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

第1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应用

1前言

作为新时期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具备了较强的形象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究其教学过程来看,其实现了对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变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形象,继而将知识点高效的传递与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的知识点能够得到有效扩展,其创新能力也随之教学的进行逐渐得到了培养,新时期的计算接网络教学中,既要注重产业化教学,同时更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学以致用,这才是此课程教学的初衷。

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性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信息进行处理与控制的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包含计算机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目前在各个行业都在广泛使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这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2.1电子信息工程的涵盖面特别广

电子信息工程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来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归纳的系统。涉及到有关电子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整个工程系统进行控制,其中无线通讯领域、信息网络领域、有线电话等都属于电子信息工程涵盖的领域,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涵盖面的广泛。

2.2电子信息工程的简便性

通常电子信息工程是依靠系统的命令指示和配套的硬件设备进行工作的,能够准确的处理大量的信息,随着硬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在信息的处理上使用更便捷、效率更高的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工程系统的简便性。

2.3电子信息工程准确性好

电子信息工程为了更好地实施对信息处理结果的控制,设置了系统化的检查结果处理指令,从而更好地保证处理结果的准确性。以往的人工监控的处理方法,对于及时有效地监控信息的处理过程与信息处理结果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监控内容的繁琐,监控手段落后,而且信息处理结果上也很容易出现差错,用人工监控的方式很难及时的发现差错,即便发现错误也不能及时的做出修正,这种监控方式降低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效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1-2]。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工程的结合

(1)将现代化网络技术与信息工程进行结合,这无疑是信息时展的方向,通过计算机建立一个具备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客户端,终端设备,光纤电缆让通讯范围扩大到全球化,现代化网络计算机技术通常以传递速度快、便于管理等优势背光方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中,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效率,增加其安全性。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够缩短电子信息工程中获取与信息的时间,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有了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能够对他人在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接收与回复,减短信息处理的时间,扩大信息获取的渠道,在信息的搜集上更快更方便,从而达到信息的高利用化。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但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电子工程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常常受到外界的攻击,而且攻击的方式也多样化,一般包括对安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物理传输攻击,尤其是系统安全漏洞,一些门户网站需要用户录入个人信息与银行账号进行绑定,这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高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修改窃取他人隐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在防火墙的安装技术上进行改进,实时对外来程序攻击做好防护措施。完善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再通过研发安全防护技术,为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作出保障。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指导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有深远的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着电子信息工程运作的机制,通常以TCP/IP进行网络涵盖层与应用层进行信息传输的端口,对应的网络连接方式,数据传输模式都有自己的定义,为部分分层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输控制。换句话来说电子设备之间依靠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网络信息的传递真正意义上是由TCP/IP来实现的。将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能够促进信息工程发展[3]。

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4.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工程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在运用到不同的网络协议时,通过集中传输、分散传输、将传输的信息进行整合,在覆盖区域发挥信息的传输与运载能力。例如:在信息工程中,使用广域网技术,Wan技术能够在各项通信工程的信息传输上起到稳定的作用,其传输利用不同的载体,将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传输,建立传输通道。用Wan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时,所覆盖面积非常广,为了更好传输效果,基本都会将整个城市进行覆盖。Wan技术的信息工程建设还在完善当中,逐步的扩大其规模,甚为了增加信号的涵盖面积,甚至在偏远的山区也进行建设。

4.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工程中接收的应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的接收功能通常借助结点来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点来说,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信息在进行访问时为其提供对应的空间,保证其能及时有效地传递至集中器中。在信息工程中一定要确保信息接收的稳定、准确特点,决不能存在信息延迟,信息遗漏的现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待信息接收上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要将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清信息类型,第二要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避免信息的泄露,各种类型的加密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一般在购物网站购物时就需要录入个人信息,这时就需要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甚至还会开启实时保护,多数使用对称加密技术,通过秘钥加密等等手段进行信息的加密,再通过推理密文将信息进行发送,这样的加密技术能够为接收的安全做到保障[4]。

