趋势,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剧烈。他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应该在9%以上,其中二季度10.5%,三季度10%,四季度9%以下。

“中国经济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不是经济过热,而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不确定风险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

美欧经济形势不见大的好转,国内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下滑,股市、楼市表现低迷,CPI涨幅攀升……5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外界又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滞胀”的担忧。

工业是反映经济增速的代表性指标。年初以来,中国工业增速从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继5月份回落1.8%后再度回落1.8个百分点。在公众担心的物价方面,5月份中国CPI涨幅突破3%的警戒线,达到3.1%。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担忧:如果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重因素叠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明显增大。

“增速的适度回落与物价的温和上涨,不能代表我们的经济出现了滞胀,而是说明经济的运行渐趋平稳,回归正常区间。”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解释说。

从4月、5月的数据看,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投资和消费也处在历史同期的较好水平上;出口增速反弹甚至好于市场预期;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也延续着回升向好的势头。

庄健表示,受货币信贷投放较上年回落、重要商品库存充裕等因素影响,实现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无论是从实体经济还是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状态来讲,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并不存在发生“滞胀”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由政策支持的高速回升,转向市场驱动的、相对平稳但更加可持续增长的转变过程中。”张立群说。

当前经济工作仍需高度重视“稳增长”

在近日于长沙召开的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我们不仅要大力解决那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这些都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王建认为,总理的讲话凸显了中央对“稳增长”的高度重视,透露了下阶段宏观调控政策倾向宽松的信号。在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中,中央仍然将“稳增长”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一切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

“中国下一阶段不存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仍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庄健表示。

去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前~段时间,无论是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密集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等的调控举措,都似乎发出了“宏观政策从紧”的信号。

“但现在,从已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来看,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仍是‘松’的基调。”王建说,中国正面临严峻形势――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在加大,乐观的声音越来越少,刚刚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和道琼斯指数都很不乐观,美国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甚至面临“向下”的转折点。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工厂订单环比下降1.4%,为14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12.5万人,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持续疲软。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上涨趋势,从5月份的62.7降至6月份的52.9,超出市场预期。

在长沙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必须坚持处理好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政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重点防范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在6月底于北京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缓解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调结构’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之一。接下来宏观调控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中长期发展的问题,在收入分配改革、节能减排、体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张立群指出,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下一步国家应抓住有利时机,腾出更多精力、资源加快结构调整,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

今年以来,中国对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信贷投放量正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对一些存在泡沫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果断出手。庄健指出,政府进行调控,目标还是在不影响就业、经济内生活力的条件下,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调结构应该成为长久之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宗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许多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求中国通过结构根本性调整,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复苏和增长。

他指出,国家统计部门及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应该收集并定期公布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建立结构调整的定量评

价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

分析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及“元气”还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泡沫放大及商业银行规模快速放大,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而这会进一步刺激并诱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文宗瑜表示,当前政府宏观调控要高度警惕并防范金融企业滞后的运营困难及其金融风险、防范先泡沫后滞胀的经济运行风险和房价超长期持续上涨而导致的房市“崩盘”风险。潜伏的风险决定了宏观调控既要在“稳增长”上着力,也要在“防风险”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

下阶段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为期两年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再过几个月就要到期,届时中国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此,王建分析指出。中央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刺激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有很多危险性。

他表示,宏观调控未来方向肯定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过于着眼于短期目标肯定是不行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一些领域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现象已相当突出。在这个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虽然可以在―段时间内依靠新一轮投资扩张拉动增长,但到了产能释放期,原来的矛盾不仅不会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倾向于认为中国不会再出台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他表示,此前的刺激政策在对经济产生巨大拉动效果同时也带有很多负面作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快速增长,一些已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突出。

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后,中国应通过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城镇化进程等为持久扩大消费提供根本支撑,为经济稳定发展创造内生动力。

在长沙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也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人们注意到,一些酝酿多年的重大改革在今年开始破题。根据国务院同意的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今年要加快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条件;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中国国务院今年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36条”,配套措施正抓紧制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指出,这实际上是对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接续。

