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第1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景区是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仅73公里,交通便利,是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兼有草原观光和民俗旅游特色。但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景区超负荷接待大量游客,致使希拉穆仁景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草原景观明显退化。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恢复生态景观同时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性下,民俗旅游“原真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其“原真性” 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从而决定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效果。

一、“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原真性”来源于英文单词“Authenticity”,可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生性”等,这个词最早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是鉴别一件工艺品是否与它所获的赞誉相一致的一个评语。“原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另外还指参观者本身的存在状态。1973年,社会学家Mac Cabbell 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先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有关“原真性”问题的研究经过了“什么是原真性”的争论到“怎样的经历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实经历的”的探讨,以及游客个人社会特征和自身真实性体验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原真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主要讨论的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讨论其本真的旅游体验,是通过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预先感知印象而达到似真。民俗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研究更多的倾向于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研究,是游客在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不夸张、不虚假、真实、真诚的体验。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首先设计了反映到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个人基本信息的问题,因为游客的类型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水平;接着从游客的旅游目的、对希拉穆仁景区的关注度、期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要素设计了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游客真实感受的问题;最后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感知问题设计,是要求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要素是否获得了真实性体验进行选择,所获得的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原真性分析。

(二)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选择7、8月份发放问卷85份,十一黄金周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选择这两个阶段作为调查时间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两个阶段对于内蒙古草原旅游来说,均属于旅游旺季,客流量相对较大;其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到访游客社会特征分析

表1 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

Table 1 Social character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年龄 百分比(%) 职业 百分比(%)

18岁以下 3%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29%

18-30岁 45% 企业员工 24%

31-40岁 29% 学生 21%

41-55岁 11% 个体 16%

55岁以上 12% 离退休人员 10%

教育程度 百分比(%) 收入 百分比(%)

初中以下 0% 800-1500 0%

高中/中专/技校 34% 1500-3000 23%

本科 53% 3000-5000 40%

硕士及以上 13% 5000以上 37%

到访游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原有的经济背景、年龄构成、教育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的认知度。表1反映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在这些游客中,年龄层次集中在18-30岁,其次31-40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硕士以上的占到了66%;职业构成中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和学生,分别占29%、24%、21%;在收入中主要集中月收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层次,分别占到40%和37%

到访游客社会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构成以政府/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并以中等以上收入的青年为主。

(二)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及满意度分析

游客在体验真实性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因为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旅游产品的认同感,或者在认知上的理解。所以分析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所持有的期望,是分析游客旅游体验真实性的一个前提。

1.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分析

表2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构成

Table 2 Expectations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景区的心理构成 百分比(%) 是否在乎民俗的传统性 百分比(%)

体验蒙古族民俗 37% 非常在乎 11%

休闲度假 26% 在乎 53%

草原观光 26% 一般 26%

放松身心 11% 不在乎 10%

表2反映了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和是否在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的态度。希拉穆仁景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更多的是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草原风光,绝大部分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体验蒙古族民俗,怀有此想法的游客占到了37%,其次为草原观光和休闲度假,各占到了26%,放松身心的占到了11%。

由于游客的心理期望不同产生真实性要求也不同,所以是否在乎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传统性的保持,会影响游客对其真实程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表示在乎保持传统性,其中有11%的游客还表示很在乎,53%的游客表示在乎。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是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蒙古族民俗产品,不过内蒙草原文化旅游特点,也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内蒙看草原,所以也有一部分游客对于民俗旅游产品的传统性表现出一般态度,其中表示一般的占到26%,表示不在乎的占到10%。

2.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意度分析

表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的评价及满意度

Table 3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for the tourists to folk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是否相符 百分比(%)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 百分比 (%)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

意度 百分比 (%)

相符 13% 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 8% 很满意 0%

不相符 47% 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 21% 满意 16%

完全不

相符 16% 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 32% 一般 58%

说不清 24% 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39% 不满意 21%

很不满意 5%

由表3统计结果表明,8%的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是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21%的游客认为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32%的游客认为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39%的游客认为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目前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和游客心目中期望的民俗文化存在有一定差距,认为和自身期望中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符的只有13%;24%的游客无法评判自己所体验到的民俗文化和心目中的期望是否相符,而63%的游客则表示不相符(包括不相符和完全不相符)。这种和心目中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反映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上,只有16%的游客表示满意,58%的游客表示一般,26%表示不满意(包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民俗旅游产品吸引要素真实性的感知分析

(1)关注度分析

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真实性的评价,因此分析其在旅游之前对该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太了解得游客占到了78%,其中12%的游客还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非常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游客在之前对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他们大多仅仅是凭借媒介在他们脑中构建的印象设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会有怎样的特征等等;并且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第一次到访希拉穆仁景区,关注度低,对真实性感知也就不敏感。

(2)吸引要素的真实性感知分析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的真实性更加在乎。在目前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分为服饰、民居、饮食、礼仪、婚俗、祭祀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

表4到访游客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for the Interested and thinked better to the tourists

游客感兴趣

的方面 百分比(%) 游客认为好的

方面 百分比(%)

蒙古族服饰 42% 蒙古族服饰 32%

蒙古族婚姻习俗 18% 蒙古族婚姻习俗

蒙古族饮食 50% 蒙古族饮食 37%

蒙古族建筑

(蒙古包) 37% 蒙古族建筑(蒙古包) 24%

蒙语 13% 蒙语 5%

蒙古族礼仪

(敬酒) 34% 蒙古族礼仪

(敬酒) 21%

蒙古族祭祀

(祭敖包) 34% 蒙古族祭祀(祭敖包) 5%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74%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55%

