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社区治理的重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的重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治理的重心

第1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建立一套适合发展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护理的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2012年10月~2014年8月对潍坊社区服务中心护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一套可操作性强、适合社区护理发展的评价体系[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4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的8家服务站进行调查。

1.2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1.2.1参照国家卫计委制定的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从社区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5个方面设计指标,遴选出37个二级备选指标,组成专家调查表。

1.2.2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1.2.2.1咨询专家的条件及来源 聘请社区卫生管理和高校研究领域的专家共50人。其中从事社区护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的最多,达到47人。

1.2.2.2咨询方法 以电子信函的方式进行咨询,第一此发出咨询表50份,第2次发出48份。要求专家对每项指标进行评价,对拟订的指标提出修改建议。

1.3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13.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确定指标体系 用Delphi法,结合实际情况,专家最后确定各护理评价指标的权重。

2 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 两次发出咨询表分别为50份、48份,收回48份和47份,两次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和97.91%,满足统计学上所需样本数。

2.2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由Delphi专家咨询的结果,专家认为5项一级指标设置是合理的,修改后最终调整为35个二级指标,计算出指标的权重,见表1。

3 讨论

3.1建立评价指标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原则,是构建社区护理评价指标的内涵,提供满足社区患者期望的服务,提倡全员参与。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注重预防而非监督。本次研究采用连续的评价及不断改进评价方法,注重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指标发挥其表现功能、导向功能、解释功能、评价功能和预测功能等[2]。

3.2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意义 本研究通过Delphi法确定的35个评价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社区护理现状和管理水平,且各项评价指标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是不断的提高,因此,对入选指标的适宜程度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并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第2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 多中心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多视角下广场舞存在的问题分析 “多中心治理”的企业现代网络自媒体管理模式探讨 论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构建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新型城镇社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研究 多中心视角下的“公地悲剧”治理研究 广场舞的治理困境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大规模学校年级部管理模式的探索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失范治理 试论当代社区广场舞的作用 社区视角下的环境治理机制分析 分析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多园区管理模式下的机制建设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乡村治理创新模式探究 权力配置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高校二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广场舞“跳”出社区治理新难题:http://.cn/locality/content/2014-04/02/content_5419469.htm?node=31369

[3]广场舞屡遭抗议缘于公共服务缺失新华网:http:///politics/2013-11/15/c_118150206.htm

[4]广场舞与公民文化:“公民自治”是个好东西:http:///insight/special/guangchangwu/

[5]廖红.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的成因,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搏击・体育论坛,4(2):6-7.

[6]多中心理论视野下的社区发展路径分析 刘伟红 山东师范大学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2).

第3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8-0017-04

专职心理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最近几年蓬勃发展,如何加强和完善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管理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厦门市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从2003年的20多名发展到2012年底近200名。作者对厦门市湖里区专职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厦门市乃至其他地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湖里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湖里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调查统计结果(调查时间:2013年4月)。

备注:兼职其他工作栏目中,如果兼职多项工作则按班主任、学科教学、事务性工作、教研组长顺序取第一项。

二、结果分析

(一)重视队伍建设,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配齐且按规定开课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湖里区的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到88%,已经基本配齐;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按照编制可以配9人,实际有11人,配备率达122%。专职教师所在校均按规定开设心理课,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很重视心理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厦门市在中小学开评心理学系列中级职称;2004年,厦门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规定“完全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各增加2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初级中学和小学各增加1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2009年,市教育局又出台文件,要求各校必须开设心理课、配心理咨询室,从师资、地点、时间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部分学校除了按照规定配齐1名专职心理教师外,还多挪出1个编制增加专职心理教师职数。

(二)专业基本对口、学历层次较高且硕士学历比例小学高于中学

从统计结果看,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毕业专业基本是心理学(74%)、教育学(13%)、医学院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专业(13%),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都是心理学(55%)和教育学(36%)专业。这些专业都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对口。小学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其中小学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硕士学历分别占13%和9%,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硕士学历比例略高于中学,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时间比较早,在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配齐的情况下,不少研究生只好选择到小学应聘。

