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

第1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确定安全风险关键。

铁路安全工作一直以来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在血的经验教训面前,只有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查找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1、充分利用各专项整治活动的平台,合理评估在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劳动安全、专用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的安全风险,确立值班干部日常检查、添乘及跟班作业检查的安全风险关键点。

2、严格落实接发重点列车、动车组、切割正线调车等特殊情况干部上岗卡控制度,利用“十五三”对规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人员在执行作业标准过程中人员忽视的安全风险。

3、定期组织召开站区联劳会,协调组织工务、电务、接触网、公安对站区行车设备进行一次五位一体联合检查,排查设备隐患,同时将隐患及时纳入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

二、把握风险管理规律,统筹分析评估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既是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

1、对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中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业小组,按照潜在损失或产生的风险后果分类为,然后映射到表格中进行分析。

2、对发生违线、严重违章问题的职工列为当月安全风险关键人,并由其所在班组的包班干部组织班组长、作业互控人及责任人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从而认识到工作中暴露的安全问题的根源。

3、利用职工日常业务学习、培训的时机,讲解全路的典型事故案例。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职工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把握安全风险点。

三、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积极主动应对风险。

实现安全风险的预先控制、超前防范,从源头上化解和降低风险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根据风险的性质、成因、规模、时段、力度及影响大小制定风险防范卡控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的关键。

1、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宣传,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利用职工大会、宣讲会与职工进行座谈,通报铁路安全形势,并结合铁路发展状况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将铁路近期事故通报等文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使职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铁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落实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

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业务理论考试,每周进行一次实作演练。对接发列车、联控作业标准,线路车辆检查、专用线作业安全关键、装载加固要求、危险货物运输等作业的安全风险关键进行培训,提高现场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第2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1)学院自身建设,

(2)教师数量,

(3)案例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

(4)教师的知识结构,

(5)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程度,

(6)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7)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况,

(8)课程的性质目的,

(9)理论知识占全部教学内容的比例,

(10)教师的教学经验。邢小军等根据金融学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课程《国际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实践教学法的特点,采用DELPHI法对陆春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充实,形成了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判断此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可以借鉴邢小军的指标体系,来判断金融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是否适用案例教学法。因为这两门课都属于金融学的专业方向课,相对其他金融类课程来说,课程产生的时间都不长。具体的指标标准分述如下:

(1)课程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是科学型硕士或者更注重理论研究的话,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法的适用性较弱;如果是本科学生或者MBA学生,那么案例分析的适用性就较强。

(2)建立案例库的难易程度。如果课程无法建立数量充足的案例库,那么教师即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案例教学法也只能勉强维持。

(3)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的比例。理论适合循循善诱地讲解,不适合案例讨论和实践模拟;故理论知识的比例越少,课程越有利于案例分析法的采用。

(4)教师的知识结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广阔的知识储备,案例大多涉及金融管理决策问题,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往往需要将金融学的各种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综合。另外,案例分析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经验,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突况的处理能力。

(5)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肯定不能是一张白纸,学生必须事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拥有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才能够完全融入课堂讨论的氛围之中。

(6)教学工具的完备程度。电脑、投影仪等常规工具是最起码的要求,可能还需要有案例讨论室、网络链接、交互式教学工具等,否则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将很难体现出来。

(7)学校的政策支持程度。由于案例教学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故高校的绩效考核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在课堂上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工作量的确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是在课前的准备设计的工作量将会成倍地上升,因而在工作量的计算方式上需要作出一定的倾斜。

(8)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好程度(喜好或厌恶的程度)。学生是教学的受众,所以学生的态度将会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学生喜欢、至少不厌恶抵制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学生们最大程度的配合支持。

(9)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及秉持的基本态度,会显著影响其采用的积极性与具体的使用效果。

(10)案例的真实性。真实性对教学效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学中应该尽量选用真实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得案例具有更高的吸引力,而且使其具有更高的说服力。风险管理这个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前些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从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设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让金融专业的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金融风险,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置各种金融风险。通过这门课的名称不难看出,尽管它有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但它最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这是该课程适用案例教学法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汇率浮动化,各类经济主体都即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各种风险事件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所有这些都给该课程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为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层次选择相对适合的案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将是新的教学方法能否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对象都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赶上了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可以轻松方便地从网上获取,他们最缺乏的是分析问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因而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比较厌倦,除了少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渴望通过课堂学习直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案例教学法恰好能满足学生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让他们身临其境,自己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接受灌输。

二、系列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从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起步,到目前主要采用了系列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稳步上升。目前商学院一般课程教学中,往往在讲授一章内容时比较习惯地采用单一的案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更容易组织,讲授的内容重点比较突出。我们认为采用系列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更符合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一开始就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每章内容教学时,往往同时提供三个案例,构成一个完整的案例系列,由导入案例、讲解案例和思考案例组成。导入案例的主要作用。导入本章所要讲授的主题,一般要求短小精干,对时效性要求稍高,最好是选择近期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案例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案例系列中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讲解案例在系列案例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要求案例情节交代完整,与本章讨论的主题紧密相关,不一定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经典的。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比较深刻理解某种决策方法如何运用的精髓。思考案例主要供学生课后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和技能,一般要求难度比讲解案例稍低,案例设计中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陷阱,这样将保证大多数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都能找到答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思考案例在整个案例系列会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我们在讲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这一章时,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导入案例选择的是欧洲债券危机事件,属于宏观层面的债券市场风险。选择这个案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该事件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虽然欧债危机的最黑暗时期已经过去,但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仍然有关注研究的价值。二是它主要涉及到债券的信用风险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在未来的金融实践中学生还会大量地面临此种风险,因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搞清楚相关各方究竟如何来化解信用风险。讲解案例选择的是武汉钢铁集团2002年公司债券案例,属于微观层面的债券风险案例,主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发行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避险措施的选择,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充分揭示公司债券面临的各种风险,充分理解债券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思考案例同样选择的是微观层面案例,超日太阳公司2014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学生深刻理解除了债务人直接违约外,由于债券发行人信用等级下降,也会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结论

第3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合同风险 管理探析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我国电力系统近年来已发生合同纠纷多起,发案环节多发生于电力企业在实施农网改造、房地产开发联合建设、建设工程施工转包分包等非主营业务和多经辅业单位购买或者供应材料设备、商品房买卖的过程中。从案件标的额看,最低近万元,最高达7000多万元,案件平均标的额约为65万元。争议标的额高,会对电力企业的案件管理和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在买卖合同纠纷中,电力企业多以被告身份出现,并且,电力企业多承担败诉结果。一旦被列为被告,最终败诉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责任的为60%。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买卖合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迫切需要。

一、电力企业买卖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

电力企业买卖合同风险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同主体问题。在买卖合同中,由于行为人没有权以被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人追认,对被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二,合同条款问题。这是决定买卖合同目的实现的最主要的合同条款。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买卖标的物执行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条款。如果双方约定不明确,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第三,合同履行问题。买卖合同当事人如果没有按要求履行合同义务,必然会带来履行风险。

第四,合同争议解决问题。买卖合同当事人如果忽视管辖法院的选择,一旦发生诉讼将会给企业造成维权困难。

第五,合同管理问题。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可以为纠纷的处理做好证据收集等基础工作。假若丢失书面合同这―重要证据,就会导致维权不能。

