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经济全球化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力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需要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在企业诸多管理项目当中,企业管理和经营管理最为重要的管理方向,往往它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行各业的企业竞争力必须有所提升才能在经济变迁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有效的管理和创新密切相关。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想要建立并有效管理一个高效团队,必须利用现代化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刚好能解决这一难题。
1.2市场经济调控
由于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各领域的企业发展更加迅速,能够促进各企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应用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也是当今信息技术时代不可或缺的。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不被市场所遗忘,就需要对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或方法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形势中脱颖而出。市场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企业的管理应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模式也应顺应国际发展形势,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不失去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3产业变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我国沿海地区和多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其产业结构已逐渐向高级产业结构变化,主要产业从农业逐渐向自动化产业如工业、制造业等方向转移。随着我国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逐渐协调,产业结构逐渐变化,我国各领域的企业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与管理方法才能迎合上时代的需求与变迁。在我国中部地区的部分省市,由于产业结构比例分配不均衡,导致各领域企业的管理普遍存在着问题。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市场需求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迁并逐渐均衡发展是迟早的事,这就需要各企业在产业变迁的过程中逐渐调整自身的管理创新模式。企业只有充分迎合未来产业变迁的趋势,改变自身管理创新方向,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长远的发展和稳步的提升。企业管理的创新要依照市场的实际情况,并将企业的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另外要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和产业变迁环境相结合,从而逐渐找到创新的途径。
2.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必要性
2.1社会发展形势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企业发展更加迅速,能够促进企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应用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也是当今信息技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企业如果希望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紧随社会发展脚步,需要对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或方法进行创新,加强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形势中脱颖而出。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工程管理不断向国际化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顺应了国际发展形势。
2.2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的理论随着社会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科学管理的目标就是将企业管理理论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转变成能带来实际价值的生产力,将信息技术与企业实践操作相结合,更有效的使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工作效率。3.3企业管理开展的必要性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运行过程的安全、质量、效率等。企业管理涉及很多复杂的环节,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受到不良影响,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工作进展能够进行改正,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3.企业管理创新概况
3.1企业创新管理的综合性企业在实现现代化管理创新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对象包括企业中的管理流程方面、业务数据、财务管理数据、财务管理资金、企业内部资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别的管理创新,并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化的管理创新。这就体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只有对所有层面都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以便提高企业的效益。传统的企业管理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它需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使其从平面化的管理形式变成立体化的管理形式,使其管理可以将业务方面作为流程主线,把周边的多个部门都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
3.2企业创新管理的现代化21世纪,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转变成开放的创新模式。每一家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形式、主要营业、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在内部管理的创新方式以及使用的相关管理创新系统的形式也会千差万别,而好的管理创新模式是决定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经营的关键,同时也是确定企业单位能否在强大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点。
4.信息技术的核心创新作用
4.1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企业理念方面的创新可以让企业的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实现功能方面平行作业,达到一体化的工作流程,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的核心创新作用在企业理念的创新观念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4.1.1树立“信息第一位”的思想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中的理论随着社会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就是将企业管理理论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信息技术转变成能带来实际价值的生产力,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使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需要得到企业高级领导阶层的全面重视,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度来掌控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说把信息管理软件引入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来工作就结束了,应当在从引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加强对软件信息化的管理。因为企业信息管理涉及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及各类工作人员,因此,必须在企业各阶层领导的协调下,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信息管理的作用。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摒弃原有的管理模式,采用新型管理模式,需要发挥企业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相互协作的精神。信息系统环环相扣,需要每位工作者参与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偏差,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相应的连锁反应。每一个在岗的员工都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工明确,不胡乱应付工作。因此,树立“信息第一位”的理念需要整个企业上下所有员工的参与及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和开展。
4.1.2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企业管理创新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在企业管理创新中,无论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立场来看,还是站在普通企业职员的角度而言,对业务的创新永远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加强业务创新力度可以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着手,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人才之间的竞争是其中主要的竞争形式,只有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思想,并全面贯彻实施到企业的管理创新中,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对于人才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使用,各部门在进行企业信息统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时,都需要运用到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上述几个方面都对企业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要求。一方面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系统使用、系统维护制定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对企业工作人员展开全面的培训,确保大家能够熟练运用系统,提升自身素质,保证录入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从而将人才之上、能力之上的理念全面贯彻到企业的管理创新当中来。
4.2企业数据统计
4.2.1财务会计统计
