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第1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总结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对构建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牵动着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对此作一些探索。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调研分析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形成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提炼。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通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1.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我们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相关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即1)通用技术模块,2)机械加工模块,3)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4)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1.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识读图和机械控制常识是机制类专业通用的、基础的、必备的能力和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车、钳、铣等)是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基础能力和技术: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是一座由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过渡到数控加工能力的桥梁;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专业能力的标志,集识图、工艺、.刀具、量具、机床、夹具、定位、编程、加工、通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这样就突破了学科的界限,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的学用隔离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1.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主要岗位能力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课程形态是多样化的:有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有培养专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有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型课程;有职业定向教育型课程等等。无论那一种形态的课程,其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紧紧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2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2.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发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

    施于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总结、讨论,并提升理性思考,逐步提高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人才墙养方案,构建了可适用于不同专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下。

    1)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2)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3)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4)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5)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该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开展立体式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注意通过职业分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就业定向性和科学性。

    2)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职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第2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系统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A8,B0-0,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5-0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综观已有文献,绝大多数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特别是李秀林先生曾专门指出,社会有机体的分析重点首先在于“全部社会生活的系统性”。[1]尽管陈志良和杨耕认为,不能“仅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把社会分解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动态-静态、层次-模型等等”,[2]但无疑他们也从反面说明了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论乃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一、系统思想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思想史上看,由圣西门最早提出的近代意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已包含了系统思想的因子。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他的学生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器官”。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有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社会的细胞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是种族或阶级,社会的器官是社区或城市。斯宾塞是“社会有机论”的集大成者,他依照生物有机体有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应地把社会有机体也划分为三个系统:营养系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循环系统是商业阶级,调节系统是政府和工业资本家。但斯宾塞又认为社会是一种“超有机体”。就是说,社会有机体虽然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比较分散与自由,这与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不同,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的存在是为了生物有机体的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存在是为了社会系统中各个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也把社会比作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3]。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为了把社会“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5]。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

由上述可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有机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实践性、系统性和辩证本性形成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决定了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而后者把生物学规律简单移植过来解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这就像用经典物理学原理来解释量子物理学现象一样。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6]但在次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无疑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马克思有着鲜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他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散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7]又说:“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8]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9]可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首要观点。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0]事实上,马克思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蒲鲁东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夸大了观念和理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原因上说,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片面性的。因为,其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劳动的异化。他主张劳动应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人的发展要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要整体地推进。显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又有着鲜明的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目的性。

其次,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性和关联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要素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第一,人口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个前提性要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2]第二,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又一前提性要素。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3]第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决定社会有机体发展和性质的根本性要素,三者有机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核心系统。马克思又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归结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阐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此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还包括语言、教育等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此处,马克思经典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内部自我引发了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并非忽视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复杂性和其他要素的作用。恩格斯晚年曾清醒地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其实,社会有机体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就是“通过渐进分化从低复杂状态向高复杂状态进化而到‘自组织’的系统”[17]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及其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尽管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系统论,但却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对系统的研究在古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系统论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贝塔朗菲本人也坦率承认:“虽然起源不同,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类似则是显而易见的。”[18]

三、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与不间断发展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实践性、人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特性,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19]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上就是以系统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等。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系统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第一,把握社会系统的目的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有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各项建设任务上升到社会整体的高度和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地位和功用,按照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减少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这种片面发展不符合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今后,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整体优化”。

第三,把握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性,自觉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理出一条有序的思路,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有序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充分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对待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用被“左”的思想曲解了的“斗争哲学”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成马克思所展望的那种和谐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

第四,把握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努力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好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制定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着眼社会微观层面的相互联系,又要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层面的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和良性互动。换言之,就是要兼顾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确保社会有机体及其要素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和相互促进。

第五,把握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通过自己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开放性,进而不断从初级、低层次的复杂状态向更高级、更高层次的复杂状态转化。这不是一般地承认运动和发展,而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原因。”[21]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要素,所以三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相互作用又表现出“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动态复杂性,使得社会发展也表现为“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它既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绝对封闭和凝固的体系。中国过去在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改革那些束缚人和禁锢社会的制度,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3][11][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45.294.

