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教学方法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方法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方法的理论

第1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质量。一堂好课的关键在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讲授法

使用讲授法时要善于进行改革,可以形象地导入,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环节构成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究的教与学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不是教师在讲授中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项目教学法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法宝。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确定项目、项目教学准备、项目实施及项目成果的提交与评价几个阶段。

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基础知识薄弱,理论学习能力稍差,而且逆反心理较重,但是他们一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性一般都较高,并且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项目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为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即最佳化)。当问题较为复杂时,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所设计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驱动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讨论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讨论法优点在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各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讨论式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工作的焦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所以应用讨论法的教学内容不能太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定要明确。在讨论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发言,稍有不正确,就加以批评,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那么长此下去,每天一两个学生被“打倒”,不久之后,全班学生可能就很少还有人举手发言了。所以,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做“正确”或“不正确”的评论,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发言做比较性评价,要对每一位愿意发言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04).

第2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55-0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领头学科,近代医学发展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因此,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生物化学的学习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这门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笔者通过对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咨询和调查,以及几年来自己的教学体会,深知生物化学同样也是一门抽象难懂、知识点繁杂、课时不足、理论到实践转化欠缺的课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将抽象繁复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的综合、合理运用就成为重中之重。

传统的生化教学方法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学方法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需要针对生化不同板块合理选择、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合一,学以致用”。笔者通过几年的研究学习,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设计和实施,归纳精简了四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生化理论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一、问题引导法(PBL教学法)

与传统的LBL教学法不同,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基于授课的学习),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即“反客为主”,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即“改教为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多采用“提出问题―思考自学―归纳总结―理论升华―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酶这一单元的学习,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吃馒头,为什么会咀嚼出甜味?”――“麦芽糖”。“麦芽糖哪里来的,我们口腔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吗?”――“唾液淀粉酶”。“它有什么作用?你还知道我们身体里的其他酶吗?性质是什么?”――学生思考自学。“我们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用开水、冷水、温水,哪种洗衣效果更好?”――“哪些条件影响酶”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问题引导法教学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例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根据学生临床知识面窄,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到医学专业的案例教学,主要以典型的病例为基础,通过对病案的学习、讨论、总结,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以后的临床工作。鲜活的案例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以疾病案例作为载体,以情境贯穿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书面与临床相结合的理想效果,学习生化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生物化学可供选择的案例有很多,关键是合理选择。例如:讲解蛋白质的重要性,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可以选择“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横行”的经典案例;在讲解蛋白质含量恒定时,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凯氏定氮法的优缺点,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同时增强人文关怀情感。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生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糖代谢是学生首先接触的,本单元反应极多且复杂,一味按照课件复述反应过程,效果可想而知。这时可引入精选案例。比如临床十分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其中一个成因是乳酸堆积造成,可引导学生讨论乳酸如何产生,产生的途径,及减少乳酸的方法,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糖酵解、糖异生等相关内容,再辅以案例糖尿病的特征“三多一少”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充满乐趣,并且感觉学而有用。再如脂代谢,提出问题“为什么都说肉类中,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类尤其是深海鱼为什么营养价值高?引出案例“沿海地区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内地”,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去书本中寻找答案。在讲解血浆脂蛋白代谢时,首先提出目前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中致命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讲解这种病理变化的概念,多由脂肪代谢紊乱引起,根据这些知识可以把胆固醇代谢与血浆脂蛋白代谢联系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空洞乏味。

类似案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通常和问题引导结合使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同时,化难为易,实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最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

三、比喻教学法

顾名思义,比喻法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是释疑解惑的常用方法,看似简单普通的教学方法,却也是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生化难点教学时,善于运用恰当的比喻,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解蛋白质合成时,可以将其比喻为一项建筑工程,需要建筑图纸、原料、建筑工地和运输车队等,蛋白质的合成也需要图纸―mRNA模板,原料―20种氨基酸,建筑工地―核糖体大小亚基,运输车队―tRNA,盖成毛坯房后还要经过装修才能入住,也就是蛋白质合成后期的加工修饰之后才具备生物学功能。通过这个比喻,学生对于抽象的蛋白质合成过程有了形象的理解,对于它们发挥的作用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再如,酶单元讲解酶的诱导契合假说时,可以用夫妻的结合过程解释,两个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影响,为对方改变才能走到一起,而酶与底物结合过程中也需要相互影响、相互诱导,进而变形契合,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而讲授酶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催化效率是大大降低反应活化能时,可以用学生经历的高考为例。比如目标是北大,那么肯定要头悬梁锥刺股,挑灯苦读才有可能考取,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大大降低北大分数线,这样就可以轻松过关。而加入酶的反应就像是大大降低了入学门槛,简单省力。类似的比喻教学法还有很多,只要善于总结发现,运用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触类旁通的奇效。

