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养猪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全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现状
(一)广泛种植杞柳。
近年来,杞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牌杞柳制品俏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农户扩大杞柳种植面积,把种植杞柳作为增收的新途径,镇妇联也聘请林业科技人员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杞柳种植、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种植杞柳的管理技术水平。前几年,杞柳种植面积不到万亩,主要集中在205国道以西的株柏、华埠、尚庄等办事处,全镇大约有4000多名妇女从事杞柳种植业。每亩杞柳年纯收入达2500余元。随着杞柳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杞柳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亩杞柳能顶五亩粮田的效益。在镇党委政府和镇妇联的积极引导和号召下,广大农村妇女抓住这一机遇纷纷改种粮为种柳,扩大杞柳种植基地,株柏、华埠、尚庄等办事处90%以上的土地都种植杞柳,户均种柳3亩以上,有的户种柳达10亩以上,尚庄二村的朱成英种柳8亩,年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镇妇联还大力推广种植了大红头、红丫巴等优良品种,并积极鼓励引导205国道以东的农村妇女大力种植杞柳,马陈埠大、等村,每村都有300多名妇女学习掌握了杞柳种植技术,马陈埠、大两村种柳均达800亩以上,、等村户均种柳3亩以上。目前,全镇35个行政村的妇女都学习掌握了杞柳种植及管理技术,走上了种柳致富之路。全镇杞柳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种植杞柳,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大搞杞柳编织。
镇妇女编织杞柳有300多年的历史。起初,她们编织各种箢子,簸箕、筐子等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品种很单一。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们编织的杞柳制品如花篮、宠物篮及各种提篮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她们一教十,十教百,很快,广大农村妇女学习掌握了杞柳编织技术,株柏二村妇女周加红热心帮助本村妇女,在她的指导下,先后有20多名妇女学习掌握了柳编技巧。
妇女们心灵手巧,她们不单能编织出合乎客户要求的样式而且还不创新,研发出许多新的款式花型,深受国外客商青睐。目前,镇妇女编制的工艺品有七大系列,40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
随着杞柳产业的快速发展,镇先后建起了等40多家杞柳制品购销企业。广大农村妇女们在厂里拿订单,按照订单尽寸,回家搞编织,一般每人每天可实现纯收入二三十元,高的每天收入达四五十元。前几年,杞柳编织主要集中在205国道西侧的华埠、株柏、尚庄等村,近年来,镇妇联积极组织东部各村的妇女到华埠、株柏等地学习编柳技术,使村、马陈埠村、村等十多个村80%以上的农村妇女走上编柳致富路。赵屋、黄楼、前墩等村的农村妇女在九十年代以前无一人会搞杞柳编织,如今,这些村三分之二的妇女学会了编柳技术,使全镇从事柳编的妇女人数达到1。5万人。对此,潘圩子村妇女周克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不会编柳,囊中羞涩,赶集只能空手而归,如今家家编柳、天天见收入,每位妇女手里都有了钱,每次赶集,总是把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购回家中。日子越过越滋润了。有的农村妇女还成为柳制品购销公司的掌舵人。顺发工艺品公司的岳春秀,今年52岁,丈夫在外跑业务,签订单,而她每天都在厂里指挥员工认真搞好柳制品加工外运,该公司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年创利税可达200多万元。
2005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组建了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并为杞柳工艺品注册了商标。年底,杞柳工艺品顺利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打造了市场品牌,确保了绿色品质,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使牌柳制品更加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全镇广大农村妇女也抓住这一机遇,瞄准市场需求,大搞杞柳制品创新。华埠村的赵连秀、吴清香等妇女生产的杞柳新产品花把、柳把很受外商青睐,而株柏村妇女王洪霞创新生产的柳制品新型沙发、俏销国际市场。广大农村妇女们加班加点抓生产、搞创新,户户编杞柳、人人创收忙,杞柳编织红红火火,一派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景象。
