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图书馆学 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
内涵
[分类号]G250
1 研究背景
目前,图书馆界对理论联系实际(Integration ofTheory with Practice,以下简称ITP)评价判断争论较大。争论的焦点是,图书馆学理论是否脱离实际。卢儒珍、鲍振西等认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脱离实际。但也有人认为,理论脱离实际是伪命题,如储流杰认为,脱离实际的非理性责难是图书馆学基础研究创新的沉重枷锁。更多的图书馆界人士认为,基础理论研究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如马恒通认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工程技术理论研究均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一些人之所以认为目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不是理论本身存在此问题,而是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和各层次的特征、目的和作用,把各层次研究混为一谈。黄宗忠认为,我们在理论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某些问题,也存在着认识和理解问题,要通过讨论加以引导与澄清。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指责有的是对的,有的是不对的,正确理解ITP,应对图书馆实际范围不能理解过窄、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整体结构与分工要全面认识、对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互补性及一致性应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甚至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特别是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难以逾越的理论障碍。故研究理论与实践(实际)关系、判断两者现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ITP本不是问题,理论与实际(实践)总有一种天然的联系,理论关注实际、联系实际是它的天职,离开实际来谈论理论,无论理论多么精妙绝伦,也是无意义的。凡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必然经得起实践考验。反之,则是不完善的或伪理论。但由于不是问题的成了问题,意义就产生了。这与对理论、实践、实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内涵理解有关。不同观点是从不同层面而言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两者争论是把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淆在一起,深层次是没有意识到它们在性质上的本然统一。笔者赞同黄宗忠的观点。
2 理论内涵
图书馆学理论(以下简称“理论”)所涉及的远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从一开始就是跨学科(管理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的、难以归类的学科,所涉及的问题也早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图书馆学”问题。它包括:现代性、人、信息资源与现实、文化交流互动、图书馆的社会属性、人们对图书馆或图书馆学的认知等。可见,理论是一个综合概念。
科学的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三大功能。解释功能包括说明和理解两个方面。当有人问:“为什么我国东西部会产生信息鸿沟”时,可能回答:“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行体制存在问题”,理论解释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信息鸿沟与社会现实之间有逻辑关系;某一现实出现与否的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行体制存在问题是信息鸿沟产生的充分条件,两者是因果关系。
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既为人们提供了图书馆本身的真实图景,又为人们解释图书馆提供了某种“原理”或“公理”;理论的知识体系中蕴含着构成该种知识体系以及相应思维的方式;规范着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理论就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统一。阮氏五定律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基层馆员)只记住五句话(结论),这显然曲解了理论。其实,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极为丰富,如第二定律强调了“读者”,批评了等级社会,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有一个方法论问题。五定律提供了一个演绎方法,这易使图书馆人从较高的角度去认识它的意义、作用与其他环节的关系,摆脱就事论事的方法。当然,五定律也涵盖了维护读者权利、相信读者永远是对的、图书馆应承担社会责任等内容。五定律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若只把理论作为原理或结论、概念,这就遮蔽了理论的能力属性,曲解了理论的整体系统、精神气质以及它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与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所联系的“实际”往往只是演绎个别理论观念的一个范例,造成基层许多从业人员认为没有理论,照样能干图书馆工作。
理论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理论不只解释世界、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使我们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超越。这种统一包括理论与现实之间应保持什么样的距离、理论如何关注现实。首先,理论是对现实的抽象和剥离(抽象和剥离的程度是衡量一种理论学术性的重要标准)。常识、经验不能称为理想或学术,是因为它与现实太近似。因此,理论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这表现为两者不同步(或落后或超前于现实)。这种距离才使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互动。当然,距离过大,理想可能脱离现实。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表现为理论总是对现实的某种批判和超越。我们把正在进行的“讲座”称为“信息素质讲座”,并不是说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讲座才是“讲座”,相反,会引起我们对讲座组织、功能的思考,寻求更好、更权威的讲座。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它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刻的一系列问题:人的目的性要求与图书馆客观规律、现实性与理想性、人对现实的反映与人对图书馆创造和发展等关系。吴慰慈、杨文祥、马恒通均是从理论的现实性层面而言的,但仅从现实性层面而言,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不管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其终极来源都是现实。现实中如果没有图书馆这一机构,就不会产生图书馆学。而卢儒珍、鲍振西等则是从理想性而言的。不能只讲其理想性而不讲现实性,如果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理论有何用?故判断争论的标准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老槐在博客中阐述的某些人的错误观点,明显是对理论的误解,如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只是学院教授们的责任,与基层工作者无关。实际上,只要从事图书馆职业,每一个人都有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及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责任,基层工作者也不例外。因为要从事好这一职业,首先需要认识、理解它是什么,如何从事好,而这些属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基层工作者承担这一责任不但可行,而且有一批这样的代表,如马恒通在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科学哲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很大成绩。
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不是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答案,而只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法、思维方式、方向、原则。那种把理论的现实性理解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想法和做法,割裂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是庸俗的。在网
络环境下,阮氏五定律向我们提供了维护读者权利、整体思维、图书馆是动态发展的方法,若硬套用五定律解决今天图书馆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产生错误;不能把理论的超越性理解为理论在先。理论原本来自实际,是事实的抽象概括与总结,但若认为理论在先,理论成了先在的不容置疑的规定,然后再照着这个理论去解释实际。于是理论不再是研究的目的与结果,相反倒成了研究的起点。在尚未进人实际的研究之前,就先有了某种理论,这就会产生理论研究中的本本主义;不能把理论作为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若不符合小团体的利益,就说成理论脱离实际,“不联系实际”或“不懂国情”。
3 中国图书馆学实际内涵
3.1
中国图书馆实际