在表4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感兴趣的方面调查中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蒙古族的娱乐习俗感兴趣,占到74%,原因可能是前面分析到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项参与性高。其次是蒙古族饮食,占到了游客一半,对蒙古族服饰感兴趣的为42%,然后就是蒙古族的建筑、祭祀、礼仪。其中对蒙语感兴趣的人不多,并且多来自韩国游客,这与很多韩国游客是来学习蒙语有关。在游客对这些民俗认为好的方面调查中,其中只有蒙古族的娱乐、建筑、饮食、服饰这四个方面有游客表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娱乐习俗满意度最高,为55%;表4反映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两项对比,结果表明,游客对娱乐、饮食、服饰、建筑都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娱乐这一项游客认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而除了蒙古族娱乐、饮食、建筑、服饰之外,游客认为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其他选项的结果很低或为零(蒙古族的婚礼),说明其他几项蒙古族民俗要素在希拉穆仁景区表现很少甚至没有,或者表现出来了但原真性较低,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同。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开发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满意度不高,并在所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中,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这一项在景区表现的较多,原因在于这一项有很强的参与性,并且到访的游客又是以中青年为主,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但是祭祀和婚俗以及蒙语等方面原真性较低,并在景区里表现的很少,尤其是蒙语,游客几乎没有体验到,所以也就得不到游客的认同。

第2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锡林郭勒;旅游;游牧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60-02

一、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

蒙古,《旧唐书・北狄传》作蒙兀,《新唐书》蒙瓦[1]。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这一名被世人所认,蒙古民族的历史也开启了新的一页[2]。锡林郭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蒙元时期,这里曾是蒙古帝国政治中心,始建于1256年的元上都遗址就位于现在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3] 。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思是丘陵上的河。盟是源于清朝时期的会盟,蒙语楚古勒干的汉语翻译。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由五个部落组成,由西向东为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各分左翼、右翼两旗。旗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军事单位。1958 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

现在的锡林郭勒盟包括北部的苏尼特、阿巴嘎、乌珠穆沁部落和南部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子旗等察哈尔部落。察哈尔部落自始就是达延汗的直属部族[4] 。这些部落虽然在历史上有游牧变迁的情况,但在锡林郭勒这快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百年,传承了蒙古族的古老民俗文化,尤以游牧文化、博克、长调著称于世。所以本人认为锡林郭勒文化从文化渊源上看是多元游牧文化,是一个没有间断过的完整性文化;是从汗庭文化到哈喇楚文化汇溶的生态文化。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是目前为止保留传统游牧文化完整的地区,这里的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这里的牧民还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他们祭祀、居住、饮食、节庆等方面的文化与八百年前的没有多少变化,可以说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都仍然保留着淳朴、古老、自然的内涵。在传统礼仪、民族服饰、饮食文化和祭祀、民居、歌舞、婚嫁、节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是现今保留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最完整的地区。这种完整和在其他地区从人们的记忆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锡林郭勒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她的可贵之处。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5]。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就是在锡林郭勒境内生产生活的民族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但现在锡林郭勒境内有二十多个民族在生活,以谁的民俗为主呢?这里主要论述对象是以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苏尼特部落、阿巴嘎部落为代表的原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因为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历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蒙古族传统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点,这里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宗教以及艺术和服饰风格等等”[6] 都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我认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面貌。

二、锡林郭勒旅游资源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7]。

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8]。这里谈到的是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以锡林郭勒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锡林郭勒文化、旅游与一体的符号及行为方式。她的特点应该是以锡林郭勒地区生活的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阿巴嘎部落、苏尼特部落、浩奇特部落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为“图景”和符号的民俗事象性文化活动。

当今的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属于高层次旅游,旅游者的目的较明确,要求也相对高。文化旅游是和当地民俗民风分不开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就是给游客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他们了解和满足对这一文化的好奇和求知心理,甚至神秘感。本人2009年8月份,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锡林郭勒九区湾旅游度假村亲眼见到来宾排队大喝迎宾队伍所敬的银碗酒的场面。如果换个其他场合肯定人人都躲着,但现在人人都等着哈达和奶酒,为什么?文化在吸引,礼节在作用,人们很愿意接受。

三、锡林郭勒民俗旅游资源

如上所述,锡林郭勒民俗资源是比较丰富、从民族学、民俗学的那个角度去说都比较典型的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具备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在这里想谈点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地域文化作为稀缺资源和经济的关系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当然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去观察和论述。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9]。根据这个论点我们可以研判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是对锡林郭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稀缺资源,是一种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本人为什么说,民俗是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呢?因为民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她本身不具有资源的特性和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型地存在着,她的文化内涵是无形的,如果想把这个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或作为一种资源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必须通过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旅游。确切地说民俗文化旅游。如果在旅游活动中把当地民俗作为一种产品来做她就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是唯一的,不可多得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游客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民俗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把另一种民俗,让人接受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在于什么做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扬弃,把好的呈现给游客,这就要做到精品。把我们锡林郭勒民俗文化作为资源,当成资产,那我们的旅游业的前景和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10]。锡林郭勒文化有她的特色,也就是说,锡林郭勒的特色文化,有敖包文化,那达慕文化、博克文化、察哈尔奶食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祝颂词文化、长调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完整;这是世人所认可的。

近几年,随着建设文化大盟工作的深入,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回复有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旅游业取得有明显的成效。据有关资料介绍,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分类主类共8类,亚类有45类,基本类型有65类,单位有186之多。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有主类4类,亚类有11类,基本类型有34类,单位有108处。从评价等级来说五类两处,四类两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各1处。三类的共有19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15处。我们从分类和评价等级来说,旅游资源属于相当宝贵的,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挖掘来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趋于完善。