(三)柳编厂里打工忙。
镇有40多家柳编企业,在这些柳编厂里忙忙碌碌的多数都是农村妇女的身影。她们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节日领福利,每天都在柳编厂里从事柳制品染色、刷漆、晾晒、包装等工作。镇东发工艺品厂里80多名工作人中,妇女占70%以上,她们有的30多岁,老的60多岁,每人每月工资可达400至500元。今年55岁的妇女周点花高兴地说:“每天在厂里忙忙碌碌地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收入,我们心情非常舒畅”。目前,全镇有2600多人在柳编厂里工作,她们人均年收入可达4000余元。
(四)大搞畜牧养殖增收。
镇粮草丰富,广大妇女多年来有着从事养殖增收的传统习惯,畜牧养殖成为广大妇女发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全镇有5000多人从事养鸡、养猪、养牛、养兔等畜牧养殖,全镇养鸡户发展到270多户,养猪大户达460户,养牛、养羊、养兔户达1250户。刘庄村妇女李美芝建起雏鸡孵化厂,年孵化雏鸡30多万只,年创利润20余万元,后墩村妇女杜庆芳建起大型养猪厂,年出栏生猪30多头,纯收入2万余元,尚庄二村妇女吴同秀大搞科学养牛,每年出栏黄牛20余头,纯收入2万余元。仅靠畜牧养殖,广大农村妇女年人均增收就达5000多元。
同时,镇还有1000余名妇女大力发展蜜桃、板栗,金银花、大棚西瓜等特色种植,有1800多名妇女在服务行业中显身手,积极从事服装、鞋帽、水果餐饮等各种经营工作,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二、当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技术不够精。
多数妇女没有经过认真的学习与培训,在畜牧养殖、科学种植上技术不够精,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增收速度。
(二)创新意识不够强。
多数妇女只会随大流,看到人家怎样自己也怎样,在杞柳编织、畜禽养殖等方面技术性不强,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
(三)合作意识不够强。
合作才有力量,相互合作才能相互学习,集中智慧,谋大发展,目前,部分妇女在杞柳编织或畜禽养殖中孤军作战,与其他人沟通少,交流少,出外学习少,不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三、加快农村妇女致富步伐的几种对策
(一)建立合作组织,组织专业协会。
建立杞柳种植与编织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和畜禽饲养协会等,让广大农村妇女在协会的指导帮助下,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学习培训,加强交流,取长补短,用新知识新技术去获取信息,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增强创新意识,摒弃守旧思想。
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快增收,以新求胜。
小彬来到福州的那一年,这个温婉的南国春天特别冷。因为没有联系上亲戚,小彬在火车站的候车室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小彬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一位好心的阿姨给他留了一盒饼干后离去。带着那盒饼干辗转三天后,小彬才联系上了亲戚。“刚刚踏进城市的大门,城市就给我上了这么残酷的一课。”许多年以后,小彬想起这件事情依旧心有余悸。
小彬的父母在河南农村,老实巴交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小彬他们那个镇的集市。小彬从小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带着父母去城市里看看,住上一段日子。这个梦想在小彬被领进一家美发店安顿下来的时候变得尤其坚定――“当我看见美发师那双灵活的手挥舞半个小时之后,就赚到相当于我在老家一个星期的午饭钱,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学。”
刚开始的工作是非常枯燥的,白天的工作是搞搞卫生,为理发师们调好洗发精、扫头发、为顾客洗头。但聪明的他,不忘抽空“偷拳头”。每天早上五点,人们还在睡梦中,他就起床了,一个人拿着剃头刀对空练手腕。这样一练,就是两年多。
