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智慧教育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的前景

第1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46-0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立志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学好会计基础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会计证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其中《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较之其他两门考试科目,此科目内容繁杂,专业名词难懂,且考试的重点在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上,是学生考试不易逾越的“坎儿”。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试通过率,是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现状

1.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高职学院的学生多是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属于涉世未深、学习基础较差,基本未接受过法规学习,普遍存在入门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为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仅依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认识上的片面性及欠缺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导致其考试的失败。

2.考试内容的灵活性

今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卷面内容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题量不大,二是考试内容较灵活,虽没有偏题怪题,但答题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可见,命题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考生掌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的水平、减小考试难度,真正达到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教学方式、方法的单调性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法,习惯于“一言堂”,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师生联系不紧密。

4.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需要既懂会计实务,又有法律、金融、税收等财经知识的教师授课,才能驾轻就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理论,而这方面的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还比较缺乏。

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要求,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如何使没有法学和会计基础的学生能在短时期内获得较为突出的成绩,是教学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长期工作。

三 改进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的建议

1.授课内容应全面且紧扣考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授课内容应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侧重对部分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做到点面结合,使学生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具体可根据考试题型,在课程讲授中利用“各章知识结构图示”,围绕“重点、难点”和“历年考题”进行解析,通过“模拟真题”训练等措施,使学生更好地熟悉考试题型、掌握命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结合实战考试时间测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因此,可实施启发式、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替代原来的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第一,启发式教学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案例教学法则通过案例诠释法律,使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教学法将原有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学生集思广益,思路更开阔、分析更透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依法处理会计业务的意识与能力。第四,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色、形、影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直观感性地表达教学内容,令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克服时空阻隔,开展网络讨论和答疑,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3.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方法问题。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通读全部教材内容,对于所有要点,必须全面掌握。不主张采用猜题、押题等方法来应付考试。其次,分清主次,理解学习。第三,经常化、规律化的复习。最后,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知识框架图”的方式进行储存记忆,那么课程要点就会非常清晰地保留在自己的脑海中了。

4.加强与各校教师的教学交流,不断进行专业学习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任课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向书本、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和更新知识,为培养高职学生具备从业专业知识,确保其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工作。此外,还可通过建立网上教学交流平台来加强各地之间教师的业务联系,进行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教师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财经法规》的教学效果,以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增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当代价值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12-01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于人才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不少外资企业要求复合型人才,其中大多数不乏对英语素质的要求,有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甚至会直接写明需要英语达到某个级别以上。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就更应该清晰和明确这门学科的当代价值。

1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社会的开放性日益加深,与国外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语言,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众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候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来说,很多大学在招生和教育培养的时候,往往结合学生所选择的专业,进行定向的培养,这就造成很多学生无法成为复合型人才,比如专业水平精通,但是英语能力一般。目前高新企业日益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的产品设计、产品说明都会应用到英语,英语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可谓越来越强。因此,学生在关注社会问题、财经信息、科学技术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要把自己个人的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便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 创造性人格塑造的需要

从英语这一门学科的本身出发,这门语言学科具备自身的特性,在学习这门语言学科时,只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此外,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候,对其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拓展,也有着积极地意义,更何况英语也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我建设。

比如曾经在英语欣赏课上,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几首经典的英文歌曲,其中一首是《Don't cry !(Alternate lyrics)-Guns N'Roses》(《不要哭泣——枪与玫瑰》),当时正值学生临毕业,他们的心情很复杂,有几个学生甚至投了很多简历都沒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可以想象出他们当时内心的彷徨与焦虑,甚至是沮丧。播放完这首歌后,我看到有的学生甚至动情的留下了眼泪,因为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If we could see tomorrow,/ What of Ur plans/?No one can live in sorrow./ Ask all Ur friends./ Times that U took in stride./ They're back in demand./ I was the one who's washing !/ Blood off Ur hands……”(如果你能看见明天,你怎么打算?沒有人能生活在悲伤中,不信你去问问你的朋友,时间大幅度的过去,他们需要你的归来,我是其中最热切希望的一个,热血远离了你……)学生的动容是因为真实明白了这首英文歌的内涵,我鼓励他们战胜眼前的困难,“You would have a chance”(会有机遇降临到你身上)。学生们备受鼓舞。因此,我也感觉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魅力所在。

英语学科带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体现在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比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举办的英语接龙比赛,让英语精读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五彩缤纷,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记得有一回,我就某个话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讨论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否可取,将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我在总结的时候,“我们不主张蛮干,但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愚公移山的那种精神,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都是如此。”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时光会留下痕迹,如果你拥有热情之火,你的心灵会得到成长。烦恼、恐惧、只增加你的压力,扭曲你的灵魂,并将青春化为灰烬。)通过励志故事的英语解读,学生们若有所思。

3 全面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结合当今社会对符合型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他们今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教师应该结合当今实际,展开教学,及时了解各种讯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科的社会实践性。比如笔者曾经结合英语面试时的相关情境,展开情境教学,让学生及早适应。

