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航运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主要是经济部门的职责,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应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实现风险控制和风险最小化。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全面识别和跟踪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机制才能取得持续发展,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已经渗透到航运业之中,帮助航运业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一)航运业风险的特点
1航运业的财务风险首先具有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的,航运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只能尽量的去识别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应对策略。航运业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策略,但是航运业做不到风险消灭。
2财务风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航运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需要通过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才能确定,航运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面临企业可能会应对的各种风险。
3航运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
财务风险必定会有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没有损失的可能的话,那么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就是没有意义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宗旨就是将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最小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仅仅会给企业带来人员方面的伤亡,还会给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航运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航运业首先面临的是筹资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航运业无法偿还到期的本金或者到期的资本成本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划分为偿还的风险和清算的风险,当航运业的资金结构不符合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决策没有科学性或者在筹资的事前和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都会产生筹资的风险。船队规模过大造成巨大经营压力:船舶置入成本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占比重较高,固定成本过高将急剧增加企业经营压力;
航运业在生产经营之中还要面临着战略决策风险,它主要包括规划决策风险和多元化经营决策风险。船队规模过大造成现金流紧张:船舶保有成本大,船队规模过大易引发企业现金流紧张;船队规模过大风险高发:目前船价低迷,容易诱发航运企业投资冲动;而运价预计在中短期还将继续下探,行业景气前景不甚明朗,进一步增大了船队规划决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航运业在和客户进行交易的过程之中会产生资金的回收风险。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会导致航运业无法及时收到资金,航运业资金周转不灵;如果客户破产或者清算,企业将无法收回其全部的欠款,企业就会形成呆账或者坏账,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周转。
航运业在经营成果的分配上还面临着剩余收益分配的风险。收益分配政策影响着企业下次所需资本垫资时的资金来源,它会制约资本价值的规模。此外,航运业还面临着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影响着航运业的生产和运营。
二航运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筹资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要把负债的规模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航运业的借款数额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部门规章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航运业还应该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偿债能力水平,确保企业的对项目的选择、对市场的预计、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一个完美的预计,保证企业的负债水平在合理的程度上。
航运业对企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选择上要仔细斟酌。只有确保负债结构的合理规模,才能确保负债的适度性。合理的负债结构对于航运业安排资金的使用、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都有极大的作用。航运业要合理的安排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比例,保证短期内偿债能力和长期内的资本变现能力。
航运业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公司应该尽可能的争取多个筹资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避免过于依赖某一个金融机构,这样有利于企业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也方便企业进行dylw.net 学术参考网多家比较,把企业的筹资成本降到最低。
航运业还应该时刻关注着利率和汇率的变化。风险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预测利率的变化趋势,在预计利率上涨之时,要尽可能的进行长期、固定利率的筹资,在预测利率下降之时,把目前的借款偿还,并在以后进行短期的借款。风险管理人员还应该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规避筹资的风险。
(二)投资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在风险投资之前,要经过认真的论证和考察,并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航运业要仔细的进行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把企业面临的政府风险、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都一一考察清楚。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把企业进行项目投资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都陈述清楚,给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最大的信息帮助。
航运业在生产经营之中应该注重投资风险的管理。航运业可以把闲置资金投资于风险小的项目之中,以平衡企业对于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航运业还要时刻对国内外市场的状况进行调研,保证企业能够持有市场情况的第一手信息;航运业还应该时刻关注利率的变化,为项目的现金流量做出最准确的预计。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
航运业要选择好合适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财务状况良好、诚信度较高的客户,企业可以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在结算时也可以允许客户进行分期结算、商业汇票的方式进行结算;财务状况堪忧、诚信有污点的客户,航运业要尽可能采取现金收款的方式进行销售,结算时可以要求客户提供支票和汇兑的方式结算。
航运业也要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保证货款的及时回收,对于那些逾期仍未结清的欠款的客户,财务人员要加紧催收。企业还应该货款回收的可能性,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认真的预计坏账的可能和坏账的金额。
参考文献
[1]孟旭东.海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国水运[J].2010-4
[2]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财经论丛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体制转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
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最稀缺的资源,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的人才开发体制,确立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要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大力选拔懂经营管理、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银行的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级管理岗位。引进、充实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全面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团队,使各个岗位人员在整个风险管理系统内默契合作。
关键词:科研项目 风险管理 实践思考
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创新性强、投资量大、综合系统优化需求高等特点,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阶段、研发过程乃至项目的应用期间,均应进行风险管理。科研项目的风险来源、风险的形成过程、风险潜在的破坏机制、风险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的破坏力错综复杂,单一的管理技术或单一的工程、技术、财务、组织、教育和程序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才能以最少的代价将各种不利后果减小到最低程度。因此,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对要研发的项目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必要时进行项目过程仿真和实验验证。只有认真地研究项目本身和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识别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做好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科研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