第六,诉讼时效保全问题。超过诉讼时效将导致实体权利的丧失。

第七,以物抵债问题。当事人一定要严格控制以物抵债的履行方式。

第八,代为履行和债务转移问题。《合同法》第六十五条对代履行作出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对债务转移作出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二、电力企业买卖合同风险产生的原因

1.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规范管理程度不高

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无“章”可寻。首先,买卖合同签订的规范性不够。这一方面体现在合同文字不严谨,容易发生歧义、误解和争议。另一方面是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其次,合同审批过程缺乏管理。同时,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导致合同只能在各部门流转审核,由于缺乏专人自始至终的跟踪和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的审批效率。

2.合同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合同管理具有风险控制环节多,参与人员广泛等特点,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完善、严谨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对合同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而目前电力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健全,造成了买卖合同案件此起彼伏。

3.企业对合同管理关注度不够,风险意识不强

首先,企业对合同管理不够关注,致使承办人员起草的合同文本质量不高且没有被管理层审查发现,导致合同内容存在漏洞。其次,企业重视证据的程度不够,导致在出现买卖合同风险的时候,案件的败诉率较高。再次,对买卖合同中的各类风险缺乏合理的评估,在合同执行中,缺乏风险预案与对策。最后,企业对合同风险的岗位培训往往只进行业务培训,没有进行岗位职责教育,致使合同承办人员和合同审查人员对合同风险意识不强,不能对订立合同引起足够的重视。

4.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于合同风险的防范是十分重要。首先,合同签订过程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合同履行中也需要监控。合同履行是当事人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为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实施履行监控,建立相应合同执行的调整和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构建电力企业买卖合同风险的管理体系

1.完善合同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监控,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电力企业应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及时地对买卖合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运用合理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行风险处理,并进行实时监控已识别和未识别的风险。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在整个风险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只有全面、准确地发现和识别风险,才能衡量风险和选择管理技术。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核对表、问卷调查、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等。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第一,合同主体风险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资格、无权、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第二,条款风险要素。主要包括质量和质量标准、标的物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条款、价款的结算、违约责任。第三,履行风险因素。第四,争议解决风险因素。第五,诉讼时效风险因素。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重要性在于使风险分析定量化。主要是采取科学的方法将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其权重大小予以排列,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指电力企业在充分认识到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手段对风险进行处理的过程。风险处理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四种方式。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对风险处理行为的系统化的追踪和评估过程,跟踪已经识别的风险,监测剩余风险并不断识别新的风险,通过对监控信息的反馈,不断修订风险管理计划,使其适应合同的发展,并评估这些计划对降低合同风险的效果。

例如,某供电公司与某化工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化工企业因经营原因,长期拖欠供电公司巨额电费,于是,供电公司考虑要采取停止供电的措施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是,因为该化工企业系当地引进的重点项目,因此政府一直协调供电公司继续供电,希望该企业经营能好转,再偿还电费,哪知拖欠电费越来越多,长期以来陷入恶性循环的矛盾之中。

对于这个供用电买卖合同引发的风险及对风险的管理,见图3-1电力企业买卖合同案例风险管理图所示。通过运用这套风险管理流程体系,能够使电力企业及时发现、处理已存在的风险,实时监控、预测潜在的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买卖合同风险对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2.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设立企管法规部,作为合同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企管法规部的职能有:日常合同及合同风险管理、商务事务咨询、法律事务咨询。在企管法规部设立法律顾问和合同管理岗,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岗的人员要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或《律师资格证》。这样由专业人员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有利于防范合同风险的产生。其次,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机构与职责、合同订立审批制度、合同履行付款审批制度、合同专用章使用制度、合同档案制度,以及合同签约率和履行率考核制度等。

3.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合同教育与培训体系

合同教育与培训是合同管理中一项基础的工作,具体的培训工作应考虑:首先,培训内容方面。《合同法》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但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对照合同法的相关条款找出答案。其次,培训对象方面。培训对象包括合同审批层、合同审查层和合同承办层,即所有与合同订立、履行相关的人员均应接受培训。再次,教员选择方面。对常规性培训,可以聘请高等院校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及本企业内部的法律顾问进行与《合同法》有关的合同知识培训工作。最后,培训方式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培训的效果还取决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并且培训要制度化、经常化。

(四)实施防范合同风险的内部控制

有效进行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应做好签约前、签约时、签约后的控制。首先,签约前详细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信息应重点了解对方的企业性质、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等。其次,审查合作方签约资格和人权限。我国法律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千万不能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合同。再次,合同标的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买卖合同必须确保标的是法律允许的转让物,或者是对方当事人经营或业务范围内的有权处分物。最后,合同条款应完备规范。企业应做好合同文本起草。合同文稿应当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的真实意思。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化解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第六,将仲裁作为解决买卖合同争议的首要方法,明确在合同争议解决条款中进行约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黄贤东,陆毅.浅谈企业合同管理审计[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l).

[3]陈新文.浅谈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法学视野,2009,(8).

第4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的,各地税务部门再次对演出市场、广告市场、个人投资者、建筑安装业、律师业等12个高收入行业进行收入状况的调研。与此同时,税务稽查部门将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检查列入今年税收专项检查范围,对逃避纳税、应申报未申报、申报不实等情形,将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典型案例还要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据了解,对此次检查,税务稽查部门在前期准备阶段,已从第三方获取了大量信息。国税、地税、工商、审计、金融、海关、统计、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定期进行信息交换、情报互通的机制已在一些地区实行。

面对个税征管的高压态势,富豪们对于可能出现的税务危机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准备阶段。当接到自查通知后,富豪们应该首先确立一个总体的应对思路,在企业内部统一思想,形成明确的应对策略。

2、自查及报告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认真分析、研究自查提纲,掌握自查的重点,有针对地实施自查工作,准备好相关资料,并向税务机关报告自查情况。

3、约谈环节。被税务机关约谈时,应事先确定谈判策略,掌握谈判技巧,依法维护自身权利,控制风险。

第5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健全体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机制科学构建防控体系;

严控过程及时介入风险处置;

落实结果追究责任总结提升。

文 盛景东

建筑业是个高风险行业。“在风险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迎接风险”是建筑企业搏击市场的真实写照。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来自于多主体、多方面、多环节,而且由于建筑产品投资大、周期长、制约多,涉及到的风险也是机会多、金额大、影响广,稍有不慎,对建筑企业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近年来一些曾独步一方多年的老牌特级资质建筑企业一夜间破产重组的案例,尤让人惊心动魄。有效的风险管理始终是建筑企业保持稳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筑企业扎实有效地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

更新观念打造全面风险管理

谈到建筑行业风险,一些建筑企业往往会想到那些日常生产经营中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安全生产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等潜在损失的不确定性事件,认为所谓的风险管理就是要保证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上不出意外,只要工程项目能平安顺利地竣工交付也就功德圆满了。还有人认为风险管理就是事发时组织“灭火”或者事发后进行善后处理的工作,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一些建筑企业将风险管理的职责分散到市场经营、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和法律事务等几个所谓的专业职能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条块分割,一旦重大风险事件发生,往往相互推诿或乱作一团,造成企业即刻陷入生产经营的无序状态或是深深掉进社会舆论的急流漩涡。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即不确定性,风险具有两面性,只会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称为纯粹风险,可能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机遇的不确定性称为机会风险。不管是纯粹风险还是机会风险,都可能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都要进行有效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为企业价值增值,而不只是发生费用和减少损失。风险管理也不是某些职能部门或某些人的事,而是与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密不可分的事。风险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而不是某些方面或某些阶段的事。企业应着眼于战略目标实现和企业运营全局,运用系统方法,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利用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建筑业之所以是高风险的行业,正是因为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风险发生的频率很高,引起的后果往往也很严重,当然也有一些可以善加利用的机会风险,处置得当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因而,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关键在于更新观念,走出对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误区,努力打造全面风险管理。