第3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一、经济超预期复苏回升,个别领域出现下行迹象

(一)印度经济强劲增长,但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印度经济增速放缓至5.7%。今年以来,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印度经济呈增长向上态势,1、2季度分别增长8.6%和8.8%。制造业和采掘业增长迅速,2季度增速高达12.4%和8.9%,带动了整体经济增长,但农业依然疲弱,仅增长2.8%。受外部需求放缓影响,出口增速逐月下滑,7月增长13.2%,而进口增速高达34.3%,当月贸易逆差超过130亿美元,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高。受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大幅放缓,6月增长7.1%,而前5个月增速均超过10%。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季度间接税(关税、消费税和服务税)同比增长43%,但今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仍超过10%,未来削减赤字压力依然较大。高通胀是当前印度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核心风险,今年以来虽然消费价格指数呈逐月下降态势,但7月仍超过10%,受农业增速低、农产品供应不足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尤为明显,居住价格涨幅也较大,加之外需不稳、出口和工业生产呈下行趋势,印度未来能否维持高增长态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巴西经济摆脱衰退,经济增长前景相对较好

去年巴西经济下滑0.2%,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衰退程度较轻。今年1季度,巴西经济增长9%,复苏速度大大快于全球平均水平,2季度经济虽有所降温,但增速仍高达8.8%。巴西是内需主导型经济,今年以来,内需的持续增长是经济迅速摆脱衰退的重要原因,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投资同比增长26.2%,1―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5%。尽管2季度后欧美市场需求减缓,但受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强劲影响,7月出口增速仍达25.0%。工业生产增速放缓,由3月的18.9%下降到7月的8.7%。通胀形势比较平稳,1―7月平均涨幅5%左右,4月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就业形势稳步好转,至7月失业率已降至7%以下。近期巴西宣布将削减相当于GDP1%的财政支出,逐步退出财政性刺激政策,受此影响国内需求可能有所放缓,但由于巴西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大力发展新能源等绿色新兴产业,其经济发展前景依然良好。

(三)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但内生性增长动力尚显不足

去年俄罗斯经济下降7.9%,是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跌幅。今年1、2季度,受外贸盈余大幅增长影响,俄罗斯经济分别增长2.9%和5.2%。出口快速增长,2、3月增速超过60%;但受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及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4月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7月已降至23.2%。进口增速逐月加快,其中7月增长31.2%,年初以来首次明显超过出口增速。工业生产恢复较快,今年前6个月平均增长10%左右,但受出口放缓等影响,7月增速大幅放缓至5.7%,连续2月呈下滑趋势,加工工业和采掘业增速下滑最为明显。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失业率由年初的9.2%降至6月的6.8%,但7月反弹至7.0%,当月失业人数自1月以来首次增长。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逐步趋缓,由1月的8.0%降至7月的5.5%,仍存在一定通胀压力;食品价格上涨较快,1―7月累计同比上涨5.9%,远高于同期欧盟国家的1.4%。2010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5.4%,较上年的6.2%有所改善。俄罗斯经济增长受外需和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影响较大,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投资长期处于负增长或微弱正增长状态,出口和工业生产下行趋势明显,加之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今明两年经济复苏形势仍不容乐观,不排除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

二、采取措施力保经济继续复苏,积极促进中长期经济增长

(一)大力推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主要新兴大国也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大力推动绿色新兴产

业发展。印度计划到2022年将太阳能装机容量扩大到2万兆瓦,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近期对外公布了离网及屋顶太阳能应用新规则,并于8月签订了100兆瓦的太阳能电力购买协议,以加速推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巴西近期成立了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政府工作小组,并将电动汽车的工业产品税由25%降至7%,巴西政策性银行也计划为电动汽车的研发和销售提供贷款支持;此外,巴西还积极推动汽车使用生物乙醇等清洁燃料。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拉动投资和解决就业,促进主要新兴大国经济继续复苏,并为其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打下基础。

