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课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样例的有效性不容置疑
样例教学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对样例教学效果的信任。样例是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工具,使用样例进行学习不但能够对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还能有效促进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弗赖堡大学的研究表明,样例本身设计较精良或者学习者对解答的自我解释非常积极时,使用样例进行学习各个学科都是非常有效的。国内外有很多实验成果都显示使用样例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学习。
二、样例的种类的精挑细选
样例的种类很多,从学习任务的角度进行划分,样例可以分为面向过程型和面向结果型。面向过程的样例会给出分析问题的文本或者图片供学习者参考。面向结果的样例与前者的区别是这些样例只强调问题该怎么解决,而没有说明采取每一个步骤的原因。样例还可以分为渐减样例和传统样例。比如每一个样例的材料含有三个解题步骤,每一个解题步骤分成样例和问题两部分,问题部分都需要学习者自己补充完整。渐减样例的教学方法是先提供一个完整的例子,第二个解题步骤再去掉部分例子,最后的步骤去掉更多的例子。样例教学对学生的近迁移和远迁移都有帮助,渐减样例对近迁移的效果更好。还有一种新的含错式样例也被应用于教学中。总之,样例种类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千万不能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样例进行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适应性来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改进方法,样例教学法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只有精心设计的样例,才能对教学有所促进。
三、指导样例的学习方法
样例学习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阅读示例,检索,映射,应用,概括。首先是阅读示例的陈述性事实,分析示例涉及的领域知识。阅读示例陈述时,学生会把陈述性的事实和经验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该现象叫做自我解释。自我解释的质量影响学习的效果。映射是将示例的各部分和问题中的相应部分对应的过程。学生容易根据表面相似性做出错误的映射,从而影响问题的正确解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根据表面特征来做映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应当呈现具有系统性的样例以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研究样例的系统过程,注意样例的细节,要关注利用样例帮助解决新问题时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新课程中的样例学习不能走传统的老路,学生必须先接受教师专业的学习指导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样例提高学习的效果,也要考虑怎样使学习样例的方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四、怎样促进样例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青睐样例这种教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样例中所包含的规律迁移到需要运用这些规律的情境中。为了提高样例在教学中的效果,应当更深入地研究样例的作用机制。比如样例学习和学生的自我解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自我反馈信息对样例学习有何影响,等等。仔细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样例的学习效果。
尽管样例有诸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并不是有效学习的必然保证。影响学生学习样例结果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自我解释、情景因素、设计形式等,因此控制好这些条件对学习样例的影响,也是保证课堂学习质量的前提。
样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它还需要教师对其使用方法进行探索。每一次样例的课堂改进均是针对样例教学的不足开始的,这样的改进使得样例教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教师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样例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从样例的作用机理、影响样例的学习因素、样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表现这几个方面思考改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细节 实践 生成 智慧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智慧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是“老师围着学生转”,课堂上发生的许多情景都是教师无法事先预料的,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介入”。如果“介入”得过早或者“介入”的方式不对,就会打破学生已经形成的探究氛围;如果“介入”得太迟,则可能使探究活动因无序而无效。因此,教师要正确选择时机,“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开放、更丰富、更灵活。
教学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往往原生态地保存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要理解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关键在于使教学细节中内隐的丰富信息外显化,并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地加以品味、反思、修正和应用。
一、有一种实践智慧叫“洞察玄机”
在学生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教学实践智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把握关键性的教学细节,深入浅出地在解题思路上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感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案例一]
有位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一课时,先利用两张表格整理出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了小华和小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列表整理有何好处的问题,学生说列表整理可以使信息更加清晰,一目了然,便于问题很好的解决,但都没有想到可以把两张表格合并成一张表格。就在这时,教师及时介入,巧妙引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张表格有些相同的信息,有没有更清晰的表示方法呢?经过启发,学生发现:这两张表格可以合并成一张表格,这张表格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呈现。
[思考]
教师及时介入,通过启发引发了学生对探究思路的灵活调整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很快理解了列表整理的方法。当学生探究受阻时,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应该学会灵活地思考,从而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二、有一种实践智慧叫“一招多式”
