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管理实现路径;民营企业;联想集团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走出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民营企业要想更有质量的发展,不仅需要业务国际化,更需要管理思维的国际化。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①根据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管理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②国际化人才管理等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有助于稳定跨国公司的运营。③目前学术界达成的一些国际化人才管理的模式主要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而国内的研究则大都立足于国有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国际化人才管理的模式创建上应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理论背景
(一)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在构建“国际人才资源高地”时曾将“具有高学历、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定义为“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之后,不同的学者也对“国际化人才”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定义,主要特征如下:①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②能较快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并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③具有较强的管理或专业技能以及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管理。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管理,中国石化集团在2014年以胜任力为核心搭建了国际化人才管理体系,并根据国际化人才类型的不同给出了领导胜任力模型、专业序列胜任力模型、全员核心胜任力模型,整个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一体化、系统性、深入化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理论的一种演绎,具有检验和补充双重作用,是为了完善理论而进行的定性研究。
(二)案例选择。在考虑案例的代表性与可参考性、资料的可得性和充分性的基础上,选择联想公司作为案例研究目标。
三、案例描述及剖析
2004年,联想集团并购IBM PC部门,开启全球整合,从直接投资到整合全球组织、完善架构以及人事调整,可以看出联想集团对于人才管理的重视。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点:
(一)国际化人才内部培养机制。(1)梯队建设。通过人才的梯队培养建立起强大的人才后备力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联想集团有多重针对各梯队的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岗位序列体系,继任者计划较为知名。1)岗位序列体系。联想集团在中国的平台上建立了30多个专业序列,根据不同岗位序列要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每年对员工进行序列评定后责、权、利也会发生变化。2)继任者计划。 “继任者计划”将培训发展的资源重点向高潜质人员倾斜,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和潜质的中高层管理者。 “岗位序列体系”和“继任者计划”两项培养计划实现了由下到上的自我努力以及由上到下的领导帮扶的结合,使得联想集团的内部人才得到更充分的培养。(2)人才外派。联想集团在对外直接投资初期就有计划地将大量人才外派来增强业务与沟通能力,此后还将自身擅长的交易式模式2和做法推广到全球实现国际化。(3)内部培养机制建立。多梯队计划的培养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外派人才推进国际化,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内部培养机制。
(二)国际化人才外部吸纳机制。在面对陌生复杂的国际交易市场时,联想集团也意识到从外部引入人才势在必行。
(1)国际化招聘思维。新联想公司注重海外或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工作背景。为了引进高端的国际化人才,联想集团不仅会与全球一流的猎头公司合作,还会定期到海外去招聘。(2)国际化薪资结构。联想集团自1998年开始贯彻以3P3为基础的薪酬理念,后期融合了IBM-PC在薪酬制定方面的优点后在全球推出了 “P3”体系,即Priority(KPI的优先性)、Performance(绩效沟通和反馈)、Pay(报酬),根据KPI优先指标的达成,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反馈,然后据此支付薪酬。(3)外部吸纳机制建立。把国际化的招聘思维与适应的薪资结构相结合,以先进思维吸引人,以优厚待遇留住人,形成了联想集团国际化人才外部吸纳机制。
(三)联想集团文化建设。(1)“入模子”4培训。“入模子”培训是新员工进想的第一步,培训表现是决定其能否如期转正的重要依据。这不仅能让员工在短时间内了解联想,还能够传递联想文化,点燃共创未来的激情。(2)人才融合。人才管理需要融合在国际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文化冲突问题。联想集团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强调尊重差异的“坦诚、尊重、妥协”六字方针、促进思维方式理解的“鸡尾酒行动”以及凝聚整体的新联想核心价值观等。(3)文化建设机制建立。通过“入模子”培训团结思想,再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人才融合,形成了联想集团文化建设机制。
(四)国际化人才管理实现路径。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经营实践中,很多企业喜欢用高报酬从其他企业将高级管理人才“挖”过来,但常常因为文化差异“水土不服”。而联想集团采用了“搭班子”的方法,寻找当地的接班人,形成传承机制。
见效快的外部吸纳与持续有效的内部培养相结合是联想国际化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中的两条大道,并以“搭班子”建设为契机进行汇通。文化建设则是“班子”能够顺利运转的原动力,通过“入模子”培训以及进一步提升的人才融合来推动并实现联想的国际化进展。根据联想集团相关管理者实践,本文建立了联想集团国际化人才管理的实现路径模型。
四、结语
如同人体的基因密码一样,企业内部也具有其独特的“DNA”,即企业的“成功基因”。对优秀的企业进行分析,找到这些独特的“成功基因”,将其嫁接到其他企业实现整体发展。创新的国际化人才管理实现路径是联想集团在直接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重要成功因素。本文总结出联想集团国际化人才管理实现路径,以期对其他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谭力文,吴先明.国际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
一、价值链与价值链区位选择的意义
“价值链”最早是由美国战略学家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值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进料后勤、生产、销售、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性活动与支持性活动组合构成了企业完整的一条价值链。
在价值链概念提出之前,学术界更多地把对外直接投资看成是在海外设立“企业”――一个在境外独立生存和竞争的、具有完整的价值创造功能的实体的问题来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并不符合。现实情况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设立的并非总是具有独立生存和竞争能力的“企业”,更经常的情况是,所设立的仅仅是一个在企业价值创造全过程中承担某一单项功能的“部门”或分支机构。也就是说从价值链层面看,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某一个(些)环节的活动被安排到了境外,比如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或销售中心等。显然,从价值链特定环节而不是从总体企业整体层面来考察和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符合现实情况。价值链概念提出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它使得我们能够从价值链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而不必停留在企业整体层面来考察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另一方面,它也使得我们能够从价值链区位的跨国安排,而不是企业整体区位选择的角度来揭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本质。
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在全球动态竞争环境中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是谋求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与企业竞争优势长期保持的源泉,是对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这才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本质动因和核心目标,而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优势驱动型动因(或者说是利润驱动)和优势创造型动因(包括市场驱动、自然资源驱动、信息资源驱动、学习驱动等)只不过是企业谋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直接动因,或者说是传导动因,是企业动态竞争力循环中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本质动因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区位选择的“价值链”理念,就是围绕着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来对区位选择及其布局进行设计的。将企业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区位,赋予不同区位在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围绕增强竞争力来展开,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的分布上能最大化的符合企业投资“动机”要求,从而使投资区位决策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长期性。在实践上,区位选择“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将区位选择及其布局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框架。通过一体化管理,使区位选择及其布局在企业统一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各区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产生整合协同效应,使企业获得最大化投资收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使区位选择实现优化。
因此,“价值链”理念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优化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通过对我国企业区位选择“价值链”管理,有利于减少我国企业区位决策的盲目性和价值链环节过于集中的问题,弥补区位决策的盲区,强化决策目标的明确性,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具有合理性;有利于增强区位结构的协调性,产生整体的协同效应,使我国企业应对区位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二、价值链区位安排与对外直接投资
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创造功能相互不同,相应地,各个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条件也就各不相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环节具有高人一筹的优势;我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的生产、组装上具有相对优势;印度在软件开发、金融服务产业上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如果再进一步细分,我国在劳动力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产品设计和完善上领先其他国家;日本在产品生产运做效率上一直处于领先;欧美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有优势明显。因此,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优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就能够转化为企业价值链特定环节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就会综合东道国区位在价值链某一环节的相对优势(与其他各国比较)与母国的某一环节相结合。由于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工序间是无法贸易的,因此要想在价值链上获得价值增值最大,就需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东道国,将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布在不同区位,以获取竞争优势。
在极端情况下,各区位的要素禀赋差异充分大,以至于跨国企业必须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寻找一个最佳区位,如表1中的“”所示(即最优区位选择)。当然在现实经济中,企业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可能同时安排在多个区位,如表1中的“”所示(即次优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地区(A、C、E)设置装配中心;也可能把多个价值链环节集中在某一个特定地区,如表1中“”所示,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常常也是R&D、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心。“×”表示当前没有或很少选择的区位,“”箭头方向代表不同的价值链环节投资区位流向。
这样,传统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址问题,实际上就深化为价值链环节的区位选址与实现路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初始条件和不同企业的投资动因上存在差异,因此价值链环节的区位选址与实现路径问题就会有所不同。典型的表现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价值链区位流向的差异。一般来说,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而言,优化生产区位以提高成本优势是首要任务,因此在价值链投向上选择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组装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是首要任务,因此在价值链投向上选择发达国家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缩小技术差距。实践上,近年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举向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的学习型投资也部分说明了价值链投向上的差异,但他们的本质动因都是一样,就是协调与优化价值链全球区位分布,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
