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技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都因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而获得内源的族群认同及外源的地位确认。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则是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常常成为民族的标志和特色所在。
一、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
各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依托于本民族特殊的生态文化系统而生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多也一直未脱离本民族独有的生态文化环境。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勃兴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生存状态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很多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不再象以前那样是相对封闭型的发展,而是以开放性的势态接纳着外来者的体验和审视;也有很多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其生存的空间不再是以前那样狭小的民族本土,而是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外界。在这种“迎进来”和“向外走”的趋势当中,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从原本的仪式性、日常性和自娱性走向了展演化、市场化和舞台化。
本文所谓的“展演化”,不仅仅指传统民间艺术生存空间上的变化,即从生活走向舞台,同时也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上的改变,即从嵌合于民众自我走向展现给外界他者,当然也包括了诸如手工艺品之类的民间传统艺术的商品化现象。归纳起来,当前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倾向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旅游发展将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推向展演舞台。
有的民族提出在当地建立民俗旅游村、生态文化村、民俗文化村等建设目标,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地区所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都不会缺少民间传统艺术的内容,但这些传统艺术的内容、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也无疑会随着旅游活动而发生改变。一些歌舞类的动态艺术多朝着展演、表演的方向发展,而一些传统手工艺类的艺术其中的工艺制作过程可能会向展演化和游客参与体验式转变,其中的工艺成品则往往向市场化、商品化靠拢。
以云南近年来旅游发展迅速的几个地区或村寨为例,泸沽湖畔的落水村,摩梭村民每晚定时举办篝火晚会,表演传统的歌舞,游客可以欣赏也可以参与其中;红河元阳箐口村的哈尼人民在村中建成展厅,展出传统服饰等民族文化内容,并定时在广场上表演民族歌舞,供游人欣赏,甚至传统的纺织工艺也被再现于游人经过的地方,但其目的是吸引游客拍照后收取一定的费用;大理鹤庆的新华村,几乎每家都有私人作坊,置身村中,可以听到艺人们敲击制作银铜器的叮当声,可以看到艺人们拿着工具专心工作的情景,每家每户的手工作坊也不拒绝游客的参观,村中沿路的民居还被改造成店铺,广场处修有停车场、购物商场,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将手工艺品展示并出售给游客,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入;石林地区彝族的支系撒尼人,拥有传统的刺绣手工艺,在石林旅游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这一传统工艺也逐渐发生变化,为了吸引游客,撒尼人制作了更多样化、更轻便和便于携带的工艺品,刺绣工艺品的出售成为当地居民经济来源中的重要部分。在当下的环境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二,开放的环境中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不断走向外界和展演化生存。
在一些地区,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不再局限于本村寨、本地区的本土范围内,也不再是与、神圣仪式或者世俗生活、自娱自乐相关联,随着外界关注的增多,这些艺术活动走出了世代生活的本土空间,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展示自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展演性的艺术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民族本土有着对该种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和养育,使得其具备了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关注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和现代社会鼓励多元、渴望多元的民众需求,当下的社会语境为民族本土传统艺术走向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那些乡民的艺术走向更多的大众。
这方面的个案同样很多,2006年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就将当地彝族传统的海菜腔带给了全国的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最终手捧原生态唱法的金奖而归。丽江的纳西古乐“走出去”的尝试就更早了,1980年在宣科等人的努力下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重建,一批老艺人被集中起来演奏传统音乐,后来古乐会开始对外公演,再后来,那些原本在各个乡村与仪式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古老音乐,在宣科的带领下走出国门,到英国、挪威、芬兰、丹麦、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世界各地演出,这或许是那些头发稀白、耄耋之年的老者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中的石龙村,一直以来有唱白族调的传统,当地唱的白族调,种类丰富,有传统的本子曲,有情歌(又分为有情曲和无情曲),还有节日庆贺曲、迎宾曲、敬酒歌等,一般情况下多为男女二人对唱。每一首调子一般有八句,格式为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山花体式,当然在对唱的时候,你八句、我八句,就可能会不断地延伸下去,调子也就越唱越长,但八句可以说是一个单位。歌词多是即兴的,要求押韵,押的不是平仄韵,而是以高低谐律,称为高低律。唱时,有专用的伴奏乐器龙头三弦。过去,石龙村民祖祖辈辈唱白族调,但都是在山间地头干活之余自我调剂,或者是在民族节日中民众自娱自乐的形式之一。比如每年的农历七月底石宝山歌会节,三天的会期内,剑川各地、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相约聚集在石宝山对歌。石龙村离歌会的主会场宝相寺仅25公里,村里的群众几乎都要来参加歌会。即兴的对唱,谁都不愿服输,往往对上了就停都停不下来,有时候要对通宵达旦。石龙村民唱白族调所发生的改变,应该说也和石宝山的旅游开发联系在一起的。石宝山内石钟寺石窟早在晚唐时期便已开始开凿,距今已有1000多年,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封闭,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石龙村这个居于石宝山腹地的小山村同样如此。1961年,石宝山的石钟寺石窟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石宝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注:参见云南省剑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剑川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763页。]1985年,石宝山旅游公路开通,[注:参见云南省剑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剑川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伴随着石宝山旅游开发的展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景区,石龙村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注意到石龙村歌手较多的情况,将一些著名的歌手吸收到石宝山管委会工作,主要让他们参与旅游和政府接待,为游客和考察者演唱白族调。20世纪80年代初,剑川县文化部门在石宝山设对歌台,开展赛歌活动,为获胜者颁奖,强化了白族调对唱中的竞技性和荣誉感,这时的白族调演唱应该说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而石龙村的著名歌手和在对歌台上展露实力的人们又不断地参与了更大范围的比赛活动,并最终成长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大理州“歌王”、“歌后”。其中大理州的“歌后”李宝妹就是在石龙村出生和长大的。此外,石龙村的李根繁、李福元等歌手也已名声在外。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很多歌手都出唱片、VCD,越来越像明星。现在,每到过年过节,剑川县的其他村寨甚至大理州的其他县市,以及丽江、怒江兰坪等地都不断有人邀请他们前往演唱,支付给他们的酬金也越来越高。姜续昌、董继兰等10多岁的小歌手还被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选中,将他们带到昆明进行培训和演出。所有的这一切,都表征着石龙村的白族调已经从传统的自娱转向了更具商业价值的展演,而其舞台也已经不再是小山村的乡野山间,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化的影响
作为当下民族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无疑对各民族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民间传统艺术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方面,也表现在民间传统艺术的所有者也就是文化持有者的身上;这种影响既有对民间传统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促进,也有对民间传统艺术的改变和置换,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1、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影响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给民间传统艺术本身带来了极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其一,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改变了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由于是展演化的民间艺术,所以传统艺术生存的环境已经从原来的相对封闭、有限改变为更加开放、广阔。在很多地区,传统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生存范围,而是不断走向外界,即使是那些没有改变演出的具体环境,依然在本土演出的艺术形式,其观众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外来者和游客成为了其观众的主要来源和构成,而本土的观众则很少参与到此类展演性演出的观看中。
