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管理科学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科学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第1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管理学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翟志华(1962- ),女,山西洪洞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贸易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高校财务管理。(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62-02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的培养目标是基层应用型人才,但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由于实施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导致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理论讲授多,实践课时较少,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重点是引入实践性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性教学时间在教学活动总时数中的比例,提高“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的就业状况根本上取决于高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学校的教学目标、办学模式、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决定着学生能否具备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管理学基础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和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应用广泛性与实践艺术性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也应围绕高职教育和管理学基础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特征,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构建以应用为主旨、以技能提升为特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1.强化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业结合发展道路”,这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色,更是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质量高不高,有没有特色,关键看实践性教学搞得好不好。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要突出这一特色,体现管理学基础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只靠理论教学显然无法实现和完成,实践性教学设计必不可少。

2.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手段。实践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管理学基础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组织构建、团队训练等实践性教学设计,强化管理的实践性,实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把“教、学、做”融为一体,通过真实扮演管理角色,让学生获得“管理工作过程知识”,在“实践导入—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实现管理理论和社会需求“零”对接的桥梁。“高职教育是导向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实践性教学则是实现高就业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多管齐下。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地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性教学能力。二是加强校内外仿真实训室建设和利用效率,通过仿真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管理实践性教学质的飞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缩短实际和理论的距离,实现管理理论和社会需求的“零”对接。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目标不统一。管理理论课程体系以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管理实践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而高职高专又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第一要务。长期以来,我们虽然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是管理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都不应当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必须经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懂理论会操作。但在职业技能教育突出的今天,尤其高职高专院校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无论是对管理理论部分还是实践技能部分,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对管理理论部分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详细讲解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仍是满堂灌方式。但“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教学也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就失去了实践课程的意义。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掌握一定理论后,由教师带领让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直接接触管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缺乏学习兴趣。“管理学基础”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知之甚少。加之教师在授课之初缺乏必要的引导,授课过程中所讲理论较为深奥,选择的案例远离实际,使从一开始就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缺乏兴趣。

3.缺乏“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当前,“管理学基础”教材很多,其中大多数教材编写重复,结构和内容缺少自己的特色,精品极少,尤其很难找到“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编写“管理学基础”教材容易,而编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则要难得多。因为“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是将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融合的一种教程。所以编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不仅需要编写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具有企业工作和管理实践、教学经历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基础”实践课时不足。长期以来,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普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程所占课时比重较大,对实践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可有可无,开设时所占课时比重也很小。大多“管理学基础”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数及占有的比例或学分,一般都无明确规定。据笔者的教学工作验证,实践性教学应占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较适宜。如果实践的比例过少,就达不到与管理实际工作无缝接轨的目的;如果实践课时比例过大,又影响管理理论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能指导学生实践。

5.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在“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手段上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形式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内容上仍以抽象理论为主,没有引入幻灯、投影、电视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

6.考核方法以理论知识为主。目前,“管理学基础”成绩认定一般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期中考试,一般占40%。期末成绩通常是闭卷理论考试,以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为主,以教材设定的标准答案为依据,一般占60%。这种考核方法的缺陷:一是考核面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期末考试存在很大局限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明显不足。三是考核内容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师资力量薄弱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软肋。“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需要既有广博的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兼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双师”教师。而“管理学基础”现任教师中,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没有企业经历,更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所以很难有效指导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创新对策

1.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培养目标中必须突出强实践、着实务的要求。“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体系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总体目标是:构建完整的“管理学基础”教学体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2.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在“管理学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构建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合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的培养出发,以必需、够用为度,“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合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训练及顶岗实践训练,并能在对各种能力要求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块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方式,分阶段来完成;基本能力模块的教学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与专业能力模块教学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综合训练与顶岗实践训练安排在最后,体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方面组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为了适应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应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以促使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分析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如通过幻灯片、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方式进行教学演示,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与此同时,通过采用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体系与方法手段对模拟仿真环境进行分析推理,开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探讨活动,相互交流与点评,提出富有针对性与创新性的多元化解决方案。