中国图书馆具体实际(简称,“实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是含特定时代中国图书馆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总和,是对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总概括。实际形式上包括:①中国社会的当前实际;②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包括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图书馆本身的实际),也包括组织机构、个人的历史和工作的实际,每位所想的、做的都是实际;③图书馆学研究的实际,包括学科发展实际和研究实际。学科发展实际朝着中西文化交融、自然科学与相互渗透、人文与科学结合方向发展。可见,ITP具有多样性。实际内容上包括:①图书馆学研究所把握的实际不是价值中立的既成“事实”,而是寄托和凝聚了图书馆学家的价值关怀与理想的“真实”;不是对现存状态的消极肯定与默认,而是通过对现存状态的否定和批判所实现的一种新的生存境界的澄清;对实际的关注不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提供某种现成的技术性和工具性的策略与方法,而是要通过反思,为理解图书馆生存状态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和境界,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因此,图书馆学对实际研究应具有不崇拜他人的批判精神、实事求是的超越精神。这种批判和超越精神是实际最重要的方面。②当前实际、中国文化传统或图书馆文化传统是一个时空概念,有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规定性。今天中国图书馆学是历史的发展,不应当割断历史,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建立和研究国内图书馆界著名学者的“思想库”是这一内容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中国图书馆的当前实际不仅传承和积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包蕴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与趋势;而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当前实际与当前世界图书馆界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它既以当前世界图书馆界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又是世界图书馆界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空间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还包括理论(包括中外图书馆学理论)、文化传统的影响范围。实际之所以包括未来是因为实际既具有“当下”“现存”的性质,还蕴涵着“理想”规定。图书馆学确立基于历史活动条件下反思的视域,又要破除主观意识,确立历史地分析问题的维度。既对现存图书馆或图书馆学研究肯定理解,同时包含对它们否定的理解(必然发展的理解)。这意味着它们是在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同时又是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向着未来发展的。
3.2 图书馆学研究实际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实际中的问题可概括为5个方面:①理论研究上,缺乏对一流经典深入研究,对各种学派学说、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不多,即使有也限于图书馆本学科范围内,“自己讲”,“讲自己”,没有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产生怎样的作用等问题;社会发展与图书馆关系、中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馆学融合度等研究不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研究水平相比我国较低,表现在简单移植国外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或结论、研究规范不够、理论体系不完整、自觉意识不够、有些方面研究不足(观念、制度、服务、服务质量评价、读者行为)甚至空白(馆员的胜任能力、读者忠诚度)。有鉴于此,范并思提出了研究观念而非概念,研究制度而非机构的呼吁。②理论工作者、基层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前者以关注图书馆在社会实际中的处境为价值导向;后者以关注理论要能够直接解决图书馆具体实际问题为价值导向。前者研究成果影响着后者的可操作性,而后者的经验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检验与吸收采纳;前者缺乏理解图书馆实践的基础,而后者因学习时间较少,缺乏足够动力去寻找实践相应的学术观点。笔者注意到基层馆员较少关心图书情报类期刊中的理论文章。这样难免产生理论与实践的隔阂,解决隔阂的关键(选择何种价值取向)是由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这种不同解读使前者把后者进行的图书馆学研究仅仅看作是“工作总结”;反之,后者看前者取得的图书馆学成果是没有用的“理论空话”。由于实际内涵极为丰富,故认识实际是困难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国图书馆或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并不完全清楚,这为图书馆决策和研究带来了不利。③研究边缘化(这不是图书馆学被社会所抛弃,而是自我放逐,凸现出实际和理论自身的危机。)、功利化、利益化。④移植国外较多,而我国走出世界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西方化和唯学科化。⑤大量的重复研究,创新性、原创性研究成果较少。
4 理论联系实际内涵
理论与实践是一种本然统一的联系。从解释学上看,理论将依照图书馆本质,在实践领域而不仅仅是作为认识去回答“图书馆究竟是什么?”这种回答不是仅仅以概念做出表述,而是以实践自身为目的,在践行中得以显现,因此而体现一种基于实践层面的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理论与实践分离,根源不是在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是在于没有意识到它们在本质上的本然统一。理论要始终保持它应有的实践品格,让实践完整地表达自身,而不应是对实践的抽象反映,实践也不是理论的机械应用。根据理论原始本文,理论与实践都是参与的关系,理论总是表现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参与的人与人之间实现着自身。故图书馆学理论既是理论,也是实践;理论不仅认识到什么,更是实现着什么;理论不仅得到一个概念的认识,还是一个对其不断的实现过程。理论和实践就在参与和实现中表现出本然的统一,理论正是在这种参与和实现中获得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表现为图书馆存在论,然后才是认识论。从存在论来看,两者一致在深层次上不只是我们一种主观努力的目标,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状态。即理论是对实践的表达和反映。
关键词 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管理 创新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The Management Idea of School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XIE Wenq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East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mote school recognize that, to achieve the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becoming elite, high school will have to improve school management level. Although in reality the situ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but we still want to enhance the school's driving force, cohesion, creativity to start, continu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ol'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school management, managers should take an advanc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s a guide, create advanc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 mechanisms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chool's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hool content type development; school management; innovation; new curriculum reform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学逐渐认识到通过教育家办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打造一流名校的必由之路。不管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丰富,还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内涵式发展都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落实等,都要依靠学校管理来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思路,成为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必修课题,虽然这称不上是新的任务,但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却蕴涵了新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民主机制的缺位和人文情怀的缺失,有些学校尤其是基层中小学的管理水平不容乐观。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学校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去,发挥每一位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摆在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对学校管理的方向与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且侧重于行政管理(职能科室、教研组、教职工等)。
1 学校管理的目标与现状
1.1 增强推动力
推动力,指引导教师积极向上、不断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和主动参与配合学校管理的一种力量。“称职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毅力和能力。”①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每天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不愿进行其他的学习和进修活动,不愿主动尝试或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每天都在进行惯性的工作。学校要从根本上给教师提供向上发展的助力和阶梯,使教师从内心中希望提升教学能力,这就要从教师的需要入手。