(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创造有效需求,世界各国普遍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俄罗斯将组建总价约合6.7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为电力、公共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并计划3年内将基金规模扩大一倍;同时,俄还将通过提高汽油消费税的方式组建联邦道路基金,计划到2015年前将俄85%的道路进行维修,并新修1.4万公里公路。为筹备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将投资约30亿美元用于机场建设,并积极筹建圣保罗等节点城市间的高速铁路。相对于发达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潜力巨大,当前开展的大规模建设不但会助推其经济稳定复苏,而且有利于中长期经济发展。

(三)更加积极吸引外商投资

受欧洲爆发债务危机、新兴大国利率较高和经济实现超预期复苏等因素影响,新兴大国的外资流入大幅增加;上半年俄、印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210亿美元、43.9亿美元,均是上年同期的数倍。近期主要新兴大国积极采取措施为未来引资做准备,例如今年以来印度大幅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商在印设立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外国航空公司增持其在印国内航空公司的股份、外国散户投资印股市等。由于外国投资者日益看重新兴大国市场加之国内软硬环境不断改善,相信外资将为其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更大支撑。但也应看到,当前流入新兴大国的资金带有一定的避险性质,不但会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反向出逃,而且易诱发本币升值,从而对其未来经济稳定运行构成潜在威胁。

(四)延长部分刺激经济政策期限

今年以来,主要新兴大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陆续到期,加之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巨大、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各国已开始退出部分财政和货币刺激经济措施。然而,今年2季度以来,受外需增速放缓影响,主要新兴大国出口及相关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速迹象,对此,各国纷纷延长刺激经济政策期限,力保经济继续复苏和防止二次探底。印度将延长出口刺激政策,重点支持纺织品、手工制品和皮革等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具体措施包括出口退税、出口手续简化、进口生产资料优惠贷款和利率等。巴西政策性银行也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主要新兴大国保持经济复苏的连续性,但也有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上升,加之未来削减开支和增加税收,都将抑制消费和投资增长。

三、经济进一步企稳复苏仍面临诸多因素制约,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

(一)刺激经济政策退出时机较难把握

目前,主要新兴大国经济已开始出现下行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刺激经济政策过早退出有关。印度等新兴大国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巨大,加之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治理通货膨胀间寻找平衡,何时以何种方式退出刺激经济政策以及政策退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如在刺激政策退出方面协调不力,特别是若在利率政策上缺乏协调,就有可能引发国际资本无序流动和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影响主要新兴大国经济的稳定运行。

(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依然存在

当前,虽然国际金融市场逐步企稳,但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多数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仍有大量不良贷款和坏账有待剥离处理。就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与欧洲债务危机相类似的事件还有可能继续出现,不但会造成个别国家经济减速,影响主要新兴大国的外需,而且易引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以及国际汇市大幅波动和国际资本无序流动,干扰主要新兴大国经济的进一步企稳回升。近期欧美均宣布继续实施金融救援计划和刺激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及后续影响不确定。

(三)能源资源价格存在剧烈波动风险

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增长受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影响较大。今年年初,部分欧洲国家爆发债务危机,导致美元汇率走强、流动性紧张,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随之大幅走低,至7、8月间大多已低于年初价格。短期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也出现减速迹象,能源资源产品价格难以再度高企,对主要新兴大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减弱。同时,考虑到地缘政治、美元汇率、市场投机等因素的不稳定性,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依然存在暴涨暴跌风险,这将增加主要新兴大国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中长期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能源资源产品价格还将走高,但何时以何种程度走高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迫切要求主要新兴大国更加积极地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

(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可能增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滥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等贸易救济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也针对他国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近期,巴西通过反规避贸易决议,试图加大贸易救济措施的执行力度,7月,巴西针对自中国进口的无色平面玻璃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可以预见,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摩擦还会进一步增多。

四、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看好,能否维持当前高速回升态势尚待进一步观察

第4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第5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轮经济上升期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使然。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政治周期”推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性因素影响以外,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迅速升温也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走出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可谓功莫大焉。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再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也不宜再以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刺激总需求扩大。对此,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选择了适度从紧的取向。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如果继续在“积极”的道路上前行,势必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另外,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仅长期建设国债就累积达到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这些都为财政运行本身带来不小压力。因此,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现行财政政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时刻。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金税、金盾和金财工程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税收实际征收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4306.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1.79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预算60.7%,这是近年来同期增收最多、增幅最大、完成进度最好的一年。虽然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放缓(如清欠出口退税、部分偏热行业引起的税收增加部分将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放慢等),但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仍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压缩赤字、减发国债和支持改革提供了可能。

