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十二五”总体战略框架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成为“三化”协调发展中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以河南农业大学
>>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新形势下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合理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刍议 浅析当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整治的机制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讨 转型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格局探析 新形势下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10).
[5] 王金满,白中科,师学义.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1,(4):14-16.
[6] 吴次芳,叶艳妹,岳文泽.试论土地利用工程的学科属性、体系和发展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7,(3):26-31.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专业设置和建设具有共同的一般规律。相同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课程等资源配置也大体相同,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但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及其侧重点的理解、设定不同,即使相同专业,其学科、课程、师资等资源配置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相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持久、稳定、系统、规律性的特点集合而成为特色,即相同专业的不同特色。
一、专业特色的形成条件
1.历史条件和因素
许多专业的产生和形成,都是应当时社会实践包括生产、管理、军事、政治等急需而设置的。以后的发展、延续和壮大往往都蕴含着起初的历史痕迹,并渐进凝结为特色。
2.环境资源因素
专业的成长、发展和演变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完成的。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院系的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浸染专业的成长。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差别性的特点。
3.时间因素
专业特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需要酝酿、产生、更新、变异,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生生息息、重组再造、演化整合等,最后由每一代变异留存下来的富有生机的因素凝结为新的变异体并呈现特色。这里有两点:第一,特色是在特点上形成的,是由诸多特点有机组合而成;第二,特点与特色的不同,在于特点可能是暂时的、短期的,而特色是特点在不断地更新、变异、整合中最后形成系统、持续、稳定的状态,是特点之有序集合。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时间,特色是很难形成的,或很难称其为特色。
总之,专业特色应当在一定的历史延续中和特定的环境资源里,经过较长时间和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融合而成。
二、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
以政府为管理主体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过程,是行政管理研究的传统,相应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传统搭配方式形成了政治学背景和倾向的特点。然而,随着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科学化的扩展和推进,以及行政与法、行政与管理技术的日益融合,行政管理开始告别传统时代。同时,与政治相对分离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各领域的分部门管理延伸和扩展,出现了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行政、军事行政等,行政管理衍生、推进至公共管理阶段,步入公共管理形态。经济行政正是在这种格局下独具形态、在理论及理论实践的发展中蔚为壮观。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尤其是当今时代的主体活动,管理经济一直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在专业行政部门日益分化、发展的格局中,经济行政也成为独立的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壮大。何况任何领域无不包含和渗透经济活动而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使得经济行政不仅具有不断壮大、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且具有广泛的覆盖性。
2.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含义和支撑体系
经济行政是指以经济活动和领域为对象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是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在遵循传统、保持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和突出经济及经济管理课程、师资、实验等资源配备,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行政、会管理的经济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经济行政与公安行政、司法行政、人事行政、军事行政、教育行政、文化行政、医疗卫生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等并列存在、相互区别。
专业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时空因素,一个是时间维的历史传统因素,另一个是空间维的资源环境因素。这里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在历史渊源上,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由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演变而来。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创建于198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及其交易、竞争行为和有形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过程。既是政府行为,又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经济、行政、法律融合一体的经济行政管理,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1998年,教育部组织调整高校专业目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不复独立存在,学校的相应专业转型、扩展为行政管理专业,设于公共管理系下。整个专业的转型经历了名义阶段、板块阶段、覆盖阶段,目前正向融合阶段发展。这个过程中,在探索和保持行政管理专业一般特征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由课程、师资、周边专业学科、相关社会资源支撑的经济行政特色保留了下来。
在环境资源上,学校以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见长,相应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丰富。学术氛围也以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为主调,同时,又有较为齐全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和历史较长、特色鲜明的法学学科专业。这个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显体现。学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规范。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和文法4类提出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方案,原则上统一执行。学校结合专业和历史等情况确定专业课设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原则下融汇了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因素,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并反映了专业特色。例如,公共基础课中有“高等数学”课,学科基础课中有“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统计学”等经济管理课程,在专业课中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行政管理的核心课、基础课诸如“政治学”、“行政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等数量和理论知识比重充分,功能不减,既保证行政管理专业的本色,又具有经济行政特色。
在时间因素方面,学校有17年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并赢得较高声誉;行政管理专业也有了11年
的办学历史,并于2000年建立了北京市属院校第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2007年成为北京市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第一个重点建设学科。经济行政特色在历史延续和探索中日趋成熟、稳定。
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学会、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往,包括会议、调研、课题研究、咨询培训等方式。近年来,与北京市发改委、市政管委、城市科学学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行政的社会根基,进一步扩展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管理空间。