元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他比北京作为都城的时间还早,被称之为“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根据马可波罗记载,是当时世界瞩目的大都会。学者们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朴实性、地域性、神秘性与充满人情味等特征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元上都作为文化遗产怎样展示她的文化内涵?以及她的神秘性?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现在元上都遗址里有――殿的主址和八百年老榆树外,配套建设了浮雕、敖包。更有意义的是2009年请来了查干苏鲁德以及祭祀模式。我认为,我们的元上都还应该有她的博物馆或展厅,这里有文物、数码复原影像(图)、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还有忽必烈的夏宫――从1337年始,在上都的失剌斡耳朵(黄宫)举行盛宴。现在可以恢复成旅游产品。在元上都遗址周边一定距离内还应有1~2个牧户群,展现蒙元时期的白马群和牛羊成群的景象。饮食、乐舞、礼俗、服装等方面复原蒙元时期的盛况。

在元上都申遗工作方面需做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工作,这里所说的文化遗产是指在游牧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而不是现代社会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如舞台化的查玛舞、博克舞、服装表演等。

蒙元文化苑的完善,贝子庙的修缮和广场的维修、锡林九曲湾、希日塔拉度假村等都是围绕蒙古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的。但是在软环境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开发和规范。

蒙古族有崇九尚白之俗,以九为吉,以白为洁。如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时建九脚白旗;忽必烈后元朝皇帝每岁六月二十四日驾幸上都祭祀,用牲畜九头(马一匹、羯羊八只)等传统习俗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旅游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或建立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69.

[2]特木勒.锡林郭勒蒙餐文化初探[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

[3]呼日勒沙.草原区域文化分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248.

[4][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6.

[7]中国旅游文化大词典[K].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唐宇.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8]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J].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03,(3).

第3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

第4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奶食文化 现代奶食 纵向一体化

一、阿鲁科尔沁旗传统奶食品发展现状

(一)奶源品质优势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草原生态环境适合于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天然草牧场。它是拥有天然优质牧草而且拥有着健壮的五畜从而才有了绿色奶源。奶源品质是由于牛吃的牧草当中含有一种植物叫做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12333333公顷。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属于豆科多年生优质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1.营养丰富。干草粗蛋白质含量在18~26%之间,矿物质中磷钙较多,各种维生素也很丰富。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

2.根系发达。主根入土很深,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可达3~4米。根系强盛,有60~70%的根系分布于土层0~30厘米处。根部共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3.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苜蓿成株的根可耐零下25℃严寒;苜蓿因有强大的根系,深入土中吸收深层水分,较耐干旱;同时苜蓿有较强的抗盐性。

4.产量高。灌溉条件下,一般亩产鲜草3000~5500公斤,折合干草1000~1800公斤。[1]

下表足以证明,添加3公斤苜蓿干草和9公斤苜蓿干草相比,每头牛每天产奶相差3.7公斤,一个泌乳期增奶1.11吨,扣去增加干草的成本后,每头牛年增效益1000多元。[2]

(二)传统奶食制作工艺精湛

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制造工艺独特,味美可口,制造出来的奶豆腐晶莹剔透,酸奶味甜、各地方奶豆腐的制作方法不同进行比较:例如:克什克腾的奶豆腐做得奶味十足,一般都是厚模子压出,鲜奶味更美。巴林奶豆腐做得比较薄,晾干后能长时间保存。因为奶豆腐是鲜奶凝缩的结晶(一般5公斤鲜奶约出1公斤奶豆腐),其营养价值自然很高。阿鲁科尔沁旗奶豆腐有一些硬,但吃起来味美可口,可以长时间保存。

(三)草原奶食文化积淀深厚

奶食品加工业基础原料是奶源,只有奶源不断才会有不断的奶食品供给人们食生活。奶食品是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蒙古族传统食品的核心所在。阿鲁科尔沁旗奶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给世人展示者民族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习俗,特别是蒙古族传统奶食文化更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伴随着历史演变过程,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的草原的生态环境的出现从而草原奶食文化边产生了。

(四)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势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海拔900~1300米,地形多为高平原和缓坡丘陵。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20~300毫米左右,由东向西递减。多数地区的湿润系数在0.3以下。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总时数在2600~3400小时之间,平均无霜期80~120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3]内蒙古大草原从东到西可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不同草原类型生长着不同种类的牧草。而阿鲁科尔沁旗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因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人民能制造出品质优质的奶食品。

二、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抓住优势加强奶食文化建设

1.纵向一体化:增加优质牧草,稳定优质奶源。一是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优质的奶源必须有优质的牧草,所以只有有了紫花苜蓿这样优质牧草才能拥有更好的优质奶源。增加优质牧草是稳定优质奶源的第一保障。在这基础上奶食品产业纵向一体化组织建设步伐要加快进行。所以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产业加快进度加强对奶食品产业链组织经营形式,加快建设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加快步伐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保护奶食品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和生产的主动性,使之最后达到奶食品产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目的。

2.企业+合作社。阿鲁科尔沁旗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步伐,进行企农合作。纵向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化程度高低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完善的发展。阿鲁科尔沁旗纯净奶食品公司建设奶食品行业基地,发挥了自己强项农牧民产业化企业的作用,领先带动牧户进行生产方式方面的转型,以科学化的养牧、错季出栏,最终完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牧民增收增产与企业增加效益的共赢效果。纯净奶食品公司根据“企业+基地+牧户”的产业化模式,按照最低价格、积分奖、鼓励奖、减免费等等的优惠政策,与牧民签订了有效的订单,实现了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且鼓励牧民早接小牛犊、早出栏,最终走上了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带动牧民致富之路。

(二)加强草原奶食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富足,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没有文化的人被时代淘汰出局,没有文化的人无法生存,文化是习得的不是天生有的,人类适应环境、为了生存才有了文化,这是文化的狭义的概念。那么广义的文化是人们为了生存必须适应环境,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4]所以研究文化是21世纪人们必须更加重视的产物。历史会被人遗忘只有文化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都在试图把自己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且试图创新,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出台扶持和鼓励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为生产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为民族奶食品加工等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二是给予税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奶食品加工等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利润空间不大,加之市场运作难度较大,因此税务、工商等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按文化类产品优惠纳税或小额纳税。三是对奶食品加工等民间民俗文化走进市场提供引导性资金扶持,加大对奶食品产品开发的投入。四是在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为奶食品加工等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敬武、王平《农业知识》1995年第06期.