(三)性别比例失调,队伍过于年轻,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

从性别结构来看,小学和中学男教师比例分别为13%和9%,女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在于就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另外一些学校在招聘心理教师时考虑到女教师的温柔、细心、耐心等人格特质,优先考虑女教师。实际上男、女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有优势,在招聘心理教师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从教龄来看,5年以内教龄的专职心理教师比例小学和中学分别为70%和45%,与教龄相关的职称则显示,小学和中学的职称基本以初级职称为主。小学高级职称13%、一级职称74%、见习期13%;中学高级职称18%,一级职称18%,二级职称55%,见习期9%。可见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普遍比较年轻,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与厦门市这几年加快配置专职心理教师队伍进程有密切关系。

(四)专职不专,兼职普遍且待遇偏低

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大部分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其实并不全职从事心理教育,他们还要兼职许多其他工作。其中,小学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分别为35%和27%;兼职其他学科教学的小学和中学均为9%;兼职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小学和中学分别为43%和36%,兼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小学13%,无兼职的小学没有,中学为27%。在所有兼职中,兼职事务性工作在小学和中学比例最高,分别为43%和36%,主要有学籍管理、校医、党务、少先队、图书馆、德育干事、办公室、报账员、工会等工作,同时,小学和中学各有9%的心理教师要兼任综合学科、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另外,在学校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往往处于劣势,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心理教育工作的认同,缺乏相应的荣誉感,将制约这支工作队伍的成长壮大,使其难以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五)专业成长问题突出

首先,专职心理教师缺少纵向和横向交流学习的机会。由于队伍年纪轻、教龄短、职称低、经验少,加上一所学校一般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没有师徒传承的纵向学习机会,专职心理教师的成长就成为独自摸索、孤军奋战的模式;在横向交流学习方面,虽然本区很早就聘有两名有经验的一线专职心理教师为小学、中学兼职心理教研员,在厦门市各区心理教研工作中开展最早、成效也比较显著,但由于兼职教研员本身也有诸多工作,能做的也就是组织心理课教研而已,有深度的心理教研和心理咨询督导还很有限,市级的心理教研比区级还晚,省级教研则刚起步,所以专业心理教师普遍缺少横向交流学习机会。

其次,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训实效性不显著。由教研部门安排的培训,通常是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重复,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与辅导能力的训练。而心理教师渴望的培训,大部分是一些营业性机构举办的工作坊学习,这种工作坊学习人数少、重体验、操作性也比较强,但学费动辄每人几千上万元,教育主管部门基本给不起,于是心理教师或者自掏腰包学习,或者自学理论,或者干脆放弃学习,这也影响到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思考与建议

(一)配置专职心理教师要有区域整体考虑和严格的准入制度

从整个区域配置来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年龄结构和人才梯队建设。教师队伍应该是由“老马识途”的老年、“中流砥柱”的中年、“奋发有为”的青年这三类教师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群体结构的优势,使教育可持续发展。如果短时间内以大学毕业生配满岗位,显然不利于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影响新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另外,他们在岗的几十年里,心理学毕业生将无机会进入该区域的中小学工作,将来这批教师同时退休,又会出现后继无人、人才断层的情况。因此,在考虑配置专职心理教师队伍时,不应只招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参照其他学科做法,招聘一些具有一线经验、年富力强的专职心理教师,也可以让本地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辅导技能的教师经短期培训后担任学校心理教师,这样才有利于区域内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提高男教师的比例,优化性别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国外很强调实习或见习环节,美国对培养对象进行一年的实习训练,英国规定要在一年的督导下专业实践,法国规定理论课程完成后进行两年的专业见习。而我国目前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时间短(规定8~10周,实际常只有6~8周),且大多是放羊式实习,大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匮乏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直接上岗担任专职心理教师,不仅其本人开展工作常倍感挫败,学校对心理教师的高期望也常因此变成高失望。所以要在教师队伍准入制度上做适当改革,可以借鉴国外做法,规定必须至少有一到两年以上被督导的学校辅导经验方可参与招聘,以此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出台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明确岗位、待遇和考核标准

