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第1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化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1、数理信息课程

数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有的学校叫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数学类课程是理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

物理课程:大学物理以及大学物理实验。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一般不涉及化学反应,学好物理课程对理解这些过程十分有帮助。

电子信息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也可能是C语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与技术等。

2、专业基础课程

化学类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电化学等六大化学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化学意识十分重要,但是缺少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化学(或量子化学)课程,建议同学在学有余力时自学。

化工类课程: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基础、化工仪表等。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化工中“三传一反”的原理和设备,以及化工流程设计软件Aspen Plus的学习。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毕业可以在日化、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医药、环保等行业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化学分析师,原材料检验、空气质量检验 技术工程师,企业的工程技术员 医药工作者。

还可以在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化学专业以及他所处的这个相关的行业,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他受到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也就比较大。

化学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们的就业方向很是宽广,就业前景也是相当的不错的,因为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多。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选行业、选专业的时候,都要讲究朝阳行业。因为朝阳行业意味着今后他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十年、几十年之后都不会过时。所以这也使得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因为它的发展趋势摆在这里。毕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行业。

第2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目标

1、具备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取得职业成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有志趣和能力成功地进行研究生学习;

2、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成长为行业和社会中的骨干人才;

3、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化学生物学专业就业前景

总体来说,生物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专业适用面比较广泛,比如制药、医学、科研、以及一些化学相关行业。不过与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不多。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化学生物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教育/培训/院校;

5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6 医疗/护理/卫生;

7 检测,认证;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工程师;

2 化验员;

3 销售代表;

4 研发工程师;

5 销售经理;

6 质检员;

7 实验员;

第3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学化学的以后能从事什么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技术类企业、医药类企业从事化学调配、临床化学、医药技术、医药研发、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化学技术、质量管理等工作。

化学专业的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第4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摘要】 生物制药就是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生物制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技术和过程,有时特指利用转基因动植物活体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制药工业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已经成为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工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把生物制药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关键词】生物制药;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中国分类号】F4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1-01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而其中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制药业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那么生物制药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是否跟生物制药产业一样是永远朝气蓬勃?近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康复理疗、男性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是比较困难,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认为生物制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根本要靠科技。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2生物制药获政策扶持,人才就业前景大好:一、2012年,生物制药领域频发喜报,医药行业生物制药自主研发受到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扶持,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急剧攀升,而现有人才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二、生物制药获得国家大力支持:2012年1月4日,科技部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涵盖生物医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力争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相关管理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学科骨干;到2020年,力争培养和造就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5万名;力争培养和造就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力争培养和造就3000-5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国家对生物技术的如此大手笔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信心十足。三、人才供不应求:从英才网联旗下医药英才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生物技术、基因研究、蛋白质研发、生物制药中高级管理等职位的人才招聘需求全年同比增长117.5%,增幅火爆翻番。而医药行业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全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21.7%,增幅超过行业总体增长水平。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医药企业对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整体求职者增幅仅为24.5%,增长活跃度与企业招聘需求相比黯然失色。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指出,今年国家提出对生物制药领域的多项支持是符合客观发展环境的。目前,国际上的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快速而高端,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药物的“原创作品”也甚少,从国家需求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该类人才必将受到火爆追捧,就业前景也毋庸置疑。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方向:

方向一: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研发人员或技术员。该方向按照待遇及工作环境从高到低可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公司或较大的生物技术外企的技术支持;2.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检验员;3.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4.生物制药厂、酒厂、疫苗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人员。 方向二:大中专院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教师。由于目前的高校都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对生物学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高校对学历的要求较高,硕士毕业要想进一线城市的院校或重点大学有一定的困难。方向三:继续深造或出国。很多人是出于对生物制药的热爱而非功利性目的选择学习这个专业的,毕业时他们并不愿意放弃所学投身其他行业。要想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精英,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他们当中很多人选择了考研,而研究生毕业时,考博或出国又成了他们继续深造的途径。方向四:转向销售、管理等行业。销售、管理类职位的门槛比较低,沟通能力、耐心和毅力是必备的素质。与其他职业相比,销售、管理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生产生物制剂、生物器材等产品的企业做销售、管理也称得上是学有所用。总体来看,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这类人才需具备两方面技能:其一是新品研发,其二是仪器操作。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医疗卫生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强大的需求。但目前国内限于专用设备,以及相应产品开发不够,就业还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准备进一步深造或是投入到与制药行业相关的工作中。参考文献[1]文淑美.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27(7): 117-121[2]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第5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云南省 高校毕业生 就业意向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2年毕业生达到680万,再创历史新高。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就业存在一定的难度,已经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云南高校毕业生除了与全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同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外,还要面对一些特殊的困难。云南高校地处边远地区,经济落后欠发达,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生源多为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发达省份的毕业生略有逊色,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分析研究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事关千万家庭的幸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2012届食品科技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择业提供参考。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就业前景、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

