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经济学的主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的主体

第1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0-02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890年,马歇尔(1842 —1924)发表《经济学原理》,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特别是对于文科生,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计算方法知道,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要学好后面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此时,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就会选择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该课程内容多。《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场理论部分,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对图形的讲解。在《微观经济学》里,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加强对图形的讲解,讲清它的推导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让二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经过不断地改进,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学生难以理解,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后难受,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学习的兴趣高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 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9,(8).

第2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摘 要: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引入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给出了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确定的理论模型,并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测算了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关键词:交易费用;公共产品;公共部门;私人部门

中图分类号:F8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64-08

一、引 言

公共产品供给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选择以何种方式筹资并加以使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属于分配范畴。从世界各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出发进行抽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不外乎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自愿供给。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以营利为目的,运用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是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基础上,政府以公平为目的、以税收和公共收费为主要筹资手段,利用公共资源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指公民个人、单位,以自愿为基础,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门无偿地筹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并接受公众监督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3]。这些方式是以不同的主体,遵循不同的原则,以不同方式和渠道筹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决定使用去向并予以监督的机制。

几乎在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公共品供给的三种方式都在发挥作用,但三者的作用范围有所差别,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三种方式的作用领域也有不同。公共产品三种供给方式是在空间上并存、相互结合发生作用的,作用的具体模式是多样化的。大中小规模政府和非政府的单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地方公共经济中能实现秩序和比较高水平的绩效(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2000)。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作用边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品自身性质、技术条件、政府职能理念、公平效率标准、政府政策倾向、需求状况和私人资本规模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供给方式,而且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不断转变[8]。

现代经济学在20世纪最后3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引进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在过去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等主流经济学里,都只有生产成本的概念,没有交易费用的概念。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产生以前,主流经济学认为厂商通过生产成本的调整来决定所要达到的产量。实际上到了20世纪最后30年,因为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后,人们发现,在总成本里面有一部分耗费跟物理的、化学的产品制造的变化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为了交易而发生的,即制度经济学中所论述的交易费用。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将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确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侧重于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并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度,最后部分提供简要的结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指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何种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到一个特定贸易关系,因而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们在可选择的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阿罗使用的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它包括信息费用、排他性费用和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是普遍存在的,康芒斯将“交易”的概念和正统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相对应,将“交易”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类型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

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同样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首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纳税人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税金),政府利用税收收入供给公共产品。其次,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是政府间的交易活动,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上的人,为本地区供给公共产品,满足地方公共需要。再次,同级政府之间在供给外溢性的地方公共产品上也存在着交换关系。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也是一种交易,交易费用是客观存在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中的。市场供给公共产品是私人按照市场规则采用收费或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活动,产生交易费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过程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即捐助者捐助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后获得心理满足或者税收优惠等的一种交易,按照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定义,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过程(分散决策)中、筹资过程中、建立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分析,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信息的费用。即供给者为了获取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了解公共产品特性、所需成本等信息所花费的成本。(2)谈判、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权利和责任的费用。例如在民主机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以手投票”机制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品种和数量的,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和选民的消费偏好、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要通过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原则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分级财政体制下在决定由哪一级政府供给哪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成本(税收)如何在政府间进行分担上的政府间多重博弈,也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3)履行契约,收回成本的费用。(4)排他费用,即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消费所发生的费用。(5)监督供给者按所签订的契约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费用。(6)避免消费者退出契约所发生的费用。

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决定了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非竞争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该产品成本的增加。由于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没有消费者愿意公布自己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因此搜寻信息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消费者都期望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带来的利益,也就是“免费搭车”,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是相当大的。由于公共产品两大特性的存在和交易费用存在的普遍性,决定了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三、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理论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确定标准:一个理论模型