研究发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优势需要依次表现为:一是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二是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三是发挥专长、取得成就的需要;四是业务进修、专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受到尊重和信任的需要。②这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相似的。学校应该逐步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并不断提出教师(至少是部分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新要求,引领教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动力。这不仅局限于职称评定、提高工资和奖金、提拔升官等,因为职称、工资、官位终究虽是必须的但也是有限的,有些人经过努力也得不到就放弃了,而有些人得到以后没有新的目标也不再努力了。激励要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给予有能力、水平的教师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使教师感受到努力的成果被别人认可和赏识,自己得到了尊重和回报。
1.2 提高凝聚力
学校的政令畅通、教育理念为每一个教职员工所理解,并能齐心协力地贯彻执行,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学校管理的凝聚力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横向的凝聚力。即各职能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各位教师之间都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有些学校工作往往是各干各的,很少出现默契的配合,有了功劳大家抢,有了问题互相推,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上进心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工作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工作分工不细、工作责任不清、奖罚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二是纵向的凝聚力。从管理序列上看,许多学校官僚作风依旧,上级领导决定的事情既不经过民主决策,还要求下级无条件执行,给一线工作的教师、班主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于管理层面的条块分割,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对教师和班主任发号施令、施加压力,使教师、班主任疲于应付,没有相互协调和适应减压的措施,导致基层教育者怨声载道。这就造成了整个学校缺乏必要的凝聚力。
三是时序性的凝聚力。各职能科室、教研组、老师们要总结好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为下一届教育者或继承者提供借鉴,成功者的不断接力才能使学校不断进步。但现在一些学校采用工厂式的奖惩制度,只注重个人教学成绩,使得教育者不愿意相互交流,有好的经验也相互保密,即使被迫写经验总结也是敷衍了事,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就造成了有些学校的教师、班主任、管理者都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式的努力来完成工作,不能很好地吸取和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很缓慢,甚至一生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只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教书匠。
1.3 提升创新力
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学校自身应该是创新型学校,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内外环境。比如:鼓励创新的民主管理机制、教师教学创新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文化氛围,都是学校管理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工作多是常规性的,各种评比、考核制度使教师不敢创新以避免自己学生成绩的下降,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学校创新能力提高的障碍。试想,如果不是教育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能够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学校有几所呢?而创新改革初见成效、形成自身特色的学校所占比例更是有限。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创新力,要想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
1.4 打造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高升学率,也不是高待遇,更不是严柯的制度,而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旨归的竞争力。这才是学校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学校的发展进步、教学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植根于教育教研当中。只有不断地研究教学和管理,才能在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时避免邯郸学步,才能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有所创新,才能为教学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地基础,才能为学校成为强校和名校创造必要的条件。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为了第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实际上,先进学校与落后学校还是保持着差距,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学校必定会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并且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人心,他们主动地去感悟、去实践、去追求。优秀的学校文化会成为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学校在进行强硬管理的同时,还要有人文关怀,关注一下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既要给他们压力和动力,又要给他们机会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这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有教师成长,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成才。学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使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有些学校将教育科研看作是没用的花架子,只能对学校工作业绩起衬托作用,根本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也有一些学校的领导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便不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甚至因人定制、因人设岗,保护某些个别人的利益,但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学校发展的长期滞后。
2 学校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首先,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确立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规划好学校发展的步骤,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充满着人与人的交流,学校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成长。围绕着学校发展蓝图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管理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打造和谐校园、实现内涵式发展。
其次,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创立民主、和谐、创新的管理模式,形成认真干事、团结进取的管理团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制度体系变革中,重建制度建设,凸现民主色彩,建立综合互动、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是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清晰的改革思路。”③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经过民主程序,体现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认识这是自己的制度,就应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内容要体现人文关怀,避免一味地强制、惩罚等内容,做到宽严适度;制度的原则是鼓励创新争先、加强团结合作、增强推动力和凝聚力。
第三,落实到位。制度的实施要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问题与偏差,并形成监督机制、纠偏机制和更新机制。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中,学校要以教学和教研为中心,促进制度不断创新,使教师自觉成长、自我管理,增强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在管理中增加教师自身的效能感,使教师实现内涵式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创造条件。学校要努力创造管理制度实施的条件,改善教师教学、生活条件,为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李希贵在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时,在全市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市内特级教师和特聘教师制度,“使那些学术上有造就的教师不再仅仅从管理岗位方面找出路,而是把适合自己的道路拓得更宽。”④从而使教师们找到了不同的提升和发展的路径。
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打造强校、名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一个学校从管理入手、从日常小事抓起,积极进取、努力奋进,重视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一定能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
注释
①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2.
② 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24.