4.编写高质量实践教材。必须完善模拟实习教材编写制度,组织那些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课教师共同组织编写,做到教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重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提高“管理学基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笔者建议,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其次,注意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储备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更要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否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建议对于管理实践经验或经历少的老师,应轮流到企业挂职、实习、调研,以丰富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再次,还可采取聘请校外一定数量高水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或阶段实训的指导教师及实习基地的负责人,全方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6.创建实践教学大平台。首先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实现“管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融,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相互交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其次量化“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确保“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再次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落实“一企一师”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充分调动实践教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惠群.不规范会计实践性教学对会计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07(3).

[2]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08(10).

[3]李瑛珊.关于高职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第2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探讨。

推进工学结合的课改背景

为适应新世纪建设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当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他们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具备其鲜明的特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狠抓实践教学,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其次是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

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土木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高职、本科等多层次教育中均有本课程的授课任务。目前,高职教育多数仍存在着本科“学院式”教育的影子,即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技能训练的时间安排较少且不合理,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

就《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而言,该课程是土木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长期以来,这门课程教学过分强调课程本身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再加上知识本身的枯燥,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成绩不佳,从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是介于基础学科与工程学科之间的技术基础课,既有较强的理论,又与工程和生产实践密切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力学的新知识不断涌现,工程技术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教学计划中该课程的课时数却越来越少,使得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而且《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在将来的土木工程实际应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做进一步的调整,适当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土木工程中的基础问题,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改革设想

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土木专业学习中实行工学交替,实现工学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建筑产品建造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需要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能力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

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从教学需要、专业特点、工程实际应用及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等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删减内容和增加内容等。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采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在课堂上难于表达清楚的问题,例如土力学模型、模拟实验、土力学原理、工程情况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保留课堂授课、课下作业和答疑等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工程教学法”的运用,达到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知识储备的良好效果,通过工学结合,突出能力培养。

开发校本教程,取自于工,用之于学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教材在编写和选用上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材,其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即取自于工,用之于学。教材内容要吸纳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要充分体现实用性、职业性、针对性、及时性及直观性。具体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其重点放在基本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淡化理论与推导,同时加强土力学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及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开发校本教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重组主要体现在删除陈旧内容、增加新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与组合等方面。《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分土力学和地基基础两个部分,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方面,考虑专业教学需要和实际工程对土力学理论的要求,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科学重组、有机整合,形成三个知识模块,分别是变形问题模块、强度问题模块、渗透稳定问题模块。其中,变形问题模块研究土的变形性质、土体应力计算及沉降计算方法等内容;强度问题模块研究土的强度性质、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计算等内容;渗透稳定问题模块研究土的渗透性质和有关渗透稳定性等内容。理论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和知识模块的划分,使土力学看似分散无序的内容变得系统、连续、协调,有助于学生对土力学知识体系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地基基础设计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项目实训,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用贯通。

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环节加大实验实践教学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有余力、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学生有深入学习的机会。首先,带学生到工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让学生观看模拟试验演示和亲自动手实验。这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土力学教学过程的有力支撑。不仅丰富了实验教学体系内容,也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工程案例切入,让学生有了为理解工程现象而渴求储备理论知识的学习愿望。其次,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实现,实验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目前,多数学校该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并没有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实验报告多是填空式,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为此,实验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果,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踏实的工作作风。实验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思考,按实验规范自行设计、完成一份科学合理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全过程的实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对土力学知识与基础工程建设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通过顶岗实习,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如果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通过岗位技能操作,学生的技能就能较快得到提升。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离不开校企合作。只有输出端的职业学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紧密衔接,达成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技术要求的一致,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受到企业欢迎。同时,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才能了解企业岗位的技能要素构成,了解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才能按照企业生产的客观规律科学组织技能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带着课题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可以体验现实生产,感受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较好的就业心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继续接受技能教育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尝试将课题研究案例融于教学实验本学年,我校土木系教师申报的省教育厅课题《沿海地区软土工程性质研究》得以立项。此项研究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运用。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贯穿在学生《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索,收集土样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强化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成为工学交替内容教学一个的新途径。