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表现在调控课堂的驾轻就熟,排除疑难的左右逢源,渗透方法的合情合理,面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还表现在善于引导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的内部结构,唯此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案例二]
有位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一课时,在学生利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出所提供的信息后,出示了课本中的题图内容:3本18元;5本?元;?本?元。引导学生观察:从这张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是怎样变化的?如果是50本需要多少钱呢?25本呢?27本所需的钱一定在哪两个数之间……
[思考]
教师利用题图使之成为知识“树”,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单价没变是解决问题的“根”。从中学生还体验到“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并为六年级时学习比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有一种实践智慧叫“别具一格”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教学实践智慧,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质疑,提出有个性、有新意的见解,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式。即使学生最终没有更好的办法、想法,也训练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了不迷信、不盲从、独立质疑的探索精神。
[案例三]
教学《循环小数》时,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我认为,刚才的竖式计算完全可以用计算器,不用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出乎意料的问题打乱了原本预设的教学步骤,我必须有好的应对方法。我竖起大拇指说:“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真是好样的!”随后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把原先要在课堂上练习的竖式题放到课外,允许孩子们用计算器完成。又把原先安排课后的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移到课堂,孩子们投入到对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的探索中,认识发现规律的重要性,明白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对于这类偶发事件,要坦然处之并把它作为宝贵资源加以珍惜利用。
[思考]
一、关注课堂教学,抓好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学校本期制定了教学目标任务,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了分解,学校对上期学区教学质量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了通报,各年级召开了总结会,制定了本期教学计划,拟定了措施。老师们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各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好新教材
突出新课程改革工作重点。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科任教师熟悉新教材,逐步摸索出适应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路子,重视学法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校切实抓好教研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对新课程实施不断总结。
三、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
加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教务主任认真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的管理。重点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学校每月对教学工作全面检查。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继续细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以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五、搞好考试安排,严格考试管理
严格考试的考务工作。强化考纪教育,增强考试的严肃性,确保考试的客观、真实、有效。严格考试管理,加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对考试情况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面向全体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开展校内教师公开课活动、学区、校际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
七、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紧张有序
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紧张、有序、科学、高效”。根据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形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所有老师有质量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认真研究检测形势,认真研究考试策略,千方百计提高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的教学质量。
八、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才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优秀教师认真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思想上引导。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师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开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彰。
九、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研最普通的形式,按教学进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反思教材、学生、教法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求及时、自觉地对师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十、开展教师讨论活动,促进教学交流