[4][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32.32-33.

[5]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43.

[1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55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9.477.

[17][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90.

第3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个环节是职业分析,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任务有清晰的了解。黑龙江职业学院机制专业采用BAG方式进行职业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对核心课程的学做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BAG分析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借助职业分析的方法,将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整理,再将其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而不是关注毕业生在1~10年职业生涯历程的工作经历,这样就导致职业分析时只归纳了学生初级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接近中职或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而不是高职的课程体系。第二,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专业教师试图将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全部解构,将其完全变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既不符合我国高职专业的宽口径定位,也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的现状。最终只会导致课程改革不成功或是只停留在纸面上。基于上述原因,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期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座谈,采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BAG分析法)进行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分析所得数据及专业师资、设备情况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实践专家研讨会在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对黑龙江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分析。在分析调研情况后,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BAG)的方法两次召开了由企业技术主管、高级技术工人等实践专家参加的职业分析研讨会。参加职业分析研讨会的实践专家毕业于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院校,研讨会重点分析归纳企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历程,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性工作任务。

2.2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师实践专家研讨会采集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这些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术和能力;根据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序化出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见图1所示。结合课程性质和学院的软硬件条件将专业技术课程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讲授型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一体化课程。讲授型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不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实验课;一体化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解构与整合,一体化课程突出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职业岗位的国家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为主导的包容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见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公共课12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课7门、拓展课程4门、实践课3门,共计2752学时。

2.3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将原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整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和“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两门课程,采用企业生产的典型零件由浅入深地安排学习情境。在课程运行期间,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用微视频、微文本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70%的时间都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而另外30%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

3总结

基于BAG分析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使专业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较课程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型课程学生的听课效果不理想以及由于硬件条件不足造成的一体化课程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兵.基于BAG分析法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第4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1-4],以能力为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始终贯穿于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也是促进新常态下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高职培养的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未能达到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未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有机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从而未能突出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9]。因此,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职业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28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开设的时间短、起步晚、底子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总体上来说是短缺的[1-4]。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师资团队、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构建和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此,不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导致教师只着重计算机领域知识的教学,缺乏适合学生学习系统性的大数据课程教学计划,忽略了大数据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从培养学生深度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广度问题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9]。

2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思维能力即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从而求得最优解的一种思维能力[5]。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思维能力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即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划分为一种包括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在内的螺旋递推式的计算思维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据科学数学基础、人工智能导论、操作系统、统计学、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大数据编程算法等课程,充分、综合运用管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应用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因此,通过构建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基本过程和基本技能[6],从而具备初步的项目开发经验和能力。2.2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即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将大数据主干课程划分为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范畴,专业骨干课程可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可开设课程包括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这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整体框架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后期以“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为标志的工程能力培养课程开设的前提[5-7]。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侧重于大数据应用框架的部署和理解,课程内容完美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核心能力。2.3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工程能力是指在计算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工作中较为复杂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开发问题的能力。因此,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范畴,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6]。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以工程项目与企业真实案例为驱动,促使学生搭建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框架,细化框架内部细节,集思广益,形成最终的工程项目解决方案,并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中的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课程的核心知识,实施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作业调度、工程维护、代码调错等,从而完美地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7-9]。

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3.1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课程体系,这是大数据专业能力向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纵深发展的延伸性课程,目的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使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的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从而为学生拓展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需要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其主要形式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设置集课程资源、线上线下资源、实践课程资源为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模式[5],并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多样化的线上线下网上教学环境、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以线上线下和任务与项目驱动的实践课程形式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主学习,时时讲解、时时操作。在此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下,按照“计算思维形成→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运用混合式翻转教学方式,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课程内容进行反复教学,实施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大数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3.2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践性、应用性极强,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搭建适当的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重点是学校应根据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需求,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线上线下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入手,构建集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于一体的核心能力培养平台[5-6],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大数据专业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的实训教学;软件条件方面,利用搭建的实训环境,以学生分组协作形式,可以选择并行分布式处理软件Hadoop和Spark,实施大数据预处理、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方面的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3.3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它是围绕学生的工程项目开发能力而设置的。因此,学校应结合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6-9],在每个项目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力求做到课程与岗位能力对接,检验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手段和方法,从而为工程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综合性工程项目类型方面,把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分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合理规划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以便较好地适应工程能力培养的新形势,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考察学生的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力求工程项目开发能力与企业标准对接。3.4创新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培养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一种螺旋递推式的课程体系,它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内在本质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远程协作、虚拟现实、系统仿真、探究式、启发式、逆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1-4],按照“思维培养—应用细化—工程开发”的教学模式,围绕大数据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调整教学细节,合理安排课时,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使得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课程的精髓和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5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良好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工程能力培养[5-9],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取长补短,丰富知识结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为教师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提升教师授课水平。