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知识点涉及面广,与部分专业和实践课程联系密切,它的课程改革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3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管理科学 前沿

1.引言

什么是管理科学?成思危教授在“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及发展重点”主题综述报告中指出,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他用“3--3—3”原则概述了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即“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领域”。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三个层次是基础层次、职能层次和战略层次;三个领域是指管理理论与方法领域、工商管理领域和公共政策与战略管理领域[1]。也有学者认为,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利用各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的定量方法(数学模型等),来解决管理问题的领域之一,是研究工商企业和军事部门中决策问题的科学[2]。在这次管理科学前沿专题中,老师这样描述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探索人类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的知识,它包括管理的思想、理论、理念,以及管理者制订决策的科学的、富有逻辑的、合理的方法。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说:管理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的艺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应该说,管理科学与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管理以管理科学为指导。而管理科学的研究又是从为管理实践服务出发,时刻面向和密切关注管理实践需要,从管理实践中提炼并检验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对社会的的发展和进步有整体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管理科学前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管理面临着管理的变革,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组织机构和资本观和资源观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此时,管理科学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一般认为,管理科学需要研究的两方面前沿问题是: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和管理科学的应用。

对一个中国管理科学的研究者来说,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就是一个“立地顶天”的工作。既要通过解决中国具体的管理问题来“立地”,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发现、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并科学有效解决它来“顶天”。

立地

立地主要指应用研究,其研究主题是问题框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框架的结构,运用模型群技术建立必要的集成模型群;根据研究问题框架与模型框架的同构或同态性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来实现具体应用,由实际效果或效率,展示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此来验证应用研究的有效性,同时为形成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做准备。

应用研究,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技术支持。在大二下学期学习的管理建模优化和管理建模优化实验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算法。不论是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或是神经网络,他们都模拟了自然过程,结合了人的智慧。利用智能算法,我们可以解决以前很多的NP难题,例如背包问题,旅行商问题(TSP)、车辆调度等等复杂问题。不仅如此,当我们在面对具体的复杂问题时,可以根据智能算法思想,结合具体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利用matlab软件来解决问题。智能算法,比常规算法效率高,结果更为精确。

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还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推理逻辑和综合素质。对于我们本科生,目前学习的大多是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知识粗略地学习了一些优化理论与技术、决策与对策理论、风险分析理论和组织理论,而且我们学习的内容大多知识局限在书面,在实践应用方面欠缺还很多。

顶天

顶天指理论研究,也就是要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它的研究主题是建立必要合理的公里体系,运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和理论,定义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根据已总结的原理与原则,建立管理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管理模型展开基础性研究,讨论模型的实际应用,实现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以及算法分析的可操作性;由对比分析类似模型方法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形成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复杂科学的发展对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将复杂科学融入到管理科学的研究中,就是要求研究者以新的思维模式、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理论、关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要求研究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外,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对于现阶段的我们,基础知识还不是很牢固,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够,创新能力更是欠缺。

3.结语

有学者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还是很薄弱,研究积累不够,研究普遍落后于国外的研究,基本上都处于借鉴和跟踪研究的地位[3]。这对管理科学的研究者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领域将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相应的管理科学前沿也会在相关领域有更新的发展。

作为管理科学的本科生,意味着将来有可能成为管理科学的研究者。管理科学的前沿,正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不仅是为学术研究,更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研究现状,更应该紧追国外的研究步伐。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N].管理科学学报,2000-03-03(1):1-6.

[2]梅世强,齐二石,王雪青.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念及其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06.