关键词:学校文化管理;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86-02
学校文化管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就受到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学校文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在当前正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
明确概念的基本内涵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定研究尺度、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深度的准绳。列宁曾经深刻的指出“要进行论争,首先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1]正因如此,无论是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是分析学校文化管理的相关实践问题,都应该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清晰和确切的界定。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学校文化管基本内涵的相关探讨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学界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基本内涵的探讨可谓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却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清晰明确的界定。这是我们对学校文化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一大障碍,也是我们对学校文化管理概念继续进行探讨的价值所在。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以全体师生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以全体师生和员工的为最终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文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在整合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基础之上,逐渐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和员工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主流价值观以及独特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励教师和员工。学校文化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强调软要素、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以及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整合。[2]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是综合运用学校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为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主体价值创生服务,同时也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文化环境和支持。[3]还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管理就是主要依靠对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以及协作意识等文化因素进行经营与整合,从而促进教师的思想情感、教学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实现升华和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4]对以上各种观点和看法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学校文化管理基本内涵的看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却都蕴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内涵:都重视教育环境中人的情感、意识等因素的作用;都强调协作的意识;都是以教师价值的体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
由此,本文将学校文化管理界定为:是在尊重学校不同人群文化的基础之上,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以协调师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基本追求为基本准则,培育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来熏陶和感染师生员工,从而使教师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理念或模式。学校文化管理既可以避免传统的经验管理过于强调人的经验和一些规章制度的弊端,又可以规避近代科学管理对人的价值和能动性的忽视,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特征
学校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具有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和民主化等基本特征,接下来对这些特征分而述之。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人本化
学校文化管理的人本化即是以人为本,也是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尊重和认可。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通常都是以任务为中心,所有行动都是围绕任务而展开。教师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仅仅是按着学校领导指令行事的职员或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激情难以激发,教育教学热情更是不足,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形中的学生通常处于客置,而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天生活力被各种规章制度所束缚,无穷的潜能也难以被激发,个性更得不到张扬和释放。如此以来,学生难免会消极对待学习,而被动的跟着教师的节奏走。那些保障学校各项正常开展的后勤服务人员的价值更是难以体现,他们只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服务人员,不被重视和尊重。
学校文化管理背景下,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得以尊重。尊重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是学校文化管理理论的题中之义,也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说人本化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当然,人本化并不是一句空白的说辞,也不是学校粉饰形象的一个宣传口号。因而,学校实行文化管理策略,以人为本要先行。要对全体师生员工“灌输”人本化思想和理念,使人本化的思想和理念牢牢的扎根于全体师生员工心中。
[关键词]开放教育 教学管理 内涵建设
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和内涵建设既是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课题更是一项困难的工程,如何聚焦内涵、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探索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稳步发展,形成有序的教学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开放教育教学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开放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迎难而上,切实从根本上加强教学管理与内涵建设。
一、目前开放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现状及困境
1.开放教育学员情况复杂、不便管理
开放教育学员都是免试入学的,他们原来的专业背景、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以及年龄、职业、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都有所不同,首先在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员功利性较强,纯粹为了拿文凭而报读开放教育,其他一概不管,当然也有少部分学员确实想通过开放教育形式学习知识、有所收获;其次在地域方面,我校目前开放教育学员中大部分不在岳阳市区内工作,甚至遍布在全国各地,这对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很多教学环节无法落实,很是无奈。
2.教学待遇偏低,教学积极性难以调动
主要体现在面授辅导课酬和各项教学活动酬金方面。老师们普遍反映开放教育上课的课酬太低,不愿意担任开放教育教学,尤其是优秀的外聘老师,因为课酬太低,担任了一学期的课程教学之后,不愿再在我校担任教学;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经费较紧张,计酬标准不高,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这对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责任教师名为“责任”,实为“承包”
开放教育专业责任教师是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设计者、教学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指挥人,负责所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研活动、教学实施、教学监控、教学督查等。从理论上讲专业责任教师应享有较高的指挥权和监控权,但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责任教师更多的是只有承担各类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义务,而没有对专业课程辅导教师的统一指挥权、管理权,没有约束机制、奖惩机制,或者因为专业师资薄弱甚至我校根本没有一个专业教师,这种情况下责任教师只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教学工作很难实施,更谈不上完成。
4.管理教师名为“管理”,实为“代劳”
开放教育学员大多数就为了一张文凭而来,只交钱其他一概不管,而管理老师不可能强迫学生学习。学生不上网也不积极主动学习,而管理老师又面临着繁重的招生任务,学生不学不做,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完成,直接影响管理老师工作量的考核、津贴的奖罚,况且管理老师更要依托学生完成招生任务,怎么办呢?这就使管理老师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履行好管理老师职责,完成工作量,管理老师在很大部分情况下只能给学生代劳完成学习任务,如作业代做,甚至考试、毕业论文都由管理老师“了难”,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之外,管理老师更多的是做好学生的“服务者”、“了难者”,在一定层面上讲就是“自己做戏自己看”,开放教育的学生管理面临着无对象、真空层。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抓制度建设,聚焦教学工作内涵
我校自2000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在开放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中,开放教育学院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完善,尤其在2010年9月,为了更好的提升开放教育教学内涵,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课程导学责任制》《课程辅导教师评价考核标准》《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管理制度》《责任教师量化考核标准》等考核文件,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责任教师工作手册》和《管理教师工作手册》,更直观的明确了责任老师和管理老师职责,并统一印制成册。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还将不断地修改或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开放教育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
2.抓常规教学,夯实教学工作基础
开放教育教学环节复杂而繁琐,从学员进入学校开始,要经历入学教育、自主学习、上网学习、面授辅导、实践实习、平时作业、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既要遵循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突出开放教育教学特色与创新,开放教育学院以“学生分类管理、面授科学安排、网络虚做实抓、实践彰显特色、奖惩形成机制、效果客观评价”为指导原则,力求“聚内涵抓常规、抓常规促教学、促教学提质量”。
(1)狠抓面授辅导
①创新方式。安排面授辅导,应根据学生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学生是否愿意上课的民意调查情况,对无学生上课的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形式进行,有学生上课的课程集中安排面授辅导;原则上只对专业必修课程安排面授辅导,选修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不安排面授辅导课的必修课程实行导学责任制,由专业课程辅导老师全面负责这门课程的释疑解惑、网上答疑、学习指导等教学支持服务工作。
②调整形式。安排面授辅导,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到课情况,征求各专业责任老师的意见,灵活处理、科学安排。面授辅导课在时间安排上可采取集中面授、分5—10次安排面授;在教学地点上,可以在校本部,也可以在实践基地或者送教上门;在面授辅导方式上,可采取集中面授、讲座、研讨等形式。
