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金融营销的优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因此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不仅给传统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以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模发展的意义
1 .改变营销结构
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最佳体现就是电子货币的出现,特别是与多媒体相关的信息、软件、计算机行业营销结构的创新。软件在收取电子货币的同时,即可通过专门的终端将商品从网络传递给消费者,有效降低了商品流通的成本,为销售商降低软件、信息商品的价格提供了条件。
2 .创新结算方式
在进行网上销售的过程中,需要银行提供结算的最小单位可能不足一元,过于微小的结算单位,传统的结算方式根本难以满足需求。由于Internet网上使用电子货币结算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W上销售的小额结算问题,进一步创新了结算方式。
3 .提供大量商机
随着电子货币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Internet网上的电子商务必然蓬勃发展,商业零售业的经营范围已无地域限制,以往不可涉足的地域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即可成为商家的交易对象,为商家提供了巨大的潜在顾客源。
4 .扩大消费者需求
使用电子货币可以在Internet网上进行结算,商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成本资金,这样就可以放心地给顾客发送商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省去以往的支付手续,实现轻松购物。这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提高了商品的社会需求。
5 .提高金融产品质量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主要以电子货币为基础,为商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基础,将同行业内的竞争提到了另一个,从而促使商业企业为市场提供廉价优质的商品、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 .突破时间的限制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最典型例子就是网络银行,它相较于传统银行来说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办理自己需要的业务,必要的时候登录网络就可以办理所有业务,享受24小时的服务。众所周知,网络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因此网络银行也延续了这种优势,为用户提供24小时服务,节省了大量时间,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 .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互联网金融模式相较于传统来说交易成本更低、功能更强大、服务质量更好,更容易让用户收益。相关数据表明,引入互联网技术后银行的每笔交易所须费用仅仅为0.01美元,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成本投资上绝对占据优势。而且通过国际网络的方式,使服务范围更加广泛。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银行都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户,形成一定的客户群,这样一来,积少成多,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3 .增强传统银行的优势
施行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提进一步增强传统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结算职能的替代效应,另一种是对服务品种的互补效应。网络银行不需要拥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因而其结算职能的替代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实体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替换上。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运作的基础是将传统的前台服务与虚拟的网上前台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弥补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不足。
4 .促进银行服务网络全球化发展
目前Internet已经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使用这种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办理银行服务,根本无需跨出国境,同时可以是实现实时处理,从外国发行机构直接获取电子货币,由此可见,眼下电子货币结算服务已经开始朝着“无国籍化”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直接竞争的经营环境,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怎样增强银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了当下每个国家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5 .削弱了传统银行金融媒介作用
一般情况下传统银行对于金融业务来说主要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随着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传统银行的这种中介作用被逐渐削弱,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大量详细真实的信息,将交易程序大程度的进行了简化,有效提高了交易效率。除此之外,简单从资金支付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开展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能够为客户的提供收付款、转装汇款以及自动分账等结算和支付服务,甚至是完全代替了传统银行的支付业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在为传统银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虽然互联网银行相比较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依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银行,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银行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对此,传统银行必须要积极面对,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相关优势,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影响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360 .
1.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漏洞
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行业大多处于“三无”状态,无监管、无底线、无参照。为了顺应网络消费与网络营销的大方向下,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制度只能引导,不可强行进入。互联网金融下生产的产品,在许多方面都与目前所存在的金融监管制度相悖。通过与保障监管协会、证明监管协会和银行监管协会的合作使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内部人员的要求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促进完整的、详细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出台速度。
2.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某些金融企业为得到经营许可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成为了金融界的“领头羊”。然而,在各种互联网金融企业涌进来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的企业。虽然,为了进一步巩固完善互联网金融制度的创新制度,我国鼓励并且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够容忍、放纵这种浑水摸鱼的行为。由于监管人员较少以及监管技术的缺乏,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着部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许可、没有获得金融许可牌照的企业。因此,对于互联网进入行业来说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而传统的金融行业则可靠性、安全性较高。虽说,互联网金融既方便又快捷;但是,如果一旦出现纰漏,则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客户的私密信息、认证介质、信息系统管理等,一旦信息被泄露,都会危及到个人以至于一个团队的利益;因此,想要寻求便捷必须要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对落后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加以创新和提高,并且增加监管人数,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必须要不断地提高监管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监管技术,才能尽可能的不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远远的落在后面。
3.国际合作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对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大部门监管制度才刚刚出台,不够完善。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加以约束与管制,交易的对象层次跨度大且所涉及的范围广,逐渐走向国际化。虽说,在现有的有关金融法律中有部分涉及到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内容;但是却没有完全针对其制定的法律法规。因此,在有效地施行有关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制度的同时,也要坚持与国际合作,借鉴其好的部分。
4.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监管部门以及监管手段的发展要求