第4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方法 管理课程 教学 渗透

一、引言

管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可以穿插大量实践案例,更可以渗透管理科学中的方法,以实现管理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吸收和移植了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其方法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显著特点。因此,管理课程中能够并且也需要管理科学方法的关联教学,能够丰富管理课程内容,增强软学科的硬道理,对于工科类学生的管理课学习尤其重要,能够成为其学习软科学的方法及理论的启蒙教学工具,让其明白管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另方面,管理科学方法随时可能也需要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加入,随时可能在其内部形成新的独立单元,将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中进行渗透,能够使其方法理论结合更多的管理实务,使其在管理现实世界中得到更多的运用,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待提高加之我国管理科学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分离的情况导致了管理科学及其方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在管理科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中,往往将管理课程与方法课程分开设置,而方法教学中,又过于强调数学问题,如公式推导等,而对管理科学思想,如何从实际问题搜集资料数据建立模型的技术,量化方法与实际管理问题有何关系如何应用等问题分析讲解引导不够。这使得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管理科学的方法运用无从下手,将管理科学看成深奥的、难以掌握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管理科学及其方法难以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普及。

如果在管理课程的讲授中,面向实际问题,运用关联,归纳演绎等方法将管理科学方法串联或并联至相关管理理论知识中,既能让学习者更好、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管理知识,又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更好的促进了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目的,本文从管理科学的主要方法及其特征八手,探讨其在管理课程中如何进行渗透教学。

二、管理科学方法能够渗透至管理课程中的原因及优势

管理科学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经过各其他学科的发展,管理科学吸收了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移植性的特点.主要依靠不断吸收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这种移植性进一步决定了管理科学方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能够更好的结合管理实际问题得到进一步研究应用与丰富。因此,如何在管理课程教学中渗透管理科学方法。从而让学习者更加明白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使得管理科学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融入渗透至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管理活动自身性质原因。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下产生和进行的,受到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各项复杂管理问题必须通过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才能解决,而管理科学方法恰恰是吸收、移植和集合了各个学科的前沿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因此,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理所应当结合实际经验将管理问题与管理科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既传授了管理科学新方法,又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并弄清楚管理问题。第二,从事管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为在管理课程中穿插与渗透管理科学方法提供了可能性。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者、专家都普遍系统学习研究过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授课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知识加以融合并结合管理问题进行讲解,因此为在管理课程讲授中穿插和关联管理科学方法提供了必要条件。

结合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中进行渗透教学,优势是很明显的:

第一,通过将管理科学方法与管理课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结合讲解与授课,能够让同学们对管理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并且学会对各种实际管理问题的操作思路和运作技巧。使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术”,而且是可以提高到科学高度的“学”。

第二,通过管理课程中管理实际问题能够概括抽象地关联传授和渗透管理科学的很多方法,如系统论、自组织论、信息论等方法,能够帮助同学们学会分析各种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框架,运用各种观点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

第三,无论是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在管理的研究中,都促进了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不断融合。这顺应了将以“科学主义”为特征的,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客观描述与分析的科学管理方法与以“人文主义”为特征,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描述与阐释的人文管理这两种模式深化与融合的趋势.

三、管理课程中如何进行渗透管理科学方法的教学

管理科学及方法相关课程在长期的教和学中存在诸如忽略管理特色,教、学、用脱节,教材不适,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了管理科学及方法作为独立课程设置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没有提问、学习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既让同学们学习了管理科学及方法,又让同学们了解其在管理中的运用及效用,并且让同学们有积极性有热情去进一步探索管理科学方法在实际管理世界中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途径与模式呢?在任何一门管理课程中,如管理学原理,基础,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分支课程中,都可以关联、穿插、渗透相关的管理科学方法进行结合实际管理问题的教学颇为一种更好的管理科学及方法的教学方法及模式。

第5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影响设计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独立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2]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26-129.

第6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70-04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该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由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合并而成。这种整合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1]。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各学校的专业背景差别很大,对该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教法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该专业的建设就成为各学校研究的重点[2]。

目前,信管专业主要存在3种模式[3]: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工商管理模式,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专业设在信息管理学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技术导向模式,专业设在信息技术学院。此外,信管专业在某些工科院校还以培养某些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随着各种学科的相互交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点。人们不但关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IT/IS)本身的探索和应用,也日益关心IT/IS对组织行为的影响,许多传统的经营战略和业务管理问题现在成为了IT/IS战略和管理决策问题。这反映出当代信息系统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并重的主流趋势[4]。这种趋势对信管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解决人才“通”与“专”之间的矛盾是该专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课程是教学之根本,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1]。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要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学生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从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出发,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利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种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本文并不是给出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而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给出一种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这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来建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2.1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教育部对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5]。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的规划性、前瞻性、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于2004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ISC2005)”课题组,该课题组对来自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5份。表1总结了CISC2005课题组调查的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一些数据。