教师讨论活动在周五进行,教师轮流演讲,每次发言教师两名。讨论内容主要是一周以来的教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反思、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学科探索和学校管理。教师发言时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能够在反思教育教学,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讲述亲历的教育故事,给教师以亲近感、亲切感,促进了教育教学交流,让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的成功与喜悦,在倾听和诉说中,探究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十一、重视学情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学校每月、期中、期末对学生开展学情调查,对学情分类进行归纳,及时反馈并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的调查,从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素质多方面进行研究,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十三、不足之处
1、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在计划、安排工作时还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细致、更完美。
3、要进一步实施好教研结计划,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落实检查和考核。
4、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教学研究,求真务实。
一、运用“用户体验”,教学上因势利导
因为学生的特殊性,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不同,学生间差别较大,在上课时,如何利用好每节课的40分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求“微课”内容能直扑重点、击中问题所在,还要求笔者在备课时下一番苦功,运用“用户思维”来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满足短时间内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备课时除了搜集好教学素材,教师将这些素材利用“微课”进行整合,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微课的拍摄,集中放于固定的“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选用。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学习速度及学习需求不一致,在“满足各类用户”的前提下,教师的备课若是能利用微课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菜单进行“点菜”,让优生吃得饱,优生可以继续往难度较高的目标前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多次自己?c击“微课”回看,直到弄明白为止。“微课”的自由点击学习,激发学生不断向上向善,重要的是葆有一颗探究的学习之心在不断摸索。
二、微课时空广阔,让学习随时随地
微课的制作指向明确,在教师拟定出重难点后,每个微课就只聚焦一个点进行素材的专项整理,让枯燥难理解的内容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出来,让学生能“一点就通”。这样“短小精悍”的微课,能使学生产生“聚焦式”的学习体验。如“奖状”的批量打印,笔者就专门制作了微课,专门讲述了如何在 EXCEL表格中建立基本数据源,再在WORD中插入“域”,集中批量打印。学生如果有哪个关键环节忘了,只要打开微课多次播放,细细琢磨就能弄懂。因微课的时空较为广阔,学生可以从微课中再获自己所需的新知,让微课成为课堂翻转的支点。
三、微课用心制作,网罗可用之“创意”
对于微课的录制,需要教师下大工夫匠心打造,或是制作PPT切换或配音录制,或是利用智能手机录播详解过程。笔者采用较多的是录屏软件录制的方式,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每一个微课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新宠,每一个微课都可能引起学生灵机一动的思考及不遗余力的探索。微课的制作并非一劳永逸,因为软件不断在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创意”在微课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特别关注广告、电视等媒体可借鉴的“创意”,将这些元素用在微课的设计中,能加大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和力”,让沟通无距离。
四、微课学后测评,玩转探究新高度
关键词 智慧理答 思维张力 数学教学
我们时常感叹那些特级教师课堂上的沉稳、睿智。为什么在名师的课堂学生总能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语言闪现灵光?其实是教师智慧理答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回答后的即时评价,课程专家崔允漷教授称之为“理答”,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偏重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含金量”,还要适当控制数量,对于发问后的理答常常预设较少。再加上理答也较难预设,因为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即兴互动行为,往往缺少深入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是最直接的感受,由此导致课堂上老师的不当理答屡屡出现,既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智慧理答,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放飞学生情感的翅膀,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呢?
一、转问,拓展思维广度
学生的数学学习受生活经验或原有知识基础影响较大。当新问题与旧经验产生冲突时,学生往往会迷失方向,做不出正确的判断。此时教师可以用改变提问角度的方式来理答,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一文时,当学生理解了图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一个数对表示,即初步体验“位置”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后,教师提问:“是不是图上的每个点只能用整数对表示呢?”因为之前的学习都是围绕纵轴和横轴上的整数展开的,再加上受生活中座位编排的负迁移,学生非常肯定地说:“是的,不是整数对就找不到位置了。”老师说:“是呀,如果把我们的座位画成图,那么每个同学的位置只能用一个整数对来表示(课件呈现座位图并标有纵轴、横轴)。不过,如果我将图上的数稍作改动(将横轴上的2去掉,将原来的3改为2,其余各数做相应改动),现在,是不是这组同学就没有位置了呢,或者他们的位置就不能用数对表示了呢?”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图上的标记是人为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者字母等,位置图上的纵横交叉点可以用数对表示,其他平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唯一的一个数对表示。通过这样巧妙的理答,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渗透了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理答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有时当学生的回答偏离轨道或出人意料时,教师要及时调整预案,改变问题角度,通过理答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正确的方向,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二、追问,挖掘思维深度
有经验的教师通常把学生的回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有效理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把学生思维的“平面思维”状态引向“立体思维”状态。
