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供应商信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商信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商信用管理

第1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蒋团标(1964-),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鹏(198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经济师,管理学硕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教育是工商管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超前的引导性,对于未来工商管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在专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服务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一味追“高”求“大”,与现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方针相背离。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价值观中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在教学观上,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学”轻“问”;在教育质量观上,单一化思想严重,唯大规模与硕、博点设置为重,重共性,轻个性;专业教育的人才观还滞留在高深知识的继承性人才观,未能树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2、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工商管理的学科发展、职业实践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均已受到了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维度、个性化教育、学习能力与终生学习意识、创造力、做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专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摄取、技能训练、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养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与职业需求相去甚远,不能适应职业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3、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

首先是学科基础仍不够广泛,经济学占主导地位,而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和法律等领域还未成为工商管理的学科基础。其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偏高,工商管理专业深度发展较缓慢,覆盖面狭窄,视野不够广阔。第三,课程体系结构上缺乏弹性,结构固化,方向性、选择性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原则相矛盾;以学科的分异而设课,课程间结合差。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时设置与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及其所固有的突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相比,相对不足;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施过程随意性强,指导少,效果差,反映在毕业生对职业岗位适应慢、能力差,甚至出现思想和心理上的落差。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应用型本身又是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首先,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二,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管理类基础性人才而言。管理类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市场、发展管理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市场的一般规律的人才;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市场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管理科学专门人才”,对其中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

1、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采取通识教育加专业特长或素质教育加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在专业方向设置上采用“一专多向”的设置方式,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主—子模块”的设置形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专业基础与专门化课程“集成联动式”的组合,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2、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

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考虑了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做好到工商管理职业实践中工作的思想准备以及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毕业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职业实践的要求,在职业竞争中争得首发优势。此外,由于他们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还同时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3、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

新时期的工商管理职业实践对企业人才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为此,新时期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爱国、爱岗及敬业精神,追求公平公正和自觉保护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向权利讲述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科学辨证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人文社会知识背景等职业素质;应具备自觉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开创性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竞争与合作,外语、计算机等学习和实践工具应用以及书面、口头表达等执业能力。

4、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方向定位于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目前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讲,也可以说是为地方和区域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和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是多民族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结构特征等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当的地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背景知识,在实践工作中与地方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且全面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背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

5、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由于在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就业指导等环节中对教育主体普遍贯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了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扎根地方、深入职业实践一线的就业思想准备,毕业生在毕业时就业定位明确,不再出现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使就业问题基本能够顺利解决,利于他们轻松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顺利地开展职业岗位工作。此外,应用型人才要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定位,对事业发展的期望值适中,再加之他们在校期间接受了更多的岗位实践锻炼,使得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1、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首先是人才根本特征的确定,其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学科专业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三个背景影响,然后确定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业务培养要求,四者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根本特征就是其对职业实践突出的适应性,首先是其专业方向设置能够根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实践岗位,以及具备一专多能的超强转岗能力。其次是其培养方向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其培养规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工商管理专业基础加方向特长的一专多能型,其业务培养要求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追求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协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至此,高等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工商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走向主要有:到政府部门协助制定有关公共政策或负责企业管理规划的行政管理工作;到各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企业人才,从事企业管理的咨询工作等。但总的就业走向是院校所在的地方和区域的工商管理有关单位和部门。“大专业,多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一种主要趋势,在国家颁布的指导性专业目录下,学校根据职业市场变化适时设置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在不同方向上拓展,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又能够灵活掌握,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可灵活掌握。各个方向协同互动,共同保证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专业院校的学科优势,培育和促进院校专业办学特色,从而保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样化。

3、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传授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敬业、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需要有辨证的、科学的实践工作方法,需要树立开放、服务、竞争、合作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以及需要具备与群众合作,以口头、书面文字等表达方式与社会交往、综合协调等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则更加突出“能力本位”和“一专多能”的规格特点,这在前面的章节已经做过相应的解释和论述。在确定培养规格及业务基本要求时,主要是要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知识、能力与职业道德及全面素质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等。

4、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优化

第一,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人志趣,精心设置相应层次的课程主、子模块。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可以采用主—子模块共同设置的方法,即按不同专业方向特点设置的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定向组合,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择。同时提供个性化发展模块,将同一大类课程的多门小型课组合起来,学生可根据不同志趣要求选择其中的部分课程学习,学校对其在某一大类课程方面所需获得的学分做总量要求,使得在保持课程的弹性和可选择性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

第二,进行课程体系总体优化设计,平衡课时安排和课程体系结构。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前提下,尽可能压缩课内总学时数,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时间。将普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向通识、专业两段式设置方式转移,淡化学科性教育,增强专业基础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并做好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课时量的平衡。适当加大选修课学时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适当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学时比重,缩小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践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削减、删除或重组课程中重复的内容,打破学科壁垒,实行“课程集成联动”。要破除原有按学科设课,内容重复,连贯性差的弊端,实现部分课程整合、重组,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并提高课程的职业针对性。此外,由于主要是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的,对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不适用。“课程集成联动”的概念是新理论,尚需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实证,但相信作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互联互动,增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实效性的方法,具有相当的探索价值。

第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特征之一,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增强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来实现的。为此,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另一方面是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订出切实可行、高效的设计、实习任务指导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和控制。此外,要注意加强与行业部门单位的合作,走产学合作的办学之路。

第五,职业定位与职业适应性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自身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在学习中主动配合并有针对性地自己参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与此相配合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同时展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专业介绍、思想品德课、岗位实践、专业概论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综合开展。

5、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

第一,要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工商管理实践与社会联系异常紧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相当完备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应付将来职业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企业问题。另外,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做到有任务书、有布置,有指导,有讲评、奖励,使学生获得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和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课时量紧张的矛盾。

第二,开辟第二课堂,丰富隐性课程。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时间上,主课堂在学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提供开展第二课堂的自主支配权和有利条件;在活动内容上,要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格局;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要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考虑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合,特别是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既可实现个性互补,协作攻关、模拟现实,又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尽可能地提供多途径的发展和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培养出个性优势和特长。

第2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一、信用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种类

