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第1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4-0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开始扩散并逐渐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人类正在快速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的《思科视觉化网络指数: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更新2011-2016》报告,到2016年,全球支持IPv6协议的移动设备将超过40亿台,而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将超过150亿台[1]。在我国,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2]。伴随着上网终端的小屏化、移动化,终端、用户和网络环境的加速改善,使得移动互联网发展突破了“基数”障碍,快速成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信息接受方式的选择更多,对信息内容接收的主动性更强,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广。这也进一步引发和加速了传统媒体的重构和升级,尤其是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契机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传媒原有的生态环境被深刻改变,使得传统报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寒冬论”、“消亡论”一直弥漫和困扰着世界各国报业的发展,显然,报业的日趋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的重新洗牌,调整、重组和转型势在必然,各国报业纷纷开始了报业的新媒体计划。例如,在国外,《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开展了“数字纽约时报”计划;《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实施了报网融合计划;甘耐特媒体集团(Gannette)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在国内,解放日报的“5I”(I-news手机报、I-mook数码杂志、I-paper手机报纸、I-street公共视频、I-net网站)发展战略;《辽沈日报》的“5E”(Every Media全媒体、Every Platform全平台、Every Time全天候、Every Where全覆盖、Every Demand全搜索)数字化服务工程等。以上种种表明,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报业数字化转型还基本上停留在网络版和数字报的初级探索阶段。

传统报业要想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深刻分析并了解当前市场,顺应市场需求,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终端化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对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和接触习惯的影响深刻,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选择利用移动终端对传统媒体的内容产品进行消费。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卓越新闻计划”(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指出,美国目前有47%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读取新闻。尤其是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移动风潮的兴起,使得用户在移动网络端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用户使用这些终端设备阅读网络新闻的习惯也被逐渐培养起来。随着无线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用户的信息管理平台和终端。报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而趋向成为一种显示终端和存储介质,移动终端也成为了传统报业与用户的一种新媒介。

移动终端的普及就像一阵强势来袭的飓风,很快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同样也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目前,许多报业媒体已经将“移动新闻客户端战略”付诸实践,纷纷推出移动新闻客户端应用(新闻App)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移动新闻客户端来提升传统报业的媒体价值和影响力成为数字时代传统报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二、移动新闻客户端对传统报业的革新

与传统报业相比,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丰富的展现形式、便捷的获取途径、个性的阅读体验以及社会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受众服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种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传播载体: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

从传播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报业的发展乃至走向。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历程中,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报业传播载体的发展呈现出了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的特点。而报业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报纸媒体挺进互联网开始。从一开始最简单的报纸电子版逐步发展到功能多样化的报纸网站,然后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报业的触角延伸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上来。目前,在智能终端的浪潮下,新闻App(Application的简称,指客户端应用程序)成为各大报业集团争抢的新阵地。一方面,从用户角度来看,App为人们统一设定了进入各种媒体内容的入口(如报纸、手机电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不同内容的有效对接与聚合,达成了某种规整性与一致性;另一方面,从媒体角度上来看,App成为嫁接媒体与用户的通道,媒体获得了相当的用户基数,同时也实现了同一内容不同平台的传播与扩散。早在2010年8月,美国《纽约时报》就利用移动终端,推出了“出版引擎”应用平台,允许其它内容商在ipad以及iphone上开发他们自己的App,合作共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数字化转型探索。由此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App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难以阻挡的势头,传统纸媒则呈现出极速衰退之势。但是传播的历史是愈来愈多的历史,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新的形式往往是偏离或增加媒介大家族的品种,而不是巩固或替换旧的形式[3]。现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移动新闻客户端作为目前最新应用载体,不仅促进了报业传播载体的加速更替与扬弃式演变,也强化了多种媒介形式的出现和不同载体平台的融合。

(二)传播形式:立体化与细分化加强

在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随着传播载体的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也不断向多样化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含量的增加,更多的是体现在传播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传播形式的立体化、细分化趋势不断加强。

新媒介的产生,一方面开拓了新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与传统媒介构成了多元化的传播新环境。传播形式的立体化主要体现在媒介的整合与时空范式的整合。与传统报纸的展现方式相比,移动新闻客户端特别是以iPad和iPhone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它具有纸质载体无法达到的视觉冲击效果,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视听体验,文本、动态图画、音视频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充分展现, 并可根据报道内容进行不同配置,实现了媒介的整合。而时空范式的转换则体现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普及克服了传统报业与其传播对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共存缺陷,使之得以传之宽广与传之久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媒介特征和表现形式不同,传播形式的细分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移动终端作为移动化联网时代的重要的传播载体,其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和传播特点,促进了传播形式的细分化,也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革新提供了新的支撑。

(三)传播内容:差异化与层次化明显

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递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使内容资源的传播形式上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整合。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其内容类型更为丰富,用户所获取的新闻体验也更加多样。

例如,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移动终端主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这些移动终端在便携性较强的共性特征前提下,从内容的呈现方式到用户体验等其他方面都有很多差异。所以当传统报业内容在移动终端上进行传播时,应注重对信息资源的差异化传播,并依据不同移动终端的特点将信息进行创新性重组和再造。

在内容资源的层次化方面,移动新闻客户端可以进行很好的整合。传统的报纸受时空的限制较多,用户自主性选择的空间较小,其内容多以线性结构进行传播,新闻多依据重要性程度、题材等进行编排。而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多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更多的新闻信息串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信息网状结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意愿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与体验。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推进下,传统报业其传播内容可以很好地实现差异化传播与层次化整合。

(四)主客体关系:互动加强与个性提升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中,报纸占据垄断地位,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主要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和者主要为记者、编辑。虽然受众也可采用相关渠道如热线电话、来信等渠道提供线索,但这类信源数量少、采用率低。

然而,在移动终端时代,普通用户均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收集信息、参与报纸互动,新闻生产具有了交互化和内容共创的特征。移动终端与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互动,使得主客体之间互动加强,并导致个性化提升和传受主体边界的模糊。

