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 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 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 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金融一体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包括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提出了挑战。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概念是以格拉斯为首的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
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霸权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的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像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改革;运输技术经济学;项目教学法
作者简介:武慧荣(1980-),女,山西夏县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讲师;邓红星(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DGY2011-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67-02
一、“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特点
“运输技术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交通运输领域内的应用,与工程实践联系非常密切,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交通运输相关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预测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最优性等特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技术、经济和管理复合型人才。
实际生产中,每项技术成果都会涉及投入、产出和经济效果等技术经济问题,因此,对即将成为工程师的工科学生而言,必须具备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但工科学生本身对该技术经济学科认识较少,导致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较大,例如在净现值的含义以及内部收益率的经济意义和计算方法方面即使反复讲解,许多同学仍然不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在毕业论文中不善于应用该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这对于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教学而言,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亟待改革。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另一方面要求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中心,通过项目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同时,重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合作者,应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应用原有知识、掌握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三、项目教学法在“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按照“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结合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应用项目教学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项目构建
按照课程内容特点将课程划分为2个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和理论应用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现金流量构成及其估算、运输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不确定分析等,这一部分理论性较强,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和精髓;理论应用模块包括运输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运输项目综合评价与决策、运输项目后评估、运输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这一部分是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使学生真正达到“明其理、知其用”的目的。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主线,所以项目的构建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首先教师以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经过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任务。
2.教学过程实施
(1)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进行组合,每个小组为一项目团队,设立小组长。项目小组选定项目任务后,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清晰描述项目背景和项目任务、项目计划进度表、调查内容、拟采取的调查方法、项目团队以及项目成果形式等内容。教师说明项目任务书的编写内容及方法,并随时提供咨询和建议。
(2)学生独立实施。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配置项目组人力资源,领会项目的筹划与分工协作,独立完成整个项目;学生要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在逐步的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工程项目的进度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这种团队项目操作的方法,既便于教师的监控和指导,又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能够提高他们工程实践能力。
(3)教师引导监控。由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重点讲授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如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技术方案的比较选择等内容,要求学生在项目的投资分析过程中体现上述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提供辅导答疑。另外,教师要根据项目计划进度表,对项目进展情况保持监控,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关注每个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课程快结束时,教师再从企业的角度介绍情况,评议学生的项目方案及工作过程,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感。
3.多维度、多主体全面考核
科学的评价考核是项目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结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特点,课程在原有试题考试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考核的内容,采用作业、测验、项目考核及期末考试的多维度考核方式。项目考核所占比重为20%,主要由项目研究报告和项目PPT汇报答辩两部分构成,答辩人从每个小组中抽签决定。项目评价包括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部分。项目组在总结成果时,不仅要展示最终的研究成果,还应该展示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思路、策略和不同阶段的成果,也就是说评价内容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评分过程采用项目组之间、项目组内部互评以及老师评定相结合的多主体评分方式。答辩结束后,首先由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根据研究报告和汇报答辩对该组整体进行打分,给出该组的平均得分;该组每个学生的个人得分由组员之间的互评初步给出,老师再从学生自身进步程度的角度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加分(0~3分),以鼓励基础较差但是通过项目学习取得进步比较大的同学。
四、结束语
基于项目教学过程中所选的项目是合作企业的实际项目或源于工程实际的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任务分工、协作、获取数据、分析预测、提出方案、方案评价、方案选择、撰写研究报告、汇报答辩等环节,这些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导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表明,在“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的讲授方式。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适合于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隽志才.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杨慧敏.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90-91.
[3]易焱华,冯玉东,冯明卿.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94-95.
