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的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服务提供商; 外包; 风险管理; 基础理论; 概述
一、引言
ASP模式下IT外包中的风险对ASP提供商和ASP客户双方都有影响,尤其是ASP客户所面临的风险极大,使ASP客户采用ASP模式进行信息化的信心和积极性大大受挫,给ASP模式潜力的发挥和ASP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对ASP模式下IT服务外包中的风险进行研究,是国内外ASP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同时也被列入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中[1-3]。本文针对理论界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风险管理研究中的主要基础理论进行概述。
二、相关基础理论
(一)核心能力理论与IT外包
虽然IT应用对组织核心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来讲IT应用不宜采用外包的方式,相反IT功能的外包在组织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同。经过外包,可以让组织释放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到一些更重要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核心IT能力是组织的最佳竞争优势,包括定义IT需求、监控提供商的IT应用服务交付、详细确定和管理IT外包合同的能力等。所以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正确识别IT功能对组织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IT外包时组织通常以选择性的方式进行,IT外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释放的能力和资源都集中到核心能力上。
在对ASP模式下的IT外包时,大多数的中小型客户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通常采用ASP模式下的应用服务完成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这些中小型客户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的管理模式,IT管理人才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管理经验不足。从传统IT外包到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IT外包任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还是ASP客户核心IT能力的缺乏,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这一问题尤其显著。
(二)委托理论与IT外包
委托理论是在人问题不断出现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这个理论的起源来自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种假设,将经营者的人虚拟为“经济人”。即假设人都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下人可以发挥最大的可能性去追求个人利益。委托理论的意义就是根据委托提出的问题,指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人的自私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还研究出一些激励机制,帮助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ASP模式下的IT外包可以根据委托理论研究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将其自身的委托关系发挥到最好。
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都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通常会因为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引发委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事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事后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所导致的道德风险。这三种问题发生的时期各不相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的时期是在对IT外包提供商的选择和评价阶段,由于产品本身属性的特征以及隐藏信息的情况,使得ASP提供商的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无法做出真实的评估,所以ASP客户掌握的相关信息并不真实和全面;道德风险其实是一种欺骗行为,通常在契约签订完成后发生。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采取的有效方法有信息甄别和激励机制设计。
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是坚持以合作为中心,同时存在一定的竞争。IT外包的意义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价值链的整合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整体提升,所以这对ASP客户和ASP提供商来讲都是实现双赢的最好时机。但是不可忽略ASP客户和ASP提供商都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这就难免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当、承担风险的多少时出现竞争和冲突。这个时候委托理论的实施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委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一个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有效方案。
(三)交易理论与IT外包
交易成本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只注重内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思维定势。IT外包的实施直接摆脱了这些落后思想的束缚,IT外包从一个更现实更广阔的环境去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实现企业之间更好的合作关系,IT外包对其中的组织形式进行深刻研究并提出完善的运作机制。IT外包的出现扭转了企业与市场之间完全对立的关系,使之相互联结,共同前进。把理论与现实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最大的利益效果。Williamson在交易成本理论中提出的诸如决定交易费用的交易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者的数量、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为研究ASP提供商选择、外包关系管理及外包风险管理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结语
ASP模式下IT外包风险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核心能力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在研究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支撑的。
参考文献:
[1] 任怀飞, 张旭梅. ASP模式下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外包中的激励契约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33 (11): 68-75.
[2] 任怀飞, 张旭梅. 应用服务提供商能力的第三方认证研究――基于改善市场效率的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8): 5-12.
