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工商管理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商管理的知识

第1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工商管理;职能

中图分类号:F04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工商行业的不断壮大,工商管理的职能问题得到了管理者的广泛重视。虽然一些企业在职能制度上有所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管理度,对我国工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二、工商管理概述

对于工商管理的系统总结分析,主要可以从工商管理的内容,工商管理的必要性也即是工商管理的作用进行阐述,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1、工商管理的内容。工商管理的内容简单的来说就是以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市场营销学、会计财务管理等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对市场的引导和调控的目的,这属于管理学中重要部分。

2、工商管理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得较为复杂,社会企业的监督管理难度加深,为了能够对市场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控,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也变得尤其重要,工商管理部门正是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因此,提高新时期工商管理部门的水平,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商管理人才不专业、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工商管理执法不到位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工商管理人才不专业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现有的工商管理人才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缺乏对中国的现实尤其是经济改革形势的足够了解,导致的经营管理不善。就目前而言,中高级工商管理人员缺口很大,加之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途径较为单一;其二是由于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反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真实水平,造成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紧缺。

2、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商管理机关在市场经济体系及社会管理体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管好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而且要监督宏观调控指导计划的实现,但是目前工商管理的内部管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工商管理体制无法摆脱充当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部门较多,有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另一方面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工商管理的经济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不利于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

3、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工商管理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不断地扩大管理的范围,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然而,当前的工商管理体制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分割成条条、块块,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于形成管理的合力。而地方政府常常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如“地区割据”、“行业封锁”等等,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工商管理力度削弱。

4、工商管理执法不到位

工商管理机关不仅是监管流通领域的市场及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工商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依法行政,并不断地提高执法的效能,以便切实地履行工商管理的职能。但是现实中,工商管理部门在当前社会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根本不能够自如地应对,其执法的手段甚至被不断地弱化。加之地方政府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而加大了工商管理人员的执法难度。

四、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原则

伴随着企业改革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原先的一些过时的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在适当时候我们应该及时补充,但不管怎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权利时应该遵从一定的原则。

1、从企业的实际着手,真正做到为企业前途着想。

企业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必然要进行改革,当然也就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各个方面,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为其协调工作,能办的尽快办,不拖欠,不推迟,不能办的、超出自己职能范围的要给与详细的解释,对企业不要讲空话,不做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更不要作任何承诺,在对企业改革上,加大扶持力度,切切实实做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严格按照法律行使职能,加强法制监督。

首先各执法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宣传法律法规,让企业自觉地去遵守法律,时时做到防范与未然,出现问题一定要追究责任,问题过后一定要反思总结。对正当权利要给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问题。

在改革和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要回避,更不要推卸,也不能总按照老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种矛盾的特性,要敢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寻求解决矛盾的最优方法。

五、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工商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里说的正确的管理意识不止包括管理的能力,还包括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改善管理服务的态度,在认真贯彻国家工商管理规定的同时,要树立起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2.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三方面的工作就是指:对市场主体的准人资格,对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要从培育和扶持的角度出发,不能只是机械地抠条款;对市场行为的监管,运用职能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不断促进企业有序且健康的发展;对市场竞争、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于市场竞争中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保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益,以达到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目的。

3.严格按照工商管理原则行使管理职能。我们在前面就提到,工商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的两点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时要严格按照这两点原则进行管理工作。首先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切实地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要加大工商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能够自觉的遵守规定,对于没有遵守规定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以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

4.调整内部职能机构。当前,我国工商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是存在相互交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职能的作用。因此,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要对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出现职能重叠或者职能不相干的情况发生,加强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

六、新时期下实施工商管理职能的意义

工商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职能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现代的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不断提高执法的效率,不断探索和整合各个工商管理的职能,充分地发挥工商管理职能,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多元发展。

七、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下工商管理的职能要求。因此,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后续发展中,要大力实施新时期下工商管理的职能,促进工商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骏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定位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

第2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北京xx干部管理学院是我们xx系统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认定的工商管理知识培训资格院校。为了办好这次干部培训班,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食宿条件,而且还将为我们讲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商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北京石油干部管理学院的领导和培训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认识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学习型”企业带头人