[2]刘成果《奶业振兴急需草业支撑》中国乳业,2008.

第5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如何把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助推经济发展,伊金霍洛旗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成吉思汗陵园,作为传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神秘祭祀文化和独特宫廷文化的承载地,其世界性、唯一性、历史性、神秘性早已闻名于世。为开发利用好这座文化宝库,从2002年开始,伊金霍洛旗将成吉思汗陵作为深挖人文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张“主打牌”,先后投入近3亿元对成吉思汗陵园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修缮,突出成吉思汗陵在民族文化上的独一无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走进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风景如画的草原环境,神秘独特的人文景观凸显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现在成吉思汗陵每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了50万人次以上,实现收入5000万元,成为伊金霍洛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成吉思汗陵旅游的带动下,该旗又接连推出了吉祥福慧寺、郡王府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区,使旅游业向着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反映蒙古族民风民俗的歌舞节目也渐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反映蒙古习俗的蒙元文化。

早在1987年,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就开始挖掘、整理“鄂尔多斯婚礼”,多年来,伊旗乌兰牧骑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编排极具观赏性、艺术性,适合农牧民口味、体现地区特色的民族歌舞搬上舞台,连续9年蝉联全区乌兰牧骑第一名,曾多次代表全区乌兰牧骑参加国际演出,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2006年,《鄂尔多斯婚礼》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伊金霍洛旗委、政府适时提出了“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的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强力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广阔的平台”在伊金霍洛旗形成广泛共识。今天,拜谒成吉思汗陵寝,体验蒙古族祭祀文化,欣赏《鄂尔多斯婚礼》已经成为人们享之不尽的文化大餐。

第6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油画创作;草原画派;文化特征

当代草原画派的画家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一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文性等文化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过政权,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分化和融合,蒙古高原上的画家利用特殊的地域环境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2] 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56.

第7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图案;图案元素;共构;文化空间

一、多维共构的蒙古族图案元素

(一)图案元素的存在空间学术意义上的“图案”包含诸多方面,尤其在某一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这里所指的蒙古族图形泛指蒙古族当下审美文化中的图案符号,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变化使得其间存在的传统图案、现代图案体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态,而本论文主要在于探讨蒙古族图案的构建及艺术手法。如在那达慕、祭敖包、祭长生天、祭火、祭灶等习俗中图案的存在意义服务于多样实用性,而其自身的样式从美学、审美构建而言还是有自足独立性的。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是一个文化空间的组构,在存在状态上具有现实的物理空间场所,图案元素是这个场所的文化组构符号。蒙古族图案在个体及民众心理是民族精神、信仰文化的载体与传达纽带。同时在图案视觉感官中体现着美的原则与创作手段,这也是之所以我们称其为蒙古族图案的缘由,它蕴涵着多样的文化共性,更具本民族文化个性特色。

图案符号包含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的内在精神世界及特有的民族精神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蒙古包、饮食用具、家居等方方面面都有图案的存在样式,这些图案看似普通,实则意义丰满。既有基本的图案也有形制,这些视觉审美形态最终固化于民族的生活、祭祀、娱教等多种情态之中。

(二)图案元素的文化隐喻

蒙古族的美术特征既是一种形象化的外显,也是一种民族信仰观的体现,物质性与精神观是其存在的双重性质。图像学研究的倡导者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种宗教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图形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形式,而符号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形式。苏珊·朗格提出:“某种绘画的空间是一种符号性的空间,它诉诸于视觉的组织结构,是活生生的情感表现符号。”①图案也是这样,非简单的视觉感触可以完全把握的。

就文化语义而言,图案的存在空间在少数民族那里往往是依附于实用或其他功能,起到装饰与增强氛围的作用,尤其处于某一空间中时。例如,在成吉思汗陵祭祀空间中,图形符号其产生的心理感受隐射与祭祀空间的神秘和氛围是其首要的作用力方向。在蒙古族信仰观的语境中图形以其独特的形式而体现于文字、绘画、建筑、雕刻、装饰、服饰等多个方面。图案融入信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生活、个体生命的认知与思考以及对个体内在生命对“美”的探求与向往,最终实现着自身的生命终极价值。

图案的形成基于早期人类为了实现个体或族群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沟通,北方少数民族普遍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在早期人类宗教信仰时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天、地、树、日、月等自然存在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万物有灵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进入氏族社会之后,氏族集团部族的形成与某种动物、植物的佑护存在直接关系,图腾崇拜便普遍存在,这与人类的繁衍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在随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某一民族的语言神话、文学、风俗习惯、绘画图案等文化样式中都有体现。在举行诸类民族的祭祀活动时,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空间,总是依赖意向中的神灵图形来实现祭祀祈愿的生存目的。所以,北方草原岩画、青铜纹饰、祭祀图案、纹饰缝绣等,都蕴含着人们对原始宗教精神信仰的一种物化寄托。这些图案的经常使用以及内容和形态的不断丰富,使图案的民族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逐渐饱满、充实了起来。