从存在方式而言,传统的民间艺术往往与仪式活动和村民日常生活共生共存,而展演化倾向使得传统的民间艺术脱离了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单纯地外向型展示和演出。很多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在过去或者与有关,或者是含有神圣意味的仪式行为,其举行的时间、地点、程序、主持者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展演化倾向的出现,多数传统艺术和神圣信仰、严密仪式相分离,完全成为展演性的文化。比如过去很多民族对神话、史诗等本民族“根谱”性的文艺内容怀有神圣态度,只能由民族首领、宗教祭司等在本民族重大节日等场合才能演唱,有时甚至对观众的构成也要加以规定,但现在,在一些地方,由于旅游开发的影响和游客对此类文艺现象观赏的需求,逐渐出现了将这些神圣性的活动与宗教仪式分离的现象,活动内容、程序不再严格按照古规执行,其目的仅只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在另外的一些地方,其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宗教仪式并无关系,传统艺术主要是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他们调节生活节奏、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但在现代化条件下,却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也不再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自娱的方式,而是成为特意为游客或外界表演的、娱悦他人的艺术展演。这同样意味着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上述石龙村的村民唱白族调,过去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随心所欲地歌唱,是为了自我娱乐。即使是有很多观众时的对唱,演唱者的目的也可以说只是“兴之所至”而已,因为此时并无经济利益的驱动。然而,在展演性的演唱中,或者是为了满足外来的游客,或者是歌手亲自到外地演出来征服当地的观众,无不是以经济利益即演出报酬为最主要的源动力。
其二,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使得民间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异和置换。由于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要求艺术的表演面对的对象是单纯以“欣赏者”、“观众”身份存在的游客或本土以外人群,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依据他们的审美需要来对传统艺术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纳西族过去表演纳西古乐的均为中老年男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纳西古乐的商业演出中,组织者加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一些年轻的女性在经过培训后也加入到了演出的队伍中,这样一来,给以游客的视觉冲击力就大大加强了。再以石龙村的白族调为例,过去,白族调或者是村民上山下地时自己放开嗓门唱上一段,或者是在节日和平常生活中采取对唱的形式进行,但这种对唱主要是即兴的,当然也有一些经典的唱段已经深深地浸烙在歌手的脑海里,但他们在运用这些经典唱词、曲子的时候也往往要加上自己的创造,灵活运用。而现阶段,为了展演的需要,在文化部门和歌手的努力下,创造出了迎宾曲、敬酒曲等相对模式化的曲子,运用的场合也较为单一,主要是一些迎来送往的场合。红河元阳县的箐口村和弥勒县的可邑村都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两个村寨我们都可以看到歌舞表演,但是表演的内容当中却有很多变异和新的创造。
其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使得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更为广阔。尽管很多学者关注的是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被舞台化的传统艺术已经脱离了民众日常的实际生活,展演化趋势甚至催生了大量的“伪民俗”,但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还是应该看到它的另一方面。完全脱离实际生造的“伪民俗”当然不足取,但舞台化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却并不能说就完全与民众现实生活无关,更不能和“伪民俗”划等号,各民族的民间传统艺术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谁又能肯定在时间的推移下舞台化、展演化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不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常态”的组成部分呢?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辨别民俗的真伪并不重要,传统的“真”民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就沦为二手民俗,而“伪”民俗经过包装,也会得到族群的认同而转化为“真”民俗。[注:参见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因而,我们在看到展演化趋势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一些积极因素。由于现阶段本土群众自娱之外更大需要的出现,使得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观众范围不断扩大,对传统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此外,展演性的民间艺术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与经济利益发生了联系,这种经济上的获得会反过来促使乡民更加关注自己所拥有的传统艺术,从而使传统艺术获得更大的发展。
2、对文化持有者的影响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趋势除了对传统艺术本身产生极大影响外,也会对文化持有者即传统艺术的拥有者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会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生存境遇。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为文化持有者吸引和容纳了更多的观众,更多的观众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当然也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经济收益。这对于很多生活在山区、半山区较为封闭的村落中的乡民而言无疑至关重要,因为传统的艺术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会提供给文化持有者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传统艺术从本土走向外界,从自娱走向娱人,从没有观众或很少的本土观众走向大量的观众和外界的关注,这其中,除了显而易见的改变外还蕴藏着更多的内容,那就是这种“向外”的发展所带来的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一些文化持有者正是抓住机遇而成为了村寨中最先从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当中受益的人,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大有改观,而且成为当地人羡慕的对象和外界的关注中心。大理鹤庆新华村世世代代打制银铜器,古老的手工艺传承了不知多少年,虽然每一代人当中都可能涌现出技艺超群的人物,但他们从来没有能够获得更大的声名。而今天,在当地发展旅游、发展民族手工艺的背景下,很多人出了名,成为工艺大师,这样的殊荣是他们的先辈无法拥有的。如艺人寸发标,从小就跟随父辈走乡串寨打制银器,但他的成功是和新华村的开发分不开的,在新华村民族工艺的开发过程中,他因自身的积累和技艺涌现出来,1999年,他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2000年,他被云南民族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2004年,又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4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大师”称号,他设计的“标祥牌”系列酒具还注册了商标并于1998年申请了国家专利。而石龙村歌手李宝妹,在不断的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了大理州“歌后”的美誉,并且在更多的地区演唱白族调,获得报酬,在此过程中,不仅在经济方面有所收益,而且也为了赢得了更大的名声。现在,“歌后”的名声不仅仅局限于大理地区,而是已经远播到相邻的怒江兰坪、丽江等地。红河石屏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就更不用多说,尽管她们参加青歌大赛并非简单的对游客的展演,但她们在参赛并获奖之前其实已经有了大量的展演作为铺垫,也可以说正是先前无数的展演活动让她们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艺并最终在大赛中取得了成功。不管怎么说,这些事例本身给予村民的最大启示,是让村民看到了通过自已拥有的传统艺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希望。村民们没有想到,原来祖祖辈辈上山放羊、下地干活的时候唱的山歌调子,在今天会如此受到外界的关注,会成为改变他们命运的契机。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歌手、艺人已经成功了,而这种成功,源自于传统。
最后,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又促使文化持有者更加关注和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传统艺术。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文化持有者得到了许多的实惠,这无疑会让文化持有者本身反过来更加关注自己的技艺,更加重视从传统中继承下来的艺术,并力图使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同时,一些文化持有者受益于传统艺术的展演化所起到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引导更多的文化持有者参与到对民间传统艺术的承袭和展演当中。不管文化持有者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其最主要的动因为何,在与外界的比对中,他们都会更加关注和珍视自己的传统,更加自愿自觉地去传承传统艺术,这或许是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化最大的功劳。
三、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化的思考