作为传统金融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而形成的互联网金融,穿越时空的约束加速企业的资金流动。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其中在大部分民间金融企业中,对于网络借款、贷款存在着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我国适用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各级监管部门以及所施行的监管手段较多,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各级监管部门以及所施行的监管手段较缺乏。因为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各级部门分工不够明确,所以使大部分金融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产生了许多监管空白地带,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类似这种盲区的存在使我国一直未确立统一的、由上至下的监管制度。为了使消费者的利益有所保障,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级监管部门的管理。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形成的原因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互联网金融管理制度与分业管理制度
相排斥随着我国证券业、保险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与当前施行的分业监管制度相矛盾。作为金融混合业的母体,形成一套完整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只有将互联网金融管理制度和分业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解决掉,才可以进一步创新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发展,从而减小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存在的经济风险。
2.当今社会监管成本与监管效率
不能并存作为金融市场的新鲜血液,互联网金融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的变革,为了尽快适应并且顺利发展互联网金融市场,需要对监管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创新。对于造成高额监管成本问题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我们需要通过先进行试点再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理方案。在新型市场中,对于无效监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会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较为薄弱,存在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度,需要将这一类现象进行事前预防、事后处理。
三、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意见与建议
互联网和金融属于两个行业而互联网金融则是这两个行业的结合且具有这两个行业的特征,故传统的监管制度方法对于这个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并不适用,为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为了制定更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有以下建议:
1.明确互联网监管的重要内容
并规定各部门监管范围对于处在真空状态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为了完善各部门的监管任务,使各监管部门履行起它们所需要负责的责任,尽快制定出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案。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渐渐步入正轨,由于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各项制度尚未完善,但其监管体制已初步成形。建立非人工监管的监管模式,建立网络监管需要时目前我们所要完成的必要任务。
2.制定行业规定加快立法进度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三无”状态,无门槛化、无监管化、无标准化所以快速发展立法的进度已经成为当下必须完成的。第一,要完善制度,制定国家标准。第二,对于资金空转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三,对于投资者的利益需要建立保护基金。
3.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
人才进行专业化的网络培训发展现代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不但要了解它的优点,更要对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解,如果对于负面影响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则会使其不断扩散造成更大的影响。由此观之,组建一支专业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人才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坚持不懈学习监管技术不断扩充保护信息安全的信息库,才可以对金融投资者的利益进行保护。
四、结论
关键词: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风控 融合
互联网从1987年进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缓慢的发展,在2011年开始了进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质性热潮,到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达到一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业务寻找互联网为依托,逐步形成了网上支付,网上购买,网上集资,网上理财等线上金融服务的选择。
传统金融打个比喻可以称为“凳子金融”,最大特点是“守株待兔,等客上门”,最大的特点就是凭借自身具有牌照优势来谋取利息差的一种“衙门式”服务模式。相比“凳子金融”,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通融并且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使传统金融不得不撤销凳子,真正回归“便捷、对称、互动、普惠”这一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充分展现出其创新强、覆盖广、成本低、效率高等特性。金融的核心能力是议价能力和风险定价。客户金融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在传统金融中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通过互联网金融,金融产品或服务尊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导向,反向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将金融化于无形,去中介化,通过交互式营销,这些操作只需要用指尖点击鼠标或者用指尖触摸手机即可完成。称为"指尖金融”。
今年暑假,有幸与几个同学组织了闻融互联社会实践队,实践的主题是考察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重点考察了P2P代表公司红岭创投、O2O代表公司深圳淘金山公司,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及网络安全公司深圳广道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互联网股权投融资平台的深圳众投邦公司、提供小微金融理财服务信贷工厂的联金所、创新型互联网抵押贷款平台钱来网公司,通过调研并在各个方面搜集资料,认识到目前金融已经实现大跨越的发展,传统的金融从交易各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需要金融机构的实体网点进行操作,发展到互联网金融供求各方的信息获取趋于相对对等透明,通过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跨越了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彻底改变了“凳子金融”的运行操作模式。互联网金融利用数据云计算通过设定的各种风控模型,寻找相应的客户群体,快速进行决策,降低服务成本,改善服务效率,提高服务的覆盖面,使供求各方信息沟通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各方真正实现了资金的对接。
现代金融发展从“凳子金融”到“指尖金融”的跨时代的演化,形式改变了,但金融的核心本质-信用与风险却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使数据信息更及时、更透明、更多元、更动态、更可靠,对金融需求双方的信息对称和交流作用凸现,使需求双方匹配的时间、空间更广、更宽、更分散,金融风险匹配和防范能力更强,信用识别效率更高。解决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历史难题,更为高效便捷地实现数据分析、信息透明、资源整合,给“凳子金融”生态圈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刹那间,“指尖金融”成为掘金利器,各路精英云集,各种新概念频生,各种模式呈现,各种平台云起,欣欣向荣的景象,难免也出现各种乱象,坏账、跑路、破产等等问题,究其根本是对风险的无所敬畏。 “指尖金融”的风险究竟有哪些? 同属于金融领域,相对于“凳子金融”,但发生的诱因、形式等不同,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信用风险:借款方不愿意或者无力履约造成未能及时或者足额偿还而违约的可能性;
(2)道德风险:企业内部欺诈、流程不完善漏洞、员工违规操作等;
(3)交易风险:交易操作风险;
(4)技术风险:于经营的平台信息技术系统发生故障,使得系统失灵或者业务中断不能保证交易有效、及时、有序、顺利进行;
(5)监管风险:由于国家监管或者政策法规,自律性的组织制定等各类规定涉及的可能遭受到的法律或者监管的处罚从而造成的重大财务损失风险;
(6)市场风险:未预料或者对市场利率、国际汇率、借款企业或个人经营的行业市场波动进而未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的潜在风险。
金融服务的本质在于收益实现的延迟性,与普通的商品交换不同,在商品交易交换、支付完成以后,收益立刻体现,即使存在赊销方式,也是金融服务的范围。正是由于这种本金归还的延迟性,就形成风险后置,所以就必须搭建相应的风控系统。针对上述的信用、道德、市场、政策、监管、技术等风险,设定相应的风控体系。
目前国内的各家平台的风控体系良莠不齐,针对不同的平台运营模式(表现为纯线上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下债权模式、公益模式等)可以归为下面几种风控形式:信用认证包括信用报告等;引入保险模式、机构担保或者抵押物、质押物等担保方式;采用风险备用金计划;快标分散风险;债权拆分组合进行转让;平台保证自担风险模式;金融机构信用模式;小额贷款担保模式;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目前国内主流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选择了和专业的第三方风控软件提供商合作的模式,将自有模式和三方结合起来,比如国内的主流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使用的风控反欺诈服务。但由于征信系统不开放,假冒猖獗,投资人不成熟,热衷刚性对付,征信不完备,需要作大量的前期工作;引入各种担保模式,难管理,目前企业担保的数百倍于自己净资产的交易,杠杠放大过大;而且目前担保行业也是鱼龙混杂,无异于同床异梦;风险准备金模式很难将不良资产覆盖,而且监管不严会被挪用。看似完美的风控背后也会让人心头一紧。