四、多媒体和板书结合教学法

当前,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由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决定的。将生物化学抽象、繁杂的内容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加以表现,简化课堂程序,缩短传授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尤其对于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复杂程序,例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蛋白质合成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简单、清晰、直观地把晦涩难懂的反应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记忆,这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讲授无法办到的。多媒体授课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在精力高度集中时接受不了,没有消化吸收的时间,以至于跟不上进度,慢慢地丧失兴趣。因此,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点”到为止,留出消化时间。在多媒体广泛应用的时代,并不意味着传统板书教学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多媒体教学必须要结合传统板书才能相辅相成。板书教学速度慢,但能引起学生注意力,重点一目了然,学生的思路会随着板书的内容逐渐铺开,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配合适当的板书设计,会使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理解更透彻,更利于生化知识的传授。

综上所述,在生化理论教学中,以典型疾病案例为载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目的明确的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以鲜明直观的比喻法化繁为简,轻松理解,配合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一看就懂的特点,使生物化学教学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无定论,学无定法”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灵活掌握,有机结合,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理论联系实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知识的适用、实用为原则,提高生化理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牢固系统的掌握生化理论知识,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车龙浩.生物化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08.

[2]肖建勇.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2).

第3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基础免疫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87-02

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伴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而获得了迅猛发展。现代免疫学技术更是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研究领域,不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研究,都离不开免疫学。目前,医学免疫学已成为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但是,免疫学在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对于初次接触的大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该学科的教学工作来说,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以培养临床医生为主的基础医学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既介绍现代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又能适应医学本科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在授课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更有效地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免疫学理论教学水平和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免疫学理论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1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画面、语言、文字,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扩大了知识面,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书本知识由一个个僵硬的条条框框,变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而相关知识量大的矛盾。因此,优秀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展示个性化的教学思想,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1]。例如,在讲授免疫应答一章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将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和双信号活化的机制通过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给大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一张张挂图或单纯的讲解来授课,一方面学生感到不容易理解,很困惑;另一方面教师也感到讲起来实在不易,很是头疼。双方对此都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仍不可避免地有其薄弱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切合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首先,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教师应该保持下来。一个成功的教师应以其为人师表的人格和诙谐风趣的讲解来打动、感染、吸引学生,通过师生间的情绪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切不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像一个电影放映员一样,站在电脑旁,机械地操纵机器,毫无生气,使整个课堂了无趣味,而是应该站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交流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向内容的纵深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教学内容的轨道,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其次,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以完整的理论讲稿为基础,应使授课内容精炼,文字简洁明了,千万不能不加选择地什么都放,让学生抓不住主次,把握不清重点,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定要力求简洁,一切图片、动画、音乐、视频效果及各种链接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任何手段的应用都要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否为依据,决不能只图好看,把大量的图片不分主次地乱放一气,单纯追求视觉效果,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散学生注意力。

2 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它有助于揭示事物间的相同、相反、相异等特征,加深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较法还可以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寓学习于娱乐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可以将超敏反应和免疫耐受放在一起讲,前者是免疫应答过强;而后者是对抗原刺激表现为“不应答”,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通过对两者异同点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病例分析法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有密切联系的学科,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基础免疫学理论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其知识环环相扣、难以理解,运用病例分析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同时病例本身又是对教材的说明和补充,病例具有鲜活的真实性,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病例分析,会对学生产生强化和巩固基本知识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病例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描述客观准确,结构严谨,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同时注意病例的真实性。其次,注意病例的难易程度,在开始阶段可选择一些简单病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病例的兴趣。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可选择一些有难度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习。

4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简称PBL教学法,产生于60年代中期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后来此教学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广应用,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法之一[2]。上世纪80年代,PBL教学法引入我国医学院校。免疫学是医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又是后续课程如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等的相关理论基础,且与临床联系密切,在免疫学的部分章节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医学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片面强调知识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法强调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3]。教师并不是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适时适当地提出质疑并讲解,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在教学“肿瘤免疫”一节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肿瘤患者体内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围绕该问题可以引出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同时回顾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学习过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基础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围绕免疫学抽象性、系统性和临床应用性的知识体系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搞好基础免疫学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南克勉,吕少文.多媒体技术在医学CAI课件中应用特性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学技术,2002,16(4):226-228.