公共产品的市场交易存在着较大的交易费用,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代替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政府取代市场,资源配置由价格分配方式转为税收分配方式(政府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征收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消除了“价格发现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利用征集来的公共资源,按公共需要,供给公共产品。但当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时,政府活动的边际成本递增,因为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等原因,也会产生交易费用,此时如果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因为采用分散决策、个人选择的方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供给公共产品,能够节约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使某种或某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较少的交易费用,那么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将取代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从历史和理论来看,同样存在由于某一主体供给公共产品中所存在的交易成本超过其他两个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那么可能出现市场―政府或自愿,自愿―政府等可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变化路径。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3]。在理论上,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最优的供给方式的选择,即公共产品供给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在忽略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仅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时,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Ronald D.Ripple and Yun Hsing(Y.H.)Cheung,1999)。因此,假定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既定,公共产品供给最优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基于这一角度,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公共产品公共方式选择采用的标准。

假设:(1)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tc可以衡量且是产量q的函数tc=tc(q)。

(2)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pc=pc(q)=pq。

(3)供给者的收益函数tr=tr(q)。那么:maxπ=tr(q)-pc(q)-tc(q)

帕累托最优供给的条件为:mr(q)=mpc(q)-mtc(q)

因此,在交易费用为0时,帕累托最优的供给条件为:mr(q)=mpc(q)

假设: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供给同一种公共产品,且价格相等;Pq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Gq为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TT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U为社会消费公共产品的无差异曲线。按照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公共产品生产的最优点在TT曲线与U曲线的相切点N,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消费者选择的数量对应的边际替代率对应于生产者的产品转换率,即RTSGq,Pq=RCSGq,Pq。

1.在不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pcPq,

RCSGq,Pq=pGqpPq

因此,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必然mpcGqmpcPq=pGqpPq,因为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同种公共产品,价格相等,因此,mpcGq=mpcPq,mpcGqmpcPq=1,因为pGq=pPq,过N点切线的斜率为1。

2.在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在供给的公共产品为同质的产品时,RCSGq,Pq=1,

那么,mpcGqmpcPq=1,由于mpcGq=mpcPq,

因此mtcGqmtcPq=1,即在N点非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方可实现效率最优。

3.无法实现效率的情况下,公共产品供给在两部门之间的调整。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下半段(N点以下,不包括N点),如N1,此时曲线的斜率大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1,可得mtcGq>mtcPq,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上半段(N点以上,不包括N点),如N2,此时曲线的斜率小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A内,类似于N2点的情况,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C内,类似于N1点的情况,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B内,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均过少;应该增加非政府部门和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

(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

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中发生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假设生产成本随着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不断变化,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公共产品供给数量越大,发生的生产成本越多,反之,生产成本越小。但是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的影响,与组织的规模大小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交易费用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呈现出类似于指数函数式的增长趋势,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组织偏离最佳供给规模的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组织单位交易费用递增,呈现出“先降后升”,呈“U”字形变化(如图2)。因此,在生产成本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呈正比例关系的情况下,交易成本的变化对界定组织的边界能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生产成本与不同组织的交易费用相加得到的总成本与社会可以接受的交易费用相比较作为区分公共产品不同供给主体边界的依据。

图2是包含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三种等级制度在内的威廉姆森范式的拓展模型。图2中,OCG、OCM、O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TCG、TCM、T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CG、CM、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总成本,分别为CG=OCG+TCG、CM=OCM+TCM、CF=OCF+TCF。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交易费用允许值(社会承受交易费用的一般标准)为TC0时,E1、E2分别给出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边界:当公共产品的数量界于E1和E2之间时,宜采用市场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小于E1时,宜采用自愿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大于E2时,宜采用政府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

从图2中还可以发现,当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等因素的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普遍降低时(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通运输的便捷等使社会交易费用从TC0降至TC1),原有的组织形式将会出现一些“空洞”(如图2中FM1、M2G1)而无法覆盖这些领域,即在这些领域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都不再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最佳选择,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创新创造了需求空间。

上述威廉姆森范式拓展模型虽然只是从公共产品数量这个单一维度分析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行为的界限,但对我们正确界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启示:

