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才培训课程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贸类专业 课程改革 技能培训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王福君(1968- ),男,辽宁宽甸县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管理。(辽宁 鞍山 114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专项(2009~2010年度)一般资助项目“商贸类专业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耦合化研究”(项目编号:GZYB09009)和2009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商贸类专业课程、教材、培训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南编号: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98-03
一、改革背景
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称之为耦合度,当三者之间耦合度越高时,说明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的程度越高;反之,相关性越小。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着重理论阐述,轻动手技能;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养成;重课程讲授,轻技能培训等问题。在课程、技能、教材三者关系上课程改革没有起到跑道的作用,没能实现与其他二者的有机结合。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但它的本质毕竟是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行业依赖性,与技能、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因此必须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理念来开发课程,倡导能力为本的高职课程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教材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商贸类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复杂多变,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跟不上,没有形成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所需知识能力的高职教材体系;二是高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行业前沿的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没有形成行业岗位系列课程和人才持续发展系列课程的融合;三是高职教材与实际岗位技能、知识耦合度不高,学生通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工作过程结构不一致,以致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四是不少教材与岗位技能培训相脱节,教材是教材,培训手册是培训手册,无法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融合。因此,我们要以正确的理念来处理课程、技能、教材三者的关系,以课程为规范,以教材为手段,以技能为目标,实现课程改革、技能培训和教材建设的耦合化。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实践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划分,商贸类专业包括市场营销类专业和经济贸易类专业中的贸易类专业。辽宁省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类专业点数是52个,分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点14个,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点12个,营销与策划专业点8个,医药营销专业点2个,电子商务专业点14个。经济贸易类专业中与商贸相关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1个,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点13个,国际商务专业点4个,商务经纪与专业点1个,全省共有71个商贸类专业点,占全省202个专业点的35.15%。近年来,随着辽宁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各个学校也开始进行专业群建设,不断理清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辽宁省很多高职院校把与市场营销专业相近的专业归类形成商贸类专业群,绘制商贸类专业群发展规划图,形成大类专业(商贸大类)—主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方向(汽车营销、房产营销)发展脉络,并对应形成专业群内课程结构体系。
在辽宁省82所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中,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鞍山市唯一一所商贸类专业比较齐全、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主的高职院校。目前,我院的商贸类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汽车方向、市场营销房地产方向、电子商务、商务经纪与以及为连锁卖场培养人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我院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顶岗实践、企业百家讲坛、专业招聘会为媒介开展校企合作;针对课程改革、技能培训、教材建设、双证书制度、实践教学等进行深层次改革;依托专业群建设,不断梳理出专业群的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形成专业群内完善的课程体系,在选课范围、课程置换、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探索。
三、商贸类专业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一体化改革实践
(一)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按照行业、岗位所对应的典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任务驱动为理念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门新的课程,积极开发有别于学科知识型的岗位技能培训课程。
1.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实行任务驱动的模块式教学,将技能训练、实践知识、岗位培训纳入商贸类专业课程,避免以理论的系统性为目标形成学科课程,实现以实践的系统性为目标形成技能活动课程。从纵向来看,课程内容的选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而这个专业知识体系必须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知识必须能够支撑这一主线。从横向来看,每个课程都是构成岗位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岗位任务及相关岗位要求;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综合理论知识;完成该任务的工作步骤;完成该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在课程的组织上实行归类管理,与专业归类相对应把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方向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形成“能力类别+能力模块+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由通修课程和通选课程组成,通修课程主要有5~6门构成,侧重于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以及非专业职业技能(即通用能力)的养成。通选课程主要按照人文与社会、自然科学、语言与艺术、经济与管理、综合业务素质五个系列设置,引导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目的在于文理交融、一专多能。大类专业基础课程(3~4门)在于搭建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平台课程,其内容能够支撑相近多个专业。专业主干课程(5~6门)体现了专业群内专业之间的异质性,也是专业岗位能力的主要载体。理实一体化课程(1~2门)是基于岗位的操作理论与操作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目的在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程组织时,学院从总体上控制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