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传统企业,它的财务管理方面系统经常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例如:财务在控制层面出现的缺陷、财务在决策方面缺乏支持的手段、财务在核算的层面经常无法满足管理方面的需求等。除此以外,传统的财务方面管理信息体系不能实现上级的部门对下级部门在财务资金的流入和走向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经常不能规范化、统一化的满足管理方面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控制传输数据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以上的诸多缺陷都表明,企业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创新模式对财务会计统计方面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改良与创新,这一点在实现企业数据统计的管理创新方面十分的重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实施企业数据统计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创新,可加强财务管理中每个管理环节的管理度,以快速准确的科学方案提升企业在诸多竞争中的竞争力度,确保公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市场方面的经济变化是为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同时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一个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财务方面的管理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仅此就可判断出,企业一定需要一套新的财务管理系统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提供的平台来提高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企业才能有更长远发展保障。
4.2.2企业服务支持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重要性;n案管理;资源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23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112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逐渐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档案信息化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档案管理建设的效率提高,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突出档案管理对电力企业生产实践发展发挥的积极性作用。文章就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展开研究和讨论。
1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承担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等工作,所以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磁介质和声像等档案信息文件。首先,实现档案信息化可以将电力企业内部的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改变传统档案信息传输、共享和利用的不便;其次,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可以提高文档归类、编辑的效率,尤其现在我国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企业不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要求企业具有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所以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要实现信息化,符合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的要求;最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预防档案信息的丢失,因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历程逐步趋于数字化,电力企业可以备份档案信息,如果发生档案信息的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档案信息恢复。
2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档案建设理念的束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兼顾整体性,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认清自身档案管理发展与社会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我国档案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束缚,我国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向信息化转变。
2.2 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和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档案信息难以保持协调稳定状态。现在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将重点放在档案建设的表面工作上,例如上级领导的检查、相关的展览活动等,真正能够用于研究应用的档案信息少之又少,所以导致现在很多档案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管理制度的缺失势必难以落实相关的责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无章可循,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
发展。
2.3 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准备不充分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必不可少,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单位组织的硬件设备陈旧,软件信息管理功能也不够完善,整个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处于比较落后的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档案信息的互调难度和复杂性就会增大,也是制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
2.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技能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的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计算机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都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3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具有业务指导性的职能,电力企业应该协调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档案管理与电力工程项目进度保持高度的协调性,积极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信息归类、处理职能,发挥其他参与协调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设置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本部门档案信息的移交工作,完整地将档案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
3.2 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之间的矛盾,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档案管理者与现代档案信息管理客体之间不断磨合的一个过程。所以需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意识,并且大力地宣传档案数字化管理理念,引起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这也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数字化管理意识,数字化管理意识的提高是档案管理者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条件。综合素质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所以要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管理者的责任心进行激化,对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参与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增强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并且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技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技巧,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服务能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3.3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
首先,电力企业要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资源库,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任务模板下发到各个组织部门,各个部门及时地获取、接受档案信息,并做出具体的检验和校正,完善后的档案信息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其次,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工作,电力企业的项目建设档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性,如果涉及到项目规模的改造扩建等,需要同步进行档案信息的调整,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的同步改进,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最后,要加强档案数据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例如在电力企业一项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就要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检验,档案管理部门做出合格判定,才算项目实施完毕。
3.4 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档案归档整理的前提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的保存,数字化档案信息一般是存储在计算机中,所以要加强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防止病毒感染,确保档案信息存储位置的安全性。尤其电力企业的很多档案信息是国家电网建设的保密性信息,电力企业必须确立数据的安全级别与使用权限。同时要严格制定、落实档案信息化管理法规,尽快解决内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混乱状态。有效地落实责任问责制度,如果在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则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最大程度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应该在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强化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和档案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蔺一梅.论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文化(旬刊),2016,(9).
[2] 成立军.解析数字时代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7).
[3] 赵晓蕾.探寻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4,(27).
[4] 王享秋.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信息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0).