摘要:高校财务负债率不断攀升、基建腐败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本文以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并且就高校财务内部存在的风险,提出具体的内部控制对策。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完善
0 引言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风险,比如高校的财务风险日益增高、基建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教育质量风险日益突出,对于这些需要高校认真对待及时采取各种内部控制措施,防范与规避内部风险。
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述
1.1 风险管理的概述
风险管理属于动态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统一的风险管理概念,基于本文的研究出发点,笔者将其定义为:风险管理存在于高校战略制定的全过程,通过识别可能影响高校发展的潜在事件并且将风险控制在高校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风险管理需要高校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通过风险管理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的管理方法。
1.2 内部控制的概述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管理者与企业的员工共同实施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以及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而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系列措施与手段。
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风险管理属于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二是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三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服务于统一对象的。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虽然不能画等号,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2.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区别
首先二者的目的不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单位员工的风险意识,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预测风险以及应对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而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政策与手段等,属于事后过程控制,具有企业管理职能范畴。其次范围不同。风险管理不仅针对企业内部的风险,还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风险,具有广泛的对象,而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环境而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二者相比风险管理的范围相对更大。最后方法不同。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实现对风险的定量评估,而内部控制主要采取定性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衡量,因此风险管理较内部控制更加精准。
2.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内在联系
首先它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内部控制实施的目的就是降低风险,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而风险管理则是内部控制的动力,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要依靠内部控制措施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是风险管理工作的载体,因此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次二者需要协同增效。对于单位内部的风险如果单独依靠某一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必须要求二者协同作业,以高校基建腐败案为例,如果高校没有风险管理意识,那么其既不能准确的制定出具有防范性质的内部控制措施,导致在产生既定事实后才能进行弥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二者在实践中具有融合发展趋势。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已经看不出单独的风险管理措施或者内部控制措施,而是基于工作的需要它们之间已经融为一体,相互交叉。
3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已经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时间比较晚,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首先高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实施了自主化经营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高校的财务主要由我国公共财政给予拨付的方式,为此高校不需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的问题,高校长期的行政化色彩管理导致高校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比如高校在使用资金时不会过多的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而且高校在扩建基础设施时也存在过大的财务风险问题,高校为了扩大基础设施它们选择向银行机构贷款的方式,据有关数据统计,高校向银行部门信贷的风险已经超出了高校的财务支付能力;其次高校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当期高校的管理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基建工程上,高校的管理者为了扩大规模,他们会采取各种融资渠道,但是他们不考虑高校的财务风险,甚至一些高校管理者将个人的意识凌驾于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上。
3.2 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首先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负债风险、基建腐败风险等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发展环境,需要高校部门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风险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内部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但是通过对高校机构部门的结构分析,大部分的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而是将高校的内部风险管理工作划分为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这样的职能划分容易造成风险管理效率的低下。其次没有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不可否认高校对内部风险的控制措施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完善,但是高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存在一些漏洞,高校重视高校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的风险评估,比如高校的负债比、高校的资金预算等,但是却忽视了对学术资产的风险评估。
3.3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属于动态过程,需要高校不断根据最新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高校在进行内部信息披露时他们只重视披露的形式,而不重视披露信息的内容,结果导致内部控制赋予形式化。同时一些高校管理者为了隐蔽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他们选择不公开高校内部信息的方式,可以说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而造成的,高校的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 从风险角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4.1 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
基于高校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要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高校的内部风险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控制高校的内部风险,强化高校的业务流程、财务工作以及规章制度等:首先要明确高校的战略目标。高校要建立明确的战略管理目标,也就是高校的发展战略要切实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需要,不能将目标的制定脱离高校的实际,比如高校在扩建学校规模时一定要将高校的学生量、教师团队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不能为了扩建学校规模而盲目的进行资金融资等,造成高校的负债率超出自身发展水平的能力。其次高校要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将高校的项目具体责任到人,通过明确责任约束每个高校工作者的行为,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让每个高校工作者在从事管理活动时都能够将风险意识纳入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最后高校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要紧紧围绕高校风险管理为基础,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避免高校风险的扩大。
4.2 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加大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基于高校内部控制执行力的不够,高校要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力的监督:一是高校要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将风险管理部门与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相分离,尤其是保障风险管理人员的独立身份,同时要提高该部门的地位,由高校的主要管理者直接领导。二是高校要构建一批具有专业风险管理素养的团队。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需要懂风险管理知识的人才担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现以及解决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高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三是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高校的管理者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高校的财务工作者要切实履行其职责,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水平,财务监督部门也要认真监督高校的经济活动。