“指尖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自身的发展也存在一个淘汰,去伪存真的过程,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的对待,既不能谈“互联网”就色变,把“指尖金融” 看成混乱不堪,不加甄别一巴掌拍死,全面枪毙;另一方面也不能任“指尖金融” 衍生出“草根金融” 放任自由生长,对其风险及控制不理不睬,要认真对待,寻求规范发展的道路,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其充分生长壮大。同时也要以金融创新和金融重塑的姿态积极推动并对其规范监管和引导,并学习传统金融多年的监管经验,摒弃不足方面,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方式,通过海量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逐步形成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体系,从而突破“凳子金融”的监管理念,适应“指尖金融”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运行规律,为互联网金融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凳子金融”和“指尖金融”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传统金融具有口碑强、多年积累的甄别风险能力、资本、规模效益、客户群体等方面的优势,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复杂大额的借款情况,而互联网金融却在数据挖掘和数据积累等方面优势,能够低成本拓展客户和发展业务。二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在金融功能上的优势互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营销对象的互补。“指尖金融”实际上是对“凳子金融”传统业务较少涉及或服务盲区的领域进行补充。传统金融追求规模经济性,集中将资源分配到对利润贡献大的业务领域,出于成本与风险的考虑,针对中小企业或者次级借款方面由于获取信息成本较高,需要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时间等各种成本,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从而小微企业扶植力度欠缺。但“指尖金融”规避了这一弊端,成功将“长尾理论”运用到金融业务服务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利用率,弥补这一不足。“指尖金融”凭借其互联网覆盖范围广、操作便利的先天优势,建立具有门槛低、效率高、手续简单特点的融资平台来满足小微企业和次级借款者的融资的实际需求,对“凳子金融”服务范围进行了有效扩展。但在高端客户群体的点对点的个性化全方位服务则是“指尖金融”的短板。
二是思维方式互补。“凳子金融”由于具有独特的牌照优势,更多依赖于雄厚的资本以及口碑以及多年积累的市场资源与监管政策的指导,“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导致缺乏金融创新的动力。而“指尖金融”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分析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习惯,利用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用户体验,注重创新思维的经营管理模式需要传统金融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思维方式上看,“指尖金融”与“凳子金融”之间形成一种线上与线下、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金融理念的优势互补关系。互联网金融业务在运营管理中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云计算思维、用户体验思维以及平台交互思维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思维。
三是运用技术互补。互联网优化了“凳子金融”服务手段,改变了以本身为主导出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满足用户需求而服务点对点的资金对接服务手段。“指尖金融”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和海量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用户、云、产品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动态、多维的生态系统,从而深入挖掘不同用户消费偏好归纳出个性化需求,跨越时间和空间,为客户带来丰富的多元化产品和完美的用户体验,交易效率大幅提高、交易成本更低、操作更便利。
从上面的介绍和分析,“指尖金融”并不是对“凳子金融”进行毁灭性和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思维方式下进行二者的融合,向着智慧银行方向进行变革。融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是“凳子金融”与“指尖金融”进行战略合作的前提。互联网金融拥有大量的用户行为、用户习惯、购买行为、交易数据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获得用户需求,而传统金融对客户群体的资信各种财务数据以及资质状况比较了解。将两者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用户群的相关需求及各种信息,从而对后续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提供更完善的数据。
二是建立共同评级系统。“凳子金融”和“指尖金融”在征信方面有各自不同的评级系统。各方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这个数据系统。数据共享以后,信用信息更完备,根据共享资源优势互补重新建认评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以较低的成本,高效的分析客户信用评级,拓展客户规模和客户群,提升整个利润空间。
三是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凳子金融”与“指尖金融”进行战略合作以后,在金融这个大框架体系下可以从金融理财、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等多个角度、多维度进行,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碎片化的思想,通过产业创新可以实现更多的跨界的多元化金融产品,提高金融覆盖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是建立共同风控系统。“凳子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并经过市场检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风控系统。“指尖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海量大数据也形成了数据特色的风控模型,通过战略合作,发挥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构建完整的金融生态圈,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44-01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启了金融发展新纪元,具备比传统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特征。发展至今,其模式体系已包括深入传统金融业务核心的金融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业务,而由此引发的金融脱媒等问题使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
一、商业银行面临冲击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传统支付平台的地位被撼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的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特点使其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步弱化银行作为传统支付平台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2%。
其次,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遭到挑战。无论是与银行存款业务相似的余额宝,还是与银行贷款业务相似的“信用支付”业务,和以人人贷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都对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造成严重冲击。以网络借贷平台为例,它实现了小额资金供给与小额借款者融资的直接匹配,成为互联网直接融资模式的雏形。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型贷款模式,创造“小贷+平台”的融资模式,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截止2014年2月,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70万家。随着新金融势力不断涉足银行的业务领域,金融替代效应日益显现,银行逐步被边缘化,客户流失严重。
总之,互联网金融模式入侵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结果必然是银行利润遭到蚕食。对商业银行来讲,无论是中间业务收入、存贷利差收入还是新型理财产品收入,都遭到新金融势力的冲击。通过统计国有五大银行2013年年报数据发现,报告期内,受互联网金融冲击,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已呈明显下滑态势,整体下滑至11.4%。若按2013年余额宝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计算,当前银行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5%,利差为5.7%,假设1%的个人活期存款转化为货币市场基金,以2013年中上市银行储蓄存款进行判断,由此带给商业银行净利润负面平均影响幅度为0.82%。假设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线销售替代40%的传统商业银行代售渠道,以上市银行2013年中报为基础计算,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下降1.8%和2.7%。
二、应对挑战长久之计
2014年3月,央行下发文件暂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产品、暂停条码(二维码)支付服务,并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笔者认为,此次禁止本质上是因为互联网信用卡触动了银联利益,但是此次限制绝不是长久之计,商业银行要从本质上解决此问题,必须改变其经营模式。
1.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所有创新无一不是为更加方便地为客户而服务,银行恰恰欠缺这种为客户服务的姿态。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优点,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自身业务,拓展客户基础。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另一方面增加客户粘合度,拉近与客户间的业务关系。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
