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手术室急救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急救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急救护理

第1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关键词】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急救;护士培训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地处郊区,经常有重大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空坠落等,大部分伤员病情发生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等特点,我院手术室显的更加重要。手术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2】。这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手术室专业化护士,既要求具备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技能,又必须具备急救能力【3】。为了提高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手术室对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我院手术室护士38名,其中女35名,男3名。年龄21-49岁。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21名,护士9名。学历:中专8名,大专10名,本科20名

2 方法

2.1 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科室总带教3人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该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培训及考核。

2.2 培训方法

2.2.1 急救知识培训

2.2.1.1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具体包括:心电图、CPR基础知识及技能、常见休克类型;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用法、途径及不良反应;吸痰、气道管理技术等。

2.2.1.2 急救专科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多媒体授课,主要包括: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专科急救知识,例如急重症手术、交通联合伤手术的种类、物品准备以及护理配合要点。

2.2.2 急救流程培训

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一次手术室重点急救流程培训,主要包括:多器官复合伤的急救流程;手术患者突发局麻药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术中发生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流程;手术用物计数错误的急救流程;患者发生躁动的急救流程等。

2.2.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

手术室急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设施的操作使用技能;CPR操作技能;急救器械、耗材的应用技能。主要有:除颤仪、负压吸引、监护仪等设备的培训;急救器械、耗材的培训,由高级责任护士及总带教负责每月培训、操作、演示,监管护士反复操练,准确掌握。

2.2.4急救情景模拟训练

由护士长组织并指导,根据手术室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设置场景,组织护士进行紧急情况下模拟抢救护理。如术中心脏骤停发生猝死时,按发生猝死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训练。

2.3考核方法

在实施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参与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模拟训练考核,以百分制评分,考试内容及评分依据由护士长严格制定。

2.4统计方法 对培训前后资料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3 效果

通过培训,我院手术护士的急救能力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4 讨论

4.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来源于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急救能力的掌握【4】。手术室是随时接收危、急、重患者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急救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意识。

4.2提高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5】。通过对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护士能够迅速、熟练、准确的获取急救器械、耗材并能正确使用,能迅速判断并积极处理,提高了急救应急能力、避免出现抢救程序中的混乱局面,使抢救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急救的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忆兰,彭桂平.手术室青年护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36.

[2] 林岩,谭淑芳,潘淑芳,等.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新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42-1144.

[3] 傅晓玲,石兰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9(22):16-18.

第2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纠纷;应对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等特点,也是接受急诊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所担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稍有疏忽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使医疗护理纠纷逐渐上升[1-2]。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保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是护理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3]。为此,我院将近年来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于指导护理管理工作,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1手术室护理及原因分析

1.1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致残甚至致死。表现为: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手术安置不当,方向有误,器械准备不当,不全,用物与手术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清点有误,仪器使用不当,查对有误,及护送不当。手术发展和配合之间的差距,。业务不熟,由于这些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医疗事故,也是患者投诉的原因。

1.2 手术室医护方面护理工作作风不严谨,护理人员忽视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的解释,或在工作场所谈笑,导致患者对护理安全质量产生质疑,患者感觉不被尊重和理解将成为护理纠纷的导火线。另外就是职责不清,护士承担着如器材的领取、财务核算等非护理性工作,影响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系数。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呼吸机、吸引器、电刀和消毒机等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手机在手术室的使用,对患者及医疗仪器设备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它也是引起交叉感染的一种潜在因素。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劳累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极易出现不安全隐患。

2护理纠纷

2.1患者的医疗知识和心理问题患者知识水平和经验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护理行为的理解程度,当手术结果与患者预期目标不符合或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抢救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患者及家属就对医护质量产生怀疑,指责医生护士不负责任,观察不及时不细致,提出一系列让医院尴尬头痛的问题,继而引发医患纠纷。

2.2医疗收费我院所诊治的主要是山区和周边的农民及厂区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患者经济能力有限,住院手术花费较大,还好大多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自费的少数,有个别的费用还需患者自理,患者及家属就会把所有的责任归护士身上,总认为医院收费太高而怀疑乱收费,而诱发护患纠纷。

2.3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术对患者而言既能解除病痛又是创伤的经历,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感到害怕和恐惧,有的担心疾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担心预后及后续影响,担心住院对家庭照顾,子女和老人带来不便,担心费用及对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的未知,个别护士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患者及陪护人员提出问题时,有的护士缺乏耐心,语气生硬,不注重谈话技巧,对患者的病情关心不够,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耐心细致的解释,即使工作不到位时也没有向患者及家属道歉。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