区位战略
就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言,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发展的时间还很短,竞争意识和竞争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能力还很弱,只有较少企业能够有意识地从价值链层面考虑投资区位选择与安排问题,多数民营企业目前仍然受“一企、一厂、一地”(即一个企业、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传统模式制约,从而不同价值链环节在对外投资区位布局上往往呈现出过度集中倾向。一直到最近几年,在电子和信息产业中的一些民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区位的独特优势,在全球布局价值链环节,从而有效增强了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如联想集团等目前已形成了技术开发一大规模生产一销售维修网络垂直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体系。联想在纽约设立集团总部,在北京和美国罗利设立全球运营中心,在美国硅谷、香港、深圳、北京设有研究开发以及生产中心,各中心有不同的分工:硅谷是情报信息站,实时监控世界最大电脑市场的最新技术商业动态;香港承担主机板的新产品的开发与试产;深圳直接为香港服务,承担大批量的主机板生产,主要为降低人员开支。在销售环节,北京联想拥有国内销售网,香港联想拥有国际销售网并在其他14个国家建立了25个子公司,形成一定规模的国际销售网络。
可将“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型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以联想、华为和中兴通讯为代表;另一类为非高科技(适用成熟技术)民营中小企业,以“走出去”的温州民营企业为代表;同时将企业价值链简化为研究开发、生产与装配和销售与售后服务三个环节。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外国跨国公司有显著的区别。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母国是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东道国区位主要是发达国家,而外国跨国公司所处的母国是发达国家,海外投资东道国区位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这种区位上的不同,导致了中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价值链各环节的区位选择与外国跨国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与中国其他非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区位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表3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已全面建立了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在全球各个区域进行价值链的安排,整合全球资源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价值链区位战略可以概括为:在发达国家研发,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在全球销售。而从表5中可以看出,中国民营适用技术企业的价值链各环节的区位选择:除在母国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外,生产组装环节基本上不会安排在发达国家,有部分中低端非自主创新产品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销售。但相比之下,我国民营适用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区位战略是以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建立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发挥民营企业的成熟适用技术优势,获取最大利润与市场空间。如温州双合盛鞋业有限公司到尼日利亚投资开办制鞋企业,是将价值链的最后一道工序搬到当地完成,而出口由原先的成品改成半成品。又如东鹰家纺(纳米比亚)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在纳米比亚经营比较成功的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从国内进口棉布等原材料和加工设备,从南非进口棉芯,在纳米比亚设厂进行棉被、窗帘、枕头等纺织品的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南非、博茨瓦纳等周边国家,是比较典型的按价值链进行区位布局的民营企业。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区位选择是:研发在母国和发达国家东道国齐头并进,生产在母国进行为主同时不失时机的兼顾发展中国家生产,销售则基本定位在发达国家市场,母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海外投资前期阶段较少涉及。显然,从表3与表4和表5的比较中,可以得出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外国跨国公司和中国民营非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品当前也很少销回母国,同时也很少销往其它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到发达国家投资的动因主要是学习国外知识、技术与管理经验,其试用开发的高端产品还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在前沿技术战略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创新产品(如华为公司的3G技术产品)在我国本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空间还相对较小。
当然随着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的升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延续,高端创新产品可以在下一轮消费中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在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得到前期对发达国家投资消耗的补偿。另外,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创新产品中很少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进行生产,很显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具备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加上对母国的环境熟悉,创新产品的销售当前也不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没有必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另外,也可看出,由于技术创新的风险大,研发过程寻求全球合作非常重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一样,基本上采取了国内国外齐头并进,同步研发的战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 走出去 对外投资
前不久,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特别联组会上,就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企业“走出去”强调了两句话:一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二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为企业发展开拓空间。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外国公司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国际合作意愿增强,这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我们民营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看好我国企业资产状况良好,看好我国的资金优势,看好我国讲求信誉,愿意与我们加强合作。二是金融危机造成国外资源类和高技术类的企业资产缩水,低价甩卖项目以套现,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许多国家都注重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国的大型成套设备质优价廉,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为我们“走出去”承包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
为了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我们确立了以科技为支撑,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此研究所共同开发了生物质复合工程材料项目,同时成立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过调研,像非洲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竹、木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非常希望引进我国的先进技术。我们具备“走出去”的优势。我们通过实践和探讨,对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即:民营企业的自身优势,具有“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空间;国家应尽快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便利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创造条件;国家应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打造顺畅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紧对涉外人才的培养;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走出去”的知识产权应急和预警机制;民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民营企业具有“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跨国经营,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不应该只是企业的个体行为,而应该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推动中国经济更持续的发展。
1.民营企业的优势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批民营企业已经具有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是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动力强劲。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短短几年内,许多民营企业把“引进来”和“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内外联动,互利共赢,为建立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创造了许多合作方式,例如: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承包、中外双方共同投资组建跨国公司、境外投资与收购等等。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已成为国内一般商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主体。政府对民营企业这种“走出去”的积极性,应高度重视并加以爱护、引导、扶持。
我国要真正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参与。民营企业“走出去”是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同时也必将成为海外开发的主力军。
2.民营企业“走出去”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的形势,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发展迅速,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民营企业的相对资本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缺乏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涉外法律准备不足;对各国人文环境还缺乏了解;缺少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研发能力不足等等。特别是我们在尖端技术、高端品牌、管理理念、组织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一定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树立全球理念,不断创新对外开放的手段和机制,全面提升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竞争的层次。
3.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创新要点
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绝不是历史经验的简单延续,而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潮流、新趋势,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站在更高台阶上、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因此,“走出去”的或正在准备“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还需要经过一番改制、改进。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吸收民间资本,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吸纳民间资本越多、加盟的民营企业越多,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越有利于“走出去”。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创新提升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带动成套设备、商品、技术、劳务的出口,促进结构调整。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特别是兼并国外知名品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2)外贸发展应由产品贸易为主,转向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并重。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的转移,还要做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的输出,发展服务贸易,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双向国际化。