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越来越需要围绕“用户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体现用户的参与性、内容的互动性和定制化。移动终端不仅仅可以提供最新的信息,而且借助相关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户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可能。

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于2011年在美国推出的首份iPad日报《The Daily》,用户可以根据兴趣点击相关标题从而获取相关的新闻、评论、图片等信息和资料,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爆料、参与播报,还可以在列表中自行添加或选择喜欢的新闻分类模块,进行精华内容的整合,用户同时也可将文章在Facebook、Twitter与他人分享或与他人共创。《The Daily》以自动生成内容、实时“出版”等特点增强了报纸提供个性化用户服务的能力,使报纸用户服务更为方便、迅速、及时,《The Daily》这种借助移动终端,开发的新闻应用程序的模式对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盈利模式:产业链拓展与价值延伸

如何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新闻App赢利是很多传统报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现有情况来看,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一是现阶段完全免费,对于许多初始媒体来说,“圈地”和聚拢人气是首要目标,这些新闻App从下载到应用完全免费,只有新闻信息内容,没有收费插件,也没有广告,等用户达到一定基数后,再去筹划盈利模式。

二是下载新闻App时收费,对于软件下载进行标明价格,用户付费后即可下载应用,这种模式在国外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三是免费与收费相结合,这种模式相对最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免费是限时限量,超过一定度后再进行收费。四是在应用中加入广告,通过广告获取收益[4]。

盈利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成为衡量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来看,移动客户多端的新闻App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供普遍效仿的模式尚未出现。但总的来说,产业链的拓展与价值延伸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在移动终端时代,拓展产业链和进行价值延伸将成为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革新的关键。

三、移动终端时代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启示

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报业重整旗鼓、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目前报纸在移动终端上的新闻App应用情况,可以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考与启示:

(一)渠道为王,内容亦为王

在传统媒体背景下,报业所信奉的是“渠道为王”,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渠道资源获得了极大丰富,这种观念也受到冲击,于是便有人提出传媒业已进入“渠道过剩”时期。

但事实并非如此,渠道作为报业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地位并未改变,主要是在于渠道贯穿了报业发展的全过程,既包括采编渠道,也包括发行渠道、终端渠道,渠道资源的稀缺并未改变,所以报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渠道为王”,抢占渠道,进行渠道整合。

但同时由于移动终端时代,用户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如何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使用户满意、提高产品粘性和用户忠诚度,也成为报业存亡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坚持“渠道为王”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同样重要,渠道与内容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

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So Lo Mo”模式这一概念,这个概念融合了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三个关键词——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化),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可给互联网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将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所趋。

同样这一趋势也符合了未来报业数字化转型之势。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报道系统等新闻移动报道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对新闻媒体来说,“移动”已经不单是一种信息的消费方式,而且也愈来愈趋向成为一种新闻工作方式[5]。报业数字化转型中要顺应这一趋势,就必须坚持移动化的工作方式和报道手段。同时深化和创新“社会化阅读”模式,实现社交网络的应用功能,提供位置服务,提供用户所在区域附近的相关信息,更新状态报告,与朋友保持互动交流[6],强调社交化和本地化也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三)跨界、融合、变革

“跨界、融合、变革”这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2)的主题,寻求跨界合作、媒介融合和实现变革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关注的焦点[7]。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跨界、融合、变革”同样必要。移动终端时代,内容生产商、运营商、终端生产商等传媒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跨界合作是大势所趋,同样各种媒体走向互动融合既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压力使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上,任何单一媒体都很难避免市场竞争的各种风险,这就迫使传统媒体必须寻求与新媒体互相融合的道路,同时进行跨界合作。但是,与什么新媒体融合、怎样实现融合以及如何跨界合作也就成为了各传统报业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这也将最终决定了报业的数字化变革成败。

参考文献:

[1] 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 Global Mobile Data Traffic Forecast Update, 2011–2016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

[3] (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 余湉湉.传统媒体iPad运用观察[J].中国记者,2011(1).

[5] 孙宝传.“移动”不单是消费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浅谈“移动”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0(8).

第2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摘 要】网络运用、数字运用已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传媒结构,数字生产、数字操作以及数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出现萧条低迷状态,甚至有悲观人士将其视为“逐客”。“逐客”论辩让传统媒体陷入窘境,同样也给传统媒体以启发——探索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数字化转型 媒介融合

一、微观视角下解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性

从一些零星的现象来看,传媒界看待“逐客”论辩仍是持论公平的,并不存在偏袒,但同时也指斥传统媒体固有的“落后性”:更新慢,发行周期长;单打独斗,产业链不完整;单向传播,反馈滞后……这些固有问题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暴露无遗。从新媒体的出现,直至今日二者仍机会均等,只是由于传统媒体昔日地位不再明显,才有后来对其前景的喜忧参半,整个发展过程是渐进的。

上世纪末,由于所能接触的网络应用类型少,且内容单调,人们基本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迅捷化,Twitter、YouTube、微博等新媒体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反观传统媒体却显得黯然失色。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小众走向大众,而传统媒体则陷于进退维谷的窘境。

新媒体容纳了数字报纸、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以数字化为奠基搭建的新模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均强调对信息的整合传播,区别在于新媒体的形态更接近于“流体”,特点很鲜明:交互性和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交群。

与新媒体正面交锋,部分传统媒体已经着手数字化转型。2014年两会期间,新华报业集团秉承“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的理念,有效整合旗下各大媒体,打造全媒体矩阵,以其即时性、原创性和互动性吸引受众关注两会①。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专门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滚动新闻报道部,该部门每天三班倒地对其网站新闻进行实时更新②。

本文涉及的“数字化”更多是从传统媒体角度出发,形式上强调与新媒体的骈进,运作模式上充分整合传统媒体的采编阵容和新媒体的即时分享优势。

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传统媒体数字化,便于在进行传统新闻生产的同时,开展速效的网络传播,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1、延长产业链,提高媒体资源利用效率