一位老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出示例题情境:小芳已经看了一本书的3/5,小明已经看了这本书的4/9,谁看的页数多?在学生说出可用通分和化成小数比较的方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师:“同学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来比较大小。通分、化小数都可以把原来的分数变换成另一种可以比较的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变通’的方法。除了这种变通后直接比较的方法,还有其他途径吗?试试看,比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假设原来这本书有90页,那么看了3/5也就是看了54页,看了4/9也就是看了40页,当然54页看得多了,所以3/5> 4/9 。”师:“能不能假设这本书原来有200,250,500……页呢?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生:“这其实是‘假设法’,假设一个固定的数进行思考。”师:“真了不起!除了假设的方法,还能通过找中间数进行比较。想想看,这里找哪一个数进行比较呢?”生:“我想找1/2这个数。因为3/5>1/2,4/9<1/2,所以3/5>4/9。”师:“你怎么会想到1/2,而不是1/3或1/4呢? ”生:“如果用1/3,1/4的话,原来的两个分数都比它们大,就不能比较了。要找的数一定要在这两个分数中间。”师:“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变通’,可以假设,也可以引入中间数。可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三、探问,提高思维效度
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手段。然而,“教无定法”,理答也一样。有时理而不答的探问,反而能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行排除问题解决的无效信息,打破原有思维惯性,使思考方向明朗,思维效度提高。
关键词:幼儿;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素质教育
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工程应从幼儿抓起。诚然,对幼儿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儿童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学的现状,通过生动的案例论述培养幼儿课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策略。
一、素质教学背景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性
1.绘本课堂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加快幼儿思维潜能的开发进程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阶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让幼儿养成健全的生活制度,教师带领儿童读绘本,幼儿通过看图学表达、听教师讲故事等课堂活动,不仅能快速地增加知识、丰富人生阅历,而且也能推动思维的开发。
借助于绘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幼儿能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概念,徜徉于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并把平日在幼儿园所学到的其他门类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绘本教学之中,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质,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家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
2.绘本教学中培养创造力会使幼儿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和水平
绘本阅读中,教师根据生动直观的“绘本语言”,寓教于乐,在唤起幼儿求知欲、激活创造力的同时,更能提升大家的阅读兴致,诙谐幽默的绘本教材在满足学生求新求知需求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引领儿童走向未知世界开展深入研讨和探索,这样一来,大家便能用好教学培养的创造力,进而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素质教学形势下,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心绪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迁移”,这也少不了情感世界的外露。事实上,素质教育也更倾向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绘本教学中的故事题材健康向上、活泼生动,与德育教育的理念正好相吻合。幼儿接触这些绘本故事,不单单被故事情节触动心灵,同样也能以此分辨出美与丑、是与非、真与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能激励幼儿向绘本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学习,激活思维、丰富情感、健全人格。
二、幼儿绘本课堂教学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上文重点论述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下面立足于教学实际重点谈谈培养对策。
1.运用多媒体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学生的想象空间
现阶段,多媒体因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特征,正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幼儿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众所周知,幼儿的智力发育程度尚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为充分的开发,要表达个人的情感、发挥想象力,就离不开多媒体这样的媒介。
例如,在阅读《你很快就会长高》这一绘本时,幼儿教师可提前制作好幻灯片,通过极其有趣的童话场面,引领幼儿自主阅读,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反而更能升华个人感情,拓展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插图,知道了故事情节:主人公阿力因不满足自己的矮个子而整天闷闷不乐,周围每个人均劝他能很快长高,阿力自己仍迫不及待地想长高。孩子们明确绘本故事内容后,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想象中,尤其是看完结尾后,大家会想象到,阿力是否有其他长高的方式或者谁能帮助他迅速长高,这些合理、直观的想象是完全符合绘本故事阅读理念的。
由此证明,运用多媒体作为绘本教学手段,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更能有效地激发想象力,使每一位幼儿均能对绘本故事展开一定的想象。
2.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实施教学
绘本常因可爱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易懂的故事,令孩子爱不释手,诚然,每一本精致的绘本均对孩子们有启迪和教育功能,而且还蕴藏着无尽的教学资源。教师的重要任务便是经由幼儿们自身的心理、性格表现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故事,以便于尽快地实现课堂目标、推进想象力、激发创造活力。
例如,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讲述了白雪公主因被后母迫害而流放在外,幸好得到七个小矮人的帮助,才能逃脱一个又一个的波折,后母则自食恶果坠入悬崖。绘本少不了对白雪公主“历险记”的描绘,作为举世闻名的卡通故事,教师在绘本课堂上可穿插一些动漫片段,引导儿童通过美妙动听的配乐、华丽的色彩和鲜明的故事构思,努力用心去挖掘新意,鼓励大家通过多视角的思维感知,针对白雪公主所经历的磨难做出精妙的想象:“白雪公主在路途中所经历的这些挫折,是怎么得来的?”
