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收获;困惑
历史学科在推行教学案教学后,被广泛定义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这并不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案教学有着一些困惑和未能认识到的问题,所以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观点。下面就针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学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要对《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固定的时间搞好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问题: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应如何认识?
解决策略: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的认识转变,从思想入手,解决教师思想中的困惑。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各种资料,,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后变化明显,此前教师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学生的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教学案的设计要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该以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让程度好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做到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可以是本课内容,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之我的看法
教学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广泛存在的问题外,我个人对教学案也存在些困惑。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
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且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
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四、教学案教学的推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学案教学,推进校本教研,我认为历史学科课型系列建设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片级赛课以及教学案教学大赛等,推动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
第二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充分利用九年级高素质教师进行复习课研讨活动,以省市级优质课大赛活动为载体,促使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培训历史学科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全体历史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教学案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高素质的教学案教学,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76.
[2] 古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0.
[3]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再现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2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13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记录过去的人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来机械地记忆这些已经存在的人与发生过的事,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熟识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大多只是就教材进行机械的讲解,教学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思维活跃度不高,只是在机械地记忆历史史实,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只能让学生成为史实的机械记忆者,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的全面发展。实施再现历史教学,不再是空洞机械的说教式教学,而是将这些枯燥死板的知识还原于真实的历史画卷中。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机械的讲解与记忆,而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更能彰显历史学科魅力,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层层深入的分析,透过历史现象得出规律性认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历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再现教学法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学生才能将学习当做一件愉悦而欢快的事情,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展开思考。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形成稳定的学科学习兴趣。而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以直观的事物、形象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历史教材虽然图文并茂,但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机械讲解,使得历史学科失去了本来的生动活泼,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学生只能感受到历史学科的枯燥与繁重,最终会彻底对历史学科失去兴趣。实施历史再现教学,不再是机械地讲解教材,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输出,而是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史实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带入多维教学视野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辉煌的隋唐文化》这一内容,教材是从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盛大欢腾的乐舞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照本宣科,教学枯燥,并不能亲见,使得学生的学习枯燥而机械。而实施历史再现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将那些遥远的历史画面真实而立体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用双眼来观察,用双耳来聆听,用心来感受,将辉煌的文化以真实的事物、影视剧片断等直观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自然就可以在无形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带入特定情景,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于史实中形成规律性认知。而要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不能只是单纯地灌输历史史实,置身于历史场景之外,而是要带领学生走入那段真实的历史,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深刻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将死的教材转换成真实的历史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如在学习中林则徐禁烟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就教材来讲解,学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历史史实,并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活化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可以截取影视剧片断,再现那段屈辱而难忘的历史,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历史画卷之中,这样更能让学生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经过与影响等思考。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是机械地记忆历史史实,而是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更能达到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的效果。
三、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的重要部分,是现代社会所需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历史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历史情,极具文化内蕴与人文关怀,这正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学科。为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丰富与积累。而情感体验的丰富, 并不是他人讲解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是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直接内化与感受而来的。为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再现教学,真实再现,这样学生就不再是置身事外,而是身临其境,学生更能从中获取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体验与感受。这些正是隐于知识背后,是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而来的。如在学习第二次时,就教材来讲解,学生无法深刻地感受到带给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屈辱,无法增强民族责任感,无法激起情感上的波动。为此,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的影视剧片断,让学生亲眼目睹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在熊熊大火中毁灭,并让学生在圆明园火烧前后图片的对比中感受侵略者的恶行,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波动,让学生从中获取最真挚、最深刻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而奋斗的爱国情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实现再现教学还原了历史学科的丰富内涵,让历史学科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能机械照搬教材,而是要善于运用现代设备与先进技术将历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得到知识、技能、情感与思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学习;困难;合作学习