[5] 张慧.基于信息化背景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2,(36).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管理体系 标准化
企业信息化关系到企业发展得各个部分,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依据和可信赖的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1.1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概念
信息化管理体系就是由制度、方法、信息、资源、活动、职责、组织结构等与企业信息化关系密切的众多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以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律为目的建立的一套标准的管理体系,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控制和规范作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操作方法是按照标准,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结构,严格按照运作程序来具体实施,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
1.2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特点
信息化管理体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力求建立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其内容普遍涵盖了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既包括信息化建设从策划、实施和完成的整个阶段的建设,还包括如制度规范、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等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关的因素的管理,因此,信息化管理体系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信息化管理体系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它是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严格依据其运行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文件是体现其标准化的形式。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一种侧重于过程管理的模式,它将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严格遵循PDCA循环,强调过程的持续改进。信息化管理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管理体系被改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添加的内容充实和完善,形成了一个这样开放的管理模式体系。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内容
l、管理职责。主要内容有: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责;重点关注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宣传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建立起自己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策划等内容。职责策划管理的重要输出手段是体系文件的制定,它为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提供可借鉴和信赖的依据。2、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资源管理的过程包括人力、资金、工作环境、信息数据和与其有关的一切设备,它是促进资源优化合理利用,确保信息化管理体系发展的资源保障,因此,不能忽视资源管理的重要性。3、信息系统的实施。信息系统地实施过程是以信息系统的实现为重点,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在其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项目管理方法和软件工程方法。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内容包括业务的监测和优化处理、革新管理模式和知识的管理。4、测量和改进的过程。测量和改进的过程简单的说它的内容就是测量过程和改进过程两个方面,通过内部审核,评价其运行的绩效水平和可靠性,促进企业改革管理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价值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为信息化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1、体系策划阶段。企业为了更好地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机构,由领导带头,相关的部门共同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具体步骤有企业的战略规划、信息化的现状、未来发展规划、信息化管理过程的识别、建立总体结构和制定管理体系的文件。2、体系运行阶段。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首先要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者以此为前提对企业发展提出规划。其运行步骤包括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中组织的调整、信息系统的实施。3、体系评价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其内容包括系统内部审核、信息化体系过程监测、信息化实施的绩效评估、应急措施和反应。4、体系改进阶段。根据体系评价阶段得到的评价结果,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建议,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水平的提高。
(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福建 永春 362617)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得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倘若不能有效地实现以前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的对接,反而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危机。因此,对于企业如何成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改造的研究在当下就有了十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84-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林文珍(1978-),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管理。
一、引言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引进计算机技术,将企业的各运营流程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通过企业运营的信息交流发现企业运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造低效率业务流程,将企业运营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可以使得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以及对企业职员的相关信息技术培训,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除此之外,通过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可以使得企业的相关信息有效储存,及时流通。便于企业管理者在处理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企业运行的原始数据资料,从而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应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层不够重视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国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对企业运行效率提升的重大意义。由于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成本上需要很大的投入,而其效果又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同时信息化改造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基于这些考虑,对于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动力不足。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进行信息化改造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困难重重,因此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也将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隐患,只有下定决心,从思想上重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这样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普遍提升。
(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在开始建立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信息系统又需要跟企业的实际相结合,需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流程不断改进相应的功能,因此给后期维护也需要一定的物力人力的支持。只有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达到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目的。因此,这样符合企业个性特征的管理系统就需要长期的投入,而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当下经营利益的考虑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即使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但建立的信息系统只是标准化低投入的,很多地方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企业日常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企业信息系统日常使用不足,反而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人才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专门的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符合型人才,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以及教育模式的滞后,我国从整体上来说,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市场中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企业的管理层中,普遍管理人士年龄偏大,虽然这些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是由于这些经验的束缚使得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普遍不高。从而无形中也对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这些企业很难实施信息化改造工作,同时由于外部引进人才的成本高以及与企业文化相符合的人才更难找到,因此,很多企业受制于人才缺乏的问题难以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过于盲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信息化可选择的改造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但是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信息化改造的过程反而显得比较盲目。企业管理者在信息化改造中对成本和效益的权衡也使得企业在选择改造方向的时候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困难症。尤其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在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忽视了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真实需求,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很好地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三、改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也许在实行信息化管理初期会带来很多问题,但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就是企业效益飞速提高的时候。