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汉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汉语训练
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自引入HSK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基本上顺应了当今国内外语言教学的基本潮流与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几年,笔者一直在高中带汉语,这些学生的汉语基础能力较差,课堂效率极低,缺乏学习兴趣,更有甚者,部分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然而,对于高中学校的汉语教学却以灵活为呼声,提倡新课改、新模式,苦矣,基础不存,却急谈改革。固然,新课改是必须的,对于学生、老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有利的,是大势所趋,是我所应当顺应的,但是,那都是建立在具备一定汉语基础能力之上的。但在教学中也有我的困惑,即这一届学生,如何在只有40课时的基础上,在汉语基础能力缺乏的前提下顺利通过会考?此题与新课改无关,与时下汉语大潮流无关,我只关心必须要实现的会考目标,不要去说会考是搞搞的,随便考考的,我要做的是让学生通过,我想这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会考不过,毕业证书都没有,高中就等于白上,何谈学生毕业之后会记起高中汉语会给他们留下怎样的财富?只是笑谈。通过我不短的教学生涯,也有一些启示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对汉语非常好奇,总想早一点开口说汉语,这样的热情对汉语学习非常有利,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因此,教师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难易适中的训练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表现、自由发挥的天地。
第二,让学生多说,加大学生的听说机会。教师在课内更多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当然,输入的知识不一定要求每位学生都掌握,目的在于加大学生听说的机会。
第三,合理搭配,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学困生和学优生间的合理搭配练习,有助于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提高练习的质量。
第二,组织教学,创设学生听说的环境。教师应坚持用汉语组织教学,即创设听说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语言力求生动幽默,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建立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 以听为基础,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第一,在语境中明白词义。语音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能正确的掌握语音,就相当于学好一门语言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运用语境构词,在听中猜词义,词汇的意义需要在上下文中去理解和猜测。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语境中去观察单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
第二,结合例句听懂词义使用它。在播放音频材料前,我将部分生词编入一段话中,最好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句,让学生根据上下句猜测生词的意思,并用汉语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来。领会生词意思后,教师立刻播放听力材料,复现这几个核心词,使学生对生词用法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 日常汉语训练
汉语课前通常都会有会话练习作为热身,会话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实行多样化,要保证大部分学生参加语言训练。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情或者对话进行彼此的汉语沟通和交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语的表达。
语言训练的时候还可以添加一些节奏欢快的汉语歌,欢快的节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汉语,掌握汉语。
四 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民主是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从知识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教育警察”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这种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意见、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完满甚至错误,也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思想火花,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汉语兴趣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用褒扬的语言,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努力不够,这对因基础差而对汉语学习产生惧怕或逃避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的回答片面或不正确,教师可以鼓励引导他:“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窥一斑不能知全貌,再好好读读全文,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回答正确,教师则作出能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评价和激励,那么学生会有超乎意料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 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课堂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自己则做一个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根据不同的课文和教学目的,可采取点拨启发、情境模拟、角色扮演、问题讨论、自学合作等形式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
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使学生全过程积极参与。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搞好起始引导,让学生感觉到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并在尝试应用中形成良好的第一感觉。但学习内容不可能都是生动有趣的,学习应用文时就比较枯燥。“只有三分钟热度”是不够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拓展”,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其他领域无法体会的真切感受。此外,还要改革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整作用,使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六 开放汉语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的兴趣非常广泛,多彩的网络、卡通电视、武侠小说等常常使他们沉迷其中,而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则可能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只扣住教材本身来学习,还应该紧扣文章进行拓展。如“求职信”的教学中,可在课堂上模拟一场招聘会,既可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可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感受就业的压力。