3应对措施

3.1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手术室的每一位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重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紧迫性、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综合性技术性强、因此,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落实好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护理安全讨论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心,落实三人查对器械签名制度,即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二助医生。各种抢救物品及器械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专人管理,定位置放置,定物品数量,定期检查消毒,保持性能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急救物品一般不外借。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如发生护理纠纷,取消优秀护士评定,采取一票否决。

3.2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加强业务学习,强化业务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技能,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会,加强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疑难、重大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术前讨论和术后总结,对新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全员培训,做到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手术室清洁,消毒和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护理工作差错及失误的发生,确保手术护理安全。

3.3强化人性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即辛苦又琐碎,需经常倒班和加班,同时还承担者巨大的医疗风险的压力。根据手术情况,制定相对弹性工作制。排班时可将不同业务水平、年龄、性格、学历的人员适当搭配,达到同班人员互补效应,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

3.4严格收费标准当患者对医疗收费产生误解时应耐心解释,如实告知患者治疗疾病所应当承担的费用、及其计算依据,使其了解收费标准和依据,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护理价值,消除患者因费用而对医护人员的不满。

3.5患者和家属方面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义务的一个主要内容。保护患者,减轻心理痛苦,创造舒适环境,减少外界对视、听、触觉、感觉器官的刺激。在护理中注意语言温和、亲切友善,实现护患沟通,做到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使患者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提高了预防能力,又体现对患者尊重,增加了对护士信任度,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同时应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有效利用家庭在患者治疗中的有效资源。

4讨论

随着我国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4]。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最大限度得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手术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我科自2013年12月采取积极措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护士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性增强,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高质量的护理取信于患者,使护患关系融洽,至今未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达99%。促进我科护理质量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Lixia X, Weilian J, Li J.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alleviating burnout and behavioral expectations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1, 29: 041.

[2] YAO X, XU Y.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 Emergency Patients[J]. Clinical Medical & Engineering, 2011, 7: 049.

第3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降低因护理失误导致的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总结出存在的一些护理纠纷的易发因素,提出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防范发生。结论 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护理纠纷 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新问题与挑战。

1 手术室护患纠纷的隐患

1.1查对问题 (1)接错病人,摆错手术部位。(2)器械清点不清致纱布或器械遗留病人体内。(3)输血查对不清。(4)术中用药不细,执行口头医嘱太轻率。

1.2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问题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多,而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留下安全隐患。

1.3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常需要执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口头医嘱,如使用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术中临时医嘱执行后未及时补记,或用药的浓度、剂量及途径不准确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手术安置不当及不可避免的压疮问题 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安置不当,引起局部组织压疮。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海绵垫等。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5电灼伤患者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机会越来越多,灼伤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原因多是由于负极板位置放置不当。

1.6送检标本遗失的问题 标本是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

1.7器械物品准备的问题 术前用品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面。在术中因物品不全或因所用仪器功能不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1.8 语言行为的问题 当前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无过失纠纷所占比例并不少,而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

1.9消毒隔离的问题 对HBsAg阳性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病人类似的感染现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10工作安排的问题 手术室工作强应激性、高紧张性、无规律饮食和睡眠使手术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影响其身心健康[1],最易出现护理失误。

2 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合理流程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2人2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2手术中物品清点的管理 手术物品的清点需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

2.3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

2.4建立术中医嘱本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

2.5手术中病人的及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焦点,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6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

2.7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病理单。

2.8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9加强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2.10做好术前访谈 内容包括:(1)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2)病人的一般情况。(3)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4)麻醉方式。

2.11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 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缓解工作压力,减轻体力消耗,不搞疲劳战[3]。

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马艳丽,续锦,侯琳琳.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J].社区医学杂志,2005,3(2):49.