[4]梁砾文.项目驱动模式下的博士生公共英语教学——“博士研究生国际会议英语”课程的组织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
1.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大一学生所开设的。
在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高考数学成绩及在中学时数学的学习状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平均分数40分左右(满分150分),甚至更低,这充分说明我们所教授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很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老师的讲解,存在重重困惑,甚至有学生说“:老师,我从小学就没好好学数学,我怎么能学会这么高深的微积分呢?”“老师,我来这个学校就是拿个毕业证!”“老师,人生多美好,为啥要难为自己?”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学生对待学习数学的态度不端正。
2.随着实训、实践课的加强。
作为公共基础理论课的经济数学课时在不断减少,在教学内容相差无几的条件下,这无形当中加大了教学难度、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3.教材适用性不足,数学知识未能充分地与经济知识有机融合。
目前,我学院所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所用教材简单化、系统化,但大多数内容还是以计算为主,仅少部分内容与经济应用问题相结合,考虑到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充分将数学知识与经济应用问题有机融合。
4.教师教学理念更新速度慢。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多是数学专业毕业,对所教经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了解有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偏爱数学理论、冷落经济应用的现象,使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
二、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经济数学课程也必须为这一总的培养目标服务。因此,要加强经济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充分发挥经济数学基础课的作用,以学生专业课程需要的数学内容为起点,以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经济与管理中的数学问题为中心,将经济案例教学揉入到教学环节,充分将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相融合。
(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设计
经济数学主要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具体有会计、审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不同专业对经济数学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色选取数学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对抽象的基本概念、定理等进行介绍其背景、含义,遵循简化理论内容的要求,又得让学生理解其实质,同时要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多举一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多地将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各个专业领域联系起来,这需要在教学设计合理化、最优化,更要突出基本思想、方法;比如以追求利润最大或成本最小问题引出函数最值的概念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合理恰当,比如引进数学概念时,可借助于几何直观图形、物理实验和现实例子,力求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切实符合学生理解接受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等教育技术手段,可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现数学中量与量的关系,将静态事物变为动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降低学习难度,突破学习难点,使得数学教学更为直观、生动、清晰,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这样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三、结语
一经济数学的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经济数学教学过程有关的各方面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经济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作为管理层的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及相关管理人员,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压缩学生总课时的背景下,往往优先压缩经济数学课程的学时,这样无疑增加了经济数学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直接参与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关师资人员基本上由数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并不熟悉经济和管理领域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引入实际应用实例如实介绍和阐述数学的工具性,他们忽视了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导致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专业课程脱节,不能将数学与经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数学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目前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数学教师,大多存在知识单一、结构老化的不足,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相关学科及前沿知识补充不够。而且根据大学工作考核和评估等条件,这些教师只是把其主要精力放在其自身的科研方向和课题任务方面,并没有有效关注大学经济数学课程建设及相应的教学改革任务。总之,与经济数学教学有关的各方面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其重要意义。
二围绕注重应用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概念教学时强调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众所周知,一切数学概念和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讲解数学概念时,一方面,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另一方面,通过实例等各种背景材料,以比较自然的叙述来表达概念的定义,尽量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从而减少其数学形式的抽象性。例如:介绍极限的概念时,从我国数学史上有名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为正多边形的边数),当越来越大时,就越来越接近圆的面积,当无限增大时,就无限地接近圆的面积,这时我们就说以圆面积为极限。也可以从截丈问题“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引入定义。有了这些经典实例作为背景,就可以顺势给出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而不是严格的定义。在概念讲解结束后,简要说明在计算复利息、物体的冷却、细胞的繁殖、树木的生长等问题都必须用到极限的知识。这样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或将要接触的与专业有联系的实例讲解概念,使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和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紧迫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视各章节后经济应用部分的教学
目前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逐步体现了经济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融合的特点,在相应的章节后都编排了数学知识应用于经济方面的教学内容。例如:利用极限讨论复利息问题,利用导数讨论边际与弹性、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讨论完备市场中的Pareto有效配置、利用矩阵讨论蛛网模型……对于这些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千万不能让学生自学,而必须充分重视该教学内容,安排足够的教学课时。进行这些应用部分的教学时,在计算的基础上务必注重诠释所计算出的结果的经济意义。例如:利用导数讨论弹性,计算得到某商品的弹性系数大于1,这个结果说明了该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较小波动会有比较大的反应,因此适当降低该商品的价格能够促使消费者大量购买,厂商虽然降低价格却因消费者的购买量大幅增长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节假日到来之际,很多商家搞促销活动这一经济现象,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弹性分析当前国家发生的相关经济问题。这样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经济应用数学这门课程的应用特点,也能看到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学生感受到的不是数学的抽象与枯燥而是应用与趣味,当然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设经济数学实验课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构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经济数学》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为了在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人才中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提高认识,全面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生产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 准确定位是前提