[2]Chris S.Problem-based learning[J].Bioch Edu,2000,28(3):143.

第4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理论课 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应用型高校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应该是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而专业程度高的三个标志都与专业理论有关,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课程计划中,专业理论课程占有很大比例和很重要的位置,其中主干课程就有十多门。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通常感觉到“枯燥”、“乏味”、“没意思”。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缘于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少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学生深感疲乏。面对此现状,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氛围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之间创建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同伴关系,以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民主化的学习氛围、灵活的教学形式、适时的设问,以及恰当的语言、手势、眼神、动作等体态语言对于沟通师生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起到重要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此,我们须积极探索与综合运用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体验性、研讨性、合作性、探究性及广泛对话式学习特点的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小组合作研讨式教学法、整合教学法、多感官教学法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等,实现课程的多元化目标。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寻求示范的意义,保持内容与形式之间必要的张力,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会学”、“愿学”、“乐学”。理论课程自身系统性、知识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枯燥和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及课程自身特性,可以把内容尽量用可视化的、可操作化的、可感知的方式体现出来,某些限于条件、时间、空间等因素无法做到的,可以采取视频、音频、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的生活和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教学手段不仅仅限于课本、卡片、黑板等传统形式,如幻灯、投影、电子白板等也已普遍进入课堂。翻转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利用biogs、wikis等工具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Moodle等学习平台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困难,给予帮助,并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做好学生记录,以便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利用“翻转课堂”,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将不再是主导课堂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勇敢大胆地尝试创新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模式、套路,要有每个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如一种新的课程组织形式“翻转课堂”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将课堂内与课堂外师生的、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课外时间从过去让学生做作业“翻转”为现在让学生在线或线下自学或者协作学习教师预录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学习疑虑提问;课堂内的时间从过去由教师讲授知识“翻转”变为现在由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或进行问题答疑。从而将课堂主导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以问题或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学习。这种课程真正做到了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的课堂里、校园内。如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有句名言:“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加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因此,应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努力为他们创设多样化的实际锻炼机会和条件。如在学习中加强专业理论课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开展与专业学习相配套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调研,创造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参考文献:

[1]邓三英.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整合的构想.怀化学院学报,2013.1.

[2]关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5).

第5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篮球教学方法

一、前言

建构主义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21世纪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篮球教学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其目的也不仅在于增强体质,还把提高个人篮球素质和技术作为目标,促使学校体育篮球教学有个新的发展。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观开始成为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自我组织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具备认知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建构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三、用建构主义学习思想指导篮球教学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所以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从而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形成演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