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比较交流方面,有可供分享的成果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经济行政的研究著作有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蒋云根教授编著的《经济行政管理概论》。学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领域,自8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了《企业行为规范》丛书、《工商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以及多部单本著作;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以及国家部委有关经济行政方面的科研项目。近10年来,各高校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依托所在院校的资源、历史等,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以其历史和经验获得独特优势。
三、行政管理专业的价值评估
1.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公共经济与市场经济比肩在我国呈后发之势。公共管理在后市场经济时代是维护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强烈。作为北京市重点大学和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资源,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属院校处于前列,应当发挥学科优势,为北京市培养经济、行政、法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地位
公共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并驾齐驱有益于丰富学校学科类型,完善学科结构,有利于人才培养。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实力较强,公共管理学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基础并在北京市属院校居于前列,搭建了学科结构有力、专业齐全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平台。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的母学科,历史长、特色显、有优势,应当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增长极。
3.学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后盾和平台
行政管理专业依托的城市学院,是为专门和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而建立的。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设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这种专业学科环境既具有复合型、交融性,又不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宗旨,有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塑造和体现;同时,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筋”,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粘合、伸张的作用。
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
1.在既有体系中巩固特色
一是丰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上体现特色。保证专业通行的基础课程。“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必备的学科基础课不缺门;通过课程建设,增强课程针对性,力求精要;通过沟通研讨,达到课程之间相互了解、互补和融汇。保证体现特色的经济学课程。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外,还应坚持开设“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通过考试与考查、必修与选修的制度设计,优化经济行政效果。开设“法学原理”、“行政法”、“经济法”课程,满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功能需求。进一步完善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和经济监管课程板块,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贯穿,经济、行政与法律的融合,凝结和强化监管功能的专业设计。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特色。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政策分析、参观考察相结合;选聘校外、政府、企业的专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或储备,在专职教师组织下,穿插搭配兼职教师的专题和讲座;通过“数字城市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加强软硬件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控制教师选聘结构,充分调配现有资源,形成学术型、讲授型、实操型师资的有机搭配。
2.将特色的基础拓宽,触角延长
拓宽与之交往的经济行政部门范围,由工商行政部门扩展到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进而扩展到发展改革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建立制度性联系;在上述政府部门和系统建立实习基地,形成持续联系,延伸触角;通过科研和教师纽带,与上述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增强教师对实践的了解,增加学生直接、间接的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聘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教师或吸收为团队成员,增加互动通道。
3.在学院复合学科环境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生
学校的城市学院是系、所合并的学院,学科专业较为宽泛,教师的专业领域更加复杂。学校规划城市学院建设发展两大学科——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院、系、所,学科、专业、方向相互交织,对学院的组织管理和业务规划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机遇。处理不好,各种要素混杂交错,内耗互扰;处理得当,相互倚重,相互交融,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实际上,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两个学科具有新兴和开放的共同特点,又有在区域和公共方面的融汇之处。两大学科的交融为各自学科及其之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富营养的土壤。行政管理应当借助公共管理寻求应用空间,借助区域经济管理增强经济行政特色。
4.在国际交往中检验调整,发展壮大
关键词:就业力;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logistics personnel employ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cability,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s' abilities to be employed,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further defin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idea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method for teaching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3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1]。各省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经济情况做出了适合地域特点的物流发展规划。许多企业也将物流仓储、运输及分类加工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迅速。与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的预测不符的是,物流专业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的比率较低,2013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1.5万,就业率为81.6%[2],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为9 175,就业率为91.51%,但在物流相关行业内就业仅占29.48%,如图1。物流行业内就业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供需矛盾”,即学校培养出来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造成了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解决物流专业大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低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为此,应以提高高校学生专业就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高的毕业生。
1 基于就业力提高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1 物流管理就业力的定义。就业力(Employability),国内有些学者译为“可雇佣性”。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关于就业力的定义是,就业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国学者Harvey、Locke和Morey认为就业力一般从学习而来,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3]。
参照《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物流管理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我们对专业就业力的界定是:物流专业学生不断通过系统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能在持续发展的物流人才需求市场上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实现职业发展与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4-5]。2005年DEST就业技能框架包括如下能力: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进取心、科技。根据对用人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概况为:个人能力(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物流专业能力(物流技能、物流实践经验、物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聘能力)。