健全体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美国COSO于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报告中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个过程,它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现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从而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经营环境及风险偏好,而经营环境和风险偏好又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规定了企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是企业的基础制度安排,从体制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包括对企业风险偏好的选择等。

我国建筑企业往往忽视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建设,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在实际运作中关系混乱,主要表现在董事会决策能力不足或实际缺位,监事会形同虚设,经理层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因缺少监控不作为或乱作为。建筑企业有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必须要重视并推进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建设,健全企业体制,特别是要让行使股东(大)会委托权的董事会切实承担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并从最高层面督促、监控经理层有效建立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责任,为全面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完善机制科学构建防控体系

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形成套科学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这样的防控体系应包括风险管理目标体系、风险事项识别体系、企业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应对策略体系、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体系、风险管理监控体系等。

科学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架构了完善的风险管理运作机制。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包括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目标、报告信息真实性目标、企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目标等四个层次的目标。建筑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程序来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并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企业使命,符合企业的风险容量。应识别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和风险因素,并识别出内部和外部风险事项,区分出其中的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并将机会反馈到企业战略或目标制订过程中加以利用。对识别出的风险事项,要结合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企业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制订风险应对策略的依据。通过规避、承受、降低或分担风险等应对策略的实施,把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以内。为确保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实施,企业要制订和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程序和制度。为确保企业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方式和时机等信息得到及时的识别、获取和沟通,应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渠道,使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要对企业风险管理活动采取包括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两者结合等方式进行全面的监控,并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以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建筑企业可参照以上全面风险管理运作机制的要求,根据本企业现有规模、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等特点,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形成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运作机制。

严控过程及时介入风险处置

观念的更新、体制的保障、机制的完善为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还有赖于建筑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组织实施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控制,让观念变成行动,让体制得以展现,让机制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企业价值增值。

严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活动。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与具体实施机构应贯穿董事会、经营班子、各级职能部门,还要有专职的风险管理综合协调落实机构,以形成自上而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网络。如在董事会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挂帅并亲自组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活动,包括设定企业战略目标、明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四大目标要求,决定企业对风险极限和风险容量等的风险选择偏好,责令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监督建筑企业经营班子组织实施;在经营管理层面,设置由总经理领衔,并指定专职副总经理具体组织,从各职能系统抽调熟悉企业情况且综合业务素质过硬的中高层管理骨干,组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日常运作的组织领导和议事决策机构。可设置专职的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组织落实工作。

严控风险管理计划制订活动。每年初要组织制订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计划,明确年度风险管理的任务、目标、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人、检查标准等要求,并层层部署、分解目标、落实责任。

严控风险事项识别活动。要以建筑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时空为识别对象,从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几个方面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并把关注重点放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如战略风险识别,要重点关注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风险的识别,包括建筑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投资以及建筑产业新模式投资,如BT、BOT、PPP、住宅产业化等,这些重大投资占用了重要的企业资源,如一着不慎,往往就会全盘皆输;市场风险识别,要重点关注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市场容量、材料供应、人员工资等外部环境风险以及业主风险的识别,其中对业主风险的识别尤为重要:运营风险识别,要重点关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等风险;财务风险识别,要重点关注投资结构风险、融资风险、资金风险、外汇风险等;法律风险识别,要重点关注与工程建设活动各个环节相关的法律适用性和符合性风险,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所在地法规、所在国法律等,特别要关注重要合同文件条件的法律漏洞或缺陷风险识别。以上每类风险又可以结合自然、社会、政治、战争等不同因素进行细分识别。

严控风险评估活动。对识别出的风险事项,要从风险频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判别,由于建筑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多数情况下可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经验进行定性分析得出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分级)。可将风险按重要程度分为轻微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严重风险五个等级。

严控风险应对活动。对于不同级别的风险事项;要结合风险重要程度和风险处置的成本与效益对比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轻微风险和较小风险可以选择接受,除一般性的提升意识教育之外,可不采取特别的应对措施i对于一般风险,可采取完善制度、工作交底、监督检查等常规性措施进行约束;对于较大风险和严重风险应列为重大风险事项进行重点管理,可按照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分类列出重大风险清单,在每一分类中还应根据活动环节或相关因素进一步细分,逐一列出。将重大风险事项列入年度风险管理计划,设置风险预警界线,采取规避、转移、分散、降低、利用等策略,落实管理措施,并制订和实施风险应急预案。相对而言,建筑企业运曹中的重大风险数量应是最多的,围绕工程项目产生的风险是最多的,建筑企业要对以工程项目为重点的风险识别活动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时间。

通过对全面风险管理组织实施活动全过程的严格控制,建筑企业各个层级均能融入全面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并能及时掌握其实施情况,从而有效落实风险事项管理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保证了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及时介入、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将损失的可能、损失的程度降到最低或有效规避风险事项的发生,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好风险中的机会因素,将风险转换为机遇。及时介入风险处置,是全面风险管理活动正在有效开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风险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落实结果追究责任总结提升

建筑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最终要关注结果的落实。只有重视结果的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才有了落脚点和归宿点。建筑企业的风险事项除了日常生产经营中可能产生的各类短期风险事项外,还有一些重大风险事项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如项目业主更替、项目停工、项目决算争议、项目承包人逃匿等风险事项,会牵扯出 系列的外部与内部纠纷,有的经年累月久拖不决,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甚至导致企业账号被封、资金冻结等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严重后果。对于这些重大风险事项更要注重其阶段性成果的落实,步步为营巩固成果,以最大程度地逐步降低风险损失或充分利用机会因素。要以风险管理考核为手段,将列入年度风险管理计划的重大风险事项作为专项内容列入企业各级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考核内容中,紧盯风险管理的最终结果,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励与处罚措施相配套,以促使风险事项的落实结果达到或最大程度地接近期望目标。特别是要注重通过强化阶段性成果的考核,促使各级人员努力克服和消除在处置一些老大难的风险事项时的畏难情绪、松懈现象或踢皮球现象。

第6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云时代 大数据 电子信息

1 云时代及云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

云时代即为云计算时代,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表现为众多技术的积累和组合,利用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普及后,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各类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的“云端”,从而汇聚到大数据中。而大数据这个词语无疑是时下最热门的IT词汇之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天大量产生的数据本身就蕴藏着无穷的资源与财富。其实,大数据这个概念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受到科技发展的局限性,大数据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为只有海量的数据而不进行处理是没有用处的。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使得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利用成为可能。云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处理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预测功能,可以为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提供优秀解决方案。大数据处理也已在众多行业包括一些新兴行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案例分析