针对一些学校领导对心理教育、心理教师有误解,专职心理教师被挪用,岗位和待遇随意化的普遍现象,有关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存在明显不足情况,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出台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明确专职心理教师的岗位、待遇和考核标准。

首先,要让心理教师有属于自己的课堂阵地。只有开设心理课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但不少学校招专职心理教师却不开心理课,专职心理教师被安排上语文、数学、信息、品社、思想品德的不在少数,往往学校中缺哪科教师或哪个教师休产假、病假等就立即让心理教师顶岗而上,心理教师扮演全能救火队员的角色。针对此,2009年厦门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各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情况列入市、区两级文明学校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内容”,“中小学必须开设心理课”,市、区督导室专门下校检查,才保证了专职心理教师都能有属于自己的课堂。

其次,要取消不合理的兼职。目前专职心理教师“被兼职”相当普遍,其中兼职最多的就是事务性工作,其次是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学等。作为学校领导,学校事务性工作多,心理教师又大多是年轻人,兼职一点其他工作可适当锻炼也无可厚非,但所安排的兼职工作首先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占用心理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心理教育及研究;也不能和心理教师的角色有冲突,如德育处工作、各种检查评比等。作为新教师,适当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有助于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今后的心理教育工作,但不宜长时间担任,这样将不利于心理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再次,明确专职心理教师的待遇、考核标准。目前心理教师的待遇,各校都没有统一标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占心理教师工作内容很大比例的心理讲座和咨询辅导工作不被纳入工作量或者只算很少的一部分,心理课则被要求要和政治历史等学科一样上14节以上才算满工作量。所以要制定区域性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待遇和考核标准。按照统一加灵活的标准,对课时量、心理咨询辅导、心理讲座、心理专题活动等统筹规划,并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幅度内灵活调整。

最后,制定学校心理辅导设施标准。要拨出经费并保证学校心理辅导设施完备。要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督导与考核,并把此项考核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建立健全区域性教研平台,重视专业化培训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孤军奋战的状况,区教师进修学校应有专人负责开展区域性的心理教研活动,心理教师定期一起备课教研、研讨问题、同行督导等并实行资源共享。在还不具备开展心理教研条件的地方,专职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和自己专业水平接近的同行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同伴互助共成长。

目前在职心理教师的培训,最缺乏的内容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操作以及个案咨询督导。有条件的地方可为每个心理教师聘任咨询督导,条件不具备的则要开展同行相互督导。培训方式上要避免单一的“讲座”“报告”方式,尽量采用体验式工作坊培训,因为这种重体验交流分享的工作坊模式对提高教师从事心理辅导活动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由于队伍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培训时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培训。

(四)专职心理教师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及成长意识

目前专职心理教师的职业之路有些崎岖不平,很多工作都在探索之中,很少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我们也要看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朝阳事业”。专职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经历、树立自己身边的榜样、多与同行交流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了规划和目标,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宽;专职心理教师还要有不断成长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学习积累,补充自己的心理能量,不断提升人格素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

总之,在中小学配置专业心理教师要有区域整体考虑,还要尽快解决好专业心理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职称、待遇问题以及专业成长问题。只有创设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环境,才能使这支队伍不断得到巩固和壮大,从而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灵,梁美凤.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基于福建省371名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的调查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0,6.

[2]马晓晶.试析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9.

[3]崔景贵.专业化: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8.

第4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第5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关于自收自支的事业试点单位和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问题,京劳社养发〔2000〕64、67号文件和京劳社保发〔2000〕151、150号文件作了明确规定,相应的软件程序也修改完成,市、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此项业务。现将有关具体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凡按京劳社保发〔2000〕151号文件规定,填报了《试点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情况结算表》和《试点单位补缴补拨核定表》并经养老保险处审核盖章的试点单位,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已经发生的缴拨基金额,由市人事局基金管理部门统一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结算;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尚未发生的应缴应拨金额,由试点单位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直接办理补缴补拨手续:补缴基金由试点单位按养老保险处审核的应缴基金额通过支票结算,补拨基金由市社保中心依据养老保险处审核的应拨基金额直接拨付到试点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上或以支票形式结算。