    其次,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缩小扩张力度,实际上在进行淡出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04年维持了3198亿元的赤字,没有安排新增赤字。随着GDP的增长,实际的赤字率(赤字/GDP)较之去年有所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由2000-2002年的每年1500亿元,调低到2003年的1400亿元,2004年又减少至1100亿元,并且明确承诺将逐步停发。(3)2003年10月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率在总体上降低了3个百分点。(4)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向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实践不仅为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心理预期,这将减少政策调整的难度和阻力。

    二、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从扩张性政策逐步转向平衡性财政政策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淡出”或“转向”。但是对如何调整,调整的程度、力度和方式,调整后政策的新作用点等问题则存在争议。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把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界定清楚。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亦称自决的财政政策)和“内在稳定器”(the built-in stabilizers,亦称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又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国债和税收。平衡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亦即不应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及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应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而所谓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二是指政府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平衡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采取同幅度对冲性政策组合,比如减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组合,或者增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组合等。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周期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给予较多关注,但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还很薄弱。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正应该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总量上,平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维持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至少要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并保证不出现新的赤字。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一方面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能源、交通等瓶颈部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财政资金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实行平衡性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对冲性政策组合,努力实现预算平衡,优化支出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平衡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表述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的名称选择上可考虑三个标准:(1)是否代表了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的政策类型;(2)是否明确表明政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3)是否能准确传递政策信号,便于更多的人理解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

    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名称选择,大体上有以下7种主张:(1)“适度的”或“温和的”财政政策;(2)“可持续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稳健的”财政政策;(5)“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6)“结构性”财政政策;(7)“中性”财政政策。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第一种提法,“适度”只是描述了政策的作用程度,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方向并没有指示,可以适度扩张,也可以适度紧缩,不便于引导预期,对于以上三个标准都不满足。而“温和”的提法,包含了程度减轻、柔和、适度和不过分等意思,可能会给人逐步降低和减少扩张幅度的预期,但是容易引起误解。关于“可持续”的提法,强调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收支平衡、不搞无米之炊,并使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提法带有中长期特点,但对短期宏观经济调节的导向比较模糊。至于“相机抉择”的提法,其直接混淆了财政政策的类别和具体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导向并不清楚,显然也不合适。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支撑点在于认为我国当前财政政策既然不扩张也不紧缩,那么选择稳健的提法正合适宜。其实不然,仅从“稳健”一词很难判断出政策的方向和趋势,虽然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也采取了“稳健”的提法,但是就其政策执行的实质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所以称稳健,其强调的是在松动银根、支持增长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防范金融风险。这样来,如果财政政策也称“稳健”的,则可能使人们比照货币政策来理解,而形成继续扩张的错误信号和预期。因此,这个提法不满足第二、第三条标准,显然也不合适。至于第五种提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的确存在呈现局部偏热,警惕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还没有需要进行全面紧缩的时候,而且宏观经济本身还存在再次步入通货紧缩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提法不满足第一条标准。而主张使用“结构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应该说其抓住了我国财政政策调整后的主要着力点——支持结构改革。但是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名称,它并没有标明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结构调整可以在扩张中进行,也可以在紧缩中进行,即不满足第二条标准,所以也不太合适。

    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西方经典财政理论对“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 Fiscal Policy)并没有严格界定,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主张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政府干预主义的观点,将财政政策定位于扩张性与紧缩性之间,强调在总量上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第二层意思,其实质与平衡性财政政策是一致的。但是,平衡性财政政策有一个硬指标——预算平衡,而我国当前3198亿元赤字的削减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会给人们传递过于“严格”的信号,容易误解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此外,中性财政政策也可能被误解为政府“无所作为”和“经济中立”,不利于准确反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