2016年的雅虎事件将雅虎这家享誉全球的科技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有超过5亿雅虎用户的账户信息被黑客攻击窃取,并且该事件的最早发生事件可能追溯到两年前,甚至更早。网络黑客以高价出售其窃取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账户名、密码、密码保护以及一些邮件地址等。对于此次事件,尽管雅虎公司做出了诸多解释,然而这一事件的发生及后期的事件j酿,使得雅虎公司形象大跌。类似事件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公司还包括LinkedIn、MySpace以及Tumblr等知名公司,其每家公司的单一网站遭受的损失平均超过亿元。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蒙受损失的事故不断涌现,其中既包括经济损失,也包括非经济型如政治类、军事类的损失。从雅虎事件到近期欧洲各国提款机遭远程攻击等来看,信息爆炸时代,电子信息风险变得常态化、多样化以及复杂化。如何防范电子信息风险,合理进行电子信息的风险管理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3 大数据处理对电子信息风险的意义

据称,雅虎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其旗下使用的服务器安全漏洞太多。虽然雅虎公司在电子信息风险管控中存在很多失误,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众多公司采用的传统形式的电子信息风险管控方式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已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要想实现电子信息风险管理的智能化、可预期化,云时代下的大数据利用便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目前,已有很多领域接受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比如电商领域,天猫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关注点,从而在网页浏览时及时地推送消费者所关注的商品信息等。而风险控制仍未充分开始利用它的力量。因此,探讨大数据处理在电子信息风险管理上的应用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弥补传统风险管理手段的不足,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在电子信息风险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风险管理,是指通过相应的监控管理技术识别以及评估电子信息可能存在的风险,继而实现对电子信息风险的控制与消除,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损失程度降低的管理活动。传统的电子信息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数据备份、定期系统检查、系统还原以及安装并提高防火墙等级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对风险进行很好地控制。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基于预测功能的应用,为电子信息有效的风险管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管理方式,使得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电子信息风险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与控制的目标。

4.1 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做到事前预判

大数据处理技术在风险管理的事前控制中,通过收集运行常规数据,以及各类非结构化的数据,再由云计算整合大数据运算出风险事前控制的预测计算模型,从而得到一个高度可行的预测方案,对风险发生前电子信息运行的外部环境、自身存在的风险等进行预判,提前预知风险的发生,让电子信息在发生危机之前就拉响警报,实时的预判和动态提示可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提前控制和规避风险,做出合理的反应和决定,保护电子信息免受损失。例如百度的百度云和奇虎360的360云安全服务系统都是通过通过云端大数据库对数据信息处理进而实现对外部环境的识别,电子信息在遭遇黑客攻击前,便可及时提示用户不要对某些网页、信息进行浏览和下载,或在用户的终端禁止某些病毒类文件,以防黑客有机可乘。如瑞星的最新云管家产品每天拦截木马攻击的次数达100次。

4.2 大数据处理在事中风险控制的应用

在风险发生的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用户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相应的便利。云技术背景下的大数据风险应急管理技术可以云端所有的数据库,实时在线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快速的分析并处理,诸如360的云端快速扫描、全盘扫描以及特定盘的扫描等,从而快速的去除相应的风险。此外,在应对电子信息风险管理上的漏洞,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整合风险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并提出合理的风险决策,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及时的通力协作,信息共享,保证风险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工作效率。对个人来说,大数据还可以为风险的应急处理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手段。

4.3 大数据处理在风险事后中的应用

大数据基础上建立的风险发展趋势预测,还可以模拟风险发生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并合理估算风险事故中产生的各项损失,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将为风险事故在发生后提供最优的处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用户的损失。此外,事故的处理与信息反馈是大数据处理的另一项重要的功能。通过相应的信息数据反馈从而不断地更新和修正数据库产生的模型,将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健全,防止下次事件的发生。

5 结语

云计算为大数据在电子信息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有报道称,大数据的价值在被夸大,但无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处理已经在很多行业卓有成效。因此,云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能够有效地提升和优化电子信息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风控成本,并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与其说大数据提供了一种技术上的支持方案,不如说它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的思维,激发了新的价值增长点,让人们从另一个方向去解决电子信息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这对于完善电子信息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婧媛.云时代的大数据研究[J].科技经济信息化,2016(13):32.

[2]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05):405-419.

第7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这种被监管层定义为“私售”的行为是指:在该行营业网点销售未经总行批准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产品、信托公司产品、保险公司产品、外汇产品、贵金属产品、各类金融投资公司产品,或未经总行批准,将非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类金融产品包装成银行理财产品对外销售。不合规销售行为是指销售经总行批准的各类金融产品,未严格按照总、分行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要求执行。

这些“私售”事件无疑反映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第三方产品代销上的混乱局面,凸显出商业银行在销售管理和执行上的缺失。

银行代销制度形同虚 执行不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包括保险、基金在内的第三方金融产品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给银行的普通客户,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包括信托、私募股权等在内的高风险金融产品通过私人银行的渠道销售给银行的VIP客户。

目前监管层并未出台统一的有关银行代销其他金融机构产品的政策法规,而银监会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第五条明确指出,“本办法所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是指商业银行将本行开发设计的理财产品向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宣传推介、销售、办理申购、赎回等行为。”因此,对于代销包括保险、基金、信托等在内的第三方产品,各家银行一般会经过“分行批准和总行报备”等流程,银行对于所代销的产品通常都会进行相应的被机构尽职调查、内部审批、产品甄选、风险控制等制度和流程。

但是,部分银行支行的代销产品并未经过“分行审批、总行报备”的流程就直接从支行层面开始推销,内部审批和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无疑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理财本金的风险。在已发生的案例中,产品最终不仅无法到期兑付而且产品发行机构涉嫌欺诈使得投资者蒙受的巨大损失,受害者中除了银行客户外,甚至还出现了银行理财经理和支行行长。

银行客户经理之所以会“铤而走险”无视银行内部制度,主要是受“私售”产品带来的高额佣金的诱惑。通常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本行自由的理财产品、代销基金等产品时的提成仅为1‰-2‰,保险销售提成稍高,但是这些和“私售”产品的佣金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再加上“私售”产品门槛通常很高,被代销机构给与银行客户经理的激励也很高,再加上产品预期收益率非常诱人,使得银行理财经理“义无反顾”加入推销“私售”产品的大军。

针对银行代销第三方产品的乱象,银监会在2012年12月14日发文要求自查,并在30日内向对口监管部门报送自查报告和代销产品清单明细。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抽查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同时,还要求各商业银行对是否建立对被机构的审慎尽职调查和全行统一的内部审批制度及流程、是否建立持续性跟踪评价机制、是否对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的被机构建立退出机制等内部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排查。

银监会这种类似于“亡羊补牢”的行为虽然在短期上有助于肃清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代销方面的混乱状况,有助于敦促银行建立健全代销审批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但是,从长期来看,仍然缺乏针对银行代销第三方产品行为的法规,如果从监管层方面不能从“顶层”对银行的代销行为进行约束,而单靠银行自身“各自为战”不免可能再度出现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管不得力而出现类似的道德风险。

从业人员缺乏职业操守 暴露银行管理短板

除了“私售”第三方产品以外,在近期的案例中还有银行理财经理以向客户销售银行理财产品为幌子,理财资金最后却进了理财经理的私人账户,投资者找到银行却被告知银行根本没有发行所谓的理财产品。这种类似欺诈的事件和前面谈到的“私售”第三方产品暴露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那就就是对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缺失。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中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遵循本指引的情况纳入合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估,建立可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同时,还规定“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欺诈、非法集资及商业贿赂,拒绝黄、赌、毒。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廉洁从业,不得接受或给予客户任何形式的非法利益。”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银行从业人员还是银行管理者都做得非常不足。这凸显出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包括理财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过程中缺乏对现有制度的遵守和履行,未能给与银行从业人员足够的职业操守教育,在业绩考核过程中以单一的销售额作为理财经理的考核指标,致使银行的支行基层业务队伍建设处于一种疏于管理的松散状态中,这使得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快速上升,并且长期的管理失职和放任自流无形中助涨了这些从业人员“钻空子”甚至“违法乱纪”的心理。