我给出常见的与面试、工作相关的英语案例,what is your major?Which university are you attending?Have you received any degrees?What course did you like best?……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生烂熟于心,此外,引导学生多关注信息,平时听一些英语广播,英语新闻等,感知英语语感、语境,全方位塑造英语思维,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生,王宝.基于价值澄清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第3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喙突;臂丛;神经阻滞;前臂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124-02

前臂骨折尤其是桡骨远端骨折是很常见的骨折,对前臂骨折的手术治疗,常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见阻滞不全有时需改行全麻,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科2007年3月~2011年10月从60例前臂骨折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施行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缘突组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2~86岁,平均76.4岁;体重47~82 kg,ASA分级Ⅰ~Ⅲ级。腋路组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1~87岁,平均77.3岁;体重48~81 kg,ASA分级Ⅰ~Ⅲ级。

1.2 方法

两组药液配制均使用左旋布比卡因50 mg+利多卡因100 mg 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0 mL。

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0.1 g+阿托品0.5 mg(高血压、心动过速患者改用盐酸戊乙奎醚0.6 mg)。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P、HR、BP及SpO2;开放静脉通道。喙突组: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选择患侧喙突下2 cm穿剌点,6 cm长穿剌针与皮肤垂直进针,继向足、外及后10°左右进针,注意不要偏向内侧,以免导致气胸。经皮下,穿胸大肌、胸小肌经2次减压感或出现异感,停止进针,可见针体随动脉搏动摆动,注入配制好的药液30 mL, 推注过程中不时回抽以确定无误入血管,拨针后按压穿剌点。腋路阻滞途径组:于患侧腋窝触及腋动脉搏动最高处,以左手示指按压住动脉,以针尖指向腋窝顶方向刺入,进入鞘膜时可有落空感,放开针体见针体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推入配制药液30 mL,推注过程中不时回抽无血液为安全,注毕可见腋窝处梭形隆起。

1.3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

注射药物后以针刺皮肤测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每2 分钟测试一次, 每一支神经支配区域痛觉减弱时间为起效时间。麻醉后5~10 min针刺测试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无疼痛为阻滞完全、痛觉减退为阻滞有效、痛觉无改变为阻滞无效,注药30 min后评价各神经的阻滞完善率;注药后30 min 采用VAS测定镇痛效果[1]:0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烈疼痛;1~3 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需静脉追加咪达唑仑、芬太尼才可,7~10分重度疼痛,需改为全麻才能完成手术。0 分为完善,1~6分为有效,7~10分为无效。观察记录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烦躁焦虑、气胸及针误入血管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单位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骨折部位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注药后30 min的VAS评分比较:喙突组(2.8±1.3)分,腋路组(3.7±1.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39,P < 0.05)。两组臂丛神经完全阻滞率比较:喙突组的桡神经、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率优于腋路组,其中肌皮神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两组均无局麻药中毒、呼吸抑制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第4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张杨表示,智慧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概念中的细分板块之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智能交通、安防、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等等。这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相关公司已经在业绩方面有所体现。

智慧城市带来什么变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借助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并优化有限资源使用情况的城市。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表示,“智慧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形形的网络平台集成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代名词。“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开放创新、绿色生态、文明科学的现代新城市发展模式。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称,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测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从应用领域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的交通、医疗、公共安全、教育、城市发展和能源等领域。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十二五”期间,320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随着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智能交通更被看好

据了解,智慧城市的涉及范围很广,包含了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而其中,智能交通是分析人士较为关注的。

华宝证券TMT分析师吴炳华表示,目前来看,前景较确定、有望率先发展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城管和智能医疗等领域。此外,涉及教育、社保等公共民生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也有望渐次推进。因为目前来看交通过于拥挤等问题较为明显,而智能交通则可以较好地改善这一领域。

事实上,智能交通行业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中投资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细分领域。交通运输部近日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逐渐加大,在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增加的情况下,智能交通成为缓解矛盾的首选手段。随着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单个项目投入规模有望逐渐加大。随着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等项目增多,实力型大公司有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相关项目对公司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龙头公司有可能凭借资金和规模实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业绩加快增长。

警惕相关软件板块解禁压力

事实上,对于智慧城市所带来的机会,上市公司已有所布局。如中国联通之前就已经了"智慧城市"战略,而中兴通讯近期则了“ZTE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第5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施炯(1982-),男,浙江余姚人,浙江万里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杨亚萍(1967-),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子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文件号:甬教计[2009]359号文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06-02

“十二五”期间,从全国到浙江省宁波市,以物联网为特征的产业导向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总体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浙江万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11年7月申报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2月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2号)中得到了批复,浙江省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高校达到四所,浙江万里学院成为目前浙江除杭州外唯一拥有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物联网工程这个新专业与实际紧密结合,应用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1,2]正是由于其处于初始阶段,且与现有专业相关的技术知识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现有专业的教学模式,[3]而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4]

