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第1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 哲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13-01

科学史研究是描述和记录各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揭示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在面临重任和挑战的今天,系统的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不但是学术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技术史使人的世界观改变并让人们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科学在哲学方面的贡献就是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马克思很早就说过,科学进入人们的生活,它比宗教、政治、艺术等意识形态的形式更为有效影响和改变了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

回望人类思想的每一次变革,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的改变总是影响着人们世界观的改变和新的开拓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具体表现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科学术语到处被运用;(2)科学方法被广泛使用;(3)科学理论到处被引证;(4)大科学家被人们爱戴。

从科学史与方法论的关系上来说,首先我们看到:每一部科学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史;再者,科学的不断发展促使着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逐渐融为一体。研究和学习科学技术史能很好地开拓世界观的改变和开拓性思维方法的形成,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二、学习科学技术史能使知识面增长,使眼界开拓,使文理结合,知识结构得到合理布置,使人才的培养更为全面

科学技术史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景图,以全球的视角详述了西方、东方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从人类进化到旧石器时代,从巴比伦到亚里士多德,从中国象形文字到地动仪,从玛雅文化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笛卡儿到法拉第,从工业时代到工业污染,等等,向我们展示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

学习科技史不仅是对科学成就的崇敬和对科学精神的思考,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创新的深入理解。学习这样的一个历史的进程,使我们知识面增长,使眼界开拓,使文理结合,知识结构得到合理布置,使人才的培养更为全面。

三、学习科学技术史,能够更好地认识科学,从源头上透彻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还可以促进科学的创新

从人类的进化到最早的科学研究,一路走来领略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巴比伦的文字体系,埃及的数制。从毕达哥拉斯定理,柏拉图立体,亚里士多德元素,到哥白尼的地心说,笛卡儿的世界体系,法拉第的力线,达尔文的燕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到中国的象形文字,玛雅文明,再到工业时代,科技史徐徐地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画卷。从这幅画卷里我们温故而知新,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而创新。

四、学习科技史增强集体主义的责任感

科学的发展是一项集体的事业。“集体”二字很明显地告诉我们,科学需要我们和同时代人同心协力,需要我们像一个集体一样合作,而且需要我们世代相传的前赴后继的合作。在不同的条件下,科学的历史发展能够导致类似的行为。让我们回望科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不管是古老的东方还是西方世界,都曾创造出令人眩目的古代文明,不管世界各个国家,都曾在近代科学中一度占据中心位置而对之做出过巨大贡献。从希腊文明和中国古代科技对于近代科学的巨大影响,从开普勒在第谷的天文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又在开普勒和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立足于法拉第实验定律,现代遗传学重新发现孟德尔定律等一系列科学史事实,我们可以体察人类智力接力的承继性,牛顿因而感叹:他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科学技术史是一门伟大的交叉学科。十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的普及工作,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学习科学技术史,不仅让人们全面了解了科学的发展历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使我国的发展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美)G.萨顿著.科学的历史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0.

[2](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1979.

[3](英)斯蒂芬.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美)G.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华夏出版社,

1989.

[5]吴国盛主编.科学思想史指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6]王玉仓.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王鸿生著.中国科技小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着时代向前迈进,随之在15世纪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一场空前的思想复兴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这场运动是欧洲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一次飞跃,也成就了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并推动了欧洲历史文化的大繁荣时代的到来,历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之为为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经历了近千年的黑暗与衰落之后的再生时代。

一、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

中世纪时期欧洲人们思想愚昧,社会文化落后,社会等级非常森严,基督教会就趁虚而入,基督教铺天盖地的深入到了人民中来,宗教开始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画家的表现题材。当然,这个时期的画家选择绘画自然题材作品不单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更多的是通过自然题材的形象来象征传达自己内心的宗教信仰。以形象的自然刻画来表达内心精神的真实,这种绘画特点在这个时期普遍存在。