本文所讨论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化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现代旅游之中,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但旅游中的文化商品化、展演化及其相关讨论无疑值得我们关注。事实上,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学者们早已注意到了旅游所引发的文化变迁问题。美国人类学家欧文・钱伯指出,当地人过去为自己生产的艺术品,现已被变成旅游纪念品被拿到市场上出售,原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如歌舞、仪式等被搬上了舞台向游客进行表演,这样的文化商品化现象无处不在,并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注:参见张晓萍主编《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东道主地区为吸引游客而设计的“舞台真实”到底是好是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认为,舞台真实是“伪民俗”,舞台表演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格林伍德在《文化能用金钱来衡量吗?》一文中对文化商品化进行了猛烈抨击。有的认为舞台真实并非坏事,舞台表演及其获利增强了东道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保持。[注:参见张晓萍主编《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131页。]在民俗学界,也有与旅游人类学中“舞台真实”相类似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德国民俗学家汉斯・莫塞尔提出了“民俗主义”的概念,主要指民俗文化脱离其原本的生存空间,被第三者利用,为了新的目的,以新的功能加以演绎的现象。[注:参见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对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在现阶段所产生的变异,学者们所持的态度也还不太一致。有的认为展演化使得民间传统艺术变味,在某些方面不再保有传统的特征,甚至出现了一味只为迎合消费者需要而改变传统艺术本来面目和制造新的艺术形式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传统艺术的保存和传承非常不利,会加速传统艺术的变迁。也有学者认为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虽然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传统面貌,但总体而言是继承了传统特色的,而且展演化拓宽了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也使得民众对传统艺术更为关注,因而最终会促使传统艺术更好地发展,使传统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进入新的良性循环。当然,也有学者对上述两种观点采取折衷的态度,认为上述两种情况在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中都可能会存在。笔者并不想一味调和两种观点,但也认为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现象。我们不能否认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化的过程中,既有对其生存和发展有利的促进因素,当然也有对其保护和传承不利的消极内容。为了更好地达到其间的平衡,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尽量保持民间艺术的传统性。尽管民间传统艺术在展演化的过程中面对的是外界和观众,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和制约,但文化持有者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和外界,要记住我们要向外界展示的是我们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而不是外界希望看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只有这样,文化持有者才不会迷失在外界的希望和市场的需求中,而是保持传统与自我。如果我们一味仅以市场为导向,可能会陷入市场需求假象的泥淖并丧失自我特色和对外界的吸引力、竞争力。当然,由于民间艺术已经进入了展演化的层面,其生存的环境已经和过去相比发生了极大改变,因而,在尽可能保有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适当创新的问题,这也是保持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所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第二,建立起民间传统艺术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我们需要部分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发展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改善文化持有者的生存状况,我们也需要将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重新投入到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当中,保障民间传统艺术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如果能在展演收益和传统艺术生存发展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和规范的机制,也就意味着建立起了民间传统艺术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这不管是对文化持有者而言还是对民间传统艺术本身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析;传统民间艺术;动漫设计作品;表现
当前我国的动漫事业发展步陷入了瓶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盛行的时代下,我国的动漫艺术设计必须进行新的探索与改革。其中利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的挖掘进而拓展动漫设计道路的重要形式。首先要更新设计的理念,再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进行探索,以及和当代动漫艺术设计作品的交汇点,以带动动漫设计相关的变革与创新,如中国的动漫《秦时明月》,就是有效利用民间的传统艺术和动漫相结合的重要案例,是一次包含民间艺术韵味的全新探索[1]。
1对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
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提及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最先想到的就是“琴棋书画”、民间剪纸、泥塑艺术、编织、风筝、杂技以及戏曲艺术等。据统计约有数百种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仅从“琴棋书画”方面就有巨大的研究价值。这里的琴指的是民间流传的古体琴,是古代众多诗词文人喜爱的器具,棋指的是围棋,是陶冶情智的重要方式。书无疑是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如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得到广泛的传承。画指的是国画,表达的是对于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颂扬与热爱之情怀。还有民间的剪纸、戏曲等艺术更是多种多样,还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与流派。不仅带来视觉的美感或是听觉的享受,还包含了很多的经典故事与人文祝福,浓缩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2]。
2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当代动漫作品里的重要表现
2.1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动漫设计的结合
我国的民间艺术里的功夫、乐曲、礼仪、民风、服饰等皆可以为当代的动漫艺术设计作品提供创作灵感。《功夫熊猫》就属于将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与动漫设计良好整合的精典例子,如塑造主要角色熊猫阿宝的形象时,以憨态可掬的形态增添了活泼可爱之感,其武功的动作把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现得十分到位。此外,在这部作品中还应用于传统的音乐、服装等形式,对于中国的影迷起到了强烈的感染力。因此,我国在创作动漫作品的时候,也应当借鉴这样的艺术手法的展现。首先,动漫设计可以创编乐曲。如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主题音乐、背景音乐、配音等相关的音乐元素,起到渲染动漫作品主题的作用,使故事发展的情节起伏得当,对于人物角色的设计也会更为真切。其次,把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里的服装有效地运用于动漫作品里。为不同的角色加以打扮,展现我国民间服饰的个性化特征,使得动漫的角色得到更多国民观众的共鸣[3]。
2.2中国民间艺术的题材与表述和动漫设计的结合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里有很多历史的题材与相关内容的表述可以作为当代动漫艺术设计里重要的元素。因此,应当把以上的内容进行组合与串联,构成一个完全的整体。首先,重视传统民间的艺术里相关表述和动漫设计的结合。在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里,很多的表述都带有极强的中国气息,这样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韵味,若是和当代动漫相结合的话,则对于动漫主题的深化会起到点睛作用。其次,重视传统的民间艺术重要的历史题材和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中国的传统民间传说里包含众多的精典历史题材,这样的艺术历史可为动漫设计带来多样化的构思。在现阶段我国的动漫设计过程中,很多人提倡西方的故事加上中国画的形式,借助西方的神魔故事进行动漫的设计工作。然而,在著名的国家如美、日等动漫强国,却充分利用了中国的故事或者小说为题材,对动漫进行编辑创作,并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型动画作品。如《功夫熊猫》、《龙狼传》等。
2.3中国民间的文化和动漫设计的结合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大国。因此,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向来是一项重要的国民义务。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才形成了各式各样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国画、木雕、剪纸、皮影等,皆是对于民族文化的艺术展现。而动漫事业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对于中国的民间艺术的文化进行了创造,形成动漫里的中国流派,如中式的皮影戏、剪纸艺术。在《猪八戒吃西瓜》的动漫作品里就融进了一些民间的剪纸工艺,而且还利用了皮影戏的方式进行表达,可谓在动漫艺术设计里创先之笔。现阶段,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我国的动漫作品里应当有效地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注意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的结合,进而形成既包含中国特色的民风,且体现时代特征的动漫产品。
2.4中国民间的伦理道德和动漫设计的结合
实质上,动漫作品的主题重点是对我国民间传统的美德与精神加以传颂和继承,进而影响与感染广大的观众,对其优秀品德的塑造发挥作用。因此,动漫艺术设计里恰当地融进我国传统美德的“真善美”,也充分展现了我国民间道德的育人理念。第一,传统的民间美德里的真和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动漫设计师要以艺术的角度,应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对现代的人事现象加以映射。如对于生命珍爱、伦理道德、爱情观念、精忠报国等精神的传扬可以作为当代动漫艺术设计里永恒的主题。第二,传统的民间美德里的“善”和动漫设计的结合。善作为人们的共同心理诉求。因此,动漫设计里把“善”的思想加以深化,可以促进众多的观者从动漫作品中得到灵魂的慰藉。最后,动漫设计中要重视对于人性“美”的表达。总之,我国的动漫设计里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道德的渗透。
3结束语
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动漫企业创作者也应当在紧跟科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选材到塑造角色、场景设计、文字表述等相关内容的设计皆可有效利用与借鉴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动漫事业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促进民间艺术和动漫设计的完美结合,让我国当代的动漫作品再上新的阶梯。
参考文献
[1]赵亮.关于中国画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知音励志,2016,(12):227-227.
[2]景仲龙.传统民间艺术在动漫设计作品中的表现与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05):195-195.