4.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处理的应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处理往往肩负着大量的工作量,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不仅要保障信息的准确性,还要保障信息的时效性。在开展信息处理工作中,对于来自网络系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处理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应对安全威胁的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计算机的安全技术约束信息处理。例如在防火墙的应用技术中,防火墙的使用能够防止自互联网的外部攻击,它能够敏锐的分析识别攻击类型,将恶意攻击有效的阻挡在防火墙外部,将信息工程存在的漏洞作出及时修补,定期的进行电子信息备份,弥补被恶意篡改删除带来的损失,为信息的安全处理营造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5-6]。

4.4信息工程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在信息工程的发展中,需要高技能的电子设备的配合,在信息工程的建设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加快电子设备开发的脚步。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建造,实现与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完善信息减交换系,避免信息不足影响设备开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服务器供应上能够把设备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测评参数对工程的正常运行进行判断,从而来提高电子设备的提取能力。通常使用Unix系统进行操作,来确保通信系统工作的统一性,令保障协议保持一致,从而完善通信系统的建造。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教学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且在教学实践中更应当合理分析其优势与可运用点,使得教学课堂更具趣味性与知识性,使得学生能实现对此门课程的高效学习,从而电子工程信息的教学得到长足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沛佳.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74~174.

[2]邓钧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6):83~83.

[3]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22):152~152.

[4]窦学福,韩旭,张淑英.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8):294~294.

[5]郑晓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索[J].信息通信,2015,(06):155~155.

第2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 混合式遗传算法 网络差异 数据挖掘技术

现阶段各项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生活中会应用到网络数据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大,然而网络数据非常庞大,因此如何快速的在众多的网络数据中获得网络差异数据并且对网络差异数据进行分析便成了当下网络差异数据领域研究的重点。

一、传统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方法

现阶段,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差异数据处理方法是最为常见的,发展空间最大并且事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数据挖掘处理方法,然而这种传统的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处理数据量非常大的数据时会存在有一定的局限,因为不同的网络数据属性不同大,导致应该传统计算方法对差异数据进行挖掘时存在稳定性差,计算过成非常繁琐等缺点,因为传统的计算方法依靠的是建立一种模糊规则来进行数据挖掘,基于这种情况,一旦数据出现接近特征,就会出现新的模糊约束规则,导致计算方法非常的繁琐,效率不高,因此需要我们对该方法进行改进,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运而生。该处理方法有效的改善了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将模糊理论去除,转换为大变异操作方法从而进行网络差异数据的挖掘工作。

二、网络差异数据挖掘原理

网络差异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从随意的,不清晰的,存在有大干扰的,不完整的以及随机囤放的各类数据中有效并且快速的将其中隐藏有目标数据以及拥有较大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网络差异数据为网络用户提供他们要进行决策时需要了解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网路用户几乎没有意识到数据存储的价值,因此这就给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满足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网络知识功能,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网络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另外,网络差异数据挖掘系统还需要存在有多角度以及多层次的网络知识水平,并且不能禁止网络用户进行有价值的网络知识模式,从而方便网络用户在有价值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对边角正确的决策。因为传统的计算方法在遇到相思相属性的干扰时,是以模糊规则为基础进行的各种关联规则的建立,所以存在的约束条件非常对,而且计算方法非常的麻烦。

三、改进后的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原理

对传统媒过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形成了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改进的,将传统计算方法中的优点保留,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变,从而形成了新的网络差异处理方法。

1、编码问题。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中一项非常明@的编码技术就是二进制的位串编码,然而在实际的编程中却存在有差异,反而使采用浮点数的方法来表示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更为哦突出。

2、杂交算子。因为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是对传统计算方法的额改进,因此其中的编码方式会存在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就需要杂交算子进行非线性组合之间的设计。其中具体的方式如下,在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中,采用的是两个个体Sa和sb之间的杂交方式,则会形成一个全新的个体。

在形成新个体的过程中ч的取值范围应该在0到1之间,当然如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根据实际的情况对ч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缩小,如果ч是作为一个常数出现的,那么杂交算计就是统一的杂交方式。如果ч的取值是以代数变化作为基础的,则进行的是不统一杂交方式,在进行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时,随着迭代次数的不断增多新个体的性能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就会不断的缩小。

3、得出结论。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同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该方法比传统算法取得的效果要好很多。同时,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对模糊信息以及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以及自适应性,是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一种改进和性能补充。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用到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技术的范围在不断的增大,然而传统的计算方法具有稳定性差,局限性大以及计算方法繁琐等众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证明了以混合式遗传算法核心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参 考 文 献

[1]王慧,张翠羽.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网络差异数据挖掘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5,32(5):311-314.