现在传统篮球教学方法主要是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时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及新的课程理念,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具体模式为:播放技术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协商问题师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练习拍摄比较技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协商问题师生讨论问题学生进行练习成绩测验再改技术技术考核。以下就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下建构主义下篮球教学的方法应该注意到的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篮球教学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乔纳森的观点,现实(reality)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变“ 以教师为中心”为“ 以学生为中心”。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不要大面积地停止练习进行个别错误的纠正,要使学生的练习有连贯性,保证练习效果。例如在进行肩上单手投篮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教师给予不同的指导区别对待。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多数教师认为使用操作活动就代表在进行一种建构主义教学,因为学生遵照教师设定材料所进行的活动被认为是学生在建构知识“然而学生即使积极地参与有意义情景活动并不能保证学生会获得他们渴望得到的理解。”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篮球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例如,在进行篮球传球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进行练习。通过学生一段时间的练习,让学生总结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再对学生传球方向不准确和传球力量不足等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引起学生下一步练习时的注意。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传球方式,如单手传球、背后传球、倒地传球等,以引起他们对学习传球的兴趣,加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运用不同的传球方式,融入战术体系。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十分重要作用。而交流则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小组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研究不同技战术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小组内篮球水平很快的提高。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在篮球教学的具体操作中,首先,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看各种掩护配合在比赛中成功运用的录像,每一种掩护配合的录像至少放映三遍,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掩护知识的运动表象。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如掩护配合的时机、掩护后的跟进切入或拉开接球投篮等,教师应给予讲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 掩护的定义,掩护的分类,掩护的目的和作用,掩护时的要求等。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掩护配合知识的建构情况,组织他们分组进行练习。对出现错误的同学,教师可让其参照录像重新建构掩护知识的正确运动表象。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空洞的、单向的学习变为富有刺激性的互动性学习。学生在个人经验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在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学习中去感受和体会,进而主动地去思考,从而建构起关于“掩护”的知识结构。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说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篮球教学中的重要。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能在该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好地教学效果。”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篮球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诸要素只有通过结构才能组成一个整体,课堂结构越合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越协调,课堂教学就越会进入最佳境界,为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构建教学模式要从整体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出发,要把技术和战术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去建立学科的知识整体结构,要注意学科知识、方法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同化与顺应过程较难发生,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在篮球教学中应该进行篮球文化背景和并辅助多媒体资料的观看,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篮球知识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课堂学习的集体性优势,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多变的学习模式中,组织学生充分展现各自的学习策略,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调整和应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真正做到取长补短。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应在平等的相互学习的平台上,建立和谐、尊重、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我们要把传统的传授动作要领,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启发为主、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使学生自己发现动作要领,找出运动规律,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四、结论

本文通过参考各类文献,建构主义在篮球教学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并有着广阔研究前景的课题。相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而言,对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积极的设想。在建构主义篮球教学方法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设计的重点更注重如何通过设计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篮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篮球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挖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严鸣.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2):62-63.

[4]刘儒德.建构主义教学观[J].小学课例教研,2008,(2):41.

[5]王鸿.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与职业,2008,(11):52-55.

[6]姚绍金.安徽省中学篮球教学现状之浅析[J].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02.41.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245.

第6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听说教学 图示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chema Theory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HE Chuny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still a weak link. Numerous studies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and learners' learning i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per method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learner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schema theory

0 引言

“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王维倩等①将独立学院与普通院校对比分析, 与其他英语技能教学效果相比, 独立学院英语听说教学效果最为缺乏,这不但制约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影响着独立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可见,改进独立学院英语听说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 众多学者研究“图示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从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能力各个角度阐述图示理论的作用。如何在图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和老师的特点,采取更有效的课堂组织法,提高听说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1 独立学院听说教学现状

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独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 我院以工科为主,大多数集中在土木水电专业,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认为毕业后工作中根本不会用英语,少数学生基础太差,对英语有抵触厌烦情绪。绝大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为工具性动机,即通过四级考试拿到学位证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②

我院英语系也是以青年教师为主, 有大部分老师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老师语音规范,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缺乏教学经验,不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老师上听力课就是放录音,对答案,再放录音,从来不做口语练习,很少给学生讲听力策略或者导入西方文化,大多数学生觉得这样上听说课不能得到任何提高。 大一新生非常期望了解一些关于四级考试的知识,但是部分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这个需要,这对于在工具性动机驱使下学英语的学生不能明确方向,常常感到迷茫,会有这样的疑惑:“我在学什么?”“我学这些有什么用?”学生希望教师能够系统的进行语音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纠正发音,讲解生词,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教授听力策略, 适当结合四级题型讲解, 让学生熟悉四级考试听力题型与做题技巧。

2 图式理论指导下英语听说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按照Cook(1989)的观点,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 或“背景知识”。③图式理论强调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 需要将新事物与这些已经存在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和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输入的信息与人脑中的图式相吻合,并且激活图式,才能正确理解新事物。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这一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听说教学。④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我院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在图示理论指导有效改进听说教学的方法。

2.1 有效利用多媒体,合理开展课堂导入

如何把图式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合理开展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然而在独立学院中,导入环节并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乏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无法用完整而正确的英文句子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导入设计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无法吸引学生参与。如何有效利用导入环节帮助学生积累图式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图式呢?