新媒体运作过程中大致包括五部分:经营与策划的应用服务提供商,负责新媒体产品制作的内容提供商,负责新媒体产品传播的网络运营商,提供新媒体产品消费载体的终端产家,以及提供新媒体内容的消费者③。正是整个过程的一气呵成,才形成了新媒体传播的运作系统。

要想实现数字化,首要要解决产业链问题。传统的报业上承信息提供商,下接受众,由于后续反馈机制滞后,造成产业链模式单一的弊病。既然产业链单一是个现存问题,如何延长产业链、整合媒体优势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传统媒体该思考的问题。产业链的延长并非线性、单向延长,应是多渠道、放射状拓展,以求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

2、独辟蹊径,巧设独特的服务项目

创新当头,创意为王。新媒体环境下,更强调对服务项目的研究。一个良好的媒体服务项目能够笼络受众,而如何让媒体受众自觉接受自己的媒体服务和内容传播,值得深思。如一个名为“Longitude”的项目使Google地图和《纽约时报》之间产生联动性,受众通过Google地图就能直观地看到《纽约时报》提及的地点,且相关新闻资料及背景信息一览无余。

3、开发适应市场的免费机制

市场的存在类似于一个生产车间,市场的不稳定导致要么出现紧缩性质的“投入>产出”的A模式,要么出现膨胀性质的“投入<产出”的B模式,结果的差异取决于商家投放何种催化剂。免费机制便是一种催化剂,一般的执行步骤包括“前期免费,后期增值收费”以及“收费与免费并行”两种。从客户角度而言,免费是促成消费的动力,增值业务才是媒体收益的重点。这种情况下,受众的细分阅读要比走马观花式浏览更具消费潜力。

针对免费机制,不同媒体均做足了功夫。如一些报纸的数字版采取部分版块收费的机制,前几版免费开放阅读,重在体验,后续版块则实行收费制;第二种免费机制具有时间性,用户只需注册账号即可领取试读权,这种免费形式取材于各种体验店的灵感,旨不在追求一次性效果。此外,网络电视的免费形式也小有差异,如乐视网、优酷网开辟了VIP会员免费观影专区,为VIP会员提供一些高清影视观看权,普通会员想观看必须付费升级为VIP会员。

4、平台整合,终端聚合,打造数字化“合力”

平台的多样性意味着同一件媒体产品可以“分身”各处。如果把每个终端看成一点,点接点会形成一张网,然后借助各平台的适应性来笼络受众。这种多平台的发散与整合被称作“分营合众”,目的在于服务细分化市场。举例来说,大型网游制作商花钱优化电脑端的操作,还不遗余力地完善ios平台、Android的平台适应性,电脑端内部还进行Mac系统、Windows系统等多系统版本的开发,这种多平台开发、移植和优化表面上是“分流”,实际上却是“合力”。

5、加强媒体渗透,扩大第三方合作阵营

如今,新浪、网易和腾讯等门户网站借助强大的资源整合力,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及互联网的即时共享功能,创造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而由不同门户网站研发的子产品——微博,更是集中凸显信息推销的作用。门户网站一般被授权转载传统媒体的采编内容,标注其信息源,经过筛选、准入与分类三步骤,呈献给受众清晰的门户网页。

对于门户网站来说,信息的个性化归纳整合是亮点,但采编团队的技术障碍是瓶颈,如果能加强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之间的渗透,就能实现二者各取所需。美国的几大报业集团在第三方合作方面都有明显的行动,赫斯特集团、考斯特集团、斯克里普斯集团等传统媒体就采纳了与谷歌、雅虎等门户网站共同合作的举措,在共享新闻资讯和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更加方便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④。

三、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多方面障碍

数字化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从结构上来说,数字化涉及到一个大问题——“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起初专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媒介融合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⑤。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参与美国富布莱特项目时引入国内的。而数字化直面的障碍无助于这种融合的趋势:

1、媒介形态“嫁接”,人员调度成难点

谈到媒体调度,笔者想引述全媒体的概念,因为新的媒介环境下数字化与全媒体密不可分。我们理解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⑥。全媒体环境下,媒体调度应强调报纸采编人员、电视节目录制人员、博客撰写人员和微博人员要有一致的新闻步调、共通的新闻目标以及统一的工作表现。如果不能协调多方力量,情况将变得更加恶劣。

2、全媒体记者匮乏

步入全媒体时代,记者不仅要熟悉智能手机、高清摄像机等硬件设备,还要熟练运用网页制作和非线性编辑软件。数字化实际上是由单一媒体跨入全媒体的高级进化过程。

媒体转型要求媒体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记者的素质转型也不能滞后。在当下信息传播的宏观背景下,高素质的全能型记者异常吃香,也是媒体倾力培养的,我们的确看到诸多媒体在这方面投入精力且成效显著。美国甘尼特集团就培养了一批被称为“MOJO”的全能型记者,大大提高了发稿速度与效率。

3、媒介机制无亮点,免费趋之若鹜

媒体的生产、运营均离不了机制问题,但是目前媒体市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被动,引发重重问题。总结起来,机制问题主要有:免费机制吸引力不足、竞争机制极端化、合作机制不健全。如江苏省几家纸媒的恶性竞争事件,全城报纸普遍压低报价。这种胡乱竞争表面上能带来效益,却十分不利于宏观媒体市场发展。

媒介机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非技术性问题。免费机制作为媒介机制的一种,看中的不是短期盈利,而是培养一批潜在的隐性受众,以此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可不合理的“免费”,使“标题党”等问题滋生,免费变得毫无意义。作为受众,往往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并不稀罕,而习以为常的“免费”更加激发了他们选择性接触的挑剔性,渐渐不再为所谓的“免费”买账。

此外,创新、合作和竞争等机制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如果媒体能正确定位市场,并开展有效研究,那么机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数字化的未来——打造全媒体的“高、精、尖”