另外,在近期出现的案例中,还出现了从业人员在理财产品的介绍过程中,夸大产品预期收益,隐瞒产品风险,甚至不提及产品是非保本产品,致使客户忽视产品中蕴藏的风险。同时,在理财产品推销过程中还出现了隐瞒产品重要信息,误导客户的情况。

第8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从技术上濒临破产到成为业绩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国内银行业在经营绩效、服务水平和公司治理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对银行业进行业务的转型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融资结构转型启动,传统的利差依赖型业务模式面临挑战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太完善、直接融资比例较低的时期,银行充当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主要融资桥梁。但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这样一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脱媒”现象。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直接融资扩张的时期,往往也是银行业转型压力较大的时期、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脱媒时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明显上升,银行经营失败的案例明显增多,其间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对于传统的依赖存贷汇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来说,脱媒带来的挑战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资产负债表看同时表现在资产方与负债方。资产方面:股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产品,对于一部分优质客户在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流了一部分的银行优质贷款。更严重的是,能够上市、发债的企业是经过层层审核、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这类优质大客户的流失迫使银行提高对相对陌生的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比例,信贷风险加大,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体系正是在脱媒的压力下才建立的,在能够提供抵押担保、公开评级等的大型企业开展业务时,商业银行基本上无需什么风险模型;负债方面:股票、基金、券商银行的理财产品等层出不穷,多样化的产品分流了相当大部分的银行储蓄资金。

2007年我国银行贷款为3.6万亿元左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000多亿。过去企业债的发行带有较重的计划经济色彩,需要经过层层审批。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于这一问题部署了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应当是根据市场化的要求降低企业债的审批门槛,提高审批效率。资本市场高效的融资效率和较高的估值吸引了大量企业再融资。大量的创投也开始涌现,创业板的即将推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平台,OTC市场也在跃跃欲试。发达的资本市场应该构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主板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同的企业都能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因此,预计今年直接融资规模不会低于往年,包括股票和债券的多种直接融资渠道在不长的时期内未来有可能与银行间接融资分庭抗礼。

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这种挑战迫使银行业亟需建立现代化的风险管理体系。由原来基于交易(transaction)的风险合规审查,向基于收益(return)、资产组合(profolio)、风险(risk)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转变。

在当前的环境下,传统的商业银行对于原来不太熟悉的中小企业的风险定价缺乏经验。依赖于单一的贷款抵押担保等评估体系,需要向基于偿还能力和现金流等的多元化风险评估体系转变。与此形成对照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商业银行盲目“堆大户”,把大量信贷堆积到少数客户中,其间的集中度风险是不容低估的。

对于商业银行的另外一个挑战,是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开始涌现出一些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如何有效利用和共享金融控股集团的客户基础、渠道、风险管理等平台,整合资源非常关键。而目前我们的金融控股集团基本上还停留于股权投资层面,风险监管依然存在不少真空,缺乏跨行业的监管部门,缺少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前段时间,流动性过剩似乎成为最为流行的词汇,实际上这种流动性过剩总体格局下的分布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局部市场、在局部的金融机构完全有可能出现短期的流动性不足。2007年末,不少银行遇到局部流动性短缺,年末不少银行需要大量借入资金才可能平账,这是多年在银行体系所没有出现过的。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同业拆借利率波动的加剧,7天回购利率一度升至10.12%,流动性的不足对各个银行的影响也是不对称的,小银行面对的约束相对要大很多,因为小银行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有限,往往表现为资金的净流出,失去一个很重要的资金来源。

当然,多元化的融资格局形成有利于原来集中在银行体系的风险的分散,过去仅仅是银行贷款承担大部分经济波动的风险,现在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投资者、企业、银行共同承担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的风险。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对于分散风险、增强应对冲击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压力测试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的波动是市场固有的特性。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同样,没有一味扩张而永不调整的经济。

由于银行贷款与经济周期效应的存在,使得过去5年经济扩张时期发放的贷款并未经过整个经济周期的检验。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大关联,经济扩张时一般贷款投放较多。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信贷投放速度也快速增长,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国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7%、14.7%和16.4%,如果2008年还是按照3.6万亿的数字估算,到年末预期也将有近16%的增长,那么连续四年我国50%的贷款都是新发放的,再加上2004年的数字的话,将有60%的贷款是在这一轮经济扩张时期发放。而这一轮银行信贷投放是没有经过完整经济周期检验的。从银行业过往的经营状况看,在经济上行的周期中,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问题,被充裕的信贷资金所掩盖,一旦经济回落才容易浮现出来,如果发放贷款的时候正赶上经济扩张时期,就意味着这一轮银行贷款的投放是没有经过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

当然,从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看,也没有必要对银行业未来几年的盈利过于悲观。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业的拨备提取更充足,风险评级也应更加严格。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除深发展稍低外,其他银行的拨备率都接近甚至超过100%。这个指标不算太低。另外,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利率的谈判能力可能提高,净利差可能上升,盈利有可能提高。中国的中长期利率是一年一定,近年来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提高客观上加大了今年的利差收入。同时,当前中国企业大概有1000万户,而目前五大银行的公司贷款户不超过10万,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与经济周期对银行业影响相伴随的一个问题就是,商业银行开始需要学习压力测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回落、汇率或者利率的调整、房价波动等约束条件,需要进行预警性的压力测试。

利率、汇率市场化考验银行定价能力

2004年10月和2005年7月,国家对调控宏观经济最为重要的两个市场化杠杆――利率和汇率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揭开了对商业银行独立的风险定价能力进行考验的大幕,原来习惯于简单照搬政府机关确定的利率和汇率的商业银行,开始要学习独立进行风险的定价,目前看,这个方面的进展十分有限。

如果简单进行评估,可以说,当前中国的银行业对利率、汇率的风险定价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原来所有汇率、利率的定价权由政府行使,现在定价权交给了银行自己,资金的成本综合考虑了占用的资本金、风险因素、竞争因素等――关键是看银行有没有定价能力,有没有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目前的经营状况评估,可以说从平均水平上国内银行到目前为止还缺乏这种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的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银行的自身经营来说,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对冲的工具和外汇市场提供的创新渠道非常有限。银行替国家部分地承担了外汇风险,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兑损失考验银行风险定价。另一方面,银行存款短期化、贷款长期化,“借短用长”形成存贷款期限错配(Maturity mismatch),存在潜在金融风险。另外,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可能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例如部分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的美国CDOs处置的损失可能达到80%-95%。

操作风险管理还刚刚起步

随着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升级,以及商业银行体系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现代商业银行正在面临不断增大的操作风险。

直接来看,操作风险源于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这种依赖将会变得越来越多,随之银行IT架构、业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不少银行缺乏对于核心的业务系统的备份以及相应的应急测试。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银行业信息承载能力从平均水平上仍比不上业务发展速度,很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容量非常有限,高峰时段满负荷超负荷运行十分普遍。

第9篇:近期的风险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集团客户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0-032-04