“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给人们一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资产阶级需要建立新型社会模式,宗教控制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崇尚自然和科学,更加注重体现人自身的价值。随之,美术也要冲破封建宗教意识,开始注重“人性”和对人自身的表达,开始真实地表达真实的自然世界。终于冲破“神性”和宗教的束缚,表达“人性”的美好。达?芬奇的著名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就是那个时代典型女性的作品,画面是以风景为背景,女性形象蒙娜丽莎呈现出无尽的优雅气质,脸庞上稍有微笑,却又有着若有有无的悲伤。达?芬奇刻画了一个内心情绪复杂、面庞带有微笑却又夹杂忧伤的形象。这已经不再是宗教题材的人物形象了,不再是神的传播者了,而是崇尚人自身美感和内心情感表达,所以,这段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富有鲜活的生命力,饱含着艺术家的灵感,同时也是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为近代美术的产生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在思想和形式上的解放

在中世纪时期,人被压榨的无所作为、消极和自卑,人的价值根本就是微不足道。而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 大力提倡人性要得到解放,人需要自由,需要关注人自身的价值和创造力,打破“神性”的束缚,实现“人性”的解放和追求;关注人的现世生活,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主义和禁欲主义,强调追求物质幸福及上的满足。因此,这一时期的人们转而关注自身及个性,对生活的追求也变得世俗化。人文主义思想也给艺术家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指引他们在思想上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他们不再受到宗教的管制和束缚,不再有打压,变得大胆起来,敢于在绘画作品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人性”,表达自己对人的自由的追求,对人自身的关注。如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它是一幅女性的画,其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像之前中世纪时期的作品一样,不再是神圣得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像普通世俗生活中的。提香不仅将画中人物表现成清醒的模样, 而且眼神中充满了企盼的神情。提香的这幅作品是对禁欲主义权威的挑战,体现了人类肉体的生命力,同时还表达了肉体的诱惑,而这些都体现出了作者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在画材和技法上的突破

技术创新,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在美术上最为显著的技术创新之一就是15世纪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于油画技法的革新。中世纪时期的画家在绘制油画作品时,一般采用蛋彩颜料。由于这种颜料会在几分钟内干掉,画家在作画时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他们必须在画板上一小块一小块地迅速作画,而这不利于画面长时间的精细刻画。直到15世纪初用油作为媒介剂调色的技术才引起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当时的调色油多以蓖麻仁油做媒介, 但这种油干燥时间过长,延长了绘画的制作周期。

第3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钱学森将第一次战争形态定义为徒手战争,这在理论学界是存在争议的,人类总是借助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工具来进行战争,或是石块,木棒,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徒手,人类与动物区别就是使用工具,这一点在初期的战场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历次军革

俄国军事专家的这种军事革命很具有代表性,注重了科技对武器的影响,从武器的使用和种类的变化,看战争的影响。钱学森同志的分类方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综合上述两种战争革命的划分,具体分析科学技术对军革的影响研究。(一)第一次军革,公元前3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以原始的工艺生产为基础,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大多也是劳动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冷兵器。冷兵器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使用的兵器多以石器为主,其次是陶器,后来炼铜技术的发展,才有了青铜武器。埃及约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间,已经开始以黄铜制造刀、斧、匕首等武器。在此之后,又用青铜制造剑、盔甲、盾。③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7~18世纪才开始使用青铜器。在春秋和战国之交,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铁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国在商代已有用陨铁锻制成的铁刃。④东汉末年,距今两千年前,出现了钢制兵器。钢制兵器把古代冷兵器已经推向一个极限。此时战场上多见于白刃战,作战方式也以阵式战为主。由于冷兵器自身的特点,武器杀伤力小,战场也只限于陆地,在战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参战人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第二次军革命是从9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中期。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即文艺复兴运动。这次工业革命以机器时代替工厂手工时代,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使用铁器后第一次技术革命。恩格斯指出:“自从整齐和新的工具把就得工厂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⑤十三世纪末,火药经阿拉伯传入西班牙后传入欧洲。经过欧洲人改进,在十五世纪前后制成了用绳点火的火绳枪,这可以算是热兵器时代开始的标志了。虽然制造火药技术早已传入欧洲,但是在工业革命以前,近代意义上的机械加工工业尚未完成,枪械的制造工艺水平低下,枪械基本上都是前装滑膛枪。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广泛使用,机械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机床应运而生,为制造技术含量更高的枪械提供了可能。各种枪械的制造和使用,并在战场的普及和应用,骑兵的战斗力远不如火枪步兵,骑兵便逐渐退出战场。这一时期,武器的杀伤力大幅度提高,战场虽然还局限在陆地,但是参战人员和战争规模比冷兵器时代都有大规模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清末的闭关锁国时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拒之门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落后于欧洲国家。对这次军事革命参与较少,痛失了战略机遇的转型。(三)第三次军事技术变革是从19世纪末开始持续到20世纪中期在这次军事技术革命中经工业革命,在这次科学技术革命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的转变,这一时代的出现,把人类的文明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据不完全统计,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产值增长了2.2倍。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电磁波的发现为后来的无线电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常规武器进入战场。大量的坦克、飞机、战列舰投入了战斗,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战争也不单单局限于陆地和海洋,由一维向三维发展。海、陆、空多兵种联合作战,参与战争的人数增多,武器装备的打击范围也更大,随之带来的损失也更难以弥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率先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这是人类的战争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第一次使用核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时代的到来。(四)第四军事技术革命即新军事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末持续至今这次军事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突出反映了信息时代的鲜明特点。信息战成为未来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形式,开辟了新的作战领域,交战双方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多兵种之间展开的一体化战争,对传统的战争理论,战场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规模的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运用,确保战争打击目标更加精确化,杀伤力更强。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信息速度传播快,突况多,信息稍纵即逝,从陆、海、空、天、电全方位覆盖战场,对战争的指挥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指挥能力。