从市场需求看,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需求量相当高。对于需要信管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来说,最多的是需要信管专业的学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有企业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表2是关于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缺少有效的实践、实习环节”、“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和“过于偏重计算机类课程”是信管专业的最大缺陷。我们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其实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只有明确了专业培养的方向,才能解决关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分析信息系统学科的知识体系入手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2.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知识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关于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它是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4]。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如图1左边的虚线框所示。

我们从知识体系上基本明确了信管专业学科的内涵,为明确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特色提供了基础。在该学科中,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背景和分析手段,管理中的问题是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系统科学理论和思想在信息系统学科中也被广泛地借鉴;信息技术,一方面是信息系统可利用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信息系统学科带来大量研究课题[4]。信管专业的特色在于将管理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会使信管专业类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因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真正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相媲美;如果弱化信息技术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其结果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不能为信息时代的人才市场所接纳[1]。

3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应用趋势和职业发展趋势。

3.1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

在对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右边的虚线框所示。对于上述课程体系架构中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5门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基础、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下属信管专业的4门主干课程是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系统分析与设计,这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学者对于信管专业应该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进行了研究。张基温[6]认为信管专业一个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专业。与信息化有关的几个领域是信息化决策、信息产业及其管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信管专业应当定位在信息化管理。然后,他提出专业课程应该按照知识和能力的需求确定,并对信管专业的4个专业方向(即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系统建设方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监理方向、信息系统管理维护方向)的骨干专业课程进行了需求分析,从而整合出以下10门信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学),信息检索技术,数据组织与存储,信息系统安全原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监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开发。

CISC2005课题组[4]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即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出发,借鉴美国IS2002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同时考虑到我国社会对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了我国信管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1门、近100个单元的相关课程,11门相关课程的具体名称如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企业资源计划初步,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

这些研究的思路和结果为我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了参考。

3.2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展出该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

查先进[1]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对信管专业的要求,提倡采用“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即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优势,提出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由知识点组成相应的知识模块,由此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他提出的知识模块主要有4个方面: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

张基温[6]提出了从核心专业课程扩展课程体系的方法:1)从每门骨干专业课向前找必须的先修课;2)整合进没有考虑到的学科标志性课程;3)添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4)添加一些专业领域的必需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5)增添一些能够提高应用层次和向周边专业辐射的课程;6)增加一些能够扩充知识面、提高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学生兴趣的课程。按照上述原则,他提出了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标志性课程群、核心专业课程群和专业辐射课程群。

此外,董焱在文[2]中考察了美国亚历桑那大学Eller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科学选修课。王学颖和黄淑伟[3]提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为5大模块,即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技术模块、管理科学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

不论采用哪种课程体系,都应明确各知识模块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文化基础课程是基础,专业课程是核心,外语课程、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是主要支撑手段[1]。

4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确定设置哪些课程,更重要的是需要确定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对课程进行整合。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和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信管专业的课程不断增加、课程体系不断膨胀。但是,有些旧的课程往往还不能被淘汰[6]。日益膨胀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本文给出了如下的优化建议:

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机类课程,其内容和模式应当立足于应用,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来设置内容,比如程序设计语言课要围绕系统开发这一中心选取其内容。对于管理类课程,要重视企业信息化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知识的传授。另外,不能过多地介绍已经被淘汰技术,例如数据库中的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

2) 相关课程的整合

在课程设置上应精选或重建体现学科方法和基本规律的课程。张伟、李丹和戚桂杰[7]提出把相关课程整合成一到几门大课进行教学。

3) 加强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绝不能一味地讲解原理,要注重安排实践环节,如通过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来加强教学实践;参观和调查企业的流程、多了解企业;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倪庆萍和汪路明在文[8]中给出了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3个实践过程是社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他们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POS商业管理系统实践和ERP沙盘模拟。

5结束语

总之,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应当从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然后扩展出整个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随着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出现、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课程体系也需要动态地进行调整,以适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查先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3, 4 (22):507-512.