    据此,我们建议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应为“适中的”,“适”表明渐进和适度的意思,标识了政策的力度,同时也留下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而“中”则表明政策调整的方向,强调不偏不倚,介于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之间。“适中的财政政策”这一提法,能体现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考虑到削减赤字的渐进性,预算收支平衡应当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达成),并能体现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将“有所作为”的态度,又能反映政策调整的渐进性特征,而且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所理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我们提出的三个判断标准。

    四、“适中的”财政政策实施要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适中的”财政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

第6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房地产;经济

1 目前我国房地产整体形势和现状

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控制手段,这种调控的特点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具体经济行为进行调控。经过实践证明,宏观经济调控成效显著。目前房屋价格已经经过了几轮的上涨,有些地方房屋价格已经超出了原有价格的2-3倍,已经背离了价值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已经到了价格拐点。恰巧在这时,国家也意识到了房屋价格过高现象的存在,意识到房屋价格过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所以,在这时,国家适时的出台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对房屋价格的调控,国家的原则是明确的,即房屋价格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既防止过快上涨,也防止过快下跌,总的房屋价格趋势要保证稳定,要符合市场定价规律。

从这种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国家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办事的,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我国已经实行多年的市场经济,更多经济行为就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执行,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从这一点上看,国家是极具科学眼光的。目前的我国的整体房地产经济形势是从过快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转变,使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以,目前房地产经济的总体形势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从房屋价格过快上涨向房屋价格稳定的方向发展,从房地产经济过热向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由于房地产经济和多种行业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会对许多上下游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国家出台的针对房地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先是稳定的,其次健康,最后是促使国家整个房地产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房地产经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房地产经济是否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关系到每个国人的幸福感,所以目前出台的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都是以稳健为主。

2 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方向

自从国家出台了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经济就破除了持续高速上涨的神话,开始了向合理价格的理性回归。不得不否认,之前几年的房地产出现不正常的快速上涨的怪现象。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吹“中国人多地少,房子越来越少”的概念,恶意炒高房屋价格,使得房屋价格居高不下,虽然实现了自身利益的上涨,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所以建立在这种方式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模式并不可取。

国家出台的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正是基于对这种经济形式的深刻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是主流,国家和政府不可能逆历史潮流而动,但是对于房地产经济不合理的快速上涨,国家和政府也不可能听之任之,出台宏观调整政策就成了必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力度,其目的就是挤掉房地产经济的泡沫,使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之下房地产经济朝着这几个方向发展:

2.1 房屋价格由虚高向理性合理价格回归

房屋价格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定价机制都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规律是成波浪形的,价格可以适当的偏离价值,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容易形成经济泡沫,泡沫一旦破裂,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是巨大的。房屋价格经过前几年的上涨,已经达到了价格顶点。某些城市和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年间,房屋价格就翻番上涨的局面,这对整个国家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是不利的。经济发展有规律可循,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饮鸩止渴。所以,经历过大规模的上涨,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价格逐渐的开始合理性的回归,开始向合理的价格方向发展。这不但是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这样,房地产经济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房地产开发从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房地产开发的规模要与城市建设规模相适应,房地产过度开发不但浪费闲置土地,也不利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前些年的房地产开发中,有些城市和地区存在房地产过度开发的现象。例如,某一中等城市人口只有100万,新建住宅套数居然达到了20万套,已经超出了该城市正常的发展需求。这种房地产开发就属于过度开发。并且房屋价格虚高,严重超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最终导致大量的商品房闲置,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加大土地的使用率。现在国家正在搞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些城市为了扩规模,合并的周边的乡镇,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地方经济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总量也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必须得到遏制。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开发正由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2.3 房屋形式由商品房为主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前几年的房地产开发,主要的房屋形式是商品房,主要面对的有改善房屋需求的群体。并且商品房的户型均以中大户型为主,超大户型和别墅也存在相当的比例。但是城市的消费群体为工薪阶层,中大户型并不是其主要的诉求,开发宜居的小户型成为了房地产发展的必然。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转移,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型住房。经济实用型住房面对的群体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这部分家庭的住房状况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结构应是根据群体不同,开发不同的形式的房屋。城镇居民按照收入水平划分,分为高中低等收入水平,这就决定了当地产开发的房屋形式应是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按照一定比例并存的,而不能全部都是商品房。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国家及时的出台了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目的是为了使房屋结构形式更趋于合理。所以,在这种大的政策的指导下,房地产房屋形式必然由商品房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3 新形势下房地产经济如何发展