信用衍生品是一种利用市场交易所谓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它的基本流程就是金融机构购买一份合同,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来防止因贷款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按时或按约定金额偿还贷款,而给自己造成的巨大的损失。一般来说,信用衍生品由保险公司、基金、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行销售,其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当借款人或者其他人员违约时,信用衍生品的购买者可以从中获得一定利益的补贴。

几种典型的信用衍生工具

一般来说,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以下的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过信用证券化来获得所需用的信用联系票据;二是互换类,包括信用违约、总收益和信用中介等方式的互换;第三类是期权类,它主要是包括信用违约期权、信用价差期权和信用等级变化期权等方面。信用衍生合同与普通的商业保险合同有很多的相同点,两者最终目的都是使自己能够没有损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用衍生产品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信用联系票据、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利差期权,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1、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反映的是风险的一种转移,主要是指将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买方向信用卖方的转移。具体来说,就是信用保障的买方向可以承担风险保护的保障卖方在一定的时期内支付一定的费用;而作为信用保障卖方则在得到合同规定的费用后,就必须在合同期内对买方的信用进行保险,发生信用违约时,必须向信用保障的买方赔付违约金。

2、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正好与信用违约互换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实现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共同承担和转移。它是指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合同期限内向买方转移自己的资产总收益;当然作为交换,保障买方就应该根据合同向对方交付资产增殖中的一部分或者是相关比例的资金,在通常情况下是LIBOR加一个差额这样的一个限度,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

3、信用联系票据

信用联系票据是一种综合的信用衍生产品,它是由固定收益证券与信用违约互换二者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信用联系票据。在这种标准合约下,由保障买方设立相关机构,它的作用就是根据特定情况来发行票据。而保障卖方如果要取得票据就要先支付一定的资金。

4、信用利差期权

信用利差期权的基本原理是:设定市场利率变动时,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的收益率是同向变动的,这时二者之间的任何利差变动都会使得对信用敏感债券信用风险预期结果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随着信用衍生工具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信贷市场内的参与者基础扩大化,信用风险也随之在部门间转移分散。这使得资产组合配置的空间扩大,资产负债期限更易得以匹配。因此,信用衍生工具促进了金融体系的稳定。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客户数据库系统未建立、资本市场不成熟、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而西方金融体系相对较完善,其银行业可以运用诸如Credit Metrics模型、KMV模型及麦肯锡模型等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这在目前的国内是做不到的。为了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国内只能利用信用衍生工具来对风险进行分散转移。当前,为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国际潮流,我国金融市场必须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而信用衍生工具在国际金融界已成为控制信用风险最灵活有效的金融工具,所以,国内银行与国外投资机构和外资银行必将纷纷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因信用风险集聚于国内投资者而导致国内的社会性金融危机,国内信贷市场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市场吸收国外投资者的资本以此将部分信用风险转嫁到国外投资者身上。

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开发利用与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信用衍生工具的特点,最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具体而言,可先考虑开发和实施较简单的信用违约期权和信用违约互换来规避信用风险;待经验丰富、时机成熟,商业银行可考虑对较复杂的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的功能并非仅仅是转移信用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既是风险规避工具也是获益工具(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市场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决定是承担风险还是规避风险。投资者认为风险与收益并存,高风险高收益,其心理有自己的评判平衡点,当其认为自身风险过大时,会同过支付一定费用来降低风险以达到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当其认为风险过低时,则会承担一定风险以谋取风险带来的收益。依据市场参与者的不同,可将我国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由于银行自身都存在风险头寸,其贷款结构也是相对的,银行间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使其各自的风险头寸得以调剂,贷款结构也可趁机重组,从而使信贷风险下降。(2)国内银行与国外机构投资者和外资银行之间开展信用衍生工具交易。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贷款市场的回报率高,吸引了大量国外机构投资者,但是由于之前没有合适的参与方式,所以一直无缘参与人民币贷款市场,如今利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可使他们获得承担信用风险敞口的机会,国外投资者可以真正参与进来。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行也可称为宣传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渠道,以此吸引外资来参与。(3)国内银行与国内机构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之间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国际上机构投资者参与贷款市场的新的投资方式就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参与,如保险公司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第二大信用保护出售者,在2002年9月的国际信用衍生市场上,保险公司出售信用保护3440亿美元,购买信用保护410亿美元,净出售信用保护3030亿美元。

三、信用衍生工具对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意义

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有着很大的作用。信用衍生工具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实现了转移信用风险。它使得银行只需要改变那种贷款的方式和数目等风险,就能降低风险。作为一种新的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它不在需要进行多样化的那种风险投资,因此很多风险因素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剔除,从而可以使得银行在一定的时期远离了大的风险的影响,摆脱了很多困境,让银行可以有很强的金融调节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使得银行在无需告知债务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抵御违约的保护,大大地减少了因贷款因素而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一些负面的影响。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它可以让银行在没有消除其资产负债表内贷款的前提下就可以改变其贷款组合的风险收益,这样就可以使得银行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已的税收支付时间,而不用考虑其它的因素。此外,银行还可在购发放一些因审查不过关的贷款,就样就大大扩大了自己的业务量。

通过选择信用衍生产品可以给银行带来很多的便利。它可以使得银行的贷款组合实现最优化,因为银行利用此可以实现贷款组合分散化管理,让贷款组合跨地域、跨行业成为了一种现实,很好地避免了风险因素的过多集中。信用衍生产品不仅成为了银行的一种远离风险的新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多机会,它可以在投资者没有相关的管理资产条件下,就可以带来很多收益的信用暴露机会和更多样化的、有效的资产组合方式。

参考文献:

[1]莫桂青,黄晔. 信用衍生产品、合成CDOs与信用风险转移探讨[J]北方经济, 2008, (04) .

[2]朴明根,蔡华. 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管理及其模型构建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 2009. (19).

[3]张娜. 试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才智, 2009, (07).