七 降低难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关键词:汉字;思维;汉语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借鉴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把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构成英语语言系统的基本要素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处理,而忽略了汉语的独特性,即汉语语言的第四要素,即汉字,从而只是把它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附属内容来简单教学。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导致教师忽略汉字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字能力并不做要求,不会刻意去讲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还有汉字所承载的汉语文化与汉字思维,而是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像把英语字母拼成单词一样,反而加剧了留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
笔者认为,汉字不但不是汉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反而是学习汉语的有力工具。孔刃非教授在他的专著《汉字全息学》中,提出汉字具有文化全息功能,一般的文字是人为约定某个符号代表某种意义,文字符号的形、音、义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但汉字不是单纯的表义符号,而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现对象的文化全息码。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方法和逻辑的解构,可以看到造字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行为观,可以全面了解民族传统的情感和性格特征、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特征。因为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与其本民族的思维相适应的。汉字可以说是汉语最大的特点,中国识字的人,与其说是用汉语思维,不如说用汉字思维。所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汉字就成为了一种思维训练码,读、写汉字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和训练汉语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形象思维
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其认知方式是直观把握世界。所以汉字就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可以说“象形”就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汉字的形成过程也正显示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由此可以推出,留学生认识汉字这一过程中,就是其以象见意的过程。一方面,从汉字外形来看,汉字会让人产生直观、形象的感觉,因而具有极其强烈的图形特征;另一方面,从汉字字义来看,汉字在表示概念的同时,往往不是诉诸于本质特征,而常常使用形象譬喻,也就是说汉字习惯于用相应的形象来使概念生动可感,即使在概括和表达抽象意义时,很多也没有实际脱离具体形象。另外,在实际汉字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利用图片、动作、语言、实物、模型甚至游戏等把抽象的意义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总而言之,随着形象思维操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汉字认知水平与效果也会得到促进和改善,反之,则效果相反。所以,笔者认为外国留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影响汉字认知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通过训练其汉字认知能力来提升其对汉字的形象思维水平,二者相辅相成。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的特点就是整体概括。
首先,汉字是直接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以单字为单位,呈现出整体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留学生在学习这些汉字时,不能仅仅依靠对其组件或笔画的背诵来进行记忆,而应该在教师详细且耐心的指导下,逐渐掌握基本的笔画、笔顺以及偏旁和部首,继而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构造规律。在外国留学生把每一个汉字逐步分解成单一部件、笔画之后,再帮助他们辨别和弄清楚笔画和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最后再通过还原展示,将各种笔画、部件按一定的空间与搭配关系组合成一个个汉字,而且还必须使外国留学生能够辨别出相似度极高的汉字,并进行比较。
这一系列的过程其实就是综合操作过程,而这种综合操作能力,即把整字分解然后再组合成字。
其次,外国留学生在书写汉字过程中,必须是一笔一画地写,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在写的同时头脑中必须要有字的整体形象,也就是说,留学生既要整体把握汉字的形体,还要清清楚楚地知道汉字的每一个部分。所以事实上,汉字的书写过程也正是对汉字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
最后,人们在阅读时,对汉字是一种整体记忆,即每一个汉字都渗透着综合思维。认读汉字,就是一种对认知客体做整体概括把握的思维活动。因为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不仅要分别认识字形、字音和字义,最重要的是还必须建立它们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因而这种综合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对汉字的整体,即汉字的形、音、义,进行准确的把握。
三、类推思维
中国先民在创造汉字时所用的基本材料是笔画,所以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汉字就像是积木,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成品”。但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来组合的。比如“休”,先用一撇一竖组成一个象形字“人”,再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组成另一个象形字“木”,最后按照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逻辑,人在地里干完活累了,背倚着树干,在树荫下歇息,就是“休”。因此,学习和掌握汉字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熟悉中国人类推思维的过程。另外,有许多汉字可以从它的偏旁部首类推联想到其涵义或读音。例如我们教给留学生“想、念、意、忘”等字以后,然后进行归纳让他们了解这些字都带有“心”字部,然后告诉他们关于“心”部的字大多都会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这样就可以带他们继续推测“怒、慈、志”甚至是“悟、惭愧”等字的意义。留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触类旁通其他新字含义或读音的特点。事实证明,这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带来极大的方便。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类比推理过程,所以发展与提高留学生推理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触类旁通,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与境界。
四、审美思维
汉字是古人世界观的产物,也是其审美观的产物。对汉语的美感体悟首先就是对汉字美感的感受。汉字美感指以审美把握的方式去对待汉字,是指主体通过审美器官,对汉字的外在形式及内在意蕴的美的属性进行感受和体验,并产生情感波动,获得愉悦舒畅的美感。从形体上看,汉字具有均衡对称美。字的线条有曲有直,有圆有方,笔画数量有多有少,但总体是方块的外形,居中的重心,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相生,看似不对称而对称,看似不均衡而均衡,总体上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风格,即中正和平之美。从内容上看,汉字美感主要表现为字音美及字义美。利用汉字的特点在留学生初学汉语阶段培养学生对汉字美感的领悟,强化他们对汉语的审美思维,无形中也会开启其对汉语的语感能力,激发起其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由于拼音文字的字符与字音、字义之间是相互割裂的,没有任何客观的必然联系,所以对拼音文字的学习也只能是机械识记,强调死记硬背,而汉字不仅仅可以传递信息,其本身就是信息,所以学习汉字不必死记硬背,只需要提取印证,就可以激活相关的知识体系,认出字义,并且获得相关的文化信息。留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过程也是对中国人思维、审美、文化全面认识的过程。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三要素教学法,而充分重视汉语的独特性,即第四要素汉字的重要性,从汉字出发,让学生通过认知汉字,培养其汉字思维模式,提升其自主学习汉语的能力,使汉字成为汉语学习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肖少北.论汉字学习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35.