联想集团的信息化管理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联想实行信息化管理后的四年时间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各项财务指标也改善明显,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明显,人均业务量提升了20多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学习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向信息化管理成功的企业看齐,敢于在企业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投入资金,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二)开发符合企业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经济市场中,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而有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强化企业的管理优势,尤其在企业经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将精细化、科学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企业的特色,着眼于企业独特的管理文化,打造具有企业特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完美结合,提高企业各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再先进,要最终发挥效力关键还在于使用信息技术的人。而我国现在信息管理人才缺口很大,因此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国家层面都应该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再完善,与企业的结合再完美,没有相应的人才,最终都不能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同时处于引进人才的成本和难度考虑,企业应该开拓内部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这样既可以降低信息管理人员与企业的磨合成本,又可以降低企业的引进人才成本,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是基于企业的实际出发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忠诚度。所以,我国的企业不仅要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应该加大企业内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打造企业的学习文化,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四)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审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取长补短。不断发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弥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不足。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中,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方向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一致,从而形成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合理。
四、结语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是决定企业未来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这一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推动的信息化改造,通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邱梅利.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中存在问题简析[J].企业研究.2014(04).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管理体制决定了管理采取的措施和方案,而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才能有助于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如果采用的是比较陈旧的管理体制,必然会阻碍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所以,做好电气力气管理创新工作,也就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两者相互集合相互影响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两者不能被单独分开,电力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对企业管理具有促进作用。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而管理创新对于市场信息化和技术信息化具有整合的作用,从而,电力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变革管理模式。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有效结合,促进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企业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显现出了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一)重新树立管理者观念
更新管理者观念,处理官僚作风。电力企业一般历史都比较悠久,管理者也是传统企业具有一定经验的资深领导。但是,现阶段,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一些管理模式和思想,已经不是很适合现在企业的管理。所以,应该让管理者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摒弃掉官僚作风,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二)结合实际构建信息化管理新体系
根据需求分析,有效设计适合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案。需求分析是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第一步,可以采用原型法,让使用者更清楚的知道使用内容。或者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分析和讨论,将核心业务需求重点考虑在内,边缘化的问题可以进行弱化出来,避免时间和投资的浪费。
(三)引进新思想新人才
新人才、新思想,是现阶段科技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没有人才的注入,就不能带来企业的勃勃生机。电气企业需要不断有新人才的参与,它需要一个卓越有成绩的团队,团队的各成员需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素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团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迅速收集和分析信息,从而成功解决问题。新思想,也是电力企业非常需要的,电力企业应该放远眼光,将企业的长远效益和荣誉放在首位。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加大资金投入,将先进思想,比如CIMS、ERP等整合运用到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的集成中去。从而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卓有成效的开展。
(四)引进第三方服务体系
借助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建立科学而全面的管理体系。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服务也是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了改进,自然有它本身的优势。每个行业或者领域已经出现了专业的策划公司,也是为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策划人、监督人、评估师等,在被委托中承担了咨询服务工作。能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工作。
(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电力企业的运作系统很大,往往涉及到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多,存在着一个相互交错的信息网。目前很多的电力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电力企业都缺乏一个良好的机制制约,电力企业之间各部门的沟通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确,这很大程度上行增加了企业的内耗和损伤。要想彻底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对电力企业的管理思路加以改革,结合企业自身的部门特点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交流利用,使部门的管理能够井然有序。
三、总结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在活跃市场以及解决就业等问题上发挥着无以取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了我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我国城镇就业的百分之七十五。因此,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显得日益重要。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据调查,我国的中小企业有80%左右具备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其中一般的企业已经利用互联网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但是,只有近20%的企业设立了公司的网站,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有30%左右的中小企业设有电子邮件系统,管理层使用电子邮箱的情况不到40%,其中有超过半数使用的邮箱是免费的。而占我国企业99%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是如此的落后。
(二)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在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涉及核心业务的应用还不足10%;其中应用ERP的企业仅为5%,而ERP的应用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同样也是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在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中,其网站是以信息为主的,电子商务为之其次,但是只有近10%的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了电子商务运用。
(三)认知及信息化需求方面。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即关注点在市场和营销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只有两到三年,所以生存问题是中小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其次,强调管理方面需求的占15%左右;13%的中小企业关重视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0%左右的企业注重对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及人才问题。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还不足,导致介入程度尚浅。目前虽然有许多中小企业开始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真正知道什么是信息化管理,以及如何实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很多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或者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可见其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管理者往往是利用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去模仿、重复以往的业务处理模式,而缺乏专业的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
(二)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又做不到合理的利用,当今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很注重硬件设施的投资,而相对应的软件投入很少,这种做法不仅使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同时也使硬件的投入和收益比偏小。这样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导致资金的浪费。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开展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边走边看,在缺乏对企业现状及经营策略的分析下,很难进行整体的规划。