4.3 构建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预警系统
高校所面临的风险是不断地变化的,不同的风险因素都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针对高校动态风险信息收集、存储以及处理的自动化信息预警系统。一是建立覆盖高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系统,将高校运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通过与会计信息的整合,实现风险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二是构建高校风险管理流程的预警分析系统。高校的经营活动包含的因素比较多,比如高校的资产处理、基建工程、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都可能构成影响高校内部控制的因素,因此高校要强化每个活动环节,提高风险反映灵敏度,一旦出现风险隐患的可能,就要及时的对风险进行评估与警报,以便高校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将风险影响降到最小范围。
4.4 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文化,加大内部控制的实施力度
高校要构筑优秀的内部控制文化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高校应树立起风险管理的价值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应用于内部控制的具体日常活动当中,使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地发现和预防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同时要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教育工作,建立统一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考核标准,并对内部控制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晖,郑宏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02).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64-2
0 引言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被查出了税务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税务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风险应对措施采取力度不够等。因此,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高效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定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关负责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1.1 企业税务风险内涵
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税务风险问题。目前,我国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企业的税务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即企业存在未纳税、少纳税的现象,从而使得企业的声誉受损,严重的就要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使用税法不准确,多缴纳了税款,给自身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税务风险的特点有很多,其中包括主观性、必然性、预见性等[1]。
1.2 税务风险管理
只有提高了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才有可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在企业的发展中,税务风险管理主要指的就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制约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然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对税务风险进行判断和控制。在具体的税务风险管理中,企业相关负责人应该充分了解税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并对税务风险进行相关的事前的识别、事中的管理控制和事后的评价,争取把税务风险扼杀在源头,最终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税务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企业的税务风险评估方法非常不科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中,税务风险评估方法有很多,目前,很多企业主要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性分析法;另一种是定量分析法。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也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法,同时,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增大了税务风险概率。
2.2 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力度不够
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加大对税务风险的宣传力度,风险应对措施采取力度不够。一般情况下,面对税务风险,企业不应该只是采用一种风险防控措施,应该把多种应对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税务风险的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相关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也没有风险管理经验,一旦遇到风险管理问题,就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总之,企业的税务风险评估方法的单一性,风险应对措施的数量较少性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2]。
3 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多种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完善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提高相关负责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3.1 建立高效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来说,建立高效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企业应该不断对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让企业的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税务风险管理责任,并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指责,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高校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降低税务风险概率。第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发挥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第三,企业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并安排相关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把税务风险中的各个责任都明确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一旦遇到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就应该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还应该定期做税务风险的汇报总结,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相关的领导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税务决策,从而降低税务风险[3]。
3.2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要想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还应该不断提高相关负责人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企业应该重视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方面技能知识的培训,让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掌握税务风险管理专业知识,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聘用一些税务风险管理人才,扩充自身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人才队伍。其次,企业还应该定期召开税务风险管理座谈会,聘请一些相关的税务专家来莅临指导,不断提高员工对税务风险管理技能水平[4]。最后,企业还应该加大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防控意识,把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全面贯彻到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员工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频率,从而为企业的持久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
在日常的税务风险管理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定期加强各个部门、各个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旦遇到任何税务风险问题,就应该及时沟通,随时交流意见,从而杜绝税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相关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就应该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比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以此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沟通平台,或者建立相关的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外部信息获取与共享系统等,互相分享税务风险管理意见,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在促进企业经营与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同时,企业可以把上述系统或者平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5]。
3.4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税务管理时,企业应该把企业文化与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中,无论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投身到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与管理职能,以身作则,并带动全体员工共同进行宣传,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杜绝工作中的不良之风,从而保证企业文化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严谨且系统的工作,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2] 杭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张积康.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涉外税务,2011(6):34-39.
