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运行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项目管理; 时效模型; 构建; 运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39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63- 02
1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所谓项目管理,是指项目负责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综合采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方法,并基于科学技术,对于整个项目所涉及到资源分配、工作安排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输变电的工程项目管理隶属于整个项目管理大类,是指在项目管理基础理念及技术运用的前提下,针对输变电工程的特殊要求,对相关项目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与管理,它也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4个主要构成要素,这些不同的要素在输变电项目管理中具有各自的内涵,它们的不断协调也是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安全在输变电项目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在整个项目进行中有必要对于工程所涉及的所有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人力资源等进行安全性控制,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害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的状况出现;质量是输变电工程实施追求的主要目标,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制定较为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施工体系等,从而确保质量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与提升,达到工程的建设要求;进度是输变电工程的“引路人”,合理地对工程项目进行时间上的规划,能够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及安全做好保障,而这种进度的安排通常会与监督控制相联系;成本管理是要求输变电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在资金安排上保障工程项目按部就班地进行。
2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尽管我国输变电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输变电工程的项目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足之处,而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一般而言,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未能构建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层面的不健全具体体现为输变电工程的管理制度、流程等方面的不健全。例如,缺乏完善的工程制度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通常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经验型的指导与管理,这不仅具有较高的随意性,而且也不利于对于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性的控制;流程的缺失更多的表现在项目管理监督方面,尽管目前对于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体系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具体的监督流程的不健全却使得这种监督模式难以获得肯定与执行。当然,在输变电工程考核中也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其次,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所使用的管理工具有待提升。目前所使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很难对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因此在处理动态性的项目管理问题上作用不大。另外,现行的节点控制方式对于输变电工程中所存在的风险的识别与纠正功能较为欠缺,这使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对施工环境的变化产生忽视,从而为整个输变电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3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时效模型的构建
输变电工程中的时效管理,是指在输变电工程开展过程中,对不同的施工环节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准确的测量,并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确定输变电工程施工的不同步骤所需花费的额定时间。如果施工过程未能严格按照额定时间开展,则相应的施工人员要担负一定的责任。
构建时效管理模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首先,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极大提升了构建时效管理模型的必要性。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输变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愈发严峻,而这也迫使企业必须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项目管理当中。其次,开展时效管理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然方向。时效管理能够通过模型形式,对输变电企业的施工活动进行较为科学的统计与决策,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因此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事实上,时效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演进的有效路径。最后,时效管理能够对输变电企业的总体管理能力加以强化。尽管时效管理在输变电工程的项目管理当中发挥着直接作用,但实际上其管理理念对于整个企业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人事等部门均可以借鉴时效管理的先进理念,构建适合本部门的时效管理模型,从而与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强化企业管理能力,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也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保障性要求。
时效管理模型的巨大作用使其被运用到多个行业的实际工程施工当中。就输变电工程而言,其时效模型有着自身的一系列特征,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施工时间的管理与控制、施工成本的管理4个大的方向,实际上,这也与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四大要素相适应。需要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绩效的提升及信息化管理工具运用等多个方面来发挥时效模型的具体作用。就安全管理而言,时效模型应该涉及人员施工活动的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保证、对于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的组织等方面,尽可能的考虑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就质量的提升而言,时效模型应该将提升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质量作为工作开展的重心,从而最终带来整个工程的质量提升;就施工时间的管理与控制而言,时效模型也必须具有将整体的施工工作进行细分,分配到不同的施工步骤当中的作用,从而分阶段地保障施工时间获得有效的控制;就施工成本的管理方面而言,时效模型能够给出较为完善的预算体系,将工程所涉及的费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并能够根据输变电工程的不同工作类别进行成本控制。另外,时效模型需要明确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并将设计有效的施工制度体系,从而确保整个施工流程能够较为顺畅地进行。
4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时效模型的运用
在确立时效模型的基础上,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项目条件和环境,对于时效模型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真正发挥出时效模型的效力,为整个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时效模型的运用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安全的管理应该重视人为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对于施工人员应该进行充分的安全工作理念教育,从而使施工人员加深对于安全工作的认知水平。采取多个层次的施工安全监督网络,从而尽可能确保安全隐患未被遗漏。其次,对于质量的提升,应该制定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解,从而避免从总体上进行质量控制的复杂性。第三,对于施工时间的管理,应该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系统地分配施工时间,防止施工进度出现时间上的断层。最后,对于成本的控制,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要求,对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监控,确保成本计划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内容特点;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内容和特点
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包括下达工作任务、招标、开标、评标、定标、编制工程概算、签订工程合同、施工和工程结算几个阶段。而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估算也表现在项目运行的方方面面。对工程目的实施价值进行估算、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对投标单位的能力进行估算、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估算以及对项目最后的完成成果进行估算等内容都体现着估算在工程经济运行中的无处不在。