第4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哲学思考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文化样式。二者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哲学领域中一个简单而又复杂、模糊而又清晰、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宗教发展的日趋“世俗化”,甚至现代西方宗教出现了所谓“科学化”的新趋势,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该怎样去认识与把握呢?

一、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不同见解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宗教的认识方法则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科学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宗教则妨碍生产力发展;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宗教则阻碍社会变革。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与宗教神学作斗争,并不断清除上帝作用的过程,宗教终将被科学所驳倒和取代。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于祺明教授在中国无神论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本质不同,表现在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是可以实践检验的,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则是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是不可实验检验的;科学的精神是理性的批判精神,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是顺从和虔诚;领会科学精神是靠科学方法,而基督教信仰否定科学的方法。

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一观点。在《宗教与科学》(1935年)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年)这两本书中,他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做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论证。他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

第二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这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科学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宗教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正如德国哲学家卡斯尔所云:“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科学家可以无拘无束的从事工作,不受神学家的干预,反之亦然,因为它们各自的方法和探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科学的独立性是必要的,而今天,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宗教的独立性或许也是必要的。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提出放弃科学与宗教全面对抗的论证,主张采用康德的“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的二元论”的思想方式来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宗教和科学是相互关联的,本质是互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在宗教与科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寻找共同点。他们虽认可科学对宗教具有批判的权利,却反对把科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和隔离开来。在他们看来,最为重要的是两者在最普遍的方法论问题上具有共性。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2005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发表的《科学与宗教》一文中指出,“人类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同时又总是伴随着宗教上的需要,只是对宗教的理解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代英国学者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指出,对于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是人类探索中那些迷人的领域之一。他于1998 年出版了《科学与宗教引论》一书,书中从历史、神学、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科学与宗教的交互作用,并一直延至当今,在主要讨论基督教的同时,也扼要阐释了其他宗教的重要性。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位重量级学者,那就是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神学家巴伯。巴伯曾出版过《科学与宗教的若干命题》、《神话、模型和典范:科学和宗教之比较研究》、《科学时代的宗教》、《当科学遇到宗教》等多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著作。他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神学”的概念,并试图通过“过程神学”做媒介,来实现科学与宗教的有机融合。

显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冲突说”和“分立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差异,力图在二者之间构建起相互区分的尺度;而“关联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联系,力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互补的桥梁,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这些观点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建设性。但是,要正确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恐怕单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是无法理清的,二者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用“对立”或“融合”来概括。

二、科学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影响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因素很多,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因此,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二者的关系也绝非易事,但探索本身也许比答案更有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和历史,防止将二者关系片面化和绝对化。

