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资产可视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可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可视化管理

第1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基于这一发展态势下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规模也越来越大。就目前现状而论,对国企固定资产采取科学化管理,不仅能为其自身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能使之全局管理更为规范,发展更为稳定,从而使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得以更为充分的发挥是出实质作用。

一、国企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概述

固定资产是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开展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究其特质,主要可归为下述几类: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数额标准;固定资产是非流动资产,可供长期使用;固定资产的获得方式有多种,可以由社会捐赠、单位自身制造和购买,也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一般而论,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几点:一是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固定资产表;二是相关固定资产的转让需要对接单位核对批准;三是设备报废也需要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之后再行销毁,并同期记录;四是要制定计划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点。

二、国企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常见问题

(一)资产监管制度不健全

监督管理制度是约束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据,制度不健全使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点盘查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部分国企固定资产在盘查过后,漏洞百出,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账务记录等现象频现;二是管理人员相关责任制度不健全,由于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管理不作为等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且无明确的责任制度和惩处制度约束;三是内部没有必要的控制制度,各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二)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烈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导致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及资产流失现象。由于受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只是重视固定资产的采购而轻视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财务登记不规范;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因日常资产登记中的不规范操作,从而导致总资产金额与固定资产明细不符,影响固定资产的监控管理实效。

(三)固定资产分类不清晰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准确的分类明细,然而,现在由于固定资产构成复杂、分类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比如,部分国企购置大量的设备工具,由于种类多、类型多、功能不一,故应进行分类管理,而在分类的时,则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参考财务、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目前对于固定资产的分类仍无可供参考的依据和标准,由此使得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变得更加繁琐。

(四)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

比如,部分国企虽然购买了设备和工具,但对其使用配置计划却不尽合理,相应执行措施难以到位;又如,部分国企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考虑企业实际需求,认为固定资产是炫耀、攀比的资本,从而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导致购置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并未参与日常运营发挥其作用;长此以往,显不利于国企健康有序发展。

三、科学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监管体系

国企资产始终处于变动的状态,因此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清查体系。即各个部门要及时的将剩余物资进行清点登记,按月份、季度对所需物资、剩余物资进行备案,加强固定资产清算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之步入正规化;同时制定抽查监督制度,不定时对各单位物资进行抽查监督,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闲置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利用,预防资产过量挤压,确保资产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规范清查内容和清查程序,确定清查结果的有效性,同步完善资产核算、审计工作,对固定资产审查的全过程予以严格监督管理。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高度要求化

即首要提高国企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以实现实际管理效果为目标,改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财务登记和管理,记录好固定资产的转让、报废以及其他变动情况,不能随意更改其经济价值属性,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的范畴和分类标准,制定详尽计划并给予定期检查与核对。

(三)提速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在计算机中形成固定资产数据库,可以将固定资产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登记。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编辑、打印,并且有助于资产信息的更改和查询,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使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过程得到高效科学的管理。

第2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1电力公司信息化可视化展示概述

信息化技术在电网的运行与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化的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处理等实现对企业资产信息的整合优化管理以及共享,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江苏电力在2013年立项开发了企业架构可视化平台,针对当时的架构元模型对架构资产维护、架构管控、架构查询与分析等功能进行设计与开发。通过健全的企业架构可视化平台实现对公司业务流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信息化架构资产实现可视化展示,通过强化数据的架构处理,逐步优化和深化架构资产管理,完善架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对架构资产的全面监控管理。

2企业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应用

2.1企业架构分析

该平台业务上可以将企业信息化架构资产划分为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在业务架构上,主要包括维护业务域、业务职能、组织机构、业务信息以及业务流程图等;应用架构则主要包括维护应用功能、组件功能、组件集成、应用服务、角色等;数据架构主要包括维护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主题、逻辑模型、数据集成等;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技术域、技术能力、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等。通过对业务流程、物理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进行属性、描述等的设计,为企业架构管理奠定基础。

2.2维护业务流程

我司建构的企业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能够通过拖曳图元实现流程图的快速绘制。首先,新建流程的名称、英文简称、中文简称、时间以及相关描述字段。接着鼠标双击活动就能编辑名称或是在活动的属性面板中编辑其属性信息。在该业务流程保存后就会自动创建同名步骤,用户可以继续添加步骤或是对现有的步骤进行业务信息、关联任务、功能末级等的定义。在属性面板添加关联岗位信息,只需要双击岗位就能完成岗位的关联。接着我们需要设置关联项目任务,建立起活动与项目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若操作默认流程,那么相应地项目任务将会自动关联到活动中,而且操作人员还能继续添加项目任务。然后为活动关联末级功能,默认关联到活动的第一个同步步骤上。最后,我们选中流程的全部或局部,点击鼠标右键另存为片段。这样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图绘制就快速的完成了,在下次使用时只需将其拖到画布中即可,直接可以复用片段中的结构布局以及内容。

2.3维护逻辑模型

首先添加数据主题,明确维护数据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关系,接着就可以导入逻辑模型,打开末级数据主题,点击导入菜单就可以弹出逻辑模型页面,点击确定后就开始导入。接着通过编辑逻辑实体、关联项目任务、关联功能末级、管理物理实体、关联业务信息等步骤实现对逻辑模型的维护。