一、“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目标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对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有所认识,[5]在此基础上了解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框架,明确物联网工程各个专业课程的意义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核心原理上,而应该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物联网系统的认识。[6]

二、“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包含的技术和概念较多,如何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提出了“内外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即教师授课与专家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产品体验相结合,以项目为驱动,推动整个课程的教学。

1.课程总体教学规划

在内容上,“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侧重于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服务、知识体系以及作为物联网工程师的合格人才标准,涉及到的技术包括RFID技术、WSN技术、常见组网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等。在授课方式上,采用课堂讲解与企业参观相结合、学校老师和业内知名专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课程安排,自下而上对物联网的应用案例、技术支撑、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讨论,一方面让学生对企业实际的物联网项目和人才需求有所认识;另一方面,使得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以本地物联网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地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依托,树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应用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从而创建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2.课程内容分析

以课程总体教学规划为基础,设计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内容,详细安排如表1所示。

第一讲主要介绍物联网在国内外发展的近况,了解物联网发展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和我国目前物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了解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第二讲安排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家为学生讲课,让学生了解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了解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理解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熟悉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第三讲安排学生参观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示厅,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成果和应用。在研讨课环节,引入物联网产品创意设计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两次课对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学习和参观,设计一款理想中的物联网产品,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环节,在初赛中表现出色的团队进入决赛。在“物联网应用体验——手机控制家电”环节,利用学院已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介绍手机控制家电的原理,熟悉控制信号的流程,了解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接口和开发流程,同时提供手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使得学生可以现场安装,现场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物联网设计作品与分析环节,以高年级同学进行电子设计大赛的成果为基础,展示与物联网相关的作品,通过视频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手段,向同学们展示触手可及的物联网产品,解开物联网技术的面纱,排除技术等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困惑。

三、“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实践

以“内外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参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结合“项目驱动”的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进行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的实际教学。

1.走出去——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厅参观

宁波市是我国首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之一,物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反过来说,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从已经举办两届的“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展会来看,很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已经服务于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和智能,从而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慧管理。

利用宁波的地域优势,在“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中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厅参观的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多种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对智慧城市应用成果展厅中展示的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RFID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应用系统演示、现场体验、动态更新等多种形式,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应用体系的建设成果,其中包括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健康保障、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文化服务、智慧安居服务首批共36个应用成果,为后续的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2.请进来——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讲座

由于物联网工程是新建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宁波本地经济对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本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物联网产业链。在“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中引入专家讲座的环节,既有利于学生熟悉物联网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能够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的项目和用人需求,尽早树立自身的职业规划。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邀请了浙江思创理德物联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生颜女士来我校授课。思创理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物联网应用集成和市场开发的子公司,已成功开发并逐步推广服装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仓储管理、工厂精益管理、行业服务平台管理、防伪防窜货管理等系列RFID解决方案和关键产品。黄经理在向同学们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引入了企业实际项目的运转和人才需求的现状,描述了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在毕业时能够成为一名满足企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项目驱动——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

通过之前物联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前景的学习,结合专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介绍和对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的体验,在研讨课环节,引入物联网产品创意设计比赛,让同学们以物联网相关技术为基础,设计一款产品,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协调,各成员进行项目的创意、调研和设计,最终形成产品文档和展示材料。在产品展示环节,组员以PPT、视频和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对小组设计的产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创意来源、用户场景、产品功能、技术规范和产品前景。在项目的评分规则上,主要包含创意、影响力和执行力这三个部分,占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其中,“创意”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是否具有全新的功能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已有的功能;“影响力”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否会被大量的用户和机构所采用;“执行力”是指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较好的商业可行性。在评分环节,每个小组对除自己以外的每个项目进行打分,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为总分取平均。

研讨课环节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极大地提升了其对于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兴趣。

4.课程评价

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参考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堂表现,课程的评价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项目评价和教师评价。其中,小组评价在小组内部产生,主要参考组员在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过程中的投入和参与程度。项目评价主要参考小组项目的评分,即其他各小组对本组项目的综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参考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这种评价方式已经在我校其他“项目化”课程及合作式课程中实施,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综合、全面的评价方法比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它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逃课现象,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效果

在浙江万里学院物联网工程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探索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付诸了实践。从目前来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了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的学习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于物联网课程教学的探索也没有终点,必须总结现有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l):26-29.

[2]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1-3.

[3]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秦磊华,张海珍,石柯,等.物联网导论课程实验教学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50-151,167.