第3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发展过程;发展模式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概述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有计算机和网络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前者又称为电脑,作为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而存在,一般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构成。常见的计算机主要有台式机、笔记本、大型计算机,另外还有生物、光子和量子计算机等等。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利用物理链路把分散的,单独存在的信息工作站和电脑连接起来,构成大数据链路,实现信息、资源和媒体通信的目的。当前,一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解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的产物,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把计算机链接在一起,其中有效链接的介质包括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用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一般是说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空结构、技术特点、发展动力等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出发展的主要构架和各结构间内在作用机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理论探究,总结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元素、发展现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可以发现内在的发展规律,促进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其它科学技术的进步。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并且一直保持着极为快速的发展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后,一定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探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

2.1夯实技术创新的体制基础,提升技术的价值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多元化,其中制度性的政策和社会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直观影响,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来说,技术创新本来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但是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有效助推力量。为此,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较为有效的策略就是构建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让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盲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手段人为的去配置社会资源。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让市场信号成为企业发展的风向标,这样就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宽容的空间。在美国的科技城硅谷,作为技术创新之城,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最前卫的,也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最新潮的,而是能够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快速融合,让技术转化为社会产品,实现既定的价值。为此,网络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技术本身的进步是很难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而是构建技术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让技术在第一时间转化为大众的需求,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技术的价值。

2.2构建产学研的互动机制,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孵化器”

要想推动技术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就是说的产业,“学”指的是高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研”就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在产学研互动机制的构建中,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让产业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助力,让高校和科研所成为技术发展的人才支撑。在研究阶段出现的新成果,要积极的开展实践工作,把理论知识、相关创意和技术研发发展成为相关的技术和生产力。强化技术生成的价值,快速将技术结合产业快速的推向市场,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孵化器”。产学研一体化实现的方式极为多样,高校与研究所合作、构建企业创新研究园,企业向学校资助联合实验室,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所合作的技术项目等等。

2.3运用相关的政策红利,发挥相关的推动作用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说,需要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只有优越的环境才能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土壤。在我国,公共政策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大环境也会影响到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内的技术发展政策还是比较不错,但是还需要强化和提升。政府政策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技术发展的程度,如果要想将技术发展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颁布一些有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增加对技术发展企业和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从税收、租金、贷款、补贴等方面给予多元化的推动和辅助,技术发展不是短时间内就起到成效的,也不是一竿见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所以给予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一定时期的优惠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3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启示

新形势下,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发展的速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状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近些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自身的发展速度也极为迅速。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都明显提升,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鉴于此,我们要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借鉴国外信息技术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要借鉴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具有普适性规律的模式,立足我国国情,把握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明确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积极作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跨越发展。

3.1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信息产业在各行各业的作用愈加突出,其中以网络技术发展为核心的技术也展示了较为雄厚的实力。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结构的推进,对处在三期叠加的当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需要正视和面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国内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网络技术发展和创新企业还需要应对各种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优化内部管理,制定自身的发展策略,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如此的发展环境,要积极跟踪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明确引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关键,找准制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技术和制度“瓶颈”,按照《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首先要创新技术发展,就要突破体制的限制和政策的约束,要强化政治体制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其次,提升技术的含金量,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计算、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最后,要着眼于信息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提高设计制造水平,重点关注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优势、使用价值和可扩展性,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另外,着眼于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把握市场需求的方向,升级产品档次,强化技术革新,关注网络安全,构建相关的技术保障和安全保障体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2强化技术发展,提升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质量

对于计算机网略技术发展来说,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优化外在的发展环境,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敢于创新,强化技术发展,提升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研发的质量。计算机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极为重要,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健康发展。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须立足现实,发展核心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关系最紧密的是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业。而我国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基本上靠进口,软件特别是核心软件的开发也明显滞后并制约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如此的现状,需要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研发应用作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主要的领域就是金融、物流、服务行业、教育教学行业、医疗行业、传媒行业、党风廉政建设网络服务领域、电子政务、旅游业等等。创新发展需要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高瞻远瞩,立足现实,发展新阶段和下一阶段的关键性技术。比如高性能的核心网络设备与传输设备、接入设备,以及在可扩展、安全、移动、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构建高性能的网络管理系统。