1.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供给的失灵,如图2中FM1、M2G2。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使得购买公共产品的人无法阻止别人享用公共产品。既然“免费搭车”现象存在,那么,愿意花钱购买公共产品的人肯定不多,这样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匮乏。可见,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由于公众对公共产品需求差异的存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往往倾向于满足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受众的选择偏好。而一部分人对公共产品的超量需求和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公共产品的政府失灵。由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在第三部门和个人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的问题,慈善组织的业余性等固有缺陷的存在,使得自愿供给公共产品出现失灵,不能提供较大规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市场失灵虽然是政府干预的前提,但并非只要有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干预,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也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同样当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失灵时,市场与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都可以起到弥补政府失灵的作用。

3.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必然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存在始终如一的合理区间。

4.市场组织形式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作为与市场相对应的组织,政府和第三部门都不可能是惟一的,虽然政府、市场和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但其作用是有限度的,而一旦现有的市场组织不能达到效率最优,组织创新便会出现,如产生一些新型的“中间组织”、一体化组织等等。显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的创新将是持续的,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条件成熟的将来,公共产品供给将会出现新的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四、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测度

交易费用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复杂范畴,完全意义上的交易费用的测算的确非常困难,在目前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下是无法完成。但如果我们借鉴诺思等人的做法,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转换部门(transforming sectors)和交易部门(transaction sectors),借助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外在性的交易费用(针对转换部门而言),即交易部门(专门为经济主体提供交易服务的部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完全可以测算出来的。其数量应该等于全部交易部门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即交易部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价值表现形式就是交易部门的增加值[10]。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图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中产生的外在性的交易费用进行测算。

(一)绝对交易费用的测算

在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将国民经济分为16个行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中的邮电通讯业部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金融及保险业全部、房地产业全部、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属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商业的交易部门(私人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则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部门(公共部门)。因为统计年鉴中没有第三部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主体)的数据,也没有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从已有的数据中也很难分离出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相关的数据,因此,我们假设测算出的公共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与自愿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测算出的私人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只提供了1991年之后的各部门增加值资料,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只能从1991年开始。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或其他公开出版物没有公布全部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所以,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的增加值的数据只能采用推算的方法。1991―2003年间,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占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93%,信息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5%,我们暂且用从业人员比重代替其增加值占所在大行业中的比重,于是有计算公式:公共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加值;非政府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信息咨询服务业增加值=(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9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社会服务业增加值)×5%。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私人部门每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以财政支出作为公共部门每年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那么,私人部门单位产品(私人产品)交易费用=私人部门交易费用/国内生产总值,公共部门单位产品(公共产品)交易费用=公共部门交易费用/财政支出。

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相对交易费用与绝对交易费用如表1,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私人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3 767.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0 580.22亿元,上升了5.46倍;公共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662.1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3 138.46亿元,上升了4.74倍。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在0.17亿元―0.183亿元之间,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1994―2003年间呈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最高的0.220815亿元下降为0.127321亿元,从图3可以看出,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之前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高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之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低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

(二)边际交易费用的测算:实证检验

1.基本模型与变量的含义

Qg=c0+c1TCg(1)

Qp=c2+c3TCp(2)

其中,Qg为政府部门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TCg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Q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的产品的数量,TC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c0、c1、c2、c3为常数项。

对公式1两边分别对TCg求导,对公式2两边分别对TCp求导,可以得出:

dQgdTCg=c1 (3)

dQpdTCp=c3(4)

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g=c1,非政府部门供给产品的边际交易费用为MCp=c3。

2.数据与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91―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部分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出。

估计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所用软件为EVIEWS3.1。

3.计量结果

(1)公式1的回归结果为:

Qg=-4 836.224(-4.366)+8.87915.56TCg

R2=0.957 R2=0.953 F=242.236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57,调整后的R2为0.953,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2)公式2的回归结果为:

Qp=1 108.364(0.717)+5.5847.32TCp

R2=0.957 R2=0.9947 F=2 239.24

常数项c0的t检验值为0.717

Qp=5.66TCp(125.40)

R2=0.995 R2=0.995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95,调整后的R2为0.995,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3)小结

从公式1和公式2的计量结果看c1=8.879,c3=5.58,因此MCg=c1=8.879,MCp=c3=5.58。可以看出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在我国,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五、结 论

1.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都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来。无论采用何种供给方式,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都会发生交易费用,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活动可以纳入到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来。

2.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10]。在不同公共主体生产同质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样的条件下,最优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3.通过对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分析认为,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各自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各个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存在各自的合理边界。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合理边界。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空洞”且不能弥补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有别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5.通过对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的测量发现:从绝对量指标上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从平均交易费用指标来看,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从边际交易费用指标来看,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因此,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De Alessi,L.Property Rights,Transaction Costs,and X-Efficiency:An Essay in Economic Theo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73):64-81.

