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枢密韩太尉范文

上枢密韩太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枢密韩太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上枢密韩太尉范文

在谈论作文之道时,苏辙认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并且谈到了修养历练、积极实践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教育的真谛:重视生命本身的精神成长,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本身即是一种教育。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以生命为本的活动,离开人的生命,教育就无从谈起,极富人文意蕴的语文教育尤其如此。写作学习绝对不仅仅是学习文法技巧,决定文章厚重感的是诗意而浓郁的人文情怀。苏辙的重大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慕先贤,体验生命价值

善于学习圣人,获得崇高的人生操守。孔子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表明儒家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言统一、砥砺人生的传统。尤其文人,更是以静修文德为人生追求。苏辙秉承孟子的“浩然正气说”,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尘得失而不惧, 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乎天地。’”将孟子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的内容具体化为对富贵、贫贱、夷敌、困难、死生、得失的正确态度,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努力学习勇者,获得坚强的奋斗精神。黄宗羲在《谢翱年谱游录注序》中提出:“夫文章,天地之元气也”,“逮夫厄运危时,天地闭塞,元气鼓荡而出,拥勇郁遏,坌愤激讦,而后至文生焉。”先贤们穷且益坚的抗争精神是形成美文的生命底色。苏辙曾在《为兄轼下狱上书》中说苏轼“少报有为之志”,并对其人格进行赞美,说明其兄长坚韧乐观的精神感染了苏辙,无论人生如何跌宕起伏,为人志气不可缺少。

虚心学习智者,获得恢弘的人生智慧。苏辙最推崇的无疑是孔孟之书,也能在品读中有自己独到的人生感悟。在《缸砚赋》中,他借谈从黄泥而成为缸、到碎而为砚的现象,表达了他全真守正的人生思考,批评了世人汲汲于事物的变幻之中而不能自拔,指出“守性”乃是事物处于平静状态下最为本然的特质。养性的问题,就是一个使人向善而臻于理想人格的问题。苏辙在不自觉地努力涵养自己高贵的生命特质和文化人格。

二、遍览山川,迸发生命激情

体验首先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然后才是内心的形成物。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在感受、主观体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更是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历史上的名人义士都十分重视游览名川大山,耳闻目见,生动深刻地体验人生百态,而后诉诸文字。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山川历目前, 而英灵助文字”(《碧溪诗话》)。自然伟大而永恒,钟灵毓秀、雄奇伟岸,总能给人以无限遐想,使人们敬畏而慨叹,从而变化气质,生发豪情。庄子主张“乘物以游心”,继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白居易在《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中说:“天地间有粹灵气焉,万类皆得之,而人居多;就人中,文人得之又居多。盖是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正如苏轼称赞苏辙所言:“其文如其为人,故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生活的巴山蜀水,自古就是景色奇秀之地:“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旖旎的山水、变幻的风土人情给苏辙以无限的生命激情,长期徜徉其间,或居或游,耳濡目染,涤荡心灵,久而久之,便会化为一种秀杰之气,孕育华章。

另外,游历过程中的目见耳闻即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在经历中体会“万物洞察皆文章”,作为对读书养气的补充。司马迁早年遍游名山大川, 积累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方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苏轼在《江行唱和集序》中也说:“山川之秀美, 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遗迹,与凡耳目之所以接者, 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辙更是大力倡导走进山水的“养气”之法,指出广泛游览可促进养气:“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时,“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上枢密韩太尉书》)。反对一味死读书本,并且批评那种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是“腐儒”(《上两制诸公书》)。

苏辙在文章中多次提及登临游览的经历。他登上黄州快哉亭时,触景生情,于是感叹道:“士生于世, 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表示了不随世俗流传、不戚戚于个人遭逢不幸的决心。他在游览过宜宾夷中乱山、目睹乱山之中生民的生活后,从内心迸发出“遥想彼居人,状类麋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过宜宾见夷中乱山》)的感叹。

三、对话名士,获得生命感悟

米靖指出:“对话即意义在个体之间或通过个体而流动,这种流动导致某些新的意义产生,从而在团体中形成某种‘共享的意义’,作为保持社会或群体团结一致的粘合剂。”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看来,中国古代的稷下之谈、书院教学均与现代的对话教育思想有神和之处。与同时代的名士交往,成为古代文人尊崇的时尚。