(三)客观环境问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短,管理程序变动较大,限制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我国的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存在着局限性,致使我国当前市场上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案太过昂贵,专门为中小企业定制的管理软件很少,有些软件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软件企业的后续服务也跟不上。致使众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
三、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自身。第一,中小企业自身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认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引进,更在于人才与管理、技术相互的结合,人才是第一要素,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一定要足够重视和了解信息化管理。成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但很多中小企业意识不到这一点,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的是,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应该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深层次促使企业管理改革的实现。第二,要合理利用资金。中小企业能够投入到信息建设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绝对不能盲目的购进新技术、新产品,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投资,认真分析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计划,同时中小企业要遵循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的原则。第三,科学的整体规划。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应依据实际采取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从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实现。
(二)信息化专业服务。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决定其实现信息化管理必须要依靠软件商提供的专业化软件外包服务。因为外包企业有专业的咨询人员和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中小企业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而对那些不适于应用复杂的及难度较大的中小企业,服务商要为其定制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方案和解决办法。同时,服务商要客观的实事求是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共同合作,实现共赢。
(三)政府方面。政府要合理的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首先,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在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不可能只由中小企业自己承担,政府应该投入相应的资金,同时提高我国信息化程度,改善信息化的应用环境。第二,帮助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解决,例如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采取扩大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积极建设信用担保体系,从根本上来改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环境。第三,注重人才培养。国家要为中小型企业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构建以学校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原则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咨询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为了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小型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国法,樊勇(英).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9-95.
[2]刘丹,王步飞.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02):56-58.
一、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信息化管理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内部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不仅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极大程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在产品升级、提升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在全球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宽市场发展领域,利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宣传企业形象,提升社会效应。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不断扩充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数据信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效率,使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更加通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升信息处理时间,能够保证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收到信息,以此制定出科学发展决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2.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企业如果还是依靠单一的资源,很难维持自身健康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企业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对当前市场做好充分调查和分析,合理调配消费群体需求同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以及供货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使企业生产和促销活动更加完善。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对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概念的转变,以及科技进步,以此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企业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的迫切需求。
3.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产品的研发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决策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决策者思考能力、思维空间不断扩展。提升决策指挥能力和决策效率,在决策过程更加具有果断性和客观性,以此提升企业内部交流沟通能力,对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具有重大作用。此外,企业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流程、以及操作准则,同时对企业内部员工定期组织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以此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和先进的操作技术,转变传统不规范的工作习惯,实现在整体上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
二、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分析
1.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现阶段,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深刻认识,由于历史、地理因素等原因,目前很多黑龙江企业的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较为淡薄,在很多领域中还存在认识误区,从而导致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缺乏科学管理;还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决策以及设计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时,往往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通常会根据自身往过经验进行据测,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即使企业在内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建立过程盲目草率,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专业性程度不够,对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市场动态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甚至分不清财务管理和企业资源计划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由此导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最大价值,不仅严重浪费了企业资源和成本,重要的是无法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此外,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阶段,部分员工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往往会存在抵制心态,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
2.企业对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从而在资金投入方面不够深入透彻,根据数据调查根据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显示,黑龙江省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充分,占企业运行总投资资产的0.21%左右。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以及维护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支持,对很多企业来讲相当困难。仅就维护费用方面考虑,黑龙江省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占整个建设费用的20%左右。根据对黑龙江省200家企业进行数据调查分析,这200家企业在设备购买方面、以及信息技术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占有率不到企业总资产的0.3%,与先进国家企业存在巨大差异,一般发达国家企业投入方面占有率大约为10%左右。作为一项长期的建设流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后期依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系统维护、各项软件的开发工作、以及设备更新完善工作。
3.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少
信息管理人才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数据可知,我国大部分企业严重缺乏信息化人才,认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根源在于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阶段,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经验丰富的信息化队伍。管理人才不仅信息化知识扎实牢固,能够在实践管理中灵活运用,同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遇到问题时及时有效的应对,同时能够对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做好系统更新开发工作,使系统紧跟时展。作为一个比较系统性、复杂性的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又包括很多管理子系统,需要调配好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资源的实时共享和交流。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管理知识不够充分,经验不够丰富,将会严重影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无法科学实现企业内部管理。