    二、基金结算完后,市社保中心将书面通知试点单位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通知中下达的金额数,通过表二、表三为该单位职工补建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的个人账户。试点单位填报的表三中的个人账户汇总数(加有汇总程序)不得大于通知中个人账户汇总数。建库工作一次性办理完毕,此后不再办理试点单位个人账户的补缴、补拨、补填工作。

    三、试点单位在填报表二时,“增加原因”栏填“其他”,“人员类别”栏填“事业2”;在填报表三时,“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和“职工月缴费基数”栏均不填数,由程序自动生成。

    四、试点单位从2000年1月起,按京劳社养发〔2000〕64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由于2000年缴费滞后,其应缴基金各区(县)可按现行管理办法通过表四、表五、表十六补缴、补拨到位。

    五、试点单位及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按全额缴拨方式收缴、支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这部分基金需单独记账,正常缴拨后,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汇总月报和表五时,将这部分基金以“事业2”为基金性质汇总上报。在为其建立单位信息库填写《北京市养老保险参统单位登记表》时,“经济类型”栏亦填写“事业2”。试点单位及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正常缴拨后的个人账户管理、职工转移、退休清算等按本市养老保险现行规定执行。

    六、按京劳社保发〔2000〕150号文件规定,执行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的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将填写的《试点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情况结算表》和《试点单位补缴补拨核定表》审核后报市社保中心,市社保中心将依据表中应缴基金直接与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结算。基金结算完后,市社保中心将书面通知人才服务中心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通知中下达的金额数,通过表二、表三为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职工补建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的个人账户。人才服务中心填报的表三中的个人账户汇总数(加有汇总程序)不得大于通知中个人账户汇总数。建库工作一次性办理完毕,此后不再办理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职工个人账户的补缴、补拨、补填工作。

    七、补缴金额的利息按现行程序中根据市政府1998年第2号令规定设定的计息规定执行。

    八、移交前调出的试点单位缴费人员和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可持原人才中心开出的个人账户转移单或原存档单位开出的缴费证明(样式附后),由现单位劳资人员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个人账户的认定和补记,其后缴费按2号令执行。

    九、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试点单位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职工退休后,试点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在填报《北京市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登记表》时:

    1.“退休前工资栏”数与“基本养老金”栏数一致。

    2.“比例”栏填“100%”。

    3.“基本养老金”栏含国发〔1978〕104号、国发〔1989〕82号、国发〔1993〕85号、京人工字〔1987〕第11号、京政发〔1985〕62号规定支付的金额。

    4.“基本养老金补贴”栏填其他栏未涉及的经审核应由统筹支付的金额数。

    5.“调整机制”栏填1996年至2000年离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的口头通知金额数。

    6.“统筹负担”栏填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的由统筹支付的养老金。

    7.“生活补贴”栏数含京人工〔1988〕31号、人事局1992年8月11日口头通知、人事局1994年1月29日口头通知、京人退〔1995〕583号规定支付的金额。

    8.“困难补贴”、“企业负担”栏不填数。

    9.“价格补贴”栏填1985年工改前退休应支付的53元;1985年工改至1993年工改期间退休的填48元;1993年工改后退休的不填此栏数。

    10.“其他补贴”栏含洗理费、书报费及京国工改〔1994〕10号规定的50元。

    11.“建国前补贴”栏填按劳人险〔1983〕3号规定的金额数。

第6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2-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区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社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015年10月22日,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国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与路径选择,“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理念应运而生,为推动社区发展,创新社会社区治理的机制、构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并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所谓“三社联动”就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并实现“三社”相互支持、协调互动的过程和机制。由于社区建设在我国大陆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包括社工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更是处于初创时期,在近年来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发展中,三者之间虽然开始了“联动”,即互动和合作,但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机制。一些“联动”多是双方或三方基于各自“现实”权衡而形成的临时性关系,有的甚至还有“两张皮”现象。“进入新世纪,置身于我国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的新形势,面对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在社区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联动”首先要明晰各方的目标、任务,认识及定位。通过建立互相学习、合作的关系,共享彼此所拥有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方式民主化。因此,在现阶段的社区建设与治理中,通过引导和激励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反映和表达社区成员或特定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开展自助、互助、志愿服务,提升居民素质,从而构建“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1.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基层组织的最小分子,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政府部门管理越位、服务缺位、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功能错位、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要重视加强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2.加快推进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居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居民群众民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三社联动”背景下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路径选择