可以将电影引进英语听说课堂。例如,当学习中西方庆祝生日的不同方式时, 教师可以节选美剧“老友记“中的片段, 将其中过生日,收礼物的视频呈现给学生,然后讲解中西文化中接受礼物的不同回应。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编自演中国版和西方版的过生日情景剧,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来进行导入。学生很期望多多了解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差异。 如对待恭维的回应,道歉,称呼语,打招呼方式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从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例如在给学生听有关食物和就餐的材料前,教师可以顺便介绍西方的餐桌礼仪和一些简单的社交技巧。

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话题导入,我院所选教材都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很容易进行导入。 如学习,度假,购物,天气等。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在正式讲课前5至10分钟进行“课堂展示”(Presentation),鼓励学生创造新颖又有趣的课堂展示,90后的学生乐于创造而且多才多艺,通常会带来让老师出乎意料的活动。

2.2 培养英语语音意识,讲授听力策略

要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者要具备比较好的语音基础。 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语言的词汇及语法, 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语音知识, 存在很多语音问题。另外,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只注重记忆词汇的意义,而忽视了对其读音的掌握。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必须重新给学生系统的讲解语音知识。我们需要把语音教学安排在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包括字母、国际音标、基本拼读规则、重读、连读、弱读、失去爆破、语调与节奏等。 我院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学英语听说》也涉及到了一些语音知识的训练,教师不可忽视这一部分。吴兰⑤通过实验表明,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语音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可能会扩大他们的听力词汇量。大一新生非常渴望老师帮助他们纠正发音。而且对于独立学生来说,这一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耐心帮助学生,他们不久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老师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如通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模仿电影精彩对白等丰富的课堂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独立学院学生的动机分析,教师应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新题型,及时调整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熟悉四级新题型,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材料进行归纳比较。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 教师应该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策略。预测可分为听前预测和边听边预测。(2)快速浏览策略。(3)速记策略。(4)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在听听力材料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对话材料让学生做听写练习,多放几遍录音,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学生精听的能力。

2.3 听力为主,口语为辅的课堂活动开展

尽管听说教学中要以说带听,以听促说,通过听说并举改善使用者的交际能力。但是听说并举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很难开展。所以可以利用听前导入和听后巩固开展一些口语练习。如听前可以让学生配合老师编对话,如学习“问路“这一话题,老师可以在放听力材料之前扮演问路者来问学生大学校园里任何一个位置,学生既感觉熟悉的同时又无法用英语清楚的指明方向,这样就激起了他们进行语言输入的兴趣。进行语言输入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常用的句型,鼓励他们将语言输入学到东西的应用到语言输出中,让学生画出校园地图,用英语表明关键位置,然后几人一组编对话,这样起到了强化图示的效果。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3 结语

英语听说教学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大量的精心准备与设计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更应着眼于学生相关图式的积累、构建与激活以争取最大程度实现听说课的优势作用。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教学时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的潜质,鼓励他们多用英语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努力实现老师快乐教英语,学生快乐学英语的理想状态。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图示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编号 2008399)

注释

① 王维倩,顾卫星.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及策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2):130-132.

② 李珍凤.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9):102-103.

③ Cook, G. Discours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第7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BB平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39-0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入门课,并具有哲学化、人文化的特点,导致其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各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中医教学方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现代化中医药人才是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BB平台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中应用的体会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实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叙述性均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这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其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虽然目前多媒体技术也已经引入到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大部分中医院校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没能把多媒体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课堂延伸不够,师生交流受限。由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住房政策的改革,以及社会和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大部分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教师不住在学校,教师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占用很多,这样既消耗了老师们的精力,同时也阻碍了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交流,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对学生平时成绩缺乏监控手段。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普遍采用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两考,即每学期中期的期中考试和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两个成绩按不同比例折合最后的得分记为学生这门课的最终成绩。这种终结性评价的方法不能及时为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困难、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等更加细化的东西,影响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估。

二、BB平台的背景分析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简称BB平台),是一套专门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具备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1)内容资源管理:通过该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内容。(2)在线交流功能: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异步(讨论区)和同步(虚拟教室)等交流工具,以提高学习效果。(3)考核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通过录入原始试题资料生成试题库;创建学生答案的数据统计报告;对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考试等成绩进行综合加权计算,自动生成综合测试分数。(4)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可方便地注册或注销学生团体或个人的信息;通过自动设置讨论板、评定和其他内容区域可在不同学期循环使用课程;跟踪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数,生成统计报告。目前,BB平台已被国内外高等教育院校普遍采用。