第3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信息化 门禁系统 实名制卡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基础工程产业,为了更好完成目标也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农民工作为建筑行业主力军,对其进行信息化实名制管理,有利于施工企业对人才合理利用与管理,也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提供了保障。本文基于作者实践经验,在公司实际项目管理中,对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化进行探讨。

1 实名制的意义

1.1 提高进场农民工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进入对社会和施工现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为了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稳定的施工秩序和正常工人的人身安全。采取施工现场新近人员的二代身份证识别,并记录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成了势在必行的趋势。门禁系统的数据库与公安系统的对接可以达到数据的共享,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进一步掌握农民工的最新动态。如有农民工发生打架斗殴以后潜逃等不法现象就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轻松查找并处理。

1.2 规避恶意讨薪事件的发生

门禁系统实名制管理可以为项目部提供在场农民工名单,便于调查农民工与劳务公司进行劳务合同的签订,根据上下班的刷卡记录来催促和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对劳务公司在管理农民工问题上进行考核,留住管理优异的劳务公司,为项目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1.3 科学管理下的劳动力配置

施工生产活动是施工现场主要工作内容,作为生产劳动的最直接因素,现场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否实现科学管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进度控制,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以及最终的工程评价。科学管理要求根据不同的工人和技术水平分配不同的工作,利用科学的手段替代老旧的方法来实现高效率的工作。对于现场而言,通过实名制录入采集信息系统,可以从生产要素层面进行资源管理。

1.4 信息数据资源的管理控制

门禁及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获取真正想要的信息,并能够按照设定的字段进行人员追踪,基本个人资料,劳务公司、工种、宿舍等详细信息,考勤、作业情况、工作经验等,精确追踪到每一个工人,达到了收集信息的目的。不仅如此,此系统还可以将这些信息组成庞大的数据库,在以后的项目中可以对此使用,对于职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人能够做到为己所用,为企业提高人才质量,为公司建立劳务人员资料库提供数据,便于长期合作。

2 内容及方法

2.1 施工区与生活区设置员工通道

根据施工现场分布图进行初步策划,将施工作业区与员工生活区合理分开并设置门禁设备。如图1,依据分区图,分别设置南北两个通往施工作业区的通道,并且考察每个生活区的员工人数,北侧约600人,南侧约300人,同时选用每分钟通过30人的三辊闸与每分钟通过40人的摆闸,依据人数和闸机的性能,设置北侧门禁摆闸一台三辊闸一台,南侧设置三辊闸两台。此外,在闸机旁边设置紧急应急通道,不仅能够较大物件能够进入生活区,还用作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口。

图1 员工出入口和员工通道

2.2 制度的建立和专职人员的配备

在劳务分包合同签订之前,项目部根据实名制工作开展的要求,提前做出规划,建立并完善了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如门禁管理制度等,成立了物业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实名制工作。项目在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时,就将实名制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包括信息采集、实名制卡押金的交付、实名制卡制作与领取、如何确保刷卡率等,使劳务分包单位能够有效的配合实名制工作的开展。

2.3 配置信息采集识别系统及闸机

项目部共投入近十万元资金用于实施门禁设施,以满足实名制工作实施的基本硬件条件。门禁系统投入近6万元,包括:桥式三辊闸5台、桥式不锈钢闸箱1台、桥式摆闸1台、读卡器12台、工控机1套、门禁系统软件1套。

此外,为了方便公司各部门及上级领导随时查看实名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现场动态,项目部还采购了一套监控系统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包括:红外枪机3台、红外球机1台、DS-2DF1-583D红外球机1台、无线网桥2台、DVR1台。

2.4 农民工实名制卡管理操作流程

自门禁系统制度出台至今,实施一人一卡制度,登记信息落实到每个工人。使用门禁设备进行工作的流程是,首先项目部在工人进场时将各个施工队的施工人员的二代身份证集中,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将劳务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户口性质、身份证号码、电子照片、家庭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录入,通过身份证识别系统检验其身份证的真伪及是否有不良记录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然后项目部物业管理人员再将其在本市的暂住地址、联系电话、用工主体、直属劳务工作及其进场时间、工种、持证情况、文化程度、培训记录、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身高、个人信用、宿舍信息、工作经验等详细信息录入电脑,并输入到其工卡内,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在门禁软件下添加相应班组,利用门禁软件对不同班组工人信息进行了编号,对应姓名的录入,并为工人开通相应权限,导出工人的信息名单。

2.5 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管理方法

在实名制管理工作过程中,项目部专职管理人员不仅进入中建、中铁等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同时参加了大兴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培训。专职管理人员结合项目部自身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改进了实名制的管理方法,并不断调整实名制管理工作内容,将实名制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面化、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

3 成果展示

3.1 树立安全意识,以人为本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项目有效运行服务,而安全又是项目运行的前提。在实名制管理中,安全管理作为首要服务目标,被优先得以实现。工人在实名制过程中,通过闸机的内外区分就树立了施工场地界限,从而形成了施工区内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带好安全护具才能进入的思维模式,避免了以往过程中工人生活区与施工区划分不清,工人进入施工区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3.2 保障了工人人身财产安全

项目部采取实名制管理后,为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消除了进场农民工的不安全因素。在项目开工进场准备阶段尤其是分包对付进场阶段,往往处于人多手杂,工人生活区杂乱等问题。对于此时,大批工人要进驻场地,虽然而工人都是由分包队伍通过劳动合同签订带来的,但是实际上都是同一地方同乡同村的人居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员背景模糊,仅仅凭借着口头间的一面之词,这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场人员是否曾经有过不法行为、是否可能再次发生法律问题、是否有暴力倾向以及重大犯罪嫌疑等等都无法确认。

(2)降低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对于本工程或者部分城市内部工程而言,施工场地往往受到多方面限制,包括施工用地面积以及周边建筑物等因素影响。因此,施工现场除去建筑用地范围,可用土地非常稀少,这也造成了大量施工人员工人居住用地紧张,部分工人住所与建筑物距离较近等安全隐患。

3.3 避免恶意讨薪不必要损失

通过农民工实名制管理,项目部可以对施工队伍人员组成清晰的掌握,并且对工人用工情况进行记录,对施工队伍施行透明化管理,消除了由于工人信息不明带来的管理漏洞。

因此项目部参考实名农民工工资卡管理、考勤管理、进退场登记制度,按考勤记录及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编制工资支付表。根据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余留金额等安排劳务公司情况发放工资,并及时张贴公告工资发放单。