(3)在对外行为模式上,先以引进、学习、模仿为主,进而转向自主创新齐头并进。民营企业应不断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企业品牌等领域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在产品的价值链和分工上,逐步向研究开发和品牌销售两端延伸,最终达到提升我国国际交换的分工地位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4)在国际规则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经贸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广泛促进多边、区域、双边等各层次国际贸易和投资协定,全面、深入地参与和影响国际市场规则形成,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国际市场规则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要通过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促进我国长期发展,同时也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二、尽快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实现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创造条件
民营企业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主体,必须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推动。政府要转变职能,深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
位,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认识。目前“走出去”往往侧重于大型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支持不够,这里有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偏差。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三十年里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低估的强有力支撑。
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走出去”,要一视同仁、平等参与和竞争,简化审批、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的组织、引导和服务,特别是国家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把民营企业纳入正规的服务和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政策法律支持,积极为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条件(2010年,天津市商委免费培训企业对外合作业务,同时计划将安排100项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带动商品、技术、劳务、成套设备出口,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四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特别是兼并国外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基地;五是鼓励企业以总承包、带资承包、BOT等方式承接境外工程,提高工程质量,完善相关服务,带动货物和服务窗口。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形象。
三、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打造顺畅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因为资金问题,许多好端端的项目眼睁睁看着流产,十分可惜。政府可否考虑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加大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的业务支持,在海外建立基金机构,将我国投资力与所在国投资力紧密相连,使我国在投资管理上与国际接轨,逐步具备国际一流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要进一步研究财政税收、金融外管、工商海关等配套支持的鼓励政策措施,让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发展上更加顺畅。
四、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紧对涉外人才的培养
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发展,除了正确的决策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的供给与保障。民营企业一般缺少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政府有关部门要十分注重帮助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有境外投资和境外经营才能的人才,引导企业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造就一批懂国际投资业务、懂国际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外语、能经营管理企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原则,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放宽限制,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民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的人力资源,把每年退休的涉外人员组织起来,聘请到民营企业来发挥余热,弥补现阶段人才匮乏的缺陷。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的管理及服务行政法规,为企业成功“走出去”提供基础条件和有效保障。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走出去”的知识产权应急和预警机制
我们应加强知识产权的权利信息、法律规则信息、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等方面信息的分析利用,防范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应尽快建立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关于知识产权法情况的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涉外维权援助等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针对目标市场和投资地区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海外投资能够建立在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的基础上,侵犯权益与被侵犯权益同时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六、民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
截至2008年底,宁波在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892家境外企业和机构,其中,境外资源开发投资发展较快,总体呈上升趋势,投资额从最初的10万美元到2008年的7190万美元,增长速度非常快(见图1)。民营企业是境外投资的主体,占80%,以独资或合资新建资源加工厂为主,收购并购为辅,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南亚,南美洲、大洋洲和北欧。在开发投资的众多资源中,矿产资源占80%,林业资源占6.7%,海洋资源占13.3%。矿产资源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平分秋色,铜、铁、钴是开发投资重点。
但是,境外资源开发投资额与企业数在宁波市境外投资总量中占比较小。至2008年底,宁波仅有19家企业投资境外资源开发,投资总额11896.5万美元,占宁波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1.93%,相对于其他投资类别,排名最后。从运营状态上看,61%的企业能正常运营,其中13%的企业能持续盈利,48%的企业基本维持现状。另外39%的企业或面临倒闭,或出现利润明显下滑,或因其他原因尚未正常运营。
二、民营企业投资境外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资金制约
从宁波民营企业投资境外资源开发的状况看,之所以出现起步慢,无法投资大项目,或后续经营不佳的现象,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不足,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其一,投资额核准条件名亡实存,在源头上制约着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2006年以前,审批部门在核准投资额时执行“企业投资额不能超过净资产一半”的规定。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实施,从法律层面取消了对外投资额的比例限制,但各部门操作不一,外汇管理部门审核企业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时仍按老办法,如宁波兴隆车业有限公司原打算投资2000万美元,但因净资产不够,只能投资800万美元,最终错失良机。
其二,融资渠道过窄,使企业投资后难以持续经营。目前,企业的官方贷款机构只有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两家,重国有企业,轻民营企业,惜贷现象普遍存在。宁波华州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加蓬勘探到矿产后进入冶炼阶段,东道国落后的经济条件逼迫企业自行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而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的贷款始终未获批准。只能将大部分股权(开采权)忍痛卖给投资商,大大影响公司发展。
其三,财政支持覆盖面小,大多数企业难以获得。目前,国家对“走出去”企业的财政支持包括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资金、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主要形式为前期补助或贷款贴息,但“僧多粥少”现象十分严重。如2007年全国有1000多家企业申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只有十分之一的企业能得到,其中中石油等国有大型企业又挤占了民营企业的得款空间,宁波已连续数年未获资金。当然,地方政府对这几类支持基金也会同比配套,如宁波市级和区级财政就根据投资额的大小给予3—15万元人民币的补助,而这对企业而言是杯水车薪。
其四,外汇和税收制度阻碍资金的有效运作。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放宽了资本项下的用汇条件,取消了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等,但仍需对资金来源进行审查,自有外汇投资的仍需在外汇账户上存足对应金额外汇,对后续外汇投资和资金汇出仍需逐笔登记与核准等,依然阻碍着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的有效动作。
对企业境外收入主要采用税收抵免等直接鼓励措施,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间接鼓励措施涉及较少。这些政策虽然透明度高,但对于投资大、见效慢的资源类项目刺激效果有限,资产运营效率较低。
(二)行政制约
表现一,审批程序复杂。商务部在今年已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并将于5月1日实施,原第16号令《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同时废止,该办法大量下放核准权限,但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的第21号令《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仍在实行,对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做出的具体规定与商务部标准不一,造成同一个境外投资项目两头申报,效率低下。行政部门间的权力制约使投资项目越大越难成功。2008年,宁波合盛集团已被宁波外经贸局批准赴俄罗斯投资建厂,但因注册资金过大(7000万美元)至今仍压在国家发改委,未获批准。
表现二,审批材料多且随意性大。行政部门随意或变相增加核准所需材料的现象频现,如对境外收购项目,需先备案(即先书面上报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核准。
(三)人才制约
一是缺乏国际型的企业家。调研显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之一是创办人具备国际眼光或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但在后期管理、决策与运营中这种企业家精神的效应减弱,小富即安、国际化管理水平弱等民营企业家的软肋开始显现。
二是缺乏复合型的国际化操作人才。对外投资的复杂性和国际性需要大批通晓金融、外语、科技、管理、法律、信息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稳定员工,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财力和环境都无法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人才瓶颈从根本上制约了境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支持服务体系薄弱
一是信息服务体系缺位。调研显示,民营企业获取东道国的信息渠道单一,主要以进出口贸易、商务考察和国外亲友介绍为主,缺少专业的信息与评估中介,企业由于获取信息不畅导致投资失误或延后的案例不少。
二是对外直接投资保险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承保对象主要惠及国有企业,承保范围仅涉及政治风险,即征收、汇兑限制、战争以及政府违约风险,未涉及海外市场风险。
当然,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问题,如内部治理不完善,缺乏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等。
三、加快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开发投资的政策建议
当前,“走出去”的主客观条件已成熟,政府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战略高度规划、管理、指导和支持境外资源开发投资。
(一)提高认识,形成境外资源开发投资的战略机制
投资境外资源开发是企业行为,更是国家的战略行为。应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如开辟“走出去”专栏,定期宣传“走出去”政策导向、成功典范和各国投资信息等建立对外投资的共识。应制定资源开发投资的远期规划,建立多元化资源合作与供应渠道,发挥外交为经济服务的作用,构建长效的支持服务体系。
(二)深入改革审批管理体制。加快核准进程
一是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理顺关系,归口一个部门核准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年),除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外,对不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淘汰审批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
二是提高核准效率。放宽核准条件,彻底消除投资额与企业净资产间的关联;简化手续,减少申报材料,可要可不要的材料坚决不要,不随意增加材料;确立具体可量化的审批标准,对材料的必要性和繁简度在部门间实现统一评价;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加快核准进程。
三是根据中国外汇储备现状,相应改革“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如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或先规定取消的时间限额,放宽境外企业利润汇回等限制,简化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履约核准手续,消除境外放款资格条件和资金来源的审查要求,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便利。