苏辙出身于诗书之家,当然重视对孔孟之书的学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看到“百氏之书”“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气”(《上枢密韩太尉书》,下同),主张积极交游当时各类名人贤士,借以“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壮”。苏子由曾经激动地描述他拜谒欧阳修时的场景:“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可见其难以抑制遇到志同道合者的喜悦之情,并且格外珍惜对话交流的机会。他在《兄除翰林承旨乞外任札子四首》中自谦地说,“臣自知才气学术皆不如兄”。在与其兄长交流的过程中,他总能获得裨益、取长补短。他曾说:“今大天下之士,辙已略观之矣, 可谓见多识广。”他深深体会到, 一个人,于此有不足, 则于彼有所长;于此有所蔽,则于彼有所见, 其势然矣。他同苏轼一样,兼济儒释道各家思想。因此, 他在荣升之时,决不会“春风得意马蹄疾”;失意落魄之时,也能始终保持乐观、不改素志。他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广泛接触各类人物, 确实能对开阔眼界、养气起到促进作用。在行文时总是把持有度、敦厚持重,这与其广交名士、深入对话、感悟生命真谛不无关系。

总之,苏辙在重视文学写作时能够较早地认识到“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他的养气说重视学养与阅历,这也正是言语活动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正所谓“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养气”本质上是个人禀赋、情感情结、经验阅历的潜移默化,虽然漫长缓慢,然有智慧之光烛照其中,亦有生命之火燃于其间。

参考资料:

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 》,《基础教育月刊》2004年第5期。

2.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期。

3.余冠英等《唐宋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第2篇:上枢密韩太尉范文

一、学会感恩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唐朝诗人孟郊也曾感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乌鸦尚且知道反哺,羔羊尚且能够跪乳,为了教会学生感恩,在教学著名学者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重点介绍了母亲悲苦、艰难的人生历程,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体会母亲那博大无私的爱,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学生只有做到了最基本的感恩于母爱,才能够学会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感谢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感谢教师教会了你知识,感谢你的竞争对手让你克服了困难……才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认识生命的可贵

保尔曾经说过: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

冰心曾在《谈生命》一文中告诉我们:“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深刻地启发了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张晓风启示我们要“敬畏生命”;法国思想家蒙田让我们“热爱生命”。

通过对这几篇与生命主题相关课文的学习,增进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教会了学生要善待生命,因为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呢?

三、培养勤奋求学的精神

当今是科技时代,是知识时代,要想做一个知识丰富、学识渊博的人,就必须勤奋好学,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宋濂讲述自己真实的求学经历和深刻的亲身体会,勉励马君则要勤奋、专心的学习。我启发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读书态度。通过畅谈讨论,学生树立了新的求学观,他们深深地懂得了成功来自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我又给学生补充讲解了四年制教材中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使学生认识到不要死读书,要扩大外在阅历,向课外延伸,因为读书贵在行万里路。

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后,学生进一步树立了学以致用,学习要与经验互补,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等思想。

而出自司马迁《资治通鉴》中的文章《孙权劝学》,主人公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求学,最后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故事更是给学生以启迪。

四、磨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任何人在学习、实践、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学生往往在失败后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并战胜困难。

这正验证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在学习《再塑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后从座位走到门口,去感受海伦·凯勒生活的黑暗;接着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刚才我们只是尝试着做了一次盲人就感到如此的不容易,那么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又是如何艰辛的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呢?

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向学生推荐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正是因为他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绝不向任何磨难低头的精神吗?

继续拓展延伸到《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他紧扼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

以上事例和名言都使学生增强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进而磨炼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五、增强忧患意识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往往无忧无虑,很容易形成“坐享其成”的懒惰思想。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千年前的孟子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何况是我们呢?