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BB平台建设的探索

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BB平台的建设构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中尝试使用BB平台,其建设思路具体可分为课程设计、课程信息平台研发、课程资源建设、平台测试评估等步骤。首先是课程设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计主要是制订中医基础理论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宗旨。具体包括:(1)课程需求分析:采用向任课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的建设重点与风格特色;(2)课程设计:采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设计,包括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3)功能确认:确定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各项功能,如查询检索功能等;(4)方案确认:研究形成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开发方案。其次是信息平台研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研发主要是对课程的网络平台系统进行研发。主要包括:界面设计: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计方案,设计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各级界面;代码编写:根据课程设计和功能,进行程序代码编写与开发;框架搭建:制作功能链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网络平台主体框架;功能完成:完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信息查询、浏览等各项功能。再次是资源建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资源建设即是在BB平台系统上完成教学资源的上传工作。主要包括:资源采集:获取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所需的文、图、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资源整理:对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格式转换;资源上传:按照BB平台设计要求,上传各类教学资源;资源完善:根据教学需要,修改完善教学资源。在设立多维链接的基础上,使重点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简介、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教学大纲、课程文档、教学日历、教学讲稿、多媒体库、课后作业、综合练习、讨论版、外部链接等信息模块。最后是测试评估。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测试评估即对已建好的BB平台系统进行检测,测试其各项功能与技术是否达到方案要求,并对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等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技术检查:从信息技术角度,对BB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内容检查:从专业角度,对BB平台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检查;课程运行:在教学工作中,开展BB平台试运行;验收评估:根据以上检测情况,修改完善BB平台。

3.BB平台应用效果评价。(1)学生反馈教。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兴趣提高,我们教研室进行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BB网络平台建设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多媒体资料更加的丰富多样。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教师课堂使用的幻灯片,也包括相关录像片,某个专题设计的文献资料等,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通过BB平台的建设,使得以往抽象繁杂的理论变成直观易记的视窗,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互动式学习,延伸课堂教学。依托BB平台,98%学生可以在课余以小组或其他协作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基于BB平台的崭新学习方式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如此,BB平台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教师能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也可以通过BB平台给学生留预习、复习作业,并可以随时进行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同时也畅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2)教师反馈。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没有BB平台辅助教学以前,教师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占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测试,甚至答疑也需要占用课上时间,无形当中就挤占了学生的课堂时间。BB平台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课堂只留给教学,而测试和答疑随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既保证了教学进度,也保证了教学质量。(3)及时了解动态,做到因材施教。建立BB平台之后,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通过作业、测试、讨论等环节全面掌握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的建设一方面缓解了课堂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的矛盾,又克服了远程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不足的缺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是我们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这对促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建材.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报,2007,(2810).

[2]何敏媚,曾光,洪宝林.BB平台在卫生经济课程中的运用与评价[J].教育论坛,2011,8(4):114-115.

[3]李冬华,邹志东,段延萍,等.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111-112.

[4]吴嘉瑞,张冰.基于BB平台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5):8-10.

[5]高汝杰,常惟智,赵文静.多媒体技术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信息,2008,25(2):76-78.

[6]陈芳.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5,12(7):971-973.

[7]洪寅.中药学教学内容的深化[J].药学教育,2008,24(1):32-33.