作为工程项目经济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进行也有着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包括: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具有完善性、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具有时效性、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具有合理性、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具有全面性。
二、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运行状况大都是通过估算的方式进行评价作为参考的。工程项目经济运行估算的完善性、时效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决定,工程管理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可能会对工程经济的运行和估算造成影响。项目的经济运行估算直接影响着我国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合理而完善的项目计划和严谨的项目实施,而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实现项目计划完善和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估算是对整个项目运行流程以及项目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体系和财务流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经济运行估算在工程项目中所发挥的强大作用和表现出来的广阔应用潜力,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对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实行估算是十分必要的。
三、工程经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全面的改观。而社会主体的强大必定是将庞大的工程体系作为依托的。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发展,给我国济、政治、文化的进步提供了一个稳定和谐、逐步完善的社会环境。其中,项目经济运行估算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但目前,工程经济运行估算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工程经济运行的管理也尚不完善。我国现行工程经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程项目法人不独立
目前,我国大量工程项目的法人是不独立的,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约束体制的失效和投资效益大幅度下降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法人是承担项目问题所有民事责任的保障,对于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项目法人的不独立,使得责任归咎不明确,投资责任约束失去了意义,严重影响了项目经济的顺利运行。
(二)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管理环节过于复杂,责任不明确,效率水平低
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存在于项目工程实施的方方面面。从项目工程立项开始,一直到项目建设实施后的所有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经济方面的预算,都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投资计划、财务管理部门,项目法人以及为项目建成管理而设立的管理部门密切相关。因此,受工程项目管理层次和部门过多的影响,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管理环节过多,容易在管理上发生相互脱节。同时,由于涉及到的部门及人员过于复杂,对归责问题的明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大大降低了工程项目运行管理的效率。
(三)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目前我国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运行估算仍未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组织大规模项目工程经济成本估算经验的缺乏、专业水平较低、运行估算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大量工程投资损失问题的发生,导致由于对工程监管的疏忽而引起项目工程严重超概预算问题的出现。给项目工程经济运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四、加强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措施
指挥控制作用是整个工程经济运行工程中的关键,因此项目工程经济运行管理是工程实施的重中之重。而要解决项目工程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进行工程经济运行估算。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级部门,采取措施加大项目工程经济运行估算力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工程经济运行估算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必须要认清现代经济形势、明确工程目标。不断加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和有效合理的财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改善建设环境,抓好工程项目预算和经济运行体系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项目管理问题难度,达到工程经济运行估算顺利进行的目的。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强化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要不断完善工程财务等经济运行流程督查效能机制,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工程安全和资金安全,真正构建优质、高效、廉洁的工程体系。例如,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实行代建制度,建设单位以“总承包”形式将建设项目委托专业承包商,从项目前期筹备、初步设计,以及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采购、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代为组织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作为建设单位,不承担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采取合同形式约束了彼此间的关系,两者间利益冲突大大减少。从根本上解决了作为政府投资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封闭运作、政企不分、管理粗放,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建设项目长期存在的周期长、造价高、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难题。
(三)深化项目工程建设的思想观念,加强估算督促力度。在控制工程经济运行流程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督促各级各部门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工程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正把重点工程建设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各级发改、财政、建设等部门要在集中审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审批方式,保证工程经济运行的高效合理性,为工程项目审批提供更好更快捷的服务。在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更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从而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体系是决定整个工程流程的一个关键枢纽作用,它考虑到工程各个方面的工作和每个细节的预算,将庞大的作业程序集中体现在一个层面上,大家通过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工程的重点所在,也可以检查整个工程作业中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情况,工程的选材和建设都与经济预算是密不可分的。在各方面情况基本统一的情况下,对于选材和建设符合的估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工程的质量。
由此可见,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作用,将工程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作为项目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实行合理高效的工程经济运行体制,从而保证项目运行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关于工程经济运行估算的研究及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15).
[2]吴岩真.事论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引用[J].华章,2010(10).
[3]周枫均,刘静.工程经济分析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18).
【关键词】建筑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行是一个技术性极强的过程,而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建筑工程运行的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始终,对工程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但是,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只是套用一种管理模式,便会出现很多问题。
1.建筑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对团队建设不够重视