会计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会计系统形成、发展及完善起到一定作用的外部条件。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及社会条件。相对来说,社会条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大于自然条件,它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经济体系所占比重的逐渐增大,互联网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的发展进程,使其逐渐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1.1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全新金融,主要依托于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第三方支付等软件支持,互联网金融绝非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而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它能够将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思维相互整合。中国金融企业改革关系到民生大计,金融体制改革通常紧跟着行业创新的步伐,互联网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尤其是在金融效率、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结构交易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改革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与传统金融行业高准入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及时性理财、交易成本低以及操作简单等都符合中小企业的刚性需求以及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会计是经济运动信息反馈的管理活动,要积极对目前的经济环境进行回应,互联网金融环境极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报告。
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即时性、移动化、低成本等特点。即时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由于移动终端具备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能使用户随时享用互联网服务等诸多优点,且转账、支付、证券交易等金融功能也越来越便捷,仅仅只需要在手机终端操作便可,因此其使用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此外,目前大部分移动网络都有推送功能,能够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移动化,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正在以爆发式的形式席卷全球,Android是当年流行程度最高的一种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逐渐从PC互联网转变为移动终端,这是对传统互联网模式的一次较大的改变。在金融业中,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多种形式的网络金融服务如网上理财、手机炒股等被大众所接受。
互联网金融也有三个重要特征,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服务模式、非金融机构也加入金融提供者行业、金融服务流程逐渐规范。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多样的网络技术及服务模式,使得金融业务的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而且它所具有的个性化服务理念也吸引了众多客户,使得金融交易的机会增加。例如目前非常盛行的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业务联系起来。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与合作对象的交易方式、联系方式、产品营销结构、支付结算以及交易处理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新型金融服务也都开始兴起,能够将互联网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相融合,服务模式也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其次,某些非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行业,以前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通常都是各个类别的金融机构,如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服务厅等,金融提供者仍旧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例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非金融机构也融入金融服务机构之中,例如支付宝、PayPal、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以及百度宝等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有些支付平台已经实现了借贷双方客户记账、交割、清算以及认证等流程,使人们的快捷需求得到满足,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一些投资理财的咨询;最后,金融服务流程规范化。一些新型金融服务如第三方服务、电子银行、网络租赁等已经逐渐被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监督及管制,各类机构进行竞争的方式也逐渐规范,主要是通过正当的客户定位来确定目标,开发新产品并进行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了规范性较强的服务流程,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业务进行了规定,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畴有“法”可依,而且能够被监督管制。同时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以此来保证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安全性。
2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的影响
2.1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对会计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决策导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金融理念导致了这种影响的发生。互联网金融思维的核心是平等、共享、开放、协作,它导致会计观念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体验层面来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原因是在客户看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一种新型理念。在传统行业,很多商家都大力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客户接触的已经较多。而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理念的巨大变化。就同一种思想而言,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在信息接受及传播、创新及大胆尝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互联网金融拥有海量资源,能够有效抑制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供应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有更好的把握,推出的商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2 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依靠任何科学技术,它仅仅只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模式,是对信息化的一种应用,但却很好地体现出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互联网的运用和把握。互联网企业在理念方面,首先将平等、协作、开放等互联网思想应用于金融企业;其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科技开拓出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改变了以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会计信息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因此这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会计系统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之中,会计信息和证券价格联动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股票价格的本质是对于上市公司所经营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评价。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有一定关联,但并不平行,公司业绩才是最能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通过会计信息能够将公司业绩很好地反映出来,但上市公司的数量毕竟不多,更多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与途径,使信息会计无法被有效沟通,造成信息不相关、不比较等,使得金融市场定价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继续发展将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功能被破坏,最终对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会计体系造成的影响。多层次的会计体系会对互联网发展及会计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的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及成熟的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在借贷业务中,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企业都是从最基础阶段开始的。企业发展以及新型业务的形成都对会计系统如何对信息进行真实的反馈及处理提出了要求。例如P2P,它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的中介,而是金融信息中介。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是对风险进行控制,运作模式不同,风险控制方式也就各不相同。