对科研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应该回答以下问题:项目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什么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如何?总之,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以存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在这方面,风险分解结构(RBS)是一个较好的运用根据。
笔者结合多年接触和研究的众多的科研项目来看,普遍的项目风险主要集中在:
1.技术应用
这方面造成的风险往往表现在技术的先进性与科研产品的可靠性这一矛盾上,技术上的先进性冗余越大,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越低。
2.接口
较多立项开发的适用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直接来源于已成熟应用的大型系统,如TDCS、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等等,如此,又将给这些大型系统管理者带来较大的心理风险。
3.外委合同
这部分的风险更多地集中于IT外委,不确定因素较多,如额外工作、协调成本、时间因素,最关键的是合同完成后的软件质量。
4.协调
客观地讲,政策、市场之风险于我们而言都相对次之,而项目开发中的协调风险则要充分注意,这与科研所的定位、范围、意识及现场运输安全等因素有关。
5.项目依赖关系
项目的成功与否过分地依赖某个成员,而此人又不稳定或其他任务较重,此后项目风险成本便会增加。
二、科研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及影响矩阵
风险分析即在对项目进行前期预测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的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设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定性分析包括对已识别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通过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估来确定优先级。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高优先级的风险。
一个具体的概率――影响矩阵:
在由项目组成及有关专家参加的会议上,根据风险种类来进行风险评估,特别注意引导项目负责人的风险意识,认真考虑“项目有哪些风险”、“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多大”、“若发生损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可能的损失”及“如果改用其他方案,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等五个关键问题。
三、主要风险追踪及应对
实践表明,项目写实和月度动态分析是对科研项目全面管理的有效手段;每个具体的科研项目,在常规的基础上,对项目的风险追踪可以采用主要风险清单进行。
主要风险清单:
项目组在开始要求分析之前就初步地列一张风险清单,并且直到项目结束前不断更新、定期维护这张清单。课题组长及科管室每半个月左右要回顾这张清单,这样可以使他们经常思考这些风险,并对其严重程度的变化保持警惕。
为主要风险清单中的每一种风险制定详细的风险是用来对应计划,不需要太冗长,简单明了,主要回答为什么、怎样做、用什么方法、谁来做、何时做以及所需代价等问题。
特别地,对于诸项目中涉及的共同风险,应设定为单位风险,必须引起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统筹力量,协调各方,妥善解决。
四、结束语
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一个负责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坚持不懈地跟踪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情况,逐步形成项目风险管理的闭环系统,对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风险决策、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处理,确保科研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项目风险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保险资金 运用 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引言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问题是我国保险理论界近几年来一直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从现有的文献和论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扩大我国投资渠道等方面,而对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还比较少。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譬如保费收入递增的压力、产品创新的压力、行业竞争的压力以及适当财务结构的压力等,这些压力都迫使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资金的运用,期望通过保险资产业务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来缓解这些压力。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有一般性资金运用的风险,还包括有基于保险资金自身特殊属性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资金运用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保险资金的运用如何实现预期的目标,如何分散风险、选择投资工具、如何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如何制定,采取什么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控制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收益率并有效地防范风险,是目前中国保险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在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后可以在更多的投资品种间进行资金配置,但在具体配置资产时,保险公司既要充分考虑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和期限结构因素、各类投资品种是否符合保险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的要求,还要考虑监管层对最低偿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分析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时应特别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寿险和非寿险资金期限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投资选择。财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大都在1-2年;而寿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人身险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可以长达20-30年。由于各类保险准备金均为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在将这类资金进行投资时风险控制相当重要,而资金期限结构上的差别将导致财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寿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由此产生不同的投资选择。
第二,国内保险市场快速增长产生的新增保费足以解决保险公司流动性需求。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角度看,基于对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的判断,每年不断增长的保费收入将能够满足当年保险赔付和给付的资金需求以及营运费用的支出需要,而以各类准备金形式存在的保险资金需要寻找安全的增值空间,以应对保险金未来集中给付的高峰。
第三,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与社保基金和QFII基金相比,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盈利的要求处于它们两者之间,在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银行存款、企业债券、基金、流通股股票、可转债等不同投资品种间的平衡。随着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销售份额的不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投保人和保险人对股票市场运行周期的判断,保险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将相应提高。
第四,保险资金的盈利模式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保险资金可介入的品种除了常规的流通A股、可转债之外,还将介入非流通股的投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可供保险资金选择的余地仍将不断扩大。目前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规定将成为这部法规的核心要点。
三、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的管理控制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委托专业机构运作;三是在保险公司内设资金运用部门。不论是采用哪种模式,保险公司都是资金运用的决策者和风险承担者,也是进行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保证资金的运作安全,应有效的安排组织结构、内控制度、管理系统与和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涉及的机构和部门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室、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监督等诸多机构和部门。这些机构和部门职责分工不一样,其协调运作是做出科学投资决策的机制保障。如董事会的职责有负责制定资金运用的总体政策,设定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选择投资模式,决定重大的投资交易,审查投资的组合,审定投资效益评估办法等,总经理室的职责是根据董事会决定的总体政策,负责研究制定具体的经营规定和操作程序,包括多种投资组合的数量和质量比例、制定风险管理人员守则和职责、风险管理评估办法等,内部审计的职责是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独立对所有的投资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公司内部控制和运营制度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分析市场情况和风险要素变化,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研究化解风险的措施,风险监督部门的职责是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及时、全面、详细地了解资金运用单位和部门对董事会的投资策略、目标达成与实施过程,投资人员的从业资格和整体素质以及胜任工作情况等。