当前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每年钢材用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40%,水泥使用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60%,铝用量占全国电解铝产量的30%,虽然对钢铁、水泥和铝制品行业有促进之外,但是对整体经济确实有危害的。因为钢铁、水泥和铝制品都是高耗能企业,产能的上升意味着对能源的高消耗。目前国家正在提倡节能减排,建设节能型社会,房地产如果继续按照目前速度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将持续增加,这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此,在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将出现供应量和价格的双重下降。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大量的耕地用于住宅建设,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规模将逐步缩减,房地产经济将由高房价和高数量实现平稳着陆,实现价格和数量稳中有降。房地产经济的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最终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实现和谐统一,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2008年走到今天,宏观经济的困境似乎并没有比2007年有多少好转,大局势下许多企业和个人不知何去何从。鉴于此,本刊访问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先生,请他就广受关注的宏观经济诸问题为读者作一解析。

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南风窗》: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什么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

余永定:首先,我想强调,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盲目乐观固然不对,把形势看得过于严重也是错误的。其次,2007年7月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恶化。经济过热是通货膨胀的更本原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这一政策的必然结果。再次,宏观调控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善。中国的出口顺差在减少(顺差数量减少的同时,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则在明显上升,这是可喜的现象),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下降。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但是,这些变化难道不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结构调整目标吗?

4年前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在2010年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然而,在过去4年中,中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2008年以来,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刚刚开始有所改变,我们就害怕起来,就要改变政策,这不是“叶公好龙”吗?房地产投资增长刚刚得到抑制、房地产价格刚刚开始下降,就要求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甚至就要求拯救房市,那么还要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做什么?难道我们非要把大陆经济变成以房地产为中心的香港式的(“小”城市)经济不成?宏观调控的直接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但宏观调控的方向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配合。在短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为代价。我们必须准备付出这样的代价。不想忍受短期的阵痛,未来就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在经过自2003年以来的长达5年的高增长和低通胀之后,2007年7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由年初的2%左右突然明显上升,在2008年2月一度达到8.7%。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但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却达到10.1%。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在继续下降,1~8月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5.7%,增速低于1~7月的16.1%。简单来说,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是:同前5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相比,目前通货膨胀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且未来经济走势难于确定。

这种形势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看。首先,潮涨潮落是经济增长的规律。尽管经济学家还未能提出解释中国经济周期的完善理论,周期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自1990年代以来,我们大致已经经历了两个周期。其次,自2007年8月以来美国金融危机的恶化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造成冲击。第三,经济增长回落是近年来中国所实行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为了推动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这一紧缩性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经济增长回落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有着良好的财政状况、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一旦经济严重下滑,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这种下滑。

事实上,在净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的同时,居民消费出现良好增长势头,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就业增长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下降的同时,中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势头良好。在一些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困境的同时,许多企业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进展。换言之,在短期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我们确实需要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过度下滑。但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或即将陷入滞胀,因而必须改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向的观点是不妥当的。

总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这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调控宏观经济的结果。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中国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方针,同时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妥善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减轻结构调整的阵痛。

货币金融政策出路

《南风窗》:要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汇率体制应该继续怎样改?汇率政策、结售汇政策、货币政策还有什么出路?

余永定:当前中国依然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只要能保持在9%左右就不必过于担心。汇率政策在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占据着突出位置。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但是,中国的资本管制存在许多漏洞,在一段时间内,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投机资本的流入。可以说,缓慢升值加资本管制诸多漏洞是造成中国当

前流动性过剩的最重要原因。

总之,我们在汇率政策上的举棋不定,大大增加了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按下葫芦浮起瓢,叠床架屋成为最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

理解所谓的升值与贬值

《南风窗》:怎样理解对所谓的“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抱怨?

