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电子商务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乡村旅游的现状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个人、家庭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出行旅游,成为很多个人家庭渡过节假日的首选方式。根据资料显示,2013年国庆节全国出游人数接近7亿人,长假7天,每天约有1亿人在出行的路上,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估计较去年同期都增长20%左右。而针对人们亲近大自然,回归淳朴生活的需求,以农村资源为根本,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户的乡村旅游成为短距离旅游的好去处。以武汉市为例,截止至2012年,武汉市国家级别的乡村旅游经营点已经有三家。另外,在2012年中武汉市还新增了三家"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武汉市的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根据媒体报道,在2007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出游的方式中,选择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的约占70%左右,在每个黄金周几乎吸纳游客约6000万人次。到了2011年武汉乡村旅游总收入增长迅猛,金额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了19.2%。根据统计,截止至2012年1月为止,武汉市乡村旅游的景点数已经达到1047家,比上年增加20家。乡村旅游景点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也增加了周边居民的财富。但是尚在成长初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很少人能够知道武汉市有三家"国家级"乡村游经营单位,武汉市周边还有很多的农家乐不为人所知,农家乐资源还很分散。
二、电子商务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鉴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可以把乡村旅游作为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展示,在线上进行展示与咨询甚至交易,在线下进行实地体验。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电子商务作出以下的界定:“电子商务应用在旅游业是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来提高旅行企业与内外部之间的连接,即加强旅游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并且还可以提高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达到知识共享。”
(一)电子商务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可行性
传统的网上交易模式有B2B、B2C、C2C三种。B2B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产品的供给企业和需求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平成产品交易相关的所有环节。B2C模式(Business to Consumer)是指产品供应企业和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络平成产品交易。比如亚马逊。C2C模式(Consumer to Consumer)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在电子商务网络平成产品交易。比如淘宝网。旅游产品也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乡村旅游的客户大多数是自助旅游,大多数的消费者在出游前都会在网上进行咨询与计划。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乡村旅游交易平台,比如2012年底获批的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依托武汉东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田野集团和嘉鱼县人民政府,项目进行中计划建设田野惠农网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创新中心将为田野集团、嘉鱼县农产品提供网上交易市场和信息传播,致力于打造湖北一级农业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武汉市周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提供相应的景点信息。甚至我们还可以借鉴OTO模式。“OT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简写,即“线上到线下”。OTO模式的关键是,通过网站上提供的产品的团购和打折信息,在网上寻找潜在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实体商店中进行体验。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团购或折扣的宣传推广,而且消费者既可以从团购或打折中获得便利和实惠,又可以体验乡村旅游产品。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的便利。
(二)电子商务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内可以协调旅游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其运作的效率;对外可以整合多方的旅游资源。大多数的乡村旅游景点都是在城市近郊,依托周边农业资源,农户分散独立经营。乡村旅游景点既没有传统旅游名胜的知名度,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广告宣传,部分仅靠旅行社或者口碑相传,能够使广大消费者知晓的很少,而且游客资源也不稳定。如果乡村旅游景点都能够在网上平台进行展示,游客通过网络技术,根据需要可以很方便快速的选择心仪与适合的旅游景点。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简介,图片,从而进行网络宣传,成本低廉,技术可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使游客与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电子商务应用于乡村旅游的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术和观念的落后
乡村旅游景点现阶段发展规模不大,大部分都是农户以家庭为主进行经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数学历不高,甚至部分人员不会操作电脑,即使懂得操作电脑,很多作为休闲娱乐,难以和工作相联系。陌生复杂的电脑操作技术,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影响了电子商务在乡村旅游中的发展。
(二)宣传简单,缺乏个性化服务
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在网上的宣传都很简单,仅配有几张图片,再加上地址与电话号码。这样既不能让消费者真实具体的了解这个乡村旅游景点,也不能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吸引眼球。
(三)配套设施与资金不足
电子商务运用到乡村旅游景点必须有电脑、网络、网站等配套设施。这就要求至少每个乡村旅游景点至少配备有一台电脑,且必须网络覆盖,要有一个大家熟知的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交易。这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很显然现在大多数经营模式还很简单的乡村旅游景点还没有达到,不具备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
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进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
在乡村旅游聚集的区域,应该加强将电子商务运用到乡村旅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宣传,让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意识到,这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依靠政府管理者或者与高校合作,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计算机及网络培训,让其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及进行网络交易的技能。