我们xxxx是一个技术密集、业务交叉、管理复杂的技术型企业,企业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管理、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现代管理知识的运用。特别是重组上市以后,xx成为按照国际管理规范运作的地区公司,经过三年的独立运行,虽然初步建立了适应上市公司要求的新体制,但我们目前的工作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上市公司新体制的要求,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也滞后于新的管理体制。一些领导干部满足于“知识不多有文凭、水平不高能对付”,“凭经验工作,凭感觉办事,以不变应万变”,没有看到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没有看到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致使自己的素质与形势的发展存在着差距,与工作岗位需要存在着差距,与上市公司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知不足而后学”,千万不能知而不学,更不能知不足而不学。要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大力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修养,不但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努力实现知识与管理的最佳结合,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管理。

创建学习型社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后来又提出“终生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因此说,建立“学习型”企业,推进“知识型”管理,是时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增强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已提到公司党委的重要工作日程;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实现知识与业务的最佳结合,已成为油田分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学习就是工作、工作离不开学习,把学习当作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学会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用工作来验证我们的学习,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努力做到“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切实把现代工商管理知识导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用知识培养企业,尽快使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创新的动力。

二、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重组改制以来,xx公司按照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完善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公司对1400多名科级干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业务培训,连续两年举办了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班。2005年,公司又在大连理工大学对200多名处级干部进行了封闭式理论培训。同时,结合公司技术创新的实际,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近20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美国进行了专业培训,并对采油、注汽班站长进行分期分批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9期。公司机关按照“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月一次业务培训、每季一次专题讲座”的要求,也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已经取代了资本在生产要素构成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近年来,我们xxxx虽然在职工学习培训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许多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科技知识,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举办这次工商管理培训班,是重组改制后,xxxx司对处级干部进行的一次系统培训,也是我们xxxx公司在取得良好业绩指标过程中,一次推动xx持续稳定发展的前瞻性举措。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明确本次学习培训的目的,把这次学习培训当作搞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加油站”和“助推器”,以新知识,新能量来丰富头脑,更新观念。结合“管理增效年”活动,进一步深化、细化“三个五工程”,力争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融入到经营管理、勘探开发等各项工作中去,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去研究、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生产经营中难题和矛盾,努力提高经营管理的知识含量,加大油气生产的技术丰度,以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xxxx公司“知识型管理”的进程。

三、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

当前,学习已经跨越了学校教育范围而贯穿人的一生,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求知行为发展成为现代生活的主要方式。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先生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抓紧时间学习,严肃认真学习,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我们这次学习内容,都是xx干部管理学院精心安排的,希望大家结合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虚心向老师请教,真正把课堂上的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本领,在实践中发展本领,努力使我们xxxx成为工商管理知识的最大“消费者”。

当前,我们在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专门抽出时间,投入一定财力,又把你们从工作岗位请进了教室,听取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授和专家给我们每位领导干部“充电”,就是为了使大家能够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我们所渴求的知识,确保我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今天大家到这里来进行学习,要克服很多困难,无论是厂长、书记还是处级副职,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一是环境变了,从繁忙的工作岗位到了一个安静的学习课堂;二是身份变了,从一名领导干部到一个重新学习的学生;三是工作内容变了,从热火朝天的生产经营实践到潜心钻研理论学习,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适应和克服心理上的烦躁情绪,静下心来,做好角色的转变。所以,这次学习,也是我们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一次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的考验。因此,希望大家把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积极支持临时党支部、班委会的工作,认真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习时间,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树立xxxx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3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 问题 控制重点

一、前言

在现代企业生产中,对生产活动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只有找到适合企业生产的方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只有一个企业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的过程,需要多个企业合作完成。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供应商,在形成一种模式的过程中较难把握的是管理制度。先进企业的关注重点就是如何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处理好,做到合理的供应商管理。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在一些企业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因供应商质量管理不当造成的浪费

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在企业生产链的运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选择,会使得供应商、企业或是更多企业合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这种浪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了企业之间的信任度,阻碍了各方的继续合作,这将会对以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合作链的有效运行。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

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合作关系,不断引进供应商质量管理,但是许多企业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职能并没有进行专业性的了解,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劣质的商品,企业所选择的供应商如果提供的产品品质比较劣质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因此做好供应商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对其只能进行充分了解,能够保证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制度不断趋于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供应商质量。做好供应商质量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整体业绩。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供应商质量管理将会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外壳,缺乏实际意义。