数字化主要以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为依托,以带动全球范围内数字交流(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生产等一切活动的趋向性过程。数字化引领数字时代,因而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推崇,随着数字化概念的出现到逐渐吃香走俏,再过渡到小范围试点,如今数字化已成为一种潮流。

媒体在数字化过程中是主导者,要求媒体准确掌舵市场动向、微观受众需求、通览宏观局势、净化网络环境等。就目前来说,传统的报业、电视行业仍然具有投资营利的空间,传统媒体通过努力也出现复苏迹象,而媒体市场回暖升温恰恰是对传统媒体存在的肯定。综观全局,数字化是打造全媒体的“高、精、尖”的不二之选。

传媒市场的疲软让运作已久的传统媒体久遭诟病,需要有效的能扭转颓局的措施,数字化营造了一种细分市场、全面定位、理性观察的理念,必然能推动媒体行业回温。

参考文献

①周跃敏,《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J].《新闻战线》,2014(4)

②郑敏,《浅析美国的数字化转型》[J].《新闻战线》,2014(4)

③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32-133

④孙镜,《解读甘尼特的数字化改革》[J].《中国记者》,2007(3)

⑤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⑥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第3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十余家出版集团及旗下出版传媒公司代表出席了“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共商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计。

一、现状:谨慎中探索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已占到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1.46万亿元的近10%,这离不开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传统出版单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成立数字传媒公司,实施集团数字化战略布局

近两年,各出版传媒集团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为了更顺利地实施数字出版战略布局,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设立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以更灵活的、更专业化的机制运作数字出版业务。虽然各家出版集团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数字出版部门的时间早晚不同,数字化进程的深入程度也有所差别,但值得高兴的是,各家传统出版集团对数字出版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均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单位还制定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实施方案。

2.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索数字出版赢利之道

相比前几年,面对数字化浪潮时的抗拒与恐惧,近两年,传统出版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清晰,对于数字出版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开始积极探求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之路。各家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基本完成了集团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二是搭建数字出版平台,三是根据自己现有条件,推出数字产品。多家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寻求到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在数字出版业务上获得可观收益。

3.转型有风险。步步皆惊心

此次圆桌会议,在听取各出版集团及传媒公司代表的发言后,“谨慎”二字是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果说数字化浪潮到来之初,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还有认识不清、反应滞后等问题,那么经过近几年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信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那么为何其涉足数字出版还如此谨慎呢?大概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数字业务影响其在传统出版的业绩,不管数字出版怎样冲击,现阶段传统出版仍旧占据出版集团绝对主要的位置,而过多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是否会对其在传统出版的收益造成影响,这是大多数传统出版集团所担心的;二是对数字出版的收益心存疑虑。在会议上,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探讨最多的便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能否在数字出版领域赢利,一直是困扰传统出版企业的“心病”。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越清晰,越觉得千头万绪,找不准方向,过于瞻前顾后,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现阶段出版集团虽然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但大都选择投资少,收效快的数字产品,即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的数字业务。

二、困惑:创新难,赢利更难

在数字出版产业日益壮大的形势下,如何成功转型并顺利赢利,始终是传统出版集团和数字传媒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1.数字资源少。版权获取难

首先的困惑来源于版权,因为关于数字版权的归属一直得不到明确:数字版权究竟属于作者还是属于出版社,始终是业内争论的问题。数字版权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而在传统出版集团手中,虽然掌握大量内容资源,但有很多是早年的出版作品,那时候还不存在数字版权的概念。那么这些作品的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则很难界定。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担心将这些内容转换成数字资源,会引起版权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向作者一一获取数字版权,也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很多出版集团提出,传统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并不是都适合数字出版,而对于哪些适合数字出版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其实大多数出版单位的顾虑还是在成本的投入能否实现预期收益上。如果将一些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推出,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将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看似拥有庞大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集团的一大优势,事实上也存在着诸多限制。

2.商业模式不清,定位难寻

商业模式是出版集团和数字出版传媒公司最为关注的。随着数字化的日渐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但这样的转变,能否为我国正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出版集团带来实际收益,很多企业明显信心不足。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日渐普及,而我国互联网的付费机制尚未形成,很多人还保留着“网络即共享,共享即免费”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让传统出版单位对于资源的投入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出手。

出版集团虽然已经纷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选择已经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创新性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收益的顾虑。特色固然重要,但开创特色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谁都不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技术、人才、资金。样样都短缺

数字出版虽然同样属于内容产业,但因为其独特性,技术在前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技术催生了数字出版,并引领其发展。但作为传统出版集团而言,技术是其重大“短板”。因此只能通过与技术商的合作,或者以外包技术的方式拓展数字出版业务,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还令其在多方面受限于人,甚至丧失话语权。