(二)重视网页的制作,强调个性化服务
电子商务运用到乡村旅游使网络这个平台成为消费者了解乡村旅游景点的窗口。所以网页不仅有图片,文字,最好还添加声音,带给消费者更加立体的感觉。条件适当的经营户还可以制作动画,动态的带领消费者了解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消费者。网页的设计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提供服务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改进。而且通过网络,消费者与经营者可以增强联系,根据双方的沟通,经营者可以适当添加对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
(三)政府引导,加强投入
一.传统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比较
1.建设的时代背景不同。早起的网络技术发展不成熟,而旧的农村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产生,就使得其建设发展不完善。由于我国农业具有分散广、规模小和品种多样性等特点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传统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停留于概念理论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技术比较成熟,因而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将整个农村市场与城市其它成熟市场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政府对于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从中就看出了国家队农村发展的重视,那么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2.建设的主体和服务的范围不同。传统的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比较狭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简单的将农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整合。因此,在旧式的电子商务体系中,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加工企业或乡镇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其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为自己的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但是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主题包含了社会各层人员,产品生产者、城乡居民、政府和各类农资相关生产企业等。由于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主要通常情况下为政府或者是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
3.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不同。旧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没有很成熟,就导致交易进行不完善,比如,产品数量少、质量不合格、产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那么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就要重点解决以上的问题。除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不一的问题,还面临着农产品交易匹配效率的问题和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二.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设计
新形势下农村双向电子商务市场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规划与设计一个面向世界的全国统一的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平台规划与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方便农民买卖商品,寻求全球营销机会,为农民增加销售收入、促进农村内需发展、丰富农民知识和技能、缩短城乡差距。运作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推进新形式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1.农产品标准化管理
对各乡村的农产品信息采取标准进行统一改革。遏制农产品市场与物流体系脱节趋势,重新界定农产品和各乡镇的分类,乡镇地区分类可以以农产品的分类
为依据。加快农产品信息采集标准化进程,统一各乡村信息共享方式,切实减轻信息共享和信息采集的成本。根据乡村农产品的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合理的物流方式。在拓展农村原本优势的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其它相关优势农产品相应的特色通道,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物流水平,建立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市场,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
2.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督制度
重视农产品安全,对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的惩罚力度。使企业不再以利益放在首位,而不重视食品安全。引导乡村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开展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为出发,合理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生产。同时对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奖励政策,对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奖励,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新的物流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追溯,方便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合理落实。
3.实行城乡结合的双向电子市场交易模式
深入调查乡村农产品市场特点,实行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双向电子市场交易模式。深入调查各农村农产品的特点,对各类农产品的市场进行合理调研,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市场管理模式。依托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增强,逐步推进其它各类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加速各地区农村的农业生产改革,依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安
排各类农产品的农业生产。合理利用乡镇周边城市的市场资源,加强乡村农产品市场与城市农需品市场的紧密合作,统筹匹配城市与农村的双向需求,合理选择
农村与城市的双向物流通道及物流方式,切实推进农村与城市协同发展。
4.加强电子农民的培养
对产品生产者进行文化素质培养,提高其信息化教育水平。首先,根据市场所处地理位置,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商务电子平台进行合理的宣传,之后,在农民中普及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是广大农民都能使用网络进行交易,这就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依据各地乡村的条件及人数规模,确定一定比例人员进行试点教育,产生切实效益后进行信息教育的推广。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和引进的人才一起实习培训,加强同学校人才的知识学习交流,为各地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保持较快增长,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电商扶贫作为新兴扶贫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人才支持和产业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电子商务助推脱贫攻坚步伐。