第3篇:上枢密韩太尉范文

关键词:陆游 诗论 评说 工夫在诗外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但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诗论家,他对诗歌的论述颇多,把陆游的诗论加以整理评价,挖掘其现实意义,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悲愤出诗人

陆游生当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时代,金人节节进逼,南宋政权掌握在主和派秦桧手中,打击主战派,屈辱投降。岳飞惨遭冤死,宗泽、韩世忠等名将忠臣得不到重用。陆游一生始终坚持抗金主张,在仕途上也不断受到当权的和议派排斥和打击,他非常悲愤,心底里痛苦的呐喊,于是发为慷慨激昂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在《澹斋居士诗序》中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苏武、李陵、陶潜、谢灵运、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己,故其诗为百代法。”陆游认为诗人伤时感事,悲愤难忍,“激于不能自己”,才借歌倾诉出来。他曾说:“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这些苍凉激越之音,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写道:“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言者,其皆有不得已有乎!”陆游的诗论自然和前人有师承的关系,然而更主要的是当时许多爱国志士惨遭杀戮或遭排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他自己恢复中原的愿望不得实现,国势危殆,诗人悲愤异常,所以发为这种诗论。

主和派苟且偷生,不以恢复中原为念,而中国北部论陷区的遗民,则饱受金人的荼毒。“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渴望南宋王朝收复失地,解除他们的痛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代表遗民的愿望写出来的。然而,结果是“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而今袖手看?”陆游的悲愤既有爱国主义的激情,也有忠君的因素,但他反侵略和压迫的呼声,对人民的高度同情值得肯定。

二、善养气者出好诗

陆游一贯主张文以气为主,没有“气识卑陋,而文词超然”的。他在《方德亨诗集序》中写道:“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诗人认为那些患得患失,思想庸俗的人,没有高的思想境界,没有卓然独立的气概,就写不出好诗来。他十分赞美方德亨“晚愈不遭而气逾全,观其诗可知其所养也。”他在《次韵杨伯子主簿见赠》一诗中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宴坐》一诗中,他说:“周流惟一气,天地与人同。”都说明正气的养成对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他在《上辛给事书》中写道:“某束发好文,才短识近,不足以望作者之篱,然知文之不容伪也,故务重其身而养其气。”陆游主张培养不屈不挠之正气,敢于反抗庸俗,蔑视富贵功名,遭受逆境而不变节,具有独立高尚的人格,有此等胸襟的人才能写出好诗。

孔子说过“志气塞乎天地”的话。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可见养气之说,始于孔孟。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的观点对陆游有很大影响。陆游看到南宋一些士大夫慑于权奸威势,对外苟且偷安,畏敌如虎。不振作其气,便不足以救亡图存,而死气沉沉,正气不足,也不能写出好诗。所以,他大声疾呼,并付诸实践,他的感情是壮怀激烈的。他在《放翁自赞》中咏道:“野鹤驾九天之风,涧松傲万木之春。”诗人以野鹤、涧松自比,自有一股傲气。骨气要从艰苦的生活中锻炼出来,他的《感兴》曰:“艰苦外奋尝,愤郁中不平……感慨发奇节,涵养出正声。”在《周益公文集序》中,陆游也认为要成就一个人才,必“使之磨砻龃龉,濒于寒饿,以发其藏。”在生活道路上,不经过许多曲折与磨难,便不能养成坚强的战斗意志。他要培养的人物,是敢于反抗权奸,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正气人物。他自己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三、文变染世情

陆游说:“诗首国风,无非变者。虽周公之豳亦变也。”他认为不但声乐在变,器乐在变,内容在变,体裁、形式也在变。还指出:“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千余年后,乃有倚声制辞。”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文学创作要密切结合时代。南齐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他列举历代文变之后说:“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是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依存的客观法则。不懂这一法则的作家,其作品就会背离时代。

我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杜甫等人都是深谙“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的文变家。正直的作家,能根据时代的盛衰而上动下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世态的前面。好则歌颂之,如:文武之盛德;否则暴露之,如:对幽厉之昏愦、平王之微弱。作者的笔有匡扶神稷的责任。