2.3 互联网对于会计假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是会计工作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环境、实践以及尺度等方面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设定。然而随着经济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以新生行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它发展的模式以及速度对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较为明确,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网络、电子通兑以及网络证券等金融业务之间也展开了极为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企业之间互相持股更加趋向于全球化、普遍化。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一些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持不接受态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购与解散的速度加快,导致出现会计主体不明确及多元化现象。
2.4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货币计量造成的影响
货币比起其他实物、实践计量更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记录及确等。为了发展的需求,一些非货币性数据例如电子货币、行为数据等都要纳入计量体系之中。
3 互联网金融下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3.1 会计本身与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传统的会计行业受到很大的挑战,面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会计要想发展,首先需要从自身开始学习,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掌握先进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等互联网技术,将理论知识、传统技能与新技术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强化自身能力,使自己快速地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当中,才不会被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所淘汰。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出现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投资习惯、支付习惯等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活动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新兴媒介,它的出现还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金融机构中最有活力的地方金融机构也同样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
1.存款搬家现象严重。方金融机构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相比国有大型银行仍有起步晚、民众信任度低、网点少等不利因素,因此,存款吸收能力本就不具明显优势。互联网金融兴起后,很多银行客户将资金转移至余额宝等既有存取便利又能生息的平台,而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大部分将集中的资金存放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加剧了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流失现象,导致地方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2.金融中介功能面临弱化。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机构独立霸占金融中介的局面,也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由2010年的10858亿元升至2012年的38412亿元,其中,第三方支付所占据的份额达到近八成。2012年支付宝日交易金额超过45亿元,周沉淀资金高达300亿元,媲美中等规模城市银行的沉淀资金量。巨额的支付业务交易规模对地方金融机构本就局限的支付中介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挑战。前互联网金融可以说在经营服务的多方面进行了细微考虑,一是通过淘宝、天猫等平台,阿里金融拥有了堪比央行征信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将其应用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中,能有效甄别客户,以达到既发展业务又能降低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尤其互联网金融为社会闲散资金做出投资安排,让金融不再成为仅仅是富人的游戏,穷人也可以分一杯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客户至上、公平对待的理念,互联网金融才有了今天的迅猛发展,而这些服务模式与理念正是目前的地方金融机构所普遍欠缺的。因此,若在服务方面不迎头赶上,金融机构将面临着部分客户、业务流失的风险。
(二)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
地方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生力军,长期以来发挥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其特有的船小好掉头的特点也决定着其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能较快的适应新形势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地方金融机构也将起到积极的鞭策作用,其成功经验也可为地方金融机构所用。1.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的工具和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地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捕捉及整合,使得客户信用行为透明度大大提高。在信息充分收集的情况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状态,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2.服务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互联网金融的“草根”性相契合。地方金融机构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服务中小企业,由于一般都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决策链条短、贴近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脉搏把握较准。而互联网金融恰好也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一贯所忽视的中小“草根”企业,如阿里金融便是为小微金融服务的集团(筹)下的微贷事业部,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小额信贷等业务;再如近年来不断涌现的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面对的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若很好地将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的经验运用于贷款业务,对于地方金融机构而言未必不是可取之道。3.获得政府支持是地方金融机构优势所在。由于地方金融机构一般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甚至可能是地方政府控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在政策上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功能和在支付结算体系中的重要性,收到现行法律制度的认可和监督。而互联网金融能否获得、何时获得监管当局的全面认可,能否得到社会的接受尚且是个未知的命题。鉴于此,地方金融机构应该抓住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未对其形成实质性威胁的大好时机,改进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业务创新,如此方可得到长期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地方金融机构应对之策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多次挑战,我国银行业也采取了试水电商、与电商平台开展联保贷款、提升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服务、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等措施减轻影响并积极开拓市场及客户,但仍存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等难题。要突破银行业共同存在的难题,笔者认为,地方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弱势群体,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应取长补短,将重点放在国有大型银行忽视的中小微企业,走与互联网金融合作而非对抗之路,充分吸收其优点,实现长远发展。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优势,打造全面的中小企业信用平台
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可利用的客户信用信息,具有良好的技术平台、零售客户资源和大数据,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渠道不畅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阿里巴巴创立15年来,买卖双方在淘宝网上实名等级,消费习惯与出售行为都得到完整记录与有效分析,这是央行征信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地方金融机构如能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利用其大数据,不仅要利用数据库中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更要挖掘企业深层的融资需求,对于有真实背景的确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有限考虑放款。
(二)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小微贷款的经验,打造产品差异化的贷款模式
如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阿里小贷针对的客户基本全是小微企业,这与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重合度较高。地方金融机构首先应从战略角度出发,树立服务小微企业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取长补短,研发和推出贴合小微企业需求、操作界面友好、处理流程高效的网络金融产品,着力开发以小额、信用、灵活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产品,如可通过网上银行自助申请、自主提款和还款的产品,小微企业可根据销售淡旺季等情况随借随还的产品,适合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和扩大再生产的中长期融资等不同需求的专属信贷产品等。此外,依托小微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交易形成的供应链,开办保理、商品融资、订单融资等相关业务线产品。