余永定:所谓“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抱怨是出于对通货膨胀和升值之间关系的误解。货币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这是经济学的常识。正是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收缩,才促使许多人在2003-2004年强烈反对升值。

当前的通货膨胀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经济过热以及外部价格冲击引起的。升值降低了石油、大豆、铁矿石等重要大宗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了通胀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通货膨胀的唯一可以讨论的理由是: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而热钱流入导致流动性过剩,并进而导致通货膨胀。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第一,在结构性双顺差不断累积,同时又要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条件下,升值是迟早的事。升值拖延的时间越长,汇率对经济基本面的背离就越大,未来的升值幅度就越大。对汇率的控制,可以影响汇率预期于一时,但不可能消除升值预期。与其说升值预期是由于升值所至,不如说是双顺差所致。

第二,如果升值速度足够快,升值并不会导致热钱的流入。理论上说,在一次性升值情况下,热钱根本没有机会流入。

第三,在现实中,并不能笼统说热钱流入是升值预期引起的。2004年-2005年大量热钱流入的目标是房地产市场投机受益,没有投机资本会为3%的升值预期而流入中国。2006年~2007年初热钱流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股市。

第四,即便升值预期会导致吸引大量热钱,只要增强资本管制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抑制热钱的流入。现在有了外管局、海关和商务部的共同努力,相信热钱的流入将得到较好的抑制。

当初确定人民币升值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减少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加快非贸易部门的发展等,而不是抑制通膨胀。因而,人民币升值的方针,不应因为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升值并未屈从美国压力,而是维护中国自身利益。

以低汇率维持出口势头实际上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补贴外国,特别是美国。在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资产贬值且风险急剧上升的情况下,继续追求外贸顺差的实质是保护局部利益牺牲总体利益。

如果说10年前我们对外汇储备过多的危害认识不清情有可原,现在再坚持维持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并继续通过各种超国民待遇的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就是不能容忍的了。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8万亿美元,近年来的年增长速度达4000亿美元以上。根据外电报道,中国外汇储备中有70%左右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库券。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主要是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权)高达3700亿美元,持有的MBS(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CDO(担保债务凭证)一度近100亿美元。由于是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之一,中国存在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严重危险。我们目前已经因美元资产价格暴跌、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和部分债券违约而遭受损失。以后,随着危机的恶化,这种损失可能会更大。如果不是美国财政部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中国的3700亿美元债券就会变成一堆废纸。我们暂时逃过了一劫,但没人知道,中国所持有美元资产的命运将会如何。

中国不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吗?在积累了1.8万亿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独善其身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了。除了期盼美国次贷危机早日结束,中国目前已经难有作为。现在,美国人(除非是弱智政客,或装装样子)是不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希望中国停止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的。当然,他们更不会反对中国进一步积累外汇储备(只要是购买美国金融资产)。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似乎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尴尬地位,还留恋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还希望尽量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对出口部门来说,这些顺差代表利润和就业增长。但对全国来说,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现在还在创造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便在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的条件下,实现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我们可以批评外管局购买美国资产不当,批评CIC(中投)投资失败。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谁能做得更好一些呢?如果中国维持巨大双顺差的局面不改变,如果这些顺差不能转化为直接投资或其他币种的资产,我们就只能持有美元或将其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换句话说,我们就只能为美国次贷危机买单。现在,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

有人会说,贸易顺差过大应该调整,但现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不是减少贸易顺差的好时机。这种观点在2003年讨论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时,我们已经听到过了。当时我写道:“对时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但经济发展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最好时机只能在事后判断。在‘历史终结’之前,谁能保证从现在看的未来的某一个时点是最好时机呢?现在我们面临升值压力,因而不是最好时机。再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升值压力就会减轻吗。如果升值压力真的减轻了,我们是否应该等待升值压力进一步减轻呢?如果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升值压力被贬值压力所取代,我们又应该怎么办?以此类推,我们就只好永远等待下去了……一味等待必然错失良机。”

更何况,贸易顺差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是可以用消费需求增长和增加政府公共开支加以抵消的。

需要经得起冲击的银行体系

《南风窗》: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制度?