一、前言
历史这一门课程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一直作为规定科目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因为当前升学考试对于历史的重视和历史占有比重相对偏低,同时由于历史教学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其他的科目。因此,历史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善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认识到历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二、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和效果的提升总是需要从以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的体现上来获得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等的确定。因此,我们将总结出来的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教学问题进行陈述,以便在历史教学改进方面提供合适的方向和为合作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控制存在困难
对于历史教学工作,营造和控制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氛围营造不到位,使得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大,对于历史知识了解的意识因为稍显枯燥的知识更加失去兴趣;另外,即使组织学习合作小组,组织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展开讨论,但是通常对于气氛的把握和控制不到位,使得学生们参与历史知识讨论的时候,讨论知识的主体容易偏离课堂,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讨论效果,有时甚至因为学生们在参与知识讨论时,可能会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激烈的争吵等。而以上阐述的情况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都是具有非常消极的作用影响[1]。
2、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太积极
历史学科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于历史知识展开的讨论,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巩固。但是由于个别同学因为知识的储备量以及当众发言的表达能力稍微表现强势,因此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科合作小组学习方面,鉴于个人表现力过强,因此承担了合作学习中过多的工作,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合作学习小组的锻炼没有任何作用[2]。
3、缺乏合作意识
历史学科知识学习和合作小组的组建,除了对于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相互合作解决事情的合作意识,但是当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合作意识非常薄弱和缺乏,交流时,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等,这样则非常不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3]。
三、科学有效实施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确立
小组成员的确立对于合作学习小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合作小组学习的成员确立时,需要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学生男女性别、学生性格表现方面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同一组内的成员,则要展现出彼此不同的方面,对于不同组的组员,则需要小组与小组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使得每个小组都具有学习能力出众、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不同侧重的同学存在,在组内合作的同时和不同组成员实行竞争机制,使小组成员在竞争中,和同组成员一起合作,进步学习成长[4]。
2、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和定位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无论是对于课堂讨论还是课外实践,都需要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充分科学的合作完成任务。由此,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则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落实工作责任在个人的方式,能有效降低任务完成的实践,并且能够使每个小组成员对于自己承担的责任清晰明了,避免在小组内部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由此,在小组成员组成设置时,一般会根据承担的角色和工作的需要分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记时员等几个组成角色。组长主要是负责在课内和课外的活动当中,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和进行实践活动,需要其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记录员主要负责整理小组成员对于此次论题展开的观点进行记述、整理,需要其具有相当的文字记录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发言人主要是负责小组讨论结束时的总结发言,或者是对外展开小组竞争时,主要的观点陈述和表达,因此要求发言人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记时员主要负责对小组讨论时,掌控整个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进行时间记录,控制小组讨论会[5]。
3、正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每次在小组讨论结果后,针对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点评,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等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其中比较出彩的地方或者是比较出彩的个人进行赞扬性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合作小组学习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对于其中出现偏差比较大或者是表现非常不好的地方,要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小组成员在之后的合作学习讨论中,更容易把握讨论的总体方向和细节方面的处理,是合作小组学习达到更加优良的效果,促进学生改正错误和学习[6]。
4、调动学生积极性
历史学科的知识教学本身因为其知识具有一定的记述性的性质,使得历史知识更倾向于课本体系知识,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枯燥;另外因为历史的沉淀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学生们很难从现实世界里寻找到历史书本阐述中的情景,对于历史书籍中阐述的观点理解相对于其他科知识,显得更加抽象和空洞,因此,要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的营造,都需要历史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使用更多新奇、不一样的方式来进行历史教学。对于历史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了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培养学生文明交流合作意识
在合作小组的学习和交流中,因为学生都是青春年纪的同学,对于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因为观点不一致而产生争吵、口角等情况,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和学习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文明交流的合作意识。
四、结束语
历史课本一直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接受的知识,其本意在于使现在的学生们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史等有一定的了解,建立起学生们居安思危的积极进取学习的意识。但是历史课本通常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陈腐气息和历史老师的气质,使得历史课在学生当中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建立合作小组学习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才是真正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玉学.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初探[j].学周刊C版,2010(2)
[2]陈秋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人文视角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
[3]胡凯,蒋阳飞.基于生命关怀的高校现代德育模式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9(08)