这两年间,店里的“洗头弟”走了一批又一批,小彬成了坚持最久的“洗头弟”。美发店老板被小彬的勤恳好学感动,逐渐开始教他一些剪发技巧,小彬更加刻苦钻研了,常常为一项技术、一个发型反复在模具头上试验,甚至于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时睡到半夜里都会爬起来摆弄一下模具头,直到练习满意了才去睡觉。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小彬经常提着理发箱,在闲暇时间,跑到各个高校,免费为学生们理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小彬终于出师了。出师后的小彬在福州大学城附近开了一家美发店。“出师不是我的终点,一个美发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否则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师后的小彬每年都要挤出时间赴上海报班学习,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钻研理论知识,“希望自己能多学点,以后有机会能去参加美发师资格考试。把手艺学精湛了,到哪都不怕没饭吃”。
2012年,小彬开始招收徒弟了。虽然眼下“洗头弟”很难招,但小彬还是严格筛选每个应聘者。“美发这个行业要学成功,吃苦耐劳很重要。当年一起学习的人大部分都半途而废了,如果只是来混混日子的,我会劝他不要来了。学不成,只是浪费时间。”小彬很真诚地说。有时候店里“洗头弟”人手不够,小彬就自己顶上去当“洗头弟”,但尽管如此,他也不会“滥收”徒弟。“大部分来应聘的都是跟我一样外地来的,生活很艰辛,很多时候一步走错步步皆错,青春就这么几年。”当然,对于真心留下来要学习的,小彬则是尽心尽力手把手教他们。“我自己就是摸爬滚打出来的,所以我很理解他们的愿望。我也希望能把技术传给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谈及对未来的计划和打算,小彬说:“买房、成家、接父母来养老、继续把店铺做大……”谈及买房,小彬有点兴奋,房价有松动的信号,让他对自己能在这个城市扎根落户有了一定的信心。而谈及这几年在城市里的收获,小彬坦言:“这个城市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不管曾经经历过什么,我永远感激它。”
记者手记: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有许许多多像小彬一样来寻梦的外来打工者,只是许多年之后,他们当中又有几个人能像小彬一样在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每份成功总是始于坚定的目标和不懈地努力。或许没人知道今天的想法到底能走多远,但是,我们不要怀疑,只要沉下心来,努力去做,让心中的杂音寂静,你就会听见成功就在不远处,而且可以触手可及。
老刘:工作无贵贱,劳动最光荣
老刘55岁,四川人,算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农民工。老刘进城务工二十多年,当过电工、建筑工,因为在一次事故中摔伤了腿,虽然没有落下残疾,但已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于是,老刘于2000年左右改行当上了城市保洁员,至今已十年有余。
老刘开始不肯接受记者采访,怕自己乱说些什么,丢了工作。据老刘的妻子介绍:“他可看重这份工作了,这几年,靠着这份工作,我们供孩子上了大学。现在,我们还指望靠这份工作,积蓄点养老钱。”老刘的妻子也是清洁工,夫妻俩共同打扫一条街。和老刘夫妻渐渐熟悉了,老刘的话匣子才渐渐打开了。
老刘受伤的那一年,正赶上老刘所在的出租屋地段招收清洁工。老刘夫妻一商量,这工作虽然不够体面,但是只要好好干,就不会轻易被辞退,也不要每年都奔波找工作,家里老小的生活就有保障了。于是,老刘夫妻变开始了清洁工的生涯。
一开始,老刘出去扫街,扫一圈回来,总要回家抱怨一番。“那些城里人当着你的面把烟头丢地上,踩得粉碎,然后看着你扫……”、“今天一堆年轻人,在路上边磕瓜子边扔”……老刘妻子说,早些年前,这样的唠叨每天都得听老刘说十来遍。
清洁工通常也是拾荒者。因为收入低,老刘在工作时顺手就可以捡拾到的饮料瓶、废纸等,尽管所获不多,但对他们而言,仍然是一笔贴补家用的收入。最开始老刘夫妻还不好意思,后来就干脆在手提的铁箕把上,挂起了收集瓶子和废纸的袋子,以方便拾荒。拾荒也看时段,逢年过节的时候,老刘每月能靠卖垃圾赚个千把块。
按工作要求,一个清洁工不能与行人发生冲突,辱骂乱扔垃圾者更是绝对不允许的,一经发现马上开除。所以做一个清洁工的本分是任劳任怨,埋头工作,哪怕刚刚清扫过的路面,瞬间又被雨雪般落下的垃圾覆盖了,也不能对行人有所不满。
清洁工人微言轻。老刘曾好言劝说几个装饰婚车的人,请不要把剪下的玫瑰枝叶到处乱扔。他们不仅毫不理睬,见我再三劝戒,反觉可笑,自始至终没有正眼看我,根本不屑与我多说一句话。
每个黄金周对老刘来说,每天的工作都像是一场战斗。得抖擞精神去应付无穷无尽的垃圾,什么也不能多想,只能机械地重复着清扫和倾倒动作,一遍遍几乎不能停止地穿梭在人海车流中。按工作要求,无论你一天干几个班,无论你工作7小时、10小时还是12个小时,一个清洁工原则上是不能坐下休息的。做清洁工没有节假日,只有老天爷下雨才得以稍事歇息。
老刘的辛苦劳动换来了儿子的健康成长。说起儿子小刘,老刘则一脸心花怒放。小刘前两年大学毕业顺利地在福州找到了工作。这两年,升职加薪的小刘最经常跟老刘说的话就是:“你们别干了,我可以养你们了。”老刘很清楚,小刘面临着在这个城市安家的压力,老俩口决定再多干几年,攒点养老钱,不给小刘添麻烦。而小刘一点没有因为父母是清洁工而感到憋闷与窘迫,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帮着父母一起出来打扫。老刘的一个老乡经常跟老刘念叨:“‘80后’中有这样的孩子,真是不多见啊!”