第4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现代会展理念探索

根据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会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会展业发展的趋势,现代会展理念分为线上数字化、绿色低碳以及品牌IP化三大探索方向。线上数字化线上数字化,指将以往在线下开展的一系列会展活动,通过新型的线上方式,如在线直播、云会议、3D数字展厅、VR实景参观等,获得线上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开拓新的业务。会展业的线上数字化转型,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伊始,会展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夹缝图存,迫切需要进行线上数字化转型。根据《2021年会展业数字化专题调研》报告中呈现的数据,无论是会展的主办方还是承办方,超过50%的单位都在积极尝试运用线上数字化运营手段,以求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还有超过31%的单位在大力谋求线上数字化转型,寻求长远发展。在国际上,会展业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如2021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这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首次使用在线虚拟形式举办,其打造了多媒体“数字展厅”,参展企业在线展示创新技术和产品,同时还在线上举办了100多场论坛。国内的线上数字化也在不断尝试,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这一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展会,近几届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或全程线上举办的形式。有力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线上数字化转型是会展行业的大势所趋。低碳环保当今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凸显,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理念的关键词被提及,如“绿色”“低碳”“环保”等。其中“低碳”概念近年来的关注度较高。所谓低碳(low-carbon),是指在全球气候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保持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人类与地球的长久和谐共生。低碳概念自2003年被英国政府提出之后,现已逐渐形成世界共识,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状况的标准。同时,国内外也逐渐将低碳意识和举措带入会展行业。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了绿色会议行动指南《GreenMeetingGuide2009》,指南对会展的低碳化策略提出了一系列核心建议。2019年,由生态环境部颁布出台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成为我国首部针对会展活动的低碳化实施指南,推动了会展业低碳化的实践发展。低碳环保举措着力于会展的各个方面,有场馆建筑材料的低碳考虑,也有展台搭建、展陈材料的合理回收,更有物料运输过程、观众门票电子化等各个细节的考虑。如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芬兰馆,除了少数建筑材料从芬兰进口外,其余几乎全部采用当地的材料建造,大大减少了材料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过量碳排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外部粉刷的是自行研发生产的环保低碳的氟碳材料,具有20年的使用寿命。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环保是全世界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会展品牌IP2015年伊始,“IP”一词开始通过影视、游戏等文创产业大放异彩,迅速进入大众视野。IP一词是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翻译为“知识产权”。IP最初被理解为某一行业领域打造出一款虚拟卡通形象来宣传或代言其内容理念,之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延伸出更多不同的含义。在会展行业,打造品牌IP是一个广义的理解,主要指孵化一个独具特色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展会品牌,如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以及上文提到的广交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品牌IP,如国际酒类博览会(酒博会)。IP的热度维持至今,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IP打造的趋势也持续增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这些都预示着IP时代已经到来。正如31会议CEO万涛在“re:EVENT重构会展新动能”会议上所说:“技术、创新、资本驱动下,资金和资源会最终流向行业头部企业。”因此,打造会展行业品牌IP,不仅是会展自身谋求发展的新思路,也是会展顺应市场需求的新改变。

现念如何带动贵州会展民族文化推广

贵州会展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但未形成产业体系。2000年以后一批行业品牌展会开始发展,并初露头角,直到2010年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贵州会展才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贵州会展业在现代会展理念的影响和带动下,逐渐孵化出一批具备现代会展理念、符合会展行业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展会。现念推动下的贵州会展行业,如何更好地带动贵州民族文化的推广?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会展行业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间接地利用现代手段打造不同的会展内容,全方位展示贵州特色和优势,提升贵州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贵州,了解贵州。因此,解答该问题不能仅仅聚焦于民族文化本身,而应该从全局出发去思考。线上数字化会展手段,助力展现贵州优势贵州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文化优势、历史优势、产业优势以及产品优势,但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多优势不易于发挥。而线上数字化会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如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正是利用并推广了贵州大数据的产业优势。今年的数博会,还实现了全线上数字化展览,在线举办了“开幕式”“数谷论坛”“数博”等活动,加快了数据产业推进,增加了贵州的城市影响力。值得一提的还有“云上·贵州(国际)特色优质产品展”。该展览借助大数据精准营销线上平台,采用线上展览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展示了都匀毛尖茶、盘县火腿以及少数民族特色刺绣、银饰、服装等优质“黔货”,吸引了美、英、法等15个国家的采购商,让贵州省的特色优质产品轻松实现了“走出去”。这样的数字化在线形式,充分展示了贵州的优势产业,也在展示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特色优质产业和优质产品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低碳环保会展理念,打造贵州生态品牌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兴会展理念中的低碳环保概念,可以很好地与贵州的绿色生态优势相结合,通过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产品等带动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广贵州民族文化。低碳环保的概念,首先体现在贵州会展的名片——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建造上。该中心内配套的生态会议中心,建筑上充分采用可再生材料建筑,应用太阳能照明及供热、水循环系统及外墙垂直绿化等节能环保科技,通过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低碳环保的特点在这张绿色名片中尽显,凸显了贵州会展对行业低碳理念所秉持的态度。此外,贵州还举办了各类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会展活动,如中国(贵阳)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展。后者设立了生态农业展区,展品包括食用菌、茶叶、刺梨等特色产业产品;生态旅游展区包含61个景区的展示,展品主要为苗绣、蜡染、银饰等非遗产品,以及绿色食品展区、绿色制造展区、大数据展区等。通过特色产业食品和非遗产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展区,加深贵州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有助于后续推动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人了解贵州。

打造会展品牌IP,发展会展龙头产业

第5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信息化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则被认为是人类第三次IT技术革命。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工业化时代的纸媒体与模拟技术正在被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所全面取代,互联网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引导着这场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出版行业和编辑工作。

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在2011年由百度创始者李彦宏首次提出,此后被众多IT或互联网公司高层管理者引用,并逐渐被各个行业认可。百度百科对其的定义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概括其五个关键词为便捷、表达(参与)、免费、数据思维和用户体验。笔者所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从上到下,一直在强化互联网思维,尤其对处于核心地位的编辑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渗透。

互联网思维将主导数字出版进程

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基于优质内容的版权经营模式,互联网的海量及受众参与性使优质内容资源大量增加。在互联网思维里,核心竞争力的免费使用意味着更大的收益,如百度网盘用免费的大容量存储空间吸引大量用户使用,培养使用习惯,当用户有更大容量的需求或更个性化的数据使用要求时,就要为之付费。传统出版单位应尽快走出内容售卖的思维局限,尝试内容增值的商业模式,即以优质内容作为入口资源,吸引最广大的用户,然后经营用户获取收益。

在未来,优质的内容或许只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一种手段,数字化营销手段的多样性带来的收益将远胜于内容售卖,这显然不是传统出版单位以内容生产为主导的运营架构所能实现的。所以传统出版单位要顺畅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势必建立将出版策划、技术平台以及网络营销体系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

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与互联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在2013年收入规模达2540.35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31.25%,与传统出版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即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61.75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2.43%,而其他大部分份额由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等占据。可以说,当前数字出版的主导是IT企业、互联网公司等。