3.3着眼大局,立足整体,强化计算机网络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不能简单的看成单一的事情,要着眼大局,立足整体,发展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产业,如果只发展单一的技术领域是很难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发展的。为此结合现有的发展实际,尽快的制定、完善和出台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规划、发展政策、法律法规等,推动形成包括基础信息、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内容提供、应用服务等在内的更为紧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链,促进企业协商处理好之间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利益关系,争取做到共赢和长远发展。另外,还需要强化对增值企业的扶持、资助和管理,制定相关的科学的合理的增值业务和增值计算机网络企业特点的指标和办法,把他们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范畴等。

3.4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标准,推动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总体是良性的,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标准,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发展的助推剂。随着竞争激烈的加剧,要想让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健康良性的态势,必须制定相关的发展标准,用标准去约束不规范的行为和管理,创建自有知识产权的业务品牌。美国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走在了行业和时代的前列,在初始阶段美国在各种通信协议层出不穷的时代制定出TCP/IP协议,占有了一定的发展天机,成就了今天的美国互联网技术。为此,我们国家要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必须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倡导下,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函标准,实现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另外,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还要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制度,在我们国家,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并且在制度的落实上也很不到位,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必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卓越的发展环境,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拓展风险投资等多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计算机网络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创新融资途径,构建以财政支持、银行信贷为主的途径还不足,要强化融资制度改革,为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环境。培养建立具有较高研发创新能力的信息产业人才队伍以促进计算机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知识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可以说发展的大环境和市场需求是比较优良的,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决不能停滞不前,要敢于创新,大力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整合化技术等,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段敏娟,邓美玲.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4(24)

[2]郭建群.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

[3]何永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中国人,2015(07)

[4]王英任.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2(09)

[5]聂思举.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4)

[6]刘东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4(04)

第4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分析了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课程体系;高职特色;计算机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原则。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产学研相结合,紧密结合网络专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突出网络专业及其新兴专业的基础性、示范性和先导性作用,改革教学方针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增强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少理论重实践原则。高职汁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以实用为目的,课程设置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应以够用为度。过多强调理论反而会让学生陷入复杂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中,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所谓够用就是指学生将来在从事专业工作时所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课程中去掉根本不用的纯理论部分的讲解,只讲可能用得上的一些技术理论讲解,即要以实用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际动手能力是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理论性课程学得很好并无助于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理论性知识学得还可以而动手能力极强的同学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且适应能力很强,较容易适应相关工作岗位。

模块化原则。计算机网络专业包括的是比较广泛的,为更好的把握该专业的教学,我院把该专业的学习可以划分成网站美术设计与维护模块、计算机网络创建与维护模块、计算机网站建设和网络管理模块,各模块既有交叉也有区别点,在课程设置上在保证网络专业的专业性,又要突出各个模块的教学特色,其方式多种多样,主要通过开设必修课中开设模块教学来保证其特色教学,应注意的学生选择的模块应有一致性,不能一会选择这个模块,下次选择那个模块。另外模块课程的选择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不能一成不变,如果一成不变就成了缰化的模块划分,不利于专业的发展。

职业资格原则。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正是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体现,我院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即双证制度(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原则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一方面要求各系部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人培养计划之中,要求教师职业经验更为丰富,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有紧迫感,学习主动性更强。

2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计设置与体系的建构问题。基于此种认识,我们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采用“逆向设计法”,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学工交替”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

2.1逆向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就应该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课程设计所遵循的路径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形成路径是相反的,即课程的“逆向设计法”。

首先,通过对就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就业市场的综合分析,紧密跟踪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预测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家长、学生的就业期望,初步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次,由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单位(院、系)牵头,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教授、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用人单位组成计算机网络专业专家委员会,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使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使学校对于人才市场的预测和招生的定位更加准确。

第三,充分吸纳一线授课教师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参与和与专家、教授合作,系统设计课程的目标,完成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选定等一系列基本任务,充分评价过去用过的大纲和教材,哪些东西不适用,哪些东西需要改造和改革等,研究制订出专业发展计划,最终确定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并使全部课程有序、完整、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2“模块”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3模块的课程组成,如下图。

(1) 网络专业基础课

网络专业基础层课程主要为高职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网络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 网络专业必修课

