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计划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历史沿革;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也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于公共管理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社会的公共管理是研究学科经过调整后而催生产物,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反映国家政府对社会良好治理的强烈需求。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学科已经随着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而随着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文明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治理范畴。就我国的公共管理的研究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个学术理论的基础不厚。因此,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现状及问题正视以及重视,更多的实在倡导研究的规范化,以及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引进以及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研究的优势,以达到形成中国社会特色主义的公共管理理论的目地。
1.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也即是:1979-1988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88-2005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以及2005年至今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下面主要就这三个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1979年,我过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当时政管理体制的不实用以及不适应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解决时展中的复杂政治以及公共管理行政的交织的问题,国家在院系学科的调整中开始逐渐的恢复以及重建公共管理学科。
这在个恢复与重建时期,由于社会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本身的自我意识较差,学科也缺乏较为明确范畴体系,在研究与教学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主要是注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领域以及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而在此时期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主要强调的计划性人才培养,也即是根据国家在某方面的任务导向,进而实行计划培养,以达到国家圆满任务完成的目地。
1.2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年)
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会,之后我国其他各省市地区也随着成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学会,这也标志这我国的行政管理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正式成为了显学,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开始注重于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方面等等的实际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了整合以及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以引进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主,由于整合导致公共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没有自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初期的特殊性,我国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定位,未有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学术争鸣局面。而在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之前的计划性人才培养方式,在思想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从而开始注重于对经济决策、管理以及经营型人才的重点培养,以达到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1.3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 至今)
2005年,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年,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从整合以及盲目扩大发展的时期正式进入了优化与提升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开始注重公共管理学科的质量发展,强调的社会的需求,抓的是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开始注重多专业多角度,也即是从公共管理相关的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都专业多角度来探讨我国的政党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以及人才的基础。而在学科的才培养方面,注重对实践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以求能够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2. 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厘清和优化、需要进一步的内外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三个“进一步“,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基本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失业以及研究的问题也逐步的与现实接轨,也逐渐开始将理论在实践验证。但是,以目前全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政府、社会以及公民的三方参与国家的治理已经成为了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这对于社会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进一步的厘清和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寻求解决社会公共管理所现实问题的方法和依,从而进一步的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用服务的态度去发展社会的公共管理体系结构以及行为模式,为社会的前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解决公共组织以及政府相关组织管理的社会事务问题为目的,和以研究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科学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为目的的研究型实践性学科,其本身涉及的学科较多,属于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多样性的学科,需要融合以及发展各种学科知识。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在各学科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化,以及进一步的融合公共管理学科下,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二级学科,想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进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公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
2.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来说,要想求的更好的发展,那就应该从“人”这个基本点入手,因此,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应该注意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学科队伍等等建设。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来说,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弊端,也即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细化、管理学科的专业设置窄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大类培养,以及重视方向特色等等创新,从而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创新与特色共存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从学科队伍的建设来看,主要就是应该注重合理的学科方面的学术梯队结构的建设,以及高素质高素质学科教学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制度,从而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已经成为我国影响较大,发展前景较大的社会科学研究学科。从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已经与我国的公共管理发展实践相融合,也基本做到了顺应目前国际先进的公共管理学科理以及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应该确立其基本的实践范围以及重点领域,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能够建立其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结构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达到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结构整体服务功能的目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崔佩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 理论前沿, 1992, (2): 9-10.
[2]沈亚平主编.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 中国行政发展30 年[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8.
[3]薛澜, 彭宗超, 张强. 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J]. 管理世界, 2002, (2): 43-56.