一、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群众对电商接纳程度不高。尽管电子商务发展普及较快,但一些深度贫困村群众对电子商务还缺乏足够认识,甚至有的群众从未接触,开展电商扶贫困难较大;还有一部分贫困群众受限于教育程度,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使用率低,对电子商务只是偶有听闻,并无深入了解。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受传统影响较深,对新的交易方式信任度不高,存在抵触情绪,对电子商务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是否通畅是发展电商的重要条件。就目前而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在贫困村普及率依然较低,乡村宽带网络信号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覆盖范围有限,绝大多数村使用的是无线4G网络,光纤接入率低,网络信号不稳定,上网资费较高,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电商扶贫技术需求。
三是物流体系配套不够完备。目前,物流配送旗县级体系较为健全、服务较好,但由于农村物流成本过高,绝大多数物流快递站点仅延伸到重点乡镇一级,村级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冷链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村生鲜产品物流短板突出。
四是电商人才十分稀缺。由于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大部分村级电商服务点由大学生村官代为运营,但大学生村官工作任务繁重,多数不能专门从事电商服务工作,影响了电商扶贫的工作成效和快速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是持续加大电商宣传力度。一方面,建议由商务部门牵头,通过树立典型案例,对农村电商带头人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让贫困群众看到电子商务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成本投入、商品出售和盈利途径,使扶贫对象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
二是加快改善电商基础设施。扎实推进贫困村道路、互联网、电力、电商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电商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村道路运输条件。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持续扩大宽带、光纤和4G网络农村覆盖范围。采取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旗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建立一点带几村、一店带多户的“双带动”村级电商发展模式,持续推进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和功能提升,逐步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是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加快构建完善贫困村物流体系。线上由市级电商服务中心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线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税费减免等方式,大力建办电商综合物流园区,支持区域内快递物流企业在乡镇设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点,在贫困村设立物流快递服务点,加快推进村级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点建设,打通贫困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一是构建电商平台服务体系。以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为基础,引入专业人才、组建运营团队、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农村电商主力军。截至目前,全系统成立7家电子商务公司,组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淘宝园、电子商务培训学校、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协会等各类电子商务服务平台7个,累计为各类人员提供电商运营、营销策划、摄影、美工等技术服务5万余人次。
二是构建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打造“电商平台+经营主体+农产品基地”式的产地货源经济模式,对域内特色农产品进行筛选,收集整理优质品种打入电商市场。截至目前,全系统已整合各类农产品资源50个品类、400余个单品,为各类网商提供货源支持。为满足农产品网上经营需要,先后开发了野猪肉脯、鹿肉脯、人参咖啡、人参糖等品牌产品,上线销售;敦化市对线上销售农产品统一印制“大德敦化”标识,增强了品牌效应;在敦化、汪清等3个县(市)设立了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区,集中展现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长白山旅游沿线,搭建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交易网络,初步建成特色农产品交易体验网点8个,铺设人参、食用菌、蜂产品、煎饼、米酒等系列产品数百个品种,设置网络链接二维码,方便游客二次购买,同时为网店销售增加流量。
三是构建农村网商培育体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各类电商服务平台等载体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基层供销社为重点,以普及电商知识、提高电商意识、提升电商操作技能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电商培训,2016年以来,共开展农村电商培训24次,培训各类网商人员4260人次;引导各类网商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办网店155家,实现电商销售额1500余万元。积极争取总社电商惠农项目,已申报敦化、汪清、珲春农村电商项目,申报资金额3000万元,现已通过省专家评审,待总社批复。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规模;扶贫战略;观念;扶持政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
相关政策的扶持,互联网的覆盖率、农村等级公路覆盖率、电子商务相关服务网点数量的逐渐提高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日趋向好。
(一)发展基础逐渐完善,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和农村服务业等业务的发展开拓了新渠道[1]。农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交易规模和覆盖地区面积不断扩大,为农村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村扶贫战略的实施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补齐农业短板,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有效降低农资的采购成本,丰富的农资能够更快更便宜的到达农民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农村电子商务借助于线上平台能够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的销售,降低库存压力和成本;能缓和时令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销售,将数据反馈给农业生产者,使其优化农产品生产模式、针对市场需求生产、淘汰落后农业产能,实现“精耕细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加速农村金融、农村旅游等服务业进入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更好发展。