[3]徐汝智.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12JK039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的,很多国家开设了汉语课,“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办的有声有色,为在全世界普及汉语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在规范和普及程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虽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但最终汇成的是我们唯一的母语―― 汉语。要想学好汉语,最重要的就要从汉语拼音做起,但是通过对近年来汉语拼音的使用调查研究发现,在各类使用汉语拼音的人群中,汉语拼音使用水平低下,错用、不会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是学习汉语拼音最好的阶段,小学阶段汉语拼音学习水平,直接决定整个人生阶段汉语拼音的使用水平。另外,各种需要的高要求,也要求把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1 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
人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人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国家不断在进行教育改革,从我国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 改革―― 再探索,试图寻找更能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模式。最终,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素质教育”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但什么是“素质教育”无所定论。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通过对某些大学生的素质调查研究,他们的素质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前不久,在中央频道举行的一档综合类节目―― 《开心辞典》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百名各大学在读的本科生在广场上进行答题比赛,主持人出题,答题者在题板上书写正确答案, 回答错误者自动离场。请写出“我国最大的盆地?”当时一名学生写“柴达木”不会写“达”就用拼音代替,结果把“dá”写成“bá”。结果正确与否暂且不说,能把这样简单的拼音写错,体现出一个大学本科生这样的素质,就已经是不得不引人反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在实处,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先从最起码的汉语拼音抓起。
2 口语交际的需要
对“口语交际”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口语交际”理论上,“口语交际”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更广泛的意义。从辩论赛、演讲、答辩到日常口语交流乃至见面的问候都可以归结为“口语交际”,要想拥有一口流利的“口语交际”语言,就必须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要说话的前提就是要有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汉语拼音扎实,就能对汉字的发音进行分析,知道汉字发音的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就能进行正确的发音,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交流,固然不要求能做到发音字正腔圆,但应该做到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我国民族语言繁多,由于民族语言的客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不学习普通话,就会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带来更大的困难。现在是人才大交流时代,但由于东西、南北语言差异太大,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带来不便,甚至引起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此而得,作为一种常用的交际工具,我们必须从源头做工作,为更好的交流交际打一个好的基础。
3 文字输入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在工作中,文字的录入法有很多种,如搜狗拼音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全拼输入法、五笔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等。但在这些输入法中,拼音输入法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中国,基于习惯和熟练程度,大多数人使用的还是与拼音有关的输入法。在生活中,QQ通讯、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输入技巧,在大多数人的选择中,都选择拼音输入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拼音已经深入到神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但是,拼音在这些领域的运用状况却令人担忧,通过对初中以上,包括中职在内的学生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汉语拼音的韵母和声母的个数,甚至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在文字输入中,五笔学不会,拼音输入法不会拼,这种情况,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从此可见,汉语拼音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大。
4 终身学习的需要
中华文明是源远流长的,并且知识是学无止境的,生有尽而学无涯,要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字和生词,为了能正确认知生字生词的意义,就必须通过查工具书或网络来学习。这时候,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查询方法,字典是我们最忠实的老师,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查字法已经被学生渐渐生疏。尤其现在学生汉语拼音水品低下,对拼音查字法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再加上懒惰心理,遇到生字就采取“秀才不识字,识的半边字”的方法猜字,让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学生能把“涌流”读成“sòng líu”但不查字典。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亟待提高的工作,所以就要从拼音查字学起,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5 国民教育的需要
在组建小组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组建小组。人数上,一般以4至6人最合适。小组成员可以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好的班级合作小组应力求小组间学习水平相近,不能有太明显的差异。这样在进行小组竞争时,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的成员要明确,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明确责任。比如,有的同学可以负责记录,有的同学可以负责发表,有的同学可以负责整理资料等等。当然这种责任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采取隔一段时间变换小组职责的办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长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组长也要由小组成员公平选举出来,组长一定要选用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要充分
教学中,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探究时间。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确实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每提出一个问题,要给与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探究、交流,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每一位同学的智慧。而不是当学生们的合作刚刚开始,思维刚刚活跃,表演、合作、讨论活动就戛然而止,使合作只是一个空架子。作为教师,不能担心由于过多讨论而影响教学进度。事实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锻炼的空间更大,发言的积极性更高,能让学生实在地多获得一点知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合作讨论,不能为了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计划而打断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合作学习,即使在课堂时间内完成了教师的预定教学流程,也是低效的。同时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敷衍学习的不良习惯。
三、合作学习内容要恰当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学生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于合作学习。作为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文的重难点,选择那些有难度的、综合性的、探索性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让学生个体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甜甜的泥土》时,在分析完课文的情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主人公王小亮最后没有吃到糖,可他为什么笑了?”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问题能充分激发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很有讨论价值。事实证明,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很好,班级的6个学习小组中,有4个小组都正确有条理地发表了看法,很好地理解了课堂的主旨。