1.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地域为基础的真实的生活共同体,塑造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让老百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当前我国社区规模扩大了,类型增多了,然而人际关系却疏远了,服务也单一了。社区没有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共同体,没有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要改变社区建设轻视社区价值和人际关系建设的现状,逐步把社区建设的重心转移到营造社区共同体上来。因此,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石,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将社区建设与基层政权建设混同,把社区居委会当作政府的延伸,使得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为此,必须明确城市社区治理功能定位,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

3.引入市场机制,激励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通过市场化治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权利垄断,推动竞争-合作主义治理模式,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垄断,扩大社区居民选择权,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当前,政府角色失调和行为失范是影响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变倡导者、指导者为控制者、领导者,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没有很好地履行应尽的职责。为此,通过转换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通过营造法治环境,开展法治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相关法律规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

四、小结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局面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势在必行。“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治理格局,在新时期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及表达途径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及社会治理困境加剧的背景下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者的优势,实现“三社联动”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史云贵.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理性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吴淑珩.连云港市创新探索“三社联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J].中国民政报,2012年.

[3]谢志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4(S1):77.

[4]徐福海.“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J].中国民政,2015(12):16-28.

[5]吕青.创新社会管理的“三社联动”路径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6):7-12.

[6]岳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4(3).

第7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既影响着社会管理宏观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也直接反映出社会管理的整体绩效。因此,必须明晰当前重点,并努力寻求有效路径,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打好基层、夯实基础”。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 创新 乌海市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为大量社会需求来源于基层,大量社会问题产生在基层,大量社会矛盾根源在基层,只有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的大厦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因而,一定意义上讲,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既影响着社会管理宏观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也直接反映出社会管理的整体绩效。因此,必须明晰当前重点,并努力寻求有效路径,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一、基层社会管理现状——以乌海市为例

乌海市辖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2004年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城市化率达94%,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与全国其他地级市相比,乌海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城市化水平较高。当前,乌海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给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具体工作中,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社区运转机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社区工作联系责任机制和工作协调机构仍不健全,社区所辖改制企业移交工作不够规范,如少数破产、改制企业移交本单位职工组织、户籍、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关系时底子不清,情况不明,少数单位在将各项社会事务向社区移交时,不能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等等,给社区工作带来较多难度。与此同时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而社会管理体制落后,使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

2、一些领导对基层社会管理认识不到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认为社会管理事杂面广,成绩体现难;有的认为社会管理在政绩考核中权重较低,干好干坏影响不大;有的认为社会管理耗时耗神,害怕被琐事缠身;有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管理工作就能迎刃而解,基层社会管理是基层干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

3、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地方出现管理真空。目前,社区服务水平及质量仍无法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如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居住环境优化问题、文体活动组织问题等较多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现在的社区居委会难以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实际上每日从事大量本来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理粗放,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绝大部分问题在基层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大量上访和。

4、基层自治与居民参与不足。社区参与是社区自治的基础,只有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协商和处置,社区自治才有萌芽和发育成长的土壤。目前我市社区参与总体处于初级水平,社区居民在社区事务和管理服务上参与不足,积极性不高,没有体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民主形式。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

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打好基层、夯实基础”。为此,必须针对乌海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准突破口,从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笔者认为,要从5个方面着力:

1、转变机制。由弱街道强社区过渡到撤街道建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单位制的社会管理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复杂化,多元化,街道办事处逐渐成为了区政府与社区的传话筒,其具体管理职能弱化,且占据着人、财物等大部分基层社会管理资源。而最贴近居民的社区管理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支持。因此,“撤街建区”不失为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可选路径。