[3] 刘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 组织架构 设计
一、相关概述
伴随着外部生产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推动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依赖于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者应当将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来加以落实,确保其职责明确、上下沟通顺畅、分工细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风险管理的组织完善有效。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企业业务部门风险属性跟风险管理部门的属性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时,紧密结合本单位管理实际和特点,完善自身风险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效用。
二、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工作重点
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基本上都是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在风险管控过程中董事会、经理层、财务部门、市场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都会参与其中,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也意味着企业职工以及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全员化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趋势。上述这些风险管理参与者都是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参与因子,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上需要在上述参与因子中做好风险管理责任的细化和落实工作。
一般来讲,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工作应当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明确风险管理相关责任主体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经理层、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董事会等之间合理进行权责分配;二是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集权式管理模式以及分权式管理模式,完善各个风险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人员配置。
三、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分析
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时,需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来实施:
第一,全员参与原则。企业风险管理涉及的面比较广,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要确保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就需要企业全员职工的积极参与。将企业所有职员都作为风险管理的影响者以及参与者,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风险管理的配合及协调工作。同时在进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时还需要充分结合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定位和职能发挥,通过编写风险管理手册来进一步明确责任,切实将风险具体细化,落实到位。
第二,权责明确原则。确保权责明确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权责的划分明确上一般会涉及到部门职工积极性发挥和主动性以及权利限制等。在这一方面要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杜绝人为操纵现象的出现;合理分工,减少职责的重复和遗漏;对权限层级进行明确划分,严格规定风险管理层级限额并加以贯彻落实。同时,还需要确保报告线的完整性,需要根据企业管理关系以及自身业务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报告线的长短,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本单位风险管理情况。
第三,信息畅通原则。在设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时,需要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并减少信息流动成本。下级组织应当能够向上级沟通风险暴露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上级组织应当可以及时向下级传达相关政策和策略,各个部门之间应当保持信息畅通,加强信息共享。要避免信息流动的复杂化,减少信息流动干扰。
四、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设置以及组成
结合管理实践,企业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进行风险日常管理,落实风险管理政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风险管理指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相关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来进行风险管控。企业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后,就能够站在董事会这一层级上来实施风险管理,依靠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全面强化监督和评价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理绩效,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般来讲,企业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都能够对风险管理效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应当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在具备条件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等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将其作为本单位风险管控的专业机构,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程序以及政策,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风险容忍度以及风险偏好,合理评估本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并对经理层的风险管理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督促相关业务单位执行风险责任。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作业风险评估;变电专业
0.前言
电力生产活动涉及电网、设备、生产环境、作业及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九大管理单元,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九大单元(模块)包括: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九大单元(模块)又由51个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组成。这九个单元指出了安全生产需要管理的范围,要素指出了需要具体管理的工作内容,管理节点指出了要素的管理关键点和流程节点,子标准是各个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或方法。单元、要素、节点、子标准之间相互关联或链接,形成基于风险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机整体。[1]其中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单元中的作业风险评估是变电运行专业其中一个重要的风险评估工作,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持续运转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变电运行专业现场作业风险可控、预控的关键。
1.作业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
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是PES法,就是说在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需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公式:风险值 =后果(S)×暴露(E)×可能性(P)
在使用公式时,根据现有的基础数据和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与经验确定每个因素分配的数字等级或比重。后果、暴露、可能性的定义如下:
后果:指所考虑的风险造成的最可能后果,包括伤害,疾病,财产损坏。事故的后果,从100分的“灾难”到1分的“小割伤或擦伤”,按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数值。
暴露:指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这个危害事件是第一个可能启动事故序列的意外事件。危险事件发生的频率,从10分的“持续通过”到0.5分的“特别的少”按层次分别赋予相应的数值[1]。
2.作业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工作方法
电力企业风险评估有三类:a.基准风险评估,即对企业生产作业流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作为持续改进的基准。b.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即针对企业基准风险评估中所确定高风险对象,或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事件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风险评估;c.持续风险评估,即企业开展持续的风险评估,及时、动态修改风险评估内容,并做出相适应的规避风险措施。[1]变电运行专业的作业风险评估属于基准风险评估,每年定期开展。年度作业风险评估开展流程如下:
一是作业风险评估技能回顾,主要是对班组代表开展作业风险评估技能专项培训。重点回顾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基准作业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作业风险评估回顾、评估内容更新,主要是对上一年度已完成的作业风险评估、作业风险评估概述,根据最新作业任务清单,结合年度审查中关于作业风险评估所发现的问题,重新运用PES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组织人员审查班组有关评估结果。
三是回顾、更新关键任务。运行人员在作业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回顾各项关键任务,形成关键任务分析,为作业表单修编工作提供依据。
四是是修编作业风险概述。根据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形成本班组作业风险概述。
最后是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就是说跟据本班组的作业风险概述,审查有关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制定有关措施的实施工作计划,推进计划的落实。