集团企业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一般是指通过资本投入、管理控制或家族关联等多种关联方式形成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单位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有机联系(即家谱)的企业法人群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集团企业发展非常迅猛,截至2005年末,全国大型集团企业已达2845家,总资产超过20万亿元。

在集团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竞相营销和积极拓展各类集团客户,开展战略合作,对集团的信贷投放不断增加,集团信用风险也不断暴露,银行在众多集团风险案件中遭受了重大资金损失和声誉损失。近期,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修改后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再次预警集团客户资金链断裂风险。可见,国内银行加强集团风险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分析

1、集团由多个法人组成,关联关系日趋复杂。集团内的每一个成员企业一般都具有法人地位,在法律上是独立核算单位。集团关联关系主要通过资本投资链条形成,资本投资有全资、控股和参股等形式,并日益呈现出多层次特征,且层次之间很不平衡。通过管理控制和家族关联形成的集团也在逐渐增多,关联关系日趋多元化。如德隆集团曾控股、参股企业多达177家,银行贷款超过300亿元;华源集团控股6家上市公司,并有各种子公司400多家,公司层级超过7层。

2、通过频繁兼并收购进行多元化投资,迅速扩大资产规模。集团企业善于把握市场热点,兼并收购活动比较频繁,往往将触角伸向多个行业和地域。多元化投资时,集团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每有一个新项目就设立一个新公司,这样既能扩大集团规模,又能免受债务牵连。如三九集团通过并购扩张,曾经横跨7大产业,有56家二级企业和100多家三级企业,负债总额近200亿元。

3、集团企业发展模式是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集团多元化投资既是其融资冲动产生的原因,又是融资能力增强的通道。一般而言,集团可控制的企业数量与可获得的金融资源成正比,控制的企业数量越多,集团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就越多,筹资能力和还款能力就越强,从而形成了“投资融资投资”的正反馈机制。如托普集团曾经在全国各地大肆圈地,开设分支公司,建设托普软件园,颠峰时期拥有3家上市公司和140多家控股子公司。

4、大多数集团实行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大多数集团财务管理集中于总部,融资和投资都由集团总部统筹,集团内哪些企业需要资金,由哪些企业充当融资主体,都由集团计划和安排,以实现融资规模最大化和财务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因此,信贷资金往往实行“统借统还”,“短贷长用”也比较普遍。也有少数集团实行分散财务管理模式。如华源集团就是分散管理的典型,因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大量短期贷款用于收购,最终因个别银行诉讼收贷而资金链断裂。

5、注重社会形象和同政府的关系。集团企业为了不断拓展新的经营领域,寻求更大发展空间,非常注重培养同政府部门的关系,注意形象塑造和社会品牌建设,经常参与当地的捐资、助学、大型演出活动等,以提高其知名度。集团的控制人还常常参与对地方政府意义重大的活动,甚至积极参政议政,以获得政府较多的话语权。

6、集团系统性风险较高。随着业务不断扩张,集团以资本、管理和家族关联为纽带,形成了一条冗长的资金链,资金在各成员之间不断地流动,一旦资金链条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成员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资金链的断裂可能是因为某个成员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是来自于银行信用的突然缺失,可能来自供应商的债务追讨,或者其他融资渠道的变化。总之,扩张越是迅速,资金链条越长,企业就越脆弱,风险点就越多。如达尔曼集团,就是由于6000万元银行贷款不能续贷而资金链断裂。

二、国内银行集团客户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一)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导致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

羊群效应是指信贷市场中,大多数银行采取同样的信贷营销和信贷投放行为。首先,是否贷款先看其他银行的行动。比较极端的例子,A银行对C企业“只要B银行敢贷,我们就可以贷”,别人敢贷款成了可以贷款的理由,而不是理性去审视企业是否具有承贷能力和有多大承贷能力。这跟资本市场的跟风炒作非常类似。其次,片面认为“大即是美”。一定程度上,银行混淆了“大”和“好”的概念,迷信集团企业,对其行业、区域、政策和经营风险认识不够,把集团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良客户,但是否一定是银行的价值型客户,并没有进行深入的量化比较。第三,随大流有利于回避信贷准入责任。集团客户一般都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有一定资产规模,贷款给这样的企业,容易回避产生不良的责任。第四,对集团客户的法律风险缺乏认识。银行普遍偏好于对母公司贷款用于整个集团成员单位,忽视集团客户中无论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都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法律规范。

(二)银行过度授信“垒大户”,授信总量容易失控

首先,银行缺乏集团信用限额。集团企业一般在多家银行贷款,各家银行都会给予一定授信额度,但该额度并不登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只登记实际使用部分),加起来总额度往往远远超过集团实际需求,因此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集团信用限额。客观上,集团本身结构比较复杂,有的跨多个行业,旗下公司众多,集团的实际承贷能力也难以判断。其次,信贷系统支持乏力。目前,国内银行的信贷系统大多是基于单一客户开发的,对单笔业务、单一企业的信用限额管理是有效的,但不能有效地支持集团信用限额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基层行无法有效地控制和掌握集团的信用总量。难以确定全部关联企业,只能了解单个企业情况,进而对每个具体借款主体进行授信。第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国内银行目前大多实行分支行制,支行是利润中心,员工收入跟利润直接挂钩,贷款利息是主要利润来源,所以支行热衷做大贷款规模,“垒大户”成为必然选择,甚至不惜竞相降低利率和担保条件。此外,国内银行信贷供给过剩也为集团过度授信创造了条件。

(三)资金用途监控不到位,银行贷款沦为风险投资

许多案例表明,贷款沦为风险投资是集团风险爆发的导火索,一些集团急功近利,深度介入资本市场,以期短期内获取超额利润,有的集团甚至认为“资产运作是加法,资本运作是乘法”。一些集团偏离主业盲目做大,远远超出其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最终却失去原来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造成资金链断裂。在盲目扩张过程中,一方面,集团客户接受银行监督的意愿和配合程度较差,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争相追捧并大肆贷款,导致一些集团客户身价和债务倍增,有时银行为了掩盖潜在风险而借新还旧、被动贷款,甚至帮助集团从外部融资倒贷。有的银行一味迁就,对集团的资信真实情况和信贷资金运行状况不甚了解,致使贷后监督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关联关系复杂,集团账户众多,资金流动随意,占用现象比较普遍,使贷款监控非常困难,处于高风险状态可能还不知觉。许多集团从事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本地和异地融资、对内和对外融资、股本与债务融资相互交织,贷款承贷主体与实际用贷主体常常分离,也增加了贷款用途监控的难度。再者,银行缺乏深入的行业和企业研究,难以对集团资本运作和跨行业多元化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准确判断,有效控制风险就更困难。

(四)关联交易和关联互保容易放大信用风险

集团关联关系日益复杂,控制关系日趋隐蔽化,使银行难以掌握集团的真实家谱、控制关系和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和互保融资放大了信用风险。首先,集团关联企业财务信息可操作性大。由于关联交易在集团业务活动中占有一定比重,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调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信息失真。其次,关联担保增大信用风险。集团内企业之间通常采用互保形式申请银行授信,包括集团为其子公司、孙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为集团担保,以及子公司、孙公司间的互保。这些互保形式虽然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信用风险通过贷款担保链条在集团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系统性风险未能有效向外分散,一定意义上,银行对集团是信用贷款,实质上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第三,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抽逃资本(金),通过“隧道挖掘”剥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般情况是,在子公司获得贷款后,控股股东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往往利用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定价转移资产,抽逃资本(金),降低子公司的偿债能力,增大了信用风险。第四,集团在债务重组中悬空银行债权。在债务重组中,一些集团借助各种力量要求银行削债,侵蚀银行利益,有的集团为了逃废银行债务,利用内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通过兼并收购、破产在关联企业内部转移资产、债务,虚化担保企业的担保能力和承债企业的承债能力,把风险留给银行。如啤酒花曾对外担保超过17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以上,债务重组中银行受偿最终不足三分之一。