(三)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70-02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1]吴晓求[2]更为细致地指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3~4]。
一、中山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山市的金融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65.5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97亿元,年均增速达19.54%,超过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速11.17%,占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到2015年的12.22%,成为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中山市的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主要采用总行建立的平台,主要有四种模式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一是加大产品与创新的力度,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传统业务网络化,如招商银行的微信银行;二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社区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开展自身金融业务,如建行的善融商务;三是建立自己的直销银行,如民生银行;四是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比如工行、中行以及中信银行与生意宝合作共同推出的生意宝贷款通。
(二)P2P网络贷款的发展
P2P借贷是指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资金持有者,通过信贷平台牵线搭桥,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资金需求者。
借助网络平台或者线下丰富的资源,P2P借贷平台一方面收集整理借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登记借贷供给信息,最后通过平台硬件或者其他中介的撮合,实现资金供求两方面匹配信息的互相交易。这种模式基于良好的信息匹配机制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为借贷双方提供了相对可靠、便捷的投融资渠道。
目前中山市有十几家P2P网络贷款企业,大部分以分公司的形式,例如宜信,中山本土从事P2P网络贷款的企业有两家:天天财富和恩商贷。目前,天天财富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0万人,累计成交2.26亿元,主要产品有消费贷、经营贷、电商贷和安居贷。天天财富创新性地设立营业部,实现了P2P网贷的O2O模式,同时对借款项目实行严格的落地尽职调查、借款项目都有实物抵押或连带责任担保、第三方资金托管、不搞资金池、每笔项目的资料都备案存档供投资人查阅,这样就严格控制了项目的风险。目前,天天财富平台上的贷款逾期违约率为0%。
(三)众筹的发展
众筹是发起人向投资者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一个众筹项目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筹资人、平台运营方和投资者。其中筹资人就是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创建项目介绍自己的产品、创意或需求,设定筹资期限、筹资模式、筹资金额和预期回报率等,一个项目可能包含多个投资档位,不同的档位有不同的预期回报。而平台运营方就是众筹网站,负责审核、展示筹资人创建的项目,提供服务支持。投资者则通过浏览平台上的各种项目,选择适合的投资目标进行投资。
中山市的第一例众筹案例是很多人咖啡馆。该咖啡馆在2012年采用众筹的方式,吸纳了104名股东,筹集了56万元,这些股东大部分来自中山本地,但是也有来自外省,甚至美国、新加坡的。2015年3月,中山市首个面向全国的公益众筹项目“咖啡有爱”――为中山市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筹款圆满完成,项目共收到来自全国4 893人的支持,筹集资金112 108元用于慈善事业。
(四)互联网金融中介的发展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中山支行联合金融局等部门完成了中山市社会征信和一体化系统的开发上线工作,该系统自2013年10月11日正式上线至2014年12月末,已为中山市2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采集中山市工商、质监、国税等26个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涉及近80项数据主题,较好地发挥了互联网金融中介的职能,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创新模式,即采用O2O模式的线上展示和线下撮合。
二、案例分析:中山市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
以中山本土银行――农商银行为例对其介入P2P业务进行SWOT分析。中山农商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中山市网点与从业人员最多、服务面最广的商业银行。
(一)优势
规避法律风险。某些P2P平台的操作方法类似“转贷款”或“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很容易被认定为是向众多的、不特定的投资人吸收资金,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相似。而中山农商银行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转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都是法律允许范围。
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目前网贷公司采取准备金的方式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山农商银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74.67%、450.98%和291.86%,拥有充裕的准备金,可以通过银行间市场获得流动性,较一般的P2P公司拥有更强的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优质丰富的客户资源。中山农商银行2014年的贷款市场占比为15.84%,中山市场排名第1位,存款市场占比15.15%,市场排名第2位,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农商银行可以把丰富的客户资源转换为P2P借贷的客户。
完善的征信系统有利于产品定价、风险管理。P2P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借款人风险评估困难,借款人一般是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P2P平台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和还款能力。农商银行若开展P2P业务,可以利用央行的征信系统科学合理地进行额度批准、贷款定价、还款管理等,这是中山农商银行开展P2P业务最大的优势。
(二)劣势
缺乏P2P业务经验。P2P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同,P2P业务是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产物,强调优质的客户体验、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而这些都是中山农商银行所不具备或者不重视的。
缺乏相应的人才。P2P业务需要既懂互联网产品运营又懂银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而中山农商银行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储备,需要重新招募相关人才。
(三)机遇
P2P行业前景广阔。中山市中小企业特别多,长期得不到金融机构垂青,预计未来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成为P2P良好发展的根基。中山人均收入早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居民储蓄率较高,富裕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投资渠道相对匮乏,营造了良好的资金供给环境。
(四)威胁
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滞后增加了资金成本,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农商银行虽可以利用央行的征信系统信息,但相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整性和有效性仍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贷款的定价。
电商抢夺市场。目前大多数P2P平台采用线下调查和有限担保等方式的传统审核方式,电商平台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入局者,其进入将会影响商业银行在P2P领域的发展。
三、中山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径选择
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有两种:第一,与P2P公司合作,由小额贷款公司为P2P平台推荐优秀的借款人,并且与P2P平台共同对相关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二,成立自己的P2P网贷公司。但由于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本,P2P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正处于行业的分化整合期,这种方式对于中山来说是不具有可操作性。
项目本土化是第一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可以做到归属地直接管辖,贷前尽职调查准确高效,信息来源广,追偿能力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截至2015年底,中山市共有25家小额贷款公司,镇区覆盖率达86%,累计投放贷款笔数3 922笔,累计投放金额48.0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7.28%。传统小贷公司拥有大量线下客户资源,通过互联网,线下线上双管齐下,突破地域局限性,同时降低成本。
风控方面,一旦前期线下考察和贷后管理出现失败,项目发生逾期,小贷公司将用利差进行赔付,利差不够的时候则动用资本金,如果资本金赔光了,P2P平台会代为追偿。因此,小贷公司要建设好自身的风控体系。但小贷公司也能收获好处,就是借P2P平台的渠道扩充大量出借人资源,完成大量销售额,获得灵活的资金来源。此外,由于承担了事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的职责,小贷公司也可以收获可观的利益分成,在利益分配格局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拿到50%以上。
参考文献:
[1] 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3,(13).
