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岳麓版 高中历史新教材 内容处理得失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15-01
在岳麓版高中历史的教材当中,紧紧的跟随新课标的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力求创新,能够更好的追上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度,岳麓版的编写不断进行改革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着明显的好处也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这本教材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仔细的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材当中《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1、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课文内容处理的优点
在岳麓版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当中,有一本教材名为《历史(I)政治文明历程》,我们一般将这本教科书简称为《历史(I)》,这一本教科书当中采用了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结合,再加上把人类社会的进程发展作为主轴来进行编写。在这本书当中,正文里面还有楷体的内容来作为对正文知识的了解还有补充;本身的知识体系相当严密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旁边还有十分形象的图文介绍;而且在课文的后面还设置有跟正文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这一段历史知识作出评价以及思考。
在《历史(I)》当中,第六个专题就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是属于该教科书当中第二单元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处理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编排不但更加方便教材本身时间线索的理清而且和第一单元中中国的政治制度又形成了一种并列的关系,很好的将在同一个历史发展时间段当中,人们因为本身所处的环境还有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差异。东西方国家因为本身不同的环境还有人文特点,而发展出来的各自不同但是却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政治文明,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编程,对将来东西文化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岳麓版的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当中始终都是跟着课标的要求所前进的,例如在《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历史教材的第七课有着相关的要求:要让学生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并且明白它在罗马帝国统治稳定当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于人类后世的影响。岳麓版历史教材对于第七课的编写首先是讲述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并以此作为促进罗马法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在进行了这些讲述之后又将罗马法当中两个最为典型的法典即《十二铜表法》《查湿丁尼民法大全》两部相关内容编入课程当中。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对于里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楚直观的认识,对于他们的学习还有理解有很大的好处。
总的来说,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当中的课文内容处理能够将课标的要求和基本理念体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做到不为考试而学习,为了兴趣好奇而学习,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课文内容处理的缺点
2.1 知识内容范围广且知识点过多
在岳麓版《历史(I)》第七课当中主要讲述的就是古罗马本身从建立到最后东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这个进程有两千多年,在这期间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不断产生变化,共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元首制以及君主专制等,法律的重点也发生变化。相对于该教材当中第六课的“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而言,虽然课文的内容并不算多,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点却不少,因为如果不解释清楚那么学生的理解就会发生很大的困难。例如在法律当中“刑法”“民法”的概念等,老师如果不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困扰。而这个单元中其它的重点知识点就更是如此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在对罗马法律进行介绍的时候只是说了其中相关的理论,但是没有实际情况作为参考的标准,学生的印象必然难以深刻。老师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再补充额外的知识,这就拖长了课时的使用,也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2.2 存在知识点模糊的状况
在教科书古罗马相关的内容当中存在有一些知识点不清楚的情况,导致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产生了困难。例如其中对于罗马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君主制度还有戴克里所实现的公开君主统治,两者在文字叙述上面并没有太大的分别,于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把两者混淆到一起;在古罗马当中,公民大会是以贵族为主要部分的,但是在课文当中也有如下表述:“平民可参加的会议”,这样子学生就会很自然的以为这个是有平民作为组成部分的。当中还有许多这样的问题,教材当中混淆学生认识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需要在讲解的时候特别注意。
2.3 课文本身内容逻辑不严密
关键词:高考 高三复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8-02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科学分析、把握高考历史命题趋向,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答题能力的阶段。它是学生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掌握,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宏观把握与升华的阶段,在学生备战高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考与历史教学、学生与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高中历史后期复习方法也应呈现动态状态。但是,目前地理历史教学中,部分历史教师在高三后期复习方面仍在采用“本本主义”、“一刀切”的做法,复习方法毫无变化,出现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现象。
笔者认为上述想象的根源在于部分教师还未真正的地转变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地区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与学习,探究出科学、全面并且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下,把握考试的“宗”,适应考试的“变”,将“讲”、“练”与教材结合,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挖掘信息、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信的迎接高考。对此,笔者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历史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将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我在指导高三后期复习中发现,对于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时间投入与学习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除受学习效率制约以外,还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将复习集中于重点与难点上,忽视了对次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是有“点”、有“线”,而无“面”、无“体”,不善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因此,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要求学生要能及时弥补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并能从多个角度系统的、完整的把握基础知识。
例如: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注重指导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认识角度的不同,从时间、地点、背景、人物、经过等方面来分析等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分析“两级格局”等历史现象;从发生、发展、结束几个方面分析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等历史发展过程,并要求学生从纵向角度,建立知识体系树状图,根据教材目录,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分别分成六个阶段、三个阶段、五个阶段来把握历史知识点的纵向特点,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记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2 巧练、精炼,提高破题、解题能力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已经逼近高考,复习时间十分有限。为此,在习题教学与讲评中,教师就必须对漫无边际的试题进行精心筛选、整理与设计,要提倡巧练、精炼,通过典型的例题延伸出普遍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进行高三后期复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启迪性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评讲过的例题,概括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与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此外,为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从审题技巧、阅读材料方法、挖掘材料信息、规范答题技巧多个方面分析了解答试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例如:我对最近5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和习题册中进行了精心筛选,整理出了《高三历史后期冲刺习题册》,根据客观题与主观题解题方法的明显差异,将试题册分成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针对选择题,我选取了图片题、材料题、热点试题、文献题等题目类型,力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因未知而造成恐慌。针对非选择题部分,在评讲时,我详细分析了每一道题的审题技巧、材料阅读技巧与答题思路,将试题的答案落实在教材之中,并要求学习参考答案的答题技巧。
3 回归书本,再现所学知识
纵观多年高考,其实质便是考查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不变”是指历史基础知识不变,囊括在教材之中,“万变”是指高考的出题模式与试题形式不断创新、变化。“不变”是“应万变”的基础,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回归教材仍是十分必要的。高考要求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全、牢、准,还要会用、会通。因此,在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我往往将讲、练、评与教材结合,引导学生找到试题以教材的契合点,帮助他们巩固、补充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
例如:我在评讲2010年高考(北京卷)历史试题第13题时,引导学生将考点定位于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在学生选择出正确答案之后,我还对本题知识点进行了补充,虽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老师是荀子,但荀子并是儒家代表人物。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为学生提供了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试题第12题,对此知识点及时进行了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古代思想文化史这块知识提供了帮助。
4 树立自信,从容应考
高考是学生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对学生发展前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高考的临近,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理想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如果这种压力不得到缓解,必然会使学生变得焦虑,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常常通过灵活的课堂形式与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营造出轻松、和谐、愉快的班级气氛,并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积极的评价措施,缓解了学生对高考的恐惧心理。
例如:我在课堂之前常通过播放歌曲、讲笑话、播放漫画图片、播放搞笑视频等方式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复习中的疲惫。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内心必然会有种种情绪。为此,我在班级一角设置了“宣泄箱”,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结合书信的方式投递在箱内。每天中午,我都会定期打开“宣泄箱”,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情感,再及时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里辅导,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自信、从容的迎战高考。
5 结语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对解题技巧进行突破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调整考试心理,树立考试信心的关键性阶段与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来使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
参考文献:
[1]张德建.高三生物学专题复习的实践与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5).