2.4维护物理模型

通过添加数据库、导入物理模型图、关联项目任务、关联组件功能末级、关联逻辑实体实现对物理模型的维护,建立起物理实体与逻辑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物理实体匹配同名逻辑实体。总而言之,该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实现对电力企业信息化资产的全面展示,有效保证信息化架构资产的实时动态化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第3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BIM技术;管理系统;大数据

引言

“智慧校园”是校园大数据下的必然结果,它的智慧体现在智慧的学习环境、智慧的学生管理、智慧的生活方式等,体现在自动监控学校安全;智能的签到、考勤系统;无人监管的智能图书借阅系统;智能化管理办公设备、仪器。总之,就是开发一个智能化的校园运行、维护管理协作系统,有效的使校园可以智能、环保、稳定、安全等运行,并且共享校园大数据,实现更合理、更准确、更全面的只能校园管理系统,从而提高校园的各职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校园管理经济成本。以BIM应用技术为载体构建整体数据共享平台,能够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应用,并充分结合在有机管理的校园建筑和结构系统的信息数据,实现快速查询,统筹管理,降低校园管理难点,降低管理的经济成本[2]。

1BIM技术与智慧校园管理

根据智慧校园中建(构)筑物自身的管理规则,结合BIM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现实的对象实现管理计划。智慧校园集成BIM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对每一个专业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综合管理,科学分类,这样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管理方法,避免专业造成的碰撞、矛盾问题[3]。

2智慧校园管理主要内容

智慧校园是指以大数据下的物联网为根本的智能化的校园教学、科研与生活相结合,以各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集成所有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教学、学习、安全管理与校园生活环境进行全面融为一体。实施步骤为将带有传感器的安装到学生教室、停车场、办公室等,形成共享的“物联网”,然后使用数据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物联网”和“软件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从而将科研工作、学生管理、生活与学习等和校园的基础设施的有效统一。

3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开发模式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以运营、维护管理为主要目的,结合BIM技术的优势,整合校园的数据实现共享,分析、统计、预测校园管理的数据及信息,进而为决策提供辅助管理依据,从而进行学校全面动态的管理。

3.1系统设计、开发目标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智慧校园运营、维护管理系统以“智慧化”为核心,使用方便为宗旨,兼顾校园的所有管理、行政部门,将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目标简单总结如下:(1)为了使学校大数据实现共享统一管理、应用,开发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2)建立三维空间数据服务与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微信、校内通等访问模式加大服务力度,增强三维现实服务种类,改变传统的学校综合管理的方式;(3)建立智能监控网络,组建行动指令执行小分队,建立实时、快速反应高清视频监控设备;(4)对学校供电设施、消防设施、运动设施等进行集中集成管理,形成高效、舒适的“智慧节能”系统;(5)为了加强对实验设备、生活设备等有效、科学的管理,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的校存资产、设备管理系统。

3.2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BIM技术校园主要基于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核心的维修管理系统,配置必要的设备联通局域网,开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生态、地理空间数据生态、资产高效管理生态、安全信息互操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创造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平台和集成数据共享环境;开发一个统一的、高标准化的安全体系、管理效率体制及有效的运行体质,保证运行、维护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3.3系统各项功能

(1)三维可视化漫游。通过开发的系统使用户能直观、真实快捷以可视化漫游的方式查看学校内部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浏览,提取用户的兴趣点,并且结合VR可视技术,使得用户对学校管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2)建筑信息查询。建筑信息查询的分类管理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其他建筑等真实的呈现在三维视觉场景中。人们可以观看任何一个建(构)筑物的三维视觉场景,它可以展现出建(构)筑物的外观、材料、用途和其他相关信息,促进每个建筑实现可视化的应用、管理。(3)资产管理查询。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带来资产管理的可视化,制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通过系统集成技术的可以无缝集成的三维模型与业务流程,资产统计、管理部门可以把握整个资产购买、修理、更换直至彻底报废的全过程,采购、使用和维护,一个统一的跟踪,增加校园设备的使用周期与效率,减少学校的资产管理与维护经济成本。(4)遮挡工程查询。BIM应用技术将学校内部所有的遮挡工程都会以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的保真的现实出来,进而复杂工作简单化,提高遮挡工程的管理效率,更能解决图纸看不懂的困局。在现有三维数据模型中,直接可以提取现有的管道线路信息,如管道使用的材料、使用年限等。

4结论

BIM技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是智慧校园的发展的前提,也是研究的核心所在。通过分析及总结发现:运营、维护系统需要对学校建筑、教学、运行设备等状态进行实时的信息查询、管理,为决策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的成本[4]。同时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概念性的框架,展现了系统实现的三维可视化漫游、建筑信息的查询、资产管理以及遮挡工程的查询等功能。在智慧校园大数据下,建立运营、维护管理系统数据库,对办公文档、资产清单、档案材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机管理,真正实现校园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BIM的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曹慧文.基于三维技术的电厂基建管理系统的开发[D].华化电力大学,2014.

[3]王永.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机[J].福建电脑,2007.