其内容是按照职业岗位群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作为教学和实训的中心内容,并在时间上、师资上予以优先保证。这一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模块教学课程两部分构成。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的讲授。网络专业只设立4门核心技术课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模块教学课程,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在网络这个大专业中分为3个模块(见下表):计算机网站建设和网络管理模块(A)、计算机网络创建与维护模块(B)、网页美术设计与维护模块(C),分别从软件、硬件和网页艺术设计这三个方向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模块教学课程强调职训、实训、实验、上机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3) 网络专业选修课

这是网络专业必修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人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丰富技术操作经验。此模块课程,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网络的专业知识。

2.3学工交替

学工交替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网络专业必修课后进入相应实训基地实习一段时间,把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强化动手能力,并让学生能在工作中找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回到学校后,学生的在校学习才更有目标,也更有动力。

学工交替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这一课程体系结合前面的“模块”教学模式,以专业为基础,以学生的特长为根本,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3结束语

总之,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就是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支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设计出有高职特色的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特有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另外,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所在,一切教学工作都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则,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都应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晖.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J]. 内江科技,2006,(6):55.

[2] 高振强,段丽华.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构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52-55.

第5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技术弱点和人为疏忽的存在,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犯罪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比方说企业核心技术的泄露,商业机密被窃取,银行卡金额被盗等等。因此私有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的研究和实施是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含义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保护计算机客户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及利益等。从狭义的角度上看,网络系统本身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系统中的数据不会因为偶然的或者其他意外的原因而被破坏、更改或泄露。而在系统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中,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同时保护计算机用户的利益不被侵害。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保密、完整、可用、可控、审查5个方面。其实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因为它不仅涉及到网络系统的本身,同时它也是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论、应用数学、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另外系统本身的错误使用以及使用人员的方法不当等,也会加剧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上,计算机本身的网络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漏洞。它将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计算机网络客户的资料信息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它也会在系统程序处理文件和同步方面存在问题,在程序处理的过程中,它可能存在一个机会窗口使攻击者能够强加外部的影响。从而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

(二)存在于网络外部的问题主要包括

黑客的威胁和攻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间谍软件的威胁和隐患等。首先,在黑客的威胁和攻击这一方面,黑客除了拥有极为 熟悉的网络知识外,还能极为熟练的运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具。其次是通过邮件传播病毒,现在电子邮件系统已经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一些人通过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进行病毒传播。虽然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在邮件系统的功能和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传送。并且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人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上,而且也影响了安全,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使得正常的业务动作变得缓慢。

(三)网络系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除上述问题之外,在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首先,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网络系统安全受到威胁。由于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工作性能以及对计算机的正常规章制度不熟悉等问题,经常导致计算机出现错误的程序,从而造成信息的无意泄露。其次,工作人员的故意泄露。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信息工作人员经常会为了一己之私而致客户的信息于不顾,在对网络安全破坏的同时,也使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内的重要秘密泄露,甚至会把计算机保密系统的文件、资料向外提供,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四)数据加密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实际运行中,所有的应用系统无论提供何种服务,其基础运行都想通过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的安全是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是按某种算法,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果想彻底清除网络病毒,仅采用单一的方法基本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必须根据需要选择与网络适合的全方位的防范策略。

(一)要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的习惯

尽量不要使用盗版软件,因为大部分盗版软件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染上病毒,另外上网时要访问可靠的网站,下载文件时首先要进行病毒扫描,确保无病毒后再进行下载,对一些重要数据要随时进行备份。

(二)设置系统对用户身份证明的核查

也就是说对用户是否具有它所请求的资源的存储使用权进行查明,这就是身份认证技术。因为现在黑客或木马程序从网上截获密码的事件越来越多,用户关键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身份认证恰恰可以解决用户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一致性问题,给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依据。

(三)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就是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入侵检测技术属于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保护技术,它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以及误操作都提供了实时保护。入侵检测一般采用误用检测技术和异常监测技术。1)误用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是假设所有的入侵者的活动都能够表达为征或模式,对已知的入侵行为进行分析并且把相应的特征模型建立出来,这样就把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变成对特征模型匹配的搜索,如果与已知的入侵特征匹配,就断定是攻击,否则,便不是。2)异常检测技术。异常检测技术假设所有入侵者活动都与正常用户的活动不同,分析正常用户的活动并且构建模型,把所有不同于正常模型的用户活动状态的数量统计出来,如果此活动与统计规律不相符,则表示可以是入侵行为。

总之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方便的同 时也带来的许多安全隐患,人们只有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多掌握一些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样就能针对不同隐患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自我保护。也能让计算机网络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烨兴.网络安全管理——实名认证系统[J].煤炭技术,2011,(12).