2.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12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蜂学三个专业的本科生,时间为2012年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90份,回收调查问卷163份,回收率为85.8%。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信息是,性别:男性占38.1%,女性占61.9;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占45.7%,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占37.0%,蜂学专业占17.3%;家庭所在省份:省内占82.1%,省外占17.9%;家庭户籍所在地:城镇占38.2%,农村占61.8%;学习成绩排名:前1/3占26.6%,中等占46.2%,后1/3占18.5%,不清楚占8.7%;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多选):校学生干部占8.1%,院学生干部占20.2%,班级学生干部占37.0%,社团负责人占15.0%,没有担任过占45.1%。

3.调查方法

利用自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先对同学们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意义,然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4.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前景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图1),12.7%的学生认为“很好”,57.8%的学生认为“一般”,28.9%的学生认为“不好”,还有0.6%选择“不清楚”;关于对于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图2),12.7%的学生对于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乐观,66.5%的学生认为还可以,26.1%的学生认为不好,0.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比较客观冷静,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需要学校和学院加强专业教育,积极进行就业指导,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实习,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

2.就业意向

(1)就业性质选择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82.1%的学生选择“就业”,其他人选择了“考研”、“出国”、“自主创业”、“其他”(图3)。

在选择“就业”的学生当中,对于“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85%的学生选择“愿意”,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态度还是非常积极,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在选择“考研”的学生当中,60.2%的选择考虑更换专业,说明这部分学生当中很多人对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

(2)工作地点选择(多选)

在工作地点选择方面,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了7种选择(表1)。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沿海开放城市”或者留在省内工作,部分学生为了适合自己发展选择“内地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去边远山区或农村地区。

(3)工作单位选择(多选)

关于工作单位的选择(图4),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去“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部分学生选择去“央企”、“中小型企业”、“三资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去“私企”工作。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首选工作比较安逸、待遇比较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导致了部分毕业生毕业后还是未就业,一直在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4)工作薪金期望

对于工作薪金的期望,3.5%的学生期望月薪为1500元以内,42.2%的学生期望月薪为1500~2000元,46.8%的学生期望月薪为2000~3000元,0.6%的学生期望月薪为4000元以上,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月薪为2000元左右,说明毕业生对于工作薪金的期望比较理性。

3.就业影响因素

对于“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多选),我们准备了9各选项共学生选择,结果见图5。有图5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薪酬与福利高低”、“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地点”,对于“岗位级别”、“公司规模与名气”、“专业对口”等因素考虑很少,说明当代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过分理想化,导致不能顺利就业。

对于“就业时对你的决策影响最大”的调查,66.5%的学生选择“自己”, 27.8%的同学选择“父母”,4.8%的学生选择“朋友”,仅有0.9%的学生选择“老师”,说明老师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不够,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影响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发挥作用。

对于“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因素”(多选)(图6),选择“对社会缺乏了解”的学生最多,其次分别为“能力不足”、“求职方法技巧欠缺”、“信息量少”、“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优势难以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和“其他”,说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社会、对企业缺乏了解,求职方法技巧和综合能力不足,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弥补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

三、结论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能够理性的对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顺利就业。但是,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对于职业性质、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和工作酬金等方面过分理想化,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就业指导,使他们能够明确不足之处,提高个人素质,做到理性就业。

四、建议与对策

1.政府应加强领导,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政策支持。继续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如“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等项目。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相关部门应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建设,完善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为毕业生免费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要落到实处。

2.高校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把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通过改革,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岗位的创造者。为此,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习环节,引导大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机会。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进行合理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信息服务,向社会和企业广泛毕业生信息,与用人单位创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高校、企业、学生的信息联动机制。

3.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到理性就业,先就业后择业,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有效需求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许晓辉.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1:85-87.