③改革课酬。取消开放教育本专科课程差别标准,以职称作为课酬标准依据,兼顾教师上课态度、质量及效果,从表面上提高课酬标准,通过缩减课时变相提高课酬,实际上与原来的课酬标准相比,课酬并没有提高,没有给学校增加开支压力。在面授辅导课时大量压缩、课时计算标准降低的前提下,体现低职高聘、优课优酬。
④优化外聘。在聘请教师方面,专题讲座宜聘请校外名家名师;在我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再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争取形成一支优秀而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
⑤专项考核。面授辅导课的考核,制度依据为《课程导学责任制》《课程辅导教师评价考核标准》《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管理制度》等,考核可从多方面进行:
第一课程辅导教师的考核:责任教师依《课程导学责任制》《课程辅导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对本专业的课程辅导老师进行量化考核,由院部统一把关审核;
第二建立值班查堂制度:根据现实情况,每次面授辅导安排3个人值班考核,由院部行管人员1名、专业责任教师1名、专业管理教师1名共同组成,深入一线深入课堂了解老师上课情况、学生反映情况,在宏观上把握教师的面授辅导效果;
第三管理教师的考核:要求每次面授辅导到课率达到25%。管理老师要与每个学生之间签订一份上课出勤率保证书,要求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不低于30%;管理教师要督促学员上课,根据学员的工作情况现实情况,可以让学生分批间断性的来上课,发动、激励学员来上课,对学生的意见要及时反馈给院部,要让学生由被动消极的来上课变为积极主动的要上课,开放院要以优质的教学水平吸引人,以“五心级”的服务感动人,循序渐进、良性循环,最终保证到课率。
(2)实抓实践教学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践和课程实践。校外实践基地活动的开展,要做实做好,彰显特色,形成亮点,需做好“五个一”:
一是一个好的组织策划,主要由专业责任教师和管理老师共同合作进行;二是一个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典型场所,如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实体企业;三是一个好的指导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好的教学水平;四是一个好的讨论或学习的主题,与工作实践密切挂钩,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局势,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五是一个优质精美的课件,能给实践教学锦上添花。
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责任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组织工作量大,劳师动众、劳命伤财,且活动经费紧张,活动酬金不高,不宜多次开展,要求主要专业每个月开展1次实践活动,形式不限,每次活动要有总结与反馈、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形成一系列材料,要求有活动计划、活动内容、照片、活动记录表、活动总结。
(3)巧抓网上教学
网上教学工作的开展包括上网学习时间、网上教学活动、网上教研活动、非实时答疑、课程资源的点击率、资源建设与整合等方面,巧抓网上教学就是“虚实结合,虚做实抓”。开放教育学员学习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上网意识也不强,网上教学难免流于形式,难以推动,尽管如此,开放院加大网上教学管理力度,做到“有安排、有实施、有督查、有考核”,形成“教学安排引导、院部统一督查、责任教师助学、管理教师核查”的网上教学管理机制。
责任教师的助学主要体现在网上辅导答疑和网上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建设。网上教学要善于利用电大平台,重点放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建设方面。
以法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为例,可以从四个层面由浅入深的充实课程资源。
①由厚变薄、去粗取精:把书本知识提炼出来,把“厚书”变成“薄书”,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这需要根据教材书章节进行整合。
②构建专题、精益求精:根据提炼出来的知识分成若干个专题知识体系,以专题形式整合资源,对每个知识专题深入分析,高度浓缩。
③以人为本、体验实践:根据知识专题,整合配套的试题集,如:案例分析、思考题等,以主观题为主,题量不宜过大。
④紧盯前沿、与时俱进:作为法学课程辅导教师,要时时掌握国家最新立法动态,以及相关的司法判例,将最新的立法及其修改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给学生。
除了文本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外,视频资源的开发也在尝试之中,可以把专题讲座、集中面授辅导课全程录下来,做成流媒体课件,上挂到电大学习平台,作为分校的精品课程,在网上课程资源整合方面有所创新。
3.抓机制创新,提升教学工作水平
(1)建立机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不论是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网上教学还是其他教学常规工作,要体现“有机制、有考核、有兑现”,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形成较完备的管理机制,对教师有各类考核标准,对工作好坏有奖优罚劣。
对教师的考核包括责任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标准、管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标准、课程辅导教师评价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将老师的考核结果与工资、津贴挂钩,与课酬挂钩,与晋级、续聘挂钩,实现低职高聘、外聘转内聘,引进优秀人才,形成激励机制。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开放教育学院负责人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专业责任教师要起专业学科带头人作用,课程辅导老师起专家示范引领作用。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①爱岗敬业、教育育人的示范。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电大教师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②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示范。要埋头苦干,倾己所学,诲人不倦,以自己对电大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无私地奉献自己青春和才华;治学上严谨务实,谦虚好学,敢于拼搏创新,在开放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③关心学生、热心服务的示范。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以耐心、细心去服务学生,为学生着想,替学生说话,为他们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7-02
目前,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也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虽然,国家和高校都在积极地帮助大学生创业,但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低、资金不足以及抗压能力弱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能力不足,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此来提高其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以及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
1.大学生创业能力概念
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依靠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发新市场、新材料、新产品,得到较好的结果[1]。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创业基本知识、应用国家优惠政策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是从创业知识的了解,创业技能的培训,市场的研究,抓住机遇的能力以及自身综合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2]。
2.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主要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创业态度[3]。对于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包括基本的创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指创业的步骤、方法以及具体的策划书写等。创业技能主要指创新、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市场研究能力、机会把握能力等。创业态度指创业的积极性,创业的抗压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创业的自信心。
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的途径
1.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1)自身因素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创业准备、资金、实践以及能力[4]。根据数据显示,很多大学生都对创业感兴趣,但是,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却很少。大学生在创业准备的过程中对创业的前景太理想化,没有做好解决困难的准备。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市场波动、资金匮乏以及法律风险等问题的影响,会失去创业的信心。其次,创业资金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另一个因素。虽然,国家提供了一些创业贷款,但大学生由于没有资金储蓄,在创业的过程中,只依靠创业贷款无法满足所有的资金需求,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受到了资金的限制。此外,缺乏创业实践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另一个因素。在高校学习中,虽然参加了创业课程,但是该课程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根据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缺乏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生创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业技能、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等。
(2)高校因素
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高校因素主要包括创业教育的缺失和培养模式的同化[5]。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依旧没有创业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学方法依旧是以前就业教育的方法。其次,由于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创业教育无法落到实处,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创业教育师资不足以及创业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都是影响创业教育的因素。目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师队伍依旧是由以前的教师队伍组成,很多教师由于长时间的脱离社会,自身没有创业经验以及对社会市场情况研究不足,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培养模式趋向同化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较低,人才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校教师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对社会市场需求了解严重不足,导致其将创业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恐怖化,创业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创业学生的态度。此外,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国家政策和教育局创业章程的影响,很多高校按照政策要求培养学生,导致在某一行业创业学生过多,导致行业竞争力过大,严重影响创业学生的自信心。
(3)政策因素
影响经管类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是国家政策制定不配套,政策执行能力不强以及政策的长远性不足。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这就需要国家优惠政策的扶助。但是,由于创业优惠政策涉及的部门多,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手续繁琐,持续时间过长。政策制定的不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创业信心。此外,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牵涉部门广,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创业政策是新出台的政策,它与各个政策管理部门之间的规章和条例还没有科学的整合,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政策与管理部门规章条例的冲突,导致优惠政策落实难。此外,管理部门对优惠政策掌握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最后,创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我国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时间较短,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优惠政策突然停止,导致创业压力大,甚至会直接导致创业失败。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期性,加强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增强创业的实践能力。