论文关键词:]:三门峡民间戏曲,前景,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创造发明的神圣之地,是一块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门峡地区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且源远流长,至今有据可查的戏曲种类有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传统剧目有数十个。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艺术瑰宝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与它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直接的关系。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同样,这些戏曲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作为珍稀“物种”之一的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理所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令人高兴的是,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面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不断地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重视和努力,都会让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生态环境,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视角。
一、用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其生态环境
生态,指生命的存在状态或一个生命系统内所有生物共同组成大家庭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我们可以理解生态是在地球上一定时空区域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而生态保护理念,“是指运用对已经变得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设和保护的思想,使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2]所以有学者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个含义。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觉悟和认识,作为一种概念上的借用,“ECO”这样一个前缀词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非物质等诸多领域。[3]对于像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这样的人类口头与非遗的生态保护理念应是:遗产、地域、居民、记忆、公众知识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加上社区居民融入参与管理的方式,这里强调文化的主人为社区居民,确定这种对文化遗产在未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并将此模式作为保存和理解某种群体整体文化内涵(当然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长效工作方法。
为此,对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的生态保护,首先应该包括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中国。其中物质文化因素有:民居(窑洞和天井院)、钟鼓楼、花轿、门楼戏楼、牌坊、戏坪戏台、禾晾、禾仓等;非物质文化因素有:语言(当地的方言)、地方戏、戏款剧种、戏词、节日活动、婚丧习俗、农耕稻作等。这样以来,不仅民间传统戏曲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从而构成当地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守共生之道。因此,在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进行生态保护时,应重视其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维护与保养,保护传统三门峡地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生态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其二:通过实施技艺保护工程和传承保护工程的保护方式,建立相应制度、组织、舆论、经费、人才、资料和交流保障机制等,建设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通过各地区方言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消费习俗等十大主要保护项目,全面系统地保护好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其三,要让人人参与使文化遗产再次走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继承和宣传,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区域中居民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将这些文化物种更深刻地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比如保持一些建筑特色、生活习惯、传统服饰、古老的风貌等等,这就为本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大环境,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陕县、灵宝、湖滨区等地的群众自发的“戏迷协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所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二、传承载体的变化可以促进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广泛流传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它们是被学者发现并表述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它们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特定的体裁或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4]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DVD、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娱乐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统戏曲的各种采风人员可以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戏曲曲目,就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手记曲谱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随着录音机、影碟机的增多,戏曲唱师们可边录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一些著名的演唱人员和戏班将所演唱的曲目,也可制成磁带和光盘在各地广泛流传。
三、培养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专业创作人才和演唱名人,凸现名人效应
求新立异是人的本性,特殊调式的旋律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被誉为“畅悦心灵的声音”。然而,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传唱至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创作人员。另悉,在本地区流行的河南豫剧、曲剧等戏曲,因为强大阵容的专业创作人员,他们运用专业的创作技法,结合河南广大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和民风民情,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的剧本,在专业演员的舞台艺术表现中一炮走红,并被广泛传唱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使民间优秀唱手脱颖而出。如制定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奖励条例,给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授予荣誉称号等等,使这些人物和团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民间传统戏曲的热情。在这方面,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应向豫剧、曲剧等戏曲音乐学习,豫剧、曲剧等戏曲与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都曾流行在本地区,但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与豫剧、曲剧等戏曲相比,发展却天壤之别,豫剧、曲剧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蒲剧、眉户、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却相形逊色,市场化程度太低,且缺乏名人效应。豫剧、曲剧有多种流派、多位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人物宣科,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有很高的声望,对旅客特别是外宾,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诸如扬高戏、灵宝道情皮影戏,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最关键是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传承的条件,重视培养、宣传他们,使本地、全省、全国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达到名人效应激励人们传承和发展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目的。
四、对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走进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认识与定位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5]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一种严峻现实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戏曲的自救与他救这个难题,便摆在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面前。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6],而作为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该如何曲径通幽?
时下,受中西文化再次碰撞的影响,广大中青年习惯欣赏通俗歌曲和民族音乐,备受衷情的流行音乐更是占尽了风头,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又没有机会直接面对真正的民间戏曲演出熏陶,所以对传统戏曲文化不感兴趣,总的趋势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代人不爱戏中国。还有认为是,现代生活节奏快,老戏落伍不合拍,青年观众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没人看。
由此,重建断代工程已迫在眉睫。各类高校应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影视艺术的日益普及,经常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看戏、读剧本,甚至参加文艺演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更应当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学习传统剧目和地方剧种的内容。重视和加强戏曲教学,通过戏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总之,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争取青年观众,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让他们发自心底的喜爱地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会迎来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五、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
对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首要工作。
