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经典文学评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文学评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典文学评论

第1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第2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主持人简介:姚文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6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300篇次。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持人话语: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的政治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如果说从凭借文学本身的特质转向根据文化权力来确认文学经典显示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势的话,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一趋势对美学、诗学、细读和批评的遮蔽而为文学经典找到向文学的家园“归去来”的路径呢?

第3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文学评论;《我的安东尼亚》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94—02中国

一、生态女权主义概述

生态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会运动之中,20世纪90年代达到。生态女权主义首先出现于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作品:《女权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权主义:革命或变化》。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号召女性发动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地球,这种生态革命将使两性之间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关系。

生态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等人强调女性身体功能和自然接近,认为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美国学者伊内斯特拉·金把生态女权主义定义为一场女性认同运动,她声称:“我们为了忠于未来的世界,忠于生命和忠于这个地球而向父权挑战。我们通过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我们作为女性的经历对此有着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女权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社会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不仅涉及意识形态,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活动,是女性为维护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区,反对由于父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化主义而引起的恶性发展和环境恶化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第二,生态女权主义的重要论点还包括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批判,多样化和统一性,对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等。西方现代科学、生活多样化、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均是在父权社会观念主导下,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物质丰盈或者追求国际地位所做的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这种掠夺和破坏的意识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第三,寻求建立联系的原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女权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女权主义与文学评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其思想已经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生态女权主义也随之而起,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含有生态和女性内涵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凡是体现了对整体、相互关系和稳定的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坏性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被批判。

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包括以下内涵:(1)对文学文本中将女性作自然或者将自然做女性描述的梳理和分析;(2)女性作家生态写作的理论概括,及其与男性自然写作的比较;(3)女性文学作家在其文学作品或者文艺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的整理与归纳,批判男性偏颇的自然观;(4)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分析解读文学文本中生态女权主义的回归与叛离,由此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阐释并赋以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评论者运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有研究者对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进行了生态女权主义解读,并认为“生态女权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女性、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低性的概念时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还有不少学位论文也以生态女权主义为研究视角,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些从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文学作品涌现出的优秀评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生态女权主义在刻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与生态之间深刻的渊源,使女性主义与生态整体有了共识——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

三、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生态女权主义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建设,旨在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作用的生存模式。生态女权主义者呼吁建立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因此也赋予了文学评论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作品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力在表现“拓荒时代” 的典型人物,思想境界高尚纯朴,艺术风格舒畅清雅。该作品以美国西部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波希米亚姑娘安东尼亚在困境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这位女拓荒者的生动形象,体现了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力量和激情,她为寻求自我建构和实践身份认同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为超越自身情感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为摆脱性别所带来的不公正命运而不懈努力。

转贴于中国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亚》,可以使我们跳出常规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男性中心论,探索自然与女性之间密切的精神内涵,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在于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相互尊重与友爱相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核心内涵的理解。女主人公对草原的认同,对土地的依恋,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父权制主导下的殖民者用刀征服土地的做法皆然不同。基于这种差异,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决心变革他们的性别关系,摧毁父权制,就能随之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暗含了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关联,她们都是父权制思想主导下受压迫和被征服的对象,只有意识到这种关联,意识到父权制在整个统治体制中的独霸地位,才能将爱惜自然与珍爱女性联系起来,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

