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范文

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

第1篇: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流程;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83-02

教育部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丰富和积累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生物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学生在校内外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进行的有关观察、考察、采集、实验、收集、制作、种植、饲养、研究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生物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实验、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形成爱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

1.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2.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3.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落实开展各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

下面以《调查双流蛟龙港活水公园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例,谈谈如何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

1.确定活动课题

首先经过指导教师和课题小组长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讨论,确定活动课题:《调查双流蛟龙港活水公园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2.制定活动计划,形成活动方案

师生共同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包括研究背景、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参加人数、活动方案等,做到有的放矢。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有严重的危害,同时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污水是怎样产生的,对环境有哪些影响,怎样对污水进行处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走进蛟龙工业港活水公园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内容

本次课题分为6个子课题:

①调查蛟龙工业港污水来源

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工作人员、收集资料、统计分析,调查蛟龙工业港的污水主要来源。

②探究污水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地观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等方式了解污水对生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说明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③调查活水公园污水处理流程

通过实地考察、询问工作人员、查阅资料,了解A平方O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了解该流程的工作原理、优点及弊端。

④研究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研究不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查阅资料研究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利弊。

⑤探究污水处理的再生品利用

了解污水处理后有哪些再生品,这些再生品怎样被利用,尝试提出合理的建议。

⑥从污水净化谈水资源保护

谈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提出保护水资源的的建议和措施。

活动目的:

(1)了解污水的来源、产生的原因、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的流程等,感受生物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学习和实践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调查、走访、设计实验、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参观调查阶段

(3)分析整理汇总阶段

3.实地考察

研究小组在教师带领下来到蛟龙港活水公园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收集相关资料、询问工作人员、记录拍摄、采集水样、设计探究实验等。

4.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成果

返校后,分析整理资料,通过网络、书籍等完善资料,形成成果,制作PPT。

5.成果展示

各小组活动成果以PPT的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PPT主要包括4个部分:活动准备、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感悟及反思,其内容有:

(1)活动准备

展示小组成员及分工、器材准备、研究方法、活动方案、活动前收集的相关课题资料、提出研究的问题。

(2)实地考察

以照片、图片、视频、录音、解说等方式展示小组活动过程。

(3)整理资料,形成成果

课题总结,阐述本研究小组观点,解决活动前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4)感悟与反思

总结本次课题的感悟与反思,收获与不足。

如:目前,污水处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合理、更科学、更环保节约的方法。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找到污水产生的源头,减少污水排放而不是任其产生了污染问题再处理,这是本末倒置了。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污水的危害,污水处理的流程以及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环保意识。

此次活动存在的不足:活动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分工明确,提高活动效率;面对大量的网络资料,缺乏筛选能力;活动后,应及时整理资料,避免一些珍贵的照片和重要的信息丢失;社会经验不足,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三、开展活动课后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能在快乐中主动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促进。现在,我们的活动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

1.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将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应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2.活动课应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扩大活动的范围,尽量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才智的空间和机会。

3.适当地开发选修课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提高活动的选择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个体的技能和优势。

4.将开发的活动课课程编制成校本教材,并且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让活动课的教学更加规范有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5.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但如果教师组织不当,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忽视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思维的内化。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需要在活动前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搜集资料。

第2篇:初中生物学科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 生物课堂 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生物实验 多媒体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上的课,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恰当与否和技巧的高低。生物学科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不参加中考,被认为是小学科,家长、学生甚至有些学校都不太重视,这对我们教小学科的老师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回到生物学的课堂上,使学生真正喜欢这门学科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的重要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学生一旦对生物学科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谈谈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构思好课堂导入,上课时在一两分钟时间内,用极简单的语言或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我在教学《昆虫》一课时,课堂导入如下:首先出示两只差不多大小的活蝗虫:“如果将一只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胸部和腹部露在外面,另一只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头部露在外面,请同学们猜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立即议论开了。不少学生联想到人及其他熟悉的动物,就得出“头部浸入水中的蝗虫会死”的结论。再问:“真的是这样吗?”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迫切想知道结果。接着安排两位同学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实验,其余同学兴致盎然地观察实验。结果发现:胸、腹部浸入水中的蝗虫死了,而头部浸入水中的蝗虫仍然活着。此时学生的兴趣再次提高,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为什么呢?蝗虫有鼻子、眼睛和耳朵吗?它是怎样呼吸的呢?它的身体组成怎样?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样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确定了主要目标,使学生自然、主动地进入探究学习阶段。

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提升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物是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生物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习兴趣。

1.适时补充课堂实验,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实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饮食与营养》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淀粉的性质和检验方法,我让学生前一天在家里用稀粥汤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字或画上图案,并晾干备用,上课时首先给学生讲一则小故事:在狱中用稀粥汤在破纸片上写下密信,巧妙地骗过看守,托人送给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看到破纸片,上面什么也没有,但很快便心领神会,他将纸片放入面盆的水中,滴入碘酒,很快便显出蓝色字迹。学生听了觉得很神奇。我让他们将准备好的白纸放入水槽的水中,滴入碘水,立即显出蓝色字迹或图案,学生顿时学习热情高涨。这样,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学生既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又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印象,学习的信心大增,学习兴趣更浓。

2.设计家庭小实验,将学习兴趣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了解生物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生物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此时,家庭小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家庭实验外,有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家庭实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没有光叶绿素就不能形成,我在上课前十天就要求学生,在自家菜地里做两个实验:一是选择一棵长势好的青菜,用双层黑塑料袋将其中两片嫩绿的叶片包扎好,使其不见阳光。二是选择一小撮的韭菜,在上面先盖上稻草,再在草上撒些泥土,使其不见阳光,十天后打开观察。学生惊奇地发现都变黄了。结合家庭小实验讲解光合作用条件,很好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习很轻松,既学到了书本知识,又懂得了农业上生产韭黄、蒜黄的原理,体会到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还激发了进行课外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增加,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赏心悦目的电化教学可使生物教学锦上添花。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现教师不易讲清、实验不好做、学生不好理解的一些画面,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领域,常常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材料提供直观的图像,使学生耳、眼、脑并用,在促进各个感官同时受到刺激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能让学生在欢笑声笑语中悟出生物的奥妙与真谛,有效地提高信息强度,使理解记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形成深刻的感知信息。如在讲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通过幻灯片展示小肠壁的构造,食物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的消化过程,小分子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学生观看后一目了然,印象非常深刻。再如,在学习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通过观看幻灯片,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毛细胞层层向里渗透,最后进入导管,同时也看到营养物质和无机盐先溶解于水中,随水流被吸收到植物体内,这些通过将微观粒子变成宏观图像的手段,不但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更轻松、更愉快。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学以致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21世纪对现代中学生的要求,是对中学生物教学的要求。当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时,其兴奋与喜悦是无可比拟的,这会使他们兴趣高涨,不知疲惫,进而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了“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后,我让学生为实验园地的青菜浇施一次过浓肥料,要求学生解释一次施肥过浓为什么出现烧苗现象,如何采取挽救措施使萎蔫的青菜恢复正常的状态。在学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要求学生解释“作物种的过密过稀为什么不能增产”。这些生活、生产实例,既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感到所学生物学知识都是有用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生物奥秘的热情。

五、抓住关键问题,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