第6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是第八次课程改革让我认识了晓蕾,那时我在陈家门小学,而她是来检查课改的专家。“闲花淡淡春”是晓蕾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她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韵味,温温婉婉,娇巧灵秀,就如江南的水一般深情、含蓄、细腻,古城深厚的文化气韵让她身上透着浓浓的书香味和专业感。

我从没想过我们还会有亲密接触的缘分。08年晓蕾来到江滨实验小学做校长,此时我是党支部书记,从此我们成为“革命伴侣”,在工作中相依相伴。时间让我对她有了更深的解读,她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有着不一般的“气定神闲”。

晓蕾的“气定神闲”中多了一份“闲思”。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晓蕾正是在“偷得浮生半日闲”中,放缓了教育的脚步,静心思考教育的意义何在,生命教育的真谛何在?她把江滨校园北边那座废弃的小院落,修葺一新,定名为“闲院”。从此“闲院”成了一个教育思想可以碰撞的地方;一个独立思考,生发灵感,产生智慧的地方。由“闲院”到“江花校报”“江花教学节”“江花班主任节”“江花讲堂”……一个个平台由这里搭建,一朵朵“江花”盛开如火。“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充分的闲暇,就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这就是她闲暇时生出的智慧。

晓蕾的“气定神闲”中多了一份静。因为静以致远,让你从她的静思中觉出了书中味,仿佛静谷幽兰,让你懂得心静理自明。当“忙碌、盲目、茫然”已经构成了一幅生活现状图画,大多数人生活在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晓蕾却能静下心来思考江滨实小十年的“消防教育特色”如何传承?这一特色与学校的“足球”传统项目有什么联系?综合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等等特色项目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就这样在回顾中她带着老师们重温办学历程,追忆教育往事,分析发展优劣,畅想学校前景。一路追寻,一路反思,在交流与碰撞中,她和她的团队发现学校的所有特色项目都指向“生命”二字,指向个体生命的存在和状态,指向个体生命的质量和高度。以“向上”为内核的“生命教育”孕育而生并从此在江滨校园中蓬勃展开。那就是:让生命存在――自救自护,珍爱生命;让生命蓬勃――阳光运动,舒展生命;让生命光彩――笔墨书香,润泽生命;让生命丰厚――感恩自然,悦纳生命。

晓蕾的“气定神闲”更是一种沉得住气。她沉得住气是因为历练后,人生有了丰富的内涵;她沉得住气是因为她知道她的爱在哪里,未来她要做什么;她沉得住气是因为她的骨子里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她沉得住气是因为她懂得生命教育需要恒心和耐心,而这份恒心和耐心就是“沉得住气”。因为沉得住气,她从不苛责教师,而是身到课堂,逐渐让课堂从“常态”走向“情趣”;因为沉得住气,她从不埋怨学生,坚守“尊重、教化、润泽”,将《小学生生命成长手册》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考评相结合,从生命成长的角度设置了“生命芽”“生命叶”“生命花”的奖章,耐心地等待学生悄然成长为一棵有着蓬勃的生命力量的大树;因为沉得住气,她从不放弃她的管理团队在专业上的引领,一起倾听教师的发展需求,搭建教师的发展平台;让教师们对自己的教育生命有了规划和追求,四年来江滨实验小学市区骨干教师递增速度快,由原先19人增至39人,其中大市级骨干教师8名。正因为沉得住气,她自然而然就在浮躁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学校也捷报频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美誉度更是日渐提升。说实话,我最佩服的就是她的这份这沉得住气。

人的智慧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感悟,二是反思,而后者孕育大智慧。晓蕾的“气定神闲”正源于她的自信与智慧,因为自信、智慧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孔子说修养的最高境界“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指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不断反思自己,坚持如斯,就能积淀一个人智慧的分量。这本书的编著过程其实就是晓蕾对学校生命教育三年路程的一个系统的反思,也是她引领着所有教师及时记录教育教学痕迹,对自己这段生命历程进行一次积极的反思与再思考。从这本书中我们聆听到了她的教育理想,看到了她行走校园的美丽;聆听到了她的管理智慧,看到了生命与生命在校园内外的往来;同样,我们也聆听到了教师们对生命的理解,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更聆听到了孩子们生命的私语,感受到了他们成长的喜悦……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的一条捷径。教育者对自己的反思也必将影响着每一个被教育者。我相信在这一反思的基础上,只有记录自己曾做过的,才会有新的成长。也唯有如此,江滨实小的生命教育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坚实,每一个生命也必将因充满个性而光彩四溢!

第7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一、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含义

数学信息是经过传递为接收者所理解,并对研究数学发展方向,探索数学未知领域或解决数学问题有用的,包括预先不知道的新资料、新知识,如新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教学实质就是将数学信息进行编码,经过编码便组成数学信息的信号系统,数学教学过程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数学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智慧是对事物的认识、辨析、判断、发明和创造的能力,数学信息交流智慧是在数学信息交流过程中,对数学信息的获取、鉴别、选择、整序、综述、表达和创新的能力,是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数学信息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对数学信息的获取、加工、交流、利用与创造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经历、个体的知识信息都可能转化为智慧,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信息的获取、组织、加工、传递与交流的过程中,经由教育者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

博学也不足以使人有智慧,如果个体习得的数学知识是静止的、僵化的知识,数学就永远不会使人有智慧,数学知识信息必须通过交流、吸收与应用,才可能转化为个体的智慧,个体一旦具有较好的数学交流智慧,就能掌握数学信息的观察、调查、检索的方法,能对数学信息做出鉴别、选择、整序和综述,个体如果有较强的数学信息表达、传递、反馈能力,就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与结论科学地预测数学活动发展趋势,或对已知数学信息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数学知识再创中创造数学信息,具有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人才,在观察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反思总结的批判性与概括性,前景预测的前瞻性与多样性方面是独具优势的,他们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构建完美的知识体系。