电子商务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在2018年,由商务部指导,29家单位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扶贫联盟,帮扶对象覆盖351个贫困县,推动企业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产品上行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阿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网店近1200万家,较2017年的985.6万家大幅增长,全国淘宝村数量达3202个,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农村庞大的产业人员规模和交易需求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借助低成本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村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建立农村电商线下服务站和淘宝村,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村新型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不断深入农村快速发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三)形成了多种运营模式,标准化、绿色化等趋势显现
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各地结合地区优势和政策支持,形成了三种较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以打造品牌网上超市为核心,通过产地采集将符合平台标准的产品纳入平台,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平台推动模式,例如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家具销售产业;以政府为主导,地区机构、服务商协同配合,帮助农民实现政策、商品、信息、物流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政府加服务商模式,例如河南省洛阳市平乐镇的书画销售新模式;以农民自行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网上对接市场,利用平台资源和沟通渠道完成网上交易、物流售后等活动的自下而上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等趋势日益明显,有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标准化趋势: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农产品国际标准逐渐被引进国内,国家积极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标准,推动农产品走向了标准化;绿色化趋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生产、物流、销售、消费全流程,做到节能减排,走向绿色节能化,促进了整个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化趋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农村电子商务上行的错位竞争成为可能,开放创新、绿色协调的生态体系的出现,促进了传统电子商务转型升级。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在对目前农村电商现状的研究中,农村电子商务对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国不同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最活跃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淘宝村95%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市场规模大、服务体系较完整;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等地区才刚进入初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思想观念滞后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首先是部分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够重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在知识匮乏,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不足,政府对市场秩序缺乏引导、监管。其次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对于电子商务宣传力度不如城市,农村人群对于新的农村电子商务接受能力不足,对于网上销售、网络支付、物流售后等环节不了解,部分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缺乏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服务能力不足。最后是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危机意识、创新能力匮乏,小富即安,对企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农村电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足
农村电子商务对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网络知识和技能缺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较2017年底提升3.0个百分点,农村网民规模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水平较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网络设施设备、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建设仍然有待提升[4];网络知识和网上销售技能的缺乏,多数农民对于生产的产品如何通过网络销售配送、如何跟踪订单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不够了解,农村电子商务不能顺利进行。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支撑力量,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对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村地区较为偏远、人口聚集程度低,农村公路质量差、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偏高。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的产品储存时间很短,易腐败,对冷链物流、保鲜配送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网络支付方面,农村网上银行使用率较低。农村地区多数销售来源于现金直接交易,受限于认知水平,农民对于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手段使用率远低于城镇人群,网上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阻碍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
(四)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小,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
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小、实力弱。虽然2018年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了1.37万亿元,但是大多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个体规模和交易额都很小。农村的农产品生产大多数是以单个家庭、小作坊为单位,利用地方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的模式,产能小且限制较多,难以大规模生产且标准化程度低。随着经营者不断增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销售难度逐渐加大,产品的成本、产能、品牌知名度都制约着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5]。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了上百家网店产品单一、销售模式僵硬的现象,同质化越发严重。部分网店经营者缺乏品牌价值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网店竞争力不足,多数网店采用的分销模式,没有产品特色,不利于品牌和产品差异化的建设。