建筑工程往往是一个大型的工程,在这个大型的工程中,必然会有很多的人员参与,而建设工程的技术性又要求各个参与人员的分工要有序和相互配合。但是每个人都是有其自身的特色的,每个员工都会有其个人的性格特征,每个员工也都有不同的擅长领域,而且,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面对这么多复杂的情况,这便决定了对每个成员的控制有效性不能提高,所以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管理层往往与员工层不能达成一个很好沟通,加上缺乏一个可以供于交流的平台,这样,整个工程的团队合作便没有机会。
1.2材料使用不够合理
在建筑工程运行过程中,要涉及许多材料,而建筑工程运行管理中常常对材料的供应和采购都不太重视,对建筑工程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没有进行很好检查,也常常会忽略这些材料的分类问题,使得材料因为管理不得到而随意堆放,而不符合材料对方的场所因为其环境不符合条件,材料的质量往往都不能保证,而且会常发生材料丢失或是被盗问题,造成建筑工程运行材料的不必要浪费。
1.3对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要求不高
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质量检查体系。在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检测往往不够准确、真实。而材料繁多也造成了对材料逐一检查的可能性降低。建筑工程运行的管理往往忽略了对材料检查人员的监督体系,如负责检查项目材料的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指标,对材料检测不到位,那么整个工程的质量的保证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1.4缺乏安全意识
在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运行的顺利完工的同时,工程运行的内部安全问题也同样是关乎整个工程的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常常被管理层所忽略。在整个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保护体系,没有把安全事故的理念摆在第一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也不够到位,没有专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得工程员工的安全意识十分浅薄。
2.建筑工程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对工程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整体工作能力
为解决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协调问题,我们要从员工自身素质下手,员工是组成整个工程的灵魂之所在,要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建筑工程运行的管理中来,充分调动工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让员工参与管理,可以让他们有主人翁的精神对待他们的工作,增强他们对工程的责任感。
2.2加强对建筑工程运行材料的管理
工程运行的材料好坏将直接决定工程的好坏,选什么材料,怎么选材料,材料选好后如何管理,这些都是建筑工程运行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也需要采取各种方法一一确保问题解决。
首先,对于材料质量的管理。要求工程的管理层在施工之前,就要确立一个周密的材料质量保证体系和方案,让保证材料质量有规可依,并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并且对质量管理进行系统组织,确保工程材料的优质。
其次,对于材料安全的管理。这便要求管理层要对每个员工进行法律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并且让他们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系统的安全管理规则,并让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头上。
再次,对于材料的管理。材料层层把关最终进入工程,在为利用之前,应该为材料的堆放场地选址,对场地周围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做认真的勘察和分析,确保堆放场地是适合堆放材料的。最后,要制定严格的建筑工程运行进度表,对照此表严格执行每个环节的施工过程,确保材料的充分利用。
2.3加强对建筑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的监督体系(以我国某大型房地产企业运行管理质量的监督体系为例)
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又一重要标准,对于整个质量保证的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制成一张简约直观的图标进行分析,我国发达地区某大型房产企业由于操作规范、施工安全、保障质量等原因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施工质量保障单位,其施工质量的监督体系如下图
首先,要制定一个工程质量的目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编制详尽的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体系表,其中,就要包括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把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展现无遗,并且围绕该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目标的实施和违反目标的救济手段,确保整个工程在这个目标的带领下,顺利完工。
其次,要建立并且完善严格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才是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所以,监管单位要根据上述制定的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目标,制定完善的落实体系,确保落实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落实,还要对管理人员的监管定期进行考核,制定监管日记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便在问题出现后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杜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任何质量隐患。
最后,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运行的全部过程的管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一种国际上工人的质量保证体系,而该体系的原则就是要以预防为主,对此,建筑工程运行管理要符合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内在要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监控要有一个良好的预见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建筑工程运行的安全施工得以保障,而安全的保障,又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促进工程的效率完工,所以建筑工程运行的管理中,对工程的整体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当树立全局意识,增强个人的责任感,认真执行质量体系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大型房产企业切实做到了检出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监督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房产企业、建筑单位应该以此为蓝本进行运行,保障建筑运行管理的质量。
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都需要全部员工共同实施,共同管理,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全员的群策群力才能够使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安全隐患无处可逃,使整个工程的效率发挥大最大极限。
3.总结
建筑工程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所以,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建筑工程运行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通过对建筑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求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高质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铁华浅谈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求
结合科学工程项目的实施现状,创建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分层分级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任务驱动模式结合,一方面能够加强系统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则可以满足分层分级设计要求,从科学工程生产、检测、装校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强管理;第二,统一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增设分解结构模板、交付物、主数据等模块,并且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多级计划协同;第三,表单化管理规范设计。按照现有体系文件深入落实各级管理规范,加强项目研制操作的规范性;第四,加强系统监督与控制。严格按照既定方案监督系统运行,搭配考核机制与风险管控机制,完善监督效果。