[8]曹岩,郑铮.BB平台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

第8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课堂教学向来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一门课的的课堂教学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聪明的人总是改变方法却从不修改目标,不聪明的人总是改变目标却从不修改方法。成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积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两方面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双边协同活动的结果。现实的场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相对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却经常处在单方面活动的困窘中。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的沟通、撞击、交流和提高的过程。教材、课堂、语言、文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进入了教材,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进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缜密组织把学生带入教学过程,这是下一步“进头脑”的关键环节。素质置换教学法由对教师和学生,或教与学两方面的具体规则构成。探讨这一方法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实施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有六条规则:1.粗略了解教材体系内容,发现难点问题,准备提问提纲。教师在组织每一章教学之前,必须全面掌握这一章的内容及其与各章之间的联系。依据该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简明扼要地阐释本章的基本问题和逻辑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学生对本章内容现有的认识程度,确定疑点、难点。对集中上来的问题加以整理,有选择地按其内在联系排序,回到课堂,以自荐的方式由学生分别认取一题,独立思考,质疑问题。2.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己规划出论理要点。要求W生以所选的问题作为书面作业,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调查搜集选材,观看有关教学片等,写出发言提要,初评分档,再由教师做统筹安排,对每个选题进行典型讲述,展开交流。3.学生自己根据思考发言的习惯,选择陈诉自己观点的方式。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事先设计好阐述自己观点的方式。可以一人演讲,也可多人配合;可在学生座位上直抒己见,也可登上讲台具体演示;可以单凭口述,也可借助教具。教师则要做好主持协调的工作。4.学生自己谋求解疑答惑的腹案。这是本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每一个提纲发表习作的学生都要有所准备,对同学即兴提出的各种置疑进行说理的解释和答辩,最后由教师接着作答。鼓励勤于思考,敢于说话的学生,借助课堂教学条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经受锻炼。5.小结、要求学生讲完自己的论题后,一定要认真听取同学和教师的讲评,做好小结工作。明确自己所阐述的道理,哪些是应当肯定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或更正的,写出心得体会。6.以提高能力为导向完成素质置换。本教学法面对全体学生。已完成了从认题到小结各环节工作的学生,仅仅是开了一个头。这部分学生还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继续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协助其他同学研究和探讨问题的同时,使自己得到再提高通过这一过程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和印象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思想,提出问题,阐明观点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实施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归纳起来是以下六条:1.客观看待时下高职学生的生源实际。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实际决定了,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多下功夫。这是给教师们提出的一道难题,这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不能回避的问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应用的观点讲清实际问题,学生们就欢迎,反之,就听不进去。他们的知识面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决定了他们需要的是必须切合实际讲授政治理论课而不是空谈。3.正面积极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影响因子。同一课堂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中,从他们对理论课学习的态度和表现看,总可以分出哪些是积极的、居中的和较差的几种情况。两个少数,一个多数。积极的这个少数是学生中在本教学法的引导下最先进人角色的部分。由于他们的默契配合,课堂上很快就会活跃起来。教师要通过对他们的充分肯定,去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一个很中重要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不断扩大课堂教学的中坚力量。对经常游离于教学以外的少数学生,尤须倾注更多的关怀,以诚相待,找准切人点,促使他们同大家一道活动,提高素质,增长才干。4.答疑解惑,课后随访要及时适时。在课堂上,学生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和耐力是有限的。从教师方面说,一味地只顾自己讲,不给学生施展能力的机会,无异于把学生推出教学过程。这样做,教师以为自己是尽心尽力了,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教师在每讲新课时,都应围绕所讲内容的主题,帮助学生扫清思想上的障碍,鼓励学生,讲清道理,明辨是非。5.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这种教学法丝毫不忽视理论的灌输工作及其作用。它所强调的是这种灌输必须以悉心疏导为先,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条件下进行。而决不是从上课铃响开始一直“灌”到听见下课铃声为止。他们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正常进行工作。抓住一切时机,理直气壮地不屈不挠地传播。6.注意发挥示范作用,人格引领。理论课教师区别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于他们所教给学生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鲜明地表现出来。学生要通过教师的行为,看讲马克思主的人怎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要求学生的,自己首先就要努力去做。而且要做到做好。否则,课上讲一套 ,课下做一套 ,学生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甚而产生或加深对马思主义的误解 ,以至败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誉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体会是如何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论的原则,是一个犯难的问题。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中心内容就是要下苦功夫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只有这个理论才是当代中国最精最管用的。坚持按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要求组织教学,就能说服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只有严格按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要求组织教学,才能深入贯彻党的十以来的一系列思想精神,进一步解决体系概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第9篇:教学方法的理论范文

摘 要 体育舞蹈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非语言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归纳法等科研方法,系统归类体育舞蹈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探讨如何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试图总结它们合理搭配的原则。

关键词 体育舞蹈 非语言性 教学方法

有学者认为:“人类的非语言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和社会现象”。也有学者认为:“人类的非语言行为方式包罗万象,是在各种特定语境中行为和意义的结合体形成的系统,是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一套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方法”。实践证明,体育舞蹈教学课同样存在语言与非语言两大教学手段与方法,由于体育舞蹈属于表演性极强的项目,所以非语言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舞蹈技术课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功能