老刘谈及最近一件让他心情好的事情:他所打扫的路段将再设两个垃圾桶,以缓解老刘清扫工作量过大的问题。老刘说:“这几年,许多人素质提高了,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很多。”提及对这个城市的感受,老刘说:“出来混了二十多年,最大的本事就是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如何讨生活。”老刘的妻子补充道:“还学会了承受别人的眼光,学会了不在意,学会了麻木……到最后学会了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并且活得快乐。”
记者手记:底层生活能不能感到快乐,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感觉。一位华裔在博客上说:“在国内可以是和中上层打交道,在美国为了生存和美国人抢饭,和下层打交道,又下乡当农民、工人、兵、商人。总的来说,感觉全都一样。只有心态好,过下层日子更刺激。因要奋斗更有意思,更能享受人生的的乐趣。只要心里坦然面对一切挑战,当经过艰苦奋斗有一点小成功时,感觉是很快乐的。心境好,就是幸福。无论是什么层次都一样,只要珍惜人生的时间,少点遗憾就好。”
小米:城市经历,让我成长
小米,福建仙游人,北京某大学毕业后,留守北京,打拼多年。2010年年底,小米回到老家,在镇上的一所中学当上了英语教师。近来,小米告知记者:她目前的生活一片祥和宁静,真后悔当初没有早点回家。
曾几何时,无论进城,抑或是离开家乡,对于小米而言,都是艰难无比的抉择。在北京,蚁族聚居区唐家岭已经拆除,房价不断验证着那个房地产商狂喜的预言,连龙泽一带,也涨到了两万多,什么都在猛涨。限购的物品从住房到汽车,新地铁通了,但依旧拥挤。经过多年的等待,小米的许多同学都在忙着裸婚。
有一段时间,几乎随时都能邂逅一些挫败她在北京“耗下去”的信心的细节。有一天,小米在楼下看到一条横幅:某某幼儿园优惠招生(2180元/月)。而当时,小米的月薪5000元,扣掉吃住交通这类基本的生活需求,她所剩下的钱不到1500元。
继续呆下去只会耗尽青春,小米心里也清楚,此地不宜久留。生活无风无雨,有点橡皮人的味道。但是小米想起上大学前在小镇上生活的一些经历,她又犹豫了。
多年没有回家的小米给毕业后回老家的朋友打电话,说起自己的担忧和煎熬。小米的朋友鼓励她:“现在变化很大了,你回来看看吧。”小米动心了。2010年年底,小米回老家参加教师招考,笔试面试轻松过关。小米分配的那所中学校长见到小米就笑眯眯地合不拢嘴,“总算来了个重点大学的英语高材生。”让小米感到惊喜的是,她所认知的小镇再也不是她以前认为的样子,几乎家家都有了网络,大家见面都会聊点新闻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回乡就业了,不怕找不到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快递在小镇上也能送货上门,淘宝不再是难事了……最让小米感到欣慰的是,上班地点离住处几百米,再也不用挤地铁了。
2012年,小米成家了。她坦言,虽然离开了大城市,但是她依旧感谢大城市里的生活和历练,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自己,并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记者手记:这个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海量信息裹挟着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个人的头脑;物质丰富文化多元,个体在“物化”的洪流中被边缘异化,人们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找到个体与社会的平衡点,在面对诸多诱惑时,澄明淡定。而当下,中国转型时期的“心态”问题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关乎个体身心健康,更关乎社会平稳运行。笔者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城市呆不下去了,选择“逃离”,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将逐步打破,也许若干年后,哪里都是打拼的热土。
李群:技能改变命运
李群是一位“80后”。李群的父亲早年是位建筑工人,李群从小就知晓,父亲去城里干的是体力活,每到年关总要被拖欠工资,有时候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李群的父亲从小就希望李群可以好好学习,将来不用走自己的老路。只可惜作为留守儿童,李群从小就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像一只脱缰的野马,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辍学后的李群来到城里,走了父辈的老路,也当上了建筑工人。刚开始,李群在工地当小工干一些粗活,时间久了,李群觉得自己不能一辈子都这样,他常想,人活这一生就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才能有质量地生存下去。于是李群当上了一名钢筋学徒工。学徒期间,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李群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勤学的决心和信心,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请教老师傅、工友和项目经理等人。
在学习过程中,李群认为仅仅靠“旁听”学技术还远远不够,他又自己掏钱买了很多关于钢筋工专业方面的书籍,开始自学,从学习看图纸到钢筋加工、安装的一些基本知识,再到下料的长度、钢筋绑扎的方式,用料时需要的计算公式等等,凭着一股韧劲,李群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学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请教,基本掌握了钢筋工方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些要点及复杂部位的处理方法。
但是,只靠干还不能完全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系统地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更快提高,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好学的李群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又报名参加了施工员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的专业知识有了飞快的长进。在学习的过程中,李群不仅没有耽误过工作,也没有在工作中出过错,相反,对待自己的工作,他比以前更加严格,更加精益求精,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赏识与认可,他也很快从一般的体力工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家公认的工程钢筋班班长,还带了十几个徒弟。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李群相信“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最近,他又报了函授大专,他想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从一名普遍的体力工人到现在的技术工人,李群最大的感受是:“技能改变命运。”2012年春节刚过,就有好几家大型建筑公司向李群抛来了橄榄枝,而李群的父亲则欣慰地说:“走了我的老路,但是没有重复我的命运,很好!”