2.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途径
(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能力,财务信息整合能力,市场调查、研究能力,政策解读能力,创业基本技能掌握能力以及出创新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落实学生上岗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团队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找准机会的能力
创业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好的项目,这就要求学生眼光要长远,交际圈要广,并善于发现、抓住机会。要想发现和抓住好的机会,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强化认知能力,拓宽融资的渠道,转变传统的观念。在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专业经管知识的学习,其次,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基本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扩大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圈也属于人力资源的一部分。针对大学生资金短缺,大学生改变传统的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款的方法,积极地寻找投资人来实现融资。
(3)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学生必须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首先,在出现问题时,要具有抗压能力,调节好自身的心态。在学生创业前,学生要明确了解创业失败后果,做好最坏的打算,等问题出现时,避免心理受到更大的冲击。其次,在出现问题时,要通过积极地心理暗示,积极地应对解决问题。此外,学生也要加强身心的锻炼,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资源整合能力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要加强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财务资源整合能力。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是关键,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善于发现人才、抓住人才以及激励人才,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只有这样,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团队成员才能够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此外,财务资源的整合也是创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创业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创业成本。
(5)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组建团队,管理团队的能力。要想保证团队合作的高效性,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充满自信心,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作为一个团队,创业大学生要有积极调动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高校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为创业学生提供方便,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不足,导致高校经管类学生创业能力无法提高。因此,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抗压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积极地抓住机会,提高成功创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郭萌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0:54-56.
[2]李凡,谢立仁,张明亲.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8:35-37.
[3]曾梅华.广东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与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2:71-78.
[4]贾婉峥.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8:154-155.
关键词:管理学 中国管理学 西方管理学 方法论
1.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趋向
当前中国管理研究的趋向,是以中国管理思想为核心,探求其现代价值。大量的工作在厘清古代管理的思想、原则、宗旨以及对这些素材做出当下的解读,并比照西方管理思想,探讨其异同或优劣。其着力点在挖掘思想、解释思想,其最高成就在成就一个兼容并包的管理思想体系。
东方管理学创始人水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大理念,并把它作为东方管理学的理论精髓,形成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和包括人道、人性、人缘、人谋和人才的“五行”管理理论,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中和”与“和合”。
胡祖光采用文献梳理的人文研究方法,在《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中,将管理世界的对象分为人、物、组织三个元素,将管理理论分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和以组织为中心的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对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进行了新的解读;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等一一与之对应。按照人文研究的思路,胡祖光分析了中国管理学的思想,将中国管理学分为“纳言”、“用人”、“治法”、“处事”、“教化”五个部分。
2.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2.1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评析
基于管理学的社会人文性质,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不可回避。而迄今现有的管理学理论著作绝大部分都是以西方社会和西方企业市场为对象的产物。这些全盘西化的管理学研究最大问题是,缺乏对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和解读,甚至完全以西方管理代替中国本土化管理。并且,在管理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机械人的简单假设,即依赖收入决定行为、刺激输入决定绩效输出的单一因果关系,管理学是理性的实证科学,其实际应用与文化背景完全无关,西方理论和工具可以完全照搬运用。
2.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学理论方法的现代结合研究评析
为数不多的中国式管理学派学者,在没有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以及体用关系之前,就盲目地把西方系统科学的数理方法和管理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系统哲学作机械性粘贴。因此,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西结合式创新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学问的粗浅,它既不能如实再现中国古代圣贤的管理智慧,也无法与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系统科学和管理理论相接驳, 因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3.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在管理学方法论上历来存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完全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一套方法,将管理现实类比于客观自然的因果定律;人文主义则主张对管理对象进行深入理解,不轻易做出超出情景的定律。孔茨所谓“管理理论的丛林”正反映了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
中国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和着重点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二者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对社会属性进行研究,不必一定采用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近代社会科学正是在实证方法论的指引下,才脱离了哲学和人文科学的限制,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土壤。
对于管理现象而言,管理思想和文化并不只存在于书本之上、典籍之中,这种思想和文化已经深深渗透进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实践中。人不再生活在物质宇宙中,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丝线,编制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纠结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方面的一切进步,改良和加强了这个网。而管理思想和文化作为“客观之网”是可以用实证主义方法加以研究的,离开当代丰富的管理实践和成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4.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全球意义
到目前为止,中国管理学仍然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的提出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不相容。大树比喻所提供的框架,可使二者在认识上从不相容走向互相促进。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整合中国管理学的认识框架,从而为中国管理学的构建提供启发;而且有利于在更加全面和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 重新审视中国管理学的全球意义。
在泰罗发起科学管理运动之前的漫长时期,西方世界中的管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管理实践中的艺术和哲学元素,主要采用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哲学与准哲学研究方法。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管理学研究开始将研究对象集中于管理实践中的科学元素,并开创性地引入了理性主义加实证科学的研究规范,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范式。接下来100 多年的西方管理学主流研究,在遵循和完善这一范式的同时也彻底放弃了哲学研究方法。虽然管理实践呼唤管理学界对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展开研究,并期望将其与对科学元素的研究合为一体,但是科学主义范式所固有的内在局限,使得哲学元素被长期排斥在管理学研究的认识视域之外,艺术元素也只是作为科学元素的附属品而零散地出现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中,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也吸引了一些西方管理学者,如德鲁克和圣吉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内涵,揭示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然而,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主义范式的认识局限,甚至有所突破,但是却并没有达成科学研究方法与哲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没有实现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的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学者没有建立包含科学、艺术和哲学这3种元素在内的统一的管理学认识框架,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都包含独特的传统管理文化。管理科学与各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接触,似乎也可以产生诸如“印度管理学”、“日本管理学”和“韩国管理学”等不同的管理学体系。对一种传统管理文化及其当代管理实践进行的研究,如果限定在科学主义范式中,只能产生出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不同分支或学派,必然同样地回避人的主体性和完整性,摒弃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不能达成其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的内在整合。中国管理学之所以有可能突破科学主义范式,避免成为一种仅仅是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某国管理学”,是因为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具有独特的管理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在哲学的层面上把握住了战略这个管理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 J].管理学报, 2005, 2( 1).