3.作业风险评估工作在变电运行的运用
在开展变电运行的作业风险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全员参与性不足,特别是资历较深的运行人员。这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失去了全面增强全体人员风险意识的机会。二是作业风险评估结果不能应用到作业表单,进而不能有效控制现场风险。
为了解决全员参与性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分组讨论--集中审核的方式,资历较深的运行人员被平均分到小组中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点,为作业风险评估提供依据。集中审核时采取交叉审核方式,有利于保证人员参与作业风险评估的完整性。为了解决作业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性问题,在执行作业表单时必须对表单中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发现作业风险评估结果未能应用到新作业表单中时,应该立即启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纠正与预防流程,提出修编建议。
下面以500kV某变电站为例,阐述作业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中的开展情况:
(1)根据相关作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500kV某变电站选派安全区代表参加局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知识和作业风险评估培训班,接着在站内开展作业风险评估知识培训,以保证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的全员掌握。
(2)经过全体人员讨论和梳理,本专业共有作业任务59项。
(3)利用安全活动或交接班的机会,将59项作业任务分成三组开展作业风险评估工作,然后集中交叉审核和讨论,最后汇总成为《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
(4)最后形成本站的作业风险概述。总结出500kV某变电站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危害有9种。对这9种危害进行评估,得出可接受及低风险主要分布在化学危害、职业健康、物理危害、人机功效、环境危害。中等风险危害有7个,中等风险危害有行为危害、化学危害、职业健康、物理危害、人机功效、环境危害,包括误碰故障设备、错投退压板、合(分)刀闸不到位、受伤的人、开路的CT等等。作业风险结果为修编作业表单提供依据。
(5)根据作业风险评估结果,修编运行专业的作业表单。目前500kV某变电站共有42份通用变电作业表单和8份专用变电作业表单,为变电运行现场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风险预控措施。
4.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也是落实南网方略的具体体现。作业风险评估工作是四大风险评估工作之一,对变电运行专业现场风险预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变电专业的作业风险评估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发展的空间。这主要是指如何将作业风险评估结果更有效指导现场作业,从而达到现场作业风险可控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这需要基层变电专业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为深入践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继续向前。 [科]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前言
伴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和国际经济接洽,引发了剧烈的国际竞争。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备受考验,特别是其金融活动需应对较多风险,其间以信用风险最为关键。要知道,现今社会金融市场的角逐已然转换成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角逐,但因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便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极为显著,故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加以研究便凸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展开了探索、讨论,且给予了改进策略,望以此推动商业银行具备较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为其规避、处理信用风险给予相应借鉴。
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一)信用风险的类型
信用风险可区分成两大类型,具体如下:一是依据引发主体能区分成客户与银行内部管理信用风险两种。其间,前者表示被和顾客相关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导致顾客难以正常履约的风险,主体即顾客,其在客观层面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具备影响,其属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般形式;后者表示商业银行不关注信用风险、匮乏较好的风险认知力,促使信贷机构内部制约机制匮乏完善性,各项信贷规制不健全等所引发的没必要形成的风险,最终促使信贷资金出现耗损。二是依据客户经营业务特性能区分成金融机构客户与非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两类。其间,非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具体表示工商顾客与个体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具备全过程性,存在于商业银行各环节中,属于商业银行整体业务与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并非只被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同时,信用风险管理针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具备较强落后性与隐秘性,故使其效果也具有落后性,且其并非为简单的艺术或科学,而是处在两者中间且通过两者构成的工程。并且,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即针对信贷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管理,因位于信用风险众多不定性因素里面,仅有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规避最具难度,且影响力巨大。此外,信用文化是最基础且必需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因信用风险管理具体通过人与系统构成,其根本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将有效信息传输到目标对象手中,以促使目标对象能出具有效问题且进行适宜的判断。假设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风险文化,则便无法针对信贷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约束。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不良资产比重较高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超出标准已然变为了阻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国际通行标准而言,金融组织不良资产率界限不得超出10%,但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不良贷款率远在10%以上。尽管我国为增强商业银行角逐力,相应部门有对其不良资产加以剥离,在短时间内促使其不良资产比重大幅缩减,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只是依据账面价值把不良贷款转移到了资产管理公司,故从整个金融体系而言其不良贷款率并未缩减。
(二)资本充足率上升,附属资本不足
资本充足率具体表示商业银行位于存款人与债权人资产未遭受损失时,其可通过自有资本担负损失的概率。经由管制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防范、应对风险的水平进行监测,规避风险资产极度膨胀,以对存款人、债权人利益予以保障,确保金融组织正常运转。截止到当前,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超过12%,可见其防范风险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即便如此,其核心资本在银行资本中的占比依旧较大,附属资本不足,资本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合理性。
(三)信用风险较为集中
概括而言,商业银行贷款较为集中,具体体现为贷款数量大、存在垄断现象,且时限较长。要知道,贷款数量大与垄断现象的存在表示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幅提升和地方政府引发的投资热具备直观影响,较多银行贷款或流入基础设施建设,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配套资金使用,其间某些投资项目属于重复建设,不具备较好经济效益,使得银行贷款无法再指定时限内偿还,势必促使商业银行形成新的不良资产。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与技术极为落后
实质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可视为一项与风险识别、度量和评估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管理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信用管理水平的强弱。依照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选择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而言,基本承袭了以往的传统方式,譬如专家分析法等,此类方式多从定性层面给予结论,不具备科学、客观性,还未应用先进的信用度量值模型等针对风险辨别、分析。并且,由技术层面而言,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系统也属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但当前商业银行数据储备贫乏、数据质量较差,也对其信用风险管理产生了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因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组织机构,也就促使其不具备独立的风险控制体系与管理机构。具体如下:一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缺乏标准流程,权责不清,特别是贷款有问题时不具备对应的责任制;二是信贷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好的管理观念与激励约束机制,存在虚假编制信息、擅自使用公款等不良现象;三是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具有较多不足,譬如经营管理不当、信息传输受阻等,这均对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构成了阻碍。
(三)外部监管制度不够健全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持续加大的关键因素即外部监管制度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伴同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以往的监管方式已难以有效辨别、规避风险。当前,多数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未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评估风险具体依据监管人员的主观思想与经验,缺乏较好的风险控制力。并且,商业银行的监管范围极为有限,因较多金融衍生品等表外业务的存在,加大了其信用风险,若无法针对表内、表外业务同步监管,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