在汉语教学中,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合作学习内容。我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表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别了,不列颠尼亚》、《珍珠鸟》等文章时,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填表格的形式进行学习,不但课堂学习气氛好,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教师参与,有效提高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只是要巡视,还要适当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来,关注学生小组的学习活动,尤其是要关注那些比较性格内向、成绩不突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不见得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也许只是性格使然,不敢发表。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这些学生,看他们是真的不会说,还是不敢说。如果觉得有可能是他们不敢说,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这些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大胆地表达。然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久而久之,就能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大胆,小组合作学习就会越来越好,学生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 语言焦虑 汉语学习 表现 对策
一、引言
目前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相对于学习本身研究的众多理论成果,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它的重要性逐渐被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个研究领域。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可分为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生理因素指年龄、性别、种族等一般因素;认知因素包括语言潜能、认知风格等;情感因素包括态度、动机、性格、焦虑等。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Krashen(1982)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将动机、自信心和焦虑作为三大情感变量,当学习者缺乏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或者焦虑不安,情感上处于抵触状态时,或者学习者认为语言课堂会使他的缺点暴露时,情感过滤器会关闭,这时他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就不会到达他的语言习得装置。其中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的焦虑即语言焦虑被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是最妨碍学习的情感因素。语言焦虑不是个例,它普遍存在于学习外语的学习者当中,这样的焦虑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加工和输出阶段都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其原因在于,焦虑的学习者容易沉浸在他们对任务反应相关的自我感知中而不是把精力集中在任务上,而这些与学习任务无关的自我感知会和与学习任务有关的思考争夺有限的认知资源,最后导致高焦虑学习者的学习成就不如低焦虑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因此,有必要重视第二语言学习者焦虑的研究,找出其焦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从而帮助学习者扫清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而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放到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环境中,便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末,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语言焦虑的定义及表现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惧怕感的情绪状态。Horwitz和Coppe等人将语言焦虑定义为“由外语学习的独特性产生的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感觉和行为的独特心理”,并将外语课堂学习焦虑分为三个方面: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交际畏惧是指个人对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考试恐惧或焦虑是指带着恐惧心理看待考察过程中成效不充分的倾向,或个人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焦虑。负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的评价有畏惧感,对负评价产生沮丧心理,以及担心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负评价的预期心理。
语言焦虑进一步可以反映为某些具体行为,Arnofd(2000)总结出四类语言焦虑的表现迹象:①回避:如“忘记”答案;装出粗心的样子;迟到、早退,等等。②身体动作:如扭动不安;玩弄头发或衣物;抖动身体,等等。③身体不适症状:如抱怨头痛;肌肉抽动;身体各部位有莫名疼痛,等等。④其他迹象:如用功过度;有完美主义倾向;回避社交;不敢正视他人;对他人有敌意,等等。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汉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做出以下表现:①迟到、缺课;②默默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或一角,从不参与课堂发言与小组讨论;③课上总是低头看书或抄写汉字,避免与老师有目光接触,或者直接拒绝老师的提问;④课上被老师提问时,脸色发红且声音颤抖;⑤课下与老师同学聊天,即便最简单的表达也很少说汉语;⑥排斥参加口语考试,特别是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口语考试。学生的焦虑表现远不止于此,也并非偶然,当他们存在语言焦虑时,必然会有如此反应。
三、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
Young(1993)总结并归纳出六种外语学习焦虑的原因:①竞争;②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③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④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⑤课堂活动形式;⑥语言测试。Arnofd(2000)认为,学习者缺乏认同感和文化差异及缺乏对模糊现象的容忍度可能导致焦虑。Priee(1991)通过对高焦虑学生的访谈,发现无法成功交际带来的挫败感、学习者不愉快的课堂经历及语言课的难度会让学生产生焦虑。
在上述学者归结的原因之上,本文结合汉语学习课堂谈谈语言焦虑产生的三大原因。
1.国别差异下民族心理的影响。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日韩学生的语言焦虑感明显高于欧美学生。从民族性格和心理倾向来看,日韩民族的性格偏向内敛羞涩,崇尚“耻感”文化,他们通常对别人的评价比较敏感,做事总是谨小慎微,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更容易产生语言焦虑。而欧美国家崇尚自由及“罪感”文化,他们做事一般听从自我内心的呼唤,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也会比较轻松。
2.学生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对学生间竞争不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学习,一两年就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语言水平。但实际当他们努力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仍然无法很好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时,常常觉得痛苦、失望,甚至对自己以往的学习产生质疑或者进行否定。另外,学生潜意识中都会感到和周围同学处在竞争中,如果出现课堂发言说错话、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情况,有些学生就会特别在意,他们认为老师、同学们肯定会笑话自己,难免会加重学习者的焦虑感。
3.教师对语言教学的错误认识。有些汉语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思路,他们常常在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不能适应当前以学生“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老师一味地讲解有很大弊端,老师说得越多,越可能涉及学生还没有掌握的词汇、语法,同时,学生听不懂的地方也越多,这不仅会使课堂失去活力,而且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焦虑感。同时,有些老师的纠错方式不当,如有错必纠、纠错态度严厉等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四、应对语言焦虑的对策
分析语言焦虑原因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应对语言焦虑的对策,下面从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两个角度阐述。
1.学习者正确看待汉语学习并且做好各项准备,是有效消除焦虑的良方。学习者应认识到学习汉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最好能给自己制定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在具体学习中,应努力做好每天的课前预习和复习及考试前复习。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任务,参与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意识到说错话并不是件丢人的事情。课余生活中,能较多地运用汉语和中国各种群体打交道,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2.教师应正确发挥指导者作用。首先,教师应经常给学生做一些心理辅导,告诉他们学习中出现焦虑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对其不必投入过多关注,同时让学生正确看待老师的纠错和考试,这些都只是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的手段,并不是比赛或竞争。其次,汉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设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建立良好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注意纠错的方式,学生出错时要纠大放小,不必有错必究,多表扬,少批评。最后,在教学法的选择上,应多选择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减少以个体为单位的活动,这样可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五、结语
语言焦虑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发挥阻碍作用的重要一环,以往教学中常常被师生双方忽略。现今,汉语教师除了努力补充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提高教学水平外,还应具备人文情怀,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如果能帮助他们消除或缓解学习焦虑感,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状况、成因和应付方式研究.语言教学研究,2005.