第4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体系;气象部门;可视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家越来越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气象部门资金量迅速增加,资金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决策对财务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大,亟须提升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然而,气象部门的管理层多数为非财务人员,打破专业茧房,构建直观、易懂的财务分析体系,不仅可以让管理层迅速地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还能为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支撑。财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同于改变常规财务分析数据报表式的呈现方式。可视化的财务分析数据对管理者产生的意义体现在事前预测、事中感知、事后反馈三个环节上。事前预测表现在决策活动未开始前,提前对被决策活动运行效果以及产生的最后结果进行预测与模拟,强化管理层对决策活动的预见性与精确性;事中感知能够精确地拟化决策活动的运行状况,全面掌握决策活动的细微之处,有助于强化活动执行计划与政策编制的科学性;事后反馈就是可视化数据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协助决策者动态化地了解决策运行效果,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总之,可视化数据在管理层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事前预测活动的整体情况,精确掌控决策的运行状况,从而有效地结合各类反馈信息,科学整改决策内容与实施方式,不断强化决策的执行效果,提升决策的活力性与有效性。

二、构建基于管理层视角下可视化财务分析体系的意义

1.让非财务人员看得懂财务数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调研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需求,从资金保障、科技服务资金、重大建设项目、单位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关注点出发,利用数据可视化处理技术,将复杂、冗长的财务分析报告转化成直观、明晰、易懂的图表,透过图表让管理层更直观地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为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撑。2.规范财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构建基于管理层视角下可视化财务分析体系的同时,倒逼财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规范财务基础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推进管业财融合新模式。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财经纪律的约束力,提供财务分析支撑,有效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的财务保障能力。3.聚焦资金风险管理,防控财务风险财务分析贯通单位跨时间、跨系统的数据,开展横向、纵向的业务评估分析。建立基于管理层视角下可视化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引入风险分析模型、预警预测分析模型等多种分析模型提供智能化定制分析,对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和监控,方便管理决策者及时了解单位财务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解救措施,有效提高各单位资金运行和经费使用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4.促进财务人员转型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的填制凭证、审核、记账、结账等很多事务性的财务工作被替代,基层财务人员需要向战略性财务转型。通过构建管理层视角下的可视化财务分析体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基层财务人员从核算、监督到核算、监督、分析的转型。

三、气象部门财务分析体系的现状

1.重业务,轻财务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为了更好地履行受托公共责任,更加注重特定活动的完成情况,主管财务的管理层多数为非财务专业人员,认为预算执行完成代表着财务工作的完成,读懂复杂、冗长的财务报告非常困难,更无法利用财务报告获取有利于决策的信息。2.重核算,轻分析气象部门属于科技型、公益类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方面多注重基础的会计核算,忽略财务分析工作。仅仅通过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结合单位的目标及任务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主动性也不够,致使财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差,管理者难以全面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3.重事后,轻事前目前,气象部门实行的是传统单户核算+决算报表财务分析单一模式。全年收支情况、重点费用支出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等都是事后通过决算报表得知,缺乏事前和事中对财务数据的把控。构建管理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体系,管理层能够通过可视化财务分析体系展示平台及时了解财务状况,聚焦资金风险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四、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措施

1.调研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需求,初步确立财务分析指标构建基于管理层视角下可视化的财务分析体系,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打破专业茧房,采用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真正了解非财务专业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需求,提供哪些财务数据足以支撑管理决策。整理数据需求,初步按照预决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资产管理、货币资金及结转结余资金、建设项目管理、经费保障管理六个方面确立财务分析指标。具体如表1.2.规范会计核算,保证财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气象部门计财业务系统的财务基础数据是可视化财务分析体系的主要数据来源,可视化的财务分析体系是否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完全取决于财务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以,要加大提高基础财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财务分析体系的使用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3.配置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取数规则在进行数据方面的可视化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类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取数规则加以配置,严格按照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要求,保障财务分析指标数值的准确性和可利用性。4.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财务分析体系联合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管理层需要理解的财务分析数据,从原本的数字符号,转变成图形或者图表的形式。在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颜色或者图形,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的创建,丰富内容的表达。可以让管理层利用二维或三维的方式,对其数据进行交互,进而可以在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信息价值的掌握,引导管理层充分发现数据规律,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五、结语

基于管理层视角构建的财务分析体系,从管理层的数据需求出发,构建满足管理层需求的财务分析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可视化处理技术,将复杂冗长的财务报告用图表来展示。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要比书面信息容易得多,可以确保对关系的理解要比那些混乱的报告或电子表格更快。所以说,构建可视化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一种非常清晰的沟通方式,使管理层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处理他们的信息。管理层在充分、详细地理解财务数据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研判、分析气象部门的收支趋势,准确把握气象部门管理战略和管理决策的方向。通过构建可视化的财务分析体系,真正实现降低公共成本、加强管控、提升效率、支持管理决策的目的,使气象部门更好地履行其受托的公共服务责任。

参考文献

1.秦春青.基于战略视角的高效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研究.商业会计,2021(01).

2.张超.财务智能可视化分析与文献综述.财会月刊,2019(03).

3.魏紫萱.可视化数据分析对决策者的影响.数字经济,2018(05).

4.殷敬淇.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路径探索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为例.新闻传播,2017(9).

5.刘磊.可视化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探究.通讯世界,2017(6).

6.谭开诚.新会计准则在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应用.时代金融,2013(09).

7.郑宗旭.电商企业新型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

8.孙晓斌.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9.李明玉.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浅探.中国证券期货,2012(05).

10.林黎,叶燕萍.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财会月刊,2007(15).

11.卢兴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2010年中国会计学会资深会员论坛综述.会计研究,2010(04).

12.刘玉廷.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问题.会计研究,2009(09).