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解决策略
(一)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式
首先,创设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商业银行应依据自身特性创设适宜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加大投入对其开发、研究。同时,其应在参考国际现代模型期间,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较好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将其适用到自身实践当中,譬如利率等市场价格变量的引进等。其次,设立全国性银行数据库。因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落后,商业银行应用的数据库不具备较长建立时间,发展不健全,故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产生了阻碍,故为将上述现象改进就应推进全国性银行信用数据库建设步伐,这属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经路径。当然,该数据库的建立并非能在较短时限结束,故商业银行先应大力采集数据、参考国际先进经验,以为建设健全的数据库奠定基础,仅有如此方可强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二)创设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建设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商业银行开展该项工作时可从如下几点入手:一是促使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化,对管理者权责明确界定,让内部制度体系清晰合理,以有效防范风险;二是创设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部门,实施双重控制,对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高度关注;三是把信息化技术引进风险管理与控制程序,推动信息系统建设,把风险控制从以往的事后监测转换成实时监控。其次,构建较好的银行信用文化。信用文化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具体不容忽视的效用,其可对银行内部落后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政策等行为方式予以优化,构建形成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见,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不但需对制度体系、技术方式进行优化,也应对信用文化的构建给予高度关注,积极落实信用文化的建设。
(三)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首先,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规制予以健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可依据如下几点进行:一是设立权威性监管机构,经由此针对商业银行相关信息及时披露,构建形成有序的金融环境;二是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规制加以修补,将预防信贷风险当做核心要点,大幅提升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参考国际先进法律体系与监督管理经验,从而推进信用立法的步伐。其次,创设适宜的信用环境。该项工作的实施需全社会的努力,一同施行信用建设,且对社会信用秩序加以维护。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入手:一是商业银行应针对经济主义实施信用道德观念教育,针对背离诚信的企业、个体依法惩治,以树立信用即资本的新理念;二是政府部门应设立社会信用网络,以及个人、企业社会信用查询体系,并高度推崇社会诚信精神,鼓励社会诚信行为,针对民众组织社会信用专题讲座,以确保个体、企业享有的较好的诚信意识,从而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六、结束语
概括而言,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对其可否正常运营并获取长远、稳定的发展具备显著效用。但是,当前我国较多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还具有较多不足,譬如信用风险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等,对其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故商业银行必须基于实际对相应问题进行处理,以对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闳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7(35):53-54.
关键词: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参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5日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投入的加大,以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原有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效率低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需求。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相比,内部审计相对独立,它能从事业单位全局角度识别和评估风险。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要求,内部审计要积极参与组织的风险管理。因此,借鉴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根据COSO的ERM框架,使内部审计可以成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者”,在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概述。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其中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属于外部审计,而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在组织内部。内部审计经历了由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的综合审计四个阶段。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呈现职责范围不断扩大、静态向动态转变的特点。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完全是顺应当时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现代事业单位治理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发展演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版)》修正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在增加组织价值和完善组织的运营。同时,内部审计有必要采用一种系统和规范的方法来参与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并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过程效率,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根据这种观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已经扩展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因此,现代内部审计既要关注财务数据,还要关注更广泛的经营领域,在指导和监督组织合规经营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人力和资源,参与和改善组织的各项风险管理状况,以期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为组织增加价值。
(二)风险管理概述。风险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风险是由于某种不利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发生损失,并致使其目标无法实现或降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等特点,是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有效控制和规避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它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和评价,并使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及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美国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全面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这同样适用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从事业单位目标制定一直贯穿到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事业单位的潜在事件和管理风险,使其在事业单位可以接受的风险偏好范围内,从而有效确保事业单位实现既定的目标。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2年的《ERM:Trends and Emerging practices conclude》中指出:“在21世纪,风险管理将会变成组织管理的主要部分,这会影响公司如何被组织委派首席风险长向CEO和董事长报告,同时也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执行。”2005年,罗伯特・R・莫勒尔的《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也认为:“风险管理应该成为内部审计计划评估过程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师要用一个正式的过程来帮助理解风险并尽力将工作集中在高风险领域。”
在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师通过评估组织的内部环境、识别组织的风险事件、检查组织的风险应对措施和评价关键的风险报告,能够使得组织的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组织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以协助组织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战略、指导制定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强化组织对风险的报告,达到更好地为组织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目的。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不损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师不能设定风险偏好,不能对管理层做风险保证,也不能对风险反应进行决策,更不能代表管理层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和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
二、内部审计参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路径