总之,数学信息交流智慧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思维和行为变化过程,表现为对数学信息的心理倾向和求知欲望,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因此,数学信息交流的智慧是在思考、辨析、探索和体悟活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这正是数学信息交流的核心智慧形态。

二、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特征

数学信息交流包括数学信息的组织与传递以及数学信息的吸收与利用,数学信息组织与传递的智慧特征在于通过对数学资源中数学信息的发现、捕获和创新,将现有数学知识激活。通过教师的组织与传递能被学生所吸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课程。即教材中的知识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学习,即学生的思维是如何加工数学信息的;教学,即教师应如何根据课程结构的特点和学生加工信息的特点,向学生传输新知识,他认为,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传递数学信息,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数学信息。

教师是数学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把关人,教育智慧决定着传递的内容和形式,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教育智慧的高低,教师要能熟练地掌握数学信息的收集、组织与传递等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组织和传递的数学信息能被学生乐意接收,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同一数学知识,不同的教师所教的效果可能不相同,这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存在差异,高水平的教师面对学生已有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难以理解并接纳新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时,能把数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创设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起到诱发学生心维的作用,如当问题与现实背景有关时,则提供与课题相联系的实际数学模型,让学生观察;若内容抽象难懂,则先给出简单情形让学生思考;在讲授新数学概念、方法时,在新旧知识之间适当增设层次,减小思维坡度,创设这样的思维最近发展区,既能激起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又能促使他们头脑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新的平衡,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数学信息吸收与利用的特征在于学生对数学信息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反思力。

在理解上,数学信息交流智慧有着特殊的功能,首先启动整个知识结构对输入的数学信息进行比较和鉴别,通过分析,把输入的数学信息分解成许多组成部分,并将这些信息逐一与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系统进行对号联系,当数学信息所含数学知识与自己积累的数学知识库中数学知识不相匹配时,该信息将被排除;若二者相匹配且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时,则该信息就会被学生吸收。存储于自己积累的数学知识库中,并转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存,在此过程中,建立的联系越多,对输入的数学信息的价值的理解就越深刻,数学信息吸收度越高。

记忆力是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记忆,就缺少智慧,记忆是将所输入的数学信息融合到数学知识结构中去,并形成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和存储部分的一种活动,记忆过程包括数学信息的分类和存储两个阶段,理解是对输入的数学信息进行加工,是从微观上将输入的数学信息在数学知识结构中逐一对号的过程,记忆则是对输入的数学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是从宏观上将理解过程中已完成的所有已经对号入座了的数学信息或数学知识重新分类和存储,并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有效的记忆是数学信息交流智慧形成的重要过程。

反思力,没有反思力的自觉,就没有数学信息交流的智慧,更没有数学教育的智慧,反思力的大小。取决于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反思是理解与记忆的交错活动,是对记忆中的数学信息进行重新理解,从认知过程看,反思是将已知数学信息重新视为新的数学信息,并力求从未知信息中探讨出已知信息的过程,反思的目的是改变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以便吸收更加合理,反思的过程分析表明,在加工整理输入的数学信息的过程中,亦同时加工和整理了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数学知识结构不仅要同化输入的数学信息,使输入的数学信息符合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而且原数学知识结构亦会在输入的数学信息的触发下改造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以适应输入的数学信息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当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了新的格局时,在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作用下,会使学生诱发出联想。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形成新的数学思想。

三、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发展方向

数学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空间的想像、情感的传递和创新的思维,这正是数学信息交流智慧的发展方向。

1 语言智慧

数学语言通常有三种形式――文字信息、符号信息

和图像信息,各种信息各有其特点,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文字信息严格地界定了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对象的本质;符号信息简练地概括和表达了数学对象的内涵;图像信息生动地勾勒了数学对象的几何特征,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在表达同一数学对象时,本质属性都是一致的,数学语言智慧体现在:明确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数学符号的涵义,熟练掌握三种数学语言信息的相互转换,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是发展学生语言智慧的基本素材,听、说、读、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智慧的途径,在数学信息传递与交流中,可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提问、反驳、论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等多种活动,并与别人的思想进行比较,以达到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智慧,还可组织“说数学”的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而且要善于说数学,如说题活动,说出题之背景与前景,说出解题之得意,说出解题之困惑,说出解题后的反思,这样既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认知潜能,帮助学生调整思维策略和思维形式,也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互性,尤其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与空间,此外,可创设“写数学”的机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情境,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过程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是学生能力和才华的综合体现,是语言智慧的高度发展。