[2]胡瑞卿,田杰荣.关于网络安全防护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

[3]赵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与发展[J].煤炭技术,2011,(10).

第6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提高,庞大而密集的信息通讯网络逐渐完善。尤其是科学与经济的双向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改革。计算机技术经过了时间不断提高,针对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及其发展的不断探讨从未停止。笔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对相应理论探究和技术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精确分析 系统研究

1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意义及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已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科研、生产、国防、文化、教育、卫生一直延续到家庭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从广义上说,计算机技术应用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网络保持连通和满足通信要求的运转能力。从狭义上说,它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一种表现,能够实现“足不出户的购物、送货到家的服务”。这种网络集结式的应用能力,反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大辅助能力。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意义十分深远,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可以从数据表示、计算机语言、类型组成和系统分类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的分类十分宽泛,不管是模拟、编程、统计、存储还是编译都能达到智能精确的标准。

2 简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工作方面,软件开发、信息测试、平面设计等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网络购物、查看报纸、邮件翻阅、看电影电视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涵以下五个大领域:

(1)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比如:考试报名、远程学习、联网考试等等。这种跨越了时间和地区的考试大大加快了学习效率,为知识的传递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计算机数据整理领域。计算机数据整理指的是在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包括航天科研、工程设计、气象预测等。由于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精度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因此一些物理学、生物学的复杂分析都能使计算机技术应用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

(3)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计算机信息处理指的是在计算机对网络图片、视频、文字信息等综合分类处理的能力。常见的信息处理有很多,比如浏览网页中常见的“时事新闻”“网页浏览”“影音视听”等方面。

(4)计算机商务办公领域。计算机商务办公包含了Word办公文档、PPT演示文稿、PS等等。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项目规划、图像处理、企业网站建设、商务写作等方面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最佳的办公效果。提高处理事情的效率,提高学习、工作的各项能力。

3 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计算机核心技术应用的缺乏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我国软件行业工作人员大多为从事基础程序开发、软件核心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于软件技术研发过程中有引领作用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却极为稀缺,这将成为制约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大障碍,进而影响了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深入学习、融汇中西方的文化,不断将新知识、新经验融入技术科研中。

3.2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有待优化

国内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和地区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20多倍,互联网用户及计算机拥有量在东西部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为了达到计算机技术的真正普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可以从认识、实践、科研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例如,推进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强化全民计算机应用意识,保证我国计算机事业能够全面、稳健发展。

3.3 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强化

计算机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体制、理念与组织机构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其核心技术的缺乏主要是因为我国软件技术整体的开发水平和能力处于低级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很高。为了使计算机产业发展结构合理,计算机相关企业管理方面应该推陈出新,不断挖掘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达到人才、信息、能力的三重结合。

4 未来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家用计算机的普及,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更加鲜明。计算机网络传输更快、存储容量更大,更多的用户能够共享信息资源,计算机技术能够不断的拓宽应用领域,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今,手机与电脑紧密相连已经屡见不鲜,在未来,更多更全面、更完善、更具创意的发展领域等待着广大技术人员去钻研、去拓展。

参考文献

[1]叶明凤.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1.

[2]张红宇.计算机网络优化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6.