4结语

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提供了科学的发展平台,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数据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大数据专业人才的不足决定了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但是不足也是动力,也给未来高职大数据专业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宛杨.“职教20条”建设背景下大数据课程体系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170-171,176.

[2]刘建华,胡文瑜,唐郑熠,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科教文汇,2021(2):115-116.

[3]周黎鸣,林英豪,李征,等.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课程建设[J].计算机时代,2021(1):102-105.

[4]马晓磊,霍恩泽.面向“互联网+产学交融”的交通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J].高教学刊,2021(7):86-89.

[5]崔琳,吴孝银,张志伟.面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4):121-122.

[6]戴牡红.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大数据教学研究[J].软件工程,2021,24(1):47-50.

[7]袁利平,杨阳.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5):85-92.

[8]王姝,苏志东.基于能力本位的反向课程设计方法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9):77-82.

第5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70-02

构建符合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及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正是迎合了校企深层合作办学、工学结合等多元办学机制的要求,既让学生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及未来职业发展的相关素质,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近几年木材加工行业无论所有制、管理体制和技术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职业学校木材加工专业的教学现状越来越不适应木材加工业迅速变化的人才需求状况。全国各林业高职院校尝试对木材加工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近5年来在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与飞速发展的木材加工业对高等职业人才需求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需求有相当大差距。因此,高职木材加工专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木材加工行业背景分析

我国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业发展迅猛,一些企业的条件设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是真正能够熟练掌控这些设备的高技能人才极其有限;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常常导致先进的设备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效益,这是也是致使我国木材加工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据统计,我国各类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企业有近7万家,多数为近年来新建企业,且多为独资、合资、集体或私营厂(公司)。这些企业提供的职业岗位共15类80个,从业人员二千余万人,多数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职业教育,难以胜任当前的职业岗位。同时,近几年广西木材加工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之一,是政府推动的重要产业。2010年广西林产总产值达1276亿元,木材加工为407亿元,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预计广西林业产值达2500亿元,其中木材加工业将达到1200亿元,占总产值48%。目前,木材加工企业已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知识密集型,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林业高职院校更应该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合现代木材加工企业人才需求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就是: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灵活性强、专业特色鲜明,适应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办学及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使学生就业后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素质。工作过程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随着木材加工企业的升级换代,经营模式的转变、产品市场定位的变化,原有的木材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已经陈旧过时,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不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木材加工专业课程未进行整体优化。因而,在进行木材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应该建立在对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深入的探讨交流,明确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岗位分布情况,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木材加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可参照图1所示。其中,第一步是行业情况分析;第二步是工作情况分析;第三步是实践专家研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四步是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

三、木材加工行业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为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高职木材加工专业课程体系,课题组深入到广西区内的丰林公司、广西高峰人造板厂、广西新凯骅集团公司、广西东正木业公司、宜州凯立木业、鹿寨通用人造板厂、志光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和区外的北京统一木业、广东维尚家具有限公司、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等大公司进行调研。对其典型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与企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讨论中要求他们把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对工作的态度与认识等内容,详细地描述表达出来。按照人造板企业、家具企业及木制品生产企业适合高职就业的岗位采取了的方法,整合了如表l所示的木材加工典型的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通过对区内外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得出其主要的工作岗位,并对每一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综合;然后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结合专业特点及教学过程特点得出了表2所示的高职木材加工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体系初步框架。其细化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构建研究。