下放人、权、责,由二级政府、四级管理向三级政府、三级服务转变。政府职能部门面向社区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一方面,加快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事务公共资源配置体制。另一方面,推动公共资源社会投入重心向下,重点扶持社区。并利用科技信息管理对社区服务做到网格化、精细化。

2、转变观念,加强认识。一调整“指挥棒”的内容。进一步把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纳入政绩考核内容,扭转各级干部的政绩观,切实提高对社会管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视程度。努力转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作重点,把及时了解掌握和化解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把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和效能作为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和锻炼,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二强化“治未病”的思想,变应急管理为日常管理。转变依靠强制力和威慑力保持社会稳定的传统观念,增强从“治未病”的思维和角度维持社会稳定的意识,改进与完善对容易引发社会纠纷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将社会矛盾主动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的能力。

3、加强社区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职能转变的加快,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改革的深入,社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服务功能,服务居民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必须加快强化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在社会救助、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区治安、权益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发挥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社区自治经验,探索设立政务、卫生、文化服务中心,剥离原有村(社区)承担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建立“两级统筹发展、三级管理服务”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要按照“强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将社区工作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主导居民服务。

4、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共建和谐社区。树立“多中心”思想,积极支持和培育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坚持城市社区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更多吸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管理,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社会骨干、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

5、加大基层居民参与力度。居民参与是基层社会自治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基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方向,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居民参与基层社会管理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行为观念、社会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管理的居民参与度,实现参与数量和参与质量双提升。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除了从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动态协调与源头治理的关系

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因此,需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的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的调处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得到化解。另一方面,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民生、民主、民心问题。

2、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是针对现实社会,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构成的虚拟社会越来越重要,它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也给人类工作和生活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网上网下遥相呼应、互相放大,容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统筹现实和虚拟两个方面。尤其要重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第8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一)深化“八乱”整治效果,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清理户外经营、整治广告牌匾、清除乱贴乱画、拆除违章搭建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的要求,完善执法责任机制,健全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确保市容环境在保持全运期间水平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以探索创建长效机制为突破口,协调有关部门加强便民菜市场建设,不断完善规范设置临时便民服务摊点工作,努力做好“疏”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利相统一的长效机制;针对城市“牛皮癣”顽疾,加强完善市场化运作整治乱贴乱画的制度,对合同专业保洁公司,严格考核监督,切实解决好城市“牛皮癣”问题。

(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巩固提升扬尘治理效果。对辖区各类施工工地实施动态管理,强化督导监察,严格落实扬尘防治工作措施,充实整治渣土运输中队力量,配合渣土整治指挥部针对运输撒漏、渣土乱倒、施工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扬尘污染问题。

(三)深化城管执法重心下移,着力推进执法工作向社区延伸。在保证重点道路和场所治理效果的同时,逐步推进城管执法工作向社区和背街小巷延伸,将城市管理这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做到居民身边、家门口。主动协调办事处、派出所、交警、工商等部门,在具备条件社区引导商贩进入新建市场经营,在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规范经营地点和时间,将居民日常购物、困难群众生活的问题与广大市民比较关心的交通和生活环境等问题统筹考虑安排。积极推动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采取向社区居委会派驻联络员等办法,加大城管法制宣传力度,协助社居抓好管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遵章守规、参与管理的自觉性,共同维护好社区环境。

第9篇:社区治理的重心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 公民参与 治理模型

传统的公共行政为维护社会秩序非常注重社会公众的需求,并以满足这些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绩效管理中,现代公共行政比传统的公共行政更加注重“顾客导向”,它将公众作为顾客,使政府工作的重心围绕顾客的需要,又以顾客需要的满足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实践了公民参与的治理理念。很多国家认为公民参与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模式。政府绩效管理是在全球化发展和政府财政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经验做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法。作为公共组织,原则上是要对公众负责,绩效管理的目的也围绕公共资源是否有效利用、公民满意程度如何、预期目的是否达到等。因此,社会公众承担政府绩效管理主体角色被认为是合理正当的。

1. 有效治理模型

有效治理模式是美国公民联盟小组(Citizen League Team)在研究公民参与和政府绩效测评关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描述公民在社区中推动结果导向实践所起的作用。根据这一模型,可以看到社区有效治理的三个重要因素:公民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绩效测评。这三者相互作用并以结果为导向,将公民置于政府政策与绩效测评的中间位置,充分说明公民参与直接影响到社区绩效。