(三)加大金融、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鼓励政策
1充分运用金融创新,构建双层三位的金融保险支持体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提供政策性金融和保险至关重要。中国应充分运用金融创新,尝试构建国家与地方相结合,政府与企业、银行相结合的双层三位支持体系。
第一层,国家应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增加贷款额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扩展贷款贴息和保险的规模与范围。不但在“走出去”的初期,更要在后期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对民营企业不但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真正显现支持效果。
第二层,作为地方政府应结合国情市情,通过金融创新构建政企银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首先,政府整合服务资源筛选优质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并做好后期跟踪服务,借银行之力振兴企业;银行通过财团贷款或企业联保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借政府之力降低风险。其次,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由银行“出让”部分贷款上浮利率的利润和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补贴组合,为银行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弥补资源获取型ODI周期长、见效慢等项目劣势。第三,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项目贷款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水平。第四,降低保费,增加保险品种,拓展高风险国家(地区)的保险业务。
2完善税收鼓励政策。
结合新一轮税制改革,制定独立的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税收鼓励政策,尤其加大境外资源开发投资的优惠力度,增加设立亏损准备金、加速折旧等间接鼓励措施。建立健全与资源丰富国家的税收协调网络,避免重复征税。并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提高税务机关的纳税管理水平。
(四)以境外投资促进机构为服务主体。形成服务体系
学习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的做法,成立境外投资促进中心。设立“境外投资业务咨询专窗”,将外经贸、海关、商检、银行等境外投资所涉及和全部行政部门归口咨询,实行首问责任制,使企业在遇到困难时的第一时间得到服务,减少“关系”成本。
中心主要职能是:提供人才培训与引进,成立人才服务中介;为企业提供境外投资项目的信息咨询;提供经常性投资业务培训;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投资活动,推动企业与外方的联系;提供行业协会的办公场所,以第三方力量整合“走出去”优势。
(五)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一整套法律体系。包括最基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及配套的单行法,如《对外投资保险法》《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外投资审核法》《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法》等,加快制定《对外收购法》,填补法律空白。
四、企业对策
一是采用多种措施,全程控制投资风险。投资前要注意了解投资国当地情况,尤其是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劳工政策等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尽最大可能地做好调研与评估工作。要正确选择投资路径,积极进入周边亚太地区、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适当参与非洲市场,密切关注中东地区。可灵活开展商业运作模式,采用独资、合资、兼并或收购等投资形式。投资后,通过增加当地员工的持股比例、采购当地原料配料、关心当地公益事业等本土化策略弱化投资风险。
第一,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加大了扶持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
商务部部长说,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有利于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质量与水平,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2006年商务部抓紧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继续完善对外投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2006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这是自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规范和鼓励对外投资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另外还相继出台了包括金融、财政、外汇、税收、保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例如:为方便境内投资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家对外投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的《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包括:一是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二是境内投资者如果需要向境外支付与其境外投资有关的前期费用,经核准可以先行汇出。同时商务部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陆续编制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完善对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产业国别协调和指导。2006年9月9日,商务部了《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国别/地区系列报告》。该系列报告按国别撰写,首批的是《投资埃及》、《投资泰国》、《投资波兰》、《投资荷兰》、《投资意大利》、《投资澳大利亚》、《投资巴西》和《投资瑞典》八个报告。报告针对每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和特点,围绕企业对外投资所关心和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8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投资法律、政策及鼓励措施、外国企业设立程序、生产成本、生活指南及投资服务等。毫无疑问该报告给想要投资于上述国家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指出,十一五”时期商务领域的主要发展目标包括六个方面其中第六方面就是“走出去”要实现较快发展。为此将采取三个新举措,推动企业“走出去”。第一,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深度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在境外投资建厂,形成若干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关联程度高、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第二,推动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型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鼓励服务业“走出去”,开展工程承包、劳务、电讯、交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可以看出国家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作了大量相当细致的工作,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我国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是国有企业,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近五成。其次是民营企业,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近三成。一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最新的2006年度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上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为新上榜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名列第23位,比去年提升8位,取得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上汽集团重新回到500强,名列第475位。内地入围公司涉及石油、电力、银行、电信、贸易、保险、冶金、汽车、工程建筑等行业,均为大型国有控股企业。
民营企业的实力也不容忽视,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具有了相当大的投资规模而且在投资市场上更趋多元化。出现了像新希望集团、万向集团、创维等一批知名企业。上海市的民营企业2005年首次成为占据上海市对外投资项目半壁江山的主力军。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申城民营企业,将IT、IC产品研发中心、化工、轻工、服装、软件研究设计机构等企业,从上海搬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上海在境外设立的研发型企业9个,投资额超过4000万美元。
第三,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保障和坚强后盾。
国富才能民强,对于走出去的企业也一样,身后站着一个正在日益强大的国家走出去的步伐会更为有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3085亿元,年均递增7.9%。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中国人民银行预计,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超过10%。
第四,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建设取得新进展,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一、走向国际市场:民企拓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新阶段,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竞争压力将民营企业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自觉地走向国际市场,以此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过剩经济的全面来临使民营企业迎来了“争夺市场”的竞争。在短缺经济时代,旺盛的市场需求曾创造出不少民营企业发家的神话,一些民营企业只凭借一两个产品驰骋市场,就可攫取高额利润迅速致富。但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充裕的生产能力和不足的市场需求,完全有可能使任何一种产品在顷刻之间成为过剩的滞销品,传统市场的空隙越来越狭小,通过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去开拓新市场、占领扩张新市场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样严峻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民营企业要突破竞争重围、寻求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二次创业,首先就必须树立“放眼世界、走向国际市场”的全球化发展理念,以此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有效配置资源、规范内部管理。竞争的时代逼迫民营企业从更大范围内寻求增长空间。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民营企业面对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世界。市场空间不断伸展,市场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使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边界日趋模糊,企业无论是否走出国门都意味着是站在国际市场大舞台上,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全球性的。如果说,发展对外贸易、进行跨国投资、实行国际合作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选择,那么在国内市场上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竞争、合作,角逐市场,那也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姿态和标志。尽管我国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规模劣势,但在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多样化市场上,民营企业只要具有技术专业化、产品特色化、层次多元化等优势,同样可以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席立足之地。另外,民营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生长潜能也可通过国际市场竞争得以体现。开放的世界向民营企业展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政策环境分析:民企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
从政府促进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分析,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环境与国营企业仍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准人限制、政策性歧视等因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和非国民待遇,使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相对迟缓。