【论文摘要】 管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掌握管理规律和管理技巧,并且使学生能够将掌握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管理实践中,能够较好的完成管理工作。高校管理学课程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结合到管理工作实际来看,管理学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本文就从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解决管理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管理学教学。//zuowen/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中国所面临的管理型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学作为高等院校一门专业课程,理论性极强,所涉及的面也较广。管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掌握管理规律和管理技巧,并且使学生能够将掌握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管理实践中,能够较好的完成管理工作。高校管理学课程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结合到管理工作实际来看,管理学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本文就从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解决管理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管理学教学。/
一、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一)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综合素质教程,也有针对专业课程所设置的专业课。不同的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而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会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药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专业属性,从他们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管理学课程的设置。许多高校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而全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二)管理实践课程较少: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成管理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而由于理论知识往往都是万年不变,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结合时代问题进行实例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就会缺乏时效性,课程的相对吸引力也会下降,所培养的学生也很难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三)教学方式单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到“学”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现今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校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课堂化的“填鸭式”教学,很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互动式教学在高校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被忽略的,教师没有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发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期终的书面考核形式基本上是大部分高校课程考核的一种形式,管理学课程也不例外。但是这种基本上都是靠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也无法体现出他在实际操作中的管理水平,所以这种考核形式还是太过于单一了。//zuowen/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一)完善管理学课程设置:高校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时,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属性,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并且在设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不能只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给学生,而忽视他们对实践课程的需求。最好能为学生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明白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比教师的枯燥灌输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可是大得多。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关键的一步。/
(二)推进教学改革,要以案例教学为核心:一般的教师都有经验,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比较大,但是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话,学生很快就会感觉到厌烦。所以进行管理学教学,同样不能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最好能够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管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案例之中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能接触到枯燥的理论知识。//zuowen/
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既方便学生理解,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能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案例。要更多的采用巩固知识型案例和启发式案例,来帮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对管理学知识作出一定的自我思考。而在案例选择好之后,要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案例教学的成功。//sixianghuibao/
(三)加强实践教学:高校应当加强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给学生创作更多的实践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第一手的管理知识,而且对学生之后的就业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理论知识是死的,只有学生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管理学的要义和内涵,才能真正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管理能力。//html/jianli/
(四)完善考核方式:传统的文字考核方式对于有实践能力考查要求的专业来说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字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测,那么就会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对学生的全方位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创造力你们看得到,这才有可能使得管理学教学活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管理型人才。/
参考文献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王凤辉.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开封大学学报. 2009(04)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任文举. 基于企业模拟运营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11) 毕业论文
王长峰. 管理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j]. 陕西教育(高教). 2010(03)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 奇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1 审视目前的教育管理学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我国教育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研究成果显著, 教育管理学科地位由从属到相对独立。但是,教育管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缺陷, 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教育管理学概念陈旧,体系拼凑,视野狭窄,理论肤浅,缺少实效功能。张新平教授指出著作有别于教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具有深度、逻辑强、有层次感、透彻、体系特征明显, 以此为衡量标准,他认为当前我国有影响的教育管理学专著显得非常稀少。这表明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还需要作新的尝试与探索,并呼唤创新性的、对我国整个教育管理学界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巨作的问世。
笔者认为孙绵涛教授于2007年新著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管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应该说符合一部经典专著的特征与标准。其逻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与前著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前著作的缺陷和弊端,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行了一次革新,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读教育管理学的视角。
2 就各维度评述孙绵涛的《教育管理学》
孙教授的《教育管理学》几乎囊括了教育管理学所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评阅该书的一把标尺。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各维度来进行一些分析和评价。
2.1 教育管理学学科组成要素
孙教授提出学科三要素说,包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三个范畴。姑且不谈此概括是否详尽合理,以下就这三要素各自的内涵与特点作一些探讨。
(1)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孙教授提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并通过论证现象是多层面的以及本质与规律的密切联系来支撑其论点。这种论证似乎更为深入和具体,但笔者认为不能为了说明此观点,而将教育管理现象概念作泛滥化和模糊化理解。如果说客观存在的都是现象的话,那么,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实在与意识等似乎就没有本质区别了,因此,这里的现象范畴未免过广。另一方面,即使现象是多层面的概念,那么,只将现象分解为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等子范畴又是否完整与恰当呢?