在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中,风险管理包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要素,这些要素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在ERM框架中,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通过检查、评估、报告和建议,来帮助管理层和董事长或审计委员会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者”,首先从事业单位的风险环境进行评估,然后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后是做好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工作。
(一)事业单位风险环境分析。环境会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根据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环境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人员的道德品质等。
为了有效地参与风险管理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结合事业单位运行目标进行风险环境分析,将事业单位运行目标和阻碍运行目标实现的风险系统地加以联系。内部审计首先要列出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关键性成功因素和可能阻碍成功的风险因素,可以运用SWOT模型、KSF模型将识别的风险因素逐一列出,并从事业单位组织目标的角度分析判断风险因素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同时,建立风险分析矩阵,将事业单位的运行目标与潜在的风险联系起来。
(二)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1、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风险识别工作。风险识别就是指对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确定事业单位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证风险识别的充分性,保证所有重要的风险都被识别出来。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结合事业单位的组织目标,检查和评估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对风险的识别、检查,并提出建议,通过取得的证据来评价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全部识别出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因果关系分析、损失清单分析、保险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等。
2、评估风险级别的适当性。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识别所有潜在的重要的风险后,会对这些风险的等级进行测量,也就是对这些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再次确认,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并修正不恰当的风险评估结果。
在风险评估的再次确认活动中,内部审计部门要运用管理工具和技术分析风险。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风险有效的计量。评估要注意与事件相关的不利事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和分析内部审计部门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结论,对风险评估进行再检验,确定其是否恰当。
3、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在风险被识别和评级以后,就应该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及增加所期望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组织预先设定的风险偏好,来采纳风险应对的方法。风险应对的方法,有风险处理、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四种。
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风险管理部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并评估其是否充分、得当。内部审计师在评估风险应对措施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1)采用此种方法的成本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的比较;(2)此风险所致损失的概率和程度的大小;(3)是否具有处理风险的技术。
如果缺乏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加强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风险损失。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4、跟踪与评价风险控制活动。在选择与实施风险应对措施以后,管理者就需要实施控制或其他可减轻风险的活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整个风险进行控制的活动,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组织,包括:批准与授权、证实、观察、鉴定、协调、经营成果复核和资产实物保全等。
内部审计部门要跟踪风险控制活动,并及时评价风险控制效果。内部审计部门要测试这些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采用流程图法和调查表法,将测量结果与高层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如果超出了限度,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及时将背离结果向高层管理者汇报,以便于高层管理者决策。
(三)确保信息正确及时地传递与沟通。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有效实施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功能是将事业单位内外部的相关风险管理信息进行确认和传递,以监督事业单位各部门及其成员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责。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定期的内部报告,将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在事业单位内展示。内部审计部门要保证这些信息能够正确及时地传递给管理部门、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并且就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沟通。
三、内部审计参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内部审计全面融入风险管理。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就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已经不限于监督和评价,而是扩展到了确认和咨询,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将会在竞争中淘汰。现在,事业单位运行环境日益复杂,风险管理在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扩展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树立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实践中,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审计的体系中,使得内部审计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够更好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建议与咨询。但是,要严格区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权利与责任。
(二)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这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而组织的风险管理又强调内部审计人员要与事业单位管理层之间进行沟通。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实施建议的“双报告”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兼顾独立性和客观性。具体而言,就是内部审计部门在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在行政上向事业单位负责人报告。职能性报告关系可以使其不受管理层的影响,而行政上的报告关系则能够取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进而获得被审计部门的合作,还能够避免有关职能部门的干扰。“双报告”模式能够较好地处理内部审计与组织的治理机构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有效参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过程,评估和应对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不应局限于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应该适当吸收市场专家、计算机专家、管理顾问、工程师、舞弊检查专家等多种专业人才,优化内部审计队伍,满足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需要。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流动。这样能够使事业单位成员对事业单位范围内风险和控制有关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与事业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保证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风险管理的效果。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参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事业单位的风险,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治理的效果方面发挥咨询和服务作用。这样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面对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信息技术和日趋复杂的运行环境,要想有效行使风险管理职能,必须要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其他数据分析技术;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为了有效地参与风险管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深入调查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取得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参与和合作。在这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事业单位经营风险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其内外部环境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内部审计人员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玉.IIA“内部审计”定义中文翻译修改说明[J].中国内部审计,2005.9.
[2]王华庆.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张巧良,房亮.内部审计在ERM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7.3.
[4]宁静芬.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5]李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9.1.