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垄断及准入限制制约了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外贸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得到根本改观。1999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有关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外贸进口经营权的试点办法,政策禁烟终于被打破了,民营企业被允许可以自营进出口了。外贸经营权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有益于民营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参与我国外贸活动,这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营造市场经济各主体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上主要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贸专业公司的行业垄断依旧,主要允许国有资本准入,对外资的进入已开始试点(如在上海浦东已试点设立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但对于设立民营专业外贸企业,目前政策上还没有松动的迹象。这种市场准入的限制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是不公平的,从我国加入WTO、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衡量,这种政策歧视是不符合国际贸易统一规则的,必须加以改革。二是民营生产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门槛设得太高。从目前政策规定来看,赋予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一般要求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年进口额100万美元以上。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这样的准人条件是太高了,由此也就意味着它们仍无缘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仍必须按原有的方式和途径进出口。准入门槛过高的后果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民营企业发展外贸的内在需要,压抑了其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助资渠道和利用国外资本的范围规模。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中外合资合作,是民营企业增强规模实力、引进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长期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自筹资金或非正规融资渠道来创业、扩大生产和经营。通过国内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很低;国外资本介人民营企业的则是寥寥无几;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如海外上市、发行债券的民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国外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有什么信贷业务。据国家经贸委与国际金融公司1999年对北京、温州等城市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只有3-4家民营企业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还没有一家被调查企业曾从国外资本市场获取资本。而有15%的企业计划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有23%的企业希望跟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有11%的企业表示愿意向外国银行借钱。
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小和利用国外资本规模不大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客观上不利于民营企业。现行正规的金融体系仍处于国有经济的全面垄断之下,仍具有极强的计划经济烙印,信贷投放和证券发行的选择主要向国有企业倾斜,处于传统体制外围的民营企业是属于完全的市场经济,所以大多被排斥在现行金融体系之外,难以获取相关的融资支持,表现在国内融资上尚且如此,国外融资则更是难上加难,政策限制紧上加紧。如在B股、H股发行的企业审批和安排国外发行公司债券等方面,国有企业优先,民营企业大多受到政策歧视。
另一方面,长期来我国的外汇管制比较严格,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我国政府的严格控制,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条件限制较多。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从改革前严格的计划管制到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已经显示了很大的开放性,人民币在经常性收支项目方面已实现了自由兑换。但在资本项目下的货币不可兑换制对外资流入具有相当大的,表现在债务融资方面。但在资本项目下的倾向不可兑换制对外资流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表现在债务融资方面,只能允许少数几家银行或企业,以国家的名义对外从事债务融资,这使国内企业在公司融资渠道方面受到相对多的限制,民营企业作为体制外围的经济实体,在举债方面的约束更多,一些国外金融机构和有意于推动民营企业的地方政府望而却步。允许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这也是民营企业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中外合资企业成立审批的条件对于大多数规模狭小的民营企业来说,具有相当多的限制力。据调查统计,目前上海市中外合资私有企业有近百家,相对于私营企业总量比例是相当低的。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民营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选择跨国投资和进行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市场指向型的。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二是资源导向型的。为了利用比较优势,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三是技术引进型的。为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国外先进技术的企业。另外,发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国际招标、开展国际租赁业务、买壳上市和BOT投资方式等,也是企业实行跨国投资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投资主要还是属于市场指向和资源导向型的,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尝试用收购兼并等对外投资的形式,介入高新技术行业,但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于以“边贸活动”为主体的小型对外投资上,民营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总体上还处于相当初级的自发阶段。这不仅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规模较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而且还因为我国对民营企业发展还存有较多的限制条件,缺乏健全的鼓励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低,目前跨国投资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主要属于政府主导推进型的。为此,金融型跨国公司、技工贸结合集团,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适当“跟进”方式对外投资来参与国际分工的。从财政金融支持的政策措施来看,政府设立的一些对外投资基金主要面向国有大企业集团,财政税收优惠也往往从这些企业角度考虑。从扩大资本供给、拓展融资渠道来看,对外投资项目的国内外信贷、国际资本市场发行B股与债券、资本流出的外汇管制等政策措施,国有大企业都优先于民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大多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从信息咨询和辅助系统来看,政府有关服务部门的设立和运作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难以有效获得海外经济信息、商业咨询等服务;从风险防范和补偿系统来看,多边投资保障体系是政府为保护企业对外投资的经济利益而设立的措施,一般由政府、保险机构企业、互助基金、特定企业组成,现阶段我国政府出面建立的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所覆盖的国家微乎其微,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还难以得到政府政策的有效保护。
另外,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也显得缺乏相应的政策保护环境。民营企业是民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体,是我国对外开放中必须加以大力扶植和鼓励发展的。但在政府的实际操作上,三资企业有享受着越国民待遇政策优惠的倾向,而民营企业则承受着非国民待遇的政策歧视,两者的反差在行业准入和税收优惠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这也是两者不公平竞争的现实,使民营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显得更为困难重重。
三、若干对策建议:民企需要怎样的政策环境
政府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公平公正、统一规则的政策环境,是民营壮大的根本制度保护,也是民营企业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前提条件。从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来看,我国政府要集中进行的政策环境建设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放宽行业投资、市场准人范围的政策;二是逐步改变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财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落差;三是完善民营企业财产利益等方面保护的政策。具体落实到对外关系层面,可以作重点突破的政策环境建设表现为:
放宽民营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准入条件,允许发展民营外贸公司。
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情况来看,改变外贸进出口经营的垄断权,使所有相关工商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机会均等地都享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并将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改为注册登记制。打破外贸专业公司国有垄断格局,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趋势,也是外贸体制改革必然的选择目标,届时各种类型的企业将按照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开展对外经贸活动。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短则3-5年,长则10年以上。为此政府应利用加入WTO后的这一过渡时期,尽快提升我国民族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对付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因为外资一旦进入我国外贸经营领域,其竞争优势十分明显。放宽民营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准入条件、允许发展民营外贸公司,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进人国际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有利于加快提升民族产业的结构层次,而且也有益于提高国有外贸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另外,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口配额的管理办法,完善招标制度,扩大招标范围,允许有出口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招投标。因此,政府如不利用过渡期在外贸经营上给民营企业一个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那么就会错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良机,最终不利于我国民族产业的振兴和整个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在上认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具有相同的外贸经营权也许相对要容易些,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原有利益格局难以突破。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交易成本高、经营风险大等现实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了政策制定者的视线,以为过多赋予其外贸经营权不仅是政策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外贸经营权作为政府掌握的一块重要的侍权资源,具有为政府带来高收益的特性,政府之所以赋予国有企业是因为其资产是国有的,其利润和收益能汇入政府口袋。如果让所有企业都来分享这一权利,那么其原有的垄断收益也就会逐渐递减乃至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在体制改革卓越有成效、市场化进展加快的条件下,外贸特权还根深蒂固、不易彻底改革的根本原因。匆匆使政策操作能顺利进行,我们认为取决于三点:一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界定程度,其前提是政府机构改革落到实处,政府职能规范化;二是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深化,其关节点是企业制度建设顺利推进;三是WTO后跨国公司角逐国内市场的力度和强度增强,其影响力可唤起人们对民族产业的关注。
加快国内外金融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允许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融资难是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生存状态的最典型特征,也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难以成气候的一个关键原因,规模小、资金短缺、投资方式单一势必造成民营企业产品开发难、市场开拓能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客观上反映了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存在缺陷,所以加快国内外金融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是改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信贷市场来看,国家大政策上已允许和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贷款,但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比例很低,不足三%。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化、商场化程度较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和风险担保机构,为此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营风险就无法有效化解,银行从规避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就比较谨慎。针对目前我国设立民营金融担保机构控制比较严格的现状,我们建议,政府可加快中介服务机构的民营化改造步伐,并适当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担保领域,依靠市场化运作与化解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风险问题。同时在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的前提下,仍要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尤其可尝试加快发展民营商业银行,如通过中小商业银行的改制重组,导向民营化;还可通过“增量”发展,在体制外围新增民营银行。在此,政府只需设定规则,让各个主体在竞争中消长变化,演进,不必管得过多。