[关键词] 管理学科; 课程群; 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4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79- 02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程,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生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群建设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一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课程群建设是提高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建设的基础工作。
1 课程群的内涵
目前对课程群内涵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第二,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3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第三,课程群是指若干门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四,课程群是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性、相承性、渗透性、互补性的几门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第五,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课程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
对课程群的内涵虽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共性是主要强调课程群内部课程的相关性以及综合性。课程群并不是简单的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构筑的有机的课程体系模块。课程群的建设主要涉及课群的组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2 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课群的组建
我校管理学科目前涉及工业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8个专业。管理学科经营决策课程群包涵的课程主要有:管理运筹学、统计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系统工程等4门课程。这些课程性质相近,内容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经济管理中所应用的预测、决策及建模优化等定量方法。这些课程的共性为应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并且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范畴上属于以定量方法为基础的课程群。
2.2 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对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统一协调组织,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进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管理运筹学、统计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系统工程这4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许多重复之处。可将这4门课程融合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找出各门课程的侧重点,进行再分解与设计,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例如,管理运筹学课程中预测分支所涉及的确定性决策问题、非确定性决策问题以及风险性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在经营预测与决策和系统工程课程中都有所重复,管理运筹学课程方案排序分支中讲述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系统工程课程中也重复讲述。还有定性与定量的预测方法在经营预测与决策和管理运筹学课程中均重复出现。学生对相关内容虽然多次重复学习,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当其面临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问题时,仍然感到无从下手,经营决策课程群建设可以压缩课程重复内容,并将4门课程内容整合为预测、优化建模和决策3个模块,使得学生系统掌握解决企业运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定量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师的课程群建设理念以及教学能力也是课群建设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课程群内所有任课教师要对课程群中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讲授一门课程的同时,能拓展到与其他课程相联系的前沿性知识领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课程群的师资队伍,从结构上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研究生学历教师为主体,并可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即课程群建设的负责人,带领课群内全体教师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开展课群建设的各项活动,最终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及科研团队。
3 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类课程群建设策略分析
3.1 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课程群建设经验,重视定量方法课程群的地位,构建校本特色的定量方法课程群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对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定量方法课程群设置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强化了定量方法的地位。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在本科生培养中注重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培养,包括数学分析与建模、概率论与统计推断、问题求解、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经济分析、团队与领导能力、谈判能力、计算机编程。其中半数以上需要以定量方法课程为基础。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本科专业注重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能力。 在统计学、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决策分析、确定型模型及其优化、随机模型及其仿真等课程中均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也十分重视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的建设和改革。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50门课程中,定量方法课程占40%左右,其中在开设的专业课9门课程中,定量方法课程占6门。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11门核心课程中,直接或间接与定量方法课程有关的课程达8门之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对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类课程群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验,并构建校本特色的定量方法课程群体系,即经营决策课程群,旨在使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的精髓与核心知识,提高学生使用定量方法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2 设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
对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还应重视实验室建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课程群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设计,具体涉及经营决策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课程群的实验教学环节设计等。在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时应体现专业特色,即按照管理学科各专业要求,有区别地设置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等。例如,在优化建模实验项目设计时,对于工业工程专业,应以生产计划制订问题、运输问题、库存控制问题等为主要背景案例;对于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则应以投资问题、成本控制问题等为主要背景案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应以产品定价问题、营销计划制订问题等为主要背景案例。我校目前对管理运筹学、统计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系统工程这些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多是对理论的掌握,因此有必要设置综合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定量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全面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评估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为确保课程群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对课程群建设整个过程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也尤为关键。课程群评估体系建立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关键在于制定完善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立项指标与验收指标。立项指标中一级指标包括组建基础、可行性两个指标。验收指标中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效果、课程群特色6项指标,并对每项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分,确定其二级指标,并详细说明每一项指标的主要观测点及评估标准。
4 总 结
高校的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课程群内涵、课群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群建设的实施策略几个方面对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课程群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究。对我校管理学科经营决策课程群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更加深入的实践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必裕. 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3).
[2] 谢文武,韩瑾. 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的融合——以金融核心课程群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3] 刘思峰,方志耕,党耀国. 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摘 要:《管理学》是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绩效观,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学 实践教学 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66-03