2013年,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出版领域,如《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收购,亚马逊、谷歌、新浪、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加紧对内容产业的渗透,逐步打造起数字终端加内容、上下游通吃的产业生态链等等,一连串事件显示出出版业进入“倒整合”时代,互联网和传统出版单位的位置正在发生互换。互联网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技术人才、运营资本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出版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就必须一方面积极挖掘内容资源潜力,巩固内容资源优势,强化品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则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借鉴互联网企业的先进之处,加速转型升级。

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数字出版转型

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互联网思维也渗透进编辑工作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互联网思维的五个关键词入手进行阐释如何推动数字出版转型的深化。

便捷

体现在图书出版上,便捷除了是一种效率和状态,更可以成为一种体验与互动。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一则新闻的受关注度、论坛帖子的回复情况,以及微博、微信的转发率、点赞率等途径搜集热点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选题。数字出版使出版物形态多样化,App、电子书等配合移动终端,方便携带,使阅读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纸质书配合网络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交流互动平台,能简单快捷地与编辑、作者沟通,能最大程度地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编辑熟悉自媒体平台,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了解数字出版技术,重视与用户的交流反馈。

表达(参与)

传统出版中的作者多是名人、专家,因为他们在该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为编辑和读者所熟知,既能保证出版物质量也能保证销量。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的平台,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这种表达越来越充分,不论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优秀的表达者就能迅速获得大量关注,变身为网络名人。可以看到,现在已经有一些出身“草根”的网络名人被出版社发掘,深入开发其“粉丝经济”,实现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转化,参与到图书出版中。编辑要能够积极发现、引导这种表达,使之更有效。

免费

人们在互联网的使用中已经习惯了免费获取信息,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必然对传统出版物产生致命的冲击,比如工具书市场的萎缩。那么编辑必然要考虑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如果传统出版单位免费送书,那结局只有破产倒闭,但互联网对于受众市场细分,又让细分市场内专业内容的付费成为可能。比如一本书的内容,可以选择一小部分作为免费阅读放在网上,对其很感兴趣的细分市场用户想要获取更多内容则必须付费。但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保证图书的内容、编写方式等,能够满足细分市场用户的需要,能够吸引用户为之付费。

数据思维

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也要求编辑的所有决策都要有数据支持。传统出版中,选题的调研论证多采用调研函的方式,即编辑将需要了解的内容制作成问卷寄发给相关的人群,填写完毕后再寄回给编辑。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编辑可以搜索分析同类书的用户群体,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对象;分析同类书的用户反馈制定调研内容;利用email、专业论坛等发放调研问卷等。使得调研论证的时间缩短,调研问题和对象更有目的性,调研结果更加科学可靠。编辑要重视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贯穿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使得出版方向更加精准。

用户体验

第6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一 传统出版无法撑起业绩的增长

出版传媒企业的传统出版业务包括出版—印刷—发行三大环节。从产品形式上看主要有图书(包括教材教辅)、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读物等等。出版顾名思义就是指内容生产,发行是指产品的流通,实现内容产品与消费者的联系,包括信息流和物流两大方面,其存在形式则是大众所熟知的新华书店,直接面对消费者,是发行渠道的终点。

从上市出版传媒企业的募集资金投向看,传统出版业务仍然是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例如,2007年首发并在上交所上市的辽宁出版,以“出版策划、出版物物流、出版物连锁经营及教材流动资金”为募集资金投向。从数据来看,辽宁出版自2007年上市以来,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554.23、12932.71、12985.24万元人民币,年均增长仅为6%,上市后的业绩成长并不是很理想。

可见,传统业务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业绩,但并不能带来业绩增长的惊喜。近年来,辽宁出版传媒更名为北方出版传媒,且开始整合省内新华书店,并频频与省外发行企业合作,与内蒙古发行集团展开深层次合作,或许正是对过去战略的修正。

二 数字化转型难以带来战略的成功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出版成为出版的新型业态,数字化转型成了出版传媒企业谋求发展的救命稻草,数字出版、数字化转型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于是,上市出版传媒企业冀以传统出版的内容资源优势,谋求数字化转型,并大加投入。2010年10月上市的中南传媒将数字出版作为募集资金投向的主角,大加投入占融资额的比例达27%,两大数字出版项目“基础教育复合出版”和“数字资源全屏应用”在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上,有了清晰的描述和定位,但能否产生必要的回报,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实际上,数字出版都作为一项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更依赖于人的脑力劳动,这就要求企业的资源能够极大地匹配创新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均由国有出版企业改制而来,其沿袭的机制能否很好地筹集这些资源能力,并与创新所需的要素相匹配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目前成功的新媒体企业发展路径来看,均是依靠境外完善的资本市场、用风险投资的钱“烧”出来的。而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要求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机制,以及上市募集资金的使用局限性根本无法满足数字出版作为创意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和风险的要求,其中的鸿沟难以逾越,又何谈数字化转型呢。

从市场接受度看,2009年时代出版再融资公告,但因为出版业务较低的成长性,加上数字出版尚没有明确和清晰的业务盈利模式,资本市场对内容创意项目的投资回报和成长性开始产生质疑,时代出版不得不将起初的融资额降低至人民币51813.64万元,并取消出版基金投资项目。从近期的市场反应看,最近通过上市审核的凤凰出版传媒,拟募集资金在数字出版方向的投资已经相对开始下降,仅为6亿元,占拟募集资金总额27.62亿元的21%。

三 网络资源才是战略的制高点

上市出版传媒企业募集了大量资金,绝不应在能力不够的领域内大加投入,这不仅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也不能让企业发展。出版传媒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应囿于政策和惯性思维的限制,仍将发展重点放在成长性不高且国有体制并不擅长的创意生产方面,而应该大力发展终端网络。