(三)企业和供应商不能认清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

在全球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合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乏的运营手段。各个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的重要性,开始寻找合作伙伴,供应商质量管理就是生产合作关系下的产物。但是市场的主体仍然是竞争,只有确保企业与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竞争关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企业确定何种方式来管理供应商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供应商与自身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将无法产生共赢的效果。因此不断完善供应商质量管理,将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处理好,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

(四)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在一些企业中只流于形式

现在一些企业虽然存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但是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供应商的质量、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业绩。虽然表面上帮助了企业,但是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只是一种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的整体运行,也将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果长期这种情况,将会限制供应商以及企业的合作发展。

三、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

(一)设计质量的提高与管理

所谓的设计质量即产品的设计水平以及产品所能达到的预期技术性能,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质量控制成本以及服务成本。对供应商实施质量管理的依据是设计图纸,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对产品所能达到的使用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采用先进的分析软件对产品进行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产品的设计风险。

(二)与供应商技术协议的完整统一

这实际上是产品质量控制的辅助部分,采购部门在制定采购合同时,相关技术部门要与供应商签好技术协议。技术协议不但要对产品的材料要求、加工工艺要求、检验手段、形式试验、包装要求进行说明,也要对首件提供样品进行验收,对人员配置、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式进行必要说明。企业要确保供应商标准的完整性、技术合同的全面性,如果存在标准不同的情况,相关技术部门要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与供应商做好沟通工作,从而达到共识,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这样可以对后续工作的进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防止因标准不同,而出现不必要的质量事故。

(三)检验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统一性

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检验验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具有同样的尺寸形位公差,但是采取不合理或是错误的测量方法将会导致结果发生错误。虽然在签订技术协议的过程中已经对检验指导文件进行规范,但是编制好更详细的产品关键工序以及最终检验的检测指导文件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测量方法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做好供应商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中若是存在只是流于形式的质量管理,需要加强现场审核,让有能力、且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在相关部门任职。企业只有认清与供应商双方的共同目标与利益,才能保证双方的共同进步,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关系中所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只有认清这种关系并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保证企业在如今经济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宫永华.关于改进尚美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工商管理,2005.

第4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将创业精神作为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条件。笔者工作所在的单位系(部)为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系,在教学过程中对本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业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和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具备工业和商业企业管理能力和技巧,具备把握商业机会的能力,掌握国内外工商管理发展趋势,能够追踪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人才,即在该类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创业素质的要求,有所侧重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让学生尽早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开阔视野,提高其“自我谋职”的能力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能力,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就业本领”与“创业本领”统一起来,相互促进,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进步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实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业培养模式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时间短、国情特殊等原因,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

一、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定位存在偏差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只定位在“职业人才”角色上,注重专业技能,突出实操,忽略创新素质的提高。这种目标定位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淡化了创业教育的本质:对学生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形式流于表面,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不高。有些学校甚至将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以及能否取得好的成绩作为衡量教育绩效的标准。

2.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亟待改革

现有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难以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同时,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甚至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欠缺有效地渗透和融合,不利于发挥整体作用。

3. 师资体系有待完善

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由于囊括的内容丰富,涉及到多学科、多种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性等多种因素,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中缺乏拥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创业经历的教师,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4. 缺少支撑教学的实践环节

工商管理学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前,该学科的创业教育基本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是“纸上谈兵”,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在授道解惑的过程中,缺乏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笔者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业培养模式。

二、改进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1.对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注重职业技能的传授,非创新素质的熏陶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要行之有效,就必须将创新素质的提高、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同时体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教学和创业教育的整合意味着打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够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标,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创新思想、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创业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培养,需要将知识、意识、能力的教育集于一体。

(1) 创业知识。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基本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知识交叉与综合。作为一名创业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行业性知识,还需要补充相关创业知识和方法。其中包括:其一,一般知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其二,行业性知识。学生应对创业行业有基本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或可通过专题报告、知识讲座、创业论坛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丰富他们对行业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其三,创业知识。除了在必修课中加入创业方面的内容,在选修课模块中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适当增设关于创业管理、创业实务、风险投资等课程,有针对性、分类别地传授学生创业知识。