2 想像智慧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数学信息交流智慧发展的方向,想像智慧表现在空间智能方面,空间智能的核心是空间想像力,它以深度知觉,即视空间知觉为基础,通过深度知觉认识立体实物,凭借学习,把立体实物转化为直观图形,再以平面图形来表示直观图形,通过大脑的思考,运用直觉和逻辑推理,在大脑中形成空间立体的映像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像智慧,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学习的知识与周围的实物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空间图形,一般意义下的空间,是物体延伸的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经过数学抽象,可脱离普通意义下的空间形式,发展成四维、五维……n维空间,非欧几何空间、拓扑空间、超限数空间等,但不论怎样,它们都保持着与普通现实空间的某种相关性,因此,普通意义下的空间是学习数学中空间的基础,学生主要也是通过对实物的立体形状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来形成物体在空间中的存在形式――形状、大小、远近、深度等表象。形成空间知觉,实现对客观事物空间形式的认知。

通过从实物或模型到立体图形。从图形想像出空间物体,进而抽象出更高维的空间,螺旋上升。从而发展学生的想像智慧。

数学想像有时还表现在联想与所涉及概念相关的知识,当逻辑行之无效或难以找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时。使用想像往往奏效,它能帮助我们提炼或形成新的概念。或进行数量分析,建立方程式求解。从而使数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数学中的想像具有思维方向的综合性、思维形式的整体性、思维过程的简约性和思维结果的直接性等特征,因而常常可以通过跳跃性的想像或联想和迅速的直接判断而达到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及内在规律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数学信息交流获得一种重要的智慧形态,即想像智慧。

3 情感智慧

智慧既属于知识范畴,也属于情感范畴,情感不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为智慧的生成提供强大的动力,是智慧发展的维持系统,在数学信息交流中,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具有良好的育人品质,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春风化雨、亲切感人,要言教。更要身教,要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对数学教学具有严、细、准的作风,给学生以高尚理解的爱,善于构筑、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数学信息交流过程中,充分表现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热情,将自己对学生的爱护和期望,对工作的热爱,对数学的喜爱,以及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

发展情感智慧,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被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求,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材施教,体现人文关怀。

情感智慧与学习兴趣也是相互交织的,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能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信息交流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探讨问题,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数学是有血有肉的,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一门学科,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形成持久的数学认知内驱力,当学生从自己的交流与合作中体验到成功而且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并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刻苦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这就是情感智慧的力量。

4 创新智慧

创新智慧是指在数学信息交流中,能超越已有的数学信息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数学信息所表现出的智慧,创新智慧作为智慧的最高形态。渗透在数学信息交流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有强烈的创造愿望,追求新的交流与合作方式及思维方式,有较强的求新意识、求异意识和批判意识,追求超越性的学习成果,在数学信息交流中,学生不受教师教授知识的约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甚至能提出别人意想不到的深刻问题,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不受常规解法的约束,勇于探索新颖、独特的解法,学习中不满足于肤浅的认识,追求对问题的透彻理解,认真对待有疑难或有争议的问题,乐于参加讨论,勇于自己探索。

第8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智慧校园;未来教室;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68-03

1 前言

“智慧校园”的概念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成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一个使用率较高的关键词。在教育信息化报刊中,我们常可看到有关“智慧校园”研讨方面的文章。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更将建设“智慧校园”工作列入到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中。然而,在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可行吗?“智慧校园”切合现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吗?人们对此却没有提出过任何质疑。笔者认为必须理性看待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问题。

2 “智慧校园”符合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吗

我们先来看看“智慧校园”的原始定义。2010年浙江大学提出了智慧校园的理念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1]。根据以上“智慧校园”的理念,“智慧校园”有五个特点,分别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根据上述,笔者认为,“智慧校园”不完全切合目前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下笔者从“智慧校园”定义的五个方面对照现行中小学校的现实情况来具体分析。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对于现行中小学生来说现实意义有多大 “网络学习”是中小学校主流的学习方式吗?这是我们要提出来进行探讨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小学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网络学生”不是中小学校学生学习的主流形式。

1)学生要进行“网络学习”,具有学习终端是先决条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校难以为学生解决用于“网络学习”的学习终端问题,“电子书包”曾作为学生“网络学习”的终端设备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但存争议[2]。

2)由于中小学生缺乏对网络知识进行判别的能力,在浩繁的网络环境中容易误入歧途,因此,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限制中小学生在校读书时上网浏览网页。

3)书写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对学生书写都有明确的要求,如第二学段(3~4年级)在“识字与写字”中明确指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因此,中小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以传统课堂的学习媒体为主,而“网络学习”只是一种辅助的学习手段。既然“网络学习”不是主流的学习形式,那么,我们在现行中小学校创造“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便缺乏其应有的现实意义。

现行的中小学校需要“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吗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显然不是学生在学校读书重要的任务,所以,校园“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对于现行的中小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那么对于现行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据了解,我国现行中小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通常每周要上12节课或以上,平均每天有两节课或以上,上完课后还要备课、做课件、批改作业,有的教师还要兼任班主任,因此,对于中小学校教师来说,每天工作时间主要用于做好这些常规的教学工作上,科研不是中小学校工作的重点。所以,对于现行的中小学校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总体的需求不大。