[4]陈天智.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利与弊[j].学园,2013(35)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能把在历史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这项工作做好,将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与命运。从教14年的我,将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总结,要在历史学科中做好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我们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接受法制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纪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在历史教育教学中进行法律法制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下面本人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之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谈几点看法,敬望同仁多多指教,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充分利用课堂所教知识,在课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受到启发,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也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触犯法律,一律绳之以法。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历史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在直观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接受法制教育。近些年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祸国殃民的重新在我国泛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大多数,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把“1840年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具体采取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去查找资料,先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印象,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的一些片段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吸毒片段结合起来,给学生以鲜明的对比,让他们感受到吸毒的危害,并自觉地去抵制、远离。
三、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之中,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成立以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兴趣小组,这个小组可以组织大家撰写一些历史小论文和历史手抄报。另外也可以举办“反腐倡廉”的专题报告和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力度。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历史; 公民教育; 教师; 准备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法制国家里,公民意识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思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国家机器、市场经济、合格公民,是促成国家强大的三个重要因素。但是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民教育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作用。但想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开展起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
一、教师要知道的几条提高自身公民素养及公民教育技能的途径
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自身的公民素质决定了公民教育开展的成败。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教师在公民素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像笔者这样的农村中学的历史老师来说,知道公民教育的都不多,更不用说良好的公民素养了。所以提高教师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技能,才能实施有效的公民教育。下面简列提高教师公民素养及公民教育技能的几条途径。
(一)不断学习新公民教育相关理论
在目前我国新公民教育还未成型,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学习借鉴各国关于公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新公民教育理论上的讨论,勇于探索出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公民教育理论,探索出符合本地区情况的新公民教育模式。
(二)深入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分利用每一种途径,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光是要关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动向,还应该关注各社会各领域,向其他行业的劳动者学习,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热心参加社会事务,才能充分体现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三)认真学法、严格守法、时刻用法
教师应该懂得国家的基本大法《宪法》,懂得《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能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法律,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并且在平时守法用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我们的法律意识。
(四)广泛阅读,学习历史、学习政治,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实,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公民教育的切入点,在课堂授课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要学生明白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一部探索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学生要真切的明了作为公民的身兼职责。当然这需要学科老师的配合,并不是一个老师的能力就能解决的。
(五)真实开展教育教学科研
在教科研中,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收集整理案例,常写反思,坚持写教学日志;注重阶段性的总结,随时修正研究计划和深入开展研究;注意理论的检验,在教科研开展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理论规律要放到教育实践中去检验,以便发现新问题,更好地完善理论。教育科研一定要真实。
(六)课堂渗透新公民意识教育
有效地把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纳入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渗透新公民意识教育。
(七)做到言传身教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的楷模,他们学习的榜样。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注意各方面细节:
1.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自然真实地流露,而不是喊口号、讲大道理,应该从小事做起。
2.知法守法。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3.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定,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等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要比学生做得更好。
4.言谈举止文明,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洁身自好。
5.诚实守信。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
二、教师需明确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公民教育的几个关注点
(一)历史课堂教学是渗透公民思想的主要阵地
1.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换之以启发、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能平等、民主参与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2.深入挖掘历史学科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元素。历史中包含的公民教育素材丰富多彩,教师必须把它挖掘出来,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中国近代史,体味屈辱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增强民族责任心。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与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世界史,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树立、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历史学科中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诚实信用的法则,增强人文主义,进而认识环保的重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现实历史事件是公民教育元素的大宝库
现实中发生的社会事件都属历史事件的范畴。根据历史学科教学的内容,及时将学生引入到现实事件的重放、思考与分析中,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让学生接近社会,认识历史的内涵,形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现实的能力,这就是更高层次的公民教育元素了。
(三)历史学科实践探究性作业是培养学生公民素质的大舞台
公民教育涵盖了家庭、社区、家乡、国家民族、国际五个层面。想让学生的公民意识真正形成公民能力,仅仅靠课堂是肯定不够的,让学生融入社会,去了解家乡,观察、探索社会问题,从而学习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服务社会才是公民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究性作业把学生引入社会,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这一点教师可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基于家乡的特点,能够凸显家乡特色,不可好高骛远;二是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作业也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区,融入社区建设中去。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发展其自治能力。如运用重大纪念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深入社区举办黑板报宣传,公民教育展览,编演历史剧,播放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的维护等。