[2] Leibenstein,H.Alloc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1966,392-415.

[3] 樊丽明.中国公共产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美]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8] 王磊,刘希勤.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

[9] 樊丽明,石绍宾.公共品供给机制:作用边界变迁及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科学,2006,(1).

第3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会计学 情境教学法

《会计学》是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和“经济学类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两个项目确定的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经济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学习人数多、内容多、理解困难等特点,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普遍感到头疼难学的课程。近年来对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如王耕等(2005)从自身实践中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思路,赵莹等(2006)以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本科生需求的教学改革设想。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论文已有50多篇,涉及到会计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许多论文提出了应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但是,尚未发现有文献针对具体的会计学教学方法进行专门的讨论。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多媒体辅助下会计学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希望能对从事会计学教学的同行有所启示。

一、会计学情境教学法理论基础

我国的情境教学法研究是从我国教育专家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实验开始的,从起初的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再发展为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李吉林对情境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李吉林,1981,1991,1994,2007)。近年出现了不少将情境教学法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的文献,但将情境教学法用于会计教学的专门文献仅有刘苏雨和乐(2010)关于在会计实训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研究。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图探讨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设计。

(一)心理学 对于从没有走出过校门的大学生,学习会计学总是感到困难,因为他们不熟悉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难以准确理解教材中罗列的大量专业术语,厌烦讲课中没完没了的枯燥数据。如果教师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授课,必定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情境教学法为我们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提供一条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顿悟。情境教学法常要求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去完成具体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在会计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根据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到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颓废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到阻碍和抑制作用;愉快适度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偏激或低落的情绪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通过实施会计学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让学生以特定的角色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真实新鲜的体验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会计的重要性,增强对会计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情。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球掌管逻辑分析,包括言语活动,右半球掌管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活动。传统的会计学教学,局限于教师对会计概念、原则及核算的分析讲解,所调动的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通过会计学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经济活动发生的环境,引起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的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第4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网络资源 地理教学 主题探究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将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变为教育和学习的工具,将多媒体网络环境变为教育和学习的环境,使网络环境和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这为地理学科的探究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要正常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方面。

1.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要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个目标、四个结合原则”。

1.1一个目标的原则。

课堂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在网络资源条件下的地理探究式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锻炼综合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习惯和创新胆识。鼓励和帮助大部分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和创新计划变成学习中的现实。让学生自己领略探究―创新―实践的实际意义,品尝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的成功和喜悦。这样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地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掌握好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的主题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教材内容往往受到表达形式的局限,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则为地理学习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高中地理选修课《旅游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脑三维图像,举出几个实例,对同一景观不同位置观赏得到的不同感观进行分析说明,如武陵源群峰、黄果树瀑布、洞庭湖与岳阳楼、漓江等;也可让学生上专题网站分组查找世界上著名的瀑布,如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与岳阳楼齐名的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昆明大观楼等图片。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网络资源为依托,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开阔视野。教材与网络资源良好的内外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增强能力的主要渠道,更是教师系统传授知识的阵地。课堂学习活动通过师生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可以挖掘主题探究活动的素材,为主题活动寻找更多契机。但课堂学习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也就决定了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探究不可能更深入、更广泛。一般的主题探究活动往往只会停留在表层的探究,而不能达到深层探究的真正目标。课外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有机条件,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主题探究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学生完成主题探究活动后,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各组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教师恰当、准确、及时地给予总结。这样,主题探究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4网络浏览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资源的复杂多样性。网络资源常常会出现不准确、错误、内容过时等现象。开展网络主题探究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尽量联系实际进行考察,这样的探究结果才会更加真实、准确。