(三)图案元素的审美特性

审美是伴随着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发生和发展逐步产生的,在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与物质需要的满足,审美的意识发生了,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求美冲动作为人类本质内核的基因存在,必然会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在艺术的丰富感官展现中印证了自身的内在本质需求。美不仅仅是一种朴素或华丽的外表,更是人类本质内核力量的萌发,是人类审美认知的印证。

个体民族本身的审美思维与认知往往是伴随着本民族的自然认知观与信仰观而逐步生发的。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表现形态往往与民族的民俗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许多美术活动依附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美国的简·布洛克曾说过:“试图去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进而尽量多地去了解当地社会艺术方面和社会学方面实际的习俗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了。”②人类早期的视觉形态符号的创造与表现本身即是一种巫术与信仰活动。审美思维与认知是伴随着人类意识形态认知的发展与物质文化的充实而逐渐剥离的。图案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载体,在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形态中蕴涵着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特有的美的形态。

二、图案元素的象征特性

(一)象征的本质

美国著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符号美学研究中提到:语言并不是人类惟一的表达工具,语言不能完成情感的表达。于是,人们力求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其他感情表达、信息传递的途径,这样,天生具有“表情”属性的色彩就被派上了用场,这种“有着象征内涵的事物”,就成为“表现的手段或依据”。

象征、隐喻,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或表象来暗喻传达某种思想、情感、意味和企图。象征的特点是基于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某种联觉,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或含义得到含蓄而具有形象的表达。对于某一民族而言,其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民族文化心理等意识形态具有抽象的存在情态,为了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外化而得以表现,一般来说借助于象征、隐喻是基本的方式。因为人类意识形态抽象的概念难以用语言全面、完整的表达,而色彩、图形符号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创造及民族内在基质阐释中的积淀物,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指意功能和象征功能。图案作为一种视觉形态的存在已经超出了个体的外在,由视觉而获得了某种特点的意义,视觉形态被赋予了符号的深层功能与含义的延伸。

(二)象征的类型

1.图案造型的象征

造型的象征性是指传统图案中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等传达的某种具有民族特性的祈福、愿望等精神功利性文化特征。这种象征性特征是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的。

造型的象征性一般来讲主要体现在动、植物图腾信仰中,如马、鹿、鹰等,还有各类型植物都传达出民族的寄予愿望与交感巫术文化特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是人类早期宗教信仰意识产生的根本。天地崇拜、自然崇拜是早期人类主体信仰形态。在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史中是具有普遍的存在与意义。这也是孕育视觉审美形态创造的重要文化母体,蒙古族图形符号的深层文化含义与视觉审美正是基于民族文化意识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蒙古族图案造型风格独具民族特色,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极具程式化特征。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意味与审美倾向是造就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精美图案的文化根本。

2.图案色彩的象征

对于色彩的认知,在人类的繁衍与发展中存在文化的普范性与共性,在区域文化及民族文化中又存在诸多的个性认知。个体民族对于色彩的偏爱与认知自始皆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是在本民族的本能色彩审美识别与信仰心理的文化共构中逐步形成的认知,进而赋予了色彩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寓意,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写道:“不同的民族对于色彩的不同理解乃至形成民族色彩学的个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审美意识。”③五行五色的认知对于蒙古族的色彩崇尚与喜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传统习俗。不论哪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对色彩的偏爱及寓意,色彩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提出:“随着人类日益进步,他们对不同的存在和事物的体验范围才变得更为广阔了。然而最高级阶段,他们才能把握这些事物的存在意义和内部共鸣,对于色彩的体验依然。”④蒙古族对于色彩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生存意识,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地理环境和民俗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本民族在自身思维意识的认知发展中渐进引申的。

不同民族偏爱的色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域审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建筑、装饰、服饰、绘画、日常生活等。在蒙古族地区对于色彩的认知与文化内涵即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和宗教背景等多重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三、图案元素的艺术特征

(一)形式特征

蒙古族图形在艺术审美的表现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在艺术表现手法及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必然也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同时在外显形态上体现着蒙古族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意象。

1.秩序的构成

秩序性的构成是艺术审美中重要的规律体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诸多美学家提出对称、秩序、平衡的审美建构规律性问题。基于视觉愉悦性的感受,秩序构成的图案形制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皆有体现。这种基于理性与感性共构的艺术变现形态是人类审美创造的意象结晶,其艺术审美历史悠久,蕴涵深刻。在蒙古族日常居室、服饰、家居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图案的秩序构成审美形态。图中的连续性图案构成在实物形制表现中起到分割与形态特征展现的作用,在整体性、实用性与审美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秩序构成使图案自身的审美特质也在整体空间中展露无遗。

从横向角度分析,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与众多民族在文化艺术中虽然长期交流融合,但基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的经济生产特性,蒙古族对于自身的文化艺术积淀不但较为完整地进行了保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使蒙古族图案、形制、审美趣味丰富了,形式和内涵更加多样化了。且在民族历史的自我审美发展中更加磨砺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视觉审美形态。蒙古族图案几乎融入民族生活、祭祀、建筑、民族服饰、马鞍具、金属工艺、生活用具等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性实物的简单装饰,在民族心理基质中已经赋予了图案积极的文化意蕴和深层内涵。秩序性图案形制即是一种本民族审美的积淀形态,虽然这种样式的构成方式在历史中众多民族审美文化中比较常见,但其单元形态及在整体空间中的意象作用无疑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体现,在秩序的规格化中不失活泼,在整体氛围构成中不失局部特色。