大家提出问题后,试图创造性地回答:“七个小矮人会不会是上帝派来拯救善良的白雪公主的呢……”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但都以自身生活经验为依据,依靠绘本故事做出各种大胆想象,这也远远超越绘本自身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涵。
3.积极鼓励幼儿自编绘本,千方百计提高想象力
幼儿在平日绘本教学中,学会编写对于开发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编写绘本故事犹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双“翅膀”,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腾飞、纵横驰骋于天地之间。在绘本课堂上,当孩子们打开惟妙惟肖的绘本故事图片时,在产生浓浓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可同时遮盖一些图片,激发孩子们编写绘本的热情,把绘本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等作为“未知话题”,以此给孩子们设置悬念,合理发挥大家已有的经验,加以适度的思考和想象,建构绘本故事前后的关联;在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紧抓故事中的关键点,让儿童“创造”其中的故事情节。
例如,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封面,显示有一只正悠闲散步的母鸡被饥饿的狐狸所盯上。这时,教师可把下面的图片遮盖住,请幼儿推断并猜测会发生什么。孩子们会静下心来思考,并立足于个人生活点滴,同时也会把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美好期待融入其中。为数不少的儿童会“换位去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为那只母鸡,在遇到狡猾的、饥饿的狐狸跟踪时,自己会如何应对。大家会创造性地想到:“狐狸被钉耙扎住了,疼得直叫,导致捕捉母鸡的计划失利”“母鸡事先已发现狐狸,但假装没看见,仍泰然自若,只是跟狐狸玩起了‘捉迷藏’,将其甩掉了”。可见,请幼儿编写绘本让大家的想象力更加宽泛,构筑绘本故事前后之间的重大关联,推进绘本课堂的实效性。
4.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为课堂增添创造性元素
幼儿心思细腻、活泼爱动,教师要充分借助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绘本表演活动,教师可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本,请大家依照绘本故事的进展,科学、合理地设置必要的角色,并将设计的内容要点通过绘本表演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大家会亲自走近故事角色,不仅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表演时也能适度地“抛弃”教材中的绘本情节,自我发挥、想象出新的故事情节,创造能力的培养可见一斑。
在素质教学的情形之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采用若干行之有效的策略,努力促使儿童在绘本教学中实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燕.看绘本,学数学[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Z1).
[2]心怡.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5).
[3]朱兰珍.绘本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例谈《公主驾到》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0).
【关键词】教学机智 有效引领 学生 发展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提倡学生思维和个体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地发展。我们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已有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基础上体验、感悟、内化,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对社会和生活的强调及关注,使课堂生成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等特点,这样在课堂的生成中,会出现许多的尴尬和窘境,这种课堂尴尬往往有着突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无法预料,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果教师能够采取一种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的措施,把此情此景作为教学资源及时加以利用并且巧妙地嫁接到课堂主干上来,以现场的即时信息或突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再创造和发挥,则会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和魅力,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可以化解课堂上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激活教学气氛,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使课堂峰回路转,精彩纷呈。
产生尴尬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第二,平时对教学的经验和认识积累不够,不会处理。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体验思考,笔者就此谈一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扩大生成
上课伊始,学生刚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候的生成是微妙而又重要的,很有可能决定一节课的走向。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经验的差异还没体验到内容或问题的意思,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课堂上就很难有思维发展的良好开端。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教师应该把问题扩大化,以点及面,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有效学习和建构。例如,案例《新航路的开辟》片段:师展示三则材料,学生顺利地进行阅读和归纳原因。
生1:A.需求东方商品,B.攫取黄金的欲望,C.传统商道被土耳其人阻断。
师:是这样吗?为什么那时候欧洲人们的欲望这么强烈?
生(自发讨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及时地、分层次地提出问题,并通过再次提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了生成,课堂也因此充满智慧和活力。
二、力挽狂澜,缩小生成
当教师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学生也会出现一种学习激情,面对教学内容和课堂的开放多变,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化的,理解是多元的,回答问题观点也会不同,严重时会发生冲突而搅乱课堂。例如,案例《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片段:
师:二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世界人民的正义力量打败了法西斯。
生(质疑):如果没有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会不会投降?
生(争论):A.不会,占了中国那么多领土,势力好大。
B.德意都投降了,日本已孤掌难鸣。
C.他们侵华愿望由来已久,就这么轻易放弃?
D.中国全民皆兵,后方力量强大,日本没戏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多棒啊,让我们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看看。
面对这样的生成状况,教师应当对课堂进行有效和有价值的调控,适时归结散乱内容,适当纠正偏差,缩小生成,把握课堂节奏,努力做到恰当好处。
三、因势利导,转换生成
课堂里的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有可能蕴涵着教学的最佳时机,把握好了,课堂会显现智慧闪光的精彩。例如,案例《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片段:
师: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生:不好。
师(意识到问题有难度):观察图看看有哪些人?活动?