第5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职业性技术

由蒸汽机发明而引发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世界工业化的序幕。两百多年来,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速发展和普及。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促进技术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政治甚至伦理上的指导思想。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使得劳动者与技术的关系更为复杂。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讲的那样:“(信息技术)不仅迫使我们改变其他机器,而且还启发我们去寻求解决社会、哲学甚至个人问题的新途径。新机器在改变人的整个精神环境——人的思想方法及世界观”(托夫勒,1996年)。

当计算机成为重要劳动工具、自动化设备替代了体力劳动甚至部分脑力劳动时,人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了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的无人工厂,纯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的意义变得微不足道。这一切是否预示着对蓝领阶层即技能性人才需求的减少?它对职业教育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地认识“技术”的涵义。

l技术包含主观的因素

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著名学者彼得斯(T.Peters)曾经说过:“科技的使用是5的比特和95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倾向与共享信息而不是保存信息的组织)”(彼得斯,1998年)。显然,在他的眼里,技术不是单纯地由科学定理推导的结果,而是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结果。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盛行的分数教育的一个消极后果是培育了很多科学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不正确的科学技术形象,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错误看法:一方面,人们将科学理论固定化,使学生以为科学理论都是万物不变的永恒真理;另一方面,忽略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吴国盛,2002年)。

实践证明,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需求(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精益生产的成功,就是信息技术、小组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的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技术发展的前提是技术、劳动(组织)和人力开发三者的协调。技术发展所追求的目的、价值观以及所表现的文化取向,都是客观和主观需要共同的结果(高亮华,1995年;Heidergger/Rauner,1989)。

除了自然科学、工程理论和技术工具等客观规律和事物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由于不同的工业文化所导致的实现手段、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等与从业人员有关的东西。根据技术与它所附着的职业劳动形式之问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技术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以工程技术为例):

a.与相关人员职业活动关系密切的技术,即职业性技术;

b.与人的职业活动方式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小的非职业性技术,即传统意义的工程技术。

虽然职业性技术和非职业性技术两者不完全是排它性的,但每一个领域的技术仍然可以认为是两者的综合。如汽车技术包括非职业性的ABS技术、直喷燃油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和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等职业性的维修技术。因为职业性技术是从科学和狭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整个技术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事实上,早在400多年前,杰出的思想家和工程师、工程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达·芬奇(daVinci)就强调“伟大的工匠技术是世界的未来”,从而肯定了职业性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在崇尚读书,轻视实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性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对职业性技术的忽视,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

2“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技术人员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突出表现在技术人员与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以及实际生产过程的关系上。在现代化生产企业(如发电厂、化工厂等)的工作中,技术工人常常面对一堆监视器或仪表,而具体企业是生产电力、啤酒还是合成纤维则成了次要的东西。对发电厂的技术工人来说,理解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变得不重要了,而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确定气压参数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变得更为重要。这样,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生产相比,现代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更确切地说是产生了新的界面。

技术的高度密集特别表现在产品售后维修服务方面。如计算机测试和分析系统已经成为维修现代工业产品和设备(如程控交换机、数控机床和高档汽车等)的必备手段。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得工业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和故障率也相应降低。这对维修部门来说意味着:

a.工作内容的改变:传统工作如钳工、钣金任务减少,而故障诊断和咨询服务部分增加。

b.工作要求的改变:对现代化设备,必须借助计算机等辅助检测手段,通过特定符号和检测数据以及抽象、理性的分析来感觉,这均意味着对维修工作要求的提高和变化。

在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条件下,使同一产品的生产和维修技术逐渐分离。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能会熟练使用机器人安装某些部件或组件,却绝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懂这些组件中所隐含的技术问题;同样维修工人也不可能搞懂产品中所隐含的生产技术,他只需要按照符合逻辑的顺序、用特定的仪器检查出故障零件并加以更换(作为黑箱)就行了。

