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第1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2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概念解读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以人性教育为实质,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使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文化素养培育。人文教育注重对人的精神的养成,其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如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广博的文化知识,运用高雅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氛围进行熏陶教育,以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熏染教育,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来进行自我养成等等。

语文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和文学等文化事项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的表现,它是物化的人文情怀,它就是一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文化。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孩子进一步地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基础,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才能为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其他知识创下条件和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充分发挥其学科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科学性以及人文性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作为文化教育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色彩鲜明,其人文特征明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所追求和基本目标,是开展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对文化素养追求的自主性,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的根本所在。因而,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把一个个的汉子和词汇教给孩子,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概念、文明现象和文化精神输送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在进行字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和人文价值的获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表现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它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性双重特质,小学语文最为基础性的教育,它更多的地是教会孩子如何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这一获取所有其他知识的基本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自我情感的表达。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涵盖了汉语言文字的精髓,是最主要的人文教育方式。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化,语文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语文的这种形式和精神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遣词造句等基本语法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精神的培养就是人文教育的最佳体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主要表现。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关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体现在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的关怀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内涵的最显性的事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者,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的“指引人”,情感的“依附体”和人格模范的范本。特别是小学教师,孩子正处于思维启蒙,观念构建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态度,情感表现和人格形态对孩子的影响尤其重要。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从人文关怀和人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给学生树立良好地人格范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要。可见,将情感关怀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能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涯中,在经历了牙牙学语的阶段后,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语文了,小学语文作为整个教育阶段中连接“说”与“识”、“识”与“写”、“写”与“用”的关键阶段,连接“能说”与“会用”的关键阶段,其无论是在教学的要求还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自身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灵动和全面的培养,要求做到教方式方法灵活,教学内容除了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知识点的深入,同时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加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深方面的扩展和在人格形成和人文精神层面的灌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文化敏感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和吸收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的人生态度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的文化性特征使得语文被冠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言而喻,作为浓缩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语文,其教学中所蕴涵和体现出的人文色彩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所包含的中华传统语言文字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情感养成等方面……这些无疑都充分地将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所要凸显的对人的精神品格的教育这一主题做了最好的解读。总之,人文教育将贯穿小学语文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中,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是要求。

第3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态度上:坚持批判继承、转化、发展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落后一面,精华与糟粕相互结合。因此,在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知识结构、理想追求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转化、发展是我们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三种方法。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之上的,有其形成和发展特定的历史环境。因此有些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批判的继承是我们对待传统道德最基本的态度与方法。“继承,就是经过批判分析之后,取其正确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抛弃那些错误的、消极的、没有价值的东西。”[1]转化是赋予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必然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为整个封建社会服务,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当代社会价值。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转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服务。发展是传统道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2]在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时,既要体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又要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提高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二、内容上:坚持先进性、贴近性、现实性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3]“优秀传统文化卷帙浩瀚、博大精深,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其内容之深奥,形式之华美,情感之充沛,表现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4]只有正确的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容,才能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时体现出它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利用传统文化时,所选择的内容一定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例如“仁爱”价值观、“重义”道德观、“和为贵”和谐观、“重勤俭、讲孝道”家庭美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神、“民为邦本”“贵民”“重民”精神。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家长制、小农意识、消极保守、固步自封、重利轻义等消极的思想和观念,我们要加以否定、加以排斥。同时,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专业背景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习、贴近生活”的原则。只有把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只有传统文化能够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只有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拉近传统与现实的距离,最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方式上: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大多数工科院校而言,没有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科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两课”的课堂成为工科院校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工科院校的“两课”教师,一方面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无形中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要增强教学实效性,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自愿地对所学知识从认识理解到情感认同,然后升华为理想信念,最后转化为行动指南。”[5]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任课课程、教学章节适时的讲授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两课”教学过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课堂教学。特别是制作内容丰富,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讲解激发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再次,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让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单一的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课前布置热点问题,课中讨论、演讲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理论,学习知识,增长实际才干。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交流讨论,以此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两课”教学是强化工科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要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作为高校的领导要在思想形成统一的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BBS、微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举行关于传统文化的国学讲坛、专题讲座、征文、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可以开设《古诗词鉴赏》《古典文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在全校形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第4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第5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