[2]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1).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strengths)、W(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 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在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2014年4?6月,“全国网上银行业务应用情况调查”的大型调研活动对我国31省市的668家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对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并梳理出了网上银行建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
优势因素(Strengths)
业务智能化、虚拟化。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业务,使得网络银行组织结构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层级制组织结构,呈现拓扑型网络结构。交易过程中人机产生“交互性”后,逐步形成了专业的社区网络,故网络银行业务呈智能化和虚拟化特点,突破时空限制,更能提供优质的AAA服务(Anywhere,Anyhow,Anytime)。根据调查,对668家银行抽样130家,调查开办网上银行的数量为97家,开设比例达到74.6%(见表1),这说明中国境内银行业大部分银行重视并普及应用网上银行业务。
运作成本低、效率高。传统银行的存储转贷等业务需要在实体柜台进行,所花费的交易成本较高。通过电子银行客户可随时随地交易,能有效降低费用,提高运作效率。根据Booz和Allen Hamilton公司的统计,1999年美国商业银行中每家分行提供手工操作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为1美元;利用自动柜员机和电话中心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25美元;利用因特网交易的单位平均成本约0.01美元。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告诉我们,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也就意味着金融网络的价值(效率)随着接受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递增,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服务个性化特点较为明显。通过互联网和银行支付系统,大部分网上银行除了能方便客户快捷地办理银行的传统业务外,还能够满足顾客业务咨询、交易金融产品交易的多种需求。此外,银行还可以为个人投资理财、企业进行国际金融“量身打造”产品与服务,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网上银行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利用创造竞争优势,针对顾客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随时余额查询、便捷账户转移、第三方支付、业务短信通知等。
劣势因素(Weaknesses)
产品特色不足。网上银行的绝大部分产品是传统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照搬柜面业务,普遍存在经营特色不足,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匮乏的情况;另外,在项目规划和网站建设方面缺乏个性化和吸引力,忽略了网上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自身创新能力。同时,网上注册手续繁杂、USBKey或动态口令操作不够简便,挫伤了客户的交易热情,降低了网上银行的吸引力。
服务方式单一。相比于国外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如花旗银行),中国的网上银行普遍存在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例如,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仅限于贷款等服务、缺少现金管理等优智服务、服务领域拓宽显然不够。另外,网上银行的网页建设有待加强,普遍存在界面不够吸引人、语言缺少亲情化、个性化不足。网上银行对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构建网上支付观念,可谓任重而道远。
资源整合不够。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虽大都拥有自己的网上银行,客户资源管理各自为政,办理金融业务大都雷同。电子银行是一项系统工程,业务涉及诸如信息技术、银行卡、会计、营销、客户服务等诸多方面。由于缺少前期规划和指导,前台操作和后台控制、业务营销与技术维护、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协调能力严重不足,“合力”尚未形成。另外,在建设网上银行之前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网络因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系统的兼容性差,各银行未能建立统一的支付体系平台,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业”中提出“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即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上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目前,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有关网上银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利好环境,给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海量的图片、详实的文字、快速的更新、产品和服务的超链接,诸多优点使得网上银行具备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还弥补了银行业之间、金融与产业之间交融不足的现状,并给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带来了发展契机和合作空间。
经营模式创新化。相比于传统银行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经营模式,由于采用了新技术与先进经营理念,网上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时空优势和服务优势,其有效地进行了经营模式创新,推出丰富的电子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展网上交易,创新业务方式,拓宽业务范围,并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开发并推广消费信贷、股票交易、保险赔付等,细化产品服务的领域,拓展技术创新的空间,实现利润的较快增长。
威胁因素(Threats)
监管漏洞较大。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较大风险,这与金融业务的性质及复杂的环境密切相关。网上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主要是安全风险,另外来自银行系统外部的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也与日俱增。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对网上银行的业务熟悉,但在网页(如服务器、Web接入点)运作、数据处理(如密码管理、工作记录)、软硬件设备(如升级、换代、兼容)、系统开发(规划、通信、安全)、风险防范方面却并非专家,故目前监管漏洞较大,亟待研究、实施新型有效的网络银行安全措施,保护竞争,促进效率。
互联网金融观念普及滞后。我国各大银行、第三方支付大都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及信息系统,但是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相对封闭,共享观念不强。另外,各大金融主体普遍存在对互联网金融普及的服务功能认识不足,重展示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研究轻应用、重现有轻创新等倾向仍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商业银行网站仅仅把银行网站当作一个宣传栏,产品和服务项目更新很不及时,加之网上银行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消费者因不了解网络技术因素、金融业务流程,加之受到原有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影响,对互联网金融易抱有偏见,故网上支付行为患得患失,踯躅不前,普及难度比较大。
网站特色不足。以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网上银行为例,虽然该行网上主页建设中有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但仅仅是对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服务协议、网上银行章程等的简单罗列介绍,存在网上银行产品特色不足、网页建设滞后、客户服务不完善的缺点。优秀的网上银行网站(比如交通银行),应该是具备网页清晰美观、业务分类清楚、在线服务便捷(如手机银行、二微码扫描)、信息更新及时等特点。同时,针对客户需求开展网上银行信息咨询,提供优良、安全的金融产品,特色便捷服务等。这意味着银行不仅需要对网站深化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更需要树立真正以客户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