这样,技术人员(如维修工艺师和技术工人)的智能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要的专业知识不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知识(当然这些经验总包含科学技术成份)和能力,如制订维修计划时,技术员和生产工人的CAP(计算机辅助计划)知识和技能,或者商业人员制订决策时的决策树技术等。这些“职业性”的知识,很难归入到某一个经典学科,而从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理论也不可能简化或推导出这些知识。这里,实际工作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工业心理学和技术学研究表明,在高新技术工作岗位(如机器人和加工中心等),技术工人所需要的知识,约有一半是介于经验性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之问的一种特殊的知识(Dybowski/Haase/Rauner1993)。以德国技术与教育研究所(ITB)为首的欧盟10国科研项目,将其命名为“工作过程知识”(workprocessknowledge)。“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

(Fischer2000)。例如,工人在普通机床上手工进刀时会感到刀具和机床的载荷,但在操作数控机上就不能,甚至看不到切削过程,感性认识减少到只能分辨声音。现代机械加工依靠字符和图形来显示这些间接感觉,只有经验丰富的工人才能成功表达出他的感性经验,并对加工程序进行优化。这里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工作过程知识(,1997年)。

事实上,作为知识象牙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过程知识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科学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一个重要来源是人类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因此,工匠传统是科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进步甚至在某些时候完全是被工匠所制造出来的仪器设备所推动的。如近代天文学和医学的发展首先应当归功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而它们分别是由荷兰的眼镜制造师利伯希和商人列文虎克发明的(吴国盛,2002年)。科学常常从新技术那里获得启发,因此也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如人们并不是根据波易尔一马略特定律设计出了蒸汽机,而是蒸汽机的发明促成了对这一规律的发现。同样麦克斯伟、法拉第的电学理论与爱迪生、西门子、贝尔的电气技术重大发明几乎也没有很大联系(Raunerl997)。

3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无疑,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当是含有丰富工作过程知识的职业性技术。但是,由于在许多情况下,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名称,因此人们常把工程技术知识误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

事实上,尽管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在名称上近似,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以电子电气技术为例。在工程科学领域,它表示一个特定的、特别是大学的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无线电通讯、数字计算、自动控制和测量等,是一种以数学为指导的、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往往是先由数学预测,而后在实验室证实(《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630)。它反映的是工程师和工程学家的科学职业实践,从方法论上讲,是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指导下的科学实践。

第6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退化性疾病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考虑。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学水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革命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技术革命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日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日益发达的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治疗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医学方法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方法并改造和发展。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然科学;2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医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的疾病和医学护理。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但独立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革命,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③科学人文主义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界。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体关怀所替代。

2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治疗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不仅需要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

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科。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2.2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本身是理论要素、经验要素、技术要素综合而成的体系。护理学同医学一样属于“异质综合体”,这种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产生众多分歧,需要把握多重属性才能逐渐逼近其本来面目。医学发展是综合各时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自然科学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得以发展并走上科学之路的基石。护理学要注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先进成果发展自我理论和实践。

第7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一、文献资料缺乏限制黑格尔深入理解中国哲学

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我们不难发现黑格尔对东方哲学的论述篇幅不大,只对孔子、易经哲学和道家做出简要论述。稍加总结可以发现以下特点:首先,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基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哲学思想评述和翻译。黑格尔对孔子的概括资料来源于1687年出版的耶稣会神父普罗斯佩利•若内塔、赫尔特利希、卢热孟、古布累等人的拉丁文翻译和注释[5];黑格尔对《易经》起源的论述资料来源于1776年出版的“关于中国人的追述”里阿米欧神父“论中国古代”的文字[6];黑格尔对八卦认定为可以唤起意义的便利和对中国哲学从思想开始、没有概念且流入空虚的判断,来源于温地士曼的观点[7]。从资料的来源看,黑格尔没有接触中国哲学的第一手资料,更没有接触过中国哲学翻译成德文或英文的资料,因此资料的缺乏是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误解的最重要原因。以孟子和古希腊哲学家为例,黑格尔在论述中国哲学的结尾才匆匆提到孟子哲学思想,而对毕泰戈拉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出现的伪书他却已做出辨别和区分,这一点佐证了在研究资料的占有方面黑格尔用以思考中国哲学资料是不足的。其次,文献资料的缺乏导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认识缺乏历史性思考。黑格尔论述中国哲学的文献仅限于先秦时期,因此他无法思考和理解中国哲学在秦之后与印度佛学融合进程;也无法思考和理解中国本土哲学经佛学的濡养向宋明理学的发展;更无法对中国哲学后来的发展中出现的,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类似的命题进行思考和准确地评述。恩格斯曾概括黑格尔的哲学思考有别于其他的哲学史家,称其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8],但是在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论述中这种巨大的历史感显然因文献资料的局限而缺失。再次,文献资料缺乏直接影响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进行概念化地思考。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明确指出“:……哲学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9]“思维的产物一般地就是思想;但是思想是形式的,思想更进一步加以规定就成为概念”[10]。因为文献资料的缺乏,黑格尔无法将中国哲学准确地转化成他所谓的哲学思维的形式,更无法准确把握中国哲学思想进一步规定成概念。因此,从黑格尔的哲学思考方式看,他无法将中国哲学的内容准确地概念化,成为他自身思想所思考的对象。