第6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一、要加强人文知识的传输

中学语文教材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同时又是了解和吸取古今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

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传输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和联想,指导其学习和借鉴。

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给以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优美的传统文化,对先人的传统美德认识、了解,逐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自觉地接受和践行优秀的文化传统。

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思考、去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以及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运动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批判社会上的一些邪恶现象,发现和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文化知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人文知识传输的加强将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材的社会价值。

二、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输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气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

语文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容纳和发扬着五千年华夏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

且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这些都是教材为我们树立的人格榜样,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着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提取、组合、传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沟通交流,沐浴其人格光辉,感受其精神道德力量,让灵魂得到震撼、情操受到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为一体。中华民族传统优美的人文精神约束和指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三、要加强人文品行的塑造

应该说传输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塑造人文品行才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加强学生人文品行的塑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是这样,“就是养成习惯”。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言传身教更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因此,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课外所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做好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通过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要求学生关心同学、助人为乐、明辨是非,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拥军优属等活动;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科学发展;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力争不断深造;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远离;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要求学生讲道德、讲诚信、重荣誉,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立志做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具有人文素养,充满炽热爱心的一代新人。

第7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文化素养;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把它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他们在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接受地方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并对他们进行实用语文的指导,使他们在热爱家乡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进一步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国内外对语文教学中文化素养培养的看法

国际方面,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主张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存在主义教育”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质就是品格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英国的曼纳帕客学校专门开发人文学科的校本课程,以期对中学生进行更好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有益的尝试。

国内方面,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核心的东西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精华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尤其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中已受到广泛关注。

三、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素养渗透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来看,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将目标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背诵积累上。过度强调阅读教学中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忽视文学作品作为传承人类文化中人文精神载体的艺术性。这样的阅读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造成片面畸形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文化素养处于如此地位,说到底是语文中的人文性缺失。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思想方法上的一些问题,使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用单一的目标、统一的要求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缺失了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二是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用灌输式的语言文字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显然偏重于立竿见影的目标,放弃了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的文化功能的流失,过于强调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失去了学生本该得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体验;三是过于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不恰当的强化了阅读作品的抽象性和客观性,忽视了作品的具体形象性和阅读表达中个人感受的独特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语文教学显得机械、理性、封闭。

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文化素养的渗透

1.加强诗词教诵 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也体现在文化观上,即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要主动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古诗像其它文言文一样,只要搞清字词障碍,背背思想情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只将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能力等级上。这种观念和方法只着眼于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纯知识因素,抽去了诗歌极具价值的人文精神的内涵,轻视了古诗词可以铸造学生的灵魂的作用,同时也抛弃了诗歌中洋溢着的可供滋养学生全民自由发展的伟岸理想、磅礴激情以及清纯甜美、纤柔婉约的情感经验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十分悠久的诗歌传统,两千多年来,诗歌的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的有志之士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面对人文精神的日益匮令、人文素质滑坡的现状,教师要充分认识诗歌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传统观念,把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学放到沙漠里,让诗歌的教与学回归到人文精神的绿洲中来,让学生在诗歌中更充分地感受、欣赏、濡染到真善美等人文精神。

2.重视创设情境,营造主动学习氛围,不断培养人文素质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各种特定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地张扬,呈现给学生,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表现自我、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课堂上,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前提下,师生平等地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共同提高,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他们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这样,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品味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因此语文教材出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传统文化的平台,以求加厚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们的文化视野。 为此,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意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情并茂,词丰意美的作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活情趣,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因此,当我们走进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作个性化地解读和品味。

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而现代教育家们也都提倡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我觉得所谓的语文味,最主要的就是从语言文字生发出来的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情感和艺术形象中去加以品味。语文教材中出现了非常丰富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们去发现人物身上的真善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无论是对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切实加强对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

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

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

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让学生去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第9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既要成为授业的“经师,’,更要成为传道的“导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在教好字词句篇,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表达能力的同时,采取结合与渗透的方法,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结合起来.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