《经济数学》简言之就是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数学。它是以经济案例为载体,强调逻辑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通识课程。《经济数学》的作用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作用是为后续课程如《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会计》、《统计学基础》等提供“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因此它是一门工具课;而隐性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观察与猜想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分类与比较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等。通过长期数学思想的熏陶,潜在地传达数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导向,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一旦形成,学生将受益终生。因此《经济数学》又是一门文化素质课。总之,在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经济数学》,不仅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 优化教学内容是关键
教学改革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笔者认为,《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体现《经济数学》的现实意义;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将数学与专业融合,强化经济应用,在内容“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构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经济数学知识体系。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在《经济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首先,由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究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点与延伸面,并进行学情分析和就业分析,在此基础上,所有的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关的经济实例为背景展开,然后从案例的分析处理中引出数学概念,最后再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案例中去。对数学基本知识详细介绍其实际背景,穿插数学史,阐明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淡化系统的理论推导和繁琐的运算,突出理论方法的运用和相应数学模型的介绍。例如,我们在函数、极限与连续一章中,介绍了需求与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益函数、总利润函数、库存管理总费用函数等常用的经济函数;讨论了用水用电、医疗保险、网络通讯和义务纳税等问题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在金融实务等专业还进行了单利模型、复利模型以及连续复利的探讨。让学生在《经济数学》中随处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现实需求服务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3 改进教学方法是保障
面对同样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①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的观念,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以“学”为中心。②必须突出“启发式”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教室里昏昏入睡的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所获甚少,最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思维根本得不到体现。③必须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将高等数学抽象、复杂的思想方法直观化、简单化,让高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函数连续性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连续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理解掌握它的数学定义,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即眨一下眼睛,在眨眼睛这段时间里去感受气温的变化。再请他们思考在很短的时间内,气温为何没有变化?类似的现象还有哪些?怎样用数学式子来精确表达这些现象?这样学生便可顺理成章的理解和掌握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又如,在函数的可导性教学中,可以先告诉学生从图像上看可导的函数是光滑的曲线,曲线上“摸起来刺手”的地方就是不可导的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找身边不可导的点。这时学生显得特别兴奋,有的甚至指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通过这些简单、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好玩”,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④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函数弹性的教学,我们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摸清价格变动对服装和大米的销售量的影响谁大谁小的问题。学生调查发现,服装价格变动对其销售量的影响较大,而大米价格变动对其销售量的影响较小,从而知道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反映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呢?于是引出弹性函数的概念,并阐明其数学意义。紧接着将这一数学概念运用到经济上,得出需求弹性及其经济意义,并给出关于服装和大米的实例,让学生计算需求弹性并说明经济意义,从而领悟到需求弹性可以反映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进一步让学生扮演服装经销商和大米经销商,讨论各自的商品是降价还是涨价划算的问题,从而得出营销策略。这样一堂课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使学生有成就感,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意识的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先想学,继而会学的境界。
4 更新教学手段是趋势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革命,《经济数学》的教学也不意外。近年来,我们将单纯的“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用PPT电子教案,数学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取而代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虽然《经济数学》总课时有较大幅度的压缩,但是教学内容总量却有增无减,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同时我们还将授课教案、PPT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参考资料等在校园网上公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另外,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改变数学课只有习题课,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也是更新教学手段的途径之一。通过数学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独立参与中切实体会数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5 改变考核方式是出路
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长期以来,高职《经济数学》存在着考试功能片面化,考试内容欠合理,考试方法单一等弊端。只有采取科学的、开放的、包容的态度,彻底改变评价制度,允许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才能使广大师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实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转变。
时代催促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只有准确把握《经济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力度搞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庆华.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J].高师理科学刊,
2011.3,31(2)
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教学片段1】在生活原型中生长出概念
材料1:二年级小朋友60米跑了五次,时间分别如下(秒):15,14,12,10,14。60米我通常要跑?摇?摇?摇 ?摇秒。
师:这5次的时间不一样,说明跑得有快有慢,时间多说明跑得慢,时间少说明跑得快,时间越少就越快。
师:第二天,他回到学校,要填这张表格“60米我通常要跑?摇 ?摇?摇?摇秒”。当时,我正好站在他边上,我发现――这位小朋友填了15,却又把15涂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如果是我,我也会涂掉,因为这是所有时间里最慢的。(板书:最慢)他把最慢的填在上面,他甘心吗?(板书:不甘心)
师:后来,这位小朋友填了10,一会儿又涂掉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又要涂掉吗?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为什么?