在本项目中,施工队伍参与到实名制管理中后,自觉约束了自身管理,尤其是对工人用工的控制,并且在类似问题隐患初期,主动配合项目部工作完成了对工人薪资问题纠纷的解决。

3.4 及时纠偏,便于进度控制

通过实名制管理,不同工种每日工作情况都将形成信息化数据。形成的数据信息具有真实、准确、动态、随时可查等特点。项目部通过实名制刷卡进行动态监控,将运用数据化的统计学管理与项目管理工作相结合,使得难以把握的农民工动态管理转化为形象、具体、有针对性的统计数据。因此通过对形成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的了解现场各个工区各个工种的人员数量以及出勤情况,配合进度计划要求和定额标准,可以时时动态比对工种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满足工期需求和进度计划。如图2-3。

图2 某施工队5月8日考勤情况

图3 某农民工一周考勤记录情况

3.5 掌握人员投入情况和产出

对于项目部成本控制而言,实名制管理同样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建筑工人的人员越来越稀缺,工人工资水平更是水涨船高。以往而言,成本控制中材料费占有比重较大,成本控制环节主要以节约材料和重复利用等手段为主,将材料价值充分发挥。如今,工人的人工费成本在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进而对整体成本影响越来越大。工人工资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本的高低。

总之通过对人工的合理控制和利用,使得人工费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减少不必须要的人工损失,继而控制了施工成本的人工费部分。

3.6 建立施工人员信息资源库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依靠信息采集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人工出工情况。在每一张磁卡内容中,包含有众多信息,对于这样一张小卡而言,简而言之就是一份工人简历,这样的一张磁卡配合形成中电建建筑公司内部资料库的话,可以形成长期合作下的农民工工作履历。这样对于再次合作时,可以更快速有效的配置工种工人。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仅让农民工得到实惠,也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也看到实名制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去加强农民工管理,并不能一揽子解决城市建筑业农民工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损害人身健康等问题,企业如果不做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企业的成本,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民工管理手段,提高服务管理质量,依靠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科技手段建立农民工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项目管理整体的水平提升,做到科学管理、实时控制进度和掌控资源,促进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2012年11月8日.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议案,2012年7月27日.

[3]王悦,光波.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4]李宝琨.维护建筑市场和谐稳定,创新农民工管理模式[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2):37.

[5]张小虎.实名制管理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会博览,2007(3).

[6]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卡的通知,京建管〔2007〕252号.

第4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构知识 主体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影响并统治我国高校教学领域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常将教育归结为教师、课堂、教材三个中心体制,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关系中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的集体面授与个性化教学中以集体面授为中心,在使用教材时以教师和学校指定的为主,学生自己使用学习资料为辅。在“以教师为中心”理念指导下,整个教学的过程的设计和开发及其的组织和实施是教师的职责,学生的任务是在这种教育体制和思想下系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科学理论知识。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回顾、反思我们的工商管理专业课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机械的灌输,以至我们的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正如布鲁克菲尔德所指出的,课堂教学是大学中最常见的活动,也因为如此、它也是最经常被滥用的活动。①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存在一定的优势,然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能力。学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中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选择适合时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商管理课程特点 

工商管理学科是涉及面宽、理论性与应用性强的学科,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程,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体现“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需求”的宗旨。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按照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社会现实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最新的管理科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内容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形成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考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不能只局限于就某一种管理问题的既定状态进行一次性处理,而着力创造一种能培养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管理问题、按照权变原则、多次性处理的对策能力的训练方式。②要特别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让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开发智慧、挖掘潜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 

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当今教育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深刻的体验。这一认知过程,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机,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灵体验,纠正了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搭起了与人和世界交流的桥梁,使学生清楚地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产生学习的内在(下转第125页)(上接第90页)动力,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要以友善的方式,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中进行教育,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我不得不学”转变成“我要学、我想学”, 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角色要从讲解者、示范者、评价者更多地转化为一种组织者、激励者。简言之,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因此,教育培训也好,教与学也好,都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教是要通过学来体现的。这一价值取向反映在国际上就是终生学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③

  3 在工商管理课程中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有人说:“情景是激活学生创造禀性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充满爱的情境,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考进而“外化”为课堂活动。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从老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设置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为社会实际,积极运用案例讨论、情景分析、综合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新方法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组织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激发、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有人把教育的目标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点”,即:以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点,这正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 

教学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理解、消化知识,创造性的运用、发展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素质的核心。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发展素质三个不同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转化,全面发展。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探讨一个标准答案。把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研究力、实践力和创新力,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 “是统一体,两者互相影响又各自独立。由此看来,大学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 “以学生为中心 ”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如何学到知识的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教师相应的教学行为主要围绕 “自主学习策略”和 “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因而工商管理教学活动应该以此为原则,让这个原则成为工商管理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大学生。 

 

注释: 

① 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著.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 周心红,洪宁,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6. 

② 周波.亲验式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2):112-113. 

第5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信用期管理理论: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评估和监控体系,对于保障各种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航运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信用问题。而航运企业具有运输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风险规避能力小等特点,其客户大部分是贸易公司,具有高风险性。因此,不论是企业了解自身信用情况,还是企业对与其进行交易的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企业信用评估都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信用 信用管理 应收帐款航运企业

一. 货运公司采取信用期管理后的实践

作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全球承运人,货运公司世界级的船舶、跨越五大洲的航线网络、覆盖全球的销售及服务网

络,结合全球各市场的地区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航运价值链内的综合和高质量服务。结合航运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了航运企业信用风险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目前我国航运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不足,进而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几方面提出了航运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1.1客户信用管理总体策略。

(一)预付运费信用期:

1.各贸易区、泛亚公司、海内外各分部、各口岸公司、各公司对客户信用期自行授信权限。

(1)出口预付运费:直接客户30天,货代客户15天。

(2)国家相关法规允许进口的废旧物资、危险品、冷冻货等特殊货物的预付运费信用期,不得超过15天。

(3)各口岸公司、公司自行授信客户数量,不得超过其全部客户的50%,平均天数不得超过30天。

2.超出上述各部门、单位自行授权权限的信用期申请,须由各部门、单位提出,通过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办公室,向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委员会报批。申请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原则上不接受直接客户出口预付运费60天以上、货代客户出口预付运费30天以上的申请。

(2)GKA客户的申请,统一由贸易区、泛亚公司向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办公室提出。得到中远集运客户信用管理委员会批复后,由申请者书面通知相关口岸,在NEW CPF系统中进行维护。中远集运客户信用管理委员会不接受口岸为GKA客户提出的申请。