现行中小学校对“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有怎样的需求 从校务管理上讲,现行中小学校的“校园一卡通”,集出入证(身份认证)、门禁、学生证、工作证(教师)、停车卡、借书证、校园消费等功能于一卡,大大提高了卡的使用效率,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包含其他高深的应用,但从中小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层面上讲,中小学校对此的需求不是十分迫切。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是“智慧校园”的专有特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现行大部分学校从校园的布局、文化氛围的创设到色调的选择等,都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设计,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特色氛围,达到激发师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情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并非构成“智慧校园”的要件。

“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对中小学校师生有必要吗 显然,“学习生活”是学生“校园生活”主要的内涵。在学校中,学校往往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生活,与之无关的少做或不做,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部分中小学校(特别是小学)不提供住宿或学生午餐,学生放学后便回家,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校园生活”的需求其实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现行中小学校的教师来说,学校要求教师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因此,从现行学校的现状上讲,“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失去其应有的必要意义。

综上所述,原始定义下的“智慧校园”与现行中小学教学实际有较大的偏差,因此,可以说目前在中小学校广泛建设“智慧校园”不切合现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3 中小学生生活在假想的“智慧校园”中,状况将会如何

以上从现行中小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现状说明了所谓“智慧校园”不切合现行中小学校实际的问题。以下设想一下,中小学师生如果生活在“智慧校园”中将会是怎么样?

中小学校能按照“未来教室”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吗 “未来教室”是现行“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用户首先要考虑做的项目。我们先来看看“未来教室”的定义。“‘未来教室’将彻底颠覆学生、家长对传统教室的想象。在这个教室里,最大的变化是没有黑板,也没有粉笔,更没有教科书,只有一个像超大屏幕的电子白板,老师的手轻轻一指,所有的教程就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而学生也不再需要背着几公斤重的书包,只要随手拎一个‘电子书包’即可轻松上课,电子书包里装满了生动有趣的互动教材,能在上面直接做好作业并提交,也能在上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它就是一个专用的学习PAD。”[3]

以上关于“未来教室”的描述语言人们看后非常受吸引,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似乎非常轻松愉快,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这种完全以信息化设备为工具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将面临极大新的挑战,问题不是专家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回头再看看“未来教室”中关于学生学习的描述:“学生也不再需要背着几公斤重的书包,只要随手拎一个‘电子书包’即可轻松上课,电子书包里装满了生动有趣的互动教材,能在上面直接做好作业并提交”,可见,学生在“未来教室”的学习时,“电子书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核心的媒体。笔者认为,“电子书包”可以保存大量的学习资源,但“电子书包”书写功能是无法取代现行用笔在笔记本上书写的功能的。

理论上讲,学生可以利用“专用的学习PAD”进行书写,但“电子书包”的书写功能无法达到现实用笔在练习本上书写的效果。第一,“专用的学习PAD”书写显示的效果是电子模拟形成的效果,并不是人真实书写的效果。第二,用“专用的学习PAD”书写,无法达到用练习本书写的大小规格,其实“专用的学习PAD”设计师们只要用PAD书写完整一张象学生练习用单行本大小的文字的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些PAD与现实单行本书写效果的区别。第三,学生用“专用的学习PAD”书写,书写速度无法达到用笔在练习本上书写的速度。第四,学生用练习本书写,不存在会因机器故障而无法保存书写文字的问题,但用“专用的学习PAD”,纵然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稳定性,但死机或出故障是绝对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这样的异常,学生辛辛苦苦书写的结果将无法保存,严重影响学习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认为,从学生书写上讲,“专用的学习PAD”是无法取代学生用作业本做作业的功能的。

由此可见,这种理想化的“未来教室”描绘的校园未来美好蓝图,与现实需求有很大偏差。在中小学校教学工作中,笔与练习本(作业本)是无法用信息化设备取代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只是辅助的教学手段而已。因此,中小学校难以按照“未来教室”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

“智慧校园”中,教师将要承受应用信息技术极大的工作压力 在现行中小学校中,课件是中小学教师上课当然的工具,但在“未来教室”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辅导等常规教学工作都必须完全网上完成,就是说,教师从进入办公室到下班时间,时刻必须对着电脑开展工作,这显然也是脱离实际的。因此,中小学校师生生活在假想的“智慧校园”中,不可能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和自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将必须付出更大的劳动的代价。

4 现行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试点工作启动已多年,那么,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的工作状况如何呢?最近笔者曾与部分“智慧校园”试点学校主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过一些交流,大家都觉得建设“智慧校园”的工作比较迷茫,不知道建设“智慧校园”要做什么具体的项目。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教育信息化专家只从理论上对“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但却没有形成具体“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或建设指导意见导致的。