4.生产管理落后不易与计算机程序接轨
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样会制约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系统也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虽然部分企业经济得到一定提升,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由此导致在进行原材料选购方面、销售环节、财务管理、以及内部职工等问题上,尚未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如果在没有系统化分析,盲目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建设,只会适得其反。信息化建设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面广泛,实施难度较大,包括多项内容,例如生产、供货、销售、资源、财务等等诸多环节。如果突然对整个流程实施严格化管理,客户和员工很难立刻接受,这种不适应感容易影响企业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等流程,影响相互间的合作关系,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需要内部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联系,保证信息内容通畅,如果出现执行力度不够的状况,企业管理将会很难得到全面施展。
三、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对策
1.政府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转变观念
作为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传统产业将会长期具有较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传统企业对黑龙江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未来。如果企业能够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在新一轮地区经济竞争中领先一步,对自身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保障。因此,各大企业应当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以此使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和发展优势。我省很多企业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相比较,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不管是在资金总量上,还是技术、管理理念和水平方面,都处于落后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自身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即使部分企业拥有一定优势,如果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设施,将会逐渐减少优越感,很难长久维持。通过数据研究可知,在企业内部生产方面、销售方面、内部管理方面、以及企业研发方面采取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企业智能化、网络化、以及集成化的建设,以此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2.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
企业要想顺利开展信息化建设,必须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从分利用。同时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阶段,避免出现片面性的追求信息化规模投资,从而影响内部资源整合效果。现阶段的黑龙江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造,重新规划企业各环节流程,时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2)积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沟通交流,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节省企业成本;(3)提高人才重视程度,吸引高素质人才;(4)制定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完善企业整体框架,紧跟企业自身情况出发。
3.加快企业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
人才作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首先,企业需要培养利益于企业建设发展的人才,不仅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人才;其次,可以安排内部骨干员工、或者高素质员工进行培训研修,也可以邀请专家培训员工;再次,加强吸引力度,聘请核心急需人才;最后,同社会各界人才加强合作关系,也可以与各大院校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产品开发率,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4.加快建立企业服务体系
[论文摘要]信息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认识到信息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并采用加快企业信息管理的途径,逐步推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一般来说,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商务运营的电子化。这“四化”综合起来就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一、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
总体而言,企业信息管理包括两个部分,即业务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化,它们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管理服务于业务,业务的进展则取决于管理好坏。详细来说包括:合理构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建立企业的总体数据库、建立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建立局域网,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接通互联网,获得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信息,充实信息资源。所以说,企业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建设工作,就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简单地进行商品交易,信息资源已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企业要想在管理上与国外在管理上缩短差距,就必须要进行管理变革。虽然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水平一定能上升到一个层次。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改革是我国企业必经之路。
二、信息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者要求供应商提供集成度高的产品,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这些原因迫使供应商们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一条供应链,对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信息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如下:
1.信息管理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不仅用于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渠道更加畅通,运转更加协调。利用电子商务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由于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的透明度提高,开发出的新产品具有较低价格和较低廉的服务,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对供应商们来讲,他们觉得有必要比订货者提供更快、更好的信息服务。同时,开展电子商务也可以提高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在当今社会,信息已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商品进行买卖,比如包含有产品历史信息的数据库,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更多企业把可获得的企业内部信息用于经营决策。企业利用网络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
2.加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对信息进行管理,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具体来说,信息管理活动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利用采集、序化、开发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在企业竞争中,掌握和控制信息至关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制造假信息,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战,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作战方式。因而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建设涉及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不能用局部模块的信息化来代表。它需要借助社会的多方力量,尤其是专业信息化咨询公司的力量来共同构建。企业信息管理建设与其说是一场技术变革,不如说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改革。即借用先进的工具(信息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管理的建设思路是随着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呈螺旋上升的方式,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三、加快企业信息管理的途径
企业要想取得很好的信息化发展还必须有相应的策略,企业信息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具体提出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充分了解这些策略和措施,这样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要做到:
第一,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管理的信息管理,从全局出发制定计划,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资源,创建企业信息系统,因为企业信息化涉及的部门多,流程比较繁杂,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从整体上计划,然后逐层推进。第二,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企业管理者通过信息化培训能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员工通过信息化培训能够在思想、文化观念与技术水平方面有所提升,这样会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序有效进行,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第三,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将信息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建立一个既懂管理又熟知信息技术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第四,大力开发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软件,软件开发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这就需要企业加大资本投入。同时要利用信息管理软件,对企业的数据、流程、产品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并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鑫,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事务中的应用[J],特钢技术,2005,(2).