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一)功能设计第一,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中包括诸多管理内容,例如项目设计、生产交付体积装置试验等。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质量模块、外协模块与资源模块等,监督项目实施期间的各个流程,以此满足过程控制多样化要求。第二,多等级计划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多等级计划管理,保证科学工程项目能够有序落实。针对这一功能进行设计,可以在两级计划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确保项目实施期间能够满足项目目标要求。第三,矩阵组织结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增设矩阵型组织结构,有利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沟通协作,突破科学工程项目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限制,项目与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可以共享信息,提高管理效率。第四.人力资源与设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工作人员与设备监督与管理的功能,及时查看资源使用情况、任务完成进度、资源调拨方案等,为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满足科学工程项目需求,全面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第五,项目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针对科学工程项目的预算与成本费用进行管理,会在系统中设置财务管理收付款模块,计算、分析所有财务数据。第六,数据采集与分析。设计业务流程管理模块,负责科学工程项目各项数据的有效分析,有效运用度量分析与绩效计分卡等方式,科学计算各个管理部门与项目中工作人员的考核情况,充分发挥数据作用完善人员考核制度。第七,项目决策管理。设置分析模型作为科学工程项目决策制定的依据,需要运用到仪表板进行图表的分析与数据对比,掌握科学工程项目当前状态、建设进度、潜在风险,更加直接的了解项目状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决策,利用过程能力评价模型,可以分析与总结数据。
(二)架构设计设计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于项目而言属于一种顶层系统,其中涉及到的管理要素需要在任务驱动模块的带动下,深入到所有科学工程项目业务中,优化管理项目设计、生产与仿真流程,突出体现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所以,针对系统架构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分层分级”“系统兼容”原则展开。第一,分层分级。系统架构的分层分级设计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组织管理分层与结构分层。组织管理分层主要是为了使所有管理层级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保证管理流程以及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建议在组织行政架构的基础上,设计决策层、管理层与执行层。决策层的负责为顶层领导与项目管理者,工作内容是将科学工程项目与对应项目群结合,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视图展开全面分析。管理层主要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级别方案实施任务分配以及人员调度。执行层负责的是任务的具体落实,是项目研究与管理的实体。系统结构分层主要是将所有管理系统的层级关系、管理接口进行整理,按照管理子系统与信息化建设实施期间面临的各项要求,划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决策管理层、业务执行管理层、数据管理层与环境支撑层。决策管理层在系统中属于顶层部分,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执行管理层的工作是在全生命周期管理基础上,针对所有业务管理子系统进行的管理工作。数据管理层负责采集、传输数据,并且在科学工程项目中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环境支撑层是信息为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需要的软硬件,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数据传输提供条件。第二,系统兼容。系统兼容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接口、规范标准三个部分。对于系统架构兼容设计而言,科学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需要将系统升级与创新期间面临的技术性问题解决,并且提升系统的扩展性能。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平台与应用结合的模式,利用JAVA开发系统基础框架,通过B/S结构搭建应用架构,发挥Windows系统、Linux系统的优势,加强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安全、运行稳定性。除此之外,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也可以运用SUA技术支撑组件,该组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提高系统应用适用性。对于科学工程项目各项业务的实践应用,按照业务需求针对性的拓展模块以及业务范围,如果系统用户数量增加,那么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也必然会随之增多,这样一来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范围得以拓宽,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系统用户数量增多带来的问题。考虑到今后科学工程项目的长期发展,项目管理颗粒度显著提升,针对项目管理方案进行分解,其中涉及到的层级、节点数量增加,系统必须快速适应。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讨论,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模块与系统层次之间耦合度的关注,尽可能的达到“低耦合、高内聚”的效果,系统内部所有软件单元均能够维持正常运行,在业务层级搭建独立性强的系统模块,按照实际需求将模块分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还需要满足业界主流标准,例如J2EE、XML以及TCP/IP,采用主流操作系统,架构配置要保证灵活性,针对功能部署与拓展,需要采用配置方式加以解决。接口兼容设计方面,其目的是提高所有层级管理系统联系的便捷性。信息系统在Webservice服务化接口的帮助下,和第三方共享业务数据,在这一流程中仅需第三方系统保证服务化接口的安全性即可。最后,针对规范标准兼容设计,需要满足所有层级管理系统中软件的编写规定,同时具有规范性与集成性的特征,更需要符合数据与安全标准要求。数据标准规范的使用,要加强数据采集、传输与集成等操作的规范性,而安全标准则体现在技术、管理、保密等各项标准上,建议设计人员采用系统整体业务模型,对各个规范标准进行整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 机械设备 运行成本管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57-02
1 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概述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速公路建设已然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进行建设时努力降低成本,削减其中没必要和不合理的开支项目,同时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高效、优质完成,这正是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机械设备的运行成本是工程项目总成本的重要组成,管理好机械设备的运行成本是确保工程项目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举措。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费用是由工程单位各个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统计并上报财务进行汇总,这就存在一些重叠费用,与实际上的机械运行成本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准确进行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的统计与管理,工程管理部门就必须做到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的系统化。
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是机械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是机械化工程项目组对机械设备的经济管理。这样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将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最大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可以细分为设备消耗费用、未组资设备的分摊费用、租赁设备使用费用、冲压机械设备的使用费用、出渣运输费用及其它机械使用费用。这些费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程管理部门必须将其视为重中之重。
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应遵循这些原则:全员管理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动态管理原则、最低成本管理原则等。在对机械设备运行成本进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前提下,确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执行以保证预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2 实行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2.1 与工程项目转变经营体制的客观要求相契合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不断变革,工程项目的实施已由计划经济型转变为市场经济型,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目前公路施工工程项目的发展方向大多都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工程组就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具备滚动经营的发展眼光,以此来参与公路施工市场的激烈竞争。而这样的竞争体现在机械设备上,就是积极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2 机械设备运行成本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要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和更快速度的生产制造出产品。如果工程企业要具备强大可靠的机械设备实力,就必须不断的升级机械设备,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实力。工程企业在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对机械设备成本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核算和维护等,以此进行全方位系统管理,这样才能发展壮大工程机械的实力。
2.3 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和加速实现施工机械化