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具备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层管理者的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文章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文献调研[1-3],设计了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1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地位:管理学课程实践是一座桥,桥的一端是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桥的另一端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课程实践应运而生。
(2)实践作用: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因为管理学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课程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依据教材,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四大管理职能。
(2)能力目标:①制定计划、编制计划书的能力;②绘制组织结构、编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③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④控制会议时间和进度的能力;⑤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备基层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3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该专业招收学生中往往是女生较多男生较少,所以班级整体比较内敛、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对象分析,采取了针对措施。第一,实践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可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实践小组的划分要综合考虑性别和性格因素,每个小组5~6人,必须男女搭配,而且每个小组至少1~2人性格开朗,积极活跃,这样可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4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为实践学时有限,所以针对这四大职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分别设计实践项目,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共有5个实践项目。
(1)策划一台班级晚会,制定计划书。(划能力)
晚会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如2周一次的团日活动、元旦晚会等,所以这个实践项目对于大一学生非常适合。
(2)调查本校组织结构,绘制组织结构图,编写职务说明书。(组织能力)
社会调研有一定难度,而调研本校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实地职能部门咨询访谈,来完成这个任务。
(3)如果我是班长――为班级制定激励计划。(激励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最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为班级献计献策。
(4)某研究所周五下午例行会议的控制。(控制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主要是对会议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把会议精简又能处理所有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解决的。
(5)实战分析――视频案例:黄女士的蜂蜜事业。(综合能力)
这是个视频案例,选自赢在中国第一季,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决,可以调用所有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例演示法。第一个实践项目是晚会的策划和计划书的制定。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足球比赛策划书,讲解其中的要点,比如计划书的框架组成、5W1H的体现等,给各小组制定晚会计划书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2)调查访问法。第二个实践项目是对本校组织结构进行调研,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给学生讲解调查访问法一些要点,然后各小组可以用互联网搜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完成任务。
(3)头脑风暴法。第三个实践项目是以班长的角度,为激励班集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完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4)启发引导法。第四个实践项目是对会议出现时间拖沓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回顾管理中控制的类型和含义,以此启发各小组如何使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解决问题。
(5)视频案例法。第五个实践项目是一个视频案例,视频能声情并茂地展现问题,吸引学生,激发最大的热情和兴趣。
6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学时
根据所在高校情况,制定实践课时为12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
7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
7.1 实践的教学组织流程
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在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有6个环节。
第一步,布置实践项目。首先把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步,搜集资料。学生理解项目的内涵和要求之后,各小组就要搜集材料,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等等,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源。
第三步,小组讨论。在搜集资料后,各成员带着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自己小组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并撰写项目报告书。
第四步,成果汇报。在撰写报告书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
第五步,教师点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尚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第六步,成果完善。各小组在听取教师的点评后,修改和完善报告书。之后开始第二个实践项目,以此循环。
7.2 小组成员角色分工
根据学生人数,5~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角色应有: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撰稿人、发言人。
组长主要负责主持大局和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组长就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
资料搜集员必须是全体小组成员,组长对需要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分工,避免对资源的重复搜集。
记录员应该有1~2人,负责记录和汇总小组讨论中所有成员的发言。因为小组讨论时可能比较激烈,出现的意见比较多,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文字工整、具备速记能力的人担任此角色。
撰稿人负责对汇总后的发言再提炼总结,撰写成果报告书。因为信息量较大,需要撰写出结构清晰、辑缜密的报告书,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思维逻辑强的人担任此角色。
发言人负责在全体班级成员面前,用课件的形式汇报本组成果。因此组长应该任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课件制作、不惧怕三尺讲台的人担任此角色。
8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考评的策略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实践成绩由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两部分组成,即“实践成绩=成果考核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其中,成果考核方法见表2,过程考核方法见表3。
9 结语
文章设计的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多年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秋霞,高洁.管理学课程多样化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28-129.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素质;理工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131-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管理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组织和人生中。“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
1管理素质概述
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素质的养成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作用的共同结果,但主要是经过长期内化学习而凝结起来的,一经形成便对个人与群体起长期作用。管理素质是指管理活动的主体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格、行为倾向等个人特征。管理素质培养在于引导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发展,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最终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及多维视野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管理素质的内容丰富,具体表现形式多样。本文主要针对于理工科学生管理素质培养这一目的,着重探讨以下管理素质:①决策素质。决策素质是管理素质中一项最重要的管理素质。要求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对策等的制订,为组织所有的经营活动提供及时正确的市场依据,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②沟通表达素质。沟通素质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具体需要强化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对各种表达工具深入了解,达到管理者应有的程度。③人际协调素质。人际协调素质是指掌握疏导技巧,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进行组织成员的沟通,为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制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④动机激励素质。动机激励是指依据人的行为动力系统的活动规律,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持续地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其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之中,维持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⑤团队协作素质。所谓团队协作素质,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素质对于一个团队至关重要。
2理工科大学生培养管理素质的必要性