2、制定严密的内控制度
资金运用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操作程序复杂,环节多,涉及面广,人员多,风险大。所以有必要沿着控制风险这条主线,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这些制度必须涵盖所有的投资领域、投资品种、投资工具及运作的每个环节和岗位;另一方面,使每个人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所有的投资活动都得到有效的监督、符合既定的程序,保证公司董事会制定的投资策略和目标顺利实现。
3、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公司要有发达的信息网络,对外要与国内外各个资本、债券、货币市场连接,让有关人员随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对内要与董事、总经理室成员、风险管理、审计、监督、财务、业务部门联接,在系统中及时录入各种业务发生情况。这些信息要足以为决策者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为管理者提供及时详实的分析数据,为监督者提供全面的全科目资料,为投资操作者提供信息平台,同时真实记录交易情况,使准确信息在公司各个机构和部门之间充分交流。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业也呈现出与日俱进的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金融业投资风险及管理措施也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在金融业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断拓展自身的投资业务,其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叙述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的现状,来分析产生投资业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如何降低可控制的投资业务风险的管理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业务 风险 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比例不断加大,在投资的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项目投资时,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这能决定一个项目投资的成功或失败。为了使决策能更准确和科学,商业银行应该使用更为全面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几种常见风险以及商业银行现有投资业务中所面临的风险现状,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利于商业银行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增大其经济收益。
一、商业银行投资业务中的几种风险
1. 投资中的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是因为债券的发行人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和支付应付的利息,导致商业银行的项目投资收益出现变动或者出现一些资金上的损失。
2. 投资中存在着利率、汇率的投资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汇率和利率的不定期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率变动所造成的资金损失。在债券市场中,利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汇率的影响。
3. 投资中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之所以会产生流动性的变化是由于市场的经营管理状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业务时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4. 投资中的其他风险
包括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比如内部系统、人力、技术等产生的风险。还包括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此外,还有由于法律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所产生的投资风险。
二、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的现状
1. 不断增大的机会成本中产生的投资风险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使得商业银行不断地开发投资业务,使得其机会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并且,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会投资权益类产品,这无形中也会加大商业银行投资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使得商业银行的机会成本投资风险更大程度的加剧。
2. 投资过程中的出现资金链条的断档所产生的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有其自己固定的资金链条,具体为商业银行对拟投资的资金进行相应的规划运营,然后进行资金的投资,最后是这部分投资的资金产生的增值价值回流,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商业银行始终处在盈利的状态下。如果这条资金链发生断档的话,不但不会盈利,甚至连本金也无法收回。
大部分商业银行基本上不会出现资金链断档,但是其投资也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因为其并未充分利用资金。这其实就是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资金不当。而且现在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或者很少有专业的资金管理人员,以及投资方面的人才。
三、商业银行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1. 设定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防控机制
设定和建立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机制的设立能够更好的规范商业银行开展投资业务。这样的防控机制就是要对投资的风险有一个警示的作用,将投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要让投资的风险蔓延扩大。投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机制应该同时设定定量和定性的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应该包括:资金及资本的充足度,还有文中所提到的信用风险,以及市场、经营还有流动性风险等几种指标。而定性的指标应包含比如管理层的评价,经营环境评估等。完善这种防控机制,并把这种防控机制应用到商业银行的各项财务和投资活动中,从而降低风险。如果发现风险,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完善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内部业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而投资项目的责任人又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商业银行一定要考虑到决策的风险,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同时,决策风险要实施责任制,当然,投资风险决策所获得的利润也要责任化,这样既公平,又可以促进业务人员的自我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
3. 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
现代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商业银行的投资项目风险,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风险测试系统,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风险数据库,总结风险投资的经验,进而减少项目投资的风险,增大投资项目的收益。
4. 设立专门的投资项目管理部门
在投资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投资项目管理部门来提高投资业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相关人才,这样的投资不会那么盲目和没有方向性,会使投资的准确性更高,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
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商业银行不断深化自身的投资业务,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随之而来,比如其机会成本增大的投资风险,还有可能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的投资风险,这些都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可以减少和降低这些投资风险,比如可以设定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防控机制,再者就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然后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银行投资风险,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资项目管理部门,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在这些策略的帮助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项目风险定会大大降低,并且其投资收益也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史洪静,张恩荣,司静波.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风险管理对策研究.北方经贸.2009(4).