《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因为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了内布拉斯加这片土地上繁衍的万物都相得益彰:安东尼亚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赢得了“一种无法用世俗的价值观来测度,无法用财富、名誉或者肉体上的吸引力之类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功”。这部小说在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达到了自然界万物相宜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人物描写蕴含了生态女权主义观点。在吉姆看来,安东尼亚可以是他的妻子、情人、姐姐甚至母亲,“只要是女人可以成为的身份均可”,可见他们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关系,更找不到大男子主义的踪迹,而是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群体。安东尼亚等草原上长大的姑娘到城里去做帮工,雇主,特别是女主人,欣赏她们干活的本领,将她们也当做是家庭中的成员,这里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尊卑,而是赞扬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中吉姆·伯登家是美国本地居民,而安东尼亚·雪摩尔达家却是从波希米亚迁至美国,文化、地位及家庭背景均存在巨大悬殊,但是伯登家却没有因为这些悬殊而鄙视或者欺诈雪摩尔达家,相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宗教信仰,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其次,文本中不乏对人类(特别的妇女)与动物的描写——动物和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吉姆的奶奶,这个常年在农田忙碌的妇女,总有各种小动物如土拨鼠、獾和菜花蛇等与她为伴,“我喜欢那些土拨鼠跳出洞来看活”,这使她不觉得孤单和疲倦。安东尼亚将受伤了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头发里——“为它搭了一个温暖安全的窝”,即便是吉姆想帮她把昆虫放进衣服口袋也不能使她放心;“自从我当上了母亲,我就不再杀任何动物了”,中年的安东尼亚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着动物。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不仅与人类同样具有灵性,并且关系十分融洽。

文本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者对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有学者认为,并非有描写景物的作品就是对自然的关爱,若是描写大自然是为了服务人类的感情表达,那便不是生态意义上的写作。而若是设身处地地将大自然中的景物看做是与人类同样具有喜怒哀乐的生物,才是生态女权主义所秉持的人与自然的观点。文中安东尼亚会在半夜冒雨为她的树苗“披衣裳”;吉姆祖母家的菜园子,秋日里一望无垠的草垛,夜幕即将降临时绯红的天边,备受人们爱护的路边的向日葵,都是人类的伙伴,都让吉姆这个“风光”的城里人眷恋不舍。

转贴于中国

中国 四、结语

生态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拥有一种男性所没有的本性、一种与自然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在《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主人公在追求自己权利、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的情谊,这正是生态女权主义者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回归。这种回归不像环境保护者那样虽然倡导的保护环境,但却以自然为人类服务为目的;也不像女权主义者那样虽然争取与男性拥有同等社会权利,但却仍然将男性、女性视为对立的两种群体;这种回归是女性运用自己和大自然的共性,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在实现自然的价值,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生态女权主义者倡导女性用自己保护自然、珍爱自然的实践行为构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的生态模式。因此通过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我的安东尼亚》,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的生态女权价值观的理解,也对生态女权主义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国

参考文献:

[1] 孙宏.《我的安东尼亚》中的生态境界[j].外国文学评论,2005,(1).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willa cather.my antonia [m].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5.

第4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为什么读经典?这个问题往往会被不知不觉地转换成另外的问题:读经典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好处?转换了,我们还以为是同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这么关心用途和好处,那么也就不必回避,直接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用途,没有什么好处。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唯一可以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援引了一个故事:当毒药正在准备的时候,苏格拉底还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读完全部经典,没有读过某部经典太正常了;经典一点也不歧视迟到的阅读。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在不同的时期读经典,意义不同。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在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之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虽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所以,“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称经典呢?卡尔维诺认为:“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必须说,人应该知道他是在哪里、在哪个位置上阅读经典的。卡尔维诺说:“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阅读经典作品,你就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因此,我们可以说,从阅读经典中获取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

第5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关键词:作品;分析;解读;观念;方法;操作

作品分析、文学解读,就是以文学解读现象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文学解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本文对作品分析的观念和方法的操作性问题展开研究。

一、解读文学经典的价值观念问题

文学经典是和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如果真的要给其下一个缜密的定义,那是很困难的。解读文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国传统的文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系统的理论。整个20世纪,我国曾经几番大规模引进西方文论。然而,无论引进多么新异的西方文学观念,那都是西方人根据他们的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进行的抽象化。有了冲突该如何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成全西方文论;二是修改、完善、发展西方文论。

1.真实性和假定性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然而,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被动的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写实,它的出现已经在作者的头脑中经过了精神的,灌注了作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同时,为作家的审美理想所照亮。

2.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的概念是指文学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美,能够满足人类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精神需求,能够滋养和提升人类心灵,推动人类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促进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

3.文学价值观念

文学价值观念的内部结构核心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维的、综合的;其内部结构特征与文学价值的多层面结构特点相对应。