第4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4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63-01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若护理不当易出现感染、出血甚至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舒适护理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站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患者60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4.2岁,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1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19例;手术类型:子宫上环术26例,输卵结扎术15例,取环术11例,引产术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手术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舒适护理主要包括:

1.2.1术前舒适护理

1.2.1.1心理护理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术前多存在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并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且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对术后的生活存在一定的担心和疑问,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重点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性质、原理以及安全性等,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误解,告知患者计划生育手术一般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以减轻患者顾虑,更好的配合治疗。

1.2.1.2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以使患者达到最优舒适度,且良好的环境对稳定患者情绪也具有一定的帮助,而稳定的情绪又可增加心理治疗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1.2.1.3术前准备对于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均应于月经干净后的3-7d内进行,且嘱患者未同房时手术最佳;对于住院患者手术日前晚术前晚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手术当天为患者执行手术用药,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同时做好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工作。

1.2.2术后舒适护理

1.2.2.1基础护理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可轻声询问患者感觉,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顾虑;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取合适,并尽可能选取利于减轻手术切口张力的,以减轻患者疼痛;对于疼痛方面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疼痛一般由切口所致,为正常现象,患者可不必过度担心,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如看电视、听音乐等,尽量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而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1.2.2.2针对性护理术后尽量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嘱患者术后2周内不宜同房、盆浴,3周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1.2.2.3并发症防治术后感染、出血均是计划生育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征象应立即给予患者高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并进行细菌培养,选取更具针对性的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

1.3观察指标①护理前后分别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②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6.7%,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第5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34-01

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高风险、高流动、突发性等特点[1]。因此,在开展手术护理工作时,各类缺陷问题导致的风险事故经常出现,引起患者的极度不满甚至引发医疗事故纠纷[2]。所以,需要开展科学的风险预防工作,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为降低手术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1.67±1.34)岁;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2.07±1.82)岁。此次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上实施风险管理方式。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预测潜在护理风险,应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护理缺陷而出现护理风险问题,切实提升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已知或者潜在风险事件的危险性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随时做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并对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特别的护理,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3 评价标准 将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类风险事故及术后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患者满意度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X2进行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对比 研究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措施后出现仅1起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12.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非常满意率为3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非常满意率42.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第6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中,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7.4±3.7)岁;人工流产术82例,妊娠中期引产术12例,输卵管结扎术8例,宫内节育器。置放与取出手术28例;未生育31例,一次生育67例,2次以上生育32例;患者本科以上44例,中专或大专41例,初中或高中37例,小学以下8例。观察组中,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8.8±4.1)岁;人工流产术75例,妊娠中期引产术13例,输卵管结扎术7例,宫内节育器置放与取出手术35例;未生育33例,一次生育69例,2次以上生育28例;患者本科以上39例,中专或大专42例,初中或高中38例,小学以下11例。2组患者的年龄、学历、生育、手术类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1.2.1术前护理

①部分手术患者由于家庭传统的观念所强迫开展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与患者开展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苦衷,并给予合理的心理指导,使其减轻焦虑感,正确面对手术实施;②女性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当发现患者存在这种心理情况时,需要护理人员细致耐心地讲解手术实施的过程、麻醉方式和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实施手术的医师水平加以介绍,讲述手术有效治愈的经典案例,并且可以简单介绍术后的预后措施,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加面对手术的信心。

1.2.2术中护理

①护理人员安排好输液及输血护理,保证在需要时可以顺利实施,准备阶段仔细检查有无渗漏、脱落等情况。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由于手术室里消毒水味道以及手术器械的声音,再次出现恐惧情绪,通常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表现。护理人员需开展合理的交谈,询问患者感觉,讲解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在术中能够积极配合。在手术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为患者保护隐私,开展护理动作轻柔,并要控制手术器械的刺激性响声。手术开展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定,不能显示出慌乱的神情和动作,准确、迅速地开展相关事件操作。

1.2.3术后护理

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不断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如入院须知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安全警示规范等。②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开展有效观察措施,对患者的疼痛和负面情绪做必要的干预措施,告知患者手术的顺利程度,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为了缓解疼痛感,依情况促进患者之间交流及看书等项目开展电视、音乐等音像设备的使用,使患者情绪乐观,尽早恢复。