2.装饰的视觉愉悦

装饰性是图案艺术特色展现的重要方式,视觉愉悦引申审美感悟与意象思考。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性几乎无处不在,这也是本民族图案形制的一大特点,与生活互渗。把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或意象中的素材经过提炼概括,使之具有一定的美的样式及有实用价值的图形形态。如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蒙古族地毯上的图案、家居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蒙古包上的图案等,蒙古族服饰上的装饰图案纹样几乎都是刺绣类纹样,这些刺绣类的图案纹样在制作前一般都要先把剪好的图案纹样粘在需要装饰的部位上,再用彩色线手工缝绣出来。早期蒙古族专业制作服饰的妇女在服饰纹样的制作上几乎是手工刺绣、手工缝制,一件蒙古袍的制作即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也是其艺术审美价值高的重要原因。在蒙古族家具中,民族图案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性体现,除了图案的形态,图案的色彩搭配也极具匠心。

蒙古族图案特有的粗犷、厚重、豪迈的大气势与纤细秀美相辉映,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纹饰有日月星辰纹、图门贺(十字)的多种变体纹、龙凤纹等。来源于佛教文化影响的盘肠纹等,经过文化的熔炉出现许多变体形式。除此而外,还有火纹、蛇纹、蛙纹、鱼纹、哈那(菱形格)、哈木尔(云文)等纹样都是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蒙古族常用的图案纹样。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体现上展现着蒙古族独特的审美意象及民族精神。

(二)材质运用

在蒙古族民间的宗教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节日赛会等民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感受到由民间匠师、牧民这些“准艺术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品。这些民间艺术既是个体艺术思维的注入,体现了个体创作的审美理想及审美取向,也是大众所共同接受与认可的民俗及审美文化外在形态的体现。以特有的材质表现蒙古族图案的样式,二者的结合产生了更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马鞍皮具、金属器皿、雕刻毡帖、服饰地毯等,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剪纸、刺绣、图案装饰、壁画等)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牧民们用自己的生活材料制毡,熟皮,做皮囊。用毡和皮毛制作各种绣毡、耳套、鞋帽、鞍具等。他们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原材料制成了花色繁多的实用美术品,有的可谓是俯首可拾。据《多桑蒙古史》记载蒙古族人:“其家畜以骆驼、牛、羊、山羊为主,尤多马。其家畜供给其一切需要,用其毛、鬃制毡与绳,用其筋做线与弓弦,用其骨作箭镞。其干粪,则为沙漠地方所用之燃料。以牛之革制囊,以一种羊角作盛饮料之器。”

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始终包含着对原始材料的创造性地利用,较为鲜明地体现出材料自身的肌理、脉络、纹饰、硬度、光泽等原始的自然形态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牧民们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或祭祀活动中的一些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图案造型在实用基础上或夸张或简洁,色彩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体现了蒙古族的传统的尚色观念及宗教信仰。

结语

蒙古族图案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创造与多样文化继承与融合而共构的视觉艺术审美形态,是群体性的审美共感的创造,是民族内在精神实质、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本有特质的物化载体。蒙古族图形符号存在于蒙古族生活、祭祀、娱教等多重文化空间之中,以视觉审美的外显形式蕴涵了民族内在的心理基质,传达着祈福、传达着信仰、传达着某种精神。它是朴实的、直观的,也是神秘的、厚重的。

这种历史积淀并物化于外的民族审美形态,在物质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正饱受现代文明的压制与蚕食,远离了真正游牧民族生存空间的所谓民族文化艺术正在以苍白无力的说辞与浮躁的感官视觉敷衍着大众。守住民族文化生成和赖以繁衍的民族精神基质,使民族文化在碰撞、排拒、吸纳、融合中坚守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系与审美模式,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生生不息的根本。

注释:

①《艺术问题》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第一版,第33 页

②《原始艺术哲学》.简.布洛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 第一版,第188 页

③《蒙古族美术史》.鄂.苏日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5 第一版,第5 页

④《论艺术精神》.康定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 第一版,第32 页

基金项目:内蒙古2013 年社科类基地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3J151

2013 年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课题阶段性成果

第8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第9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赤峰雅乐;雅乐民俗;雅乐曲体;雅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39-04

赤峰雅乐,是在赤峰地区流传演奏并得以保留、挖掘和整理出来的一种古典民族音乐。这一珍贵的民族古典音乐典雅古朴,它是一种词、曲、舞三位一体形式的古典音乐艺术形式。元朝时,部分宫乐流入民间,但由于年代久远,几经辗转流传,这些雅乐仅存部分词曲,而舞已脱离词曲早已失传,因而,雅乐是元朝时期从宫廷流入到民间的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1983年有关部门成立赤峰雅乐抢救小组,对流传在赤峰地区的《庆寿》、《北正宫》、《水龙吟》、《春来》、《雁旋》、《龙阵》、《龙身》等24首雅乐进行挖掘整理,这些曲目都是工尺谱,分为正宫调、小宫调和尺宫调构成的赤峰雅乐乐曲的组合。

一、雅乐演艺的民俗界定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项,它既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又包涵精神文化生活,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点,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

雅乐的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之一。

雅乐音乐的民俗关系重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民俗里有音乐”;二是“音乐反映民俗。“民俗里有音乐”是在某些民俗的活动中包含了民俗事象,或者说音乐是某些民俗事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民众迎神拜社的各种祭祀仪式,还是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俗,音乐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此外,有些民风民俗的活动,如民间歌会、节日歌舞、宴庆仪式等都是围绕着音乐活动进行的。