第5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谈论数据资产管理,并不是令人感觉生疏的话题。大数据时代,使得数据资产变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多甚至乐观预测,数据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只是时间问题。

麦肯锡预测,使用大数据将支持新一波的生产力增长和消费者剩余,挖掘到数据价值将是最有价值的竞争优势,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企业将有可能占据先机,不重视数据资产并忽视大数据的企业将逐步落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踏上了挖掘数据价值的旅程。在国外,Facebook、Google、亚马逊等国际巨头正在运用数据的力量获得商业上更大的成功,一些传统的金融、电信等企业也在充分运用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商业竞争力。

现实也如此美妙吗?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产生的数据以4%的速度递增,中国2013年的数据量是2012年的两倍,相当于2009年全球的数据总量,这预示着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事实上,把“数据”存进“银行”,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随着“数据即资产”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数据银行”将会随之出现。消费者不仅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大数据时代,当一切数据都变得在线时,数据则为王,信息是武器。谁享有的数据资产多,谁就有更大的竞争力。

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正在改变产业创新,正成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与此同时,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挖掘等新的能力要求,对传统技术、产品和应用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应用的需求,也在倒逼着芯片、产品软件的创新,而各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推动全球IT产业的格局。然而,大数据发展的挑战犹在。比如技术不足,技术和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数据安全和数据开放评论体系没有建立,大数据领军人才、创新人才不足等。

未来很美好。IDC预测,2015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1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大数据是一个庞大的新的领域,其中的数据集可以增长得非常庞大,以至于使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也很难处理。处理这种问题所需要的新工具、框架、硬件、软件和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实际上,企业首先需要梳理自己的数据资产,从而选择相应的工具。

不可否认的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企业内外部都出现了海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迅猛增长的数据进行管理,使它成为真正可以变现的资产。亚信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张灏认为数据资产管理有三个关键点。其一为企业领导者首先应建立数据资产的思维方式。大数据具有很大潜力的利用价值,对其存储可能会消耗一定的资本,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它所体现的价值就会越高,企业将数据变现的机会也会越大。企业领导者只有认可这一点,在观念上进行改变,才能使数据资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其二为共享机制的建立。现在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彼此孤立,所体现的价值也只是单一业务的价值。张灏认为只有打破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壁垒,解决不流畅问题,以数据资产的理念和诠释图去共享这些数据,才能使决策者更好地应用它,挖掘它的价值。目前一些政府正在推动数据交易的发展。

第6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通过将商务智能技术与企业绩效管理的集中环境融合在一起,商务智能方案正从一个部门点扩展至一个企业,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从报告中心向信息集成发展

一直以来,查询和报表一直是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面包和黄油”。在它们依然重要的同时,优先性却在产生变化。由于商务智能方案在整个企业内扩展,而且对企业绩效管理方案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需要以一种新的思路去理解商业用户,他们是如何需要观点见解和使用信息的。仪表盘、量度和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是管理和跟踪企业绩效所使用的所有信息元素。这些信息的可用性是企业绩效管理方案的关键要素――但当仪表盘上的独立元件需要依赖于对信息的深度理解时,突破绩效的大门则是敞开的。对绩效的下一层次的追求可能来自于组织的任何层面,涵盖整个组织的所有功能。

考虑组织对信息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一个被称为信息阶梯的概念。如果您在思考如何将信息提供给商业用户的方式,那么传递信息需要若干层级的要求。在一个扩展能力的阶梯中,这些要求被分为若干层次。就犹如马斯洛所描述的人类基本需求和最终行为的需求层次论,在向更高一级的需求转变时必须满足基本的信息需求。在阶梯上任何主要需求点上进行上下移动,取决于即时的情况。商务智能解决方案需要认识到关键需求是满足不断变化的主要需求的,以便让商业用户毫不费力地在解决方案的各部分之间进行选择。

信息阶梯分为五个层次:

这里已经对整体价值和信息的成功传递进行了折中处理,因为大多数组织希望:在没有首先满足仪表盘的初级需求情况下,从第一层(事先产生的内容或报告)的商业用户开始。仪表盘对所有相关企业数据源进行平衡,以便为商业用户提供清晰、可行和与职责相关的信息。和仪表盘所显示的信息同样重要的是,仪表盘为淹没在海量报表中的商业用户去除了所有的干扰,从而提供正确的信息,而且只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提供给正确的人。现在初级信息需求已经满足,商业用户可在信息阶梯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预期结果。比如通过仪表盘的引导,商业用户可以实现为特定利益者提供具有额外背景的特定报表。对大多数人而言,仪表盘有可能是他们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首次经验。

2.统一查询、分析和报告

如今根据数据的存储地,商务智能可以提供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终端用户经验。其中一种经验是关于关系数据的,另一种是关于多维数据的,还有一个是关于包含于套装软件中的数据的,这不是商业用户所希望或需要的。商业用户在信息阶梯上上下移动的特点,使他们希望信息是简便和综合的。

实际上,商业用户希望企业能侧重于对其绩效的理解和管理。技术目标应该是简化的信息查询、分析和报表,以便促进其自身的绩效以及为企业的绩效提供洞察力。

海波龙(Hyperion)的战略是提供统一的查询、分析和报表套件,以消除复杂的数据源和数据格式带给商业用户的障碍。这一点将变得更为关键,因为企业绩效管理将会把商务智能扩展至大型企业中的成千上万个用户。