高一地理下册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四节“城市交通运输”,介绍了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城市道路网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学习了这节课后,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交通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以“西安的城市交通”为主题组织了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也发现有些网络资源不够全面,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学生利用电话访问政府工作部门,实地记录、实地拍摄相关照片,并把这些资料放到自己的探究报告中。通过网络浏览与现实考察相结合进行的主题探究活动,会更科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不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多机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商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同时,由于网络极大的信息量,教师也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地理遨游,但不能脱离轨道,要使教学在思考的自由性和大方向的组织下进行。

2.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主题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

2.1精选探究内容,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挑选的内容是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所能达到的,一般以教材里的案例为主。此外,还有来源于生活的,能引起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案例。如以“节约水资源”为例,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并思考自己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我国、世界的水资源分布状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探究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等。

2.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和引导。

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并不是说不要教师指导。相反这种探究活动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感知情况,帮助学生把已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观点,进而提出相应的探究课题。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导不到位,学生会很盲目;引导过于具体,就像是给了结果让学生来进行记忆,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方向性提示,在宽松的思维空间里,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独特的问题。这样学生对所探究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想学、乐学,继而获得思维发展。

2.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能力培养。

基于网络环境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经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课题研究,有利于养成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具有尊重事实,重证据、重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能力的渗透式培养;同时根据学生思维展现过程中的漏洞、偏差,不失时机加以点拨,启发学生共同探讨,进行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3.让学生体验在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主题探究活动的快乐。

新课改要求我们创设轻松活泼的地理学习环境,实施愉快教学。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能够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社会间、课堂内外等的多元互动,体验学习之乐。

3.1自主探究,共同参与,让学生感受快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质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源泉和动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时,教师需事先准备好能够产生矛盾和提出问题的事实材料背景,创设问题,促使学生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网络资源,把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重新组织,使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知识体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明确探究问题。在完成一次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项活动,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质疑,不断地探索知识,感受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主动学习、共同合作的精神。

3.2学以致用,丰富体验,让学生分享快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并获取地理知识完成探究报告,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探究活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并筛选、整理,热情高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学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分享成果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从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网络资源与地理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田径 课余训练 注意问题

田径是在校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它既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又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许多学校都设有运动队,以便组织学生进行课余训练,参加各级比赛,但我们在观察中发现,许多教练员在训练的安排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为了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所谓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是指,身体素质自然增长最快速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最大。如果进行科学的训练,会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10岁以前,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类少,因而骨骼、韧带柔韧,富有弹性,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应多做柔韧性练习。到10~13岁时,人体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此时应特别注意通过发展高频率和协调性以提高速度能力。12~14岁时,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时,可以开始采用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较长的练习距离来发展专项耐力。

二、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学校田径训练的内容应以全面的身体训练为主,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依据在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理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与提高。田径运动各项目技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过程,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等素质的过程。不仅要学习多种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如学习推铅球的侧向滑步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学习跳远的蹲踞式和挺身式。要求学生能用左、右腿完成跳跃的起跳,左、右腿完成跨栏跑的攻栏等。使身体匀称全面的发展。

三、处理好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关系

运动负荷是指做身体练习时所承受人体的生理负担,表示运动负荷大小的指标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负荷强度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人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下实现。运动负荷增加过快,特别是超过人体所承受的范围,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导致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或者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产生了适应,人体的机能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训练效果就不大。因此,我们应该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相互配合逐渐增加,尽可能的让运动负荷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在校学生,通常先从增加负荷量开始,当他们产生一定的适应后,再增加强度。当增加负荷量的时候,安排的负荷强度应小一些;当增加负荷强度的时候,安排的负荷量应小一些。这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交替地不断增加和下降,提高承受负荷能力。