[2]张琦.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与分析――基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1-2.

[3]程 雨,王晓婷,王伏虎.大学生就业期望现状调查及对策性分析――以江苏大学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1,58:193-195.

[4]邓选梅.云南边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特点调查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11,24(3):94-98.

第6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安排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创建于1956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培养其深厚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能够埋头研究历史数据,耐心观测和搜集新数据。因此,考生在报考前要慎重考虑,切忌随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学生未来的就业大都是从事与地震相关的工作,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窄,也致使该专业拥有比较高的深造率。除了继续深造之外,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部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通讯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看到地质工程专业,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要去找矿藏、石油,跟石头打交道。实际上,地质工程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专业着眼点在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比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课程为: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学及第四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岩土工程勘察、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如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名列“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的榜首。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属于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城乡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涵盖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等。

由于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报考之前,考生还需要留意其开设院校是否有体检要求。如长安大学明确提出该专业色盲、一眼矫正视力大于800度者慎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单位、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门。考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测绘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测绘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他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地球化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第7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当今,环境教育受到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视,本文针对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及问题,提出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教学方法的调整建议。

一、我院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特点

近几年,通过对环境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学生有以下几点特殊的专业认知特点。

(一)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思考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思考是新生选择专业的最重要参考因素,高职院校近些年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例如: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成为高考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热门”报考专业,反之,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则成为被学生敬而远之的“冷门”专业,有研究表明“90”后能够清醒、客观地认识现实且理解社会,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应该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

(二)对本专业缺乏兴趣对在校生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报考环境类专业是因为对专业发展的前景抱有较高的期望,因此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随着就业的临近,发现就业形势不如预期时,学习兴趣就不再高涨。“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专业课程教学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三)对本专业缺乏认识针对本专业,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低年级则以基础课程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固然符合教学规律,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少新生对于高等数学、基础化学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一时难以接受,很快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出现逆反情绪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有什么用?”这种情绪一但出现,便会导致学生对大二、大三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课的衔接无法完成。因此,对本专业认识的缺乏在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都普遍存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环境学概论这门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各门专业课之前所开设的基础课程。其他的专业知识是在本门课程的认知体系上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它所承担的教学使命绝不仅仅是介绍环境基础知识本身,更是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养成的基础。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以上提出的三个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是问题的关键。

(一)课堂讲授过程注重建立与基础课程的联系

针对学生对基础课程缺乏兴趣以至于产生厌学的现状,可以采用在环境学概论课堂上讲一点物理、化学基础课程的知识。通过对一些环境问题及污染事件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其中涉及的物理及化学基础知识,从而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兴趣。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程缺乏兴趣,是因为不清楚这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什么衔接。通过对环境问题及污染事件的解释作为途径,引导学生对基础课程逐渐产生兴趣。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采用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探究式、岗位角色扮演为途径,实现教学方法上的转变。这种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双向联系与相互影响,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大气污染防治的章节中,提前1—2周给学生设定具体工作任务,A组以汽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为任务,B组以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治理为任务,进行“采风”(也就是收集资料),在课上将采风到的资料呈现给大家,让学生就如何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从“采风”到“讨论”,一直都参与其中,因此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学习与思考,这样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学到了课堂学不到的东西。经过以上的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教育内容上,从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变为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关系;教学形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师生互动;教育行为上,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2.重视案例的讲授和就业指导的渗透。环境学概论案例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与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选择,并适当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我们选择的案例,大部分属于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酸雨、臭氧层空洞、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水体富营养化等(见表1),这些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非常好的环保教育效果。另外将案例与就业形势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了解专业就业前景、增强学习信心。对于规划自身专业主攻发展方向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利用仿真模拟动画进行教学。有时受实验设备及实验可行性方面的阻碍,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法代替一般的传统板书教学。仿真模拟动画与传统呆板的板书相比,增强了生动性、直观性。例如在介绍旋风式除尘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知识点时,利用动画效果,就可以把整个的工作过程的动画场景予以生动展示,在吸引同学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对其工作过程及原理达到真正的掌握。再有,在讲解急流式采水器和简易式采水器的区别时,一般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看着教材上的图,再配上老师的讲解,而我通常采用播放仿真模拟动画,使学生看完仿真模拟操作过程,甚至不用老师讲解就能轻松直观地掌握二者的区别了。利用仿真模拟动画来进行知识的讲授使得理论知识不再枯燥乏味。