师:10秒是他的最快成绩,他能不能每次都跑10秒啊?(板书:最快)
师:同学们,他最后填了一个数,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最后填了几?
师:他一定会填14,理由是什么?
生 :他两次跑了14秒。
师:在所有的5次中,14秒出现的次数最多。(板书:最多)所以,他填14,对吗?
生 :我觉得是13,因为他们的平均数是13。(板书:平均数)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 :12,因为这样保守一点。
生 :13没出现过,12有道理。(板书:没出现)
师:12和14比,14秒偏慢,12秒偏快。(板书:偏慢?摇偏快)
师:现在有3个答案出来了,你们觉得哪个答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生 :12、13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师:14最多,但偏――慢,12又偏――快,那么,有没有不偏慢也不偏快的呢?
师:13既不偏慢,也不偏快,那么,他能不能填13呢?为什么呢?
生6:因为它是平均数。
师:什么是平均数,谁告诉你的?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7:把5个数相加,再除以5,就是平均数。(板书算式)
师:13,这位小朋友根本没有跑出来过,你敢填吗?理由呢?
生8:虽然今天没跑过,但是如果下一次真的跑出来了呢?
师:他说现在是没跑出来,但是下一次呢,下一次有可能跑出13吗?(有)
师:虽然这5次没有,但第6次呢?(有)可能性大不大?(大)为什么?
生9:因为它正好不快也不慢。
师:13虽然现在没有出现过,但是下一次有可能跑出来。用这一个成绩来代表他的速度正好,这是最能代表他的成绩的。
师:小朋友们看过来,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可以算的,那这个算式算出来是不是13呢?自己算算看。
师:结果是13,说明13跟这组数有关系,原来13就偷偷地躺在这些数后面。
【赏析】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虚拟数的学习。于是,俞老师创设了一个用数来表示跑步水平的情境,成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借助跑步的经历,将“最快、最慢、偏快、偏慢和不快不慢”这些与平均数学习有关的知识储备提取出来,作为新概念学习的依托。课堂上,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对数据进行猜测、质疑和辨析,在否定之否定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逐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为数学知识。最后,俞老师通过巧妙的点拨,揭示平均数13与这组数据的内在关系,得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此外,我们还发现,俞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态度等),成功地让学生移情入境,让他们在“不甘心”“不好意思”中深化对新知的认可与理解。
【教学片段2】在数学模型中发展概念
材料2:活动棋子图。
师:想想,你可以从这里变出一个13吗?
学生操作(图2)。
教师板书:平。
师:平均数是平分(指图)、均分(指算式)来的。现在,你们知道平均数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1:平均数就是把5个不同的数变成一个相同的数。
材料3:15,10,14,12,14。
师:同学们,这几个数都很特别,你认为哪个数最特别?(13)
师:它有几个特点?
生2:两个,“不快不慢”和“]出现”。
师:符合这两个特点的数,我们称它为――平均数。因为这个数“正好”,所以可以代表这位二年级小朋友的跑步水平。虽然这个数没有跑出来过,我们可以“移多补少”得到。(板书:移多补少)
师:所以,他写多少是最合理的?(13)
师:这个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生3:今天要学习这个知识。
师:那你们学懂了吗?
生4:我有个问题,平均数也不一定是非要不出现吧?
师:那么,平均数可以出现吗?(可以)
师:比如说,第六次出现13。
【赏析】有研究表明,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还不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来直接形成数学概念,主要还是通过“行为性概念”来获得一些概念。这句“平均数是平分、均分来的”既展现了平均数“移多补少”的本质,又概括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直接就把抽象的平均数概念直观、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而且,通过对这5个数据的对比、分类,进一步放大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强烈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特别状态”,即不快不慢的正常水平;还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数学中的特殊状态,即虚拟性。此外,笔者还体会到,这个故事不单是讲给学生听的,更多的是讲给教师们听的――平均数的概念本来就隐藏在生活之中,平均数的算法是伴随着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总数除以份数只是一种计算的窍门而已。
【教学片段3】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概念
材料4:6和4;1,3和5。
师: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1:6加4,再除以2等于5。
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2:1加3加5,再除以3,等于3。
生3:1加2等于3,5减2等于3,平均数就是3。
师:有一条河,平均水深4米。最深几米,你知道吗?