四、合理安排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

只有在训练中合理安排练习顺序和间隔,才能使身体机能逐步提高,避免疲劳积累带来的伤病,取的最佳的训练效果。如在有氧耐力练习后进行力量练习,就不能使人体能量物质有效利用。应该在准备活动后先进行力量练习,这时体内能量物质血糖的消耗,来自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的分解。接着进行有氧耐力练习,在糖原下降后机体能氧化消耗更多的脂肪供能。一般练习的顺序是:在准备活动后,灵活性和速度性练习在前,耐力练习在后;技术性练习在前,身体素质练习在后;学习新技术的练习在前,复习巩固性练习在后。同样,我们运用重复练习法进行速度训练时,由于间隔时间过短,身体疲劳没有消除,必然导致下次练习强度下降;或间隔时间过长,练习的兴奋性将降低,这都不利于进一步的练习。下面给出的是间隔时间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可作为安排训练时参考。在1~20秒很短的间隔时间内,能调节运动员的呼吸节奏,缓解紧张情绪;在30~60秒练习的间隔时间内,能使运动员的心率下降很多,恢复部分肌肉疲劳;大强度负荷的重复练习至少需要3~4分钟的间隔时间;5~10分钟的间隔时间能使运动员心率接近正常水平,多应用于耐力训练;20~25分钟较长的间歇时间,能使身体肌肉和内脏器官系统机能充分恢复,心率趋于正常;2~12小时的恢复间隔常应用在一天多次训练或比赛中;1~2天的恢复间隔能预防过度训练带来的伤病,或准备比赛的调整。

五、重视速度训练

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发展的特点显示了速度的重要性:像短跑强调不充分后蹬的快速摆动;长跑采用高步频技术;跳跃从以“可控速度助跑”变成了以最快速度助跑;投掷则要求最后出手动作尽量快,都强调了“快”字。田径运动的成绩主要取决于速度,这一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所讲的速度,不仅是跑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含义包括:所有的训练内容,如包括跑的练习、各种跳跃、力量以及技术练习等,都应该有速度的要求。例如:慢跑练习不能使任何一个径赛项目成绩提高;力量练习完成的动作速率慢,几乎没有田赛项目需要这种能力。在校学生速度训练宜采用一些快速动作练习。例如:对突然发出的信号快速应答反应动作;短程追逐游戏、接力跑、追球跑;80米以内的加速跑、间歇跑、行进间跑;短距离斜坡跑、顺风跑、牵引跑;快速跨步跳、单足跳、摆髋练习等。要求: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在学生兴奋性高、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注重练习动作的自然放松,避免简单地过多采用那种大强度的计时跑。

六、科学安排女运动员例假期的训练

在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我们在训练上应进行科学安排,尤其是对女学生更是如此,要充分考虑到她们的生理特点。但在目前学校实际训练中,一般的教练员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十分重视。女学生在例假期间一般不休息,照常进行正规训练的情况经常发生,有时还安排一些跳跃性和力量性练习,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损害极大。我主张从月经来潮的前一周开始,运动负荷逐渐减小,直到月经期内维持相对最小的运动负荷。月经期后运动负荷逐渐增大,在月经后一周达到相对最大。维持一段时间后,在下次月经前一周又逐渐减小,循环往复进行。例假期间只进行一般的活动,如散步、慢跑、一般性的体操等练习。建议女学生没有特殊情况周六和周日不要休息,可以进行正常的训练。因为,女学生平均每月一次例假,一般需要四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若例假刚好不是赶在周末,就会影响四天的正常训练,在加上周末休息几天,一个月下来实际上练不了多长时间。因此,我认为女学生的训练应该根据她们的例假周期来科学安排。也就是说平时不进行调整,利用例假期自然调整。

第6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一、关注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深入观察

幼儿生活的客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充满了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因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兴趣易变,要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学习,必须给予适时引导。让他们了解从观察开始是最重要的,会观察了,才会发现,有了感性经验,才能由此及彼,发展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及时介入,引导深入观察,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例如,有一天,讳俊小朋友带到班上一冰块,圆圆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棉俊高兴地说:“冰块能变成水,看看。”一边说着一边放在桌子上,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因为我的介入,孩子们高兴地说自己家里也有冰块。结果第二天,许多孩子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冰块,他们摸摸碰碰、比比看看、推推,玩得不亦乐乎,于是主题活动“好玩的冰”产生了。生活中的冰在哪里?还有什么样的冰?冰上有什么……孩子们带着疑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冰的大搜索活动,主动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冰,一入园就高兴地述说自己的发现,在议论、交流中又进一步拓展了视野。