2.在课程目标上,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或重技能训练转向重知识、素质与能力并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确立与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项目体系相适应,按照岗位技能链进行课程整合。如学院把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和商务经纪与三个专业中的《商场服务技术与规范》(60学时)、《商品学基础》(34学时)和《店铺开发规划》(26学时)三门课程按照岗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整合为《卖场营销实务》一门课程。整合后的《卖场营销实务》(68学时)由卖场基础知识和卖场营销实务操作两部分组成。卖场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卖场的含义和种类、卖场的组织结构与营运岗位、卖场选址定位、卖场的招牌与店面、卖场的照明与色彩、卖场的POP广告、价格标识、卖场安全、商品等基础知识。卖场营销实务操作部分主要从市调、订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商品管理、商品陈列与盘点管理、损耗管理与防损、收银管理、会员管理、顾客服务与投诉处理、卖场营运效益分析十个任务出发进行卖场营销实务操作教学,边讲边练,使学生掌握卖场中各个岗位的技能。整合后的《卖场营销实务》剔除了原有课程中陈旧、重复的部分,大大地缩短了学时,突出了课程中实践技能的培养。
3.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走出单纯围绕岗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维框架,实现学生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理念的课程设计。课程的价值取向克服了技能与人性、科学的脱离,克服了唯就业的技能论和唯学科的知识论,注重了学生发展潜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满足学生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培养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关系,处理好培养学生专项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岗位的迁徙能力的关系。
(二)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学院紧密结合岗位关键技能的要求,对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关键技能点,按照企业岗位标准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学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岗位培训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学工交替、校企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从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等。
在技能培训上,重点打造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师资上,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专职教师既能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操作,又能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的工作机制,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基础。在实训基地上,重点建设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化。为了缩短学生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我们规定大一、大二的学生每天早上进行公共交际及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半小时,主要是在校内进行普通话语音训练、职业口才实训、礼仪实训和应用文写作实训;每个周二下午都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学期末要进行职业技能汇报展示。在校期间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以及企业文化,学校积极进行教授论坛、企业百家讲坛以及企业培训、相关职业资格培训进校园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根据企业不同岗位的要求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专项礼仪等非专业素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使这些学生能够立刻进入工作角色,有的还成为顶岗实习单位的中坚力量。
(三)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内容,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学院商贸类专业大类基础课程教材既注意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又保持了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专业课程主要根据校企商讨的教学大纲来组织自编教材和讲义,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任务驱动来设计内容,以提倡能力本位理念为立足点,充分以教材来体现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商贸类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关键在于确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与商贸企业培训专家共同开发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作为商贸类专业的平台基础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力求实现三个创新,一是打破一灌到底的单一知识叙述型教材模式,尝试建立包括知识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和以任务为模块的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材模式;二是实现文、音、像相统一的配套建设,构建教材的立体化模式;三是尝试建立课程、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一体化的教材模式,实现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训练的高职教学模式。专业选修课程教材内容的建设更是体现岗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课程形式和结果的多样化,不搞“一刀切”,允许顶岗实践和订单培养中的培训课程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进行课程置换。
(四)实现三者的高度耦合
卖场与卖场之间的培训差别很大,很多中型卖场和大型卖场培训出来的员工在其他大型卖场和外资卖场中无法立即工作,主要是没有一个三者之间耦合化程度很高的教材。商贸类专业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按照大型标准卖场的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陆续出版了一些商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如《卖场营销实务》《推销技术》等,非常适合作为各大卖场人力资源培训使用。
首先,基于工作过程找出岗位上的技能要求,分解出岗位能力标准,设计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即课程,构建“能力类别+能力模块+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其次,对新型课程体系中的技能链进行详细分解,能力类别分为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能力模块是支撑能力类别的具体能力,如基本素质可以分为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通用能力可以分为公共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礼仪和口才能力;岗位能力是指本专业中的关键岗位能力,一般能够分解为4~5个;拓展能力主要是指与本专业相关的纵向或横向的外延能力。在能力类别中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分别占总额的15%、15%、55%和15%左右。学习领域即支撑能力模块的课程结构,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标准,科学合理地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最后,坚持素质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进行课程和技能项目体系的构建,在课程设置和顶岗实践、订单培养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技能的培养,可根据合作行业、企业的不同采取校企两地培训与考核,教学学时可以灵活地在校企双方完成,增强了针对性和灵活性。