(2)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孙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一套新范式方法论,其中包括一般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范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且三者密切联系。可见,这种新范式方法论比简单地概括有哪些研究方法更为全面、系统和深入,同时,他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也作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此外,从该书研究方法来看,作者运用更多的是思辨研究,且否思特征更为明显。其优势在于能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其劣势在于作者可能陷入自我思辨和“独白”的泥潭,从而使该书成为“书斋式研究”。因此,建议作者综合运用思辨、实证和实地研究方法,以使该书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
(3)教育管理学科体系。首先,该书在论述学科体系时没有具体谈论其逻辑起点问题,而该问题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逻辑起点是学科对象领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 根据逻辑起点能够推演出一系列学科理论的范畴,由此,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动态的教育组织,但教育组织是否就是最简单的细胞形态呢?搞清逻辑起点的内涵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将其与研究起点区别开来。研究起点是我们着手研究、开始认识某一事物的起点,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研究起点是一种感性具体,而逻辑起点是一种理性抽象。根据这些特点来看,该书是从教育管理现象为基础来构建教育管理学科体系,并由教育管理现象推演出教育管理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等四个子范畴,其中,教育管理活动又是第一个范畴,是其它范畴的基础。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该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管理现象,研究起点是教育管理活动呢?或者另有其它?分清起点问题并非易事,有待进一步探究和论证。
其次,该书的理论范畴和理论逻辑都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从理论范畴来看,该书是从教育管理综合的视角来构建的,是由教育管理现象基础上的四个子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论述的,是通过对整个教育管理现象的抽象来形成的,并且具有普适性;从理论逻辑来看,是按教育管理现象各子范畴之间内在逻辑以及这种逻辑与教育管理学科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来构建的,且子范畴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是一元结构式的递进逻辑。可见,该书的学科体系颇为独特。不过,从书中来看,孙教授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仅分为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是否不够完善并且稍显牵强呢?
2.2 教育管理学的价值论与整合论
在张新平教授对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归纳中,以教育管理价值论与整合论的影响最为广泛。
(1)教育管理价值论。根据张教授的概括, 教育管理价值论主要强调事实与价值的融合。孙教授在该书中谈论教育管理观的体系及逻辑时也花了不少笔墨来综合分析教育管理观的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且还指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互碰撞的历史。可见,该书在事实与价值关系上是符合教育管理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
(2)教育管理整合论。教育管理整合论强调教育管理学理论既应包含价值论题, 同时又能高度关注人的主观性和道德伦理问题;它倡导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统一,而该书的观点与教育管理整合论的观点如出一辙。首先,该书是从教育管理这个综合的视角来构建教育管理学范畴的,并将教育理论与管理理论有机结合,该书还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学科基础的整合。其次,作者跳出了具体的教育管理相关内容,从更高、更深、更抽象的层次来探究人性与教育管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人性与伦理向度渗透入整个教育管理现象的各个子范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价值与伦理的关照。
2.3 教育管理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教育管理理论、实践及其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对于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必然涉及到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和国际化问题。孙教授在书中构建其理论时也经常借助国外一些先进理论进行论证,虽然这样有助于我国教育管理学理论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使其尽快实现国际化,但作者是否更应该重视其本土化研究,更加从我国实际来构建教育管理理论,而非直接将国外的理论搬用过来套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学中。因此,如果要使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对实际起到指导作用, 就必须加强对教育管理理论的本土化处理,其基本原则在于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2.4 教育管理学的后现代思维
教育管理学的后现代思维强调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但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管理学及其研究, 比较注重其实用性, 而对其批判反思却关注不够。而孙教授无论是在整本书理论范畴和理论逻辑的构建上,还是各论具体内容的探讨上,都处处流露出其强烈的批判反思精神(尤其是创新型批判反思)。作者并不局限于原有的教育管理学的条条框框,也不将自己禁锢在传统著作体系的框架之中,而是摆脱了原有的思维习惯,跳出了原有的种种束缚,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教育管理学。这对于改变我国“解释性”教育管理学的依赖性、顺从性,并进一步升华无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这种精神和思维方式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
3 整体评价全书
笔者对孙教授所著《教育管理学》的总体感受是:(1)理论抽象层次高、逻辑思辨性强、论证充分;(2)分析深入透彻、语言凝练、规范;(3)体系完整、结构严密,条理清晰;(4)角度新颖、方法独到,别具匠心;(5)视野开阔、个性色彩鲜明、学术品性浓厚;(6)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批判性与独创性。此外,该书在教育管理学理论范畴及理论逻辑方面的新探索以及浓厚的哲学色彩也为该书增添了许多光辉。由该书可以看出作者的抽象理论层次和逻辑思维水平很高,思维脉络非常清晰,具有缜密的分析、思考能力,宏观统筹全局的能力很强,高屋建瓴,使书中的六论各具特色而又联系紧密。同时,该书时刻折射出作者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高层次的学术涵养、完善的人格品性与过人的智慧。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完美。从另一方面来看,该书也存在着一些小小的弊端与不足。个别地方为了内容的完整性或者推理的透彻性而忽略了形式的规范性;个别说法有些牵强、绝对而缺少有力说明;有些地方有偷换概念之嫌或结构重复、僵化;个别观点和论述还有待进一步推敲与商榷。此外,由于该书的著作性特征明显,并且研究方法主要为思辨性研究,因此处处流露出较强的逻辑思辨色彩以及较高的理论抽象性,而这作为一本教材而言或许不太适合。
当然,这些小瑕疵并不能掩盖住该书的众多优点与耀人光辉,也不能否定该书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界研究中的巨大意义与价值,更不能由此对作者的学术涵养与扎实的学术功底产生怀疑。我们有理由相信,孙教授的《教育管理学》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次创新性飞跃,这朵盛开的奇葩昭示着未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 李尚群,李正云.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3] 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 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 段彬彬.教育管理学逻辑起点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