二、对中国哲学思考对象的误解导致黑格尔误读中国哲学

首先,中国思想的主要对象与西方思想的主要对象存在差异。司马迁曾对先秦思想进行概括,“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1]牟宗三先生也呼应司马迁的看法“:可是周文发展到春秋时代,渐渐的失效。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这套礼乐,到春秋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所以我叫它‘周文疲弊’。诸子的思想出现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民生疾苦问题,它就是这个‘周文疲弊’问题。”[12]从司马迁和牟宗三先生的总结看,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考的对象是周朝旧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如何过上更良善的政治生活。中国思想从肇始之初其对象就是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而非西方思想那种从古希腊发端直至近代所围绕的思维与存在而进行的思考。其次,中国哲学的思考对象有别于西方哲学的思考对象。黑格尔认为,“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不过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13]黑格尔的意思是:哲学是对思想形成的概念进行思维着的考察。这种考察的对象是种概念化的思想和概念化思想的对象。从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出发,中国哲学是对概念化的中国思想的思维者的考察,这种考察关涉到中国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对象———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的关系。因为政治制度与政治关系更多呈现出对如何过上更良善生活的追问与思考,因此中国哲学所进行的概念化思考主要也呈现出道德哲学的特点;西方思想主要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进行概念化探究,因此西方哲学的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形成的思想为思考对象的思考,其主要特点必然与中国哲学的不同。再次,忽视中西哲学思考对象的差异导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片面认识。中国哲学以对政治制度和政治现实关系的概念化思考为对象,思考的主要内容和概念化表述,主要与伦理道德、国家治理、宗教典章等密切相关。在黑格尔看来这些都是伦理学说或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而不是西方哲学要探讨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主要内容,更不是西方哲学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当黑格尔将西方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思考思路,套用到对中国哲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评述时,就对中国哲学做出错误的论断,认为中国的伦理道德归于宗教,并认为中国哲学对解决思维与存在问题而言是抽象枯燥的言论,无法对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进行范畴[规定]的探讨。若要求中国哲学在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的关系哲学思考中,产生一个在思维与存在关系思想中的范畴[规定]的哲学王国,这显然是个“种豆得瓜”的非分要求。把中国哲学主要思考的对象认为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概念性思考的这种误解,在《历史哲学》中显露无疑:“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14]黑格尔没有明白,中国哲学对峙的两方面应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现实,中国哲学的变化发展,一直在围绕政治制度的主观规定性与政治现实的客观现实性之间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