在商品社会中,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唱者们不能空着肚子唱戏,他们要吃、要穿、要谋生,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也得到逐步改善,就需要有一定的回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能只为别人义务唱戏、演出。从这个层面看,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确实需要走向市场,因为,同样是地方戏曲音乐,豫剧和曲剧、越调等戏曲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广大的爱好者和追随着,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体。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市场?所以,像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也可以借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成立自己的戏种活动中心和演出公司,将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纳入本地区文化产业的构建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演唱者、唱师艺人们的报酬和待遇,一方面,通过商业运作,使戏曲爱好者、艺人演唱者能有机会在不同地区乃至全省巡回演出,不断提高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地传唱下去,不致濒危。
总之,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当地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天全世界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继承,从思想到措施计划,都有重要发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和生态保护思路进行研究,我们应更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对传统戏曲音乐宝贵价值的认识,更好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生态-百度百科》.来自百度网.WWW. baike.baidu.com
[2]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来自中国百科网.WWW.chinabaike.com
[3]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2
[5]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来自百度网.WWW.cache.baidu.com
[6]人民网people .《中国昆曲艺术获联合国殊荣》.来自人民网.people.com.cn
关键词:艺术设计 民间传统艺术
我国是文化大国,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发展之后,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方面重要的代名词之一。就民间传统艺术在设计艺术中的有效运用来说,不仅能有效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内涵,为作品融入典型东方文化的气息,同时还能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一、在艺术设计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民间因素进行有效的利用,不管是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还是对于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对艺术设计发展领域的有效推动
就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形式多种多样,并且极富民族特色。比如就民间的一些编织工艺或者是刺绣工艺来说,都是通过纯手工打造的天然事物,如果将这些要素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如图中所示,这些果篮不仅能盛东西,同时在设计上还颇有一番讲究,除了使用之外,还能发挥一定的装饰和点缀的功能。将民间传统文化元素放在整个设计艺术领域,不仅能推动艺术设计形式的发展,同时还能对我国的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发展和保护。
(二)设计价值观的有效转变
就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大多比较简朴,对于推动绿色设计的理念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运用的话,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改变设计者的相关设计理念,同时还会影响使用者或者体验者的审美标准。比如在绿色文化盛行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的设计元素,如果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一些重型或者是原材料较为贵重的材料,会给人极其浪费和奢侈的感觉,客户或者使用者在接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某些顾虑;但是如果设计者在对使用者爱好和倾向进行有效了解之后,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利用一些民间工艺画龙点睛,不仅可以改观整个艺术设计的风格,同时,对于营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生活氛围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对民间传统艺术的有效传承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拓展艺术设计的领域,增加更多的设计元素,还能对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起到一个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就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来说,现阶段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难题,许多民间传统艺术随着时间的推动正在渐渐消亡。因此,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不仅是对艺术设计领域的推动,同时也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空间和机会。
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更好的利用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在设计艺术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运作环节,究竟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民间传统艺术运用到具体的设计艺术中呢?首先是绿色观念的普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奢华,再到简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领域也开始面临返璞归真的境遇。在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在设计艺术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利用,不仅是时势所趋,更是对群众审美需求的满足和应允,但是,在设计领域,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依旧采用高调奢华的装饰风格,除了个别是因用户要求之外,其他很多都是自行设计的。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潮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树立相应的环保理念,只有对相应的设计理念进行转变之后,才有可能将民间传统艺术元素真正运用到具体的设计艺术中;除此之外,一些设计师协会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到设计理念的问题,依据时展要求,对民间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有效利用,应落实到具体的设计要求里。其次是转变群众审美理念。需求产生市场。在设计艺术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利用除了转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外,还应对民众的审美标准进行有效的转变。作为设计师来说,如果在为客户设计的过程中,客户已经明确提出了设计的要求,那么设计师是没有理由根据自身的喜好对整个设计风格进行调整的,除非是在说服客户的情况下。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利用的时候,还应对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标准进行有效的提升和转变。
除了这两个前提条件和铺垫之外,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对民间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有效利用的话,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清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具体内涵
就当代的艺术设计来说,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各种设计元素可谓是信手拈来;而就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在设计艺术中的运用来说,还属于新鲜元素,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相应的难度,主要原因是设计者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含义并不了解。鉴于此,如果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想要对民间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有效利用的话,首先应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在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具体的设计中才知道在哪些地方适合用哪些元素。
(二)设计手法的转变
民间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有着很大的区别,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设计内涵之外,还体现在设计的手法上。在设计艺术中如果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利用的话,必定要选择一种适合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手法,追求设计的整体和谐度。如果设计的主元素是民间传统艺术,但是却又过多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操作的话,不仅无法实现利用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初衷,还有可能带去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对民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手法与元素之间的搭配程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民间传统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来说,不仅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拓展,同时也是对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设计艺术的过程中对一些传统的元素进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对现阶段社会的绿色环保口号进行号召,同时还能对整个艺术设计界的设计趋势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设计者在利用民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理解,争取在充分融入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设计艺术和民间传统艺术融合到最佳境界,从而提升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感。
参考文献
1段洁馨.论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延续[J]. 文教资料,2009,(02).
2何庆华,许佳,马云林.对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探索――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关系[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1).
3 杨蕾. 浅析民间传统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与传承[J].美与时代(上),2012(09).
【关键词】延续传统 民间美术 图式 装饰性题材
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内部传承稳定的艺术基因,是构成各种形式美术传统的“艺术之母”,其好比是水,壁画艺术是鱼。鱼在水中自由地呼吸,吸收养分,似乎不觉得水的存在,但是鱼一刻也离不开水。民间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和反映,是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又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珍贵而又丰富的艺术资源。现代壁画艺术设计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用新的形式手段来阐释传统民间美术,同时掌握好审美尺度。传统民间美术图式以形象、直观、生动强化了民俗的活动情景,增添了民俗活动的趣味,体现着各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能力,其价值与精神贯穿于现代壁画艺术设计中,具有跃动不已的生命力。
一、延续传统文脉是当代壁画艺术设计的发展取向