海波龙(Hyperion)统一提供方案的同时,将所有信息资产中的数据集合在一起――运营、OLAP以及分析应用――以提供全面的企业绩效,包括历史的、分析的、预测的和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商业用户能够在整个企业向每个股东以最适合的格式传递这些丰富的数据。

3.信息可视化进程

无论是对信息的提供还是分析,信息可视化一直在商务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视化的案例当然是需要的。

我们的大脑对理解可视化模式的理解是固定不变的。模式说明了关系。另外,对关系(比如客户服务与客户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或产品质量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可以促进决策的制定。因此,合理利用信息可视化将提高我们理解关键企业之间关系的能力,另外又反过来提高我们的决策制定能力。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商业用户已经拥有了几乎是相同的可视化技术(饼形图、条形统计图表、分散绘图、线形图……)。将来海波龙(Hyperion)还会提供新型技术,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尤其是面对大量数据的时候,从而提供更好的洞察力。当开始一项新的可视化技术时,应切记:“洞察力存在于旁观者的眼中”。对科学家或工程师而言,看起来似乎是一项巧妙的可视化技术;可是对试图更好了解其企业的商业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适用。海波龙(Hyperion)可视化技术的改进将无疑侧重于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商业洞察力。

有了现有的以及正在研发的可视化能力,另一个机遇则是选择智能化的可视化技术,用于特殊的分析方法,而不是现在的手工处理方法。对于简单的应用领域,当其他技术能够更清楚地表示信息或者提供更好的洞察力时,商业用户就会经常选择这项技术。对于更为复杂的应用,用户可能根本不希望将精力投入到考虑如何使信息可视化。未来海波龙(Hyperion)的商务智能技术将使数据可视化过程自动化,并且为最适合用来强调查询结果意义的可视化技术自动提供建议。

第7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智能;可视化;设计

一、现有幼儿园安防系统的弊端及新需求实施可行性分析

今年3月份,我国多地曝出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情况下,长期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某些抗病毒药物导致部分幼儿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该事件被曝光后,不仅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忧,也使幼儿日常安全监管问题进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份的统计信息可以看出,2014年全国在园幼儿的数量为3894.7万人,预计幼儿园数量为135236所。因为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幼儿园的监控系统在有些地区的幼儿园已经实施,但也有些地方的幼儿园还没有覆盖。目前幼儿园监管主要还是以校门监管为主,但对于幼儿园内部的监管则没有明确的文件。由此,已有的监控系统弊端便显现出来,一旦事件出现在幼儿园内部便只能事后查看,无法提前进行干预防治,往往带给我们不可预料的后果。

如果此次“喂药事件”能促进相关机制出台的话,一方面,可能会对幼儿园内部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则涉及到主动分析监管的问题,并延伸到互联网的应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机、有线+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系统接入互联网。通过网络,家长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使用任何一台上网计算机便可以了解子女的生活起居状况而无需时时担忧。对于幼儿园管理者,采用远程监控系统作为教学管理辅助手段,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更可让家长看到学校的管理实力。更为重要的是系统记录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日常欢歌笑语的点点滴滴,还支持将所存储的音视频文件刻录成VCD/

DVD光盘,可以拿到家里直接播放,具有极佳的珍藏价值,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生日礼物。

幼儿园设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重要的是家长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学生家长更加放心将孩子交由幼儿园照顾。建设开放式幼儿园,提升幼儿园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可行性方案设计

(一)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对于幼儿园已建监控系统的建设模式分以下二种:一种是幼儿园自建,由于资金及技术因素,往往使用效率不高;另一种是由运营商或工程商建设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幼儿园则可以通过租赁形式使用,同时,还可将视频实时提供给家长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判定,互联网+运营系统+分控终端模式可实现幼儿园的主动监管,同时加入智能分析后,更能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

由被动转为主动,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1)连接: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宽带互联网,将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始终连接在一起,可以随时进行安全、亲情、管理等多维度信息的互通。(2)可视化:可视化是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通讯的最重要手段,可视化安全、可视化亲情、可视化管理等通过固定或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传递。(3)控制:基于连接和可视化工具的控制,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可以控制相关的智能化数字设备,构建智能的数字化应急措施和数字化生活环境。(4)智能:通过接入到运营平台的数字设备,对比如人脸识别、人员聚集或迅速移动、未知包裹的堆放等进行核实和报警预处理。(5)分享:基于微视频的互联网信息共享,一些有意义、有趣的视频、图片信息,经过授权之后,可以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分享、评价,形成运营体系与幼儿园和家长共赢的局面。(6)评估:家长可针对运营体系的服务,对幼儿园的服务进行评估,通过此类评估借助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策略,一方面促进运营体系和幼儿园的规范,另一方面更能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系统设计方案组成。每个幼儿园安装6-8个摄像机,其中对于具备车辆通行能力的通道,大门口加装能够清晰识别出入人员面部特征、车辆号牌、车辆前排司乘人员面貌的高清摄像机;非机动车及人行单通道,通过摄像后台处理,判定身份后方可进入。另外在幼儿园周界及重要部位安装报警按钮、红外对射探测器、声闪一体机等报警设备,在监控室部署网络报警主机连到VPN专网,实现丰富的预警和报警联动功能,提高幼儿园安全处置能力。

(1)系统架构

(二)平台架构。通过良好的分层结构,统一的接口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构建的复杂度。平台系统根据分层的设计理念把系统分成以下四个层次:基础平台层、平台服务层、业务层、应用层。