[2] 董焱.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初探[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7(4):93-96.

[3] 王学颖, 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 (3): 378-381.

[4] CISC2005课题组.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05,(8):48-52.

[7] 张伟, 李丹, 戚桂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情报科学,2006,24 (8):1263-1268.

[8] 倪庆萍, 汪路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11):89-91.

作者简介

安利平(1971-),男,河北人,博士,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电话:022-23507700

E-mail:

第7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机理论与设计,风力发电机组原理,风电机组调节与控制,风电场电气部分,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新能源基本用来发电。分别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等。但现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还是前两者。不过其中风能的缺点就是在国内并网比较困难,风能应用最好的是欧盟。太阳能的话,其制造过程污染很大。总的来说新能源前景绝对光明,只是道路可能有些曲折,还要看国家政策的侧倾力度。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科必备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

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知识和基理论;

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能力;

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

第8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科学化建设

档案管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作用凸显,且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要求人员素质高、设备先进、网络建设完备,建立合理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推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思想宝库、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是可靠的信息启示,最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档案作为国有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生性信息积累和物化形态,以其包含的数量巨大的关于人民、组织、社会与经济发展、自然现象和事件等各类信息资源,对促进人民对其自身的了解和形成社会民族意识产生世大的影响。

1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在新形势下,要做好档案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基础,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和强化档案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关系到档案成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经常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严格考核、优胜劣汰,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报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1.1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档案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超前服务、主动服务的意识,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了解信息需求方向,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为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大胆的创新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技能等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档案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

1.2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新的素质,概括而说,需要在意识、能力、精神3个方面有新的提升。树立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培养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要抓好档案工作网络建设、抓好档案队伍建设、抓好档案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按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层次分期举办各种档次的专业技能培训,请档案学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传授专业知识;定期实行严格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测验。实行专业技能培训考核、采取公开招聘,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实践证明,这也是提高档案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的技巧,善于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来管理档案。

2 管理科学化概念及作用

档案管理现代化包括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档案科学化是当下的一个管理概念,首先是一种意识、理念、态度贯穿于档案管理实践中,使它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切实成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自然习贯。规范化管理就是建立健全档案法制意识、强化依法治档、深入宣传和贯彻执行《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促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标准化管理就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档案事业主管会同标准化部门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概念、原则、质量、设施等制订出科学统一的规划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修订的全部过程,使档案工作逐步规范化、统一化,以获得最佳的工作循序和社会效益;信息化管理就是在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是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的,具有方便修改、复制、查询、储存的特点,没有草稿与印稿、正本与副本的差异,实现与档案的统一。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统一。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管理人员将面对更多的以磁盘为载体的储存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提供出来是档案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使得电子档案具有系统性、真实性、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尤其是珍贵的历史性档案资料,一旦损毁、消失,其原始原貌无法复原再生,其损失无法估计。因此,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对于保护档案资料,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至关重要。由此看来,档案管理科学阶级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必然趋势。

3 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目的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档案管理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档案科学化建设的最最终目的就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规范化、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和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入国有信息网。管理科学化可采用的模式有很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模式是最佳的选择,目前国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的做法是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的同时,逐步实现档案的规范化、无纸化、安全化管理。

4 档案管理科学化是关键

第9篇: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一、认真执行领导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年初,新主任刚上任,我及时汇报了我镇计划生育工作环境。在新领导的安排下,我们积极开展日常财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执行领导的统一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在年初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县计生委检查通知精神,我们又学习了《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及财务印鉴的管理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等,每月终结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计生办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在专项经费的支出上,认真领会计生委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预算,不挤占、不挪用,保正专款专用。每月底定时做帐,编制上报专项经费决算报表,为领导做出相关决策及时提供了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