三、对中国哲学辩证法的片面理解加深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误读

首先,黑格尔无法通过文献挖掘来思考中国哲学辩证法的发展史,也就无法以他自己的方式获得对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正确认识。上文已说到黑格尔研究中国哲学的文献仅限于先秦时期,先秦之后资料缺乏制约黑格尔深入思考和发掘中国哲学的辩证法内容。其次,黑格尔没有发现中国哲学应有的辩证法的内在线索,从辩证法角度思考对中国哲学就显得非常片面。如上所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思考对象错误地认为与西方哲学思考对象一样的,所以黑格尔只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辩证地考察中国哲学中蕴藏的辩证法,没有考察中国哲学中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实际上也蕴藏的辩证法,被黑格尔归纳入西方哲学的道德哲学的范畴内。中国哲学的辩证法观点除了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关系的思考之外,也融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之中。以黑格尔探究的周易之阴阳爻驳为例,黑格尔就没有看到用作占卜的先天八卦经过变化后形成的后天八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标志方位变化的内容,而这种方位变化的描述通过固定的语言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在中国古代的堪舆和建筑中就体现出这种概念体系的思维方式,这套概念体系在中国发明的许多仪器中也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无法在概念化的思考后作用于科学技术是种误解,这种误解源于对中国哲学蕴藏的辩证法的失察。再次,黑格尔从辩证法角度编纂中国哲学,产生了对中国哲学评论的误读。贺麟先生在评论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时特别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别阐述了辩证法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或一派的哲学家只要其中有丝毫辩证法的因素,都被黑格尔挖掘出来加以着重阐明。”

第8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出,西方历史、文化从渊源上就与古希腊文明一脉相承,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中拼搏、进取、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竞技体育首先产生于西方,所以西方文化对体育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竞技体育完美体现了这种自由、进取的文化精神,体育中的竞,就是强烈的竞争,是生命个体外在力的体现,直观地再现生命的本质。西方哲学把矛盾的对立、冲突在各种竞争中达到否定和新的平衡。强劲的外在力量被西方体育视为生命的本质,是个体灵与肉、身与心的统一,这种关系的构成对体育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方的文化舞台上,科学是主要角色。西方文明在发展的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影响、交错,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新的价值观极大的冲击和反思。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科学精神与新兴人文素养相互对立,导致西方20世纪初不能对以往的思想做出科学的解释,不能对现在做出合乎理性的诊断,也不能对将来的所有进行展望。

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分化直接影响了当时西方文化发展,历史证明人类各种文化理应同时包含人文和科学文化,唯科学主义或极端的理性主义从很大程度上歪曲了近代思想和文化的形象。西方社会越来越注重物质财富的享受,把资本积累当作终极目标,将物质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及时行乐,忽视人文价值。这种极端的个人价值观表现在体育竞技运动上,就是只关注竞技比赛的结果,忽视比赛过程,极大的异化了奥林匹克竞技的运动价值观。故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思想就是要与这种竞技比赛忽视过程,注重结果之间的决裂,这也是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危机四伏的根源之一。

2.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功利性追求是西方文明在开始阶段就表现出的诉求,人们期待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凭借个体的能力展开竞争,从这种竞技过程中获得最大利益和幸福。早期的西方统治阶层就已经形成了功利主义的雏形。强调所谓的“道德原则”“竞争意识”和对“力量的崇拜”,并且统治者也通过社会法则灌输给人们。西方国家由于地域狭窄,城邦众多,各个城邦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规则和法律条文,这使得他们都在为自身的生存、地域的发展竭尽全力,加上当时周边的国家,如小亚细亚波斯帝国的强大军事和宗教压力,竞争精神在古希腊各个城邦都表现的十分明显,竞争意识的存在和强化是古希腊体育运动充满竞争精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古希腊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海洋文明史,在各城邦的发展过程中无不保持着开放的态势,这种开放使西方民族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开阔、包容的心胸。古希腊民族精神从崇拜力量到崇拜体现力量的完美肉体,同时推崇知识、智慧和技术,推崇高大、健美、强壮的体魄,并愿意为此付出各种艰辛的努力。古希腊社会对竞争精神和对力的崇拜和升华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化注重自由精神。这种开放的意识使得西方文化始终把目光投向城邦以外的世界,从不同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以此促进了自身文明的繁荣和发展。西方社会文艺复兴运动后,社会上层更加注重技术革新,超越过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西方追求张扬的文化品格使更高、更快、更强成为当时奥林匹克体育的主导精神。