系统设计组成部分:(1)高清视频监控:全面接入720P及以上高清摄像机,提升视频质量和安防水平,满足细节监控需求,支持高清录像存储;(2)智能分析识别:幼儿园工作人员行为分析、进出口人脸识别及流量统计功能;(3)辅助系统融合:实现视频监控、安全警卫、消防报警、门禁、智能控制等子系统的集成,各子系统根据预案进行联动;(4)可视化管理:可按需配置本地视频巡视预案,同时可与其他系统配置联动效果,当其他子系统发生报警时,平台软件可收到报警后会自动关联相应的摄像机预置位,调用对应预置位的图像信息进行弹出;(5)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管理、视频质量诊断、资产管理、日志管理。

运营体系针对幼儿园的安保人员和家长进行不同的权限设置,达到使用目的的不同。同时,通过其提供的平台客户端,幼儿园还可进行幼儿评估、安保日志整理处置等应用使用;家长也可进行视频或图片的分享和服务评估等等。

当然,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一些受限制因素:(1)系统中使用的设备较先进,因此费用需要考量,按需定制也是一种过渡方法。(2)移动端使用的是4G流量,长时间用费用高,可在使用时,进行时限设置。(3)由于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可提供公开开放时间或区域。

三、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

本文中还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板块,如校车的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安防领域作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从目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领域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还不算大,这主要是因为受制于安防产品的价格及安装成本、网络技术发展及观念等因素。不过,这种情况是在逐渐变化的。未来,随着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度的提高,行业规范的出台,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市场中来,幼儿园监控将逐步规范。而商业化运作和运营互动都将推动幼儿园可视化智能系统不断前行。同时4G无线技术的成熟,更为安防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8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针对网络安全隐患提出的新型技术,其研究历史也是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由Bass等网络信息专家首次提出,通过为了深入研究这项技术,借鉴了空中交通监管态势感知,并其中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运用到网络网络安全态势安全态势感知体系中,并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进入到21世纪初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引入了SILK系统,其作用规模性的监测对网路安全态势感知。同时,很多网络信息计算方面的专家对以后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作出了预测,使网络安全隐患处在了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根据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实际情况,关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正做着积极地研究,但其实际应用的普及度还亟待提高。

2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结构

(1)体系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对网络安全信息的管理有着很好的效果,其效果的实现是结合了多种网络网信息安全技术,比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网络安全的实时检测和快速预警。通过实时检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以对正在运行的网路安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同时也可以预测网络以后一定时间的变化趋势。

(2)体系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可以划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特征提取,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流控、日志审计等系统整理并删选网络系统中众多的数据信息,然后从中提取系统所需要的网络安全态势信息;第二部分是安全评估,该部分属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分析第一部分所提出的信息,然后结合体系中其他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评估网络信息安全的运行状况,给出评估模型、漏洞扫描和威胁评估;第三个部分就是态势感知,这一部分的作用是识别网络安全评估的信息和信息源,然后明确双方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根据评估的结果形成安全态势图,借此来确定网络安全受威胁的程度,并直观反映出网络安全实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可能性;最后一部分是预警系统,这个部分是结合安全态势图,对网络运行中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进行快速的预警,方便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检查网络安全的运行状况,然后通过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解决网络安全隐患。

3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

(1)数据挖掘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网络中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又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针对这种问题,数据挖掘技术就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在大量的安全态势信息中找出有价值且能使用的数据模式,以便检测不确定的攻击因素和自动创建检测模型。数据挖掘广义上理解就是挖掘网络中众多的信息,但挖掘出来的信息是人们所需要的,而按照专业人士的解释,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发现隐含的、规律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有潜在有用的并且最终可理解的信息和知识的非平凡过程。其中提出的信息和知识由可以转换为概念、模式、规则、规律等形式。在知识的发现中数据挖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这项技术开始逐渐进入到网络安全领域,并与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结合,其中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4种,即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以及序列模式分析。关联分析的作用是挖掘各种数据存在的某种联系,就是通过给定的数据,挖掘出支持度和可信度分别大于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的关联规则。序列模式分析与关联分析类似,但其分析更多的是数据之间的前后联系,即使通过给定的数据,找出最大序列,而这个序列必须是用户指定,且属于最小支持度。分类分析对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并根据数据的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分析模型,然后再分类其它数据库的数据或者信息记录,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模型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模型、贝叶斯分类模型和决策树模型。聚类分析与分类分析都是属于数据的分类,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对类进行提前定义,其分类是不确定的。具体细分下来聚类分析法又包括以密度为基础的分类、模糊聚类、动态聚类。关联分析与序列分析大多用在模式的发展以及特征的构建,分类分析与聚类分析大多用在模型构建完成之后的检测环节。现阶段,虽然数据挖掘已应用到网络安全领域,也具备较好的发展趋势,但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获得数据挖掘需要的数据途径较少,数据挖掘的信息量过大,效率较低,费时又费力,难以实现实时性。