二、创设适宜于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创设适宜于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呢?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营造一个幼儿愿意去探索、去学习的氛围。中班幼儿规则意识慢慢形成,他们的行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是破坏性,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犯错的权利。幼儿犯错后,教师应努力探索幼儿出错背后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对幼儿犯错给予一定范围的理解,让幼儿在勇于犯错中慢慢地敢于探索,而逐步地形成一个鼓励幼儿探索的心理环境。有一次,一个好动的浩田在科学领域里拿了一块冰往地下扔,“噗”一声冰就碎了,周围的几个男孩觉得好玩,纷纷效仿起来,我远远地看着,没有干预。这时,做事认真的朱玄说:“冰不是这样玩的。”浩田说“是。”我问他:“冰怎么玩既不碎又好玩?”旁边的志云说:“推着玩,看这样。”“我们也玩玩。”通过做做、摸摸,孩子们发现了很多的玩法。在活动中,应时时留意幼儿的心理、兴趣的变化,并能灵活果断地变“节外生枝”为教育时机,引领幼儿进一步探索,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其次,区域活动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随主题活动的开展,在不同的活动区域中教师应投放一些让幼儿易于操作,也让幼儿易于探索的活动材料,去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在科学区里我们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盒子和放大镜,孩子们非常喜欢。另外,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贫乏,所以他们的探索往往需要老师有策略地引导。建构区的盒子很多,可是每次玩过之后,活动场地都是狼藉一片。为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利用故事教育幼儿玩完了玩具要放回原处;其次,引导幼儿回忆商场、超市里的货物是怎样摆放的;再引导幼儿讨论区角里的盒子应怎样摆放。以后组织幼儿玩盒时,情况就好多了。这样,通过日积月累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一种探索的习惯,学习发现问题并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探索能力发展

第7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一、恰当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提问,而学生提问的时候占据少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敢提问和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探究的质量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恰当地引导、鼓励不敢提问的学生,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勇敢地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为学生的提问创造空间。

例如,在学习课文《观潮》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展示教师发现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针对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如“观潮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实际上描写的是什么?我们从作者的笔下还能感受到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提出问题质量不高的问题,还调动了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明确分工、互?犹致邸⒋锍晒彩叮?实现学习的目标。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促进学生自主提问的重要策略,合作学习的创建为学生提问提供了一个自由、轻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开发思维,提高提问的积极性和问题的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合作探究问题,如“课文是如何描写爬山虎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之后找到答案:“爬山虎生性随和,适应能力比较强,喜阴、耐干旱,生长较快……”“这篇文章主要是向我们表达了观察事物要仔细,培养我们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课堂提问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游戏是促进小学生发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将游戏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并且勇敢、大胆地提出问题。

第8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激励 竞争力

纵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的事实和结论,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根据目前调查情况,高职管理类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弊端,与教育教学改革不相适应,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院校管理类教学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呆滞,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参与式教学的含义

“参与式”教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1.主体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的重心由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向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角,教师则由主演变为导演,改变了教师 “一言堂”的现象。

2.教学形式的转变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从桌椅的摆放、教室的布置、师生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多样的,气氛是活跃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

3.教学效果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实践、调查、考察、探索,尽一切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参与式教学的前提

参与式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自身主体性的体现,自我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释放。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深入学习。在互动课堂里,要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

(二)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的平台是参与式教学的要件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授高职管理类课程时,要注重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前沿热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例如,在教授《企业管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愿分组,自主创业,模拟经营,充分理解管理的职能与经营策略;而在教授《市场营销》时,可以让学生模拟销售,体验营销的魅力。

2.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在互动的课堂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和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尝试通过E-MAIL、QQ、MSN、手机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电子作业,要求学生经研究性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文本、图片、动画、PPT等多样化、多类型的课程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学习成果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公开,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倾听更多的意见。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1.积极鼓励,勇于质疑