(2) 创业意识。学生应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学校可通过宣传国内外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和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向学生介绍一些地方的投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成学校和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到该地区创业。

(3) 创业能力。鉴于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全球竞争的形势,应突出强调培养具备职业实操技能、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前瞻预见性等能力的创业人才。学校应建立创业实践平台或载体,切实提升创业素质的培养实效。

2.完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设计创业教学课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学计划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适当考虑学生个体、创业目标差异性的前提下,应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创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在开设相应的课程外,还应融汇创业、专业、通识等课程,发挥出“1+1>2”的整体效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专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素质与创业素质的同步养成。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当通过配备高素质、雄厚的师资来保证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应当是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甚至是创业的经历。学校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或担任企业管理职务,具备较好教学经验的人士担任创业授课讲师。其中也可以包括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金融投资家等多个方面。同时,适时派遣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外出参加进修,或进驻合作企业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2. 建立创业训练指导平台或载体,重视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学校应通过不同的渠道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安排课程实操,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布置与创业相关的调查研究课题;在教学管理方面出台鼓励政策,形成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践习;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创业大赛;成立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活动给予激励与支持;建立创业训练指导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和指导。

第5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发展导向;应用性人才;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36-03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量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层次上能培养出大批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生产经营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我国的本科教育大多定位于学术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高林等,2008)。同时,有关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导向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还有进一步梳理与探讨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结合江苏理工学院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就如何有效地构建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多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作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构建

(一)应用性本科人才的职业发展培养导向

关于应用性人才,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季诚钧,2006;杨兴林,2007)。但无论如何分类,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要求(贡福海,2013)。本科应用性人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应用性本科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王秋红,2008)。江苏理工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企业部门经理”,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为指导,从企业对“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模型

在一个企业中,部门经理处于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中层位置,是上级部门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命令执行者,是其他部门的服务者和配合者,是本部门的管理者。企业部门经理的德、能将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要想成为企业的部门经理需要具有多维能力:在境界维度方面,要有做经理、坐经理、作经理的能力;在结构维度方面,要有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层级维度方面,要有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级能力之分。在对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提出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多维能力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

就境界维度而言,“做经理”是指所开展业务的各环节都亲历亲为,这就要求企业部门经理熟练掌握该部门各项工作的要领;“坐经理”指不仅自己要做业务,还要率领和指导员工开展工作,并引导员工融入到团队中;“作经理”就不需要自己具体从事某项业务,要为团队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部门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前两个阶段是达到第三阶段的必要前提。企业部门经理的“做―坐―作”过程,显示的是对不同层级和结构能力的要求。

就结构维度而言,“核心能力”是作为一个企业部门经理所必需的、基础且重要的能力,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种岗位都是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是依据部门经理所在的岗位,或是部门类别不同而需要的专业知识、技巧及能力;“领导能力”是指能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的能力、留住好下属的能力等。

不同的境界维度在各个结构维度上,所要求的层级维度存在差异。例如,企业的营销部门经理在“做经理”时,需要初级“客户导向能力”、中级“团队合作能力”和高级“市场分析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到了“作经理”时,各结构维度的能力均提升为高级乃至专家级。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设计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

为了便于学生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我们从理念层、载体层、服务层、平台层、设施层五个方面构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也包括课外创新创业体系建设(黄爱华,2013)。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师资结构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为此,我们优化了理论课程体系,强化了“身心元素”和“科学元素”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并将企业教师、社会培训师融于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这是“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体现和反映。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性本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要依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鉴于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弱化、学生能力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实,为适应“企业部门经理”的培养,我们在整合原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以“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为线索,构建了一个校内校外平台相支撑、专业专门平台相促进、多层多用平台相协调的“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旨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校内实践教学基于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专门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其中,基础实验教学包括7大模块,即管理学模块、经济学模块、财务管理模块、银行业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定量分析方法模块,覆盖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核心能力;专业实验教学则涵盖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会计学专业的手工模拟实验、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等,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专业能力;专门实验教学包括EPR综合实验、技能竞赛、科研项目三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即综合能力。EPR综合实验是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接近于真实企业环境的创业演练,训练学生在高仿真度企业经营流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专门实验教学满足各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同步发展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设置,将各级别的学科竞赛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系统的衔接各层次竞赛内容,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目的。此外,在积极开展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江苏省以及全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训练了“企业部门经理”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而且由于与专业相结合,也进一步增强了其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于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协同平成。其中,校外实习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与部分较大规模的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如我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形成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团队;企业在我校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学生奖励基金和教师队伍教研基金,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双方还通过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实施、教材编写等方式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实践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熟悉了有关实践操作的方法与技能,又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准企业部门经理”的综合能力。