陆游对文变的深刻认识,不但使他终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对形成他明快、豪爽、雄健而自由的独特诗风,亦不无关系。陆游的时代,是金人南侵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压迫、奴役另一民族的时代。这时候被压迫的民族,理应紧急动员起来,上下一心,抵御外侮。陆游就是这一时代的旗帜,他中年入蜀,曾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他身着戎装,往来阵地,斗志昂扬;考察南郑地形,积极谋划出击敌人,有时亲自参加前线的战争,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坚持不渝地主张抗击入侵之敌,恢复中原。他关心祖国的统一,心系人民的安危。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多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的豪言壮语。他在74岁高龄时作的题为《暮春》的诗中说:“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他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泪”的词句和岳飞的“空悲切”的愤激之辞,同样是高昂的时代音符。

四、文贵自得

陆游在《颐庵居士集序》中说:“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所谓自得就是有独特感受且发自肺腑,抒写真情实感。当一个诗人,在喜怒忧悯、安顺颐乐的感召下,就有可能发生创作冲动,写出穷情详切,旨远言近、耐人品味,富于感染力的诗歌。钟嵘在《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一个诗人要写出读者太息流涕,感同身受的作品,除作家应具有的文字修养外,最主要的就是陆游说的“在有自得处”了。若没有真正的自得,只是为诗而诗,最多只能哗众取宠于一时,结果“初悦,可人意。熟味之,使人不满”了。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当“国破家亡”之时,“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使忧国忧民的陆游寝食难安,以至于在临终之际,还发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恨。陆游的有自得体现在诗歌中,就是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情感,铸成长枪大戟刺向敌人。

陆游用什么方法达到“有自得”?他曾有诗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他主张的“有自得”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认真读书不遗余力;二是实践,也就是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有自得”是创作的源头之一,也是灵感之源,否则就不可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陆游说:“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必有是实,才有是文……动天地,开金石,其胸中之妙,充实洋溢,而后发现于外,气全力馀,中正闲博,是岂可容一毫之伪于其间哉!”这里的“胸中之妙”,说穿了就是“自得处”。正因为发其自得,才能有金石之声。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等诗句,就是他“有自得”的表现,就是他广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果。

真正“有自得”,才能创新意立新说。陆游曾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因此他“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愧色”。自从“四十从戎住南郑”,经历了丰富多采的军旅生活以后,他才达到“诗家三昧忽在前,屈贾在眼元历历”的境界。大有“从心所欲不逾距”之势,可见“有自得”是多么的重要。

五、工夫在诗外

陆游在给儿子的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外”是什么?一是自己的生活实践,就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实际感受。从这些触发得来的思想感情,才是真实的,写出来的诗,才是真诗。二是个人修养,即养气。也就是说要做好诗人,首先,必须做一个正真的人,做一个有正气的人,然后才能做好一首一首的诗。他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对诗歌创作的感发作用:“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把创作的视野从书本引向广阔的生活实践,主张诗人直接感受生活,抒写生活,开拓题材,掌握真正的创作方法。他对学诗也很有心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告诉我们写诗一定要“躬行”,有了纸上所得,还须经过一番实践活动方能心领神会,功力俱全。他在《上辛给事书》中说:“天下岂有器识卑陋,而文词超然者哉?”明确告诉我们,宽宏的度量与精湛的才干,是靠生活与实践磨炼出来的。陆游把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当作学诗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实践活动看作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归入“诗法”范畴,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找到了理论依据、创作源泉,这是陆游诗论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他对现实主义诗论的重大贡献。

陆游“诗外工夫”之语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创作积累。他之所以强调诗人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杜绝诗坛上片面讲究形式技巧,专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拾人牙慧的恶习,为人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诗人告诉我们,只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个性的诗篇。陆游一生奔波劳顿,常在山水间旅行,既增长见识,又陶冶情性。他在《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感叹道:“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没有亲身的生命体验,诗人发不出这么深沉的感叹。

“工夫在诗外”的诗论主张,使诗歌创作从单纯的技法中解放出来,面向生活,直接从生活的土壤中获得创作素材,这显然比江西诗派以流为源的创作法则要高明得多。他的诗外工夫揭示了诗歌创作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渊源关系,在诗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陆游的诗论,可谓博大精深,发人深思,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其价值之大和现实意义之深,可立千秋而永存,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2].陆游:《渭南文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

[3].刘勰:《文心雕龙》,人民出版社,200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