四、对改革的反思
商贸类专业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一体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存在着有些教师动手能力弱、校企之间缺乏深层次合作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原因,往往会使课程改革、技能培训与教材建设缺乏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董新伟,杨为群.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五年制;国际会计专业;培养方案:特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67-03
五年制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析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很好地体现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贯穿了五年制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突出了培养学生技能目标。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训项目;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教学资源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开设,满足会计专业方向的多样化。
我校自2002年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和专业行业调研,我们将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为国际会计方向。在2008年,我校会计专业加入“联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并于该年暑期根据“联院”的五年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制定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性方案。方案既遵循了”联院”的指导性方案要求,又体现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为了体现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在“联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整。
(一)公共基础课部分
公共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功能,遵循“必需,够用”和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性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好基础理论和技术常识的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为此,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为了让学生在接触涉外会计凭证时能看懂相关英文,在第五、六学期开设《会计英语》课程,每周4课时。第七学期,英语在既有2个学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个学分。同时,减少了部分数学课程的课时。
(二)专业课部分
专业课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课实行适当综合化和实施化,教学内容及时跟踪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展,满足了学生将来转岗、跨岗能力的需要。为此,我校针对国际会计专业的知识需要,停开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门课程,新开《经济法》课程,每周4课时,《涉外会计》课程,每周6课时。这是基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和学生理解接受程度来考虑的。
(三)限定选修课部分
“联院”在制定五年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时,开辟出限定选修课程,就是充分考虑到各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这部分课程的开设,充分体现了我校国际会计专业课程的特色,同时,也作为一名涉外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储备。这部分限定选修课程为《国际金融》4课时、《国际贸易》6课时、《国际商法》4课时和《国际会计》4课时。这些课程的开设均安排在《涉外会计》之前。这一特色专业的开设也是基于我校报关专业的实际。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的特色
(一)形成了完整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三个方面课程的调整,形成了具有我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整个特色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专业体系。《英语》、《会计英语》这两门课程作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三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国际会计》和《涉外会计》是专业课程;并且在会计项目实训的安排上,以涉外企业业务作为实训内容,会计凭证选择的是双语双币种凭证;在校外实训单位的安排上以外贸和外资企业为主,让学生完全进入国际会计的专业环境,接受仿真及真实的专业教育。这种课程体系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课程囊括国内外 学生除了学习内资企业会计理论及实务以外(传统会计理论),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电算会计、审计、税收等传统会计课程以外,还学习企业涉外会计理论和实务,如国际会计、涉外会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等课程。
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了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熟练地从事国际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以,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直要坚持学习英语,除了学学英语、英语口语以外,还学习会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用英语交流。本校已有优秀外教老师,并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学习交流会、英语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英语学习环境。
毕业后学生可成为内外资会计的多面手 由于学生既学过内资会计又学过外资会计,熟知国内国际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以,学生毕业后,既可在内资企事业单位工作,又可在外资企业工作,就业渠道比传统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大拓宽。
学生动手能力强 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富有特色的校内会计实习,也可参加社会实习,动手能力强。毕业后不经过培训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二)建立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经过近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课程的开设、课时的安排,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而且建立了属于本专业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场所 我校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和音响装置,这便于专业课程演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同时拥有ERP专用大型实训室、120座会计电算化教室及安装有各专业课程的财务软件、模拟银行、模拟税务、仿真手工实训室等专业实践场所,完全满足了校内仿真化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此外,还利用学校外贸专业的实训室进行了报关与国际结算业务的训练,提高了实训室的使用率。