论文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风险对于地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客观存在的,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说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使银行所遭受的风险在其承受能力之内,使风险的程度不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
一、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一)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内涵及具体表现
地方商业银行是指那些主要业务地区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重点为该地区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可以套用一般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失去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
在具体理解这一内涵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客观性。由于风险是受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使商业银行有遭受损失和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银行的信用风险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人们在经济活动和银行经营管理中,只能尽量使风险损失最小化,而不能完全消除它。
第二,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双重性,即对银行来讲,风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发展契机。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它并不一定导致损失。风险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机制,我们可以利用风险机制(即损失和收益机制)的双重作用,寻求金融发展和运行效率的最优组合,通过深化金融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商业银行风险不仅指资产的风险也包括负债的风险,还有资产负债表外风险。这就是说,风险作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方面。
第四,商业银行风险更多的是指动态风险,是经济运行中风险的反应。它隐含的指出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信贷管理和经营变革,以降低风险的负面效应,积极发挥其正面效应,提高金融效率。因此,风险与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决策方式和经济环境相联系,并不单纯是银行自身的问题。
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突出反映在如下方面:市场准人不规范;市场定位偏离;资产结构单一、质量下降;经营范围狭窄,业务发展余地受到限制;中央银行监管不到位。这里重点分析前四个。
1.市场准人不规范
地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市场性程度不高。城市信用社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形势下诞生的,既没有严格的市场准人规则,又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没有可操作的行业管理规范。并且,在从城市信用社多级法人制向城市商业银行一级法人制过渡过程中,因有些问题处理不当,使得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形成较为严重的亏损。因此,地方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
2.商业化经营难以完全实现
地方商业银行是在地方政府的一手策划与推动下成立的,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成为我国各类地方性银行的大股东,其股份一般占到30%4000。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股虽然是绝大多数,但其数量相当分散,这种股权结构必然使地方政府对地方商业银行的干预合法化,必然影响地方银行的商业化经营。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第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不力,管理还有漏洞。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第四,稽核机制不健全,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稽核部门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不能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规、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作用。
4.市场定位偏离
地方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一般都把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市民百姓或个体商户服务的“中小银行”“市民银行”,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边缘或夹缝中求发展。这种恰当的定位使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后来地方商业银行逐渐从求异市场定位战略转向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热衷于向地方重点项目或大企业投资,造成贷款垒大户,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这些国营、集体企业不景气或破产倒闭,地方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就无法收回。
二、防范和化解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策略
(一)微观层面
1.在银行内部建立一种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无论决策层还是管理层,都有责任通过其言行来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氛围,使所有员工都认识到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自觉地增强风险意识。第二,形成一种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第三,认识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第四,及时发现风险并提前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是高层决策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风险管理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取决于银行高层管理者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能力,清晰明了的风险管理政策与手段,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偏好等四个要素。
2.形成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这里可以借鉴北京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设立“三道防线”、建立“五个系统”、完善“十个机制”的风险防范体系。