生1:农奴,种粮食和蔬菜、磨粉、养猪、牧羊。
生2:我知道了,书上说这是自给自足。
师:和桃花源相似,是理想的避世桃源吗?
生3:不是,生产水平很低的。
师出示农奴受剥削图片和相应材料验证观点。
这里,教师根据学情调整了自己的预设,降低了问题的难度,顺学而导,把球抛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活动,既可化解难题,又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问题进行适当的推移,学生更喜欢跟同伴的讨论和交流,课堂也会更和谐发展。
四、随机应变,延缓生成
学生的内在需要不断被唤醒,潜能不断被挖掘,意外也层出不穷。有时,教师很容易反感,可能会情绪失控而迁怒学生,有些意外可以用延缓法处理。例如,案例《干旱的宝地》片段:
师:改变一下方式,你们先阅读课本内容,提出想深入了解的问题,别忘了在书上圈划。学生一下子来劲了。
生1:绿洲农业发展的水哪里来的?
生2:沙漠会淹没绿洲吗?
生3:撒哈拉大沙漠的人是怎样生存的?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无视避而不答或者放手都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利,所以先把问题委婉地搁置起来或调整方向,移师课外而不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说,等下课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查资料研究等。
实践证明,只有运用教学机智把握课堂、驾驭课堂,师生在课堂上才能顺利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才能更好地思考、质疑和对问题的探究。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地应用”。而这种能力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上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经验和技巧的丰富积累,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爱护,来自于对学科知识的扎实修炼和自身的文化底蕴。教学机智运用得当了,课堂才会出现美妙的境界。
参考文献:
一、定好研讨主题,让教研有的放矢
定好主题是研讨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研讨的主题,校本教研的组织者要从学校、学科、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大家需要的、有价值的主题,这样研讨的目的性就增强了。所选主题要把握入口小、切中教学实际问题、便于大部分教师研究实践这三个特点,切忌主题大、空、难,使教师望而却步。主题选择的渠道很多,可以围绕前沿问题的探索寻找,可以围绕教学中的困惑反思寻找,还可以在与学生的直面对话中捕捉。
二、依据主题推进,让教研稳步实施
确定好研讨主题后,学校要以学科教研组为依托,通过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不断思考,不断实践,让主题研讨渗透在教研沙龙中,渗透在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与思考中,渗透在教研小组、大组的教学实践与研讨中,使校本教研稳步推进。具体实施时可按“主题沙龙先行―个人实践跟进―教研大组研讨 ”的步骤稳步推进。
1.主题沙龙先行―明析主题含义,初步交流感受。教研组定好研讨主题后,先要围绕主题进行一次教研沙龙,让教师明晰主题的含义,初步交流感受,为后续实践和研讨奠定基础。如 “选准教学起点”的研讨主题,通过沙龙研讨让大家明白教学起点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从哪些内容处入手,在怎样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起点的确定是根据学生学习起点来确定的,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选准教学起点要考虑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和课标的规定,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已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和情感态度基础。教师要立足学段特点,选取最具价值的教学内容,选准切入点,抓点连线,主线推进。
2.个人实践跟进―在实践反思中形成个人体验。在明晰主题含义、了解了别人课堂教学实践的初步感受后,教研组要引导每个教师结合课堂大胆实践,形成对主题的进一步认识,形成较为成熟的实施策略和典型课例。如语文学科组围绕“选准教学起点”这一主题,有教师提出“课前布置前置性预习作业,围绕学生的困惑问题确定教学起点,制订教学目标,开展课堂实践”的策略。
3.教研大组研讨―在课例展示与研讨中实现经验分享。在同年级教师个人常态实践课堂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小组内展示与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再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教研大组展示与交流活动,请相关专家听课评课,围绕主题形成有效策略,发挥校内辐射引领作用。如围绕“关注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主题,数学教研组提出了学生有以下需求:有学习兴趣的需求,有产生困惑并解决困惑的需求,有在课堂上充分交流的需求,有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需求。围绕这些需求,大家通过课例展示形成了有效的实施策略:①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活动,在低年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挑战性练习和开放性练习,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解决学生在学习空间形体知识方面的困惑;通过分层教学,解决不同学生的学习困惑。③给足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学习过程。④在赏识和激励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上述策略的形成与展示实现了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与经验分享,也展示了教研组团队教研巨大动力,既促进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又推动了教研团队的稳步成长。
三、围绕主题提升,让教研凸显成果
在教研组主题推进实施研讨、形成部分课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要及时围绕主题,对研讨的整个过程及时回顾与反思,搜集完整的活动材料(包括教研沙龙中教师的发言稿、活动的运行记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经验与策略总结、专家点评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视盘、媒体报道资料),提炼形成本校独特的教学策略、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研有所得、研有所获,让校本教研真正亮出光彩。