第6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23-03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设立于2002年。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国家示范校建设、2010年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推动下,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养机制,努力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逐步成为了学校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

一、高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一)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链条和岗位群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研,不断总结提升,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得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及内容能真实反映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通过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能达到未来岗位需要,实现顺利就业[1]。

(二)课程体系开发步骤

课程体系开发按着“源于企业,终于企业“的理念,以确保课程体系构建方向的准确性和课程内容的有效性。课程体系开发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区域农产品企业进行调研,确立学生就业岗位群;从分析岗位群入手,收集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单元进行解构、分类和合并,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群;将典型工作任务加载于适当载体(各种农产品)上;一类农产品形成一门课程;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有关技术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必要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条件及措施;开展课程的试点工作;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断改进不足之处。

(三)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在大量的农产品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严格遵循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将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体系的开发具体归纳为“四分析、一体系、一标准、一对接”[2]。四分析为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过程分析;一体系是指理论与实践一体,形成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标准,即按照课程的系统开发理念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一对接是指新的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工种对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力求实现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全程检测,构建出“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3]。课程体系开发流程详见图1。

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组织

好的课程组织形式能够更有效地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组织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要规划整个课程教学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设计方案(资讯、策划、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以及课程中每一模块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组成;在微观层面,要规划课程的每一教学模块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手段达成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二)教材建设

在目前的高职教材中,存在着与岗位对接不明显、与真实企业工作任务对接不明显、与职业标准对接不明显、与企业的检测程序对接不明显、教材难易程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高职教材只有将学科体系教材的优点、企业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机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企业所需技能为重点,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终点,体现高职教学的就业教育本质。

在农产品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中,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总结分析,认真研究国家有关职业标准要求。最终从知识和技能(教材内容)角度,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分为:技术操作能力和化验室管理能力。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初、中、高级技工及技师能力要求,对知识和技能难易度有意识地进行序化,并将两种能力进行糅合,形成“双能力糅合,四层次(初级化验员、中级化验员、高级化验员、技师)递进”的教材开发模型,如图2所示。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摸索出了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网络资源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微生物检测》课程的网络资源库结构为例,该课程主要包含5个平台,即基本信息平台、课程资源平台、课程测试与评价平台、互动交流平台、课程直播平台。课程基本信息平台包括:课程简介、授课模式、考核模式、课程特色、师资队伍、课程标准、实训基地(校内 校外)等模块。课程资源平台包括:网络教材、课件、教案、动画、图片、视频、概念库、图表库、职业标准库、资料下载、趣味文献、技能考评、书目库、相关链接、教学案例等内容。课程测试与评价平台要求在线作答,试题在题库中随机选取,每套题为20道题,每题5分,30分钟内完成,用于单元测试和阶段测试。互动交流平台设置网络留言和在线交流、作业指导等功能。课程直播平台主要功能是适时跟踪课程进展、实时采集课程图片和录像、展示学生作品等,包括课程图片、课程录像、学生作品三个版块。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课程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模式研究、师资建设、基地管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社会资源逐步融入课程和课堂,把专业知识逐步传输给学生,并以课程质量作为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几年,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逐步理清了产业、行业、企业和专业的关系,开发了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专业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7):42-45.

[2]胡克伟,郝生宏,刘翠华,等.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构建[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3-35.

[3]姜平.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24-25.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Inspec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O Sheng-hong

(Liaon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gkou Liaoning 115009, China)

第7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其中要求:要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构建其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到目前,核心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了突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展现学校的个性特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特别是管乐、美术、体育、击剑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逐步建立“领域-学科-模块”的三级课程体系。按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的要求,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管乐合奏、美术写生、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计划纳入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

近年来,各国对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不约而同地转到了关注学生发展上来,以培养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素养、强调传统学科融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已经成了主流趋势。各国专家纷纷制定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成为第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该系统从广泛的跨学科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探讨,确定了一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这也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旨在能够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其离不开与现行教育实践的结合,归根到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n程体系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的重视科学知识体系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主要目标,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是校本课程制定的核心思想。西安育才中学以本地区特色为指导,以传承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了具有独自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1.构建自主成长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实践,构建了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成长课程体系,同时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整合。不断细化和调整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将核心素养理念具体化,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能够实施的教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完美地融合到课程里,力求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2.拓宽学习领域