(五)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无法适应集团风险管理需要

目前,国内银行的集团风险管理仍主要沿袭单一客户风险管理模式。首先,集团信用风险管理主体明显缺位。究竟是总行、分行还是支行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并不十分明确。类似单户主要是支行管理,支行的市场营销力度重于风险管理,集团关联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往往很难全面了解集团整体情况,在业绩的压力下支行容易忽视整体利益,加上一些集团客户的家谱和经营结构复杂,使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其次,缺乏集团客户发现机制。正是由于管理主体缺位,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集团客户发现机制,授信人员在审查贷款时,发现甲企业与乙企业存在关联关系,才要求做集团统一授信,这是一种“点点式”的事后发现,发现效率比较低,何况集团关联关系正日趋隐蔽化。第三,管理主线不明。集团风险管理除了统一授信外,其他方面的管理线索并不明确。从集团风险案例看,关联关系、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是集团风险管理的关键。第四,管理工具缺乏。国内银行的信贷系统大多是基于单笔业务、单一客户开发的,既不能有效支持集团风险管理,也缺乏集团风险监控功能;客户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起步较晚,正在积累数据过程中,还没有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实践,其他工具如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就更为缺乏,集团风险更多是靠人的判断。单一客户的风险、盈利、成本尚且无法准确测算,集团风险管理就更难细化。第五,管理思维和管理习惯传统化。国内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多倚重审批环节,贷前、贷后相对较弱,而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于真实、及时、充足的信息,由于银行缺乏信息交互机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集团信息分布零散,在银行分支机构内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影响了银行对集团信息的全面掌握。信息闭塞极易造成授信范围过于狭窄,从而诱发错误的决策,甚至出现一些银行在收缩某集团的贷款,一些银行还在大力营销的现象。

(六)集团客户贷后管理难度大,贷款容易“见光死”

集团风险暴露具有延迟性,一旦爆发往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加上风险的系统性、传染性,“见光死”成为一种必然现象。首先,集团资金链比较脆弱。集团经营好比走钢丝,牵一发而动全身,链条上的任何冲击,无论是确定性事件,还是偶发性事件,都有可能使集团资金链断裂。其次,贷款用途监控困难。贷款用途监控是银行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实中,一些集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合同约定用途,将短期贷款用于投资(机)。而关联交易的隐蔽性,银行很难及时发现这类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对贷款用途监控的难度。第三,客户信息容易失真。集团存在关联关系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的不对称。一些集团编制会计报表的随意性大,有的有几套账,向银行报送的财务报表可信度低,加上客户跨区域、跨行业经营,不仅使银行贷前调查难以深入,贷时审查难以到位,而且贷后管理也难以实现。第四,缺乏管理集团风险的专业化队伍。银行风险管理从单笔业务到单户,再发展到集团,说明集团风险更加特殊,其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独立性工作,但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集团风险专业人员,缺乏集团风险管理的集中协调和统一指挥,仅靠集团涉及到的各家分支行协同管理,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协同内容更多只是额度博弈,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无法在贷后管理中形成合力。

三、国际先进银行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的经验

国际先进银行在长期的信贷业务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具体包括:

一是严格遵循“一个债务人的原则”。即不管一个集团多么庞大,结构多么复杂,集团内成员有多少,但在银行眼里,该集团都是一个债务人,并在这个原则下开展集团授信管理。因此,国际先进银行比较注重集团客户范围和关联关系的界定,集团关联交易披露也比较充分。事实上,这是搞好集团风险管理的前提。

二是为每一家集团客户配备一名“全球账户经理”,并建立相应的客户经理网络,实现信用风险的统一控制。“全球账户经理”一般设在集团公司总部或母公司所在地的分支机构,由其统一负责集团客户的所有事务,如评级、授信、业务组织、关系协调等,并由其呈报有权部门审批,“全球账户经理”代表的是总行。子公司所在地银行分支机构为其设一名“账户经理”,负责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定期访问子公司,了解其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并向“全球账户经理”汇报进展或变化。相应的,“全球账户经理”承担集团客户的所有风险,子公司所在地分支行不承担对子公司的业务风险,在银行内部,总行为分行提供内部担保,分行将集团风险转移给总行,实现对集团风险的集中统一控制。

三是银行内部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和信贷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系统的支持下,所有来自于集团的收入都记为“全球账户经理”的收入。信贷信息系统也可以对集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管理。所有子公司的“账户经理”通过信贷系统及时向“全球账户经理”传送子公司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业务、调查报告、融资情况等,“全球账户经理”汇总所有“账户经理”的上报资料并进行加工,在此基础上建立可以授权共享的集团数据库,供“全球账户经理”和“账户经理”在处理与集团及其子公司有关业务时使用,总行可以通过该系统在任何时间掌握集团及其子公司的业务情况。

四是按照“孰低”原则审慎处理集团及子公司的信用评级。通常,主要子公司的客户信用评级比照集团公司的信用评级掌握,银行一般会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出具担保或安慰函。所以,子公司的评级不会超过集团公司的评级,即使自动评分较高,也会下调至集团的评级。

五是严格实行集团统一授信并随时监控执行情况。对集团客户严格进行统一授信,既有授信主办行,也有协办行;既有总授信额度,也有结构授信、产品授信、期限授信;既有外部授信,也有内部授信,内部授信属于银行的商业秘密。外部授信收取一定承诺费,在承诺授信额度内,分行可以自行审批发放贷款,不需报总行。“全球账户经理”将总的授信额度分配给集团的全部或部分子公司,对业务发展较好的子公司进行倾斜,并预留一定的机动额度,以便对新业务需求及时做出反应。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均通过信贷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全球账户经理”可以在接受客户申请时准确掌握其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和风险敞口。

四、国内商业银行加强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

国内银行要避免“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依靠业务特色获得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步伐。资产业务加快转向零售贷款、信用卡、贸易融资业务,逐步降低企业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降低大企业大集团贷款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对于集团客户,应主动调整营销策略,以贷款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现金管理、企业年金、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特色产品,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而与集团形成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获取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第二,加快实施行业聚焦与信贷组合管理。行业聚焦与组合管理是商业银行预防行业风险和集团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行业、客户、地区、业务是信贷组合的重要维度。国内银行要以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RAROC等为基础手段,从全行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实施行业聚焦研究和股东价值导向的信贷组合管理,分享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果。第三,加强资产业务创新。基于国内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加强资产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国内银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客户财务管理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集团客户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资金统一结算、风险统一控制的内在要求,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型银行”,避免只有传统信贷产品的被动局面。

(二)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机制,优化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流程