[2]崔敏.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言焦虑及克服.《甘肃高师学报》,2003,第8卷(4).
[3]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4]李丹,秦惠敏.论韩日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焦虑及教学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第21卷(6).
关键词:对外实用汉语;教育游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5-0155-03
0、引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频繁,对外汉语作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文化载体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对外汉语在学习和教学中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如今,电脑游戏不仅已发展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也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鉴于游戏趣味性、剧情性等特点,将游戏应用于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使其成为传统教育手段的有力补充,更好地为教育服务,给学习者一个游戏性教学环境。笔者通过对部分国外汉语学习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外汉语学习者中更多地需要对实用汉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际汉语)的学习,对于系统的、复杂的学习需求较少,对此本文提出了对外实用汉语游戏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旨在提出一种新的汉语学习方式,为国外友人学习汉语提供实用的、有趣味性的汉语学习平台。
1、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有学者致力于对外汉语学习的研究,如:北京联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Go to China man-darin platform adcanee和黑龙江大学的step by step等软件和汉语学习网(华语在线:),这些软件和网站都用来系统学习汉语,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模式单一枯燥。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部分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外国友人来中国的原因包括留学、旅游、出差、居住等。因此,系统地学习汉语不仅增加了外国友人的学习负担,也使其觉得汉语学习枯燥乏味。教育游戏具有传承文化、整合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寓教于乐等特点。教育游戏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早期阶段,教育游戏已经开始从各式的理论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游戏实体,并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所了解与使用。
2、对外汉语游戏性学习模式
基于目前现状,笔者尝试将对外汉语学习和教育游戏结合起来。
在游戏性教学模式上,采用Garris、Ahlers及Dis-kell等人在整合有关教育游戏的文献基础上所提出的游戏化学习模式。该模式首先整合学习内容和游戏特性,并设计一个游戏化学习环境,然后引发学习循环。该循环是让学习者面对问题,进行判断、执行,接着系统反馈学习者的过程。该循环被设计成有趣的,能够让学习者愿意持续在这个循环中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作出了两个变动如下:
2.1 问题自主化
除了按照系统默认设置的顺序进行学习外,在系统中,时刻将读者接触到的每个问题呈列出来,便于学习者自主选择问题,实现学习个性化,达到更有趣、更高效学习的目的。
2.2 问题记忆化
对于学习者学习过的问题,系统都将记录下来,并对学习者学过的问题在系统中给予相应的提示,对于上次未解决好的问题也会有记录和相应标记。
该游戏性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3、对外汉语游戏性自主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
在提出对外汉语游戏性学习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性汉语学习平台。
3.1 统特点
设计的对外实用汉语游戏性自主学习系统是为了让学习者在生动形象的游戏环境中获得语言知识,掌握实用汉语的交际能力,并用于实际生活中。一个好的对外汉语教学软件,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软件的实用性、美观性、教学科学性等特点。
实用性:设计常用的场景,如酒店预定房间、在医院就医、在餐厅点餐、在银行办理业务等,通过在最常用的场景中设计对话和练习内容,学习者可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
美观性:设计得体的界面,学习者在友好的界面下进行学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科学性:在系统的制作和设计过程中,内容的安排、层次的组织,都以相关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依据。如表1所示。
3.2 统组成
本系统以在酒店中预订房间等为核心,涉及了学习者日后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许多情境。它通过首页、软件介绍、学习资料、研究过程等4个主要模块,以及开始、听一听、学一学、写一写、玩一玩等子模块构成,结合了听说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所含基本汉字的写法等知识。学习者在游戏学习中加以训练的听说能力,在实际交际中可以运用。此外,游戏模块则用于所学内容的练习和巩固,使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以游戏的方式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系统流程及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每个版块都设有控件,读者可以选择系统默认顺序,也可以自由选择想进入的版块进行学习,这体现了问题自主化理念;同时设有进度记录条,学习者可以快速进入到自己所学的内容版块,不至于重复,这体现了问题记忆化思想。
3.3 系统教学设计与学习者分析
3.3.1 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会在酒店预订房间等基本的交流用语,会读重点汉字,学习简单汉字的基本写法,并通过游戏进行强化练习,提升对汉语文化的感知,促进德能共长。
3.3.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所学句子的意义,能用这些实用汉语流利地交流并成功预订酒店房间,学会重点汉字。
教学难点:流利使用所学句子进行交流,会写重点汉字。
3.3.3 学习者分析