理工科教育由于能够直接形成学生的具体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具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因此理工科大学课程设置中片面性太强,科学技术课程压力过大。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缺乏管理素质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作为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国家的兴衰、企业的成败、家庭的贫富,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如果说理工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话,那么,管理学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 “做好”。理工科大学生更善于理性逻辑推理和数字运算思维,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修养、行为心理等人文社科知识思维方面有一定的缺乏,尤其管理素质的缺乏容易导致挑战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并且对事情不能做出全面有效的分析。未来的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决策、沟通表达、人际协调、动机激励、团队合作等管理素质,是复合型人才,因此理工科学生需要学习管理学,需要懂得管理学知识,这对理工科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3管理学五种基本职能的含义
管理学研究对象在于人和组织及其管理问题,它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实践艺术性,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抽象性。关于管理的基本职能分类,管理学界说法不一,但都是对管理职能内容的基本概述。本文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计划职能。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计划是组织按照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方案对其各种经营活动及其所需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统筹安排的工作。
(1)组织职能。所谓组织是指“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组织职能是管理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与职务设计,配备人员,并合理的确定各自的职责与职权以及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得认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
(2)领导职能。所谓领导是指“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作贡献”。领导职能就是领导运用法定的权力,主导和影响下属,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主要包括解决冲突、选择沟通渠道等活动,单核心是发挥领导的影响力,激励调动下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检测、评估和调节的活动。同时它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控制活动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创新职能。我们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领导者要善于机动灵活地变换原定的领导策略、形式和方法等以适应任何变化。创新贯穿管理活动的始终。
4学习五种基本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4.1学习计划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计划职能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计划工作的程序,了解战略的类型,战略分析的方法;学会网络计划方法,SWOT分析方法等具体的管理技能。计划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问题,逐步培养系统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培养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正确决策的素质,目标引导行为素质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制订各种计划,例如对于自己作息时间计划、任务完成进度计划等。
4.2学习组织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通过了解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集权与分权的作用;掌握职权配置的方法;理解规范化管理;掌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关系;学习人员配备的原则方法;掌握组织变革的知识。这些组织的基础内容对理工科学生快速接受岗位职责,融入组织文化,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发展,对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3学习领导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领导职能使学生了解权力的实质,掌握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掌握各种激励理论与方法的比较;了解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如沟通表达素质,人际协调素质,动机激励素质等;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相应的管理素质提升具有指导作用。
4.4学习控制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在掌握了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预算控制;控制的过程,控制标准的制定,预算控制的制定和执行等有关控制职能的管理知识后,有利于我们熟悉企业流程,提高管理控制素质。预算控制制定的学习能够是学生学会报表的阅览,有助于培养工作中不同部门之间沟通时需要具备的表达沟通素质。
4.5学习创新职能提升管理素质
学习创新职能的内涵后能够理解创新的含义和创新的基本内容;了解创新的过程;能够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创新的解决办法。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善于机动灵活地变换原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形式和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是每位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创新应变素质。创新存在于整个管理活动,创新素质是各种管理素质的基础。对创新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思考怎样提高效率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超越。
5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成为社会组织和群体发展不可缺乏的关键因素,在组织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素质的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管理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组织安排和发展,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工科学生在面向社会组织择业时,一般将自己定位于一定层次的技术与管理的岗位,《管理学》课程能够促进对理工科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与管理能力的提高。管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日常生活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对工作产生极大的积极促进作用。管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使理工科学生日后成为既精通技术,又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周建临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何种秀现代管理学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5] 何亚卿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2)
[6] 纪尚革,钟怡海,岳新利管理学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个性差异比较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8(6)
1、教学目标不明确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学会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活动,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管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教学,而忽视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基本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2、教学大纲不确定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体现着课程教学的目标。但是,现实的管理学教学中,普遍还没有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完善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授课缺乏统一的依据,随意性很大,不能与其他专业课程很好地衔接起来,起不到专业基础课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等用人单位要求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深厚的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目前《管理学》课程上要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不到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所应有的作用。
4、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目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多采用课堂面授的形式,较少使用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也多为传统的讲授方法,诸如“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等其他教学方法采用较少。因此,往往不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我校管理类专业总的培养目标是“中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基于这一目标,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管理学》,应紧紧围绕“应用”和“基础”这两个基本点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让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要力争将这两个方面有机融合,渗透于管理学教学的全过程。
2、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一定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的规划、学时的分配、考核点的确定、考核方式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全新改革,最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指南。
3、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但成功的管理模式不能简单地被复制,更不能简单地重复。因此,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更要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从学中做,做中学。在这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企业可依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安排学生的实、见习岗位,专门安排师傅加以指导,并优先吸收优秀毕业生在企业就业i学生可以有机会学习有关企业一线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自己运用管理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学校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带领学生实、见习的过程中,分享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显然是企业、学生、学校三方互利共赢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高校学科;公共管理;发展对策