1.3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开展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评估,依照患者临床表现开展计分评估,无焦虑情况,不计分;轻微的焦虑心理,计1分;患者存在焦虑心理,计2分;患者焦虑情况较严重,计3分。分数越大,焦虑情况越严重。设定分数>29分患者为严重焦虑,21~29分为显著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7~13为轻微焦虑,分数<7分为无焦虑。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为3个等级:满意、良好、不满意,每项指标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即1分为很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一般,4分为比较满意,5分为很满意。1~2视为不满意,3~4分视为良好,5分视为满意。问卷调查表在填写后及时收回,对于患者填写过程中不明白之处进行详细讲解,待其充分理解后按照自身实际意愿进行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共发送260张,实回收260张,所有调查问卷均为有效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焦虑心理问题均得到了改善。但相比较,2组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严重焦虑4例,显著焦虑11例,中度焦虑12例,轻微焦虑16例;对照组严重焦虑19例,显著焦虑21例,中度焦虑19例,轻微焦虑23例,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是针对已经生育过的健康育龄妇女,她们在生育后想要通过节育办法来控制生育,或者是因为节育环脱落、异位、损坏等意外情况造成避孕失败,因此选择计划生育术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计划生育手术对妇女来说并非是机体疾患的需要,故心理上格外敏感。部分妇女对计划生育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她们在手术前容易造成紧张、恐慌、害怕等不稳定的心理情绪,如担心手术时出血情况、害怕疼痛、担心术后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性生活和生育能力的影响等,这都是手术患者在术前典型的心理担忧,从而导致在手术进行时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延长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术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伴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普及,全国妇女对妇科知识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目前仍存在部分偏远农村的妇女,由于传统思想观点浓重,思想固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并且环境条件较差,医疗卫生水平低等原因,使得她们对计划生育手术不了解,相比都市妇女,她们更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甚至抗拒手术。面对这类情况,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向她们讲解国家政策和计划生育手术开展相关知识,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放松心情,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保证手术效果。做好护理对策,从基础工作入手:工作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建立尊重、和谐、有礼、友善的医患关系,塑造计划生育行业良好形象。重视宣传工作: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宣传。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程的心理疏导、辅导及咨询:通过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手术的详细介绍后,帮助服务对象做出知情、自主、自愿的决定,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服务人员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受术者在平静、舒服的心境下度过手术关。要关心受术者的心理恢复,心理疏导不能随手术的完成而停止,还必须要严格观察,及时随访,特别是那些有明显心身症状的患者,仍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本次研究中以13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等心理问题施行了必要干预手段,包括术前的沟通与宣导,降低了患者由于手术所产生的恐惧感,增加了治愈信心;术中护理合理减少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并实施有效的交谈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术后着重增加手术效果和注意事项的讲解,配合音乐等心理调节的措施等。经具体干预后的结果表现,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患者在干预后严重焦虑情况下降16.1%,显著焦虑下降25.3%,中度焦虑下降19.2%,轻微焦虑下降6.4%,无焦虑增长至66.9%,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调节有重要意义。魏晓芳以512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作为对象,开展心理干预效果的相关研究,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焦虑与疼痛情况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研究认为对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与疼痛情况,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与该项研究基本一致。

第7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1 临床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 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 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

2 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 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 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 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 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 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8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on surgical patie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measures

Li Lian-ying

Operating Room,Wuzhou Red Cross Society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Wuzhou 54300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ffect of hypothermia on the operation patients and nursing care,in the operation of the targeted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thermal measures,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reduce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save medical resources.

[Key words]Prevention;Intraoperative;Hypothermia;Care

体温恒定对患者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及预后是否良好[1]。有研究表明[2-4],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低体温在临床上引发的并发症屡有报道。对此而进行的改良保暖护理设施应运而生,个性化合理保暖护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既要对术野的暴露充分,又要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还有研究显示[5],术中保暖护理还能够减轻人体由交感神经兴奋所带来的部分不良反应,减轻了术中应激,确保了手术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1.1寒战的影响

手术间室温调节,一般情况下,手术医生以求舒适,要求温度控制在22~24℃,故容易造成室温过低,亦导致患者机体体温下降。据文献报道:当患者中心体温往往每降低1℃时寒战就会发生,导致患者不舒适,整个机体耗氧量就会增加,心血管供血需求增加,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并且会使眼内压和颅内压增高,增高切口疼痛和增加使用止痛剂的量,延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倘若中心体温下降1.5℃时,会导致心脏疾病成倍增加[6-7]。

1.2 生理指标和内稳态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常见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甚至延续致术后,可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虽然低体温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组织耗氧量,增加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但低体温引起氧传导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致乳酸性酸中毒,使患者生理指标紊乱和内环境稳态失调,可造成患者康复和预后不良[8]。

1.3 心血管的影响

低体温能抑制心肌应激性,造成心肌传导异常甚至发生室颤,低体温还会降低机体的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儿茶酚胺的含量,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和血液黏度,影响血氧饱和度,进而增加心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导致心脏意外的发生率增加55%[9]。

1.4 凝血功能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主要是对患者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造成患者失血量增加,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加[7]。以往的研究结果亦表明[10],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诱发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计数减少等,致术中失血量和对同种输血的需求增加。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异常症和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等是低体温潜在的并发症。还有研究表明[11],温度下降3℃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大约10%。