十九世纪,德国在欧洲崛起,打败法国,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一百多年后,当中国的学者来到德国的一个边缘小镇,看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学挂图:世界地图。一个德国小学生就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世界七大洲,知道基本的科学常识。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程度,所以开展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新的历史使命,为了这个光荣的使命,我们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热情地走在公民教育的路上了。
参考文献
[1] 邵虎云.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民主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 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4
(一)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落后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指示。教学目标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教学目标落后问题。许多学校为了创造更高的升学率,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标准。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将答题技巧的有效传播,学生答题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明显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会影响到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单一
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强,内容的形成时间较为悠久,因此,历史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在错误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将中学历史课本的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一味地引导学生机械化地学习课本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反复操练。这样的教学内容会让历史课堂变得乏味,更会影响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中学历史教学方式不足
历史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历史教师仍然将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利用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影响了课堂氛围,还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有回答老师问题与记笔记的权利,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解决对策
要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需要历史教师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思想与行为的规范。
(一)加强历史教学目标科学性
在现代化历史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先对历史教学的目标进行规范。每一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目标体系的限制,加强教学目标的动态化改变。历史知识的传授不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唯一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规范与价值以的有效建立,让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与教育功能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当代学生的快速成长。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创新,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历史学习,也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成长。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不将“学会”作为最终目标,而是引导学生“会学”。像在讲解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知识时,教师要确立三层目标。首先,让学生掌握相关史实,了解国家建立的前因后果与意义。其次,要让学生从国家建立的漫长、艰苦过程中学习到正确的情感态度,建立爱国主义精神。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多重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发展。
(二)加强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性
教学内容的丰富,对于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促进中学历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处理与整合。教学内容,是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动态化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要本着历史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原则,让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更要安排中学生认知水平基础上可以接受的历史知识,利用那些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容组织教学。教师要对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也要加强扩展补充,让历史教学内容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特色。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对外友好往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引导学生现代环境下的对外友好往来,将历史与现实进行结合,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三)加强历史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会激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历史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促进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深入学习历史内容。更可以利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探究中来。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历史教学改革顺风顺水。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丝绸之路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促进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来源以及现代意义。而在北方民族融合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重难点问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2011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表述历史课程有四个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其中综合性就是“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开发生活化的历史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就是将课本死板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即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现象引入课堂教学,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开拓思维,从而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历史课程资源被物化为六类资源: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历史社区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历史生活化资源开发的做法与尝试。
一、挖掘教材、以学科整合为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学科知识为切入点,重组教学线索,或者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各种资源之间的共通点、互惠性,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学科教学的教益性。
1、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时,在对教材内容分析研究后,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对课堂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以“商鞅一生的主要活动”为主线,全程创设历史情境,把课堂分为“点击主角”、“理说孝公”、“智勇双全”、和“史海沉思”四个版块。使课程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然后在每个板块中设计相应的探究题目。引导学融入情境,把自己当做改革的主人公――商鞅。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动情,感受改革家的勇气与智慧,探究改革的简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达到以史为鉴、品史育人的目的。
2、注重学科联系。
比如,让历史与地理知识贯通,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开阔学生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的求知、创新意识。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教材中不乏地图的插入,尤其是世界史,讲述了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远,若不结合地图,学生将会纸上谈兵,空洞无物,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正好结合地图,为学生排忧解难。