社区有效治理模型实际上就是社区绩效管理实施的一个模型,以社区绩效作为结果导向,注重公众参与,保证政府政策顺利执行,公民应当直接参与政府业绩测评,即公众可以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主体。

2. 社会公众承担政府绩效管理主体的合理性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首先,更具有客观性。政府绩效测评,从传统的自己对自己测评到非营利组织测评再到社会公众参与测评,逐步走向科学客观公正的道路。尤其在社区治理中,公众对自己所在社区的问题解决及政策实施具有更大的参与热情,由此总结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更多经验。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众参与测评相比较,前者由于不能完全排除利益驱使的困境,使得公众参与成为更加有效客观地测评方式。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也能充分反映顾客真实的需求意见。绩效管理是对绩效的管理,包括绩效评估、绩效衡量、绩效追踪。通过公民参与可以获取更加真实符合公民意愿的绩效信息,从而为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奠定基础,有利于突破传统官僚体制的绩效测评方法,真正做到绩效管理的科学客观。

其次,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民主政治发展来看,公民参与俨然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的表现形式多集中在投票选举、投票率等方法追踪上。但投票选举的意义及效果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置疑。投票选举受到外力影响的现象逐渐增多,而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并不能完全以投票率说明。由此,以公民社区参与研究为基点,公民参与在政府绩效管理领域获得了较好的参与形式。此时的公民是顾客、生产者、监督者以及服务质量测评者,其角色得以转换。公民作为政府绩效管理主体,不仅为公民参与政府事务提供了良好可行的渠道,也使得公民真正当家做主,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一改传统的被管理角色。

3. 社会公众承担政府绩效管理主体的问题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测评,承担政府绩效管理主体,具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受到传统“政府本位”思想影响。政府本位作为一种封建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对社会公众影响颇深。公民参与政府绩效测评极易受到政府部门所谓“官”的权威的影响,从而使得这种民主参与流于形式或弄虚作假。地区政府对公民民利认识上存在根本上错误,必然会造成政府不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选举走过场、蔑视公众监督、不给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渠道和机会等,极易造成政府主导的局面,阻碍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合作互动的联系。要想保证参与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首先需要政务公开,为公民参与绩效测评奠定基础,广开渠道。其次,对公众测评结果的运用真正落实到位,否则都将影响公民参与的热情和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一方面政府部门不愿意主动公开绩效信息,即使公开,也只是对绩效测评结果满意与否的粗略介绍,提供的绩效测评渠道也比较狭窄;另一方面,公民受到权威体制影响,不一定会做出完全真实的评价。

其次,公众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有限。社会公众成为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主体,从被管理者转换到管理者角色,意味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包括具备适宜的参与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也要求公民秉持负责任的态度。我国政府部门引入绩效管理还未进入全面系统的改革阶段,对公民参与绩效测评以及绩效结果追踪都没有良好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主的实现需要以物质基础作保障,公民参与一样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我国目前距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段距离,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仍然贫困落后,直接影响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广度深度。 很多地区公民参与的实例也表明,目前对社会公众而言,所谓的公民参与无异于形式上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做到主人翁的姿态,甚至认为绩效如何是政府的事情,和他们关系不大。因此,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参与素质的培育。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有效的公民参与,是公民与政府共同构筑起来的。首先,公民个人需要认识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以及对公共事务的敏感和热情,树立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还需要社会及政府的支持配合;其次,政府从传统管理者角色中卸任,转变为真正的服务者。需要树立公民本位的管理理念,同时要广扩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渠道,营造宽松的参与环境,真正让公民成为政府绩效的判断者、绩效评估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最后,政府方面要构建相应的公民参与保障机制,保障公民参与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引入法律法规,使得政府部门意识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建立专门公民参与绩效管理跟踪小组,对公民参与能力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 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包国宪,焦静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13(1):127-130.

[4] 张凤阳.激励机制再造:政府治理改革的着力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