余永定: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我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必需加强资本管制。

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股市低迷,必须防止外资进入股市“抄底”。

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中国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货币供应量M2对GDP之比高达160%,在全世界属于最高之列。其含义是:如果一部分居民由于对持有人民币失去信心或希望实现金融资产多样化,在瞬时之间,就会有大量资金流出,从而对中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同所谓热钱相比,国内居民资金的突然外流可能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危险。

从长远看,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健全的经得起冲击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

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快就会突破2万亿美元,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机构能够管理好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我们已经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央行一直在鼓励民间增加外汇的持有。但是,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希望企业和居民更多持有美元资产并承担汇率风险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尽快停止外汇储备的继续增长,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依然是让人民币升值。理论上说,只要央行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外汇储备增长就会立即停止。在停止外汇储备增长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尽可能用掉一部分外汇,例如,购买战略物资等。但是,国家采购并非良策。关键问题依然是汇率,汇率的调整到位,企业和居民自然就会增加进口。

第8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劳动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 经济发展 就业形势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仅仅依靠传统的劳动方式注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端专业人才,而后期真正的投入生产则仰仗于底层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了行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企业非常需要这样热忱度高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纵观当今职业教育整体形势,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就业形势

当今就业者就业行业选择多元化,但合理就业的比率则很低,这是由对自身未来工作的要求看法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的。多数就业者趋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并未考虑自身的能力能否胜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达38%,而研究生就业率仅占三成,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受教育程度高了,自视也甚高,不合心意的工作宁愿不做,把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一并拒之门外。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还较大,一方面失业待业的人数却很多,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严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也波及到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就业市场。裁员,减薪,转行,跳槽造成了劳动就业市场的波动。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供求关系的偏离值正在加大。2010年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而离职,表明大学生在大学里所习得的知识大部分并非企业所需,毕业之后自然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与之相反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曙光。很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往往很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成为企业抢手人才。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据有关专家判断,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远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已经超过了7%的警戒线。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但劳动力商品化和按要素分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依赖出口的局面已经形成,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因为急于求发展,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往往操之过急,很难处理好发展和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处理不好这些基本的战略关系,就会造成各种经济结构失衡,造成产品积压,消费不足,就业岗位短缺,供求不平衡。

三、劳动就业形势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关系

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消费需求量和消费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化,一方面。消费需求量的提升促使企业扩大生产,使产业规模得以扩大;另一方面,需求结构的变化引导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就业的增长。

政治和经济是支撑一个国家的最根本力量,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根据上文所做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着整个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而就业形势则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势。因此,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仰仗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而具体政策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各个部件的协调合作。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问题的症结在于供求不平衡,劳动力的紧缺不止表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上。劳动者如果掌握了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那就能在寻求工作时多一块敲门砖。“术业有专攻”,有了一门技艺,自然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否则,就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对针对劳动者所进行的文化技术教育,目的简单而明确,就是使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就业。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除了与劳动技能直接相关之外,与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的国家,适应能力强的劳动者,在就业中往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

第三,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措施。从市场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还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些技术工人才是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技术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持健康的经济形势。

五、结束语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要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又要保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重中之重。职业技术教育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能支撑技术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持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一个大致分析,观照了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以期彰显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第9篇: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范文

首先,欧美经济由年初的复苏态势转向停滞,欧洲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其次,通胀压力得到明显控制,保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再有,抗通胀、调房价的政策效果已经明显显现,政策放松大幕正式开启。但明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面临两大风险:最大风险来自于房地产,其次是海外风险。

本轮调控政策已经持续一年半的时间,中国经济面临来自于房地产方面的风险正在上升。一是房地产泡沫正在转向商业地产;二是房地产对地方政府的冲击较大,目前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已经受到了影响;三是商品房地产的投资下滑,会进一步影响投资增速;四是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低迷也将影响相关建材的需求,如钢筋、水泥等相关行业;五是房地产市场低迷,会直接导致房地产装修材料、家具等消费量减少。因此,我们认为,房价并非降得越快越多越好,如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把握不善,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冲击。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对中等和以下收入家庭确实存在,但豪宅市场反而泡沫较小。因此,促进收入分配调整,增加转移支付、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可能比单纯的打压房价、包括高端房价的效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