对机械设备运行成本进行管理,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对不同机型和不同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管控,以防止不适当的利用设备造成无形磨损,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机械设备运行成本。机械化工程的特点是施工手段更先进、产品质量更高、工程进度更快,所以只有加强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管理,才能使员工深刻认识到机械化施工的必要性,真正发挥生产优势。
3 施工机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施工期,工程组常常会因为各种机械短缺而不断购置新的机械,导致机械的购买成本增加。这样,在非施工期间,就会出现大量的闲置机械设备,从而降低机械使用率,造成企业资源的积压浪费。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加大力度。然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由于管理不力,致使机械设备出现损坏,造成资产贬值。所以,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会使得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机械成本也就得不到有效控制。
3.2 管理思想技术欠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差
当前,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基本停留在以计划和维修为重点的传统模式,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机械操作人员通常从事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专业技能有限,无法对机械运行形成很好的理解。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培训,机械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使用知识知之甚少,与机械操作需要难以匹配。责任心不强的机械操作人员,甚至不能按照规程进行作业和对机械进行及时维护,从而造成机械损坏严重,维修费用增加,机械成本增加。
3.3 选型配置不合理,使用与保养脱节
企业在选择机械设备由于选型和配型不当,经常会出现机械利用率不均衡,造成机械设备使用功效降低,机械磨损严重,维修周期缩短。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必须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机械设备不能重使用、轻保养,预防维修意识要加强。为追求短期产值和效益,企业使用机械设备超负荷作业,造成机械设备磨损严重,维修费用增加,使用寿命缩短,这是极为不当的。此外,机械维修过程一些零部件没有加以修复利用,凭主观选择随意报废,这也增加了机械成本。
4 降低机械设备运行成本的措施分析
4.1 正确选配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选配机械时要根据工程量、施工法和进度要求,以此来确定机械规格,不同的机械间生产能力要相匹配,使每台机械都能最大限度使用。同样的机械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工程项目上综合作业的效果,从而减少拆装运的次数,提高机械利用率。大型专用机械设备适用于工程量大而集中的项目,而移动灵活的中小型机械设备则适用于工程量小而分散的项目。
关键词 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174-01
烟水配套工程是指在基本烟田内烟草行业补贴建设的水窖、水池、管网、沟渠、机井、提灌站、塘坝、倒虹吸、隧洞等农田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烟区烟草生产过程中的水分供应,确保烟农收益。烟水配套工程不仅能够满足烟田用水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烟农的生活用水。因此,烟水配套工程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是农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保证。自2005年起,国家烟草专卖局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烟区范围内大力开展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对烤烟生产条件改善,尤其是烟田灌溉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后管护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部分烟区“重建设,轻管护”的想象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烟水配套工程作用的发挥[1-2]。因此,为搞好建后管护工作国家烟草局专门下发了项目运行管理维护的执行条例,明确规定了管护责任、监督主体,落实了管护经费[3-4],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查阅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相关文章及结合本人对施甸县2005―2015年烟水工程管护工作排查摸底后发现,国内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工作仍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报道却很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施甸县实际就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1.1 重建轻管,管护意识淡薄
许多地方相当重视项目申请、建设环节,而对项目建成后管护意识淡薄,对管护工作不闻不问,没有及时制定管护制度及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即使制定了管护制度也是出于摆设应付上级检查而不落实,导致工程用上几年后就出现管道堵塞现象,且附属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到需用水时不能正常供水,没有发挥工程项目的长期供水效益。
1.2 政府支持引导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人员认为他们只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起沟通协调作用,至于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则交给烤烟合作社及村组,与他们无关,基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导致管护工作出现问题后不出面解决任由问题摆在那里,导致农户需要用水时而没有水用。
1.3 烟农管护不到位,爱惜意识不强
烟农未能准确理解“谁受益、谁管护”的政策,没有充分认识到烟水配套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部分烟农未能承担管护责任,有的为了个人便利甚至截流取直,故意毁坏。有些农户家里需要安装水龙头的不去买却直接盗取工程水笼头及闸阀,恶意破坏工程。
1.4 管护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未落地
一些地方烟水配套工程建成后没有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导致运行管护根本就没有配备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而有些地方就算制定了制度,但是执行不力,落实困难,缺乏监督,地方就算制定了制度,但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督,烟水工程 “短命化”日趋严重。
2 对策
2.1 加强宣传,提高管护意识
通过发放烟农手册、粘贴标语、召开现场会等措施,加强烟水工程建后管护相关方面的宣传,提高项目区相关人员的管护意识,同时呼吁政府相关人员参与到管护工作中,积极引导,从上到下形成一种良好的管护氛围,做到人人自愿参与,人人都是管护员。
2.2 建立并完善管护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烟水工程项目建后管护工作,促进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效作用,各烟区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项目管护运行办法》《项目管护负责制》《项目管护工作流程》等,部分制度甚至可以纳入《村规民约》,以促进管护制度的有效落实[5]。
2.3 落实管护人员,明确个人责任
解决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困难的问题,要坚持“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并以合同形式明确主体责任。可通过成立烟水工程管护协会,建立专职的管护队伍进行管护,管护人员要做到“三管、四护、常巡查”。并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落实管护人员的责任,实行“五定”责任制,即对管护队伍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定奖惩的制度[5]。
2.4 保障项目管护经费,促进管护正常运行
经费是管护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管护经费的来源主要依据“谁使用、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结合筹集资金,以利于管护的正常运转。各产区可从财政预算中支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管护专项经费使用,也可以根据烟田面积收取烟农的管护经费,如每年收取150元/hm2的管护费。管护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账目公开,保
证管护工作落实到位[6]。
2.5 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采取管护协会监督考核管护人员,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烟草部门监督考核管护协会的形势形成“层层抓、层层落实”的格局。考核实行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定奖惩的“四定”责任,考核结果并与以后其他项目建设挂钩,加强其管护工作的责任性、积极性、主动性。确保管护工作落实到位,项目长久发挥效益,烟农真正得到实惠。
3 结语
综上所述,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后管护关系到烟田用水灌溉、烟叶正常生产和烟农的切身利益,其不仅是烟草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烟农的责任,只有做好管护,才能发挥烟水配套工程的真正作用,为烟叶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为烟农收益保驾护航。因此,在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后管护工作中,只有建立“政府引导、烟草监督、烤烟合作社及村组管理、受益农户全民参与”的模式,明确各方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管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惠农工程,才能使烟农真正受益。
4 参考文献
[1] 冯国胜.烟水配套工程建后管护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6-327.