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涵义
(一)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引导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活动为基础、背景开展起来的,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需要大量、不断的实践活动作为助推器,才能更好的创新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各种管理知识,并且通过课程的安排与计划,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转化成管理经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速度。
(二)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理论的全面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指导性、引导性的学科,其根本在于公共管理包含了的理论全面性、综合性,并且可以和高校中、社会中的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二、加强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与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与市场经高度协调、统一,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就是在这样的的前提与换件下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学科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并且可以提高社会建设中管理层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且运用有效的手段进性加以解决,确保学科发展具有规范性和有专业性。
(二)高校公共学科建设与我国国情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推广,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中,高校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科进行调整以及学科结构的整合,更是为公共管理学科建立打下了基础。新时代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专业型人才的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并且直接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三、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
(一)公共管理学科授课情况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导致一部分老师对公共管理的内涵与范畴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因此在课堂中无法把公共管理的特色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欠缺,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趣,还导致学科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违背。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是一门融汇各个领域理论与知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较高、社会实践能较强的专业型人才。目前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建设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同时,设置了管理、经济学、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关课程,从课程的编排上貌似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都有一定的弊端。首先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不甚了解,对于繁复的教学内容,更加无法定位好自身的学习方向与发展方向;其次是繁复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只能做到拓宽知识面与结构的作用,对于培养专业型人才并没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论广泛、术业不精的不良结果。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公共管理课程的建设中,理论课程比重更多一些。一些高校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设置了实践基地,但是由于从教学结构中仍然偏重于理论授课,因此实践基地多半为一种形式而未真正发挥其真实效果和作用。
(四)公共管理学科的教材水平
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的教材,而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不久,教材的编写规范度不够,内容上没有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势与重点,并且一部分内容还存在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搬移,而并没有针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编写。教材内容不仅仅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还要保证与时展、科学进步保持一致,但实际情况中教材内容往往陈旧,无法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结合,直接影响到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课程对于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管理,我国经济、科技的l展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宝贵.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公共政策建议[J].高教学刊,2016(20):198-199.
1.1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结论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改革;考评方式;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60-03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规律,指导人们从事管理工作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这门课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历来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学以致用。而理论知识的教学又往往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而教学效果有限。
一、改革管理学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开设“ 管理学”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管理的基础知识教育,使他们懂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和现代化的管理相匹配,懂得如何正确地做事。对通识教育中开设的管理学来说,很多学生以前对管理学内容不甚了解,而且配套课程开设较少,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对传统管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首先, 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在结构上应采用“拼盘式”,即除管理的基本职能外,适当增加一些主要专业管理(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其次,要将近年来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当中来,让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研究动态。第三,将中国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到教学内容当中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一些实际问题。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管理学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安排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首先,对管理学基本知识进行讲授。主要介绍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者、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基本职能、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其次,对管理思想的讲授。通过对管理思想的介绍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这方面主要对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管理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进行讲述并展开讨论。第三,对管理职能的讲授。管理的几个职能是管理学的重点,这方面讲授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同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四大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四大职能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作为职业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是要求教师紧密围绕指定的教材来授课的,结果这种以企业为背景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很不容易为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所理解和领会,难免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如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阐释清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呢?为此我们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对管理学基本原理进行阐释。
1.讲授过程力求按照个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的逻辑顺序,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介绍。在对学生讲授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感性经验,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例如,对于管理的定义问题。首先,可以从个人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个人目标及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具有活生生的感性体验,同时,这些问题也常常困扰着他们,他们迫切需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些基本问题,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果的分析,可以引出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概念,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引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概念。然后,以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点,提出个人必须通过社会组织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就从个人目标的实现引申到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以分析组织管理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步,从组织的分类着手阐述,将一般组织的管理延伸到盈利性组织和企业的管理。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给出不同学者不同学派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明确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客体、管理者以及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概念和基本内容。