壁画作为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学科,其存在及发展始终是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维系在一起的。各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融汇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传统民间美术图式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以独特而又朴实的视觉效果面对大众,蕴涵了宗教习俗、民俗风情、实用意识、道德伦理等,是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艺术形态。
延续传统文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作品。壁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成追求美的理想、表现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人文与民族特性中地域文脉的传承,体现了时代精神下的内涵与底蕴。壁画艺术把多彩的形象统一在一个画面中,存在于空间环境并与周围空间环境形成一种整体的大空间,传达着艺术家的观念,表达了美与情感,使当代人疲惫的心境得到慰藉。传统民间美术图式也是在劳动过程中闪现出灵感、创造出慰藉劳动人民心灵的作品。因此,当代壁画设计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其发展取向要延续传统文化的脉络,汲取传统民间美术图式的精华,依靠本国的传统文化,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尽显东方神韵。
二、装饰性在壁画艺术设计中的呈现
民间美术图式作为装饰艺术,其特点在于劳动人民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一种华美、朴实的装饰效果,尤其喜好优美的形式,如年画、面具、刺绣、剪纸、漆艺等,以精美的图案、流动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画面进行呈现。传统民间美术图式在造型表现形式上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不完全遵循客观形态。形式美主要包括对比、协调、均衡等法则,是在人类开始劳动时就慢慢积淀了,并在实用过程中归纳概括,因此,每一件作品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都是实用性和和审美性兼顾的作品。
传统民间美术图式的装饰魅力在壁画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延展了装饰性强的艺术设计风格。现代壁画艺术的装饰性也不受客观物象的限制以及描绘对象本身的限制,其根据特定的环境、选题,将传统民间美术图式进行打散重构,选择具有较强象征、寓意性的吉祥图案,经过组合重新处理后进行点缀化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受建筑功能和空间环境的影响,把客观形象处理成意象或抽象的符号,使其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参与空间环境再创造,形成和谐的艺术氛围。传统壁画艺术中,人们早就开始并很好地运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生活,如前人在石壁上刻画出的岩画,就是人物与动物的抽象形态。现代壁画设计多采用抽象化的图形以象征的手法来传达设计意图,其与传统民间美术图式的装饰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具有相通性。因此,传统民间美术图式的装饰性对于现代壁画艺术设计来说,不仅丰富了壁画艺术的设计语言,同时也提升了其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三、壁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美术图式题材的借鉴
一般来说,壁画艺术都是为公共建筑设计的,面对的人群是普通大众,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拓宽视野、提高修养、陶冶审美情操,以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展现人们的时代精神面貌。
传统民间美术图式在内容及题材的选取上与壁画艺术一致,富于变化,不拘一格,这和劳动人民的习俗是分不开的,如以灵芝、麒麟等形象作为吉祥的象征。壁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美术图式题材的借鉴在于以象征性的方式取材,设计语言的表达除了要求形式结构的完善外,还需内容具备含蓄的象征和寓意性,使作品意味深长,让观者产生更加宽广的联想、想象和回味的空间。传统民间美术取材是多样化的,大多表达吉祥和愿望,并且以寓意的方式来象征,使广大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表达理想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在中华世纪坛的大型壁画创作中,作者很好地把天人合一、天地对应的精神形态贯穿于作品中,选购全国各地的五彩石雕进行镶拼,浓缩呈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精华。大厅中心九柱顶天,以日、月、龙、凤为主导的浮雕,与天顶设计的光导纤维《新世纪元年宇宙星空图》紧密对应,这种互为环抱于建筑之中的圆形格局,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相呼应的大气概。从中可以发现,传统民间美术图式给予现代壁画艺术设计很多影响和启发,这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结语
现代壁画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图式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人们的心理审美需求设计出紧跟时代步伐、营造新视觉的现代壁画作品,同时,成为提升现代壁画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延展壁画艺术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绽放民族艺术生机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于美成,田卫平,张大祥.壁画与壁画创作[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
[2]汤淼.袁运甫谈中华世纪坛壁画[N].中国文化报,2001(4).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 建筑风格 民居建筑 技术特征 艺术特征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新疆的文化也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新疆的建筑风格在艺术特征方面也体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维吾尔族民族是新疆地区典型的地域性建筑,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可以称之为新疆本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前,关于人类建筑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民族建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维吾尔族是民居是体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对于该地区的民族建筑文化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的技术特征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这也成为了当地独特的风景。新疆虽然也属于大陆性气候,但是由于周围几大山脉而形成的盆地,使得新疆的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有的地区多风沙、气候干旱,有的地区则十分寒冷、较多风雪天气,以此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在人们的建筑结构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民居特色。和田地区是使用传统全封闭式的阿以旺民居,喀什地区采用内向型的米玛哈那式民居、密聚式布局的街坊,库车民居为阿以旺和米玛哈那式相结合的形式并配敞廊,吐鲁番民居则以土半地下室和高棚架为特色,北疆以伊宁为代表的民居则在果园庭院里布置建筑和街坊。
1.维吾尔族民居的建筑材料
受到南疆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影响,该地区大量的分布砂石,而且地处沙漠和盆地之间,所以这里有着较多的粘土冲基层,因此维吾尔族民居建筑的材料大多以黄土为主,而土坯则用来作为承重墙体的主要施工材料;同时也较多的使用石砖瓦、砂石作为墙体材料;在室内墙面结构方面主要是利用石膏以及胶结粉等;木材则大多用于屋顶天花板以及其他的装修活动。另外,在维吾尔民居中还大量的使用苇草作为材料实现屋面的防潮和隔热。
2.结构体系特点
维吾尔族民居的结构以土木混合结构为主,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结构方面多以二层楼房为主,墙体利用的是土坯强,室内外有双层木柱作为承重结构,柱间的距离在50-80cm之间,柱顶为承重顶梁,柱底为地梁。在地基与基础的技术方面,需要大量的使用素土来实现地基的作用,而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则利用砖基础作为房屋地基。在墙体的结构方面,以土坯墙为基本的成功结构,厚度大多在1坯、2坯以上,夯土墙使用的则是十围墙结构,内墙用的较少;手推墙是用手将泥团拍打成墙。梁柱结构方面,大多在梁头利用简单的雕刻来装饰,在柱的结构上有方形和圆形,每两个柱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0m左右。在屋面的构造上,由于气候少雨所以屋顶的坡度相对较为平缓,并且在屋檐处有简单装饰,同时也能起到落水口的作用。室内的天棚则主要以木质横梁和橼木结构构成,在形态上则是充满各种不同的艺术造型,因此较为好事。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一般用木板条、石膏等进行天棚的设计。在屋面的利用上,屋顶为平顶多作室外活动、晾晒等用。有的房屋将厕所建筑在岸面上,有的屋面还设有杂房,四周用围墙或术栏杆围合,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
二、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的艺术特征
1.建筑物的分布很自由
在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的空间结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显著的顺应自然的自由延伸的特点,在民居的庭院平面布局方面也体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室内室外的设计和布置均以实际的条件和应用为参考,并没有受到以往对称理念等相关设计思想的舒服,对于室内外的空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方面,并没有对结构、尺寸、街巷的走向等进行人为的设计与考量,随处可见的是不拘一格、符合自然规律的分布。由于该地区在建筑业的早期发展方面并没有较为规范的规划思想,所以在建筑的坐落方向上也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由不规则的房屋构成了不规则的院落,从而形成了很多纵横交错的、不规则的小巷,无论是住宅区还是商业区,大多是以弯矩的小巷为轴,随形排列、高矮错落的民居。
2.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立体型
维吾尔族民居空间结构的设计方面大多体现出了多层、立体的结构特点,利用建筑物和道路的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二维空间网络,而且有着十分严密的交叉结构。由于地域特征存在北高南低的特点,因此在北部地区的民居数量也越来越多,顺着地域自然分布的规律工程了一幅错落有致的画面。
3.庭院的建设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建筑都体现出一定的封闭性,这既能够保证每个家庭独立的生活空间,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遮风挡雨的作用,这一点来说,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十分契合的。
4.民居的外形简朴且变化多端
维吾尔族建筑结构从外形上看凹凸不平,且线脚很少,大多以流畅的墙面为主,门窗也以厚实、庄重为典型的特点,同时门上也会适当的添加一些刻有花纹图案的铁质或者是铜质的办压条。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虽然家家户户大不相同,但是却并没有过多花俏的设计,风格十分简单、朴实。
5.建筑历史悠久
维吾尔族建筑结构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些古老的民居的历史甚至已经多达数百年,经过世代相传保存至今,但是在房屋的结构、墙体甚至是颜色却都依然如故。其中有很多建筑都经历了一个家族的生息、兴衰的过程,由于维吾尔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因此他们的建筑文化中也无处不体现这种宗族文化,有的庭院中,甚至有着多达十几、二十间楼上楼下的房间,而这里住的全部都是同一个家族的几代人。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在这些民居也体现出了较多的历史韵味。
结束语: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对于建筑技术和艺术特征的分析,应当不仅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特征,同时对于其地域文化也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才能从更新的层次探索民族文化建筑的历史性。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建筑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建筑物从新疆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并且融入了更多的建筑符号和建筑要素,在此基础上也将浓浓的民族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左力光.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2] 张凯雷.吐鲁番生土民居地域特色浅析[J].作家,2008(12)
[3] 华勇.论材料语言与建筑艺术的现代化方向[J].华中建筑,2008(05)
[4] 石涛.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初探[D].山东建筑大学,2011.