三、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保障

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使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理论教学体系的与之相匹配,以及管理、保障机制的与之相匹配。为此,应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强化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其实践体系顺利实施。

首先,要培养未来“企业部门经理”,需要有一种跟得上时代要求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计划。基于对“企业部门经理”所处地位的理解,理论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层次:一是身心发展知识,强化学生对身心发展的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二是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目的是教给学生有关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三是专业知识,此类课程着力于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同时促进对企业精神、商业环境的理解;四是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未来工作将依赖的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将面临的专业问题和道德问题。

其次,为更好地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上的共享,应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网络,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基于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能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学生能从灌输式教学中被拯救出来,更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也有效保证了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

最后,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有了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运行。健全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等。“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先进的仿真性实践教学环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则是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的四个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林,吴智泉.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44-47.

[2]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

[3]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4]贡福海.地方高校卓越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50-52.

第6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摘要】在社会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是一项十分主要的管理标准。同时,随着国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因而为工商管理体系的健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实施工商管理,能够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所以合理的协调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 市场经济 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是现代有效的管理运营手段,对调控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其比较大的特点就是自由经济体系,在该经济体系下,价格直接决定了产品与销售,所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很大差异,对销售价格与产品质量进行管理显得及其重要。此外,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因而通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开展工商管理工作。

一、工商管理的作用

对于工商管理而言,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依据工商企业管理标准对市场经济结构水平和市场经济私有制等方面予以分析,使得市场经济活动具有可控性。在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市场整体予以研究,能够达到对市场经济产业的分析与决策,确保市场工商管结构更加专业化。通常情况下,以工商管理的结构标准为基础,就能够实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予以分析的效果,使得市场受到工商管理的影响,工商管理能够对提升市场经济发挥主要作用,并保证二者能够协调统一。

二、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市场经济是工商管理的前提

我国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因为人类的进步、商品生产和营销等产生的,国家为了对社会中商品经营体制予以监督,成立了工商管理部门,从而实现维护不同阶层的根本利益。对于市场经济来讲,其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有关管理人员会结合工商管理规定对维护其秩序,进而促进市场经济效益有@著提高。由此表明,不同商品的生产、交易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管理得到有效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关键,为增强工商管理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市场经济促进了工商管理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并且提高生产能力,使得商品的生产和营销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利益主体矛盾有所增多,对发展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其正确引导,只是在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作用是难以达到管理的目标的,应当确保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互相协作。在市场经济发展期间,通过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因而极大的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促进了工商管理的发展。

(三)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工商管理力度,进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为改善市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第一,工商管理有利于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规范。在工商管理期间,必须保证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合法与合理,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予以深入研究,可以对市场经济主体加以规范,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工商管理时,制定了与市场经济主体有关的制度,借助于制度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有助于对市场监督。在工商管理时,需要保证市场主体和市场监督工作能够平衡发展。通过强化对市场的监督,尤其是加大对市场经济中的违法状况予以监督,进而为有效解决市场经济发展期间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问题提供有利条件。总之,在工商管理的作用下,能够对如上问题予以监督和管理,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3]。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时,常常存在着虚假广告问题,工商管理对其予以严肃处理,对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工商管理对健全市场社会经济体系有很的的帮助。在借助于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发展予以监督期间,需要建立社会经济体系,进而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工商管理发挥其职能,对市场予以监督和管理,实现对市场的规范,使得社会上的资源予以整合,正确引导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控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而言,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相辅相成和相互监督等特点,通过协调统一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期间,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明确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对明晰工商管理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张诗慧.浅谈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J].品牌,2015(11):94-94.