[2]刘卓会.教会学生站在框架的高度去领悟知识[J].教学园地,2010,(2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标下,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填鸭式”和学生完完全全充当“听众”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为它们将原本较有吸引力的历史变得枯燥而乏味。教师以量求质,要求学生大量记忆知识,学生勉强着自己死记硬背,导致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遭到扼杀。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必须肩负起责任,引导学生梳理历史学知识,促进初中历史的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一、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应试心理的影响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历史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加强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考试。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轻描淡写和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反而成了学生难以感受历史深意,无法正视历史教学意义的最直接原因。另外,在初中学习阶段,历史不是学生的“主课”,成绩的优劣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在呼吁取消初中历史的教学任务,声称借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实这种极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家长、学生甚至学校对历史学科的漠视,他们看不到历史对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2.理论脱离实际
“以史为鉴”告诉我们,历史不仅是在重现过去,它更是要与今天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换言之,历史教学不可以脱离实际。因为教学一旦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便会疲于学习,甚至产生“历史学习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热情。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死记硬背,主要目的是得高分,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难学而又无用的学科,所以常常会出现花费大把时间记忆但隔天就忘知识的情况。在单纯应试心理的指引下,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难以具备历史素养和人文科学品质。比如,学生在看新闻或读报纸时,看到一些社会问题,但却没有足够的分析透视能力,完全不知其所云,这就是历史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结果。
3.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首先组织教学,然后复习上一课知识,接着教师开始讲述新课,学生巩固新课,最后再布置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着,不掺杂任何改变和创新。在较短的时间里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知识记忆要求,也许学生可以得到暂时的优秀成绩,但长远来看,这实际上却降低了历史的实际价值,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因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历史永远无法发挥功效,也始终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二、创新型初中历史教学
1.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提出是我国教学观念的转折点,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将曾经的应试心理变教育情怀,让学生学会以人为本,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准确定位,看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比如,在学习“中日”知识点时,我并不是从上课讲到下课,而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让他们对本课中的基本人物、事件主体、具体时间进行归纳,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先前准备好的该时期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视频影音中全面地了解历史经过,对清朝衰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巧妙设置情景,让学生假想自己身处清朝,想一想面对该时期社会上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应付、怎样改革。解绑学生思维,让他们自由畅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这节课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归功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即改变以往单方面知识输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发现、探索和总结的主体,在思考中提高人文科学素养。
2.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强调生本理念,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由互动,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收获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注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设。最后,在教学中必须注入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知识和想法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大胆假设和创新。具体创新型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
(1)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团体协作性。在合作学习模式之下,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探讨时间,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顺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先将任一历史课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对该知识点进行探究、总结和归纳,每个小组由代表展示探讨结果,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巩固。
(2)设问探究。教学内容可以经过整合,以问题的形式串联在一起,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分析提示下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脉络。
(3)情境教学。历史知识发生在过去,仅靠文本信息和插图是无法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要点的,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进而更清晰的感知问题,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重,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新课标为教学准则,不断创新和优化历史课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琼.初中历史教学中故事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教材到位,准确了解学生到位,预设课堂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研读教学大纲,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课本上所列举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熟记熟背。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把课本里的点点滴滴琐碎知识点都让学生掌握,生怕遗漏了某一知识点,这样的上课还能高效吗?准确了解学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那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就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机智;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超前”的预设能力,特别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预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做好课后反思,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重现历史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
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1.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学习;近代史中,对于国共两党进行的三大战役的学习等,我就借助路线挂图进行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兼容性高的特点,把图片、影片、录像等史料重现,通过历史的原貌的重现,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在讲授“开国大典”时,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国悲壮的近代历史简评,放映了第一届领导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宣布的场景。当时,全班的学生都震撼了,他们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3.插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使教学更具趣味性。有人称历史课是史话教学,可能有些偏颇,但也体现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学习时,我把当时民间传诵的民谣:“神助拳,,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跟同学们一起分析。讲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述了奕山“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一堂课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能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作者:宋文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书院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