设立“三道防线”即以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为第一道防线,以严格的授权分责和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为第二道防线,以独立、及时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为第三道防线;建立“五个系统”即:1)建立组织管理监控系统,包括对决策程序、经营方针制定、机构设置、授权分责、审批程序、操作规程等进行监控。建立定期考核,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执行干部离任稽核制度。2)建立资产风险监测系统,包括对授信额度的审批,贷款三查制度的落实,审贷分离制度的建立,资金交易程序,不良资产的控制、核销等的监测。3)资料信息保全系统,包括会计原始记录、合同契约的真实完整,各项资产(现金、有价证券、抵质押品、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控制等方面。4)预警防范系统,包括定期业务分析、风险评估,定期实物盘点,各种账证、账薄、账表的核对,业务活动的事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及反馈,以及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报。5)稽核监督系统,包括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专项的稽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内部、外部案件的发生。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督促各项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完善“十项机制”,即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相互制约机制;严格授权机制;审批管理机制;资产质量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有效奖罚机制;岗位行为规范机制;监测防范机制;检查监督机1.转换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以增强地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后劲,从而为地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1)优化地方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如前所述,现有的股权结构使地方政府的干预合法第一,增加非国有企业股份和个人股的比重,使地方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和结构多元化。第二,成立地方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类似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替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使在地方性银行的国有股权益,依法取得剩余索取权。
(2)制定各种优惠措施甚至立法推动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应对各种风险。地方政府的指导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应发挥其政策指导的积极作用。按照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发挥地方政府在倡导地方经济良性循环中的作用,维持地方金融的稳定,建立一个有利于地方商业银行良性循环的环境。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支持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
2.建立和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政策,从外部对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防范施加压力。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需要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披露这类信息是银行的责任。特别是风险较高的银行,具有隐瞒或修改信息的动机。尽一切努力使市场给与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压力来披露可靠的信息对于防范银行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2)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政策。使问题严重的银行退出对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是至关重要的。银行的市场退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监管行为来实现。银行的退出应发挥官方机制的作用,由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或政府部门组织进行,有序的银行倒闭应当视为对其他银行管理者的一种强有力提示。对强有力的退出政策,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一般不要轻易使风险银行进人破产清算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早期官方监管性干预的排斥。
一、IT治理与风险管理
IT治理是一种引导和控制企业各种关系和流程的结构,确保组织拥有适当的结构、政策、工作职责、运营管理机制和监督实务,以达到公司治理中对IT方面的要求,旨在通过平衡信息技术及其流程中的风险和收益,增加价值,以实现企业目标。IT治理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相关的IT治理流程则可确保企业IT目标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并可持续发展。因此,IT治理必须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使IT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公司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
IT治理领域中,首重策略、组织架构、政策与内部流程。控制风险、绩效评量与提供价值则为组织架构中关注的焦点。同时,IT治理牵涉的范畴,包含:IT服务提供、IT服务支援、营运业务展望、基础建设管理与应用管理。其不同视角的IT治理作用如下表。
保证所有的缺陷都已被控制所覆盖利用风险控制与审计策略管理IT风险,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清晰了解企业对风险的态度,了解合规性要求,将风险管理的职责嵌入组织架构设计中,围绕信息化战略目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二、IT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IT治理的IT风险管理需要执行一整套风险管理程序,必须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规避与应对、风险监控等流程并严格执行。从操作层面上分析,IT风险管理中对IT风险的控制与审计是风险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IT控制
IT控制就是在治理结构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为了保证组织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等情况下评估风险并设计、实施和持续监督控制措施。可以看出IT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监控的控制环境使组织风险可识别、可控、可管理。
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风险无法彻底消除,仅能降低、控制与移转,对于残余风险,企业需自行审视可接受的程度。然而,在进行风险控制活动前,需先进行风险评估,对于潜在影响的弱点与威胁胪列出来,并分析评估矫正的优先程序,然后再针对风险,设计有关的预防性、检查性与纠正性的控制。控制的设计,应该就风险评估后的结果,因此,完整的风险评估作业,是极为重要的,不好的风险评估会影响后续控制设计,甚至于控制执行的落实程度。当控制设计完成后,需再次检视相对应的管理政策与办法是否足够满足控制的目标,倘若现有管理政策文件无法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应立即进行增修作业,务必达到与现有作业机制一致的目标。
随着组织的发展对IT的依赖日趋明显,内部原有业务和管理风险特征由于信息系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而出现了变化,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增加,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管理层应从基本的内部控制环境着手建置,从一般信息技术控制环境到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环境,其中应思考系统控制与人工控制紧密结合的协调性与完整性。
(二)IT审计
IT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的过程,主要是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性、有效率利用组织的资源、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地过程。
IT审计是监视和评审IT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从组织整体业务风险的角度,对实施和运行的控制措施进行持续监控,以管理组织的业务风险。
IT审计可以作为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要求的控制手段,可以证明管理层建立并维护了恰当的内控措施;可以提供证据说明业务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可以证明具备合法权限的人正确访问数据;可以提供报警和审计报告确保管理层知道重大信息和任何变更;IT审计可以围绕数据提供报告用于合规性评估,降低遵从成本。作为组织IT风险控制的最后防线,IT审计为组织进行风险防范,提高设计正确性和加强应用的管理控制提供建议。