[2] 杨帆.烟水工程建后管护工作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5):267-269.
[3] 蒙邦勇.烟水配套工程运行管护模式探讨:记福泉市烟水配套工程运行管护调查[J].农业与技术,2012(2):23-24.
[4] 王胱霖,王建新,周绍松,等.烟水工程建后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0.
关键词: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前言
房建工程项目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工程项目类型,房建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房建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在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1.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时展需要创新
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所决定的。联系整个时代以及整个房建施工企业的发展历程,社会的进步和房建施工企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创新。我国甚至把改革和发展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其中的要求就是要进行创新。而在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必须进行创新,从而可以能够实现建设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房建施工企业的改革创新中给各个项目的施工注入强劲的动力。
1.2现代化房建施工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房建施工领域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成、相对系统的企业制度。在房建施工企业的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是招承包制度。并且在这种制度推动下,房建施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终于认识到其中的重点问题,企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在市场的环境中,竞争十分激烈,要具备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的加强企业的创新和变革。并且当前的房建施工企业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房建工程项目和房建企业之间的问题显著。相关的责任问题不明确,企业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项目的分配不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房建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加强创新。
1.3当前的管理科学要求进行管理创新
建设工程项目的运行是一项系统繁杂,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进行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是在管理中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科学的原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进行管理。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从而提{管理的准确性,促使相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中必须加强管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够把理论用于实践中,从而能够提{企业竞争力。
2.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原则
2.1适应生产力发展原则
在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生产力的对于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必须把项目管理的创新和生产力相适应。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促进,形成有机统一。在企业建设以及房建工程项目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生产。力的三要素,主要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只有把三要素进行分析,并能够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同时生产力的提高能够反作用于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促进其改革和创新。
2.2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
市场因素是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所以由于市场的变化就会导致其对房建工程企业的需求不断加强。房建工程企业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了才能够不断发展,取得一定的企业效益。通过获得的效益用于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再生产,再创造,不断的进行市场开拓。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质量不好的问题,就会影响房建企业的形象,降低其企业的信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降低人们对于该企业的信任度,那么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也就阻碍了市场发展,所以房建施工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建设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提升原则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在行业领域逐步形成并被行业广泛接受并认可的。房建企业只有不断的提{自身的素质,才能够加快其发展,更加明确自身定位,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今的时展,在市场中有所进步,并能够进行更加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房建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必须注重企业的文化并能够不断的提高企业品牌效应。
3.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措施
3.1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创新
房建企业发展初期,项目管理并没有被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基础上,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观念创新。企业的领导以及相关的部门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必须具备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并且就房建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资金投入和人才引入,同时加强自己的创新观念。注重创新性,加强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观念建设。项目管理观念的创新及与时俱进,是整个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3.2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革新
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对于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有着居住轻重的作用。房建施工企业在过去的建设中,项目施工管理不够完善,仅仅把项目认为是合同签订后进行的工程建设,然后对已经确定的项目进行管理,之后进行工程建设,最终完成项目进行交付。项目部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部门不完善并且其中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不能把项目部门的运作与企业的运作进行联系和结合。所以就必须加强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组织机构的革新,适应创新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就其中要求的各项任务确立一定的部门和组织来进行负责。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促进企业的发展。
3.3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创新
建设工程发展至今,有着其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体制机制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机构的创新之后,为实现其体制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体制。这里可以根据目前的现代化体制,来进行房建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
4.结论
房建工程项目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工程项目类型,房建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房建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房建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房建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因此,要在发展房建工程的同时,同时抓好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使得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许培,司展望.浅论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门窗,2013,01:170+172.
[2]张莹.当前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分析[J].门窗,2013,04:131+135.