第7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管理当局;委托-;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我国商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产品营销面临更大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的,通过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粉饰其会计报表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因是什么以及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前会长凯瑟琳・雪柏(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利,从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会计报表过程的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的概念。当前,盈余管理一般被认为是为了局部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而有目的干预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这样无疑会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表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即上市公司的人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来实现盈余管理。尽管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通过盈余管理并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盈利,仅改变其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但却损害了国家、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任何一项政策的采纳与使用,都有其一定的动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委托―关系假设。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而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的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得委托―双方的目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差异,甚至在某些时候相反,而这种目标不一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实中,委托―人之间的利益鸿沟虽不能完全彻底消除,但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缩小这一鸿沟。按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契约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报酬契约。报酬作为委托人对人劳动的补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激励约束手段,理论上应当将其与人的努力程度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联系越密切激励效果越明显,当企业经营效果不佳时,人便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使企业利润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其表现为企业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等。(2)政治成本假设。政治成本假设是指当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时,它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宣传,比如税务部门可能会对其征收更多的税金,社会公益部门可能要求其提供更多的赞助,环保部门可能对其进行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同行可能提高对其商业秘密的窃取程度,社区可能以水污染、噪音污染等而对其进行索赔,地方政府可能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迫使其去兼并亏损企业,结果使其背上沉重的负担。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可能引发权之争,进而威胁人的职位。因此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政治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就会选择那些能够平滑利润的会计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3)债务契约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就是指在构成企业的契约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同企业签定契约时,往往会制定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主营业务利润比率等规定一个下限,股利发放率等规定一个上限,由于企业违约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得债权人的后续支持,所以当企业发现其会计报表已显示违反了规定条款时,便对盈余进行管理以达到债权人的要求范围之内,从而减少违约的可能性。(4)资本市场假设。企业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呈现一个稳定的每股盈利额,以此来刺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如果企业利润忽高忽低,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传递一个企业经营不稳的信号,供应商不敢同企业做赊销生意,甚至催要欠款,银行不敢向企业提供融资,优秀人员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并且当企业需要资金时,无法达到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的资格条件。因此,企业管理当局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5)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假设。由于争取发行上市指标的难度大,“壳资源”依然稀缺,地方政府作为本地上市公司的行政领导和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者,不愿其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当企业经营不善出现无法配股或面临摘牌的状态时,地方政府常常采取种种借口,比如支农补贴,储备补贴、贡献补贴等来给上市公司注资,使其达到配股或免遭摘牌的资格条件。这显然是上市公司利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6)《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假设。会计准则制度制定人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制定准则制度时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由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等。然而,企业会计人员将准则制度的弹性空间作为企业利润调节的“蓄水池”即企业不需要利润时多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利润,需要利润时冲销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利润,这显然是违背了准则制定人员原有的目的而为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所进行的盈余管理。

三、遏止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人都是理性的,采用盈余管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理,我们不能将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一味地推向人。尽管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报表中的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这实质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损害了委托人、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混乱和社会诚信危机。因此必须加以遏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促使会计报表重心的转移。笔者认为,盈余管理之所以需要加以遏止是因为盈余管理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暴露出我国为确保会计信息客观性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如企业会计准则中八项减值准备计提制度,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机制等)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比如当前应计制会计中的预计、摊销等都很容易被利用作盈余管理。准则制定应采用规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明确界定某些准则的操作弹性空间,比如对“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冲销时间、冲销比例等会计处理的专业判断范围和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的变更选择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以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准则制度来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将会计报表重心由当前的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不要仅仅关注账面利润,更要关注资产的质量,这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措施。

2.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力度,改革会计师事务所机构体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素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职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全面、客观、及时地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体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比如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作出限制,即将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分开,提高其独立性;实行审计单位轮换制度和注册会计师轮审制度,以避免发生如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为安然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欺骗社会公众的悲剧重演;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让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责任,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不愿、不敢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从而将盈余管理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因此,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必要条件。