(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涉及网络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相互协作,随着农村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的匮乏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群体,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等创业团队,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对市场发展有准确的判断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运营不仅需要计算机操作技术,还需要一定的经营管理、服务协调能力,这是大多数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具备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较城镇不足,难以吸引电子商务人才在乡村发展。
三、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范、人才引进四大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重视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
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出台相关积极的建设意见、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推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宣传先进案例,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完善国内的电子商务法规,提供法律支持,加强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学习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的成功经验,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重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政府要配合银行、社会资本,建设多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产业基地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对于农村电子商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贷款、融资支持。在税收方面,对于农民创办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买卖时,可以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消除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顾虑,提高经营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降低农村地区入网门槛和资费,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是依托在网络基础上构建的商务平台,良好的农村的网络环境才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商要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上提供网站建设、网店开通、美工设计、店铺装修、营销技巧等教程,让广大农民能够积极主动,无顾虑地参与到电子商务市场中,了解操作流程并自行创办网店,提高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加强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建设。结合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倒逼机制,鼓励农村传统商贸企业建设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同时各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站点可以共同打造线下展示店,为农产品提供展示和流通平台,帮助农产品进入网上商城销售。完善农村网络支付和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应当指导农民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手段,消除农民对于网上支付的顾虑,提高在线支付的使用率。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格局,对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给予现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三)政府强化引导,规范市场发展
政府应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内容,尽快出台适合当地的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办法,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出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与服务标准,规范市场。发挥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力量等团队作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指导,明确方向,避免盲目跟风,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大对第三方平台的管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假货”、“刷单”、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质量。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在经营店铺时候,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电子商务扶持条件和设施,例如创业免息贷款、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还应学习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技能,在店铺经营时要注重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竞争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申请必要的专利、商标,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要正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动力[6]。
(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培训
近年来,五原县委、县政府在创新驱动的深化改革中,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互联网+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通过借力域外电商渠道,以“电商企业+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传统企业”的模式,对河套“米面瓜果肉蛋菜”等本土绿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品牌输出,进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买河套、卖全国”的战略布局,领军蒙西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堪称河套“电商硅谷”。在传播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声音中,输出了“五原方案”、贡献了“五原智慧”。
“平台借力”盘活电商硅谷