一、确立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共同的课题或者普遍性的困惑,面对同样的课题或困惑,单凭个人的能力也许难以解决,“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堡垒也较易攻克。例如,新课程较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为了帮助大家搞清“生成”的内涵,明晰“生成”的策略,我们就可以确定“课堂教学的生成”这一主题进行课例研讨。又如,作文教学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语文组就可以围绕“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这一主题组织课例研讨;数学概念的教学往往比较抽象、不易操作,数学教研组就不妨选定“如何搞好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课例研讨。
二、选取典型的个案,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研讨。
一粒沙里可能藏着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也许包蕴着整个春天,研讨个案的价值在于,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它自身独特的个性,还能发现它隐含着同类事物的共性。课例研讨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课例研究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研讨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收益是多方面的:参与者不仅可以依葫芦画瓢地把它移植于自己的课堂,还可以依凭它作为发散的原点,延伸出复习课的创新教法,甚至类推开去,演绎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更为宏观的话题。研讨过程中,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呼唤角色质疑问难,形成信息的双向交流,使说与研紧密结合,以实现教师群体智慧的共享。之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新思考和新认识,采纳其他教师的合理意见,重新构建授课方案。
三、在教师群体中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研讨
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讨也许显得更为重要。同课异构就是不同的老师做同一节课,课例研讨时大家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视角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精彩的阐释,不同角色的人员针对同一课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是勇敢的,也是坦诚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众所周知,当前恰逢教师队伍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大量的新教师源源不断地走上讲台,使得新教师培训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众多亟待培训的新教师,选择同样的课题,让不同的老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切磋,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
四、针对特定的教师,采用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进行研讨。
所谓“一人同课多轮”,就是指一个教师面对同样的课题进行多轮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后一轮是在前一轮的反思基础上的修改和完善,在如此精雕细琢、层递累进的研讨中,执行者就可能在课程观念、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艺术等方面逐步地改进提高,从而快速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
2008年11月,保定市教育教学评估检查组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和课例主题研讨活动跟踪。在教学调研过程中,任教四年级的张老师执教了《雪姑娘》这一课。课后, 保定教研室专家霍老师和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就这节课的课堂预设与生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和指导朗读等方面做得不错,但课堂气氛稍显沉闷,课堂小结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研员霍老师引领大家一起查找原因、研讨对策,并对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做了耐心的指导,大家争相发言,妙语连珠。为了深入把握课堂教学预设的科学性,大家商定第二天再次对这位教师执教的《雪姑娘》课例进行跟进,围绕“课堂教学预设的科学性”进行专题研讨。张老师第二次做课的时候把课例研讨时大家达成的共识及时吸纳了进去,对教学设计做了及时的修正,并在总结的环节安排上让学生续编童话故事,学生用自己真挚的情感一致呼唤雪姑娘的归来,老师在黑板上顺势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把学生从伤感氛围中解脱了出来,学生们用真情呼唤着爱的回归,带着爱的温馨离开了课堂。使文章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一人同课多轮的研讨模式既可以采取单兵作战的方式,通过个体的自我反思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也可以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有相同利益需求的老师可以结成联盟,大家坦言诚谏、直说利弊,集思广益、兼容并包,群策群力、同成共长。当然,如果条件成熟,学校或个体还可以组织或邀请学识较高、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参与其中,予以分析诊断、指导引领,应该说,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中老年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