此外,历史与语文、政治及其他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加以开发和整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立足学生、以学生生活为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开发利用的素材作为历史教学课堂内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钻研,就能找到合适的生活化内容。
1、挖掘生活实物和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适当加以开发和利用对历史教学大有裨益。
例如:常见的核桃(胡桃)、葡萄、石榴、胡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等,是张骞出使西域引种的植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是明朝引进的农作物。学习八年级(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收集老照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从照片的服装、发式样式中总结出反映的时代,能得出什么结论?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讲授《》一课时,将战争过程同时用电脑来展现,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充分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互动,在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既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国际形势、新闻热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等时事、新闻影响巨大。利用这些内容来为历史学习服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课中,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时,在学生学习中国史“日本侵华”的基础上,提问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发表一下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和对策,先让学生讨论,顿时教室一片沸腾,个个义愤填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达到了强化历史情感的教学,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感,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刻性和广阔性方向发展的目的。
三、走出校园、以周围环境为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如: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生活化历史资源。
1、联系家庭,开发亲情资源。
针对时下学生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对电视、电影、网络如数家珍,而对于历史了解甚少的状况,我在每个学期都设计一个课外学习主题。比如“我的家族史”“我家有名人”“爷爷奶奶讲童年”等等。这些主题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并且集中展示。这样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参观考察,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关键词:农村偏远地区 历史 新课程培训 解决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己经提到了议事日程。2004年暑期,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委托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连续主办了首届武汉市农村偏远地区初级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培训不仅涵盖了所有学科,而且总人数达到两千余人。整个培训过程井然有序,获得了圆满成功,当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笔者全程参与并主持了历史学科的培训和后期调研工作,本文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就现阶段农村地区新课程培训工作展开讨论。
一、概况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小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而其所负载的人文传承功能的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不断呈现。这几年很多学者在高校所掀起的加强人文知识学习的浪潮,实质上就是试图对这一命题的亡羊补牢。它进一步促使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
而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刻不容缓的国本问题,本人认为新课程改革便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新课程改革所创建的教学新观念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而得以全面铺开,它正有效地改变着历史传统教学的面貌。从这次对两届市偏远地区教师培训班调研活动的反馈情况来看,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教学实效。虽然距离培训班结束到切实的教学实践只有短短的不到两个月,但学员们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环节中,都积极地着眼于新的教学理念的贯彻,主动地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努力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相当的展现,并取得了相应的丰硕成果。在那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下,这种尝试确实难能可贵。当然他们也就教学实际提出了许多相关的问题,表达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困惑。
二、农村偏远地区历史教学的现状
历史学科本来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而且人类对自身本源问题的探究更是由来已久。多项对初一新生的调查显示,在多门学科教材的自由选读的排行当中,历史教材一直均是数一数二的;但同样,调查也显示,在最厌烦的课程排行中,历史也是高居不下的。这两组数据粗略看来似乎是一种悖论,但实质上反映出我们历史教学失败的现状,而这一点在我国农村教育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当然农村教育的弱势现象,已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而在农村人口达80%以上的中国,这一教育状况更是令人堪忧。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玉林博士甚而做了如下表述:“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只能用‘危机’二字来鉴定的阶段。”
而历史教学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不仅有相当的农村中学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历史学科只开一个课时甚至于不开课,而且教学人员和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极其落后。仅以这次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为例,概述如下。
(一)专业素质低下
就两次培训班学员来说,与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相比,历史专业出身率出奇得低;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首次全班67名学员,仅有不到10人是专业学历,而且这当中还包括了原来政史合系的情况,总比率不到15%;第二次比率虽略有提高,但仍堪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是所在学校初三历史学科的所谓“把关教师”。
那么初一和初二历史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到底怎样呢?那些历史原因造成的“什么都不会,工资很高”的校工,就毫无疑问地被安排到教学地位薄弱的低年级历史教学当中。特别是初一的历史教学,由于它所涉及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不在中考之列,所以它的教学人员的情况更是五花八门、混乱不堪。
而我们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起步阶段的农村教育工作,希图由这批比之其它重点学科,专业素质更为低下的教学人员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相比,这次课程改革无疑是纵深度最大的一次,它要求的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根本性乃至结构性的变化,因此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的标准。就历史学科而言,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来充分把握新教材的实质;其次便是在此基础上所进行历史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最后才能有效地完成全方位的课程设计。这一基本步骤实施的前提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仅就两次培训的后期调研活动来看,即使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颇有热情,主观上也愿意积极投身其中,但具体到实践中就很快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甚至于无从下手。而各区推举的优质课代表的实际授课情况虽也有可喜的表现,但同样暴露出学科知识总体把握能力的不够,以及在授课内容上不能充分体现较好的专业敏感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依据学生的各项具体情况,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专业知识的教学含量。
(二)综合教学能力不足
在专业素质欠缺的前提下,就无法要求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调配以及在知识水平上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了。体现在实际教学中,便是综合教学能力的不足,这也是这次调研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重要问题。经各区选拔派出的培训教师示范教学过程中,都在语言表达、课堂调动和组织能力等等教学基本功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差距。例如有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小组分配就极不合理,竟简单的以纵列为组,严重影响了小组讨论的效果;还有仅笔者听评的三位教师当中,就有两个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全不评价或评价不到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由此可以看出其他从业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如何了。如此应有的“匠气”都先天不足,那又何必奢谈教学艺术在历史课堂中的外化乃至升华呢?