[3]郝泽峰.关于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J].山西房建,2013,14:252-253.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
目前一个输变电公司要同时建设多个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又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从而造成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及时发现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果进行评价,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是企业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输变电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使下程项目管理者不受时空的限制,及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采用信息技术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集成、传递、共享,并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实施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从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环境、信息、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达到最优目标。通过对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对项目的质量和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1、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加强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主要阶段――施工阶段进行分析。工程施工阶段就是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一环。主要从进度、质量、工期3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有以下问题:
1.1 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
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每一项工程的施工地点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原有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工程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的数量大而且一般以纸质的形式保存,查找和保存起来非常困难。而项目部往往是定时通过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将施工进度等现场信息发送到管理部门,不仅信息传递效率低,而且当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质量等数据不断变化时,往往感觉难以把握。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工程管理部门较注重工程项目前期的施工技术措施的计划与编审,以及在项目后期竣工验收时对相关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进行审核,然而在技术全程跟踪和技术实施方案动态调整的环节上缺乏及时、有效的措施,工作过程中采用事前控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事前制订计划,事后进行核算。忽略了最重要的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追踪控制管理,不能及时准确地控制和管理每一生产经营环节的细微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
1.2 工程进度和质量不能及时监控
原有的施工进度计划是限定了每一个工序的起止时间,孤立了各个工序的工作进度。没有充分把握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容易导致安排给工程某部分的时间太多,而安排给另一部分的时间太少。同时,而且这种进度计划不能及时直观地向管理人员反映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难以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与控制。致使管理者对以后的任务计划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和及时的调整。
传统的建设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处理大批量信息的要求,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使工程项目管理者不受时空的限制,及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集成、传递、共享,并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实施有效控制。
2、引入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监控
引入信息技术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缩短建设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采用信息技术对输变电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基础数据和工作流程等的标准化是前提。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对各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进行分析和改善,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2.1 系统结构
本系统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平台,采用技术。实现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2005。为了使系统面向多层次的用户服务,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MIS系统平台模式,简化了客户端、用户的操作,更简单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实时共享。可随时查询工程状况。并且与有关部门实时沟通,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基于B/S模式的分布式项目管理系统中,用户根据Web页面信息,从浏览器端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这些请求包括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插入等。服务器端负责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返回浏览器端。由于基于B/S结构的开发环境独立于用户的前端应用环境,所以提升了应用系统的跨平台性。也便于用户对应用系统的扩展、升级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基于B/S结构模式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来实现,而主要的事务逻辑在后台服务器端完成。形成3层结构模型。图l所示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本文开发基于Web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过程而开发的,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项目管理原理实现施工过程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和标准化。在分析了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功能模型、结构层次的划分。利用本系统实现异地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共同管理,监控工程项目的进展。
2.2 系统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2.2.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实现对使用人员的权限管理和分派,使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只能对有权利的业务内容进行操作。输变电施工工程管理涉及的用户同,其使用权限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用户的身份赋予相应的权限。用户分成以下几种身份:
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的全部权限,主要进行系统的维护。
公司层:为系统的最高领导层,宏观施工计划由公司层下发,经工程部将计划分解到工程的各个项目部。该层次的主要权限是对公司所有的施工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查询,对施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
工程部: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审核、、查询、进度跟踪和控制等。工程部中的每个人员仅对自己所分管的项目进行、进度跟踪、查询等。
项目部:为系统的最底层,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数据主要从项目部这个层面采集,并自动汇总到工程部。该层次的主要权限是对本部门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查询、进度汇总上报等。
2.2.2 工程管理
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设备及材料管理等。
(1)进度管理
根据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工程项目的。
施工部门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进度汇总录入,系统进行工程实际进度的统计分析,并用图形进行动态显示(如图2所示)。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动态比较,用图形方式进行工程进度变化趋势预测(如图3所示);
计划进度的定期调整。
可进行工程进度各类数据的查询。
(2)质量管理
包括原材料的质量、零部件及设备、施工质量的管理等,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其功能包括质量计划的编制,工程质量记录及评价、检查及验证等;施工材料入库验收、分配直至施工现场验收全过程的管理;对设备质量目标制定的管理、委托加工设备的质量管理及安装调试、试运行质检记录的管理。
(3)设备及材料管理
对施工现场所需要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包括对材料的验收,分配和使用;对现场使用设备数量、种类、到达时间、使用时间、设备状况等进行管理,以便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2.2.3 数据维护
主要是对整个系统原始资料的维护,包括对杆塔库、地基库、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信息进行维护,以保证基础数据的可靠和有效。
2.2.4 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主要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大量文档资料进行分类、储存、存档、查询等。文档管理包括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的下达、项目的更改、项目验收、施工图纸、各种报表、所涉及的法规、合同条款,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设备与物资运输合同等资料。
2.3 系统特性
本文利用技术,开发的基于B/S层网络体系结构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1)实现了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网络化管理。应用B/S模式,运用等先进的技术。系统具备了高可靠、高安全等特性,使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善了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2)实现施工进度的实时查询和分析。根据不同的权限,施工现场可以将施工进度随时进行上报,公司领导也可以随时对进度进行查询。根据上报的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工程完成情况跟踪图、施工进度图等图表,可以方便进行进度的跟踪和更改。
(3)减少投资,降低维护成本。方案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软件系统的部署、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在服务器上即可完成,B/S运行模式对客户端的配置要求很低,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即可,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的总投资,降低了系统总体维护成本。
(4)操作简便,减轻培训负担。由于本系统在具体使用中,普通用户只需通过标准的桌面浏览器(如IE)。就可根据用户权限使用该系统,从而减轻计算机知识培训负担。
2.4 关键技术