(三)IT治理、IT控制与IT审计之间的联系
IT治理是为组织建立一个长效的均衡的治理结构,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保证组织获益。均衡的环境在满足组织外部约束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股东收益、满足客户要求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条件下不断调整变化而达到的,因此IT治理侧重于宏观决策方面,要做哪些事,由谁来做这些事,以及如何建立决策机制、如何进行有效监控等。
IT控制就是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为了保证组织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等情况下评估风险并设计、实施和持续监督控制措施。可以看出IT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监控的控制环境使组织风险可识别、可控、可管理。IT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的过程,主要目标就是对组织实施的风险管理环境和控制环境的保证措施进行识别和评估,判断管理层关于控制的声明是否是可靠的,所以审计必须保持其独立性,以第三方客观的立场进行检查和评价。
IT治理、IT控制以及IT审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的关注点在于风险与保证。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组织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保证,主要来自一系列相互依存的控制政策与程序,以及评价控制有效性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证明控制是连续和充分的。IT治理要明确目标与方向,为IT控制环境与活动设定明确的目标。IT控制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弹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对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意外事件。IT审计是获取与IT控制和保证措施相关的证据,评估IT控制的有效性、评价IT绩效及IT战略与业务目标的符合程度。
IT治理必须在风险与利益之间找到均衡,通过IT审计不断促进调整IT控制环境,使组织在风险可识别、可控、可管理的环境下保证组织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IT风险控制与审计实务
(一)组织框架
企业IT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应当从“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面设立风险管理职能,并辅以审计监督机制。
决策机构,通常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形式,行使风险管理的决策、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批准等职能。
管理机构通常为设置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的职能机构,如风险管理部,是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部门,负责根据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协调各执行机构的关系,推动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
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的执行是由信息技术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等涉及到IT及其安全运作的部门具体实施,尤其是信息技术部门承担大部分的IT风险管理政策、技术的实施。
IT审计部门作为IT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审计部门,负责检查、评估企业IT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组织与实施的有效性,并提出管理建议。
(二)IT控制与审计规范
企业IT控制规范可以参考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建立有效的IT内部控制框架内,从公司内部控制层面、信息技术整体层面、业务流程层面等建立控制规范。企业IT控制以风险为导向,规范企业组织结构、明确岗位权利责任分配,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度,提升企业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通过风险评估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评价和改进,最终建立配套信息系统,实现内控体系的信息化落地。从风险的角度去审视内部控制有没有做好;通过对绩效指标的监控去实时检测有没有风险发生,然后再去找到企业的缺陷漏洞;最后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个体系落地执行。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控制层面上,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是合理规避IT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IT审计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标准、规范,并提供可供参考的IT审计指南与实施细则。企业IT审计应当在内部审计总体框架下开展,在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时要体现信息化条件下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制定有关IT审计的规范与要求,必要时可进一步制定IT审计工作规范。
IT审计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求,参考各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吸收国家审计机关的制度与操作指南,可以从IT整体控制审计、应用控制审计两个方面编制实施细则。
1.IT整体控制审计——确保程序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确保信息系统良好运行。审计内容包括IT基础设施、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变更控制、网络安全控制、访问控制等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应用系统的控制。
2.应用控制审计——应用控制与特定的应用程序有关,设计应用控制是为了应对威胁应用系统的潜在风险,确保应用系统处理数据的有效正确而实施的控制。应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业务流程控制审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审计,提供业务信息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可用性保证。
此外,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应当在充分考虑风险管理与审计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审计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IT审计服务于企业治理与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价值增值。
四、小结
1.1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产业涉及动物家禽的畜养繁殖,所以跟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气候的变化、牧草的生长、疾病的传播、水质的好坏等自然条件都会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而这些自然风险具有不规律性的特点,难以提前预防,而且多变,很容易对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养殖专业户一定要在生产劳作时采取措施,降低其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影响。
1.2市场风险
市场是养殖户能够把产品化作经济效益的枢纽,而好的市场环境能够给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市场环境往往是多变的,且这种变化呈现不规律性和忽然性。养殖业是一个长周期的生产过程,相对于市场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养殖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不能储存,这就导致养殖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是被动的、薄弱的。市场对于养殖户的影响是致命的。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爆发式发展,国内涌现出大量养殖企业及相关加工、销售企业。各个环节层层分拨利润,并且都存在激烈竞争。这又使市场风险愈演愈烈。但是这种层层市场风险最终的承担者还是位于产品链底端的产品供应者———养殖户[2]。