从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来看,政府政策长期明显偏向国有企业。改组上市、发行债券、收购兼并等筹资途径都向企业倾斜,民营企业则缺乏相应的政府支持。对此,政府应从完善证券法,规范证券上市和交易的角度,让符合上市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尽快进入主板市场。同时,加快推进二板市场建立,以便使更多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民营企业及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能与其他企业一样公平地改组上市融资,解决其企业和发展的资金供给。就开放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资,如发行B股、H股及有关公司债券,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赋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以平等的权利。
提高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2013年上海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生产总值21602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同比增长7.8%、7.7%、7.7%和7.7%,为近年各季度经济增长最平稳的一年。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第三产业保持领先增长,内需领先外需增长,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本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71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6.4%。民营经济与国有、外资经济一起,继续呈现“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7.4%,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其特点可归纳为“五个进一步”和“三个稳定增长”。“五个进一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质量进一步提高、“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就业贡献进一步增大;“三个稳定增长”:工业、投资和税收收入稳定增长。针对本市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总体规模偏小、实体经济领域投资偏少、盈利能力偏弱等三方面问题,本报告提出了完善服务体制及法律保障、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等三条建议。
一、本市民营经济运行特点
为促进本市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助推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2013年8月,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形成了整合各方资源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平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推进和一系列制度创新,为本市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上海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711.3亿元,较上年增长7.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6.4%,与上年基本持平(上年26.6%)。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各自所占的比重大致为46.9%、26.4%和26.7%,维持“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五个进一步”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运行良好
从三次产业增速情况看,2013年本市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55亿元,同比下降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2.23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42.52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领先增长,增速快于整体民营经济增速1.8个百分点,快于第二产业4.7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比情况看,民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5.5%,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较全市第三产业占比高3.3个百分点。
问卷调查显示,民营现代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好于传统服务业。新增订单金额、净利润、用工人数同比增加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比例分别较传统服务业高8、13和9个百分点,而原材料成本、人均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同比增加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比例分别较传统服务业低10、14和12个百分点。
2013年本市民营企业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试点新的经营模式,取得了新进展。第三方支付领域,已步入线上线下市场融合的新阶段,汇付天下等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支付结算量达1.2亿元,相比上年翻了一番,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三,在理财、航旅等支付领域继续排名首位。电商领域,1号店成为首家入驻上海自贸区的综合类B2C电商企业,并积极探索推进跨境电商业务,201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0%,顺利进军“百亿俱乐部”。上海苏宁云商大力推动传统零售的互联网化,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先后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双线同价、开放平台和门店互联网化。视频媒体领域,众源网络(PPS)与爱奇艺合并实现强强联手,加强移动端视频市场的战略布局,聚力传媒(PPTV)获得苏宁云商和弘毅投资联合战略投资4.2亿美元,将拓展智能视频行业与互联网零售的结合。航空服务领域,在推进低成本模式的政策指导下,上海吉祥航空获准在广州筹建国内低成本航空主营运基地,将与在上海的大本营展开错位运营以达成协同效应。教育产业领域,均瑶集团参与改制的上海世外小学和中学两所学校,将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如今已形成了经国际文凭组织IBO认可的PYP、MYP、DP完整的国际化教育产业链。这两所学校还托管了其他薄弱学校,使优质教育向社会辐射。
2、对外贸易质量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增长快于全市
2013年,本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749.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市9.7个百分点(外企、国企同比分别下降0.5%和9.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2%,而全市为同比下降1.2%(外企、国企同比分别下降1.4%和8.6%)。
2013年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在全市的占比达到17.0%,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民营进出口稳中有升,一至四季度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66.88亿美元、186.94亿美元、199.59亿美元和195.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7.5%、14.6%和12.5%。
对外贸易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增速快于传统贸易伙伴。2013年,本市民营企业对东盟十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6%,对我国台湾省、澳大利亚的进出口同比增速更高达50.4%和22.5%;尽管下半年以来欧美等市场出现加速复苏迹象,但对欧元区、美国、日本三大传统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速较新兴市场而言仍然较慢,同比分别增长10.0%、10.2%和1.6%。二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快于民营企业平均增速。2013年,本市民营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109.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7%,远高于全部商品10.8%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6.0%,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和材料技术类产品分别增长67.2%和66.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在全部商品中的占比为6.5%,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三是一般贸易增速快于加工贸易。2013年,民营企业实现一般贸易方式出口314.59亿美元,同比增长6.6%,而加工贸易出口22.26亿美元,同比下降0.9%。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民营出口总额的83.3%,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为5.9%,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3、“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投资发展迅猛
2013年,市商务委共核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249个,较上年增长58.6%;投资金额达15.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4%。其中,投资项目数占全市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71.76%,投资金额占全市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36.7%。
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从投资方式看,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仍以新设为主,249个项目中170个为新设项目,29个为并购项目,50个为增资项目;从投资目的地看,民营企业对亚洲投资共136个项目,占投资项目数的半数以上,其中香港为主要目的地。其次为北美洲,共48个项目,占投资项目数的19%;从投资领域看,民营企业的境外项目主要为服务业,其中商务服务业投资金额8.63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55%。房地产业、生物医药技术、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以及IT产业也是民营企业投资的热点领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步向好发展,本市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活跃。继投资欧洲、北美和中东之后,复星集团又开始在东南亚投资布局。2013年12月,集团旗下子公司以2.105亿元人民币参股马来西亚著名餐饮连锁集团食之秘,成为第二大股东,这是复星集团首次投资海外连锁餐饮企业。鹏欣集团看准国内对奶源的巨大需求,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拟斥资4.4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农场,该项收购已征得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的认可。新莱特农场经营着13家奶牛场,共拥有13000头奶牛。此前,鹏欣集团已在新西兰收购了总面积8000公顷的16个大型奶牛农场,并成立纽仕兰乳业公司。奥盛集团近几年先后承包了印度、韩国、美国等国的几十座大桥的缆索工程。其中美国新海湾大桥于2013年9月正式通车,是世界桥梁史上难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该桥上部缆索结构全部由奥盛集团所属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4、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亮点频现
民营企业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新服务和营销模式等多种途径实现转型升级。2013年,本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及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36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80%左右。同时,目前本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
针对中国泵行业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上海凯泉泵业集团将打破国外垄断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从传统用泵向核电、海水淡化等高端泵类转型的5年内投入研发资金逾6亿元,成为拥有“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唯一民企。集团核电常规岛新品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产品的国产化又迈进了一步。凭借10多项成功案例,集团从全国数万家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作为电商企业,1号店2013年在经营服务上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如推出全程可视化物流配送系统,联合供应商采取托盘共用优化作业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被评为“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供应链优秀案例”。在业界首创“品牌直通车”模式,与全球美护、食品巨头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保障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公道。率先以自营模式试水生鲜领域,率先在手机品类推出“以旧换新”服务,通过差异化竞争打造优势。
上海华新合金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高端产品作为发展重点,探索铸造行业转型升级之路。公司大力发展汽车、机器人等高端铸件,目前机器人零部件产品已从零件铸造发展到精密加工、焊接及部件组装等,还计划试验机器人打磨铸件。公司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建立“园中园”,创建园区研发中心,为园区招商引资,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延伸服务,签约项目效益大幅提高。
上海老品牌百雀羚公司坚持开展“草本能量探索工程”,改变百雀羚不时尚、价格低的固有形象,通过产品转型实现品牌重塑,并在配方和包装上不断创新。同时,在市场营销上着力打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利用营销组合拳打响品牌,在竞争中逐渐取得主动权。2013年,百雀羚产品被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上亿元,在老品牌焕发新活力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就业贡献进一步增大,新设企业节奏加快