对五原县“一农独大”的现状进行内外分析和上下求索后,2015年1月,五原县委、县政府在国务院提出“互联网+”思路之前,创造性地提出了“互联网+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人才驱动、项目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思路,由五原县委书记牵头组建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并于同年6月把工业园区闲置厂房改建成自治区首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创客园――“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一期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集多功能展示厅、众创空间、孵化中心、实训中心、第三方服务中心和智能化仓储配送中心为一体。
在“五原农耕”公共品牌基础上,先后组织孵化了“先蛋先鸡”、“晒阳阳”、“玉米加农炮”、“黄金维度”等一系列畅销农特品牌。考虑到知名电商平台开店成本高的现实,园区网商倡导“卖出去产品的平台就是好平台”的务实理念。地方小吃“晒阳阳”红腌菜通过借力外地微商渠道,畅销内蒙古、河北、山东和东北,2016年实现销售额200万元;“玉米加农炮”玉米生产企业借分布在全国的上万名微商,2016年底两个月销售50万棒(每棒7.8元),2017年计划生产1000万棒;“黄金纬度”的米面油肉葵花籽利用今合网平台,2016年销售额1000万元;“河套购”微商城作为五原本土最早电商服务平台,以会员制方式打造了“先蛋先鸡”土鸡蛋,与50多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再向县城及周边配送。同时,通过QQ、陌陌等移动社交平台结交粉丝;在“淘宝”、“映客”和“花椒”等平台开通直播;以“写给知青一封信”进行乡情事件营销,现代营销与传统营销的融合推动了农产品线上线下的热卖。截至目前,河套电商园区已入驻电商企业及电商创业团队226户,当月在线交易规模已突破1000万元,2016年园区网络销售业务年度在线交易额1.3亿元。
电商中心通过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网商办理个人营业执照、网上食品流通许可证,可通过二维码识别查询农品产地、农户资料、施肥用药、种养日期、等全面资料。全县农产品溯源体系及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搭建,真正让“五原制造”成为绿色有机的代名词。
“物流聚集”创新二元配送
五原县作为蒙西物流重要节点,110国道、210省道、包兰铁路横穿全境;境内的巴彦淖尔机场连接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县域内外物流互通的基础相当扎实。但由于该县远离网购活跃的一二线城市,快递物流发件量较少,加之主要的快递公司都是分级加盟层层加价机制,导致发货成本极高。只有通过不断激活商流来带动物流,才能破解高价物流快递难题。电商中心集中园区产品通过网仓实现统一发货,入驻五原的20多家快递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降低了网商发货成本,入驻园区网商享受到物流快递特惠价。五原快递价格现已降到自治区最低标准“5+1”,邮政及“四通一达”的电商特惠价均于3公斤内5元,超过5公斤的大货搭乘“德邦”物流每公斤1.5元。
基于该县所有行政村之间最远距离不超过5里路的实际,在电商进村中打破传统“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建成了“县到村”的二元配送体系。首先,升级供销社的“万村千乡”工程、“便民连锁超市”等农村流通资源,在全县的117个行政村建立了117个具备“代买代卖、收发快递、便民缴费、电商金融、信息服务等电商功能”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在服务村内农民时使村中信息与外界进行交换;其次,将传统商贸企业、快递公司、物流企业和新型农村电商企业的货物资源和车辆资源进行整合,用18辆统一标识的“乡村货的”来承载二元配送体系的运行,前期通过政府补贴给予保障;最后,依托电商服务站、物流和县级运营中心的网商、电子商务公司打通了农产品上行体系,把全县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全县分为东西两条线路,每两天乡村货的定会将日用所需向服务站点输送一次,同时返程带回农副产品。二元物流配送减少了镇级中转环节,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城乡产品在双向流通中实现互联互通。
“人才黄埔”带动政策洼地
由于电子商务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加之地区偏远,人才难以引进,五原县政府提出,只有通过“本地孵化、外地游学”才能从正面突围人才天花板的局限。五原县域电商相比周边起步早、积淀厚,临河区、乌拉特前旗、中旗的电商操盘手都是从五原输出,可谓巴彦淖尔电商的“人才黄埔”。
电商人才的本土孵化分四步:首先进行意识的启蒙,讲授互联网思维和电子商务经营的概念;其次初级技能学习,讲授网上开店知识;再进行专业技能学习,讲授摄影美工、仓储物流管理和客服吸粉;最后在岗位上实际操作,向在岗工作人员学习,目前每个岗位专业人才都有十多个人,学员可随到随学。为普及电商全民认知度、夯城乡电商人才基础,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电商中心对返乡大学生、待业青年、退伍军人、种养大户等启动了“万人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开办电商基础培训班,培训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2万余人,输送电子商务就业人员3000人,2016年被自治区团委评为“全区农村牧区青年培训基地”。
为了吸聚更多电商人才和企业落地园区形成政策洼地,园区从生活、工作、学习全方位、立体式出台了16大项优惠政策,包括:3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仓储中心、公寓住宿、电商技能培训、摄影培训等公共服务;入住电商可优先申请创业贷款、助保贷款;提供物流快递团购优惠价格;开辟电子商务公司注册、行政审批事项绿色通道,实现各项手续一站式办理服务;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加入全国电子商务协会等机构;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企业可优先申请用工补贴等。同时,通过引导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云计算公司、微商、快递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及其他触电企业入园,打造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实现电商企业“集群化、抱团式”发展,进而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
后 记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见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一般认为,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买卖双方基于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met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相应的电子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贸活动。
(一)加鸠乡基本情况
加鸠乡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距县城125公里。境内丛岭环抱,群山叠翠,坡高路遥,气候凉爽,最高海拔1341米,最低海拔590米,各村寨均坐落在海拔600米至940米的山岭之上,全乡国土面积108.0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5个自然寨,91个村民小组,有2811户10811人,苗族人口占98%以上。
随着国家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扶持,加鸠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交通方面,加鸠乡所属的加翁、白岩、裕民、合法、摆道、加别、加能、加水等村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截止2014年年底基本实现了寨寨通公路,通村公路里程18.9公里,通寨公路12公里。电力方面,全乡实施了线路加固工程,基本解决了“三无”(风大无电、雨大无电、雪大无电)电问题,加鸠全乡已实现了农村电网全覆盖。广播电视方面,加翁、合法、裕民、白岩、摆道、加别6个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全乡的农户基本都安装了卫星接收电视设备。在互联网建设方面,截止2014年,加鸠乡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寨已实现互联网网络全覆盖。
(二)加鸠乡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加鸠乡的互联网设施能够满足乡政府及其周边村寨的办公及日常所用。乡所属的大部分村寨无互联网迁入。互联网基础设备不完善,将严重地影响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加鸠乡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由于该地区离县城较远,属于高山地区且道路崎岖,运输成本较高。虽然中国邮政能够到达,但只能到达乡里,并未能直接抵达各个村,不能实现现代物流门到门的服务。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时,物流环节也将成为较大的障碍。