对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人提供实用汉语学习机会,用最简单常用的软件,制作最有实用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的,带有一定动画效果、紧密联系教材、符合学生认知特征、有助于提高自学效率的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让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外国人学习实用汉语,采用共同的符号语言——图片,用图片表示共同的语言点。之所以用图片,是因为学习者可以借以uode视觉表象的手段,视觉表象是重要的视觉编码和存储形式。
3.3.4 教学思路
借助系统的使用说明,学习者自主学习关于酒店预订的实用汉语语句,在动画里感知学习内容,开展语句、汉字学习,自由控制学习进度,在游戏里通过融合教育性和游戏性,并对内容进行强化复习。通过课外资料的整理与呈现,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提升了对汉语的学习热情。
4、系统总结评价及效果分析
4.1 科学性
知识内容方面:系统内容以订酒店对话和介绍中国图腾——龙的句子为主,选用了日常生活中常用语句和外国人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情景交互和游戏结合使得整个系统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制作系统所用的知识点来源准确,内容有情景交互对话、游戏、句子学习、汉字学习。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知识建构方面:背景设计自然合理,动画导入充满吸引力,对于学习汉语的教学目标表示清楚,系统的学习进程从易到难,条理清晰。
4.2 教育性
整个学习系统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人学习汉语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对汉语学习感兴趣的外国学者能掌握一些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交际能力。选题新颖,实用性较强。
系统的内容丰富,却简单易懂、形象直观。系统中有“开火车”、“连连看”、“猜一猜”3个游戏,以及情景对话、汉字学习等学习进程,学习者可以随意选择版块,也便于教学者掌握教学进度,可控性强,具有较好的交互性。
4.3 技术性
对外汉语游戏性自主学习系统的制作主要用到了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这些软件,通过声音、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的有机组合,使界面友好,可控可调,符合学习规范。系统最终以一个学习网站的形式呈现利于其广泛普及和应用,系统所选主题并非来自教材的新颖别致,而是系统用到的材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同时,它不只是单纯展示一个flas,而是一个具有学习性的系统。
4.4 艺术性
整个学习系统图文精美、色彩排版适宜、动画视频生动、配音自然和谐、色彩对比强烈、搭配和谐、构图美观、制作有创意,整体效果自然妥帖。
4.5 使用性
整个系统都配有相应的操作步骤,且中英文对照、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十分适合汉语学习者使用。
4.6 效果分析
关键词:商务汉语 学习词典 实用性
一、引言
商务汉语教学作为专门用途的汉语,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它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外商业往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商务汉语学习者数量之众。学习词典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但是目前来看,商务汉语学习词典数量较少。分析商务汉语学习词典的实用性,有利于该类词典的编纂工作,有利于丰富词典编纂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料的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源包括两部商务汉语学习词典。一部是张进凯和田胜泉编著的,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BCT商务汉语考试词汇卡片》,一部是由齐沪扬和干红梅编著的,由商务印书馆于2013年出版的《商务汉语词汇手册》。由于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1世纪出版的该类词典也许不能够完全适用于当下的言语交际。《BCT商务汉语考试词汇卡片》是针对BCT考生的实际需求,严格按照《商务汉语考试大纲》附录的常用词语表编制的,全部词条配有拼音和英、日、韩三种语言注释及精选例句。而《商务汉语词汇手册》收录了34部商务汉语教材及现实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商务汉语词条,共4287个,按使用频率和难度分为三个等级,标注拼音、词性及英文释义,每个等级下按拼音音序排列,后面还附有所有条目的音序索引。因此,这两部词典在考察实用性方面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考察的项目及要求
考察一部外向型商务汉语学习词典的实用性主要看以下几项指标:词语的选择、解释、排序、例句的选择及华语的协调与融通。
(一)词语的选择
就词语的选择来说,需要尽量覆盖到汉语商务语域的所有高频特定词语。对于学习者很少用到的语词则不必选入其中。这样既能够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还能节约成本。“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1]而“特定词语”是指商务这一语域当中极具商务色彩的词语,不包括虚词以及与商务领域关系不密切的实词等,因为这些词语在通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当中便可以学到。在这方面,《BCT商务汉语考试词汇卡片》与《商务汉语考试大纲》附录的常用词语表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商务汉语词汇手册》的选词范围则非常宽广,不仅对34部商务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词语进行了统计,把当中凡是出现两次以上的词语全部录入之外,并且参考了商务杂志、电视访谈节目,吸收了其中出现的高频商务词语。此外,还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把其中凡是与商务有关的词语也都收录进来,具体包括与经济学知识有关的,如“公有制”“合资”“贬值”“财经”“产值”“按劳分配”等;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如“部署”“报销”“成交”“筹建”“东道主”“应邀”“会晤”等。另外,他们邀请了金融学院的教授们从《世界贸易组织常用词语汉英对照手册》中挑选出学生可能需要的商务活动的常用词,把其中对译成的汉语词语作为收录词语,其中包括“投标”“外汇储备”“预算”“赤字”“佣金”等。这部词典也收录了《商务汉语考试大纲》的词表,并且还参考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试题中的高频词语。参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试题中的词语是非常有见地的一种做法,因为BEC是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考试,它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在商务方面的英语运用能力。无论哪国人从事商务活动都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当中,程序、方法、规则更是全球高度的一致。