鉴于终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是图书产品的主要发行渠道,绝对是上市出版传媒企业的战略高地。不仅能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并提高要价能力,也是保证业绩增长的捷径。安徽新华控股的皖新传媒于2010年1月上市,在新建和扩建门店网络的基础上,提出门店的深度开发,利用门店网络优势,扩大经营范围,提高资产利用率,上市时超额募集5亿多,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募集资金投向及未来成长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皖新传媒2010年实现净利润32105.76万元,比上市前2009年的27647.03万元增长了16%,增长不算快速但明显高于从事出版业务的辽宁传媒。凤凰出版传媒更是将发行业务作为上市的重中之重,其前身正是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拟募集资金也是超过一半投向发行相关业务(实体网建设项目),共计16.54亿元,占拟募集资金总额的60%。

第7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一、报业产品(Product):内容为王,融合新闻

报业的核心产品是内容。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心一直是按照“核心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这样一种发展逻辑,如果要争取到更多发展能量和更充分利用现有媒介市场空间,数字化时代报业的发展重心应该向着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转移。

基于这一现实,媒介集团应着力于同一内容的多介质产品打造。譬如,报业集团可以办网站和手机报等,推出音频和视频的新闻报道,甚至还可以延伸和丰富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不仅如此,在这样一个逻辑之下,同一内容在市场互不交叉的不同地点的同一介质的媒体形态上落地,也属于同一内容、多介质分享的范畴。譬如,《南方都市报》与《新京报》的内容共享即属此例。

这里涉及到新闻界提出的“融合新闻媒介”的概念,它是指“将不同媒体的新闻采制集中于同一个采编中心,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都只是这个采编中心其产品的不同渠道”。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体综合集团(MediaGeneral),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集团网站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而数字化时代的记者也应该是会摄影、摄像、上传视频又能播音、写文字稿的“多面手”。在中国,《广州日报》成立滚动新闻部、跨媒体新闻的举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如轰动全国的九江大桥撞桥事故报道,即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不断滚动最新消息。平台则有“广州日报大洋网”、“广州日报无线平台”的手机短信方式、“广州日报3G门户”等。这种把新闻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并即时传播出去的跨媒体、立体化、视觉化方式,不啻为一个大胆有益的尝试,并为现代报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榜样。

而且,数字化时代,报业市场中的产品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以满足更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报业集团应注重微内容的经营。新闻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有不同的价值,过时了的新闻其实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市场所要提供的,不仅是各种产品,还应该包括产品组合的工具,即由受众自己来定制并按自己的喜好来组合产品的一种便捷界面。

二、价格(Price):免费收费各有市场

数字化时代报业的盈利模式既有收费,也有部分收费和免费。下面我们以数字化转型中的佼佼者《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为例加以说明。

1999年纽约时报公司整合了网络方面的业务,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公司(New YorkTimes Digital)。数字纽约时报公司负责《纽约时报》网站()和波士顿环球网()等40余个网站。《数字纽约时报》以整合多种媒介资源、提供附加的多元化服务为赢利的方向。它既有针对读者的免费服务,如《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免费订阅服务、家居修理、电影预告等资讯服务和搜索服务,同时它还囊括个性化、全面周到的收费服务,如往期内容提供、电子邮件新闻服务、时报文摘(Times Digest)服务、数据库查询服务等。其“时报文摘(Times Digest)”服务中,读者通过注册付款的方式,可以完整接触到包括专栏文章在内的所有全部内容,其价格比订阅印刷报纸便宜20%左右。《数字纽约时报》项目已经连续两年赢利,2002年创造利润1600万美元,200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达430万美元。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华尔街日报》。它的网站是直接收订阅费的,这是由财经新闻的情报性特点所决定的。越是在一个资讯发达的年代,人们越想通过制造信息不对称这样原始的手法去获取利润。现在,《华尔街日报》的在线注册用户是80万人,这批人是每年要付99美元读报的人,不是免费的注册者。同样,英国的《金融时报》、香港地区的《南华早报》也是电子报收费注册的。

而我国大部分的报纸网站是免费的或者依靠少量商业广告,原因除了有培育市场的考虑外,更多是因为其信息量少或根本没有信息增值,即使收费也不会有什么客户来购买。报纸在数字化时代只有努力完善产业价值链,构建多元盈利模式,才能实现赢利并发展壮大。

三、渠道(Place):混合渠道成趋势

数字化时代,报纸发行渠道的未来也是一个混合的渠道:手工版的报纸是有形渠道,网络版是直销的,即时的和同时的渠道。而内容与媒介的脱离,也使媒介渠道极大丰富,当报纸不再是主流媒介渠道时,传统报刊的渠道捆绑或垄断优势就没有了。这时传统报刊面临两道坎:一是建立网络媒介渠道,比如办网站;二是开展跨媒介内容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报业在混合渠道建设过程中,因为网络上内容是长尾市场,如果新媒介渠道没建好、内容营销没做好,报刊都将面临收益下降。因此,过去几年来,《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在网站上各自投入了几千万美元,《纽约时报》去年收购了一家名为的网站,《华盛顿邮报》则从AOL挖来了JAMES这个牛人做他们在线新闻的编辑。业界人士罗伯特预测:英美报业今天的转型动作就是三年后中国报界的动作。

另外,谈到渠道,我们自然会想到新闻信息接受的终端,它将在数字化时生根本性的改变,各种阅读器、手机报等接收终端的成功研发和逐渐普及,必将带来人们阅读方式的巨大变革。

四、促销(Promotion):广告多样化,品牌提升知名度

以《纽约时报》为例,它的各种有偿服务项目是以“捆绑式”的模式“推销”自己的新闻。这种模式的确比较容易被受众接受和认同,从而保证点击率。但是,《纽约时报》最先将报纸书评直接链接到Barnes&No-ble书店的网站,只要由此而来的销售利润,《纽约时报》抽一成。这导致网络商店的广告开始充斥版面,如拍卖网站、旅游网站、戏剧演唱会入场券……这样网站因为看上去更像一个五花八门的超级市场为业内人士所诟病。法国的报纸批评道:“这些经营模式,使报纸变成超市,记者变成售货员是砸了报纸的招牌。报纸作为文化承载者的气息变得薄弱,而太像一个变相的商品推销市场。”