二、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

长久以来,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难度很大。究其因,在于直到目前,对于是否存在永恒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从纯粹理论上,仍有分歧。文学评论要以最基本的艺术分析为基础。然而,最基本的艺术分析要落实到作品当中去,就必须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证明和证伪

一般论证的基本原则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就是说论者根据自己的论点,去组织与论点相关的材料去证明。然而,这种证明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因为这种做法,意味着是在排除异己材料。

2.应该这样写和不该那样写

一般的论者,都把对论点的肯定当作论证的主要任务,这自然不能说错,但也不能算完全对。

3.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

要弄清“不该那么写”,凭借文学大师的修改稿自然是一条捷径,非常可惜的是这样的资料凤毛麟角,因而这种方法很难直接实现。但是它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人们很难完全放弃。于是许多经典评论家往往采取间接的办法,例如: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评希腊著名雕塑“拉奥孔”时,创造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

4.艺术感觉的“还原”

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不同点、相同点,进而探究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作品来说,不管是中国历史、传说,还是西方《圣经》、神话题材等都曾三番五次地被加工成不同形式的体裁。然而,即便如此,这种适应性也不见得广泛,它不仅不适用于大多数现代和当代作品,还不适用于许多古典作品,偶或即使适用,也可能因手头缺乏翔实材料而不能进行很好的分析。

5.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艺术家和科学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的感觉不同。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经过了作者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臆造”。正是由于“臆造”过,要进行深刻的分析,不能离开还原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方法比经验更全面、更深刻。

6.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

只有把人物和作家的感觉糅合起来,人生体验和思想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题。许多作家的经验是要善于记住感觉,以记住情绪。现实中,并不是一切感觉对情绪的记忆和表达都是有益的,有些感觉则不利于情感的自由发展。

7.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针对这一点,在分析作品内容时,我们要进行历史的动态分析,这就要更高级的分析办法,那就是历史还原。历史还原法就是在研究一些文论时,我们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就是通常所讲的“就事论事”,只有这样,作品分析才能科学、深刻、实际。

8.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上一点所讲到的“就事论事”说法比较宽泛,不太具体。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语境,都是历史的审美语境。一切审美语境都与形式和流派是密不可分的。

9.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我们分析作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分析它的特殊点,也就是说某篇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有哪些闪光点,而它的这种闪光点在别的作品中又不能体现。亦即不是和其他作品的相通点。

参考文献:

[1]钟友军.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师,2009.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

《博尔赫斯的面孔》

作者:汪蔚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

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译者:何月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00元

你还在为铺天盖地的财经信息而困扰吗?你可能需要一本帮助你看懂这些信息的通俗读物。《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轻松易读、兴味盎然的小书。它采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贸易组织、福利政策等70个重要经济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于纸上,读者一看便能了然于胸,对掌握经济关键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了如指掌。它也强调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经济观点,可作为每个人跟上世界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作者:【美】安妮·雷纳德

译者:范颖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59.90元

你多长时间换一次手机?多长时间升级一次电脑硬件?那些被你淘汰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至少要经历5个环节:开采资源、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以及丢弃处理。本书从这5个环节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件东西所必经的各个阶段,期间的故事发人深省。在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系统下,在一味担心经济增长衰退时,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商品。消费者没有错,生产者也没有错,但是事情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了解东西背后的故事,就是改变的契机。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39.00元

《博尔赫斯的面孔》是格非最新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收录他近年来的随笔类文章,包括读书札记、游记、忆旧文和文化短评等。后半部分则是他多年来写下的相对系统而深入的文学评论文章。

以文体优美著称的作家格非同时也是严谨而睿智的学者,友善而幽默的老师。多重身份特质在这部文集里得到了充分表露。他的游记和忆旧文,叙事轻捷,妙趣横生;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往往切中肯綮;文学评论则优美耐读,见解深透,兼具学术文章和散文之长,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

《博尔赫斯的面孔》

作者:汪蔚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

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译者:何月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00元

你还在为铺天盖地的财经信息而困扰吗?你可能需要一本帮助你看懂这些信息的通俗读物。《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轻松易读、兴味盎然的小书。它采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贸易组织、福利政策等70个重要经济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于纸上,读者一看便能了然于胸,对掌握经济关键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了如指掌。它也强调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经济观点,可作为每个人跟上世界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作者:【美】安妮·雷纳德