1.3技术风险
养殖户的知识储备能够为养殖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况。如果养殖户知识储备不足,很可能在饲养过程中因管理不当或不能及时应对突况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改良畜牧养殖品种,现阶段研究室都在用基因改良蛋鸡、生猪和奶牛基因,使其抗病毒能力增强,产蛋、产肉、产奶能力更强,能够很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养殖个体户都是农民,具有知识弱势,而且学习接受能力差,知识面窄,这为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抵御风险造成障碍。而现在养殖业飞速发展,很多养殖户都是入行1~2年的新手,知识储备差,提升养殖技术,抵御技术风险迫在眉睫。除了以上3点,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国家政策对养殖行业的影响,养殖户面临的资金周转问题等,这些都会对养殖户的正常运营构成威胁。
2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
现阶段,养殖户介入养殖行业完全是追逐利润的市场行为,开始生产活动之前必然会有一个风险评估。但是,由于养殖户知识水平有限,局限于眼界问题,往往不能发现一些潜在风险。以至于在介入养殖业之后,往往会心生退意,在生产过程中三心二意,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农户在决定投资之前,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各种因素有一个基本判断,再结合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做出决策。并且在入行后,应有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
2.1加强知识储备,科学化管理
经过以上分析,必须认识到养殖业风险是多变的、复杂的、隐蔽的。养殖户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自身内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用心去经营农场,不能认为养殖只是简单地喂食打扫。要注意家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注意食物配比、温度变化、季节性流行病等。随时注意观察家畜的健康状况,产奶产蛋质量。要注意养殖栏舍的布局合理,通风条件等。从自身做起,避免因自身不足造成的损失[3]。
2.2建立风险应急措施
养殖户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贯穿始终,无法避免。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养殖户需建立应急防范措施。例如,定期接种疫苗,防治疾病传染;主动配合当地畜牧部门,推行畜牧疾病防治措施;与当地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抵御经济风险等等。
2.3政府引导建立预防机制
畜牧养殖是关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行业,政府应担当引导角色。例如,在土地批准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优惠;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农民需要的生产知识宣传到户;组织当地企业形成行业协会,互相交流经验等。
3结语
关键词: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引言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问题是我国保险理论界近几年来一直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从现有的文献和论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扩大我国投资渠道等方面,而对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还比较少。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譬如保费收入递增的压力、产品创新的压力、行业竞争的压力以及适当财务结构的压力等,这些压力都迫使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资金的运用,期望通过保险资产业务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来缓解这些压力。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有一般性资金运用的风险,还包括有基于保险资金自身特殊属性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资金运用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保险资金的运用如何实现预期的目标,如何分散风险、选择投资工具、如何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如何制定,采取什么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控制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收益率并有效地防范风险,是目前中国保险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在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后可以在更多的投资品种间进行资金配置,但在具体配置资产时,保险公司既要充分考虑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和期限结构因素、各类投资品种是否符合保险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的要求,还要考虑监管层对最低偿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分析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时应特别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寿险和非寿险资金期限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投资选择。财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大都在1-2年;而寿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人身险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可以长达20-30年。由于各类保险准备金均为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在将这类资金进行投资时风险控制相当重要,而资金期限结构上的差别将导致财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流动性,寿险公司更注重投资品种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由此产生不同的投资选择。
第二,国内保险市场快速增长产生的新增保费足以解决保险公司流动性需求。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角度看,基于对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的判断,每年不断增长的保费收入将能够满足当年保险赔付和给付的资金需求以及营运费用的支出需要,而以各类准备金形式存在的保险资金需要寻找安全的增值空间,以应对保险金未来集中给付的高峰。
第三,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与社保基金和QFII基金相比,保险资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盈利的要求处于它们两者之间,在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会综合考虑银行存款、企业债券、基金、流通股股票、可转债等不同投资品种间的平衡。随着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销售份额的不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投保人和保险人对股票市场运行周期的判断,保险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将相应提高。
第四,保险资金的盈利模式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保险资金可介入的品种除了常规的流通A股、可转债之外,还将介入非流通股的投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可供保险资金选择的余地仍将不断扩大。目前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规定将成为这部法规的核心要点。