“智慧校园”中的“智慧”是一个信息化含义高深且包罗万象的概念,要让校园具备“智慧”的功能,不是一个项目可以实现的工程,因此,建设“智慧校园”是一个综合而宏大的工程,这样的工作靠中小学校自己的力量去制订试点建设方案,谈何容易?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描绘着美好前景的“智慧校园”要启动试点工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有明确具体的建设标准或建设指导意见的前提下进行,但现实却与此相反,专家提出这个概念之后,将建设的超级难题抛给试点学校去完成,凭中小学校的力量能完成这样的综合工程的设计工作吗?据了解,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抢占建设“智慧校园”制高点,在三年前先行在教育经费中为一些“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安排了“智慧校园”建设经费,然而经费下达后,学校却面临“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究竟要建设什么具体内容的困境。现在中小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便凸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特点。

根据学界的观点,“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4],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经历“数字校园”的阶段,就要一步登天进入“智慧校园”建设时代,是否有操之过急的感觉?笔者认为,对于现行的中小学校来说,回归建设“数字化校园”是较切合目前中小学校实际的做法。

5 结语

由于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基础知识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中建设“智慧校园”较符合大学的实际,但将适合大学教学实际的“智慧校园”移植到中小学校中,这种做法是有疑问的。“智慧校园”的概念出现后,教育信息化行业刮起了一鼓探索“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热潮。一些公司乘机介入,制订了一个又一个“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与建设方案,为构建虚拟“智慧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纵观这些建设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方面站在信息化应用的角度上大胆想象和创新,但却忽略了建设方案是否符合目前我们中小学校教学的实际。由于校园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老师和学生是校园服务的主要对象,所以,任何一个“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和解决方案,都必须先进行是否符合现行学校的使用实际情况论证,在确认其符合学校实际后才启动建设工作。总之,我们必须理性看待中小学校建设“智慧校园”问题,避免盲目投资建设脱离现实的“智慧校园”造成浪费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良后果出现。

参考文献

[1]陈翠珠,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系统构建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0-124.

[2]刘启达.深圳推广电子书包引发争议[N].深圳特区报,

2013-07-07(3).

[3]杨玛丽,高洁,余佳敏.两岸合作开花结果 智慧校园落户宁波[EB/OL].http://.cn/system/2012/09/08/

第9篇:智慧教育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政府 智慧教育 智慧医疗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66-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潮流。智慧城市已经从概念走向实际。本文结合近年来发改委在智慧城市试点方案、智慧城市论坛和筹备工作中所作的思考,对智慧城市与城市经济的思考与理解提出浅见,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智慧城市促进智能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的概念很宽泛,对此有很多理解。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其四大特征是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和协同运作。我们国家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展、管理、社会、生活”仍然是中国城市化的主题。

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政府、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学校、智慧企业、智慧港口、智慧银行、智慧医院、智慧生活和“放心食品和药品”以及这些智慧行业之间的跨行业应用等方面。这些与城市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区域竞争力紧密相关,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么多的智慧要实现,智能产业必须大发展。智能产业是高端领域,既包括传统制造业也包括新兴产业。高端智能产业可以涉及多个行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高端智能产业定位于重点培育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成套装备,如节能降耗、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如核电、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主要的创新模式。夯实强大的产业共性技术基础。努力推广标准化战略,重视服务增值,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智慧城市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很有可能推动城市范围内生产、生活、管理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和节约城市中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进一步改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新发展形态的城市化道路。

二、智慧城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落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应打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是大量智慧项目的系统性整合,将不同的智慧项目融合到一个平台上,互联互通、融为一体,我国智慧城市目前很大程度上仍是碎片化,但正在逐步向融合的方向迈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聚合大数据应用”“医疗与互联网结合”“人脸识别,未来智慧商业互动”、大量的实体经济企业参与对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的城市化道路,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大前提。智慧城市发展需要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努力解决居民的就业、生活便利化的问题。只有真正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才有可能激发新的创新产品的产生,进而带动整个需求水平的提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各种政策平台的作用,来引导智慧城市企业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推动改革创新,打破各部门的数据分割现象,实现跨界整合,扩大需求的目的,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社会。

三、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消费增长

“宽带城市”建设,实施“智慧城市”工程,以打造“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为目标,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建设“透彻感知、全方位互联、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电信行业将在投入大量资金,全力推进光网城市、宽带无线城市、畅通网络、信息中心、数字产业、数字园区、数字民生、电子政务等信息化重点工程。

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智慧城市的建成必将为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服务注入新的活力。为政府、企事业、学校等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将继续推动和加深与电信行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将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信息消费作出积极贡献。将加快“宽带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推动城市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四、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与互联网正在改变城市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运行模式、物质文化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正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面临调整。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把这一主题列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范畴,将会使国家和民众都受益,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和跨行业智慧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出口增长堪称是一匹黑马。据有关专家预测,相关产业可带动至少1f亿的消费,为我国GDP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之,这种城市以信息、知识和脑力资源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从而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使整个城市像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样,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使绝大多数市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辉.智慧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曹剑峰,范启勇.漫谈智慧医疗[J]上海信息化,2011,(3):268

[3]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