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与市内二十余家外资企业、外贸公司和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专业教师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合作单位进行专业顶岗锻炼,锻炼了实践指导能力;这些合作单位每年还接纳了我校绝大部分预就业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顶岗实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顶岗操作,对外资业务的核算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知,也使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形成了一整套双语双币种实训资料 在长期的专业实训中,我们的专业教师积累了很多专业实训资料,通过整理和整合,形成了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的一整套典型核算资料。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都采用双语双币种实训资料,做到与企业实际业务零差距。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国际会计的专业环境,接受仿真的专业教育。
(三)组建了专业教学团队
国际会计专业是我校一个成熟的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双学士1人,注册会计师2人,律师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1人。一位教师主编了《涉外会计》教材,实训指导教师编写一整套国际会计实训的校本教材。多年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既通晓了外贸知识,也提高了外语水平。
(四)取得了满意的报到率和就业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发展扩大,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往日益频繁。对企业传统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应具有传统财务人员所应具有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国际交往中的法律法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国际结算与税收方法等。而所有这些正是我校国际会计专业教学重点。学生毕业时,已经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贸企业会计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珠算等级证书等,毕业生除可从事国内传统会计工作外,还可从事涉外方面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近年来,我校该专业无论是报到率,还是就业率都保持在良好状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校国际会计专业的创新
(一)强化专业整合
我校原为“南通供销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我校拥有三个特色专业:会计专业、外贸专业和棉花检验专业,这三个专业在南通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知名度,当时的招生非常火爆。但到了2000年时,两个专业招生降为0,其中,就有会计专业。当时社会上整个会计专业都已经饱和,2001年会计专业停止招生。为此,会计教师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了解到本地区有相当多外贸企业,他们需要既懂外贸业务知识,又懂一部分会计知识的人才。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学校领导后,学校领导决定从2002年起对外招收会计专业(涉外会计方向),并在招生时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第一年招生50人左右。在课程开设上,企业需要哪些知识,我们就开设哪些课程;在师资配置上,外贸业务知识由外贸教师讲授,会计业务知识由外贸教师和会计教师共同备课商定,从原始凭证的收集到记账凭证和账簿的选择,一切都以外贸企业的业务为基准。其中,相当一部分单据均为英文表述,给会计教师带来了不少挑战。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培养出的第一批学生,还没毕业就全被外贸企业预定了。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开设、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培养模式,而且积累了许多属于本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料(如双语凭证)。从此,国际会计专业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而且招生一年比一年火爆。这正是强化专业整合导致的人才进出两旺。
(二)双语及“双证书”的推行
五年制会计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为了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看懂相关外贸业务凭证,我校从学生一进校,就非常重视英语课程的教学,增加了英语课程的课时,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整整一学年的《会计英语》课程。通过这种双语环境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和处理外贸企业正常业务凭证。此外,作为国际会计专业的学生,我校不仅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要求他们取得外贸企业会计证书,这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了上岗准备。事实也证明,我校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年来,我校国际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上岗证的通过率达到了70%,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及兄弟院校的水平,外贸会计证的通过率更是达到90%以上。前面表格中我校本专业近年来的报到率和就业率,就是这一创新举措推行成功的最好例证。
(三)4+X+Y+Z技能培养模式
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课程开设:课时安排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即“4+X+Y+Z”的技能培养新模式:“4”指口才、书法、计算机、英语听力等通用技能;“X”指珠算、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等专业基础技能;“Y”指出纳、审计、纳税等岗位技能;“Z”代表转岗能力,即迁移和拓展能力。在会计凭证的认识及填写、各种会计账簿的认识及填写、会计报表的认识及填写、成本计算等专项实训中,充分利用校内会计实训室,结合课程教学安排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不间断地进行手工模拟实训、分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等系统训练,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基本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考核,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融入日常教学及考核中,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接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对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采取奖励学分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智,于洪.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6).
[2]王莹.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45).
[3]陶燕.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考试周刊,2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