(3)为重点客户申请较长信用期时,申请者必须提供相关客户的信用调查报告。

(二)到付运费信用期:

1.仅限GKA客户、贸易区的关键客户、CIF&FOB条款下的国内汽车CKD大客户,可申请进口到付运费信用期。

2.所有客户的到付运费信用期,必须由各贸易区向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委员会申请,并在得到批准后方可生效。

3.到付运费信用期的申报,须有详细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但不限于:

(1)客户经营主业、规模、经营情况,客户在其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客户信用调查情况,客户拟与中远集运签约的箱量,是否会在中远集运连续出货、运价和贡献值情况。

(2)运费收费对收取该客户到付运费的控制管理措施书面文件,其中必须包括到付运费的收费,在客户有超期欠费的情况下不得放货的控制条款。

4.如贸易区新接客户系国际知名企业,或国家和集团重点项目客户,且将符合我公司信用策略的信用期条款作为投标门槛的,为方便业务操作,相关业务单元应在应标前,向信控办报备相关情况和相应信用期条款。

(三)必须严格执行付款放单、付款放货原则的客户:

1.首次与我方合作的客户。

2.偶有订舱,或年箱量不足20TEU的客户,不得给予预付运费信用期;预计年出运箱量低于500TEU的客户,不得申请到付运费信用期。

3.以前年度付款信誉较差、信用评定等级为D级的客户。

4.上年度未经信用等级评定的客户。

5.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进口的废旧物资、危险品、冷冻货等特殊货物,不得给予到付运费信用期。

(四)各贸易区、泛亚公司、海内外各分部、各口岸公司、各公司与客户签订协议时,信用期协议条款。

(五)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基础上,尽可能在服务协议中列明超期欠费的惩罚条款。

(六)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允许国内口岸公司适当接受客户以银行汇票支付运费。

二、供应商信用管理总体策略。

1、除政府类规费外,国内普通供应商原则上继续积极执行90天付费的信用策略,而对于中远集运长期战略合作供应商,以及在2009至2010年度大力支持中远集运业务的供应商,则可考虑由总部各业务部门,申请适当调整结算信用期。海外供应商的付款信用期,原则上控制在45天(含)以上。

2、国内普通供应商继续推行银行汇票结算方式。

3、对符合总部信用管理规定的供应商信用期,各贸易区、泛亚公司、海内外各分部、各口岸公司、各公司,须向中远集运财务部报备。

4、根据进口到付运费一般不予授信的原则,超期重箱无信用期。分部、口岸、公司应按照公司有关超期重箱处理的文件规定,指定专人,跟踪超期重箱。对超过免费用箱期,却仍未提取的重箱,必须及时向总部相关贸易区报告。

5、各分部、口岸、公司每年2月底前,须向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办公室上报上一年度信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应该包括客户信用管理和供应商信用管理工作情况。

6、各分部、口岸、公司每年3月向中远集运信用管理办公室上报上一年度所有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报告。

7、各分部、口岸、公司应根据中远集运运费坏账处理实施细则规定,及时上报本单位运费呆账情况和特定客户的信用风险。

8、2011年运费回收工作考核指标为:

(1)近12个月运费回收率(合格指标值为96%)

近12个月运费回收率=1-信用期外近12个月累计运费余额÷信用期外近12个月累计运费发生额

(2)当年运费回收率(合格指标值为93%)

当年运费回收率=1-本年累计运费余额÷本年累计运费发生额

(3)信用期外运费余额占总运费余额的比例(合格指标值为低于40%)

信用期外运费余额占总运费余额的比例=本月信用期外运费余额÷本月运费余额

9、未收回老运费清理工作考核指标:

1.全面清理2010年1月1日前的未收回老运费。到2011年年底,期间,未收回老运费余额不得超过其在2010年年底余额的5%;

2.全面收回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年底的运费。如未能全部收回,各应逐票说明原因。到2011年底,各单位2010年未收回运费余额不得超过2010年当年运费发生额的0.05%。

10、实施信用期管理后存在的问题

1.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估

2.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11、信用期管理的对策

1.加强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主要体现在:

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结算方式。

3.建立完善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制度。

4.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采用恰当的清欠方法。

参考文献:

[1]计云海。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01.3

[2]尹永利。浅谈加强结算资金管理[J].财务会计。2000.4.

第6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意义;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激烈的竞争,光靠质量、品牌、服务、价格的传统做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有新的手段。而信用交易就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办法。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企业信用交易的比例已占全部交易量的90%以上。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深入广泛进行信用经济、信用交易、信用管理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企业和群众都能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同资金、技术、人才一样都是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资源。引入信用理念,强化信用意识、恪守信用规则,必定会成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通达之路。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建设诚信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按照信用原则进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交往,是全社会协调和谐的重要基础。企业信用管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企业信用建设,必将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只有讲求诚信,自觉防范和抵制违法违章行为,才能正确处理与消费者及其他经营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广大消费者及其他经营者的信赖。在这方面,儒家的诚信文化需要继承、弘扬。其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诚信观,培育了中国儒商的优良商业道德,也可以融通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之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2、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或者说,“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最高阶段。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转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多年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信息、偷税漏税、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等各种违法违章和商业欺诈行为一直比较突出,屡禁不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信用缺失、信用管理薄弱。因此,只有下大力气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失信、欺诈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好转,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只有高度重视诚信建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提高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不讲诚信则寸步难行,美国的安然公司,国内的冠生园,就是例证。可以说,信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作用,它涉及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信息等各个管理领域。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现代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时期。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加强企业信用的管理,需要企业各级领导,各个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系统实施。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信用管理。在征信较发达国家,企业大多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有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而国内企业目前在此方面则鲜有设立,进行全面的信用管理更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职能部门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是关键,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层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整个企业尤其是管理层从根本上予以重视,才能真正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

2、要建立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主要是为了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的事前管理机制、事中管理机制和事后管理机制。事前管理主要包括行业市场调查,制定销售规则、制定DSO及年应收账款控制规模、调查客户资信状况、确定信用额度与信用方式、审核赊销合同、定单等;事中管理主要为定期的客户调查和分析、客户信用额度调整、人员的风险技能防范培训、交易证据的建档、应收账款的有效控制、交易对象的即时监控、风险信号的识别等;而事后管理则主要包括对债务人状况的科学分析和判断、诉讼时效的保护、催收方案的制定、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记录管理等。