记者手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技能同样可以改变命运。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狂飙式,方式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拘一格,不再是曾经的唯学历论,而是更注重个人实际能力。所以在如今社会年代,拥有一技之长同样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让劳动者实现“技术改变命运”的梦想,不仅需要员工的努力工作、更需要许多制度支撑,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体系,积极听取并回应劳动者的诉求,使劳动者的权利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使更多的劳动者实现技能改变命运的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下,在企业及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技能改变命运”将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荡出绚丽的浪花。
陈沙:带着技术回乡创业
陈沙现年40岁。说起自己的身世,他的眼圈又红了。两岁失去母亲,小学五年级失去父亲,六年级时两个姐姐相继成家。现实让年幼的陈沙不得不以靠出租几亩土地勉强维持学业。高中毕业后,带着几分失意和无奈,陈沙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
刚刚开始开发的广东并不是遍地都是金子,建筑工地成了外来工的收容所。从广东的三水转到湖南的安仁,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挑沙工到技工,看着城市一栋栋高楼的崛起,陈沙自己也记不清修了多少栋楼房。随着年纪一年年长大,想想自己的辛苦劳作,却没有学到真正实在的本事,看着在厂房里作业的高薪层工人,陈沙有了技不如人的感觉。1995年,通过同学的介绍、老乡的帮助,陈沙终于也成为了一名让自己羡慕已久的工厂工人。从织机工到机修师傅,从第一个月的100元到月薪三千多元,陈沙体会到了技术的宝贵。这期间,陈沙上了函授班,学起了养殖。函授班学习结束后,陈沙应聘到了福州郊区一家养殖场。
渐渐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这个外乡人有了可观的收入,但同时也让陈沙陷入了沉思,如果能把技术带回家乡,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自己也可以结束长期漂泊的生活,回家与亲人团聚。但陈沙的想法也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好不容易进了城赚了钱,就应该在城市里安家,怎么反倒想回来了?”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陈沙回应道:“大不了创业失败了我再回去打工。”2006年,陈沙回家过中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开始,陈沙自制孵化机,孵小鸡、小鹅上市,供给一些养殖场。从用煤油灯的孵化到用火炉孵化,出壳率和成活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由于陈沙老家地处偏僻,信息、交通不便,销售有些困难。形势所迫,陈沙只得重新调整思路,压缩规模搞特种养殖――养斗鸡。
2008年,陈沙开始从越南引种斗鸡,种鸡的饲喂到成鸡训练,经过不断的摸索,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花了三年时间的打拼,陈沙养殖的鸡在斗鸡界小有名气。收入虽然可观,但市场处于局限,不能大面积饲养,让陈沙的创业一度陷入了困境。在一次与客户聊天中,陈沙发现,无公害猪肉已经成了时下热门,何不利用家乡无污染的纯天然的环境开展无公害养殖呢?陈沙再度从品种、精饲料的选择、药品的选用、圈舍的修建、饲养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开始了自己的无公害创业之旅。2010年,陈沙所在的乡政府资金贴息扶助创业,陈沙的圈舍得以扩建,无公害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陈沙引进优良品种猪。在陈沙的带动下,同村的年轻人都开始跟陈沙学习科学养殖。
2012年,陈沙的无公害养殖场从开始几头的规模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多头的规模,从临床到治疗,又从治病到预防,陈沙掌握了养猪所需的养殖及保健知识,并指导服务当地群众。提及当年回乡创业的挣扎,陈沙坦言:“人生有舍才有得”。谈及未来的计划,陈沙说:“要以‘滚雪团’的方式不断壮大自己,走链式养殖、循环养殖的路子,全面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