民间纸扎技艺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渐衰退,能够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已是屈指可数,而且面临较大的濒危状态。高楼大厦代替了村中的古建筑,难道这就是真正的进步?在发展的今天,怎样去传承和保护这一濒临绝迹的民间独有的传统纸扎技艺?使人们看到这些手艺的过去和现在,让我们的下一代看到这些民间伟大的技艺,并把它们发扬光大。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人们更加需要民族的、民间的文化,并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依然发挥它独有魅力,人们仍旧可以从它身上汲取到养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民间技艺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正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滇西;民间纸扎;传统技艺;现状传承教育基地发展
滇西民间纸扎现状:滇西民间纸扎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民间技艺,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相融合,用不同形式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我的家乡大理,只要有花灯活动的地方,一般都有纸扎艺人。这些艺人通过家传、师传或互教互学进行传承。还有不少参与花灯活动的人员本身就有一技之长,或能做篾活,或能搞书画,或能搞裱糊、剪贴,他们也学会了花灯纸扎技艺。大量的花灯纸扎艺人来自民间,他们的纸扎作品古朴粗放,极富传统韵味,具有显著的中原文化和南诏地方文化融合的特色。纸扎技艺具有浓厚的地域艺术特点,既有中原文化的诸多元素,又融合了本土民族的文化艺术因子,具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特征。纸扎技艺,工序繁杂,制作精良,扎制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基础和工艺技能。制作一件灯彩至少要经过选料备料、破篾、扎灯彩、裱灯、装饰、彩画、剪接组装、检查修饰等8道工序。纸扎作品种类较多,内涵丰富,仅花灯就有上百种,其它民俗活动用具也有几十种。在各类民俗祭祀仪式活动中,由于各类祭祀仪式需求的不同,诸如做斋、打醮、朝斗、奠土、丧祭等,都有数十种不同的扎裱工艺来为这些活动服务。纸扎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美化了节日、民俗活动环境,烘托了节日、民俗活动的气氛。但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大波进城打工潮又袭卷了村村寨寨,大部分的农村年轻人已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如今村中仅剩下了老人、儿童和一些身体有疾病的人群。民间纸扎技艺正在悄悄的流失,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状况。滇西各地各民族民间保留的纸扎传统技艺几乎是捉襟见肘的传统文化符号,现代经济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个体作坊将被现代工艺所替代,传统技艺无法传承。滇西民间纸扎如何传承与保护民间纸扎技艺并把它发扬光大,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民间纸扎的重视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且特色鲜明,逐步把传统文化置于国家软实力发展的中心,再向文化产业型发展将是这个时代的亮点和发展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虽然一部分或是一个领域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特色及思路并不明显。今后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培育,需要针对文化产业的门类进行深入探究,摸索,形成一套规范、全面、系统的发展模式,从调查、研究、保护、传承到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充分体现。加大对滇西民间纸扎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发展领导机制。加强纸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滇西纸扎传承群体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得以真正的提升。加强对纸扎产业传承经营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举办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培训,创作传承群体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激发传承人群的激情和动力。
二、加大产业发展的投入
滇西民间纸扎传统技艺作为一项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确立其价值地位,对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在保护的过程中,必须整合综合实力,不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要确保地方财政对民间独特纸扎技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从国家到地方,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已经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对面临濒危的传统技艺,投入了大量的保护资金,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针对滇西民间纸扎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情景,必须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力量,加大产业性发展的投入。
三、加强发展模式的探究
滇西民间纸扎文化产业不是孤立的概念,是一个相互交错,相互推动的庞大工程。保护、传承及以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从民间纸扎艺人的“口头艺术”的保护上入手,在突出民间纸扎艺人的绝活作品,采用现场表演或观众参与互动的模式进行,活动中销售作品和授艺收入,一律归艺人所有。在产业推动上,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保留个体加工作坊,但必须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格局,深入研究与探索,打破一些常规、守旧的经营模式,在技艺上保护传统,附加现代文化艺术的审美,在管理上要学会变通与交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的管理经营模式。
四、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推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性能、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多类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产业成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滇西民间纸扎应该借此东风,依靠各种力量,着力把常规经营模式积极推向市场化,体现其自身价值
五、加强传承队伍的培养
滇西纸扎技艺是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文化瑰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设鲜明。但随着经济社会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滇西纸扎技艺及相应制品无法与时代接轨,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群体逐渐缩小,其经济、社会及文化价值的体现就越来越小,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就必须采取注入时代血液的措施,并赋予时展的新鲜活力,动员更多社会爱好者参与保护传承,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时候,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使非遗保护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好传承人,使滇西纸扎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坚持以民为本,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切实加大滇西民族民间纸扎传统技艺保护力度,着力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各类平台与社会力量,抓传承人才的培养,把民间特色纸扎技艺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当地的职业教育机构、产业、民间艺人,构筑多方教育机制,在职业教育中开设地方特色民间技艺选修课,形成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滇西民间纸扎工艺作为一项“非遗进校园”的教育学习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开展活动,使得滇西纸扎技艺后继有人,生生不息,从教育入手,让年青人了解传统文化和文明,这才是生根的办法。这既可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还可对当地经济发展、民间工艺形成产业、解决就业压力做出必要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海南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3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使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非遗法本身立足于行政保护的规范。著名非遗专家乌丙安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严加防范并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为。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现有制度在适用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要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创设出新的制度来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对具体改革措施的采用,学者观点不一。并且这些争论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新制度的创建还有待时日。因此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寻找可以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以满足现实之需。为此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及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笔者试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多样,涉及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及物化空间,如此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很难不加区分统统纳入知识产权体系保护。其中物化空间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相关的工具、实物,比如需要承载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的船型屋就不适用知识产权保护,而应用物权法或其他法律保护。与特定空间地域环境密不可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黎族的多种手工技艺、民俗等,其所存在的场域黎民聚居区也不能用知识产权法保护。此外传统生活方式比如海南换花节、府城镇元宵军坡节、黎族传统婚礼、苗族传统三月三节等不包括表演内容的实质意义上的传统生活方式本身,因其有悖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而不适用知识产权法保护。
除此之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畴。包括。
1.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如琼侨歌谣、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临高渔谚、黎从六之歌。
民间音乐:如崖州民歌、儋州调声、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军歌、海南临高“哩哩妹”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临高渔歌、黎族方言长调、疍家调。
民间舞蹈:如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苗族三元舞蹈、黎族老古舞、虎舞、麒麟舞。
传统戏剧:如木偶戏、琼剧、海南公仔戏、海南斋戏。
民间美术:如海南椰雕、海南龙塘雕刻艺术、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花瑰技术。
杂技与竞技:如黎族传统游艺与体育竞技活动。
2.传统知识
传统手工技艺: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海南洋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技艺、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黎族絣染技艺、黎族双面绣技艺、黎族泥片贴筑制陶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工艺、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制作手工技艺、后安刀锻造手工技艺、椰胡制作技艺、黎族织锦纺染工具制作技艺、传统土法制糖工艺、黎族藤竹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
传统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海南粉、陵水酸粉。
3.传统识别性标志
传统识别性标志包括传统老字号和传统地理标志。中华传统老字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内贸部评选的中国(内地)的老牌企业。在1991年进行的评定中,全国共有1 600余家老字号企业获此殊荣。2005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老字号的评审工作在延续。现在全国经过认定的有2 0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字号的认定无疑是对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企业经营信誉的认可,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企业也在浮浮沉沉中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以海南为例的传统老字号培育和申请认定工作都还不成熟,但其他省份的老字号的认定保护及对企业和集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给海南地区以很大的激发和借鉴,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具有浓郁历史人文风情的文化经营也将会申请以老字号的方式保护。
传统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依此判断能够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非遗种类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
1.个人
如果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出工艺品则著作权人为个人。如果只是秉承传统,没有任何创新,也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个人享有邻接权,比如传统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人。具体哪些个体享有相应的权利,需要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分解研究。
2.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民族性或区域性的特点,并且通常经过长期的流传,因此很难确定具体的创造者或保存者,这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区,世代相传、集体完成的创造或传承。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是该民族或该社区的全体居民。权利主体可以确定,但群体性权利的行使应当借助一定的中介力量。比如对于进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由申报单位代行权利。其他尚未进入名录的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委托集体组织、相关社团或者基金会等行使。