生4:不知道,可能是6米,也可能是2米、1米。
师:如果平均水深1米,小朋友走过去安全吗?
生5:不安全,可能有的地方不止1米。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平均数)
师:平均数有什么用?
生6:它解决了代表一位小朋友跑步水平的问题。
师: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生7:不快不慢,正正好,可能没出现。
师:我们这个数(指13)这么特别叫什么数――平均数,那这个数呢?(指15)这个数呢?(指10)这个数呢?(指14)我们以后慢慢去学。
1 谈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高职经济数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仍然延续着传授式的教学,老师一味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一点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高职的生源一般是高考成绩偏差的和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本身的基础就不好,数学也不例外,学习的积极性本身就不高,所以传授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
高职经济数学中使用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包含了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它们和经济专业性有所偏离,甚至偏的很远。
高职经济数学中使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太简陋,仅仅只是闭卷考试,对学生思维开阔性产生了限制,他们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高职经济数学中的实践也不理想,理论多,时间少。
2 谈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种模式
(一)对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对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在以微积分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降低了。这种模式曾标志了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数学的改革,就是把微积分的知识点简单化,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有所填补。然而这样改革的矛盾很快出现了。
(二)高职经济数学中剔除微积分而进行的改革
由于不断的加深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微积分在经济类、管理类的课程管理中越来越少,因此为微积分的彻底去除奠定了基础,也就是高职经济数学中微积分去除,只剩下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如果在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用到了微积分的内容,那么老师就想办法自己解决。这样的改革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高职经济数学为满足专业而进行改革
在专业课程需要的情况下,让经济数学为之服务,即结果导向的增强了经济数学对专业课的服务。这种改革模式大大的增加了经济数学与专业的联系,将专业的问题抽象出来结合到经济数学中去,让老师可以有权利去选一些应用性强的内容来增强经济数学的灵活度。弊端在于在经管或者财会等实际问题中复杂多变,涉及到方方面面,将其直接的赋予数学上难度性太强。因此依旧很抽象,难以真正的实践。
(四)对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这种改革模式就是随着随教学方法改革来改革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因为高职的教学模式基本定型,所以只需要经济数学配合教学模式发展就可以了,很多教学的方法都陆续的在经济数学中体现出来。比如引进多媒体教学,或者引进数学的实验,将难以理解的东西公式化。 这样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效果的,它使得一些学生对经济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愿意积极的去参与进来。
3 谈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将数学的历史融入经济数学教学中
枯燥乏味的讲述数学,学生们肯定觉得头疼,不妨在讲到的概念中将一些历史背景加进去,也许对学生兴趣的养成有一定的帮助。例如讲到极限,老师们可以将古代的数学家刘徽在求圆周率的过程讲述一下,既圆周率就是求解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的面积的极限。它和极限的概念完全吻合。
(二)将数学建模渗透到经济数学教学中
高职经济数学中应用数学是重点,那么将它与专业相结合的第三方我们可以选择利用数学建模。建模可以成为二者的桥梁,更好的将二者连接。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综合能力,实践方面也可以得到锻炼。在经济数学中可以建立最优批量模型、最小二乘法模型和最优价格、成本的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使用它们。
(三)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的评价方面
设计;趣味性;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92―01
合理的数学作业设计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从根本上全面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长期的现实教学中,我们的作业设计仍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上,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那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我们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理念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然后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至成功,再从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从而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能使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有趣、主动学习的过程。
l.设计生动的情境式作业。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如,学习了“10-()=( )”的减法后,我根据课本图片设计了“小猫钓鱼”的作业:假如你是小猫,河里有10条小鱼,如果你钓上1条,河里还剩几条?钓上2条呢?钓上3条呢?……并列式计算。这样把枯燥的数学作业设计成鲜活的有趣味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能使其真正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从而主动地学习。
2.设计有趣的游戏式作业。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游戏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学生的内心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变为外部的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和满足。把数学作业设计成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复习“10以内的加法”时,我设计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让学生们扮演成邮递员小鹿送信,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小鹿要算出得数,送到黑板上有相应数字的信箱里。这种作业方式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