3、加强政府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通过国家宏观制度的完善为企业信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大执法的力度。另外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防止出现随意处理应收帐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4、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财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只通过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的事后控制并不是有效的信用管理。

销售人员必须认识到,在没有收到货款之前,销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只有将全部货款安全收回,销售工作才算完成。因此必须参于信用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供应和采购人员必须认识到,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供应部门不只是企业花钱的部门,为了增加企业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取得供应商更优惠的信用政策,供应部门除要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外,还必须具有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筛选的能力。参于信用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5、设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健全完善的信用管理,需要企业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需要专业人员从事大量的调查、分析、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有效提高信用管理的必要途径。

6、培养企业信用管理人才。2005年3月,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申报的“信用管理师”新职业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进程中将产生重大影响。它标志着信用管理服务行业作为我国一个界别行业被依法确立,标志着信用管理职业已正式成为我国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中的一员,标志着我国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将会在依法规范的基础上健康成长,并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数据分析

一.营运资金管理原则与意义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采取得力的措施,缩短经营周期,加快变现速度,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是十分必要的。节约资金使用成本,要充分利用资金,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也要拓展融资方式,合理资源配置,筹措低成本资金,〖JP3〗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维持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良好的比例关系,保持流动资产结构与流动负债结构的适配性。固定资金乃至整个资金周转是以营运资金为依托,维系营运资金运转情况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营运资金对企业的作用不容小觑。〖JP〗

二.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

本次调查主要对苏宁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漏洞和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和一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参考文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此来加强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的研究期限定为5年(2008-2013.06)以内,以家电零售业中的苏宁云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宁云商财务报告及营运资金相关数据进行企业自身分析,发现苏宁目前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方法有数据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总结法,文献资料收集法等。

(一)存货管理绩效分析

存货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存货的挤压滞销管理问题突出,只是2013年上半年比2012年略有下降,存货的增加是因为配合赊销增大的目标。存货的周转率逐年下降(见表3-1),说明挤压的存货变现越发困难,现金周转能力减弱,带来一系列的困难降低企业盈利能力。说明企业的存货变现速度变慢了和存货积压多了,不良的存货管理无法使存货及时有效的销售,从而使企业的变现速度下降了。

(二)应收账款管理绩效分析

从表2-2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数额逐年增加,由于赊销的增大带来了坏账的增加。经过对账龄的分析,账龄普遍较长,周〖JP3〗转天数一直在增加,说明应收账款回收变现期限增长。企业通过赊销的增大使得销售额扩大,这样做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良好的销售收入,减少企业存货。〖JP〗〖BP(〗与此同时,企业不能忽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因为这些成本的存在很可能使得扩大的销售额带来的收益减少甚至为负。也就是说企业要做好两方面的权衡。管理层在增加销售的同时兼顾营运资金的管理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应付账款绩效分析

见表2-3,应付账款周转率降低,应付账款的金额逐年增多,这是和销售增加需要增加生产而购得更多材料有关联。应付账款管理一方面支付期限变长,金额变大,可以带来企业占用其他企业金额增〖JP3〗大,利用其他企业资金对自身企业进行运营,不仅降低自身筹资的成本,还给自身营运带来便利,不用付出相应的筹资代价就可以运用其他供应商的资金。〖JP〗〖BP(〗但是大量的应付账款不及时付款,或是要求较长的付款期限,就可能使得自己的信誉降低,供应商会提出苛刻的赊购条件,迫使企业更快付款,这样企业不仅不能利用供应商所提供的资金进行运营,而且给自身营运资金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应付账款虽然不是营运资金范畴,但是应付账款的管理关系到营运资金的运作情况,苏宁必须加强应付账款管理水平以带动起营运资金更好的管理。

三.改进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建议

(一)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通过生产出更为个性化产品来刺激消费者需求,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减少存货占用营运资金的比例,及时处理已经无法迎合时代潮流的滞销品,采取低价出售或折让手段,从而把亏损的数额降到最低。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合理的风险规避,充分发挥赊销作用、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和成本,寻找赊销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对购买方的信用进行评级从而了解他们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付款期限,放弃一味追求销售而扩大应收账款的错误观念。对于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做好监控,根据账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策略,如果企业流动资金发生困难,财务报表账面存在过多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过多,并且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成本过大,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保付,从而有效的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加强应付账款管理

与生产商进行必要的沟通,利用其销售网络优势增强与家电制造厂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延长付款期限,降低采购价格,通过把占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的成本转嫁给供应商,从而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但是在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信用,及时还款和付现可以使企业长久的利用成本转嫁供应商的方式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所以就要求企业在做决策之时考虑信用风险的存在,若因企业信誉恶化而丧失了稳定可靠的供货商,将来给企业带来苛刻的信用条件,会使企业得不偿失。〖BP(〗

(四)完善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信用影响着企业信贷条件。若因企业良好的信用而使得供应商增加收账期限,企业则可以对增加的收账期部分合理的对资金进行运用,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带给企业更多收益。提高信用的方式有很多一是把信用作为企业文化,使得企业行为都具有诚信的特征。二是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与企业信用文化融合,企业管理以诚信为导向。三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软实力其诚信信用程度关系着企业的信用程度,所以加强员工的信用与责任感是提高企业信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艳.做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2009(1).

[2]程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

[3]付东阳,李奕帆.试论高成长性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J].实务探讨,2008(4).