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许多问题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要积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例如,在模拟案例时可以设定多种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下,你如何做,或者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并且可以尝试加强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如在讨论、辩论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社会现实,以自己的兴趣设置讨论、辩论话题,在交流沟通中开阔视野、历练思维、澄清疑惑,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实战反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及时把握,适时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方位的交流,是充满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是快乐学习的课堂。

三、“参与式”教学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激励理论。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就是通过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 去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产生某种行动意愿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外在性需要所指向的目标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而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只有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

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同学的肯定与配合,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地激发学生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 育学院学报,2007(4)

第9篇: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一、导语故事唤情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让这堂课有朝气有活力,为这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境教学中导语可以提前完成学生心理期待,切合教学内容的包含情感的导语能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在教人教版美术第八册《迷宫》这一课时,我就利用了故事启发。我绘声绘色和大家讲大熊猫在常州迷路的故事:大熊猫到常州恐龙园安家啦,可是却在路上迷了路,找不到恐龙园了……边说着,我将大熊猫去恐龙园的路线图画在了黑板上。学生渐渐进入故事情节,都纷纷想办法来帮助小熊猫走出像迷宫一样的路。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热情空前的高涨,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惊喜。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教师介绍迷宫的画法而感到枯燥和苍白,反而能更快的记忆住绘画的方法。因为帮助了大熊猫,他们也学会从游戏中去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满足。学生不仅从故事中主动获取知识,也对真、善、美的一次深切体验。

二、音乐渲染动心

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等元素巧妙组合在纸上的空间艺术,作用于人的眼睛,触动观者的心灵。而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的时间艺术,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两者在节奏、韵律、意境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如果把音乐语言与美术语言很好的沟通起来,就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教学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个真正尝试将音乐展现在画布上的艺术家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将绘画和音乐也作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 美术教学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创设了优良的教学情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节奏活泼旋律轻快的音乐会使人感觉愉悦和轻松;节奏缓慢悠扬的音乐会使人感觉温婉而安定;节奏迟缓沉重的音乐会使人痛苦和压抑。

三、儿歌猜谜悦境

如果在教学环节的首要开头――导入中运用儿歌猜谜来激趣,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如此轻松的情境中,学生更易接受。因为儿歌会让人琅琅上口,与常规通俗的语言相比,更方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例在教学苏少版美术第四册《动物朋友》时,我运用小朋友喜欢儿歌的这个特点,编造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大象大象,鼻子真长。卷起青草,放到嘴里,尝尝;吸进池水,喷到身上,冲凉。干活光用鼻子,鼻子越用越长。”儿歌简短的几个字却将大象的特点讲的直接明了,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高声的朗读,很快就掌握了大象的特点。随后,我让学生自己来为小动物编儿歌。没多久,学生们就从儿歌中自己总结出绘画小动物的方法: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同样,在同一教材《花儿朵朵》一课中,我巧妙的运用了猜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瓣儿弯弯像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 百花凋谢它开花,中秋时节到万家。――打一花名”。问题刚一提出,学生踊跃发言,学习兴趣高涨。同时,通过猜谜,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的外型特征,也从中增长了知识,知道了的生长季节。这样做不仅能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扮演角色入情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在想象中充实,在碰撞中觉悟,在思索中成熟。而小学生处于好动爱说敢想的花季,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创设表演的情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愉悦、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接受新知识。这也是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服装贴花设计》这一课时,就设计了模特表演游戏。开始我就让一个学生戴上漂亮的贴花走模特步,学生们看到穿着鲜艳华丽的模特同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随后的教学,几乎很顺利的开展开来,学生都迫不及待得想要参加到“服装设计师”这个行列来。中间,我还在评比表演这一环节中设最佳演绎奖: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来表演,组成“模特队”,来试穿由同学设计的各式各样造型奇特的贴画服装。教师播放音乐,模特队排队表演,并由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每组打分,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并说说好在哪里。通过表演、展示、讨论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还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有趣的表演展示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用多媒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