[3]龚波,张文,杨红霞.网络基础[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但是由于网络病毒的存在,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一旦出现网络隐患,轻则破坏用户的电脑,重则会给网络使用者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的原因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其他资料,认为计算机网络存在脆弱性主要原因是:第一,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第二,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第三,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合理配置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进行配置防火墙,对网络通讯执行访问尺度进行控制计算机网络,明确访问人和数据才能进入到网络系统中,对于不允许或者其他非法分子以及数据能够及时拦截,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黑客或者非法分子进入破坏网络。防火墙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其已经广泛应用到网络系统中,最大限度防止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入侵。第二,积极使用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也叫网络实时监控技术,它通过硬件或软件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实时检查,并与系统中的入侵特征数据库等比较,一旦发现有被攻击的迹象,立刻根据用户所定义的动作做出反应,如切断网络连接,或通知防火墙系统对访问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将入侵的数据包过滤掉等。因此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有益的补充。可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听,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第三,管理层面对策。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第四,使用正确的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对电脑病毒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克星,尤其对于现阶段的杀毒软件来说,它具有很强的智能化特征,可以在无需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自行对一些恶意软件和病毒进行拦截,或者自动弹出提示栏提醒用户该软件的不良性,因此,给很多非专业型的计算机使用者一个很好的提醒,方便普通大众人们的使用,减少了很多病毒的侵害,但是也有很多电脑使用者不重视对杀毒软件的安装,认为没有必要,这就减少了电脑对病毒的抵御能力,降低了计算机的安全系数,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运行电脑,无疑使病毒从各个方面都可以对电脑产生威胁,增加了病毒入侵的可能性,因此,安装杀毒软件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它都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有利手段。第五,采用数据加密方式。数据加密在当前数字货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业务中得以普及,数据加密也是数据安全得以保障的核心技术,其加密的原理是由明文向密文进行转变的过程。与加密相对应的则是解密,即将密文恢复成明文的实现的过程,这两个环节均依靠密码算法进行实现。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有效促进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应用的安全系数的提高,保证双方的通信在安全下进行使得数据不被盗取及破坏。同时,数据加密技术也可在软件中实现加密,当加密程序本身没有受到病毒感染时便无法检查出数据或程序中是否含有数字签名,因此应将该加密技术应用在杀毒软件或反病毒软件当中。其次对网络数据库实施加密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数据通信传输中存储系统与公用传输信道十分脆弱,因此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保护。以前我们对数据库的保护方式多采用设定访问权限及输入密码,此类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数据本身是否进行了加密,如若是进行了加密,那么数据即便被盗取也较难被破解。

3、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计算机网络脆弱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表达了观点,提出了见解,但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上同时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宋西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1)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模式,是一种基于Client/Server技术而建立的集中式平台模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操作,还具有透明性的优点,因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如中心站点的超负载问题,以及站点程序需要进行预先定义等;[3](2)WEB模式。该模式不仅机动灵活,而且便于操作。该模式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能够用于任意一款Web浏览器中,并展开任意节点的有效配置和控制,同时对网络各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在该模式中,不仅采用了三层结构设计,还有机结合了当前较为先进的WBM技术,因为具备了其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政务的日益普及,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管理,二是网络故障管理。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高效管理便成了当务之急。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人们对网络功能理解的日益加深,网络性能管理成了当下的焦点问题。用户对网络的联通时间以及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级用户在这方面的应用需求更是明显。网络管理软件是一种高效的网络管理办法,其应用的侧重点发生了转变,由设备管理转向业务管理,由故障管理转向性能管理,而且更加重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互操作性。对于用户而言,其在意的不是软件产品本身,而是一个具体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用户不再关心网络管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和自身业务密切相关的部分,如用户根本不关心网络采用何种拓扑结构,只关心相关的应用能否得到实现。业务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给网络的相关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数据传输、语音聊天、视频会议等。用户选用网络管理软件时,不仅考虑其功能性,还会考虑其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兼容性也是考虑的重点内容,所谓的兼容性指的是可以和多种型号或者不同厂家的设备共同工作而不会发生冲突。在这种需求下,未来的网络管理软件将更侧重于应用性及管理性的开发,从而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在运营管理方面,用户首先要完成自身网络的构建。在选择网络核心设备时,用户将它们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智能性进行深入的考虑。用户通常不关心网络本身,他们更在意的是网络所带来的、和他们工作息息相关的诸多应用。