(三)历史教学一线教师负担沉重
这一话题也是我们培训学员反映较多的课改制约因素之一。客观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农村教师缺额和老龄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村历史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很多学员作为较有实力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大多还兼任其他重点学科繁重的教学任务,从而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改第一线的实际教学中,无法达到“术业有专攻”的实效。且多科和多头教学的课时重负在我们历史这种所谓小学科教师中体现得较为突出。
当然还有较大的经济负担也不容忽略,而这些问题对教师教学和课改积极性的调动都有不可小视的影响,直接制约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顺利开展。
(四)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制约
对于现阶段教学评价方式的担忧,是众多农村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因其主要着眼于应试教育,所以很多教师还是依照原有的教学模式,就教材而言教材,且依然比照应试教育的原则拟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因此很难让他们真正贯彻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更毋庸要求其毫无顾忌地付诸实施了。
(五)班额设置不合理
基于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现阶段我市农村偏远地区的班额设置不合理现象改善不少,但问题依然显现。很多班级超编严重,初中班级规模都多达60人以上,高中就更不好说了。这种班额现状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冲击很大,因为较为适当的小班设置才能更好地展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谋求人的全面和个性发展等教学理念以及探究式等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三、解决方式的探索
上述几个主要问题是这次新课程培训带给我们的思考,而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其周边郊区的教育窘境应是我国广大农村教育皆有的共性问题,且从某种程度上看,其他贫困地区实施的困难也只会更甚之而无不及。
国务院已经把农村教育确立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上述列举的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今后的努力和协调得以逐步解决,武汉市连续对偏远农村教师的免费培训便是实例;再如历史市中考内容的微调,其目的相当明确,可以说是重建评价体系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而教师培训计划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系统,政策导向毫不讳言是制约培训效果和评估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而注意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故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培训策略,把握以下培训原则。
(一)培训前的课程资源配置适当
这次培训我们在资金紧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农村学员们准备了相应的最新培训资料,效果良好。但由于当时学员们还没有真正进入课改,信息又相对闭塞;结果他们既没有新课标又没有新教材,再加上长期不从事初一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完全不熟悉,使得相当的培训内容无法深入,严重地影响培训实效。
因此培训前的课程资源配置应充分考虑到相关情况,达到适时和适量。
(二)培训对象的确定
鉴于我市市郊地区新课程改革在去年才正式启动,主要集中在初一年级。就历史学科来说,两届农村偏远地区历史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学员很少是从事该年级的实际教学工作,“学而无以致用”,实质上也是对培训资源很大的浪费。且历史学科在这方面更有其特殊性,作为一种普及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同时在初中阶段始开设的新学科,如何培养其学科兴趣,至关重要。
再则就农村教育现状而言,高中升学率偏低,因而对很多农村青少年来说,历史教学也是他们接受正规历史教育的主渠道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因此我们在确定培训对象时,应关照他们的教学背景,以期求得学科教学最佳的实用性。
(三)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首先亟待解决的便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问题──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前者才是根本,也是我们在偏远地区培训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教师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难以逾越。而通常培训内容有三大模块:“课程的通识性模块”、“学科课程标准模块”、“实践性教学改革模块”,三者均不可偏废,并相互渗透和转化。
但基于我们学员的客观实际,在完善“通识教育模块”注重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应加强“学科教育模块”和“实践教育模块”内容的重构,以农村地区历史教学现状为蓝本,以“小专题”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的方式达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强化和实际教学操作能力的指导。
基础知识的强化方面还要注重结合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的补充、史学前沿新成果的借鉴和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的能力(教材中学生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教材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知识)。
而实际教学操作能力的指导应进一步细化,以具有更强的示范性。比如由于各种教学条件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在尝试组织探究式学习讨论时,可以考虑事先配合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讨论小组,先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则观摩、评判、出主意甚或"场外指导",下次课时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等等方面。
(四)培训方式的调整
变封闭式、固定式培训模式为开放性、互动式培训,寻求形式多样化,是时下培训工作的主导方向。往期的培训多采用讲座式(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等),侧重的是讲和听的结果。虽然这种方式在信息量较大的“通识教育”方面还是比较适宜的;而结合我们偏远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培训的重点则应放在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转化为学科课堂的教学设计与运作上,因而培训方式中的实践和互动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理论讲解与教学实例详析融为一体;
·课堂模拟教学的临床诊断与适时指导同步进行;
·学习小组内试讲与相互评析达到教学技能训练与评定检测的目的;
·开展小型讲座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员的积极参与;
·实行培训者和学员对话式专题探究的活动方式;
·在专业知识和教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质疑辩论。
通过上述培训方式的拓展,扩大“参与”的概念,并在互动中关照了培训者和学员的合作关系,从而充分发挥了学员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获得了新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有了更切实的感悟;同时学员们面对同等的知识、教学背景和相差无几的课程资源状态,相互切磋、探讨,也极大地丰富了培训资源。
(五)后期研修工作的加强
后期研修工作的深入,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实效的有利措施。因此除小论文的撰写、读书笔记以及组织探索课、研究课、尝试课的观摩与交流等以外,我们还应尝试更多的后续调研方式,比如展开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活动、举办学员专题经验汇报等方式。
以上仅是笔者就这次农村偏远地区历史教师培训工作的回顾和反思,旨在今后培训工作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新华社.200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