因此,BEC试题中出现的高频词语翻译成汉语再被收录进商务汉语学习词典,自然会提高词典的实用价值。此外,这部词典也注意到了中国商务活动的本土化特色,很多体现中国特有的商务礼仪和商务文化的词语也被收录进来,如汉语中的敬词和谦词“恭候”“幸会”“贵方”“惠顾”等。还有一些和商务活动有关的法律语域中的词语,如“庇护”“避税”等。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词典的实用性,在选词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收录汽车产业的专用词语及IT产业的专用词语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拼音;字母学习;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21;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61-01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喜欢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学好汉语拼音,教师可以把汉语拼音教学变成各种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中学拼音,在学拼音时玩游戏。
一、游戏,让字母学习化难为易
读准字母发音是学习拼音字母的一大难点。现在的学生大多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语言模仿能力也比较强,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母发音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他们的语言经验让他们模仿发音。因此,教师可以把字母的发音编进有趣的拍手儿歌。借助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阿(a)姨带我去郊游,屋前公鸡喔喔(o)啼,河里白鹅呃呃(e)叫,乡村景色真美好”学会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借助儿歌“你拍z、我拍z、大家一起乐滋滋;你拍zh、我拍zh,彩色铅笔一支支;你拍c、我拍c,仙人掌上长满刺;你拍ch、我拍ch,小朋友们不挑吃;你拍s、我拍s,胖胖白蚕吐银丝;你拍sh、我拍sh,老师教我一首诗”帮助学生区分声母的平翘舌音。借助儿歌“身穿鸭绒袄(ao),拍着小手笑,游(iu)泳健儿不怕冷,海鸥(ou)边飞边叫好”,学生又读准了ao、ou、iu三个复韵母。认清字母字形是学习拼音字母的又一难点,教师可抓住字母字形的特点,结合想象,把字母的形和音结合起来,编成儿歌。例如,“小蚂蚁i、i、i;小金鱼ü、ü、ü;一只鸽子ggg;小鸡出壳kkk;两根树枝zh、zh、zh,一把卷尺ch、ch、ch”……教师也可以把b、p、d、q这四个容易混淆的字母编成儿歌:“帆板冲浪b、b、b,小车上坡 p、p、p,座钟笔筒ddd,打气筒qqq。”一句句鲜活、灵动的儿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起了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使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轻松愉快。
二、游戏,让拼音规则形象生动
拼音学习中有许多抽象的拼音规则,游戏能让这些规则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例如,教学“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必须去掉”的规则时,指导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小ü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是j、q、x三兄弟。有一天,j、q、x三兄弟邀请小ü去做客。瞧,小ü穿着礼服,带着墨镜,高高兴兴地来到朋友家门口。见小ü来了,三兄弟可高兴啦,忙出门迎接,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小ü呢,马上摘下眼镜,一一和三个好朋友握手。”此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念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忙把墨镜来摘掉。”在理解和掌握j、q、x与ü的拼写规则的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懂得了要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又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可以为学生讲一个小故事:“i、u、ü三个小宝宝一起出去玩,走着走着,迷路了,怎么办呢?他们三个急得团团转。瞧,对面走来了大y、大w两位大哥哥,大y哥哥带小i宝宝回家,大w哥哥带小u宝宝回家,小ü宝宝没人送回家,伤心地哭了,大y哥哥赶快过来给小ü宝宝擦干眼泪,把小ü宝宝送回家了。”听完故事,再让学生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随后,可以引导学生把故事归纳成一首儿歌:“i、u、ü 齐步走,大y、大w来带头,大y带小i,大w带小u,小ü眼泪擦干净,跟着大y一起走”。就在听故事、演故事、念儿歌中,学生理解了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读的规律,记住了读音和拼写规则,同时也懂得了要关心弱小,关爱他人。
三、游戏,让音节拼读趣味盎然
多读多练,是学好拼音的一个最好途径,但一味地多读多练,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教师可以把音节练读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教师可以和学生玩“送信”的游戏。教师扮演成邮递员,举着一封封信(写有音节的卡片)说:“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来送信。”学生接着说:“丁零零,丁零零,我想收到一封信。”教师把信一封封送给音节拼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收到信的学生上讲台高举卡片领着读,其他学生跟着读。教师还可以跟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例如,ai、ei、ui这一课要学习bái cài、méi huā、shū guì三个音节的拼读,教师可以请6名学生上讲台,把画有白菜、梅花、书柜的图片分发给3个学生,再把有关的音节词卡片发给另外3个学生。拿“白菜”图片的学生问:“我是白菜,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持对应音节词的学生回答:“白菜,白菜,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手举音节词卡片领着全体学生读两遍。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使学生爱读拼音,乐读拼音,也读会了拼音。
四、结束语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汉语拼音的规律,善于总结拼音学习的规律,善于把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活,善于把枯燥的拼音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就可以使学生快快乐乐玩游戏,轻轻松松学拼音。
参考文献:
[1]闫永林.拼音教学之于学生学习的价值[J].甘肃教育,2016(10).