3网络管理的发展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新一代的综合网络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特性:(1)兼容性;(2)可移植性;(3)可互操作性;(4)可伸缩性;(5)易用性。以上这些特性也是未来网络管理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对于网络管理技术而言,分布式技术属于核心技术,备受业内人士的重视。除此之外,基于远程管理理念而设计、开发的B/S结构也获得了一致认可。如今,网络管理软件在体系架构方面呈现出多种共存的局面,包括分布式、集中式以及集中分布式等等,满足了各类网络的不同管理需求。随着网络底层技术的日趋标准化以及网络应用的日趋多样化,网络管理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更加重视系统的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的应用管理。对于网络规划而言,网络管理软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决策支持功能,和安全功能及故障处理功能一起组成了最为重要的三大功能。在网络综合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希望有一种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二者的综合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对网络中的各类资源进行高效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其不断发展的需求;(2)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以及市场化速度,并致力于运营成本的降低;(3)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能对各种网络元素以及全部的应用服务器展开有效的管理。网络管理将朝着综合化、智能化以及标准化不断迈进。

4结束语

第9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互联技术 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专业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9-02

《网络互联技术》是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基础,动态路由协议,广域网接入技术,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和防火墙基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各种网络设备组建、配置、调试、管理和维护企业内部网络及接入互联网的相关实践技能。

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设计不尽合理,教材内容跟不上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教学方式的不合理,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滞后,教学资源特别是与之配套的WEB网络课件、视频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的缺乏,考试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实际组网和配置过程中,一旦遇到网络故障,学生通常是束手无策,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问题。这与“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课程培养目标相距甚远。

1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我们通过网络(或通过实地考察)调查了国内三所优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和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或不足。

1.1 理论实践课时比例不合理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而且教学面对的又是高职学生,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尽量多地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从下表所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理论实践课时比例极其不合理。

1.2 教学内容没有紧跟时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不变的教学内容去培养适合于时展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情况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基本相似,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基本上是围绕教材进行的。因此,学生也就无法从课堂上学到最新的网络知识以及适合于企业需要的最新的网络技术。

1.3 教学方法较传统,无法适应课程的教学需求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网络设备的调试和配置过程及命令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老师很难将所有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配置讲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课程枯燥、抽象,内容零散,渐渐失去了学习这门功能的兴趣。

1.4 教学资源不完善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声、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殴情境、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晟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远不止PPT教学,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才能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多媒体教学的核心之一是教学资源的完善。目前《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缺少与之相匹配的WEB网络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综合测试习题、教学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1.5 实验环节薄弱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因此,课程实验在其日常教学活动中处于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虽然目前《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大都是以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为主,但其仍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即使每周固定有二节的课程实验,但由于实验时间比较短以及实验设备不足(目前还使用boson模拟器完成实验教学),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真正掌握网络设备的选型、组网、配置、调试和管理,因此,实验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1.6 考核(考试)机制不完善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固然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有关,然而课程考核方式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为“闭卷笔试(70%)+平时考勤(30%)”。这种传统的考核机制使得学生对本门课程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上机实践也只是简单机械地操作以应对老师,临近期末考试时则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学期结束时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部分学生甚至对简单网络的组建、配置、调试和管理都无法完成,其实践技能水平非常糟糕。

2 解决措施

2.1 完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

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由现在的2:1调整为1:1或1:2,以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的培养目标相符合。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均面向于中小型企业,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均为局域网的组建、配置、调试、管理和控制以及因特网的接入。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企业局域网管理和因特网接入进行,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如下调整:将TCP/IP协议内容转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重点讲述:缩减ISDN和帧中继内容的教学:重点讲述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动态路由协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章节;并根据企业需求增加三层交换机内容和防火墙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模块化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点和实践技能进行细化,使学生由以前的盲目训练转化为目前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反复训练以提升教学效果。

2.2 完善课程问卷调查机制

课程结束前,应该对所有学习《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学生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科学的课程问卷调查及分析。教师从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获知: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过程还有哪些缺限、哪些内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章节学习有难度,从而使得教师今后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做到成更加科学和高效。

2.3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的需求,但简单运用一种或两种现代教学方式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式是《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的迫切需求。

在《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广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立体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抽象的过程具体化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立体教学是真实设备现场教学、WEB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动画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立体教学可以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换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课堂学习转变为随时随地的学习。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职业任务为驱动,采用分阶段、层次化的渐进模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可以重点突出本课程的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达到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2.4 完善现代教学所需教学资源

在最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先后完善了《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WEB网络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教学动画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挂在校园网站上,使学生得以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从学生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现代教学资源的完善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帮助。

2.5 完善网络实训室建设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实验和实训一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网络实验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网络互联技术实训室的建设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网络互联技术实训室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和配置网络,从而可以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