2、村民对电子商务了解程度低
由于受文化程度、地理环境的制约,加鸠的农民依旧坚持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品尝”的交易习惯,虽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见识了网上可以购买商品,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网上购物不可信。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地居民“触网”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已习惯于当面交易和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普遍陌生。
3、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由于受到基础设施条件、自然环境的影响,整个乡只有具备上网条件的地区的人们才会进行部分电子商务交易,但这种交易,只是简单的网上购物活动。而这些购物人群中众多的购物者来自政府人员、学校教师,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电子商务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和学习。即使对于网上购物,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加鸠整个乡的基础教育在最近十多年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及其的落后。全乡近十年里考取大学的人数举止可数。对于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巨大,更不要说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人才了。
(三)加鸠乡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意见
1、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整个加鸠乡只有乡政府所在地及其周边村寨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其余地区因为无相关通信设施设备,即使村民有热情参与互联网建设,但最终也会不了了之,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力度不大,特别是互联网相关设施设备。在道路建设方面,虽然全乡已基本实现了寨寨通公路,但依旧存在道路坑洼,道路历程距离不够等诸多情况。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就必须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村民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
虽然村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并不够,但加鸠的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商人、学生、外出务工返乡村民已开始逐步地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这对于发展当地的电子商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宣传,使人们能够认识到通过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能以较低的价格、更为便捷地购买到更满意的商品。鼓励农民尝试农业电子商务,使农民得到实际的利益,进而接受这种新的商务模式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村民之间通过口碑营销的方式,一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网上购物,了解电子商务。这就需要大力地宣传,合理的引导村民。使电子商务真正地走进村民的心中,让他们真正的得到实惠。必须要认真地做好村民的宣传工作。
3、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加鸠乡电子商务人才匮乏,必须加大对现有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在管理和组织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学习电子商务技能,在农村电子商务具体实践中起好带头作用。加鸠乡地处偏远,贫穷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当地信息闭塞,而加鸠乡的农民普遍只有小学教育程度。对此,首先根据当地农村居民制定教育计划,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然后再用专门的农业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便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他们的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具体可以从当地选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且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首先进行培训。可以通过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以达到发展当地农业电子商务的目的。
只要解决了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人才问题,在村民真正地了解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益处后,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合理引导下,加鸠的电子商务发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在他一筹莫展时,习水县电商办获知了这一消息,与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企业合作,利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在淘宝网众筹板块发起冰雪莲果销售活动,活动不到一周就接到了3500余个订单,累计获得众筹资金近7万元,3万斤冰雪莲果销售一空。
“县里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我们农民的土特产的销路就更广了。”朱明伦笑着说。
拿着赚到的钱,朱明伦在县城开了一家“习水O2O特产体验超市”,超市内土鸡蛋、红稗羹等20多种土特产均可在网上购买。
“这些土特产的原材料都是商家从农户手里收购来的,因为是原生态产品,在网上销量还不错。单就我这个店,每月的线上交易额就能达到1万5左右。”朱明伦告诉记者。
朱明伦的超市之所以越来越红火,得益于习水各项电商工作的全面铺开。自2015年9月2日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约以来,习水紧抓物流体系建设,形成了三级物流网络格局。农村群众依托农村电商服务站将产品挂在网上售卖,再通过物流车把农特产品运出山,解决了其“买难”和“卖难”的问题,为农特产品的上行过程提供了有效保障,让越来越多像朱明伦一样的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6月初,二郎乡饱满成熟的李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李子香甜的味道。
为了李子能卖到好价钱,县电商办与二郎乡政府共同主办了“6.18日―6.25日电商李子节”活动,利用“公司+农户”的销售模式,与农副产品公司合作,线上线下共销售李子800多万斤,销售金额逾1200万余元。其中线上销售李子400多万斤,销售金额700万余元,包括7户贫困户在内的800余户村民因此增收。
“往年的李子根本卖不完,很多都掉了烂在地里,哪像今年不仅全部卖完了,而且还卖了好价钱。”二郎乡村民冯文发是今年的李子大户,家里的李子全部销售出去令他十分高兴,提起电商赞不绝口。
鉴于前两次大型电商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8月9日,县电商办联合隆兴镇政府举行了“兴隆镇2016年首届生态旅游葡萄文化节”活动,利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包括5户贫困户在内的800多户村民共销售葡萄180万余斤,销售金额达40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000多元。