1.5 麻醉复苏的影响

低体温时肝脏、肾脏血流减少,使肝脏代谢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依赖于肝脏代谢的药物半衰期延长,同时低体温也会使肾小球的率过滤减少,造成麻醉药物储积,进而加重低体温,形成恶性循环,使麻醉复苏的恢复延迟,甚至导致误吸、呼吸道梗阻的发生[12]。

1.6 手术部位的影响

目前认为低体温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的机制,一是低体温的直接作用,切口局部血流及供氧不足,尽管低体温情况下人体降低机体代谢,氧需减少,但供氧能力的下降仍有可能导致机体缺氧;二是低体温的间接作用,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能力,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高[13]。其原因与低体温影响患者的血管收缩,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有关[14]。这导致患者需要更多的诊断、治疗和措施,延长术后恢复进程,增加住院时间和危险性[15]。

2 保暖措施对手术患者的影?

2.1预防低体温

体温恒定对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预后是否良好至关重要[1]。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各项诱因,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适宜护理措施,使患者体温保持基本稳定,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

2.2确保手术安全

保暖措施使患者体温变化不大,避免了低体温发生的潜在不良反应,同时保暖护理可减轻由交感神经兴奋所带来的部分并发症,减少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16]。有效监测和调节术中体温,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能够促进患者麻醉苏醒,使患者更加舒适,促进术后康复[17]。

2.3节约医疗资源

术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保暖措施,有利于手术患者的术中体温保持相对稳定范围,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促进切口愈合,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复苏和住院时间,有效节约医疗资源[8]。

3 护理措施

3.1常规手术室内温度

控制在22~26℃,湿度在40%~60%。术中患者覆盖被服,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尽量使患者身处一个温暖的恒温环境,避免患者在术中由于外界环境、液体温度较低或其他因素带来的热能的损耗,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使其术中体温得以保持恒定[18]。

3.2保暖护理

目前,在调节好手术室室温和湿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保暖措施。①尽量避免患者在手术室外的过道停留,术前采用恒温水毯或使用充气保温毯,将水毯或充气保温毯温度调至40℃,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直到患者离开手术室再关闭恒温水毯[19-21]。另外,将3 L袋自制加热成垫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保暖方法[22]。此外,本院自行设计的数字化水暖手术床的临床应用,更是对术中预防低体温的一次革新,创新性地使用水为介质,对其进行可控加温、控温循环,而起到恒温保暖的作用。②注意外露部位的保暖,尽量减少肢体暴露,头部、胸部、四肢裸露部分加盖保暖棉被或采用保暖手术布巾包裹局部进行保暖;皮肤消毒时,使用适宜加温的消毒用品,提高医生消毒皮肤消毒速度及效率,以缩短消毒所需时间,消毒完成后及时铺无菌巾,尽量较少皮肤暴露的时间[23]。③尽量减少体腔温度流失,术中将静脉所输液体加温至36℃左右,切口冲洗液需加温至37~40℃后使用,将血液复温至30℃(不超过33℃)方输给患者,最大限度地以减少液体能量交换而流失体温,从而保持体温恒定[21-25]。

3.3心理护理

手术室管理者要重视心理护理,安排人员到病区实施术前访视。让患者了解手术及麻醉的概况,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因紧张心理致入室后血压升高,甚至寒战的发生,影响手术及麻醉的顺利实施[6,26]。巡回护士陪伴在患者身?,随时提供关心和照护,满足患者的心身需要,从而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思想放松,减少寒战的发生。

第9篇: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74-02 中图分类号:R 19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70

所谓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1]。手术室是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为急危重症病人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人员争取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手术室特设手术绿色通道。自2005年1月至今通过绿色通道手术成功救治的病人共67例,其中有5例病人在行绿色通道时由于各种原因不够通畅,现将影响手术绿色通道通畅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影响手术绿色通道通畅的原因

1.主观因素

(1)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①白天中控室护士没有及时接听电话。②夜班护士没有将值班电话随身携带,导致电话长时间没有人接听。③在班人员接到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通知时没有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没有立即到手术室门口接病人。④听班工作人员在接科室急诊绿色通道抢救电话时,没有及时赶到科室,从而延误了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

(2)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对病人病情估计不足 术前准备不充分;对各种抢救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用途不熟练;对各种抢救仪器如除颤仪、血液回收机等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模糊不清。

2.客观因素

(1)手术室电话因素 手术室值班电话为小灵通,在手术间内的某个区域有信号盲区,影响通话质量,耽误了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