译者:范颖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59.90元

你多长时间换一次手机?多长时间升级一次电脑硬件?那些被你淘汰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东西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至少要经历5个环节:开采资源、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以及丢弃处理。本书从这5个环节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件东西所必经的各个阶段,期间的故事发人深省。在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系统下,在一味担心经济增长衰退时,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商品。消费者没有错,生产者也没有错,但是事情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了解东西背后的故事,就是改变的契机。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39.00元

第7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英人安东尼・伯吉斯,你不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有部电影你肯定知道――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没错,伯吉斯就是故事的原作者。薄薄一本书,不过七八万字,伯吉斯以此成名,对于一个写小说的人来说,简直高效得令同行眼红。伯吉斯一生(1917-1993)写过30多本小说,除《发条橙》外,别的籍籍无名,此外,伯吉斯到死都在写评论,其中绝大多数,评的都是别人的文学作品。

小说家里能写书评的人不少,比如美国的约翰・厄普代克就是一位,但要比产量,伯吉斯肯定是第一。1960年的时候,刚刚从一场大病中恢复的伯吉斯,发现英国每年出版的小说是一个惊人数字,而媒体,就像它们要从每天发生的浩瀚无边的事件中选出若干件作为“新闻”一样,也要从汗牛充栋的新书中选出很少的一些来授以版面,加以评论。伯吉斯那时年届不惑,还挺穷的,正好《约克夏邮报》缺个文学书评类的编辑,两边一拍即合。

晚年,伯吉斯回顾自己的书评人生涯时说道,“书评人掌握了技巧来评论一切,包括那些他们根本无望理解的书。书评人赚一点点钱,也不可能赢得国家级的文学奖项,不管在白金汉宫还是在首相府邸,写评论的工作都是不被认可的。”伯吉斯话里有话地自嘲着。他在《约克夏邮报》两周发一次书评,稿费确实低――6英镑。

6英镑并不好赚。《约克夏邮报》是一份早在18世纪就问世的报纸,声誉卓著,在英格兰北方的大片地区拥有读者,尤其在棉纺织厂和钢铁厂的俱乐部里,那些腰缠万贯的雇主们也都读《邮报》。伯吉斯要写的这篇文章是综述,串讲五六本新出版的书,告诉读者这些书是有价值的严肃作品,应该重视,而在文章的结尾,他还要用一句话点评的方式把近期出版的其他十余本书一起带一遍,不乏誉美之词,像什么“眼界大开”“失眠者必读”“令人无法释卷”。

印刷品天然廉价,一个大作家签名本的价值肯定比不过一个大画家没有签名的画作。写书评的人,哪怕推荐的书畅销一时,自己也不会有稿费之外的提成。伯吉斯只有一个赚外快的办法:每个周一的清晨,他会拎着又大又沉的两个皮箱来到车站,搭车前往斯特兰德大街,那里有一家路易斯・西蒙兹书店,进店后,把箱子一开,那里面满满当当装的都是他一周来收到的新书。书店用半价买下这些书――几乎都是簇新的。伯吉斯回忆说,老板给的都是“脆生生的新钞”。

《发条橙》出版于1962年,一炮而红,但是伯吉斯并没有因此放松片刻。相反,来找他的媒体更多了。即使稿费不高,但是《观察家报》的一位编辑泰伦斯・吉尔马丁与伯吉斯十分投契,士为知己者死,因为吉尔马丁的缘故,伯吉斯一直到去世都是《观察家报》雷打不动的书评作者;到了80年代,当年给《邮报》写6英镑文章的伯吉斯,在《观察家报》拿到了千字600英镑的价格,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人文期刊《纽约客》一个字1美元,让无数写作者向往,这个梦想,伯吉斯早就实现了。

写书评有个好处得慢慢才能发现。写出畅销小说,你高兴之余还会收到许许多多反馈,很多是骂你的或质问你的,让你应接不暇,心情郁闷。但写书评却不会,写出去的文章就像泥牛入海,毫无波澜。