(2)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也叫做数据融合技术,或者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它是处理多源数据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其作用的原理是将各种数据源的数据结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就信息论而言,相比于单源的数据信息,多源数据信息在提供信息量具有更好的优势。信息融合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提出,而由于近些年高级处理技术和高效处理硬件的应用,信息的实时融和逐渐成为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新趋势,其研究的重点就是对海量的多源信息的处理。正是基于这种研究,信息融合技术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取得显著的效果。就信息融合的标准而言,美国数据融合专家组成立之初就进行了相应的工作,且创建了数据融合过程的通用模型,也就是JDL模型,该模型是目前数据融合领域常用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主要有四个关于数据融合处理的过程,即目标提取、态势提取、威胁提取和过程提取。这些过程在划分上并不是根据事件的处理流程,每个过程也并没有规定的处理顺序,实际应用的时候,这些过程通常是处于并行处理的状态。目标提取就是利用各种观测设备,将不同的观测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把这些数据联合在一起作为描述目标的信息,进而形成目标趋势,同时显示该目标的各种属性,如类型、位置和状态等。态势提取就是根据感知态势图的结果将目标进行联系,进而形成态势评估,或者将目标评估进行联系。威胁提取就是根据态势评估的结果,将有可能存在威胁的建立威胁评估,或者将这些结果与已有的威胁进行联系。过程提取就是明确怎样增强上述信息融合过程的评估能力,以及怎样利用传感器的控制获得最重要的数据,最后得出最大限度提高网络安全评估的能力。

(3)信息可视化技术

信息可视化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把数据信息变为图像信息,使其能够以图形或者图像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利用交互式技术实现网络信息的处理。在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信息可视化的的研究也得到了不断的开拓。目前信息可视化研究的领域不再局限于科学计算数据的研究,工程数据以及测量数据同样也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得知隐藏在数据信息中的规律,使网路信息的处理能获得可靠的依据。就计算机安全而言,目前网络安全设备在显示处理信息结果上,只是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或者图表形式,而其中的关键信息常常很难被提取出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融合和分类多源信息数据,使网络安全里人员在进行决策和采取措施时能及时和找准切入点。这就需要将态势感知最后得出的结果用可视化的形式显示计算机系统中,充分发挥人类视觉中感知和处理图像的优势,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状态能得到有效地监控以及预测。故而,作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的关键技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应用有了显著的效果,对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攻击威胁和流量信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可视化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态势感知的结果以人们便于认识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就需要考虑到态势信息的及时性和直观性,最后显示的形式不能太过复杂。此外,未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中可视化技术,还需要解决怎样把具有攻击威胁的信息与网络流量信息进行一定的联系,且为了加强显示信息的时效性和规模性,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保证安全态势的显示能规范统一。

4金税工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实例分析

对金税工程网络安全需求为牵引,通过数据挖掘深入感知IT资源(采集的要素信息),构建出金税工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模型分解可分解为要素信息采集、事件归一化、事件预处理、态势评估、业务评估、预警与响应、流程处理、用户接口(态势可视化)、历史数据分析九个部分。

(1)要素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对象包括资产、拓扑、弱点、性能、事件、日志等。

(2)事件归一化:

对采集上来的各种要素信息进行事件标准化、归一化、并对原始事件的属性进行扩展。

(3)事件预处理:

也是对采集上来的各种要素信息进行事件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事件预处理尤其是指采集具有专项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的分布式模块。

(4)态势评估:

包括关联分析、态势分析、态势评价,核心是事件关联分析。关联分析就是要使用采用数据融合(Da⁃taFusion)技术对多源异构数据从时间、空间、协议等多个方面进行关联和识别。态势评估的结果是形成态势评价报告和网络综合态势图,借助态势可视化为管理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同时为更高阶段的业务评估提供输入。

(5)业务评估:

包括业务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评估,还包括业务合规审计。业务风险评估主要采用面向业务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业务的价值、弱点和威胁情况得到量的出业务风险数值;业务影响评估主要分析业务的实际流程,获知业务中断带来的实际影响,从而找到业务对风险的承受程度。

(6)预警与响应:

态势评估和业务评估的结果都可以送入预警与响应模块,一方面借助态势可视化进行预警展示,另一方面,送入流程处理模块进行流程化响应与安全风险运维。

(7)流程处理:

主要是指按照运维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该功能是由独立的运维管理系统担当。

(8)用户接口(态势可视化):

实现安全态势的可视化、交互分析、追踪、下钻、统计、分布、趋势,等等,是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接口。态势感知系统的运行需要用户的主动参与,而不是一个自治系统。

(9)历史数据分析:

这部分实际上不属于态势感知的范畴。我们已经提到,态势感知是一个动态准实时系统,他偏重于对信息的实时分析和预测。在安全管理系统中,除了具备态势感知能力,还具备历史数据挖掘能力。

5结束语

第9篇:资产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汽车总装线;汽车制造执行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8 文献标识码:A

在汽车制造行业,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的重要,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面对着激烈的竞争,汽车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汽车制造执行系统的运用,使生产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制造流程快速升级转型,使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的提升,最终促进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

1. MES相关概念

汽车制造执行系统在企业上层生产计划和底层工业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车间层实现了科学的管理,使生产更加有条理性,现在很多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广泛的使用汽车制造执行系统,通过使用此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执行系统负责提供各类信息,可以完善订单的优化,并且可以对成本的制造进行考究,指导车间内所有的生产活动。如果车间内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可以做出及时地响应,从而减少没有附加值的活动,使工厂的运营流程更加的科学。汽车制造执行系统完善了经营性资产的回报率,并且可以确保企业按时交货,完善了存货的周转率。