1.2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就业力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升其个人特质。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输出的关键环节的学校,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能够提供职业持续不断发展的知识支撑,让其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2 构建提高就业力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框架
2.1 物流管理本科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7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在本科教学阶段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方面:①86.78%调查对象表示课程体系和课时设置不尽合理,以学院为例通识类课程占总课时比例高达32%。②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占据主要位置;78.5%的调查对象表示实践环节投入不够,课程实践比重低、课时少,应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物流作业实训、物流管理实训及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③65.42%的人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结合效果差,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2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针对以上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就业力为目的,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和实训课程以及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且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第一学年主要以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通过综合实验和实训课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系统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
(1)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类必修课是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另外可以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如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语言与写作类等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个人基本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心态、自信、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物流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教学手段方面建议增加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与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统筹进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社会考察、社团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和社区等形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等。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这类课程是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基础,可以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夯实理论根基。
(3)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不同的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同,但大多根据物流的环节设置课程,再结合学科及实践前沿理论。如采购、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物流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物流战略等。地方高校应根据地域特色本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原则,开展专业教育。例如山东省拥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资源,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港口物流和国际物流等特色课程。
(4)综合实验与实训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物流基本技能和物流流程的深刻认知而开设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运营、物流项目运作、物流仿真实验、物流作业实训、校企合作等。
物流企业模拟运营和物流项目运作类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讲授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虚拟游戏、仿真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团队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实现工作目标、完成案例总结,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虚拟游戏模拟多团队的管理对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并理解物流的典型过程、关联和问题,通过多轮模拟改进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理解物流知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有很好的效果。
物流仿真实验则是通过物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建模,以了解现行物流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还有很多3D软件,可以分角色模拟配送中心的运营。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计划,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职业发展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就业观,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素养培养课、求职模拟、创业指导课[6]等课程。
生涯规划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7]。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要建设开放和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大学生差异化就业的能力。职业素养培养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择业观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掌握选择职业的方法和技巧。除了理论指导外,授课方式多采用实践的方式,如模拟应聘、礼仪素质等内容。通过大学生的能力测评、创业指导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可以在大学四年分阶段进行,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及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他们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能在职场内发展顺利。
3 结束语
针对现在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提出了旨在提高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体系。
(1)优化教学课程设置,调整学分分布结构。依据提高就业力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课程应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特征,所以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应兼顾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及职业发展五个方面。在学分分配方面,应加强综合试验和实训类、就业素养培养等课程的学分。
(2)改进教学手段,探索多形式的授课方式。在实际中教学方法手段应该不断丰富和创新,来满足不同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需求,增强学生对物流专业的感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通过幻灯片演示,案例教学、物流仿真模拟软件等形式,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案例和物流软件模拟教学可以营造与实际相仿环境,增强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层次、渐进式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地将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在一起,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职业能力提升过程,全面不间断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 (2014-03-07)[2014-06-25]. http://.cn/wltjwlyx/226760.jhtml.
[2] 佚名. 山东省将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实施意见[EB/OL]. (2013-07-08)[2014-06-25]. http:///shandong/yuanchuang/2013/0708/1590139.shtml.
[3] Mantz Yorke, Peter T Knigh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C] // Learning and Teaching Support Network(LTSN), 2004.
[4] 张体勤,江岩. 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29(7):72-74.
[5] 谢晋宇. 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22(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