4.播放环境热点问题录像。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环境热点问题,增强其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增强学习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组织环境专业学术报告会或讲座。定期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环保专家来我院进行环境保护学术报告或讲座,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这些专家的介绍,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对环保工作动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8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广东佛山市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评价专业品牌的直观标准,对学校的办学口碑影响极大,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学校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尽管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招生难、生源差、学生厌学、学生流失、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竞争力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生;专业忠诚度;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49-03

作者简介:向艳智(1975—),女,广东韶关人,广东佛山市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专业教学研究。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如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资助政策、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各项技能大赛赛事等,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地中职学校在办学规模、校园硬件设施和实训场地与设备等方面均有极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但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未因此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不高。招生难、生源差、学生厌学、学生流失、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难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忠诚度现状和成因分析

专业忠诚度是指学生在内心认可基础上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忠诚态度,这种态度往往决定该学生日后的就业行为。近几年,通过对中职生专业意向和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因考不上普通高中迫于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职业学校,进入职业学校后因缺乏理性的学业规划和全面的职业认知,对所学专业基本上“跟着感觉走”,毕业后能够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比例较低,即便是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得到用人单位提拔的优秀学生也很难长期坚持从事专业对口职业。可见,无论是在学期间还是毕业后,中职学生的专业忠诚度都较低,这一现象在服务类专业中尤为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专业认知不清晰,盲目选择专业。多数中职学生交由父母选择专业填报志愿,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如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是抱着以后能“游山玩水”的想法,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考证难度大、实习辛苦、受到游客的刁难等问题时,对旅游专业的好感及信心就会降低,最终导致专业方向偏离。

第二,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受社会偏见和家庭价值取向的影响,多数中职生更多地关注薪资福利和兴趣爱好,对专业是否对口和就业前景不太重视,导致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

第三,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不足。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对所学专业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造成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匮乏,毕业后很容易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第四,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吸引力。专业亮点不突出,教学活动无特色,专业文化建设缺少能够真正震撼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综上分析,中职生的专业忠诚度不仅会影响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效果的直接评价,更是考核专业品牌的直观标准,对学校的办学口碑影响极大。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如何提升专业魅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提升学生专业忠诚度的对策

培养中职生专业忠诚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加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业规划的参与力度,培养专业归属感。

(一)提升专业魅力,从软环境着手培养中职生专业忠诚度

第一,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中职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职前和职后一体化教育,突显专业人才培养在职前和职后的特有教育价值。这里所说的“特有教育价值”,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让中职生意识到要成为某一行业的出色人才,就要在学校接受一条龙的专业培训,进行专业化职业生涯设计。过去,很多人错误地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没有充分考虑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人为限制职校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不能沿袭传统的“大一统”方式,需考虑按照“职前职后”的工作顺序设计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其中职前目标主要包括入学前的职业预备和入学后的职业技能培养,职后目标主要是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也就是说,培养目标是贯穿学生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培养目标之间要有衔接关系,又要有独立性,以满足专业大方向下不同工作岗位的培养需要。

第二,以“口径宽、出路广”为原则修订、优化原来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为中职生铺设充满希望的多元化毕业通道,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和家长对前途灰心失望,多元化毕业通道可以重新点燃希望之光,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感。但国家对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有比较明确的方案,在教学时数、课程设置和数量等方面有相应的一些限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自己的特色培养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特色定位,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或开设相关模块课程,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中职学校3年教学计划的修订设计如表1所示。

第三,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打造特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点燃专业亮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程学习,课堂魅力的打造是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发展情况,通过学生学习观察记录及时跟踪,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情景、案例等适合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创新作业形式和考核形式,建立与职业发展对接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引导学生从喜欢专业课过渡到热爱本专业,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的吸引力。

第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打造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师资团队。传统的教学师资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和发展核心技能师资是保证前述各项教学改革实施的重中之重。可以在培养原有的优秀教师的基础上,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技师或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参与其中,并引进心理学教师进行职业适合度性格测评和各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疏导。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打造,取得学生的专业认同,进一步确立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增强中职学生参与度,培养专业忠诚度

学生的专业忠诚往往与其认知投入程度和情感投入程度有密切关系,投入得越多,对专业的情感越深,就越不容易偏离专业方向。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富有特色的专业活动,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主规划意识,从主观意识上增强学生的专业忠诚度。