(2)手术室远离急诊抢救室,且没有病人专用电梯,尤其是急诊绿色通道病人专用电梯,且没有“病人优先”标识,造成病人在运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过长,耽误了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

(3)手术室抢救仪器设备配备不全 如手术室没有配备床边B超机、血液回收机、C臂机、小儿除颤仪等抢救仪器,影响病人的抢救时机。

3.管理因

(1)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各种疾病手术抢救不规范 手术室没有建立各种急诊手术尤其是急危重症手术的抢救常规及应急预案。造成在抢救急危重症手术病人过程中无章可循,耽误了病人的抢救时机。

(2)科室间沟通协调不到位①急诊室与手术室之间协调不到位:急诊室工作人员在电话通知手术室时,没有向手术室工作人员交待清楚病人的年龄、病情、术前准备情况、预计到达手术室的时间、术前诊断等;手术室有手术时,急诊工作人员在没有得到手术室工作人员同意就直接将病人送到手术室,造成手术室工作的忙乱。②各个外科之间、急诊室沟通协调不到位:对于多发伤病人没有实行首诊医生及首诊科室负责制,因为担心病人没有人“买单”而互相推诿,从而延误了病人的抢救时机。

(3)手术室护士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梯队不合理 在手术排班过程中没有实行“一老带新”。白天没有预留手术间和手术护士负责急诊手术,遇到急危重症手术往往因此延误了抢救时机。

保持手术绿色通道通畅的对策

1.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

(1)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是急诊科护士最主要的意识,急救服务意识是评价急救护理质量的首要内容[2]。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尤其是急救服务意识,采用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如聘请外院专家讲学,流动播放医德医风宣传篇等,使医务人员在思想上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让每一项护理工作,尤其是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护士,应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尽可能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2)加强对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急救技能实行全员培训,首先选派优秀的护理骨干外出学习,如参加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全国ICU专科护士培训。外出学习人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科室的其他人员。同时,科室要采用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如晨会提问,科室小讲课,护理查房,护理知识及技能比赛;急救技能考核如徒手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用途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急救技术水平。模拟急救是培养护生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重要途径[3]。对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应急能力采用模拟急救教学。

2.改善硬件设备,优化资源

(1)修建新的外科大楼,在病房楼层设计时急诊室和手术室在同一栋楼,并配有病人专用电梯。

(2)手术室配备床边B超机、血液回收机、C臂机、小儿除颤仪等抢救仪器。手术室的急救仪器设备、药品专人管理,做好“四定”,完好率100%,任何个人不得挪用或外借。

(3)手术室增配手机为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电话,将电话号码写在急诊室的办公室黑板上,任何人不得无故拨打绿色通道电话。

3.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设立抢救绿色通道①医院建立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小组由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并特为急危重症病人设立“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平时不定时演练检查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通畅情况。②建立绿色通道流程,实行首诊负责制,开辟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接病人医生确诊需绿色通道进行手术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做好血常规及配血相关科室开通专用绿色通道检查快速护送至手术室通知其他科室做好抢救准备。③手术室成立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小组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实行“限时”服务,白天预留手术间和手术护士负责急诊手术,接到急诊绿色通道电话时立即通知麻醉医生安排相应的手术间一人到门口迎接病人一人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做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做好抢救记录洗手护士配合手术。科室所有工作人员由主任、护士长调配,相互配合,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抢救。

(2)各个科室之间加强沟通 ①由医务部负责协调沟通各个手术科室,对于多发伤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为急危重症病人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人员实行先救治后交费,实在没有人“买单”的病人的费用由医院负责,解除医生的后顾之忧,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机。②急诊工作人员在电话通知手术室时必须说明清楚病人的病情、术前准备情况、预计到达手术室的时间及手术方式。在手术室有手术的情况下必须得到手术室工作人员答复时,才能将病人送到手术室。

(3)优化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梯队建设,在手术排班过程中实行“一老带新”。白天预留手术间和手术护士负责急诊手术,为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争取时间。手术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除安排两名护士值班外,另外安排四名听班人员,听班人员在接到科室电话时20分钟内赶到现场。

运行绿色通道为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确保科室合作顺利与医疗安全[4]。在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以讨论,充分协调,不断完善与规范运作流程,使之更安全,更通畅,真正成为“绿色生命线”。

参考文献

[1]杨兴易,林兆奋,赵 良,等.关于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指导意见[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33.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0-343.

[3]苏伶娥,李锦忠,黄晓专,等.模拟急救在护理本科急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右江医学,2009,37(6):74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