在品牌建设上,《数字纽约时报》在有偿服务的促销上,都是依托《纽约时报》报纸的强大品牌和实力,形成报网互动,共创品牌影响力。具体来说是以印刷版带动网络版,强势带动弱势,利用印刷版广大的受众接触面和品牌影响力来提升网络版的认知度。

而未来我国报网互动的多样化促销战略建构,关键在于在明确定位基础上构建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信息圈,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这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商圈。同时,也应该注意规避外国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预见数字化时代的报业将是融合和多元化的。

参考文献:

⑴彭兰:《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的新闻传播景观》,《传媒》, 2005年第12期

⑵蔡雯:《传统报纸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话〈泰晤士报〉网络版执行副总编辑帕明德・巴瑞(Parminder Bahra)》,《中国记者》,2007年 11期

⑶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 及其实施策略》,《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⑷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新闻传播》,2007年第2期

⑸邓靖:《融合: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从〈华尔街日报〉改版说起》,《青年记者》,2007年7月

⑹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

第8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在今天,我们在构建工业基础设施时依然是类似于电机、涡轮和物流机车等物理机器,表面上看来和十年前的情形差不多,但实际这些资产设备已经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工业设备逐渐走进数字化时代。

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大多数工业公司已经认识到工业物联网带来的重大好处,但有八成人表示他们没有一个成熟的计划来把握这个机遇,似乎获得物联网的那些好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随着工业设施中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成熟,企业现在可以轻松利用这一技术浪潮,通过连接实现高效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数字化成熟度。接下来的几年,工业制造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先进。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

人工智能给工业设备运营带来众多好处正逐渐被企业人员所认识,在资产绩效管理中利用机器学习软件算法,通过历史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帮助现场人员预测维护故障设备,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准确性、更高级的预警服务。

将复杂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实时性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AI技术创造更智能、可以自给自足的机器,同时能使生产线能应对各种需求的变化。

现阶段,很多企业仍然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连接所有工厂和车间的机器及设备资产,各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不同的数据可能会阻碍数据分析和市场决策。

但通过传感器通信更多的设备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资产业绩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组织和标准化数据输入,也可以增强企业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加自动化和准确的决策。

对于目前工厂运营的一些手动流程,如工作订单和日程安排检查都将实现自动化,从而简化维护实践并提高机器的性能。

数字双胞胎带来关键优势

数字双胞胎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真正的数字生态系统将为企业提供关键优势,为运营的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充足的动力。

预先定义资产如何运作和执行的内容,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构建资产的复制品。字双胞胎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每个资产的虚拟复制品测试,通知操作员关于设备的健康状况、使用寿命和性能水平。

在数字化基础上,企业完全有能力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对机器进行优化,以调整出生产线的最高生产力水平。对于过每年每秒都需要进行生产的企业来说,通过数字化避免意外停机,将可以节省数百万美元。

只要企业建立了更好理解整个工厂的运营情况的资产的数字副本,就可以识别出任何异常情况或表现不佳的设备,并酌情采取适当的措施。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这些数据最终可以匿名化并在整个行业内共享出云,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数据样本和更准确的参考。

对于一般的资产运营企业来说,其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会利用广泛的共享数据资源以及同行经验,将能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性能洞察力,进一步识别出设备的故障和性能问题。

增强现实颠覆设备维护

对于设备维护人员来说,并非所有的工业设备都可以接近。某些机器设备可能拥有数千个零件,而每个零件都嵌入强固的材料层,以及有可能是在世界上最恶劣的环境中运行。数十年来,在设备例行检查或资产显示错误需要维修时,都需在检查过程耗费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检查团队需要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以确定问题的真正所在。

医疗技术设备制造商必须对关键医疗系统保持检查。如果医院有感染,用于检测感染的设备需要立即反应。假如一个制造商的微生物设备有任何性能问题,它会使整个医疗生态系统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这此特殊设备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查。

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检验团队的工作模式,随着移动设备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双胞胎的支持,现场工作人员现在可以根据实时信息进行深入检查,而无需将设备脱机并进行物理分析。

第9篇: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范文

5G+智能银行是建设银行继2013年推出全国首家智慧银行后,基于“新一代”核心系统,运用5G、物联网、全息投影、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不断迭代打造的代表未来趋势新概念银行网点。其追求用户极致体验为目标,不仅能够快捷办理常见金融业务,而且还能办理百姓缴费、就医等生活服务,代表未来银行趋势的银行网点新概念,实现“联结无感、服务无界、智慧金融、智慧生活”,增添北京现代化元素,打造北京新金融。

在抵达智能银行入口时我就被智能银行科技感的外观所折服,之后我们相继体验了仿真机器人、金融太空舱、客户成长互动、汽车金融体验等功能,系统都能够对不熟悉操作的客户实现远程指导,客户体验更佳便利、温馨,业务办理更佳具趣味性,使客户感受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银行业客服中心依托金融科技赋能,积极向业务运营精细化、客户接触智能化、经营方式轻型化蜕变,人工智能引领智慧客服建设,大数据分析提升服务经营能力,多渠道融合打破服务孤岛。各家银行的远程银行中心在渠道创新和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业务贯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客户在全渠道、全场景下的一致体验,远程银行正集合此领域创新成果,成为银行客服中心发展重要趋势。

作为新一代银行服务经营模式,远程银行将远程渠道的方便快捷与银行营业网点的经营活动融为一体,以客户服务为核心,以客户经营管理和价值实现为目标,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是适应客户需求,助力商业银行零售战略转型;二是抓住服务痛点,助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战略落地;三是发挥线上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战略转型。

展望未来,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之中,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将在金融科技全面赋能、AI助力释放客服效能、渠道共融实现互惠共赢、极致体验彰显服务价值、数据驱动助推提质增效、风险合规保障稳健发展的带动之下,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