民营企业就业贡献继续加大。2013年,本市招、退工人数相抵后实际增加就业12.82万人,同比下降27.6%。其中,民营企业实际增加就业9.10万人,占全市的71%,实际增加就业占全市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实际增加就业人数呈现逐季上升趋势,就业贡献不断增大。一至四季度,民营企业实际增加就业人数分别为-0.34万人、0.92万人、3.69万人和4.83万人。其中,二至四季度实际增加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市的51.5%、64.0%和102.5%。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民营企业招工备案人数增长0.2%,退工备案人数增长2.3%,招退工相抵后实际增加就业人数下降14.8%;三项指标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分别为下降1.6%、增长2.6%和下降27.6%)。
2013年,本市工商注册登记的民营新设企业达191389户,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其他内资企业新设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0%和-4.4%。
全年民营新设企业注册资本合计3117.69亿元,同比增长50.9%,增速快于全市19.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其他内资企业同比分别增长38.2%和-15.3%。
从占比情况看,2013年民营新设企业户数占全市的94.8%,占比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设企业注册资本占全市的62.1%,占比较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
(上海市工商联调研部供稿)
注释:
民营企业进出口数据:统计范围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中主要进出口商品数据的统计范围仅为私营企业
民营主要商品进出口金额:统计范围为私营企业。
民营企业投资东盟的动力
1.民营企业应成为“走出去”的主体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滇庆与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认为:靠国有企业来实现中国的资本输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成功率不高。“走出去”是有风险的,国企的风险最终就是政府的风险。国有企业显然不适宜成为“走出去”的主体,比较理想的主体非民营企业莫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企业管理系主任薛求知教授也认为,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将会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在政府的经营下尽管会有一些大型国企出去投资,但企业真正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特别强烈,相对来说是被动的。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完全是主动行为,是高收益的驱动,不能低估民间投资力量的巨大潜力。
2.民营企业有着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
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估计,民营化程度最高的浙江省目前约有8000亿元民间资本,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高达25000亿元。由于目前民营企业在国内投资领域仍受到许多限制,使得这些巨额的民间资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而处于“闲置”状态。而去东盟投资,则至少从投资领域来看,只要是东道国允许的,国内方面就不可能有任何歧视待遇。
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开展的2002年中国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与海外合作方面,有近22%的私营企业已经或正在着手同海外合资合作,近30%的企业打算在今后三五年内与海外合资合作,只有6.2%的企业不准备同海外合作,另有41.9%的被调查企业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已向海外投资的企业投资额平均为2.73 万美元,占其资本总额的3.1%。已同海外合资合作的企业多为制造业企业,占到47.8%;正在着手与海外合资合作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农林牧渔和科研技术行业。
3.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
根据数据经验分析,企业规模越大,越希望与海外进行合资合作,“走出去”的愿望就越强烈。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给人“小”、“散”、“弱”的感觉,但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资本实力较强的民营大企业。目前,行业整合及民间资本自发整合在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悄然兴起,制锁、拉链、家具等行业的民营企业先后走上强强联合之路,出现了由几十家乃至上百家民营企业组成的同行业经济联合体。2004年6月17日,由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法派集团、耀华电器等温州9家土生土长的行业巨头组成的中国国内第一家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9家实业企业合组的中瑞财团可在短期内调动至少100亿元资金,中瑞财团的出现将这种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发挥到了极致。这再次表明不甘人后的中国民营企业正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调整,希望通过财力和智慧的积聚,以期寻找企业发展的更大突破。这一切无不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的日益成长壮大。
根据专家预计,民营企业发展到这一时期,在未来发展中将出现五大转变,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产权形态从私人独资向资本社会化转变;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由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企业治理方式由所有者及其家族成员直接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委托治理结构转变;生产经营空间由本地向家乡以外的地区(包括国外)转移。而扩大在东盟地区的投资正好与这些转变不谋而合。并且由于东盟作为我们的近邻,与我国国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对外投资,以免贻误时机。
4.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所在
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国企下岗分流人员,不仅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还为大型国企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依托的作用。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证明,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特别大。统计数字表明,1989年,中国私营企业仅有9万多户,从业人员164万人,注册资金84亿元。过了短短13年,到2002年12月底,私营企业数增加到243万户。从业人员3247万人,注册资金2.47万亿元,分别增长27倍、20倍和298倍。据全国工商联2004年6月16日透露的消息,中国目前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2003年,中国新增民营企业57万家,新增加注册资本1万亿元。民营企业成为中国这些年改革和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它们的经济活力很强。我国沿海地区发达程度高,与民营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会越来越好。未来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必然是广大的民营企业。当前,民营企业也必须抓住“走出去”的战略时机,增加产品出口和扩大海外投资,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已具备“走出去”的基础和条件,民营企业能够也应该成为“走出去”的主体,将成为“走出去”的一个生力军。
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参与对外开放的过程。开放初期,民营企业主要是为国有外贸公司提供货源,但在1999年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民营企业不能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一些民营企业只能通过国有外贸公司出口,另有一些民营企业采用变通办法,戴上“红帽子”走到前台,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
1999年初国家颁布了对私营企业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规定,从此中国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第一,出口迅猛增长。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11.6亿美元,同比增长68.6%,增幅分别超过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57.2个百分点和27.7个百分点,民企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已从不足1%上升到17%。
第二,对外投资增长迅速。根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的境外投资累计达到370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是国有大企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项目,也有相当比例的民营中小企业项目。以浙江省为例,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年中,浙江省实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试点改革以来,新办海外机构和境外投资企业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一,总共有8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了99个项目,中方投资总额达1.21亿美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和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对温州的112户外向型企业的调查,84%的企业是私营企业,112家企业海外销售占总营业额的30%至89%,海外营业额最低的为25万元,最高的为3.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海外营业额为3355万元。
第三,日益重视借用“外脑”。民营企业到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研发机构、合作销售机构的企业也日益增加。新科集团在香港、江苏和美国硅谷建立了3个研发中心,三地实现了全面互动。德国是世界上低压高压电器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温州的德力西集团也把眼光盯在了最高水准上,集团不仅在德国开设了研发中心,还直接把“外脑”请进了企业。
民营企业投资东盟的优劣势
民营企业要“走出去”,扩大在东盟的投资,需要各方支持,共同努力。首先,要认清民营企业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契机,国家正在制订政策,放宽民企自营进出口的审批;允许民企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革;一般竞争部门的投资由审批转为登记;允许外资进入的产业同样向民企开放,民企上市融资等问题,都将或已有新的规定出台。民企在国内经营环境改善必然会大大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长期在国内享受“低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反而可以享受到其他国家吸引外资而提供的“超国民待遇”,这岂不是又一种优势?而东盟国家由于这几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所以更是加强了吸引外资的力度,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利用东道国的要素资源和行政的市场空间,享受东道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这在客观上可以增加我国民营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有着国有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用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话说就是“机制灵活 , 可以先干起来再说”。这些企业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 , 有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资决策、工资分配制度和营销方式有较多的自,因而躲避市场风险的灵活程度较高,特别是在我国整个海外投资大的气候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这些特征(即优势)便凸显出来:一是成本,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是以成本优势为主,而民营企业同国企相比,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生产资料的使用、历史包袱等方面明显占优,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二是产权,民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自主,所有者到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经营成果与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直接相关,国企存在的“富了方丈穷了庙”的现象民营企业很少发生。三是机制,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反映敏感,适应国际市场能力强,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多品种、小批量、价格比较低廉的出口商品上优势明显。四是经营理念,民营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求知欲强,有着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冒风险抓机遇,决策果断,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民营企业在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市场结构中,拥有大公司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来说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能说拥有太大的优势,但相对于东盟中下游国家来说,仍会拥有比较优势,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也是民营企业较为集中和占有优势的产业。如浙江民营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复合型产品,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就形成了民营企业的特殊优势。而且这种小规模技术又会由于其生产成本低、技术适用性强以及创造的就业岗位多、很少造成市场垄断等特点,深受东盟国家的欢迎。