四大因素重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SO(优势―机会)战略。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网上银行网站的策划、设计、更新与管理,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金融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进行经营模式创新,与电商企业、其他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合作,融合中发展。
WO(劣势―机会)战略。首先,加强网站的前期规划与审核。通过制定网上银行准入制度,统一网银的技术标准,建立和规范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体系。其次,与传统银行业务创新结合。结合柜台业务延伸出新业务,针对不同目标顾客实行“点对点”的差异化服务。
ST(优势―威胁)战略。首先,加强网上银行的后期监管与控制。一方面,健全网上银行的网络安全系统,防范计算机犯罪,防止病毒、黑客入侵,预防金融诈骗;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对网上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有效监控。其次,加强网上银行服务观念的普及。第三,针对客户的“IT抵制”,提供便捷的方式进行金融业务普及。第四,大力建设与推广网上银行,宣传自我,服务社会。最后,培育市场的消费信贷文化,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关键词】商业银行 网络融资 优势 策略
最近几年,我国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更新,网络融资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日益频繁,因此有力支撑着网络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开拓网络融资业务是自身今后取得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网络融资优点
网络融资就是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开展网上融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完成系统对接,建立网络信用,及时交流客户资源,全面应对各种网上风险,主要针对平台交易客户给予全面的网上融资操作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的一种做法。
(一)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融资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申请、评级、申报、审批、签订合同、放款、收款等各种操作,这一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缩短了办事流程,简化了各种手续,有利于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操作,同时节约操作成本。
(二)共享各种信息
将网络融资系统、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资金平台、网络物流平台结合在一起,及时交流得到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加大交易量,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可以共享各种客户与资源信息。
(三)扩展经营区域
利用网络融资系统可以实现“一点接入,全国拥有”的网络效果,利用这一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将自身融资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内,从而不受地区的局限性,开展集约化经营。
(四)实现三流合一
利用互联网与系统对接的做法,网络融资可以及时掌握各种资源,可以及时处理与公布各种信息,保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实现合理控制物流与资金流的效果。
(五)有效控制风险
在网络融资中应用网络信用与交易记录的做法,评定用户的信用等级,从而掌握客户的全面资源;利用对接合作平台,可以及时掌握交易全过程;利用与合作平台共同承担各种风险,有利于减少风险;利用及时公布和封杀各种方法,可以杜绝客户出现违约现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六)实现多方共赢
电商平台利用网络融资服务,大大吸引广大用户,保证在线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很多客户的在线时间不断延长;核心企业可以实现有效管理供应与产业链。对于企业中的大量中小客户可以在网络信用记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信用水平,有利于及时得到融资,同时节约融资成本。商业银行不但与当前网络发展的状况相协调,而且也可以及时掌握各种信息,精简工作人员,开拓各种渠道等,信贷管理实现精佃化操作。
二、商业银行发展网络信贷业务措施
网络融资是一种新型业务形式,将来的信贷业务必须依赖网上融资,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进入这一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商业可以利用下面这些做法开展网络融资:
(一)积极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
要随时掌握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营业模式的改变,以及由此出现的各种新需求新业务,争取与不同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各种形式合作,如成熟商业模式、目标客户相同、可以有效应对风险、共同承担风险的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真实的交易背景、能够做到三流合一的、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B2B平台,本身拥有牌照、在行业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确定商品交易价格的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平台。对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务平台,商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融资,从而开展网络融资。
(二)争取与行业中的优势核心企业合作
可以与那些科学经营、与国家政策要求相一致、做到绿色环保、行业稳定、能够取得稳定收益、本身拥有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在行业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核心企业合作,在核心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核心企业作用,商业银行利用电子平台管理企业生产运营中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同时可以在深入分析其上下游企业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融资。
(三)自主搭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创建自身平台,从而开发自己的电子商务客户,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得到较快发展。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已进入这一领域,如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中国银行的“云购物”,交通银行的“交博会”,华夏银行的“电商快线”等。再有,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为了较快进入这一领域,分别采用信用卡商城与综合网上商城等做法。商业银行利用建设电商平台,可以掌握丰富的网络数据,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及时得到客舻母髦中畔,才能网络支付与网络融资中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四)建立网络融资专营机构。
网络融资业务不同于传统信贷业务,其经营理念、办事流程、经营方式都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求工作人员不受传统思维限制,充分研究互联网金融。所以应在“专业、专注、专营”的基础上建立专门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实行专业化经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相关措施
商业银行还需正确处理掌握的网络信息,利于网络可以得到丰富的信息,商业银行要对其科学处理正确分析,才能正确评价客户。要进行网络信息与实际信息的验证,要及时掌握企业的诚信资质与用费情况,创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客户评级体系。充分取得电商平台与核心企业的支持,实行预警互动机制。同时利用机制正确评估面临的各种风险,开展差别化定价。遇有网络联贷联保产品时,要慎重确定联合体,可以推行保证金的做法,联合体不得由关联人组成。
(六)加强互联网金融研究
还需随时掌握互联网与物联网等产业发展趋势,及时研究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才能敏锐意识到电子商务企业、网络渠道组合、网络消费行为的发展变化,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增加网络融资业务类型。
参考文献
[1]骆银萍.试论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