第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规划意识,做好在学期间的三年学业规划记录。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3年学业规划手册”,用来记录学生专业选择形成过程的各种测评结果、各阶段专业选修科目及其考核情况、专业技能实践发展情况、技能考证情况、职业规划教师团队对学生的职业测评等。这个手册不是由教师替学生保管,而是由学生和家长自己保管,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自己的职业自己规划”的责任意识,二是通过全程参与,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最适合什么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技能、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如此,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专业情感会因日积月累的投入而逐渐沉淀、积累,学生的专业发展意识会更加强烈,偏离的可能性就更低。

第二,组建“学委会”参与专业建设,协调学生专业性学习活动,形成“老生带新生”的良性教学循环,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专业建设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如何发挥学生在专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思考探究。要让优秀学生参与到专业建设工作中来,组建“学委会”就是一个可行办法。“学委会”是一个学生自主管理的专业性自治组织,肩负着协调师生教学、专业调研、专业活动策划等任务,由各年级的优秀学生和历届优秀毕业生组成。“学委会”的成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自主管理的能力,搭建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平台,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认同辐射效应。

第三,精心策划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活动,如专业讲座、专业性公益活动、专业市场调查、典型企业考察与实践、专业情景剧表演、学习成果展示会、专业技能擂台赛、技能才艺展示会等,强化学生的“准职业人”意识。可以用“学分”的形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从策划到总结每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学期结束后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整理编印成“学习成长记录册”上交,让学生在参与过的每一个活动中都留下成长的记录,从而更加坚定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和对职业的认同。

结语

通过提升专业魅力,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忠诚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提升专业忠诚度,有助于学生长期从事对口工作,并期望在对口行业中长期发展。唯有如此,职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才能真正体现出专业教育特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汉达.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问题与改革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2]沈汉达.职业教育该如何提升吸引力?[N].人民政协报,2010-01-06(C03).

[3]王永生,屈波,刘拓.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第9篇: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工程物理;专业特色;就业状况

许多人容易混淆物理与工程物理,这里简单阐述,工程物理着重于工程应用,而物理系中的物理偏向于理论研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而言物理系中的物理的理论性较强,一般有严谨的理论推导,学起来难度更大些,学生毕业后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多数选择考研深造。工程物理一般讲究实用,学以致用,通常理论上不苛求透彻、严谨,重在实用,因此本科毕业后更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实践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力学的侧重点在于工程建筑的受力而不是传统力学上的各种受力情况的笼统的研究,如果学生想要学习纯正的力学的话,可以考虑学习教育类的物理专业,现在工程力学和电机工程之类的专业多,是由于学校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

一、工程物理专业

工程物理是物理、工程和数学三种学科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物理与要解决的问题及工程技巧相结合,使工程物理有广泛的应用。这门交叉学科是为技术领域内继续发明而设置,和传统的工程学科不同,工程物理不需限定在一个科学或物理的分支,是指某一专门化的科学,如光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技术、微型品制造、力学工程、电工程、生物物理、控制理论、空气动力学、能量、固态物理等在应用物理方面提供较彻底的基础训练。它通过加强对数学、科学、统计和工程原理的应用,使解决工程问题更优化和具创造性的学科。这学科侧重研究和发展,设计和分析,具交叉功能,是理论科学和实际工程间的一座桥梁。在许多国家中获得工程物理或工程科学学位是科学学位,许多语言的“工程物理”直接翻成英文的“技术物理”。

工程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以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y、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有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整个学习期间保持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连续性和不断上层次,并通过众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许多大学,工程科学可包括从学士到博士课程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全部课程的基础。选课包括流体动力学、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相对论、固体力学、运作研究、信息技术和工程、动力学系统、生物工程、计算工程、工程数学和统计力学、材料科学、电磁学、纳米科学、能量和光学等等。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核能工程、安全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面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此外,还应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工程物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由于现今此专业市场需要量很少,但是就业率很高,就业前景也不错,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业的雇主欢迎,工程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工程物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为: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 管理员、数据库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技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据统计,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南京、厦门、成都等,平均薪酬在7000元左右。

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例如: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在内的著名大型企业;又如: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政府机关;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此外,还包含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领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物理的特色是“工程”和“物理”密切结合,培养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经过较强的工程设计、实验能力训练,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以及其他与近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