搞好集团客户风险管理,必须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机制,国内银行要以集团统一授信工作为起点,尽快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统一集中的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总行对集团客户的集中管理与统一控制,拉直集团风险的报告路径。在总、分行设置集团风险管理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经理担当。跨国、跨省(区)、跨分行的集团客户由总行进行集中管理,分行内跨支行的集团客户由分行统一管理。直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调查、信用评级、统一授信、授信操作、贷后检查、五级分类、风险监控、风险预警、不良催收等全部信贷活动。其次,明确集团风险的管理主线和工具。管理主线就是要弄清关联关系、关联交易与关联互保,解决信息不对称;管理工具就是要充分发挥信用评级、风险限额、用途监控的作用。第三,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管理机制。在集团风险管理中,应按照“风险、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原则协调主办行与协办行的利益分配。凡是由总行集中管理、分行具体经办业务的集团客户,分行按业务量和风险度获取收益、承担经济资本、计提拨备外,应按照授信比例承担总行管理成本。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全球账户经理”的经验,设立全国性集团的主办客户经理,涉及业务的分支行设协办客户经理。主办客户经理所在单位就是主办行,协办客户经理所在单位就是协办行,主办行可以代表总行组织集团信贷调查、授信申报、信息搜集,组织协办行追踪集团成员间的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并对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所涉及交易对价的合理性,以及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将对成员企业偿债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形成对集团整体风险限额及其成员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协办行主要负责对应成员企业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完成调查任务,将有关信息向主办行反馈。第四,优化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过程本质上是信息管理。集团管理始于单户管理,但又有别于单户管理,其风险具有系统性、隐蔽性、破坏性强的特点,所以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应特别突出信息搜集、额度监控、贷后管理、信息维护等环节。集团主办客户经理要有很强的信息整合能力,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协办客户经理要及时向其汇报。授信审查人员要积极参与集团信贷调查,为合理适度授信创造条件。信贷部门应定期组织实施贷后检查,并在信贷系统中及时补充集团客户信息。

(三)加强关联交易和关联行为分析,建立集团客户发现机制

切实弄清集团的关联关系,有效掌握关联交易的实质和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搞好集团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贷前调查,提高调查水平,严把集团客户关联关系关。除了完成单户企业的信贷调查和信用评级外,还应深入调查集团的股权架构、主要行业状况、市场份额、银行融资和区域分布情况,弄清集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正确列出集团家谱,客观地提出集团信贷调查报告。在客户评级中,关联客户评级应不高于集团公司评级。如协办行发现集团某一子公司有特殊风险,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主办行,并对子公司评级作相应调整。其次,积极探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识别方法。通过集团业务经营和资金往来的关联程度、公司标识的统一程度以及集团成员对外投资和接受投资等情况,了解和掌握集团的家谱和管理方式。注重从控制(投资)、被控制(被投资)关系、交易往来及定价政策发现关联关系。对于没有表面控制关系的,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关联关系,有共同的所有者、控制者、管理层的企业也应视同集团管理。加强关联互保分析,分析关联互保的背景、总量和结构,确定关联互保的风险程度。第三,建立集团客户发现(生成)机制。一定程度上,集团客户的发现机制是银行集团风险管理的先导。国内银行应建立集团信息集中维护机制,改变目前的分散方式,具体可以由基层行提供集团客户信息,总、分行设集团风险经理集中录入。同时,严肃集团信息维护纪律,无论总行、分行还是支行,在营销中发现集团客户首先就应纳入集团管理,凡是不及时提供详细信息和纳入集团管理的,授信审批部门可不予审查。

(四)科学设定集团风险限额,防止过度授信发生

要有效避免过度授信“垒大户”,国内银行必须强化理性竞争、审慎授信的风险观念,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探索有效的方法,科学设定和管理集团风险限额。第一,建立集团风险限额确定机制。集团风险限额必须与其经营规模、财务状况、负债结构与现金流量相匹配。如根据信用评级和债项结构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主营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状况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净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结构确定风险限额,以及综合各种方法进行确定。其次,区别设定和使用集团风险限额。对于紧密型集团,要集中授信、分散使用,先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集团净资产规模和年度营业收入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负债结构及对应的偿债能力,确定集团风险限额。然后再考虑集团内单一客户的独立偿债能力、贷款串用风险、关联担保能力风险以及风险的传染性,审慎确定集团内主要成员的风险限额。对于松散型集团,则要分散授信、汇总管理。先分别测算集团成员企业的最高授信额度,再汇总测算集团整体的风险限额。第三,完善分支行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减少贷款规模在考核中的占比,突出风险价值导向考核,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理性、审慎风险文化落地生根,促进主办行、协办行积极参与集团风险全过程。

(五)强化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与还款来源监测

首先,密切关注集团投资行为。银行贷款应主要支持集团核心业务、核心项目、核心资产的流动资金需要,避免与高成长、高资本运作、处于高投资期的集团发生授信业务;突出支持平稳增长、专注主业、适度投资的集团,坚持流动资金不用于集团项目投资与并购支出。贷款发放后,要及时进行资金用途和流向管理,掌握集团核心现金流,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充分性。其次,要合理安排集团的资产业务品种。品种安排必须与集团真实需求相匹配,中长期贷款对应项目建设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避免短贷长占。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区分铺底性和临时性的需求。第三,贷款用途纳入合同条款管理。设置预防性条款,如信息披露与告知、资产转让限制、财务比例限制、关联交易限制、利润分配、交叉违约等条款,确保集团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第四,加强集团账户资金流监测分析。将银行的信贷系统与会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集团账户资金进出,跟踪信贷资金流向,监测其是否按合同使用,分析其真实还款来源。对存在异动流向的,及时采取措施。

(六)加强集团客户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完善IT支持系统

有效避免集团信用风险“见光死”,必须加强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并借助IT系统支持。一是加快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集团风险预警。国内银行要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风险预警模型,建设集团风险数据库,通过关键指标提前预警风险,及时做好风险评价,建立不良集团“黑名单”制度,前移风险管理措施。将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关联公司账户资金进出作为财务预警重点;将关联信息、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作为非财务预警重点。二是充实风险管理专业队伍,强化集团贷后管理。集团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落实风险预警要靠到位的贷后管理,这就需要一批专业人才,将集团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集中管理,严密监控集团的重大体制变化、经营财务状况、重大投资活动、核心资产变动、社会与法律活动,严密监控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活动、大额资金往来、资本市场举措,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等。针对集团客户不同的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采取不同的贷后检查频率和检查方式,并将检查发现的重大变化情况及时录入信贷系统。三是完善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包括集团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信息,以及集团风险管理中生成的评级信息、调查报告、检查报告、风险预警等信息,至少应实现以下目标:随时可列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清单,可以展示集团“家谱”;随时可给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在银行的每笔贷款;可以给每个集团所有企业设定最高信用限额。同时,系统应有充分的内外部接口,内部与银行会计系统、评级系统联通,外部与央行信用信息数据库、银监会大额授信违约统计系统、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企业纳税系统等连接,共享社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集团信息录入、查询、筛选的自动化。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7.

2.武剑.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J].当代银行家,2004,(6).

3.周江涛.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J].求索,2006,(01).

4.魏国雄.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J].中国金融,2006,(06).

5.肖永杰,霍东平.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论坛, 2006,(12).

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以上海为例[J].上海金融,2003,(08).

7.刘肖原,贾涛.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与信贷风险防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8.郭世钊,胡新林.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及其管理[J].企业经济,2006,(12).

9.王丽丽,张炜.银行公司金融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