沉默的读者保护了作者,让他可以不间歇地写下去。虽然伯吉斯自称他可以随便说,没人会去费心查证,但他的评论确实高质量,且被他选中评论的书很多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即便如此,他依然感到一种不得不跟市场妥协的烦扰。有一次,伯吉斯同时收到两本书,一本是英国电影导演大卫・普特南的传记,普特南导演过1982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另一本是一个研讨会论文集,讨论的是莎剧《哈姆雷特》的第一个版本(1603年问世,是一个盗版品)。伯吉斯认为后者显然更有价值,莎学研究于他看来十分重要,新的发现将揭示这部全世界最有名的经典戏剧在发表当年是怎样的光景。

第8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生态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会运动之中,20世纪90年代达到。生态女权主义首先出现于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作品:《女权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权主义:革命或变化》。弗朗索瓦斯·德奥博纳号召女性发动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地球,这种生态革命将使两性之间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关系。

生态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等人强调女性身体功能和自然接近,认为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美国学者伊内斯特拉·金把生态女权主义定义为一场女性认同运动,她声称:“我们为了忠于未来的世界,忠于生命和忠于这个地球而向父权挑战。我们通过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我们作为女性的经历对此有着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女权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社会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不仅涉及意识形态,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活动,是女性为维护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区,反对由于父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化主义而引起的恶性发展和环境恶化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

第二,生态女权主义的重要论点还包括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批判,多样化和统一性,对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等。西方现代科学、生活多样化、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均是在父权社会观念主导下,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物质丰盈或者追求国际地位所做的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这种掠夺和破坏的意识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第三,寻求建立联系的原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女权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女权主义与文学评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其思想已经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生态女权主义也随之而起,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含有生态和女性内涵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凡是体现了对整体、相互关系和稳定的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坏性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被批判。

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包括以下内涵:(1)对文学文本中将女性作自然或者将自然做女性描述的梳理和分析;(2)女性作家生态写作的理论概括,及其与男性自然写作的比较;(3)女性文学作家在其文学作品或者文艺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的整理与归纳,批判男性偏颇的自然观;(4)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分析解读文学文本中生态女权主义的回归与叛离,由此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阐释并赋以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评论者运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有研究者对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进行了生态女权主义解读,并认为“生态女权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女性、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低性的概念时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还有不少学位论文也以生态女权主义为研究视角,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些从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文学作品涌现出的优秀评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生态女权主义在刻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与生态之间深刻的渊源,使女性主义与生态整体有了共识———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

三、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生态女权主义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建设,旨在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作用的生存模式。生态女权主义者呼吁建立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因此也赋予了文学评论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Willa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作品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力在表现“拓荒时代”的典型人物,思想境界高尚纯朴,艺术风格舒畅清雅。该作品以美国西部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波希米亚姑娘安东尼亚在困境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这位女拓荒者的生动形象,体现了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力量和激情,她为寻求自我建构和实践身份认同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为超越自身情感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为摆脱性别所带来的不公正命运而不懈努力。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亚》,可以使我们跳出常规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男性中心论,探索自然与女性之间密切的精神内涵,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在于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相互尊重与友爱相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核心内涵的理解。女主人公对草原的认同,对土地的依恋,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父权制主导下的殖民者用刀征服土地的做法皆然不同。基于这种差异,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决心变革他们的性别关系,摧毁父权制,就能随之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暗含了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关联,她们都是父权制思想主导下受压迫和被征服的对象,只有意识到这种关联,意识到父权制在整个统治体制中的独霸地位,才能将爱惜自然与珍爱女性联系起来,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因为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了内布拉斯加这片土地上繁衍的万物都相得益彰:安东尼亚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赢得了“一种无法用世俗的价值观来测度,无法用财富、名誉或者肉体上的吸引力之类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功”。这部小说在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达到了自然界万物相宜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人物描写蕴含了生态女权主义观点。在吉姆看来,安东尼亚可以是他的妻子、情人、姐姐甚至母亲,“只要是女人可以成为的身份均可”,可见他们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关系,更找不到大男子主义的踪迹,而是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群体。安东尼亚等草原上长大的姑娘到城里去做帮工,雇主,特别是女主人,欣赏她们干活的本领,将她们也当做是家庭中的成员,这里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尊卑,而是赞扬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中吉姆·伯登家是美国本地居民,而安东尼亚·雪摩尔达家却是从波希米亚迁至美国,文化、地位及家庭背景均存在巨大悬殊,但是伯登家却没有因为这些悬殊而鄙视或者欺诈雪摩尔达家,相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