[2]黄坚.有效整合让拼音教学妙趣横生[J].广西教育,2016(21).
关键词:母语干扰 负迁移 英语思维
全球一体化进程把当今世界连成了一个偌大的村庄――地球村。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已经起到了有效沟通“地球村”的作用。有人戏称,当今世界正在“英语化”。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也兴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据统计,目前仅中国学英语的人就多达三亿。然而,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许多人花了大力气学英语,最后却发现它“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固然,这与学习者自身因素这一最基本的“软件”环境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干扰因素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硬件”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改变大部分学习者是在汉语环境中学英语这一基本事实。为此,本文将针对汉语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及如何有效排除干扰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外语学习者面临的各种困难大多源于母语。任何第二语言习得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人们长期以来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所形成的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根据“语言迁移”理论的观点,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当母语和外语有差异时,前者总会干扰后者,起到负面作用,即“负迁移”。
1.汉语语音语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的语音是一字一字,以单字为单位的。每个单字里都有一个韵母(相当于元音),声母(相当于辅音)不能出现在韵母之后,如不可能出现ad或it这样的情形。而对于英语语音来说,它的基本单位不是“字”而是“词”。如说sports,中国人是把这个词先分解成一个一个单音,然后再合成一个词sports,而英语国家人士则根本没有这样的分解过程。在语调方面,英语里没有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概念,主要靠重音来体现词的语调变化。英语国家人士的认为语音语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共生共存,浑然一体的东西,而学英语的中国人则往往被重音的位置搞得晕头转向。
2.汉语思维和表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英语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这些在语法,语义和搭配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一再强调学习外语要用外语进行思维,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是先有了中文意思(汉语思维)再用英语的形式把其表示出来,这样的表达程序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汉语的痕迹。在语法方面,你犯过类似“Because...so...”“I am student”的低级错误;在词义和搭配上,你可能说过或写过“My English level is low.”“I like this dress,but its price is expensive.”之类自认为很“通顺”的句子,把“去买东西”说成“go buy things”,或者把“我知道”说成“I know”等等。表面上一字不差,实际上是不地道的英语;在语用上,碰到老外,也许你会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Where are you going?”而老外往往会被这类话问得莫名其妙甚至感到尴尬。
3.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语言既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思维的载体。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学习者长期以来在汉语环境中所积累的汉语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它会以顽强的方式影响英语学习。举个“龙”的例子,“龙(dragon)”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化中是吉庆和威严的象征,中国人常用“龙”与自己或他人联系起来,比如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均被称为“龙的传人”,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对此人们常说“望子成龙”“龙凤呈祥”表示兴旺发达,一派繁荣景象。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龙”是非常推崇的。因此,当中国学习者初涉英国文学,读到古英语史诗Beowulf里英雄贝奥伍夫勇斗火龙的壮举,都会被火龙凶残和邪恶的形象震惊。其实,在英语中“dragon”的文化内涵意义恰为“怪物、凶残、魔鬼”等。
二、克服语言障碍 排除母语干扰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汉语的影响和作用是贯穿在中国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汉语的作用和影响,把克服语言障碍作为学习的中心。
1.自创英语氛围
尽管学习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会浸泡在英语的氛围内,但是只要一出教室,一下英语课,好不容易嗅到的一点英语气息就会被无处不在的汉语氛围稀释得淡无踪影。对此,学生应自主学习,参与各种课外交际活动,将英语学习的氛围扩展到课外生活中。如:阅读英文小说、报刊;听英语讲座、报告、广播;观看英语电影、录像;组织英语讨论、编排英语戏剧、组织表演等活动。
2.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在学习中处处留心,勤于积累,从而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一步一步地学习掌握对英语的语感。
首先,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王才仁,1992)。”因此,要想学好外语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为外语语言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听准外语老师发音的能力和学习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复模仿的烦心。如果跟着外语老师念一遍,过后一劳永逸,那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的模仿、重复、练习。“听别人怎样说,就照样跟着说。”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其次,在英语学习中要尽早地使用用英语释义的词典,至少也要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在使用双解词典时要分清主次,最重要的是弄懂英语释义,确实出现理解困难时,再参考一下中文解释。实践证明,勤查英语释义的英语词典,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确切的词义,而且通过这种训练,对加强语感有很重要的意义。
3.重视英美文化学习
钱钟书说过,“学习英语而不学习英语文学,就像要去追求一个富家小姐,而最后却勾引上了小姐的丫鬟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就是英语本身。(孙勉志,2001)。”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有重视英美文化及英汉文化差异的学习,才能增强头脑中的文化敏感性,从而便利学习,促进学习。就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
综上所述,在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中,母语的影响是整个贯穿其中的。母语是一个知识源,学习者常会有意无意中依赖它来完成英语与材料的输入与输出过程。英语和汉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此消彼长,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熊德倪教授所说,“英语学习就好比一场围攻战,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扎扎实实打好围攻母语堡垒这场持久战。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学报).2005年第6期.
2.语境与英语学习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