二、作业设计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l.设计调查性作业。课本上许多生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生活条件的差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或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如,学习“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时,我让学生从各个电器超市里调查常用电器的价格,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由于收集到的数据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比出大小,从而总结出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的比较方法。
摘 要 面对市场经济提出的诸多改革方案,企业在新市场环境下需要转变的经营策略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要求。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现代产业经济开始朝着高科技、高水平、高质量等方向转变,这奠定了技术密集型企业经营体系的推广应用。本次分析了科学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的特点,提出了新型产业改革趋势及经营策略。
关键词 技术密集型 经营模式 改革 对策
基于先进经济学理念指导下,我国产业科技开始呈现了多种形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作为一种高端产业的发展模式,技术密集型企业经营要结合其特点,编制针对性的营运方案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特点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往往同各行业 、部门或企业的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成正比,而同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用手工操作人数成反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经营之后,国内密集型企业的数量持续上升,这标志着新型产业结构逐渐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带动了整个市场经济模式的积极转变。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特点:
1.技术性。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科技的应用代表,凭借其数据处理的多项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中。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企业日常经营模式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原始办公系统由人工转向计算机自动化,帮助企业实现了营运体系的优化升级[1]。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要经过多道流程,生产及经营数据是计算机信息操作的重点环节。
2.收益性。技术密集型企业创造的收益更高,其以初期低成本投资作为项目资金,在科学技术及现金设备的帮助下,实现了经营收益的稳步增长。以生产型企业为例,车间生产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科学技术作为产品研发中心的应用支撑,产品售后配备了专用的服务系统功能,这些都为企业创造收益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日常盈利水平的提高。
3.便捷性。技术密集型企业经营采用自动化系统,将信息科技作为整个企业内部营运的指导中心,这能够为办公人员提供很多的便捷性,也为生产人员搭建了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平台。例如,企业职员通过计算机平台处理办公数据,不仅降低了数据处理流程的时间消耗,也提高了数字内容处理的准确率,为相关数据使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科学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改革的趋势
新经济理论指导下,国内开始出现了一些先进的产业经营模式,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方式。由于采用了诸多科研成果,此种经济模式在运营期间实现了收益水平的增长,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市场战略的指导。笔者认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营模式的改革趋势更加综合性。主要包括:
1.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营的根本,这是由于科技化生产来源于技术应用,而技术价值体现于各种资源的分配。未来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加注重于资源的优化配置[2]。例如,要扩大对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开放,利用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力量加快工业的发展,推动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以此为基础促进企业经济规模的较快扩张。
2.宏观调控。国家是经济产业的调控者,国家应强化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工作,以科技研究成果为引导开辟新经济模式。一方面,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要尽量减少以至取消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公司,以此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线索。经过宏观调控之后,企业的经营方式更加合理化,对应创造的收益水平更高。
3.综合竞争。社会科学技术是时刻变化的,每一项科技成果都尤其特定的使用周期,超出这个周期则会失去其产业应用的价值。未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容更加多样化,要提高企业尤其是企业的竞争程度,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的调节功能。只有通过市场竞争促使产品尤其是轿车产品降低价格和利润率,才能有效地掀起和推动企业的购并、联合浪潮,从而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三、新经济战略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措施
新经济战略模式下企业要开辟新型管理体制,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的经营调控。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基础,政府的作用主要应着眼于完善和加强市场机制的功能,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产业环境和资源流动的体制条件。推动企业之间的购并和联合,并通过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推动企业资产重组的顺利进行,加快工业的产业集中和规模升级的进程[3]。加快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实现进程,更好地参与到技术性产业经营中。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有两种途径,或是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
结论:总之,科学技术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科技指导现实经营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以科学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改革趋势为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改革方案,这是企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爱萍.科学技术密集型企业经营的特点分析.经济周刊.2010.19(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