其次,文本中不乏对人类(特别的妇女)与动物的描写———动物和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吉姆的奶奶,这个常年在农田忙碌的妇女,总有各种小动物如土拨鼠、獾和菜花蛇等与她为伴,“我喜欢那些土拨鼠跳出洞来看活”,这使她不觉得孤单和疲倦。安东尼亚将受伤了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头发里———“为它搭了一个温暖安全的窝”,即便是吉姆想帮她把昆虫放进衣服口袋也不能使她放心;“自从我当上了母亲,我就不再杀任何动物了”,中年的安东尼亚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着动物。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不仅与人类同样具有灵性,并且关系十分融洽。

文本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者对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有学者认为,并非有描写景物的作品就是对自然的关爱,若是描写大自然是为了服务人类的感情表达,那便不是生态意义上的写作。而若是设身处地地将大自然中的景物看做是与人类同样具有喜怒哀乐的生物,才是生态女权主义所秉持的人与自然的观点。文中安东尼亚会在半夜冒雨为她的树苗“披衣裳”;吉姆祖母家的菜园子,秋日里一望无垠的草垛,夜幕即将降临时绯红的天边,备受人们爱护的路边的向日葵,都是人类的伙伴,都让吉姆这个“风光”的城里人眷恋不舍。

第9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我很少自觉到呼吸。此刻当我深深地呼吸――又一次,轻轻地,深深地吸气――空气就像某种音乐的抒情的句子那样荡气回肠了,空气似乎一下子变得甘美起来。我怎么时常忘记了这样随身携带的享乐呢?深呼吸是一种音乐行为,把呼吸变为一种安静的聆听,一种把自身当作管乐的气息的演奏。深呼吸同一个乐句一样,在瞬间就改变了时间的流速、节奏与结构。呼吸,还改变了意识的层面。仿佛深呼吸打开了一道隐秘的源泉,开启了身体之节律与大气流之间的:回旋,交换。在你阅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也请放慢节奏,深深地、轻轻地:呼吸。呼吸你自身深处的灵气,呼吸你自身甘美的真理。

让书写的句子也――深呼吸,阅读才能享受到这种甘美之气。让深呼吸进入语言,轻拂话语的边缘,和呼吸着的沉默。

阅读的戏剧

进入他人,进入一个无限神奇的他人是如此幸福。还有什么比阅读一部几乎不会终结的伟大著作更纯净的快乐呢?我能够回想的快乐时刻总是与书本、与阅读关联在一起,下雨的黄昏,雪夜,窗口结着冰凌花的早晨,那些时刻似乎我刚刚从书页上抬起眼睛看到的。在写作中得到的愉快,远不如深夜阅读那么纯粹。阅读的幸福之秘密在于即时而又永恒地做一个他人,在某些漫长的夜晚成为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而唯独不是自己。而他们各自都是一个世界。阅读也是做自己和扮演一个他人之间的主体交换游戏。阅读是一种最真诚无欺的内在表演。但事实上的阅读史早已混淆了演员与角色,幸福感也许来自这个秘密。扮演他人的冲动使典范具有了深刻的意义。此刻我为自己是一个作者而产生了一丝不真诚的遗憾:从而减少了纯粹做一个读者的那种奢侈的幸福。它提醒我要随时找回这个读者的角色。

――尽管不是所有的时刻我都这么想,我依然怀疑我不该是一个作者,而应该一辈子都是一个读者,既然在我之前已经有那样多堪称伟大的经典。也许是一种折磨,也许是不够谦卑,也许是轻微的狂妄,成为一个作者的结果是:冷落了的经典,平添了写作的平庸。

阅读的微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