2.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讲授方法能使理论阐述得更加透彻,增加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这种教学法可以采用两种做法:一种是理论阐述前的案例导入。这种案例要求全面性、典型性强,往往具有多重含义,涉及理论较多。另一种做法是在理论阐述过程中举出案例佐证。这种案例一般不大,属于微型案例,针对性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双向互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角色演练法。角色演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角色演练有两种做法:一是有计划有安排,在演练之前进行讲解、准备,在一种演练的气氛和环境中,让学生进行实地角色演练。二是即兴的角色演练。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全凭即兴发挥,做一件或几件事情。比如,在楼梯口遇见你的领导,在短短的20秒,你如何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种即兴的角色演练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外,还能检验他们的感觉和应变能力。角色演练既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成组进行。演练的内容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假想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要求学生一定要进入角色。
(2)情景再现法。所谓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扮演某种的角色,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从中感受到其内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切身体会,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会更透彻。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教学法可考虑采取以下模式: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情境;第二步,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第三步,学生讨论、分析;第四步,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整理和总结。如,在讲到管理的职能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模拟管理一家餐厅,小组里的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让他们从中体会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职能在管理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从我的上课实践来看,同学们对这种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在接到老师布置的模拟活动后,都非常投入地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认真思考,有的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3)师生易位教学法。现代教育论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育应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主体意识充分觉醒,主体能力全面释放和开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都希望自己的各种潜能得到发展和自我实现。开发潜能的条件是从知识到情感都主动参加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要选取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讲,而教师从旁引导,营造一种愉快、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决策”时,可以先请学生上讲台讲解决策的含义,然后给出几种决策方案,让学生根据决策的含义及决策的方法对这几种方案作出决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死气沉沉的课堂有了活力,它打破了以往陈旧呆板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4.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某些现象和问题,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探讨、辨析乃至争论,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达到共同研讨、相互启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好适合进行讨论教学法的运用。通过问题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最终能够轻松地获取管理学知识。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把讨论题分为两类:阶段复习讨论题和学习新内容讨论题。具体步骤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发表意见和看法,最后分析、总结意见和看法。这种教学方法一般要求教师课前事先公布论题,让学生在课前找资料、做好必要的准备。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点拨、掌舵的作用,学生在商讨和辩论中掌握知识。
5.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管理优秀的企业,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优秀企业不一定都是大的国营企业或跨国公司,也可以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但必须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在参观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管理体验。当然也可以从知名企业或实习基地请来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样做,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目前的教学评价大多依然以考试为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使得教学和考核都围绕着纯理论进行,结果是学生们除了几个专业名词的记忆痕迹之外对于管理依然是“看得见,抓不住”。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非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成绩,更不宜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现行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思路是:
1.考核评价过程要注重结果考核评价与过程考核评价的相结合。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中,教学结果的评价占到了相当重要的比重,而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教学是一个使用一定教学手段,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个活动过程,因而教学过程理应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教学结果的评价虽然是教学目标达到与否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对于教学过程评价的忽视就不能反映出整个教学活动的真正效果,也无法真正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平时成绩在综合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
2.评价内容要注重改进认知领域的评价。管理学教学的考核评价内容要重视认知领域的评价。对于目前认知领域的考核评价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改进:
第一方面,恰当评价学生对于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所谓恰当评价,就是指评价方法应该适宜于评价对象。例如,从前仅仅采用闭卷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有失恰当,因为管理技能并非能够通过死记硬背题目表现。因此有必要在考试方式、考试题目等方面因地制宜的丰富化。比如,在闭卷考试中,除了传统的以考核记忆知识的题型以外,可以增加灵活运用的案例分析、思考分析的题型和分值;考核方法方面,可以尝试一些注重理论应用的开卷考试、情景模拟的口试、项目管理协调的实践考核等考试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方面,注重对于学生管理学思维的评价。与具体的知识相比,管理学思维方式更为重要,是学生提高管理素质的关键。而对于管理学思维方式的考核只能通过主观性试题来进行评价。诸如案例分析题当中的思想阐述和平时论文作业中管理思想的观点的表述能够体现出其管理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第三方面,注重应用性技能的评价。目前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历史性、理论性知识,缺乏应用技能的考核。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运用于日常实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这样才会将书本理论内化成为管理技能。小到学期计划的制定、期末自我总结评估;大到班级管理、院系活动策划,都是理论知识到行动的转化的契机。将这些实践性活动引入管理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体现了管理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考核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要注重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结合。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主要有量化和质化两种评价方式,其中量化评价被广为采用,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学习过程的最终评价。但是这种以考分进行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方式和结果令人怀疑,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未来发展的作用过程,管理学教学评价的结果应该采用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够量化的部分予以量化考核,但实施中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其自身的纵向比较,既关注学生掌握的内容也考虑其具备的能力,不能简单的总结性评分或划分等级;对于难以量化的部分,应采用描述性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质性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管理学的教学效果[J].机械职业教育,2005,(1):35-37.
[2]区苑华.启发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7):117-118.
[3]袁家志,张文彦.运用案例教学法改革《管理学》教学[J].阴山学刊,2009,(2):118-121.
[4]赵秉岩,林敬松.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管理学教学评价理论研究[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12):80-83.
[5]粟浩,田佳.“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7-149.
General Education in “Management” Research on Teaching
GU Liang-jun
(West Anhu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Liuan237012, China)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