雅乐又是传统民间音乐的范畴,音乐中反映了民俗,或者说某种民俗通过音乐而得以展示和体现。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因而,有什么样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间音乐。“民俗里有音乐”和“音乐反映民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乐、俗关系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交织,相互关联。因此,我们在分析具体的民俗与雅乐的音乐时,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两层关系,雅乐与民俗自古以来就亲切地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无论在节日庆典、喜庆、风俗、宗教活动中,还是在歌唱、舞蹈、劳动、社交中,雅乐都起着显著的作用,真实地反映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雅乐的传承与民俗的变异关系。民俗具有变异性,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民俗文化内涵变得丰富多彩,也构成了民俗向前发展的驱动力,这表现在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现象,这种传承方式,主要是靠记忆保存,而又靠记忆性传给别人,很难保持原来的风貌不发生变化,同时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带有自身生活时代、环境、生活内容变化等等的感受。1983年,红山区政协,成立了国乐抢救小组,整理赤峰雅乐,挖掘出的公尺谱无人看懂,方请张海峰老先生的记忆哼唱曲子,当时由红山区文化馆李守臣馆员记录,整理成现在的简谱。后根据雅乐所使用的乐器组成民族乐队,在演奏上张老先生还不断的反复指点,尽量恢复其原有的韵味,不管怎样,赤峰雅乐也是靠口传心授留存下来,仅得其仿佛而已。

二、雅乐演艺的民俗音乐特点

雅乐最早起源于西周,以后历代传承。到了元代,由宫廷乐师传入了民间。赤峰地区演奏雅乐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最先传习雅乐者是赤峰元宝山煤矿主李林梓,后为清末举人董俊先、秀才张朝清。雅乐是有曲、有词、有舞的宫廷雅乐,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歌词和舞蹈已经失传,只有乐曲的留存。会演奏乐曲的艺人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每逢重大祭日、庙会,均邀雅乐队(时称“国乐”队)演奏,如:每年的正月十五为道教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佛教鬼节、正月十三为关帝庙会,这一民俗的娱神祭祀活动,雅乐乐队均参与演奏,为民俗的社会风俗活动增添了气氛。赤峰雅乐演奏早期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分类列表如下:

(一)早期赤峰雅乐乐器的组成图表

现今,雅乐队已有30多人的庞大阵容,构成了一个中型的民族乐队演奏形式。这些人大都是原市文艺团体退下来的老艺术家及学有专长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有的是国家二级以上的器乐演奏家,有的是某种乐器的专门家,有的是兼通几种乐器的多面手,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演奏中都能起到骨干作用。乐器配制分为四个组,演奏所使用的乐器分类列表如下:

(二)现代赤峰雅乐乐器的组成图表

赤峰雅乐的演艺民俗音乐特点是: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器乐演奏均为合奏形式,同时并以管乐器为主体,其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在演奏上增添了乐曲的民俗民间的音乐色彩,使雅乐的演奏形式表现出独具一格、别有韵味的民俗艺术特色。

另外雅乐乐曲在演奏上,还保持着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宫廷音乐魅力,又有节奏鲜明的舞蹈性,赤峰雅乐为24首乐曲,是国内最完整的器乐套曲,现已收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东南亚版,并纳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精选录音带。该套曲已在法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是我国目前最完整的雅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雅乐的民俗性及曲体结构风格

雅乐具有民族民间礼俗的音乐表现的个性风格,无论在曲体的结构、乐曲调式、旋律、节奏的律动、音程的起伏均已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有着密切联系,表现了民俗音乐文化的艺术特点。如:开基大典的《庆寿》(正宫调)、《小妹子》(小宫调)、《北正宫》(正宫调)、《四季》、《雁旋》、《雁阵》、《龙头》、《龙身》等乐曲,给以分析。

(一) 雅乐《大典》

通过开基大典的朝贺、宫廷宴庆仪典, 体现国家的气度, 权力的象征,朝贺的威仪,显示出中华古国高明威世四海生平的景象。

乐曲为B羽调式,变奏曲式结构,主题乐段的旋律跳跃不大,多在级进式的低音区进行,节奏多以顺分式和附点的音型演奏,a3是一段变化性的旋律在高音区进行,表现了音乐情绪热烈的气氛,结束句a5是第一段变化性的主题音乐,情绪慢慢的平稳结束全曲,乐曲充分的反映了民间民俗的那种生活中的场景。

《庆寿》曲调抑扬顿挫、中正平和,听者眼前似乎能浮现出古时宫廷庆贺寿辰时宏大喜庆的场面。

这首变奏体结构G羽调式。以……为主题旋律在演奏时变奏了五次,其音乐特点是《小妹子》(小宫调)主题旋律在高音乐区变化重复了《庆寿》(正宫调)主题音乐其旋律、节奏的进行基本相同,虽然它们的调式不同,但乐曲更加表现了热烈的音乐情绪和欢乐喜庆的气氛。乐曲变奏后,结束句回到了主题音乐,情绪缓慢的平稳结束全曲,乐曲充分的再现了民俗民间的那种生活中的场景。

这是首B羽调式,循环体的结构。它和《庆寿》、《小妹子》两首乐曲旋律音程、节奏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开始主题音乐是以弱排起的特点,它与《庆寿》、《小妹子》音乐主题片段相近,如: 。乐队在演奏了《庆寿》、《小妹子》、《北正宫》等曲目,在音乐中时而浑厚典雅,时而庄重热烈,时而沉稳宁静,时而舒缓悠扬,乐曲的表现情绪体现了当地民俗的庆贺礼仪气氛。

这首乐曲沿用了传统的词牌和曲牌名。为D宫调式,是一首单曲牌体的曲式结构,主题乐段变化的反复2次,后补充了六小节变化的主题旋律,构成了一首完整的乐曲。乐曲表现出了:热烈高亢、庄重肃穆的气氛。

以上雅乐的《庆寿》、《水龙吟》、《北正宫》等,充分的表现了民俗中的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及中正、平和、宽舒、雄浑、典雅的音乐特点。

(二)雅乐《四季》

通过劳动人民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辛勤操劳的习俗。体现了“国以民为主”的主体思想,讴歌他们辈辈代代脚踏实地地在祖先的土地上洒下的辛劳、血汗和热爱生活和建设生活的热情。