2.1强调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作为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地域位置十分优越,它三面环海,气候温和,丘陵起伏不断。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具有向大自然挑战的永恒信念,这种信念逐步养成西方社会开阔的胸怀和敢于进取的注重竞争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舒适的气候条件也为古希腊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郊外活动的条件,他们以徜徉户外活动为生活乐趣,是一种社会上层价值的体现。与古代雅典崇尚成熟、享受的社会文化精神相比,古希腊社会更加倡导个性的世俗化与人格化,凡事从个人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构建了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的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到了中世纪,宗教和教会逐渐凌驾于西方社会的王权,宗教几乎控制着西方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自由的人性在宗教神权的压抑下逐渐消亡,个体的世俗价值从根本上被否定。随着各种激烈的竞技体育活动被禁止,体育运动几乎只剩下极少的户外骑士运动和游侠体育。文艺复兴运动后,社会进步推动了宗教、神权的改革,确认了灵与肉的统一关系,扫清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思想障碍,确立了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为竞争、博爱、平等思想打开了通向现代体育的大门。

2.2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第9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技术;建筑;技术观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human, has an extremely long process, and each time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form a breakthrough leap all at the time of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ess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an make the houses built more high; span increasing; the use of the performance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play the art of human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How to look a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uilding. As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thoughts we understand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e and how to make more effective use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our correct understanding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 process and master the way of building knowledge essential.Key words: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view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问题的提出

几千年建筑的发展史也自始至终体现着技术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不寻常关系。然而并不是每座建筑物都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建筑只有在工程技术与工业艺术相融洽之上,才能成为艺术。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对建筑艺术与建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挑

剔,这就要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开发的今天使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一旷世的艺术品。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观点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进步的建筑技术可以使艺术风格的发生变化且可现。另一方面,有限的技术又制约着艺术形式的自由发挥,而艺术风格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建筑技术革新。总之它们是互动的,是相互制约的。

技术对建筑影响的历史分析

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打制的第一把石器,就蕴含了技术的萌芽,对技术的界定,不能撇开技术的历史过程,因为它既是技术的抽象和概括,也是后即技术概念演化的核心和出发点[1]。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时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出现了梁柱的结构形式,也有了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3种成熟的柱式。柱式构图成为建筑设计的母题,建筑设计体现“数是万物之本”的思想。同时,古希腊由于所处位置和技术的限制,建筑的室内空间并不发达,工匠不得不把经历放在建筑的实体上。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的建筑布局方式,就是充分考虑了几个建筑之间互为观察对象的关系,柱式的使用也是丰富了实体的立面。因此,有人称古希腊建筑是“放大了的雕塑”。

到了古罗马时期,由于新的建筑材料———天然混凝土(石灰、火山灰、碎石),新的技术———拱券技术的出现,使建筑空间设计由室外转向室内,由封闭转向围合,由动态转向静态。出现了“罗马万神庙”这样的旷世之作。但是,万神庙本身也存在着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面的穹顶,下面的墙体厚度过大。

中世纪,在西欧发展了一套近似框架结构的结构体系,以垂直线条为主,强调向上动势的哥特建筑。东欧的拜占庭人根据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创造了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2]。教堂内巨大的穹顶体现着集中式构图的典范。然而,这巨大的穹顶并没有象古罗马万神庙那样覆盖在圆形平面上,而是通过一个重要的中间构件——帆拱为依托与方形平面密切结合,创造了全新的结构形式。人们在教堂内体验的是,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空间。同时,完美的结构体系更令人惊叹在这里技术升华为建筑艺术。

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玻璃和钢铁在建筑中的使用,前者创造了赋予流动性的空间造型,后者主要使建筑在高度的发展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同时,二者在建筑中的使用也是建筑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式。1851年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用预制的方法,建造了“水晶宫”——玻璃的使用和预制方法,1889年埃菲尔铁塔的建成创造了新的建筑样式。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先进性在建筑中的体现更是无处不在。建筑诞生之初就离不开技术,技术是建筑成为可能的有利保障。在日常实践中建筑工人以及建筑机器工具所能达到的精湛工艺同样使人产生美的享受。这是技术带给人们的美感。俄国的构成主义的代表弗拉季米尔.塔特林所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将技术与结构裸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呈现出独特的美感.风格派以及构成主义的影响使现代主义建筑赋予建筑中的窗、柱、墙功能之外的形式因素.因此建筑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抛弃固有的功能观念而将以上的建筑元素作为点、线、面等形式因素来进行处理。这是钢筋混凝土技术对建筑形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