2. MES技术在汽车车间实施现状

汽车车间的MES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三部分内容,整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集成、先进和稳定的支持质量、生产和物流的业务体系,以适应公司产量快速增长和车型平台增加的需求,并能同公司其他业务和系统整合(如ERP系统)。

XX汽车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目标,MES系统逐步完善了以下内容:

(1)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主要是指各种辅助装配的单据的打印、钢打、铭牌、电气检测、加注、四轮定位、转毂试验等。AVI,路由控制及现场机运设备PLC,PMC以成熟的工业组态软件作为其基本工具,对PLC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是它的强项,人机界面的设计变得相当容易。

(2)物料管理系y

由于XX汽车的物料管理和派送由第三方物流来负责,现场物料管理主要向第三方物流库物料拉动信息模块。送料方式主要有推式和拉式,推式是根据日生产计划分时分批主动送达现场;拉动主要有线旁向仓库拉动(KANBAN、物料暗灯二者皆可能),生产线直接向仓库拉动(KANBAN、物料暗灯、排序拉动三者皆可能),由线边到厂内4个库的二次要料请求。

(3)质量管理系统

包含现场质量信息缺陷输入和查询管理、现场整车质量信息缺陷输入和查询管理audit、车辆测试系统及缺陷管理和跟踪系统、车辆流程卡管理系统、车辆电气检测、防错系统。质量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它包含车辆制造信息,可追溯件信息,缺陷信息及测试信息,基于它的数据报表,分析及应用很多。同时,未来制造质量会和供应商质量、售后质量数据集成,基于这些数据统计分析,形成贯穿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系统。

根据当前的业务需要,MES系统整体目标是建立功能全面、集成和稳定的生产、物流、质量控制体系。该系统能满足订单管理、车辆跟踪、路由控制、物料需求、线旁拉动、物料调度、KANBAN管理、现场质量缺陷、电气检查、质量追溯管理、整车质量缺陷、检测数据管理、流程卡管理、合格证管理、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管理、PMC、数据采集、报表管理、事件控制中心、版本管理、数据备份/迁移管理等模块。

3.汽车装配车间的可视化生产

3.1 基于网页的可视化技术分析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可以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实现较高的操作性,可以运用网页的软件系统,这项操作流程并不复杂,而且界面比较友好,界面非常的直接。用户在浏览的过程中非常方便,功能非常容易满足。

3.2 建立可视化的模型

可视化的生产的基础就是可视化模型的建立,通过可视化模型的建立,人们可以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事物以直观的形状表示出来,便于人们的理解。在汽车行业,可以建立装配线的可视化的模型,可以完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3 车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在汽车生产车间建立可视化的模型,可以完善车间的生产效率,并且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完善可视化的生产,最主要的是建立可视化的车间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应该分析不同的方面,通过逻辑建模的方式,如果车间形成一个矩形的规模,那么,应该在确定好坐标原点的前提下,建立横坐标轴和总坐标轴,然后应该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通过对车间的物理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确定汽车装配线的具体的位置,确定工作人员的方位。

3.4 车间生产管理看板的实施

车间可视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车间生产管理看板系统的实施。MES车间生产管理看板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车间生产状况和设备,标准化的报告和图表直观反映当前或过去某段时间的生产状态或设备状况,使公司对车间生产信息一目了然。并且及时将管控指令下发车间,实时反馈执行状态。

4. MES技术存在的缺陷

4.1 MES技术的系统完整性差

现在MES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还不能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系统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系统的功能不是特别的全面,在装配线的工作中,不能对装配的过程进行分析,不能采用可视化的流程。

4.2 系统的配置不完善

在进行MES系统配置的过程中,各个功能不具有通用性,MES系统的开发规模并不大,这就导致了在刚开始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功能不能被重复的运用,而且通用性差,在某一个环节,系统可以得到应用,但是在生产的下一个环节,系统就会失去效果,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

4.3 缺乏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在MES系统运用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系统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限制,导致了MES系统在设计的环节中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设计成本不能顾及,而且在进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各项功能的维护要消耗大量的成本,而且功能的灵活性差。由于汽车行业发展非常的迅速,这就导致了市场对MES系统的需求千变万化,导致系统在市场中的竞争性非常差。

4.4 MES系统很难实现高水平的智能化

MES技术比较复杂,结合了信息化技术,但是其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应用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所以,要想实现系统的完全智能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汽车生产的环节中,很多复杂的环节还需要借助人力来完成,MES系统在高难度的操作中处于辅助的地位。

5.运用MES技术的前景

MES技术逐渐朝着结构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完善,MES技g在发展中的结构化倾向越来越强,可以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对系统的伸缩性和开放性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借助高速网络的运行,所以,网络技术要与MES系统结合发展。MES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并且实现了集成化的发展,形成了系统化的规模,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MES会涉及整个工厂的业务中,系统的通用性会提高,而且系统具有可重置性特征。系统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缓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通过信息的实时反馈,可以进行生产的管理,智能化促进了生产车间自动化的发展。在MES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将会大量地采用网络技术,这项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并且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控,完善了生产流程。MES的标准也更加明确,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完善。

结语

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近年来,汽车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汽车的外观设计非常重要,人们的审美水平在逐步地提升,很多汽车销售行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装配技术,MES技术在装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于福升,郭闯.汽车总装线MES技术之我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103.

[2]戴琳琳.基于RFID的汽车总装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机械制造,2012(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