这是一首A商调式,变奏体结构。主题多次出现的动机旋律在乐曲的变化中进行,旋律出现了 的六度大跳,节奏以顺分式和符点式的结合产生了对比,乐曲显欢快跳跃,a主题乐句与a3乐句的音区、调式产生对比,显得乐曲音乐欢快抒情。演奏的乐曲充分表现了一年一季世代相传的春播劳动习俗的场景,同时乐曲以欢快的节奏讴歌了人们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一首C商调式,变奏曲体结构,旋律多以顺分式与附点式的节奏的进行,开始的演奏主题乐曲动机与《春来》相比较,主导动机基本相同,《秋来》的旋律音程是在低八度中进行,旋律中的乐句落音多次在 的(4)角音上,乐曲形成了变宫为角的进行,此后结束句落音与《春来》的结束句做了变化的从复, 落音在C商音上,这样与前乐句形成了同宫系统的交替的进行,使乐曲的音乐情绪起伏跌宕,乐曲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雅乐《雁头》

大雁是喜欢在草原栖息的候鸟。他们合群守纪,知候而归。它象征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的和睦相处,是团结的群体,也象征着我们炎黄子孙的四方游子,虽然翱翔万里,却满怀着知候而还的恋情。此集所用的原乐曲,融入了当地的蒙古族音乐元素,节奏有快有慢,表现了塞外边睡的意境。

这是一首A角调式,变奏体曲式。乐曲以顺分性与附点性的节奏进行,旋律主题多次在乐曲中变化性的反复,使乐段之间产生了音区、音高、节奏的上对比,乐曲在律的变化中此起彼伏,表现了大雁在天空中欢快翱翔的景象。

这是一首E羽调式,循环体结构。a主题旋律以顺分式与符点式相结合的节奏进行,b对比旋律以切分式与均分式相结合的节奏进行。乐曲融入了蒙古族音乐元素,主题旋律与蒙古族民歌《白天鹅》的主题节奏型相同,旋律乐汇相近,具有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的风俗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

(四)雅乐《龙腾》

以民间节日盛会的龙灯舞的热烈气氛,表现了祖国繁荣昌盛万民欢歌的欢腾景象,以龙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飞腾于世界的气概。

这是一首E徵调式,循环体结构。主题乐句为均分式与切分式的节奏型结合,插部乐句为短时值的空拍与附点式的节奏型,旋律均以同音、级进式的进行,乐曲充分的表现了龙腾飞舞欢快有力的音乐形象,体现出了民俗性的喜庆节日。

这是一首F宫调式,循环兼变奏曲式结构。主题调式落音在羽音上(6),结束主题音调落音在宫音上(1)。旋律调式出现了同宫系的统交替性进行,使音乐的情绪产生了变化,乐曲以龙的形象及欢歌的龙灯舞,体现了民间民俗的节日盛会和欢腾热烈的气氛。用龙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恢弘的气势。

通过以上部分雅乐乐曲的分析,明显的看出雅乐具备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哲理关系。中国的哲学虽然不否认对立,但更为强调“统一”的方面,把个人、自然和社会都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所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重综合、重整体的的感觉,这种民族心里对“统一性”的高度重视必然会在音乐中体现。雅乐不同曲体的音乐风格特点:

1.旋律对比、段分性不明显,没有造成音乐情绪的强烈对比。

2.乐曲的速度、节奏有快有慢,连接自然和谐。

3.不同的曲牌融入了蒙古族音乐元素,主题音乐为民族调式贯穿全曲。

4.乐曲的曲体结构多以变奏曲体为主。

5.整体乐曲的主导动机,乐句、乐段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因而,雅乐的曲体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统一性,乐曲给人浑然一体之感,同时表现出了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得音乐段落的对比。雅乐的民俗性及曲体结构,具有很高的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赤峰雅乐充分的表现出了具有民俗、民间音乐艺术的风格特点。

四、结语

雅乐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宫廷与民俗的基础上得以传承,也就是说雅乐吸取“俗乐”民族音乐的精华而形成的。中国民族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雅”与“俗”总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绝对划分泾渭“清浊”的界限是没有的。雅乐的民俗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累,这种文化的积累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靠人们代代相传延续的。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赤峰雅乐这种民俗的音乐文化,重新编排、整理演奏的《庆寿》、《水龙吟》、《北正宫》等,均以新的音乐演奏形式,再现了歌舞升平及中正、和平、宽舒、雄浑、典雅的盛世景象。

通过以上的雅乐民俗音乐文化的研究和乐曲的分析,我们更能清晰的看出赤峰雅乐体现的民俗性和民俗文化的艺术特点,其乐曲的表现风格特点是更加民俗化,雅乐的曲体结构、音乐的旋法和节奏的律动,它们之间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演奏上调式、音区、节奏做了巧妙的变化。雅乐这一民俗民间的音乐艺术形式和音乐功能的变化,是符合当今音乐艺术的审美现状,也是符合民俗的传播发展的规律,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璀灿,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振兴腾飞的恢宏气概。赤峰雅乐这一民俗音乐文化的产生,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它具有重要的民俗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是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瑰宝。在赤峰雅乐民俗民间音乐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让雅乐在民俗民间的音乐舞台上不断的推广,打造赤峰市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高云华.红山文史(第二集)[M].赤峰:中国中国人民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

〔2〕张占海.赤峰市红山区文化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任琪.英金风情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4〕丛培军,张百奇.赤峰古乐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白音查干.内蒙古民俗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

〔6〕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李宝祥.寻觅、守望、放歌[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8〕李文印,李守臣.《赤峰雅乐》曲谱[M].赤峰:政协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赤峰市红山区文化局,赤峰市印刷厂,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