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大”量数据信息的获取、挖掘、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信息与数据已经成为商业资本与经济投入,网络与3C的结合产生了无限的商机,引起了一场数据信息化革命。对当下的中小型企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管理数据化信息化必将是未来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趋势。但随着国家医药政策和医药改革的调整,我国大多数医药企业为了达到国家强制的GMP认证要求,企业将大部分的企业投资倾入制药设备、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方面,对于企业的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投资则比较谨慎。本文就中小型制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中的现状入手,从存在的问题分析,找到正确的企业管理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时代制药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企业管理数据化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决策科学化,提升企业作业程序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利用最直观的数字信息,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态。通过对各种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考虑,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企业的进步。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以及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差强人意,从近几年投入变化情况看,医药企业信息化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在投入方向上存在误区,多将资金投入一般性设备建设,而忽视了后期发展与管理,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层次有待提高。
二、中小型制药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计算技术的不断提高,价格却不断地降低,这使得中小型制药企业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技术障碍基本不存在。中小型制药企业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硬件和软件的供应,加上我国政府颁布的相关帮扶政策也不断完善,虽然总的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但是在许多制药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中小型制药对于企业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意识不足。在制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于社会信息做出最合理的反应,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但是有些中小型制药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能够保证企业竞争力持续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在思想上存在偏颇。
其次,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存在误区。电子商务如此密集的社会,许多制药企业相继也提高了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但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建设过程就是将相应设备配备齐全,相关的硬件设备花去大部分的投资,而对于如何使用设备,如何使得设备获得更好的企业受益,却被许多企业管理者忽略。“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是现阶段中小型制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常见问题之一。
再者,许多中小型制药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人才是企业的根源,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互联网时代,企业实现数据化信息化企业管理是必然趋势,那么培养相关的人才也是必然的。现阶段,许多中小型制药公司虽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管理的水平不高,就是由于缺乏专业型人才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小型企业资金有限,无法聘请到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忽略了对自身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操作的培训,忽视了企业管理的培训教育,没有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最后,我国制药企业现有的相关标准过于老旧,并不是很适应信息化企业管理。许多标准的标准化与信息化脱节,相关数据标准也十分模糊。
三、中小型制药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及推进政策
(一)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从外国一些成功的企业的经验来看,中小型制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必然会朝着资源整合的方向发展。企业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企业管理,不仅需要获得正确的市场信息,构成企业的信息库数据库,还应该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资源整合,从整理的数据和分析中得到准确的市场反馈,并从中获取利润。
(2)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模式、交易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电子商务也必然会成为中小型制药企业拓宽经营的必然渠道之一,这也是制药企业展开信息化管理的达成目标之一。一方面,电子商务实现了跨地域的信息交换,进一步地开放了制药企业的市场,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重构了管理流程,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成本,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有利于信息共享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制药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3)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药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GMP和GPS标准,制药企业的销售渠道十分复杂,从客户的角度来区分,一般可以分为:商业公司、医生、药店和消费者。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够有利于企业管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改变企业现有销售模式,加速企业生产销售。
(二)推进对策
(1)认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实施企业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企业不仅需要拥有明确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按照企业需求对信息化进行仔细分析,而不是对信息化软件或硬件功能的罗列。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必须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并不断进行动态的调整。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将信息化管理理解为一种投资行为,要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各种效益。
(2)把握好信息化建设原则。中小型企业构建企业数据信息化管理,需要把握好总体建设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按照企业特点、岗位分布、成本项目来进行特殊设计,不能照搬;经济性原则,信息化管理的成本不应该超过信息化建设所得到的收益,保证企业的经济性;领导推动原则,在整个数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由最高领导来推动。
(3)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并不仅仅包括硬件设备的建设,更包含了网络设备、应用软件、企业网站、信息安全等一系列的后期操作。
(4)注重数据信息化管理。企业数据信息化是一场管理规范的变革,“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建设好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后,企业更大的任务是如何利用数据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不能单纯依靠技术人员的努力,而必须要有全体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领导。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的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管理的规范,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其次,企业应该加快业务流程的充实,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再设计,以适应数据信息化管理。最后,企业要大力培养数据信息化实施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于已有企业的员工培训,并且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来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