关键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0日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概述。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基础,达到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目的。财务公司流动性是指财务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筹集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变现公司资产,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能力。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持有的资产流动性差对外融资枯竭导致无法满足到期支付需求的可能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自财务公司成立,就以强化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标。但当前很多财务公司业务多样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流动性风险水平升高,给财务公司及企业集团带来不利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如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升高,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通过专业方法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财务公司至关重要。所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流动性风险管理滞后与被动。在管理流动性风险时,只注重最终的表现形式,而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的源头。财务公司仅凭主观经验来判断流动性风险,没有通过客观的指标体系进行预测监控,导致事后控制居多。此外,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公司在决策中较少考虑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财务公司也没有与成员公司有效沟通,使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增加。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主要体现为其管理易受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由于财务公司依附于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多数来自集团内部,其管理工作以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主,我国大多数财务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这样就会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管理层没有独立。此外,财务公司的职责是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这样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其经营管理必然会受到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由于隶属于集团公司的性质,往往会受到干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由于缺乏独立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话语权,财务公司甚至成为激进的企业集团盲目扩张的融资工具,流动性风险极高难以化解。因此,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是管理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风险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得到控制后也没有反馈机制来监察。此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缺乏有力控制。首先,财务公司没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仅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没有做到有力执行;其次,财务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专业性和独立性明显不足;最后,财务公司对雇员的控制也不到位,大多数财务公司没有专业人员管理流动性风险;另外,财务公司没有问责制,出现问题时责任难以界定,从而影响财务公司的发展。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多数来自企业集团,缺乏金融专业知识。这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地预测和防范。另外,随着许多新型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具有金融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增大,财务公司的激励机制落后,许多管理人才受其他行业薪资待遇的吸引,离开风险管理岗位。人才流失导致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才素质下降。
三、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一)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首先,转变事后控制观念,形成预测为主的前瞻性控制理念;其次,转变单一部门管理观念,形成多部门协作管理理念;再次,要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转变流动性风险只具有损失性,越低越好的理念,流动性风险不仅具有损失性还具有收益性。
(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公司应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财务公司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对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的融资功能进行扩张的决策有权否决,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对风险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反馈到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从而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
(三)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体系需形成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应对及监察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开始,财务公司应运用识别程序来识别可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的风险。若发现近期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较高,流动性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资产转换策略或增加负债战略来应对。财务公司需要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察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察。
(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财务公司必须以良好发展为目的挑选、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财务公司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不是独立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人员选聘和激励制度。将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改为选聘、竞聘上岗等多种形式,并在聘用雇员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断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并针对财务公司的特点形成科学的选聘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奖励形式结合的方法激励员工,从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财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定期的部门轮流培训、不定期全员培训等形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加大金融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将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一重要途径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财务公司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财务公司在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体系,但某些问题在我国财务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涛.集团财务控制[J].中信出版社,2011.8.
[2]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
[3]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J].财经界,2010.8.
(国药控股沈阳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01)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药产品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医药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医药企业应收款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erp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基于ERP的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以期为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ERP;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46-01
1 ERP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1.1 ERP的发展概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公司提出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主要是由物流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综合形成的。ERP主要通过综合整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户关系等信息资源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ERP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企业生产管理由订货点法向MRP发展;二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企业生产管理由MRP向MRPll发展;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ERP系统逐渐形成。
1.2 ERP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ERP自出现以来,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应用模块的集成化:ERP系统能够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通过模块管理实现跨部门的集成化管理。(2)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通过ERP系统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企业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3)业务流程合理化:ERP系统能够实现企业业务的流程化、规范化控制。
1.3 ERP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分析
应收款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ERP系统通过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客户信用额度评定、额度自动审批、内部授信制度等模块控制来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并对企业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应收款风险的管理。
2 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概述
2.1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不确定性逐年提升,这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筹资、投资、生产、销售等财务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当前的企业财务控制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损失控制、风险保留四种手段。
2.2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的原因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产品的需求量逐年提高,医药企业在面对新发展机遇的同时,所面临的应收款风险也不断提升,应收款风险也已经成为医药企业最主要的财务风险。医药企业出现应收款风险的原因:(1)国家在推动医药体制改革,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的过程中,部分商业公司违规经营或经营不善导致坏账风险。(2)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混乱,长期拖欠货款。(3)销售人员行为不规范,职业道德不高。
3 基于ERP的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
3.1建立医药企业销售过程的实时监控机制
医药企业的销售过程是出现应收款风险的主要经营流程,要实现基于ERP的应收款风险管理,首先应针对销售过程建立完善的实时监控机制。通过ERP系统实现对销售环节的物流、库存、销售、客户服务等流程的综合信息管理,并建立自动纠错报警系统,形成应收款风险预警机制,结合库存模块、应收款模块的综合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3.2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应收款风险管理
ERP在销售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应收款风险管理的具体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事前控制阶段,ERP主要对合同信息、销售发票、客户资料等内容进行录入与管理;在事中控制阶段,ERP系统通过自动生成凭证、自动核销款项、自动核对账目等功能实现医药企业应收款的科学管理;在事后控制阶段,ERP具有极强的应收款分析功能,可以提出科学的应收款事后解决方案。
3.3健全一体化管理机制
通过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医药企业能够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形成跨部门的高效管理机制。ERP系统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数据通信网络,对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实现高效的一体化集成管理,从数据信息角度提高了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ERP系统是一种科学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完善基于ERP的医药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医药企业销售过程的实时监控机制,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应收款风险管理,并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制度,从而不断加强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推动医药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