非语言性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性、真实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等特点,能够实现语言教学法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合理大量的运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有助于轻松掌握动作技术,还有助于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进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体育舞蹈技术课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分类

在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根据人体各器官的不同功能把非语言性教学方法分为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四个部分。

(一)视觉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包括眼、眉、嘴、鼻、颜面肌肉的各种变化以及整个头部的姿势。在教学示范时教师面部表情饱满、热情、积极,使学生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可以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进行技术动作教授的时候,某些学生做出错误动作时,教师的面部表情也要给他们及时的提醒以及暗示,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动作,投入到体育舞蹈正确的学习中去。

2.服饰

学生对教师进入课堂的第一印象是从整体形象开始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师的服饰,服饰是教师外在美的媒介。体育舞蹈教师运用服装的色彩、面料的质地和款式造型“量体裁衣”,形成服装与个人形象、气质之间的和谐,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对体育舞蹈运动的向往与追求。

3.示范

示范法是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中最常用的非语言性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够用错误动作的演示帮助学生克服动作缺点,改进技术动作。它具有灵活简便,针对性强,运用范围广等特点。体育舞蹈造型优美,方位的多变,在教学别重视示范的效应。正确、合理、规范、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向往,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4.手势

手势指的是手、手臂、手指的动作。它是体育舞蹈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技巧,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比如握拳表示鼓励;竖起拇指表示赞扬;摇手表示否定等。教师在运用手势时做到动作干脆利落,清晰明确,不仅能组织调动学生练习,而且能够加强信息强度,有利于教师准确地表达感情和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渲染了课堂气氛。

(二)听觉

1.声音提示

在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双手击掌表示提醒或打节拍来提示学生跟着节拍练习。这种方式比单纯的语言提示更能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和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2.音乐

在体育舞蹈技术课非语言教学方法中听觉部分主要表现在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把握能力。采用体育舞蹈音乐不但提示了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还能够激发练习者的激情,使练习者不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并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三)触觉

1.身体接触性示范

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课堂中在讲解动作技能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提示应该紧张或者放松身体哪个部位以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用语言所表达的部位不是很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而学生通过触摸教师的身体更直接的掌握动作技能。

2.舞伴配合

传统的体育项目大多为个人项目,较少需要双人配合,而体育舞蹈是一项男女配合的运动项目,需要舞伴间非常默契的配合,在难度动作中双方合作要相互信任。这种默契和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练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刻意识到体育舞蹈主要练习形式是舞伴和谐的配合。以全面、多样、直观的方式展现各自的形体美与气质美。

(四)本体感觉

体育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学习技术动作,更要提高学生本体对于艺术美的领悟能力。体育舞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处理、成套动作、情景剧的表现力等的练习,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鉴赏能力,这样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自己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掌握,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舞蹈艺术风格。

三、体育舞蹈技术课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有些技术动作可意会,不要言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体会教师的表情、手势、肢体的各种动作,体会某一动作的技术要领,正确无误地捕捉、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多样性原则

非语言性教学方法作为体育舞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到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的各个领域,因此要注意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教师要随时随地,灵活多样采用各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应只注重某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或采用某一固定的教学模式,那样会使原本充满美感的体育舞蹈课变得枯燥无味。

(三)因材施教原则

体育舞蹈教师在运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体育舞蹈教师在非语言性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必须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程度、身体素质、教学的条件、教材的内容等等来因材施教,课中通过适当、灵活地运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语言性相结合原则

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在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将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最优选择。做到边讲解边示范或口令配合音乐,或边讲解边让学生触摸教师身体紧张或放松部位等等,以提高表达效应,才能使教师的一切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学生。

四、结束语

在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过程中,非语言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是对语言性教学的必要深化和补充,非语言性教学方法是教师一种综合职业能力的表现,它对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非语言性教学方法的内容繁多,类型各异,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应把握一定的原则,特别注意与语言手段的有机结合。通过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非语言性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舞蹈技术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规范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汝田.论非语言行为在体育教学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2004.14(l):92-94.

[2] 向娟.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J].考试.2007(38):147-148.

[3] 左成,等.探析体育院校术科教学非语言教学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