(1)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合技术。利用设计功能模块,模块间制定统一并互相认可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各个模块可以通过信息流互相通信、调用,最终根据具体业务处理的需要,将一些恰当的模块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应用子系统。
(2)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的技术。数据库接口程序设计的关键是通过ActiveX服务器组件ADO及包含的对象,实现对数据源的读写。数据库结构的实现:采用SQL Server 2005这种先进的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与Windows 2003进行无缝连接。采用ActiveX服务器组件与数据库互连,以这种方式进行数据库访问,配合SQL Senrer 2005的Transaction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通过ActiveX服务器组件ADO及包含的对象,实现对数据源的读写。从而减轻网络负担。
(3)安全性设计。本系统采用3结构,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请求后,根据登录的不同级别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操作者的权限进行验证,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解释执行相应的模块,结果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与服务器交互完成页面初始化。采用这样一个过程,验证仅在服务器端进行,返回客户端的只是结果,增加了系统的保密性。同时由于应用程序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有一些必要的运行环境信息。保护了程序代码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的形势所推动,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也逐步上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成为至关重要的关节。作为甲方,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进行项目管理施工的标杆与基础,模式的适宜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的效果。加强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了解模式的优劣与工程未来发展的状况,并且在发展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可行性,提高甲方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国际性的大背景之下,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切实保证建设工程所选择的管理模式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能够融入国际,在国际的建筑行业有一席之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所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进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广泛,包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具有复杂性、创造性、专门性、理论性和组织性,具体表现在:1.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施工时的时间与技术跨度都比较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多,比如工程成本、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主要是从甲方进行施工的方向所陈述的。它的这种创造性表现在对于已有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本次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适合于本次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门性表现在它所具有的组织机构呈现着专门性的特点,即就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具备一个符合它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对项目施工的人员、材料、资金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很是重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可以针对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管理与处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序性与科学性。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性表现在它的管理体系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哲学论证、经济管理、思维推断以及专业的工程理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性。这是建立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门性基础之上的,专门的组织性机构就包括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主要表现:1.在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的监理作用,它对投资招标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监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2.具有控制作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对质量的控制、对费用的控制以及对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质量的具体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费用控制指的是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各个部分所需要花费的费用进行监督与控制,减少工程成本;项目进度的控制是指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不能为了赶时间而随意缩短工期或者是消极怠工拖延工期的现象发生。3.具有协调作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的施工环境、与其他单位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和谐、正常的进行,针对项目施工的各项有关因素,例如生产要素、各部门人员的调动以及周边环境等,要保证各项工作的协调性,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走向科学性与合理性。4.具有管理作用。这也是建设管理项目重要的作用之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就在“管理”二字,具体包括对人员、信息、制度、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与安全等的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受到很大影响。发展至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了更为具体的分类与更为广泛的应用,具体分类如下:
项目控制模式
项目控制模式,即project-controlling模式。项目控制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它主要是指其作为咨询单位直接对业主的决策层负责,并为其提供决策支持,为建设工程提供全程服务,但是不参与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之中,只提供管理功能,核心工作是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情况。总之是属于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提供信息管理以及服务功能的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面的项目控制,主要是在工程实施中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提供给项目负责人,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多平面的项目控制,正如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可以实现多平面进行控制的模式,不仅可以为总的项目负责人和总项目部提供信息与服务,还兼顾下属项目负责机构的信息与服务功能的提供。由于项目控制模式适用于大型和特大型建设工程的特点,对于其他的项目控制并不具有排他性,而是与其他项目管理进行合作,成为一个整体而发生作用,如果将其独立运行,那么无法得到它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只有与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其他单位的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项目控制管理的作用。
partering模式
partering模式主要是在多个建设工程上持续运用而体现其优势与发展方向的。partering模式包括长期协议、共享、信任、合作和共同目标五大主要因素,partering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这五大因素的作用推动的。首先,partering模式需要持续性应用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建设工程对于合作的对象才能具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才能更好地磨合达到更好的合作状态,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该模式的应用使得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参与各方的资源可以多方共同使用,即在使用该模式的时候,所有的有用信息必须共享给各个参与施工的单位进行信息的分享与探讨,利于对问题的处理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预控。再次,信任是建立在该模式的长期协议的特点之上的,通过长期的合作,彼此之间会建立信任感,有利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利于管理的便捷和规范,也有利于整个工程建设的人员、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的进行。另外,合作则是立足于长期协议与信任的基础之上,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有一个方面发生病变,两外两个方面也不可能独立存在,partering模式有助于建立一支具有信任度的合作团队,利于施工中的意见交流与工作改进,创造出和谐欢快的工作氛围,从而有利于工程的完成,也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最后,该模式具有共同目标,它的协作性使得各个参与单位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模式合作与信任两大因素的特点与优势。
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模式,简称PMC模式。该模式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大、管理力量固定等特点。首先,该模式可以通过项目的优化设计来实现减少投资成本的目标。它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于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资本浪费。其次,该模式将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之后,运行过程中灵活性较大,可以更好地进行控制与管理,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进行。再次,具备固定的管理力量,减少了再次进行人员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减少了管理程序的再次组合与重复。
设计-采购-建设模式
设计-采购-建设模式,即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简称EPC模式。EPC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具体包括自由选择性比较强,通用性强的特点,还包括该模式不会聘用工程师进行管理,而是业主或者业主代表进行工程管理,另外,风险承担方主要由承包商承担,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工程规模比较大、工期比较长的工程项目,需要具备充分的技术管理措施。
总之,甲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甲方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趋于科学化与合理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土建、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梅. EPC模式下通信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2]王伟庆,蔡建章.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J]. 建筑经济,2004,1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