第8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赊销;信用风险;信号传递博弈

供应链管理正成为国际企业界盛行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随着企业违约事件的频频发生,向银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供应链企业只好求助于链上的企业,供应链企业间的赊欠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地防范供应链中的信用风险,为了管理和控制赊销引起的信用风险,大量文献[2,3,4,5]从宏观上对此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对赊销风险(也称信用风险)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建议和方法。

信号传递博弈[6]是斯宾塞在1974年首先发展起来,它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主要用于解决博弈一方(只有一个类型)在不能准确知道另一方类型(有多个类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方发出的信号来修正自己对其类型的判断的问题。鉴于供应链中供应商与销售商的赊销过程与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十分相近,以一个包含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例,本文运用这种博弈模型对此赊销过程进行微观机理分析,找到影响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并给出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方法。

一 模型的假设

在赊销过程信号传递博弈中,参与人为销售商和供应商。销售商为信号发送者,有两种类型:高信用销售商和低信用销售商,类型信息是私人信息;高信用销售商到期支付赊销货款,而低信用销售商到期一定不还赊销货款。供应商为信号接受者,只有一种类型,类型信息为公共信息。博弈的顺序是:

自然首先选择销售商的类型,。其中,表示高信用销售商,表示低信用销售商。销售商对自己的类型很清楚,但是供应商并不知道,它只知道销售商信用高的概率为,销售商信用低的概率为;销售商根据自己的类型填写赊销申请表,供应商可以通过赊销申请表计算销售商的综合评分,的取值越大,表示销售商的信用越高。本文认为通过赊销申请表计算的销售商综合评分为销售商发出的信号。

供应商根据销售商的申请表计算其综合评分,依据综合评分的高低,使用贝叶斯法则从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以此决定销售商信用的高低(即类型),对高信用销售商给予赊销,对低信用销售商不给予赊销。此时,博弈双方获得收益。

由于供应商选择行动的标准是综合评分的高低,销售商为了获得赊销,往往对赊销申请表进行包装。假设包装方式是人为的提高申请表中的各项指标,使综合评分增大,但包装需要成本,一般情况下,申请表中指标的综合评分越高,所需包装成本越大。包装成本包括销售商的虚假申

请表被供应商发现后受惩罚的可能损失(如声誉损失),申请表制作和审批人员承担的法律风险等。

不包装时,高信用销售商和低信用销售商的综合评分是不一样的,记高信用销售商的综合评分为,低信用销售商的综合评分为,且。企业包装成本函数为,。

设供应商赊销货物的价值为,供应商通过对高信用销售商赊销可获得的收益为,而对低信用销售商的赊销由于它到期不归还货款而损失。高信用和低信用销售商通过出售赊销货物可获得的收入都为,则在第二阶段结束时,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收益矩阵为下表1:

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

下面分别求解赊销过程信号传递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

1分离均衡

在分离均衡下,不同类型企业以概率1发送不同信号,信号准确地揭示出企业类型。即在赊销信号传递博弈中,高信用销售商和低信用销售商分别选择不同的综合评分。

首先找出分离均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低信用销售商不会选择信用高销售商的综合评分,高信用销售商也不会选择信用低销售商的综合评分。

因为在分离均衡情况下,供应商能根据销售商发出的综合评分信号得知销售商的类型,所以对低信用销售商而言,最明智的选择是选择不包装时的综合评分。假设高信用销售商选择,低信用销售商为了获得赊销也选择,则低信用销售商的总收益为,当低信用销售商的收益小于它的包装成本,即下式成立时,

(1)

低信用销售商不会选择高信用销售商的综合评分;对于高信用销售商而言,若下式满足,

(2)

则它通过赊销获得的收益大于为获得赊销包装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会选择的综合评分。

为使分析有意义,假定不存在的分离均衡,即若,低信用销售商也会选择:

(3)

若高信用销售商和低信用销售商的包装成本函数如图1,则条件(1)和条件(2)定义了一个区间,使得对任何的,构成一个分离均衡综合评分。条件(3)意味着,因此,高信用销售商申请赊销时综合评分要足够高,使低信用销售商要想达到同样高的水平所付出的包装成本比较高而不愿选择包装。存在区间的关键假设是“斯宾塞―莫里斯条件”:

(SM)

即综合评分的改变对不同类型销售商的包装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低信用销售商提高单位综合评分付出的代价要大于高信用销售商付出的代价。容易证明,这个条件一般是满足的。条件(SM)保证曲线与曲线在空间不相交。如图1中,对应于等式条件(1),对应于等式条件(2),对应于条件(3)。对于任何,都满足条件(1)和条件(2)。

上述必要条件也是分离均衡存在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决定的综合评分即是均衡综合评分。假设低信用销售商选择,高信用销售商选择,当供应商观测到综合评分为时,供应商认为该销售商的信用低,不予赊销;当供应商观测到综合评分为时,认为该销售商的信用高,给予赊销,若不是这两者时,为了保证所假设的策略是均衡策略,可以选择关于销售商类型的后验概率,即当所观测到的不是或时,认为销售商的信用是低的,不给予赊销,这样没有任何销售商愿意偏离这个均衡,因为偏离了无论对信用高还是低的销售商都没有好处。因此赊销过程信号传递博弈的分离均衡为:信用高的企业选择,信用低的企业选择;供应商观测到时,就给予赊销,否则,不给予赊销。特别地,高信用销售商选择,低信用销售商选择是一个帕累托最优均衡。

从以上分析可知,为了获得赊销,高信用销售商也须进行包装(),这一结果与在实际的赊销过程中无论高信用销售商还是低信用销售商都会为了获得赊销而美化自己的赊销申请表的现象是一致的。

2混同均衡

混同均衡存在的条件是供应商通过赊销获得的期望收益大于零,即满足下式:

(4)

在混同均衡下,影响供应商是否赊销的因素是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与销售商是否包装无关。若上述条件不成立,供应商就不会给予销售商赊销,所以销售商的最优选择是不包装,即高信用销售商选择,低信用销售商选择,因此混合均衡不存在。

假设混同均衡条件成立,为使供应商实行赊销的销售商的综合评分,那么是混同均衡综合评分的必要条件是无论是高信用销售商还是低信用销售商,都不愿意偏离,若偏离了,在最坏的情况下,供应商将不给予赊销。鉴于这个必要条件,应满足条件(2)(对高信用销售商而言),和条件(5)(对低信用销售商而言)

(5)

满足条件(2)和(5)的与销售商的成本函数有关。假设条件(3)也满足,则在图1中形成一个包含的区间 ,对所有的都满足条件(2)和条件(5)。易证明,对所有的构成一个混同均衡。同分离均衡时类似,假设供应商观测到,则不修正先验概率,认为,给予赊销;若供应商观测到,就认为销售商是低信用的,不给予赊销。反过来,对销售商来说,因为条件(2)和条件(5)满足,所以无论高信用还是低信用销售商都不会偏离,由此得到连续的混同均衡。在所有的混同均衡中,是帕累托最优均衡。