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因电商产业而受益。随着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上行仓储配送中心等的成立,习水已培育孵化了个体网商448家、微店商户116家,不仅推动了农产品网上销售,还直接带动当地1000人以上创业就业;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搭上电商快车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令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脱贫。
据习水县电商办统计,今年1月至8月,习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6180万元。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金额达2680万元。
“目前来看,我县电商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通过宣传引导和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瓶颈的打通,习水农特产品从原来的传统销售模式走向了网上销售模式,如黔北麻羊、土城苕丝糖、文二腊肉、官店菜油等。这对电子商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群众服务。”习水县电商办主任、经贸局副局长余洪永表示。
关键词:农村经济;电子商务;影响;措施
一、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媒介下的电子商务能使农民跨越地域限制及时了解各地农副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农资价格波动及市场走向,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盲目生产、供应过剩和销路不畅等问题,从而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最大程度增加经济收入。
2、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节省开拓市场所需资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搜索、收集市场信息、宣传推介农副产品、寻找合作商家、打开市场销路,能够极大的节省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缺乏创业资金而无法开办实体经销店或销售公司的问题,能够省出更多的资金用来扩大农副产品的生产。
3、电子商务能够扩大特色产品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只为了通过网络平台把农民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这么简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还能够扩大特色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电子商务平台还能宣传乡村旅游,开展网上电子票务、食宿预定等,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4、电子商务能够加大农村宣传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很多农村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人文特色景观和自然景观都远离城市,受与外界沟通能力和宣传媒介所限,无法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通过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被外界广泛了解,自然会有客商主动来考察和开发,从而有效促偏远农村的经济发展。
5、电子商务能够转变农民购物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一定能够使农民的网络应用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消费购物方式不断转变,对于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有更多的可比较和可选择,日常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会促进农村物流、快递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1、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置疑。各地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行动,从宏观角度加强规划和引导,把握发展方向,并制定出台鼓励和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办法。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普及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运用知识,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感知和认可。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加大示范点、示范店、示范平_建设,在硬件建设、网络覆盖、平台开发、营销方式、技术支撑、人员培训上加大扶持,精心指导,以点带面不断扩大覆盖的范围。
2、通过加强网络的覆盖和平台开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提高网络稳定性和运行速度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政府要鼓励支持电信企业加大对农村电信网络的投资力度,努力实现高速网络全覆盖。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涉农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无偿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链接和推广服务,不断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影响力。平台开发商也应积极为农村电子商务开发出功能齐全、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的网络平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通过加强网络技术应用意识能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使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发挥出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农民的网络运用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宣传和体验让他们感觉到网络平台的神奇作用。同时,要加大对他们计算机、手机等网络终端操作能力的培训,只有会用才能在用中体会到电子商务的益处,只有用好才能把电子商务的功能发挥好。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农村培养网络和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并鼓励他们学成回乡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通过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使农副产品有了更多的外销渠道和机会,同时,外埠商品也让农村消费群体有了更多的购买选择,前提是必须有商品的流动运输环节必须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单个家庭农副产品生产力和产量相对不大,农村居民购买力不强,这种点多、线长、效益不高的现实使很多物流和快递企业不愿意把网店终端设在村屯,这也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同时要研究实施现代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5、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信息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道路运输管理、物流快递管理等多个领域,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众多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域很难形成有效合力,各自为政势必不利于甚至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建设,通过机制体制的约束和调控,让各部门各领域形成最大合力,让电子商务最大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池永清.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之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