三、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的管理控制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委托专业机构运作;三是在保险公司内设资金运用部门。不论是采用哪种模式,保险公司都是资金运用的决策者和风险承担者,也是进行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保证资金的运作安全,应有效的安排组织结构、内控制度、管理系统与和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涉及的机构和部门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室、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监督等诸多机构和部门。这些机构和部门职责分工不一样,其协调运作是做出科学投资决策的机制保障。如董事会的职责有负责制定资金运用的总体政策,设定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选择投资模式,决定重大的投资交易,审查投资的组合,审定投资效益评估办法等,总经理室的职责是根据董事会决定的总体政策,负责研究制定具体的经营规定和操作程序,包括多种投资组合的数量和质量比例、制定风险管理人员守则和职责、风险管理评估办法等,内部审计的职责是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独立对所有的投资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公司内部控制和运营制度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分析市场情况和风险要素变化,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研究化解风险的措施,风险监督部门的职责是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及时、全面、详细地了解资金运用单位和部门对董事会的投资策略、目标达成与实施过程,投资人员的从业资格和整体素质以及胜任工作情况等。
2、制定严密的内控制度
资金运用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操作程序复杂,环节多,涉及面广,人员多,风险大。所以有必要沿着控制风险这条主线,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这些制度必须涵盖所有的投资领域、投资品种、投资工具及运作的每个环节和岗位;另一方面,使每个人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所有的投资活动都得到有效的监督、符合既定的程序,保证公司董事会制定的投资策略和目标顺利实现。
3、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公司要有发达的信息网络,对外要与国内外各个资本、债券、货币市场连接,让有关人员随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对内要与董事、总经理室成员、风险管理、审计、监督、财务、业务部门联接,在系统中及时录入各种业务发生情况。这些信息要足以为决策者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为管理者提供及时详实的分析数据,为监督者提供全面的全科目资料,为投资操作者提供信息平台,同时真实记录交易情况,使准确信息在公司各个机构和部门之间充分交流。
4、建立公司评估考核和风险预警体系
在资金运用的全过程中,有几组指标评估办法是保险公司必须关注和建立的,比如风险评估和监控,资金流动性考核评估、资产负债匹配评估、风险要素评估、资金运用效益评估等。此外,还要健全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包括总体及各个投资领域、品种和工具的风险预警,使投资活动都纳入风险管控制度框架内,使公司经营审慎和稳健。
四、加强保险资金运行的监管建议
1、为保险资金运用营造好的法制环境
一是修改《保险法》,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并留有一定空间。二是对业已批准办理的业务,抓紧补充制定各项规章,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等。三是对保险投资高管人员、具体操作人员规定资格条件;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交易对象限定基本信用等级标准;确定资产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的职责和标准。四是在拓展投资模式,开放投资领域,增加投资品种和工具之前,要有较长时间的酝酿期,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反复讨论、论证,必要时还可听证,听取多方面意见,制定监管法规规章。
2、对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划定
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并不意味着不限制范围,全方位地放开。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结合保险业经营风险的特殊性,按照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要求,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和范围。可考虑放宽以下限制:一是放宽现有投资品种的比例控制,可考虑进一步放宽购买企业债券的限制和提高投资股市的比例。二是可在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和实业投资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对水、电、交通、通讯、能源等的投资。三是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办理贷款业务。四是放开与金融机构相互持股的限制,进行股权投资。五是适度允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使保险公司通过套期保值有效规避风险等。放开保险投资渠道要循序渐进,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成熟一点放开一点,避免以往那种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状况出现。注意防范保险风险,坚决杜绝因投资不当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利益。除此之外,对流动性差、风险较高的非上市股票和非质押贷款应予禁止,同时还应禁止对衍生金融产品的投机性投资。
3、按投资比例监管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公众对保险的需求加大,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保险险种和产品急剧增多。这些产品因其性质、特点、责任周期、成本效益不一样,具体体现在承担责任的时间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效益有好有差。相应地,用各种产品所形成的保费收入进行投资,其投资渠道、方式、期限等也应有所区别。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营运欠规范,资本市场不成熟,资金运用渠道不畅。借鉴国外的监管经验与运营惯例,应选择谨慎经营和监管,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上进行具体的严格的比例限制。一方面,应对一些投资类别规定最高比例限制,如对企业债券现行规定不高于20%的投资;投资次级债不超过总资产的8%;直接投资流通股的资金不超过总资产(不含万能和投连产品)的5%等。将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后,对项目投资、质押借款、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境外投资等同样也要进行比例监管。另一方面,对单项的投资也要有严格的比例限制。如投资一家银行发行的次级债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1%;投资一期次级债的比例不得超过该期发行量的20%;投资单一股流通股票按成本价格计算不超过保险资金可投资股票的资产的10%;购买同一公司的债券,投资单个项目的比例,以及对个人贷款等要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资金存放在单家银行的比例也要受比例限制,等等。总之通过投资比例限制,可以调整高风险和低风险投资结构,选择盈利性大、流动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不同投资方式进行组合,使投资组合更趋优化。当然,投资比例限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市场变化及需求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史锦华、贾香萍:保险资金入市的效应分析及其风险管理[J].保险世界,2006(1).
[2]刘新立: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及风险管理[J].财经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