3.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相关规范。对人的业绩评价,不能仅单一采用利润总额作为业绩考核指标,还要参考采用EVA(经济增加值)、REVA(修订经济增加值)、BSC(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指标来评价人业绩;对是否允许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或配售股票等方面,不应只单一考核净资产收益率这一容易操纵的指标,而应该建立多指标考核体系进行检验,比如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收入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的比重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目的是保证前一次募集资金投向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关,并促使再融资的资金投向公司的主营业务。同时,为了防止某些上市公司“让我一次亏个够”、“大额计提大额转回减值准备”的做法,也应改变将连续三年亏损作为终止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的唯一条件,可以考虑采用“累积亏损”、“净资产亏损率”作为退市和摘牌的标准,从根本上遏止这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4.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所有者和经营者责、权、利的界定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通过有效的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能迫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客观、公正地信息,达到均衡信息分布,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1)就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关键应当由市场引导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降低持股比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国有股减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允许和引导基金、保险、养老金机构持股,与国有股减持同步推进,以彻底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动股权结构的分散化,积极推动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促进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2)就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而言,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独立董事选择机制,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和“懂事”。同时,把独立董事的监督与监事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特别是独立董事要对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讨论的事项出具独立专家意见,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监督作用。

5.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补贴行为。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地方政府补贴收入的会计处理作出详细的规定。比如上市公司应将补贴收入作为公司的资本公积,而不作为公司的当期收入计入本期利润,同时还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补贴原因、补贴金额、补贴时间等,以防止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利用补贴来进行盈余管理。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证券市场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盈余管理的约束力。

参 考 文 献

[1]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J].审计研究

2011(4):68~78

[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1

[3]王跃堂,周 雪.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

第8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上市公司投放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有两个来源:自有闲置资金和募集资金。2012年12月,证监会实施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以下称《指引》),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在符合两个条件下可进行现金管理,(1)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2)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这条规定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而此前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必须和银行签订第三方存管协议,并且募集资金不论超募与否都只用于募投项目和主营业务,不得挪作他用。实际中,这一规定往往被绕行。以上市公司A为例,该公司2012年中报显示共有9笔委托理财和6笔委托贷款,总计高达4.52亿元;同时,该公司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分别涉及金额8278万元、10480万元和20063万元,三笔募集资金均转出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一方面是大量对外借款,另一方面其流动资金似乎并不充足。很显然,该公司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并不那么单纯。《指引》放宽了资金用途,给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理财一个合法“名分”,而不必像以前先要转作自有资金,进而再投资理财。这一点直接刺激了上千亿的新增理财需求。

有数据显示,2013年前五个月,就有235家上市公司了相关理财公告,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以上市公司B为例,2013年1季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9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45.87亿元。5月份之后,公司又先后两次斥资5.01亿元、9.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截至今年7月初,公司已累计使用约15.4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而该公司总额上限高达16.5亿元的理财计划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结合此前公司定向增发募集47亿元资金以及大约8亿元的中票,不难看出上市公司正在资本市场上扮演新的“银行”角色:一头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揽储,另一头阔绰地购买理财产品或是进行信托、委托贷款等活动。

上市公司巨大的委托理财需求在2013年6月份遭遇银行“钱荒”后惊人地爆发出来。笔者根据CSMAR数据库统计,从6月20日到6月26日一周之内,共有21家上市公司密集公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从4.1%到7%不等,平均收益达到5.42%,显著高于近年来委托理财4%~5%的平均收益。

另外,“钱荒”之后调整信贷结构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头等大事。可以预见,政府从中长期来看将更重视控制金融风险以及实现经济再平衡。这意味着低息贷款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另一方面,一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超募持有大量闲置资金,在自有项目有限的情况下,委托贷款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趋势。同时,众多有资金需求的公司,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也把眼光瞄向了这些“金主”。根据相关统计,截至6月27日,2013年以来有110家公司有委托贷款记录,合计金额约200亿元。在这些上市公司中,贷款年利率大多分布在7%至12%,年利率超过10%的有53家。

上市公司涉足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行为原本无可厚非,在利益驱动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原本就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但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上市公司原本是直接使用资金的主体,近两年在大规模理财产品和委托贷款的作用下,开始演变成一种变相发放高利贷的金融机构。一方面资金追求高额回报而流出实体经济易造成经济实体的空心化和虚拟化,另一方面贷款企业高额的财务负担也会加剧信贷风险。结合“钱荒”的背景,分析上市公司存在巨大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需求的原因,可以发现一些制度性的因素:

一是金融体系内资金分配不合理,社会资金成本不均衡,一直被认为是促使上市公司热衷于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重要原因。中国式“钱荒”的本质,并不是真缺钱,而是钱放错了地方。由于体系内资金分配不合理,致使很多亟须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获得方便的资金融通,民间金融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这一特点决定了资金成本非常高昂。有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约6%,而同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高达约16%。巨大的利差为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市场提供了空间。而上市公司掌握了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可以方便地从股票以及债券市场上获得大量资金,用于满足前述市场的需求。可以说,在金融资源分配极其不均的市场中,这一通道的价值不言而喻。

二是金融管制导致金融机构能满足社会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比较低,为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留有巨大的业务空间。长期以来,民间金融等管制之外的金融体系没有合法地位,严重影响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经济发展本应伴生着管制外金融的广泛存在和蓬勃发展。管制外金融机构合法地位的确立将和利率市场化一起成为未来金融改革的趋势。众多上市公司纷纷组建财务公司或者就是一种潮流。2009年4月银监会降低了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门槛,不再硬性要求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条件,企业集团可选择聘请境外高管和风控人员替代。同时,财务公司也不再是国企的专利,一大批的民营企业对财务公司趋之若鹜。如阳煤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美的集团、紫金矿业、兖矿集团、双环科技等财务公司陆续面世。某种意义上说,委托理财、委托贷款和组建财务公司一样,也可以理解为上市公司参与金融改革的一个部分。

三是实业经济不景气是委托理财的重要推手。除了“钱荒”利率飙升期间,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并不高,但很多上市公司仍然投入大量资金,足见公司缺少好的投资项目,主业不振。

第9篇:工商管理的知识范文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事业组织结构也更加的抽象和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商管理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一方面体现在了社会管理系统自身的监督和管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督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尤其是我国进入到全球化大潮之后,所面对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所以这个时候充分的展现工商管理的作用就显得极其的重要,最近几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我国和其他国家沟通水平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因为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明显,所以工商管理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重,这样也就使得工商管理部门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适应时展的步伐和趋势,这样也就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受到了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当前的工作中抓住时展的脉搏,不断的增强工商管理部门本身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2工商管理的准则

2.1坚持实事求是是准则的实现

在工商管理机构进行执法活动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多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这样一来就会给工商管理部门造成一定的困境,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条件上的限制,所以经常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将这些问题规避过去,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社会形象受损,同时也无法树立其权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一问题,在一些难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问题解决的效果,在执法工作中一定要灵活应变,不墨守成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职能得以充分体现。

2.2保持依法行政原则的实施

工商管理部门如果想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每一个企事业都能根据其实际的情况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就一定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使得企事业单位对相关的法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让企事业单位对其重要性和严重性予以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引导他们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去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和价差的力度,充分的树立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威望。

3新时期发挥工商管理职能的有效措施

3.1转变观念

意识是管理的指引,所以思想观念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科学正确的管理观念,此外还要将这种观念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将市场的实际情况充分的考虑进来,制定一个合理的工商管理目标,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市场的运行进行严格的控制。

3.2遵守工商管理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体制不断推广,传统的工商管理方式等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就需要工商部门遵守有关原则对工作进行适当调整:首先,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中心。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门,也势必要对自身的工商管理职能进行改革。因此,工商部门要切实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办实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其次,依法行使职权。工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尤其是法律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在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工商部门不能够很好地行使职能,发挥作用,就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3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是工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主要从三大方面入手:其一,针对市场准入资格,工商部门要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严格考察市场主体是否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确保各主体的合理化,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其二,加大对市场行为的管理力度,严格监督并控制市场行为,从而促使市场经济行为更加规范;其三,工商管理部门如果单独对市场经济管理是不能够发挥最优效果的,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职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市场秩序良好。

3.4优化内部结构,划分职能

工商管理部门不能够一直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优化其内部结构,并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内部进行改革,明确职能,例如:行政许可和审批等,从而优化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结构,提高执法力度,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建立信誉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其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规律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如果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没有完善的法律管理制度,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这样就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难运行下去,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管理机制才能使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有着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合理的对社会经济进行划分,从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