为了让学生素养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具有关联的若干学习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生活、健康体育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继续开发新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拓宽的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都包含若干门课程,具体见表1。

3.推动课程实施

根据社会需求,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融合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就是一门课程,每天早上有管乐团的同学吹响集合号,同学们整齐集合跑入操场,在独具特色的跑步音乐中开始锻炼身体,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生命成长,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就体现在学生的日常体验中;另外,鼓励适当且大量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还有“我爱我校”书法接力比赛、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校园学生微课堂活动、团报队报展览等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我国的课程建设体系中,校本课程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权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在校本教材研发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不断推进,老师们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建构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开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发思路、理念要不断更新,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同时,内容要更加科学可行,同时要精准地与核心素养对接落实,不断行走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路上。

西安市育才中学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了延安保育精神研究会、校友会的很多帮助,也得到了退休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校本教材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又体现了学校较高的师资水平。当然,校本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评价等。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将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和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8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9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报关 国际货运 课程体系

引言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也更加频繁,对外贸类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办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但通过学生在市场中的实践,发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许多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就不能应用到工作中来,虽然说这和很多的因素有关,但也从中可以看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本文在此根据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一.报关与货运专业原来课程体系的弊端

以前,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而组成,这三个课程没有组成一个整体,而都是单独存在的。学校开设课程没有按顺序安排,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性,课程里面的内容有的重复了,有的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或者教学课堂只注重理论教育,而缺少实践操作。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让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中能学以致用,通过对企业和有关单位的调查和沟通,并分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此提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的新思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1)要让课程体系突出特色

要让本专业突出特色,就先要明确专业的方向,将这个专业重新定位,定位为专业的方法。另外,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都要为本专业的方向服务,这样可以让课程更加实用。

(2)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提高学生报关和国际货运动手能力为主,并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理论知识要适应职业需要,让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适当增设一些实训的课程,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新教学课程要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理、组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化、一体化和能力化。

(3)设置的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

在确立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根据学生从事行业的特点以及职业的需要来进行。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加强专业感,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意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4)实施双证书教育

在课程体系中,要把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岗位证书两者的考试互相结合起来,让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一体化。在设计专业课程时,要让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有关岗位资格证书达互相符合。在设置课程时要和岗位资格证书考试里面的内容互达成一致,而且在开设课程的时间要在考证之前,或者同步进行。这样可以取得更好地效果,让学生参加资格考试时更容易通过。

(5)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和学生专业有关的企业更应该加强合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也让企业的专业工作人员能参加到教学中来,为学生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整体化。

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新课程体系主要构成

经过对社会上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企业调研,构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新的课程体系,也研究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1.职业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特有的工作性质,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把一些岗位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进去。也就是在对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和本专业有关的岗位工作任务作为线索,以本专业岗位工作环境和业务为载体,和行业的实际要求互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在这把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分成三个平台:

(1)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平台

它包括的课程主要有: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等。

(2)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

对职业核心能力学训的课程主要有: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货运和保险、报关理论和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外贸函电以及营销与调查等。

(3)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平台

主要课程包括:商务礼仪与谈判、大学心理健康、专业知识讲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等。

2.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工作过程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特别是一些专业核心的课程内容,更应该突出工作重点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和方法等过程的主要因素。

3.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来制定课程标准

学校可以挑选出一些综合素质比较强的教师多参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讲座,还可以安排教师多参加专业课程知识培训和交流。可以由任课老师和企业派来的兼职教师一起开发和设置课程标准,让课程体系更加具有岗位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其中,任课老师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兼职老师主要负责设计学习意境和工作过程。同时对学习课程的描述、编写教学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学习意境等方法进行多次的交流和讨论,重新编写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和岗位认证三方面互相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上岗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潮流,和时代同步,明确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项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并实施,也为我国的外贸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春梅.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2]吴杨伟,徐国庆.高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双证”教育实践研究[J]老区建设,2010(8).

[3]胡海侠.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探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