还有一点就是对外集群式投资优势。所谓集群式投资,就是众多的企业组成一个集群,一起到某一地区投资,形成配套服务,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我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多以集群的形式存在,如广东东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等地,有着集群投资的天然优势,这种集群组织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设施共享,快捷获取信息、技术、服务等便利条件,而且还能保持原有企业灵活机动、反应迅速等优点,这对于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弱,内部规模效益差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其提高跨国经营效率又一大优势。
从海外投资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具备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条件的成功的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与东盟国家无论在地理距离上还是心理距离上都比较接近,具有相邻的地缘优势,符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由近及远”、“由熟悉至陌生”的渐进发展原则。
2.劣势
一方面,外部因素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外向型发展。从政府、社会等企业外部环境看,民营企业在“走出去”道路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融资难,目前,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来充实海外投资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使企业难为无米之炊,这也造成了当前民营企业在东盟投资少的现状。
外汇管理制度的限制也不利于需要配套现汇的实物投资项目,不利于需要较多外汇汇出的非生产网点的设立,如售后服务,研发项目等。
此外,审批程序繁杂,环节多、速度慢,且多家管理,延误商机;缺乏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支持的专门机构。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弱点和不足,阻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的素质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首先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不强;缺少复合型人才;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战略和国际化的运作经验,由此失去很多进入东盟市场发展的机会。
其次,我国民营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并努力把科技成果引进企业,但总体而言,由于资金困难,在购买专利产品,科技人员的引入,更新设备等方面还相对滞后。
另外,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新手地位,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还不强。由于受内外各种因素制约,手段单一,从事一般商品贸易居多,劳务输出、引进外资,海外投资形式较少。单独经营多,与国外企业参股控股合作少。传统方式多,运用现代国际贸易方式,如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少。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完整的战略等问题都影响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几点建议
从全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些民营企业也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有的还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还仅仅是开始。现在非常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一是作为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来予以政策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上是扩大民间投资的一种举措。当前,扩大民间投资需要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商管理、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
二是放弃所有制歧视的旧观念,保护本国各类企业的海外利益。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对本国企业的海外利益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维护本国民间资本的利益,注意增强民间资本的国际竞争能力。由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立境外投资风险回避和投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与外国政府签订投资保护协定,加强对外投资保险与担保工作,做好风险等级评测和信息工作。
三是制定有明确导向性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拓当地市场和开发当地资源,争夺人才和技术。加大对各类优势企业到境外研究开发的资金支持,让他们抢占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现在对本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支持大多还停留在号召和鼓励上,资金上的支持还局限于国有企业。鉴于我国许多资源短缺的情况,国家应当采取切实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到国外开发利用我国短缺资源,进口到国内来。考虑到在境外投资有一定的风险,在政策支持上要一并给予解决。
四是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放宽对贷款、外汇、海外融资、人员出入境、进出口经营权等方面的限制条件,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五是建立公开的信息机制,改善信息中介服务,使民营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投资东盟的机会。除了信息机制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对各种投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投资项目的风险和价值,帮助民营企业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投资机会,作出理性的投资选择,引导企业选好市场和投资项目,这对扩大民间投资是十分有益的。
六是注重人才培养。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的是人才,尤其是会外语,懂法律、外经外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OFDI) 流量和存量 资本流出 投资转型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指国内的投资者在国外或境外设立、购买国(境)外企业,并以控制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一)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地区分布不均衡
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体现了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其中租赁与商业服务、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以及制造业五大行业占了整个对外投资行业类别比重的绝大部分。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偏重初级加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科研与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比重较小。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是不均衡的,对发达经济体投资增长不尽理想。OFDI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两者占比高达八成。对亚洲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于香港(中国)地区;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分布主要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香港(中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投资分布如此集中,源于这三个地区十分发达的离岸金融体系,其对资本流动限制少,税收政策也比国内优惠。
(二)国际投资地位成功转型
中国的国际投资地位已经从单纯的资本输入成功转型为资本输入输出趋于平衡,这说明我国从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参考英国著名国际投资专家邓宁(J.H.Dunning)提出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论,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发展阶段论中的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转折的时点。到了第四阶段,净对外投资额将不断扩展,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将高于流入量。
(三)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增加
在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类型当中,非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占比不断扩大,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流量占比降至四成。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国家政策也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走出去”,走向国际化经营和竞争。
二、中国对外投资热潮的导因分析
(一)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对外投资加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时期,平稳的国内经济环境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另外,国内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资源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企业此时将目光移至海外,可加强利用多国资源和市场。
(二)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国有、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呈逐渐上升趋势的,其国际化经营的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断变强。在美国经济学家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中,企业具有的垄断优势是其选择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具有这种优势的跨国经营企业能够克服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三)示好的对外投资前景
一方面,发达国家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发达国家能形成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上的优势互补,吸收世界领先的科技优势与发展经验。另一方面,欠发达国家有良好的投资机遇。亚洲、非洲、南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引进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巨大的需求量预示着巨大的机遇。
(四)政府的不断鼓励与支持
中国政府推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并加大了对跨国企业的信贷、保险、外汇支持力度。商务部的新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一个最大亮点在于切实落实企业对外投资自,有利于落实企业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进程。
(五)国外相关优惠政策的鼓励
经济的高度一体化令许多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以推动本国的经济的发展。欧债危机后,许多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出于拉动经济考虑,都表示将给予税收减免等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国外投资者进行投资。亚洲市场也不断在推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
三、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扩张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战略规划,鼓励、支持及引导我国企业的跨国公司健康发展。提高对跨国企业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其扩张海外融资渠道。尽快建立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国际惯例规则的研究工作。
(二)企业内部结构升级,注重与东道国文化环境的融合
首先,应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重视提高国内企业的品牌价值,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企业的海外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回报率,保持其持久的竞争力。其次,要有国际化经营意识,具备创新意识,持续更新经营观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再者,注重公司本土文化与投资国当地的文化背景相融合。
(三)具备风险意识,做到未雨绸缪
跨国投资包含机遇也有挑战,对外投资并不一定代表高收益。面对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到实地考察,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做足市场分析并明确定位,深度思考投资行为中包含的潜在利弊,能够快速识别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并做出迅速的反应。做到理智分析、谨慎行事,防患于未然,培育出有品牌,有实力,规模与质量双优的大型跨国企业。
参考文献
[1]Thilo Hanemann.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EU and the US:a comparative view [J/OL].Asia Europe Journal.8 April 2014.
[2]杨挺.201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及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期.
[3]李玉梅.国际投资规则比较、趋势与中国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