三、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适用分析
1.著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述及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其中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修改稿)就是国务院、国家版权局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最新努力。条例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主管机关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自愿登记、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需付酬以及侵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负法律责任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从著作权法的视角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判例。
2.专利权保护
《专利法》规定了申请专利必须具备的条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合法性和美观性。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狭义——未经过改良创新的传统知识的保护很难满足现代专利制度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但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了国内外出版公开、国内使用公开的在先技术认定标准。即传统知识可以通过在先技术化方式得到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应建立数据库。其操作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把传统知识文献化、数字化、网络化,建立各国专利行政和司法部门易于检索的数据库,使之成为专利法上可以消解他人发明新颖性的在先技术,使任何他人都不可能就传统知识直接获得专利授权,达到保护原住居民利益的目的。
3.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方法较之专利保护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而又没有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科技是可以采取保密的方法加以保护的。例如,椰胡制作技艺、文昌鸡烹饪技艺。该秘密的持有者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则防止秘密的泄露,不需要任何申请登记的手续、成本的支付或者其他程序上的要求。但作为保护的条件,法律要求控制该信息的人在相关情况下必须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使该信息处于保密状态,特别是当传统科技为原住群体中的少数人拥有时。但同时传统科技也有可能掌握在特定的原住民社区内部,只要未使所有人及外部人员普遍知晓,也不一定会导致秘密性的丧失。对传统科技采用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专利权保护可以同时运用,互为补充[1]。
4.商标保护和地理标志
根据我国《商标法》,可以申请商标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第一,原住民社区的工匠、艺匠、技师、商贩利用传统资源经过传统工艺加工的商品、工艺品,或者反映原住民社区特性的特别的服务,适于商业开发的,可以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比如海南的椰雕产品和竹藤编制产品可通过注册商标加以保护。第二,传统识别性标志也可以注册商标。但如果未经原住民社区许可,原住民社区以外的人不允许将原住民社区的原有标记、徽章、符号等注册[2]。
此外,笔者也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的防御保护。即依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禁止他人将有关标志注册为商标。典型案例是海南“冼太夫人”案。
“冼太夫人”商标由李茂林于2003年3月11日提出注册申请,于2004年8月28日被核准注册,注册号为第3481555号,“冼太夫人”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0类“米、面粉、麦片、咖啡、茶、糖、蜂蜜、饼干、玉米(磨过的)、酱油”等商品上,专用期限至2014年8月27日止。2005年10月12日,电白县人民政府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商标争议申请,2010年8月2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18240号裁定,裁定争议商标予以撤销。李茂林于2010年9月25日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初审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第18240号裁定。北京市一中院和高院两审判决意见统一,没有分歧和歧义。判决意见表明冼太夫人系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被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不宜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李茂林出于商业使用目的在第30类“米、面粉、酱油”等商品上注册“冼太夫人”商标,会对中华民族和文化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影响。法院判决依据是《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商标法》第41条第1款和第43条的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定义为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如果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中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那么该文化遗产就可以通过申请地理标志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比如海南椰雕、海南澄迈民间炭画像等。我国现行《商标法》第10条第2款中有相关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中也规定了原产地域产品的注册登记制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皖西北地区 民间美术 生态环境 剪纸
皖西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及当地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等因素都促成了大量年轻人的外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农民变成都市的打工者,打工生活使传统乡土农民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空间。皖西北民间美术生态环境的变化形式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征地拆迁导致的民间美术生态空间的改变;二是流行文化元素对民间美术生存空间的挤压导致的民间美术生态空间的被边缘化;三是将民间美术从原来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来。阜阳剪纸在皖西北民间美术中占一席之位,许多剪纸艺人创作出了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研究皖西北民间美术生态环境中,阜阳剪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阜阳剪纸生态环境现状
阜阳的剪纸艺术既融合了我国南方文化的细腻、婉约,又吸收了北方文化的粗犷、大气。近年来,阜阳剪纸虽然有着一定的发展,但呈现出既繁荣又混乱的局面。某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将一些以次充好的剪纸作品在市场上出售,或者大量翻制老艺人作品参加展览,再加上大批美术工作者的介入,在剪纸创作中融入过多的绘画技法等问题,使得剪纸作品失去了特色。
近年来随着打工热潮的掀起,大量年轻人出现了外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农民变成都市的打工者,其中不乏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当他们的角色开始转变时,也就是民间美术生态环境开始变迁的阶段。打工生活使传统乡土农民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空间,民间艺人的离开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主体的缺失。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传统的民间美术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再被认同。
二、应对阜阳剪纸生态环境变迁策略
(一)构建阜阳剪纸传承机制
阜阳剪纸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传统的传承方式,采用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技艺相袭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民间美术创作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已经由实用转变为欣赏的角色,其经济价值发生了变化,没有人愿意学。老艺人正在逝去,新的传承人出现了断层,使得民间剪纸的传承难以为继。
如何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传承剪纸技艺的方法,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剪纸传承人,以担负起传承、传播阜阳剪纸的重任,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仅仅靠民间艺人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阜阳剪纸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加大对阜阳剪纸保护的力度
1.保护剪纸的人文生态环境
保护阜阳剪纸的人文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剪纸生存的土壤。阜阳剪纸在产生初期主要是实用功能,如窗花、喜花、刺绣花样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剪纸在当地的功能主要转化为审美功能。隋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甚至一部分剪纸创作者浮躁的心态,往往剪纸作品出现造型简单、样式单一的情况。如此发展,极有可能成为单纯迎合市场需要的商品,而失去阜阳剪纸文化的特色。
2.加强相关部门的支持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阜阳剪纸的保护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这些保护工作还不够深入,只注重对艺人的保护,却没有对作品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应加大力度对阜阳剪纸民间作品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整理,分时期制成画册存档,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好铺垫,让后人了解阜阳剪纸的历史。另外,各种媒体对阜阳剪纸的宣传介绍不够全面、深入。近几年来,关于阜阳剪纸的报道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是记者写些访谈记录。基本没有对阜阳剪纸的深入介绍和研究性的报道,以致真正了解阜阳剪纸的人很少,更谈不上让广大群众关注和欣赏。当地媒体应该与剪纸理论研究者一起深入乡间,发掘民间剪纸艺人,积极发表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引导大众关注阜阳剪纸。
(三)阜阳剪纸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剪纸技艺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剪纸技艺就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把阜阳剪纸作为地方性美术资源,纳入当地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在我国的学校美术基础教育中,虽然有一定篇幅的关于民间美术内容,但不一定是针对某一地方具体的民间美术,阜阳剪纸这种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内容,会更适合当地文化环境。让阜阳地区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剪纸技艺,更让下一代认识祖辈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技艺的兴趣,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剪纸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让剪纸进入当地高校美术教育体系。通过深入研究和教学融入,使美术设计教育真正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当地紧缺的美术设计人才,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同时也是对剪纸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再次,把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请进课堂,通过他们的讲解、示范,使教学更具实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剪纸技艺。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剪纸艺人工作室,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阜阳剪纸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帮助剪纸艺人编写剪纸教材。剪纸艺人对当地剪纸的特征、功能、材料和技艺等方面都会比较了解。这样将使剪纸艺术纳入课堂更容易开展。通过推行这些切实可行的传承保护措施,阜阳剪纸必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四)走产业化之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经济难题。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创造价值,带来经济效益,也是阜阳剪纸面临的一个问题。阜阳剪纸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向市场,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欣赏水平的改变而变化。引导艺人改变传统中某些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创作法则和规范。同时,利用市场帮助艺人得到经济实惠,让艺人们开发剪纸的商品价值。可以结合当地旅游建立售卖点。目前,许多地方的剪纸均通过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借鉴那些成功的经验,结合阜阳地区的需求,除开发适合普通大众的日用品外,还要上档次,开发更高要求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覆盖各个消费档次,从而使阜阳剪纸走上良性产业发展道路。
三、结语
皖西北民间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创造出许多令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成就,然而,如何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使这块土壤孕育的优秀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是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仅仅靠民间艺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唤起更多的人关注它,通过对皖西北民间美术真实状况的反映,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当地民间美术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