混同均衡情况下,低信用销售商收益最大。因此低信用销售商更倾向通过降低自己的包装成本来增加混同均衡出现的可能性。这与实际中的某类现象是一致的:某些销售商并不关心供应商通过赊销得到收益的大小,只关心供应商是否调查,他们经常通过给供应商的销售人员高额回扣来逃避供应商的检查,从而降低自己的包装成本,促使了混同均衡的出现,最终获得赊销。

三、结论和措施

通过上述博弈分析可知,在分离均衡情况下,供应商能够准确区分销售商的类型,给予高信用销售商赊销,不给予低信用销售商赊销,因此供应商能规避赊销风险;在混同均衡情况下,由于供应商不能准确区分销售商的类型,所以高信用销售商和低信用销售商都能得到赊销,因此供应商担负的赊销风险较大。为了减少赊销风险,供应商应尽量使赊销过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出现分离均衡,避免出现混同均衡。下面给出一些具体措施:

1.由条件(1)知,低信用销售商包装成本越大,该条件成立的可能越大。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低信用销售商的包装成本来促使分离均衡出现。具体措施为供应商在赊销前对销售商提出的赊销申请加大检查力度和检查为虚假后的惩罚力度。

2.由条件(2)知,高信用销售商包装成本越小,该条件成立的可能越大。因此可通过降低高信用销售商的包装成本来促使分离均衡出现。具体措施为供应商对到期归还赊销货款的销售商进行奖励,间接补偿销售商的包装成本。

3.由条件(4)知,供应商通过赊销得到的收益越小,或供应商偏向于风险保守(认为高信用销售商的先验概率偏小),该条件成立的可能性越小。因此供应商可通过减少赊销收益或对风险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减少混同均衡出现的概率,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利沿, 骆. 论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1-73.

[2] 王全在.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减少企业风险[J]. 商业研究, 2002(3): 35-36.

[3] 林钧跃, 谢旭编著. 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1.

[4] 胡明通.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及管理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 2003(1): 47-48.

第9篇:供应商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OPM战略衡量指标 苏宁电器 优缺点 财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40-01

一、OPM战略概述

OPM战略(Other People’s Money),简言之,OPM战略是一种创新型的资金运营战略,企业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在所在行业内形成自己的领军优势,从而在与供货商的博弈中实现自己议价能力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二、OPM战略的衡量指标

由于OPM战略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现金储备等指标,反映了企业充分吸纳抓住投资机会和面对突然的市场逆境其还本付息及股利支付能力。所以现金转化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是决定OPM战略的有效实施的最主要标准:

现金转化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在大部分情况下,当现金转化周期小的时候,或者为负值,说明了企业在运营资本管理中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越长,占用供应商资金的能力越强,同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能力较强,和客户一般能采取现金交易等迅速变现的方式交易,所以企业的现金流运用效率比较高。OPM战略增强了企业的财务弹性。但同时应该注意到,OPM战略占用了一部分供应商的资金,使得自己的营运资本的管理处于一种低成本的状态,但是OPM战略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OPM战略增强了企业的财务弹性,这指的是企业对市场机遇和市场逆境的应变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OPM战略运用的越好,企业抓住好的投资机会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和缓解财务困难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财务弹性就越大。

三、OPM战略途径及苏宁电器OPM战略财务应用

对于OPM战略途径及苏宁电器OPM战略财务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订单制造法——存货的有效管理

作为电器行业的龙头老大,苏宁电器的订单管理系统是值得同行业竞争者学习和借鉴的,苏宁电器的订单管理系统,能够迅速的对市场做出反应,缩短市场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同时苏宁电器在存货管理上也十分突出,苏宁电器充分利用其终端销售的方式,在与国美等同等规模的电器厂商竞争时,并不需要保持特别高的存货标准。同时苏宁电器通过公司强大的物流管理,使得存货管理更加具有效率。还有是公司存货的合理规划也降低了公司的存货。另外,电器业更加具有季节性和短期性的特点,便于公司存货管理规划。

(二)苏宁电器销售网络增强,进而增加其与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苏宁电器凭借拥有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渠道,已经形成了和国美等巨头寡头垄断的状况,这样的结果是苏宁电器可以通过其强大的销售规模转化成强大的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苏宁电器全国性的网点和销售网络,可以在苏宁与其供货商之间的价格博弈中起到关键作用,供应商不得不降价以稳定住客户。这样苏宁的成本降低,盈利空间就上升了。同时,苏宁电器一直秉承着有利于消费者的优惠政策,低价的销售使得苏宁电器在消费者中间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一定的影响力。这样换得的销售范围的扩大以及盈利的增多。其次是供货商加大的返利,增加了苏宁的盈利。由此可得,苏宁电器通过扩大销售网络而增强的议价能力,进而增强了企业的财务弹性。

(三)苏宁电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

苏宁电器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上并不是非常突出,我认为,这首先跟企业本身所在的行业环境有关,电器业通常都是现金收付,尽管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等信用支付,但苏宁电器的大部分应收账款都是以现金流的形式,苏宁电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其主要体现在信用风向的管理上,充分利用信用政策的协同效用,通过鼓励客户尽早还款的信用政策,从而加速了现金流的回收。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更有效率。

四、苏宁电器OPM战略的运用优势和面临的风险

苏宁电器通过运用OPM战略,通过对供应商资金的较高占用,实现其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增长及营业范围和水平的扩大。苏宁电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标准化复制”等经营模式降低了经营成本和费用,运用“Other People’s Money”实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增强了其议价能力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同时,也应该注意OPM战略的缺陷,对于苏宁电器而言,单纯的依靠OPM战略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好的表述了OPM战略的缺点。一旦某个中间环节出现危机,会导致苏宁电器迅速的陷入财务困境,比如说和供应商的关系破裂,则苏宁电器的存货很快不能支撑其运营,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的亏损和企业信用的下滑、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OPM战略的运用对苏宁电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苏宁电器首先是在自己的物流管理平台上提高效率,降低存货水平,其次是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合理的配置资源。再次是处理好与供货商之间的价格博弈关系。最后还要对公司的风险监控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