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生智慧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生智慧教育

第1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生成条件;课堂建设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凸显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能否彰显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能否突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主动态度,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教师教学智慧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前提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智慧的教师有能力迅速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学习不是授受知识技能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体参与知识技能所联结的共同体的实践,是文化共同体的开成与个体成长相辅相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原本就是“学习共同体”,需要彼此共同承担促进双方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责任。师生关系平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现时演练,这种演练体现出师生间交往互动、共同进步的热情与热诚。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即在这演练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展示和积淀。

    教学规律的总结积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生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地机灵处理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和偶然事件,这种随机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展示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化解窘镜,能解决意外难题,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面对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并不说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相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记录且细细体会自己所遭遇过的每一次处理不可预知的教学事件的经历,日积月累,教师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越注意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积累,越能很好地在课堂中体现教学智慧,比如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规律、教学与发展辩正统一规律的掌握。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了智力因素的辅佐,非智力因素就不可能存在,而智力因素的开发,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发展是相互促进,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同时也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比如,教师预先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可以说明其很重视对学生们智力因素如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就某一论点畅所欲言,说明其有意地对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大家从实际出发,大胆设计,勇于创新。

    课堂情境的建构——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平台

    课堂情境是师生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时所必需的教学背景,课堂情境的建构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它可以充分表现为师生间教与学的状态、情感与情绪交流的方式,以便师生达成共识。良好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为师生之间在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互动活跃的课堂情境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场所,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智慧的自主发展。

    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展示其教学智慧,同时,课堂教学情境的建构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师生共同构筑教学情境,使课堂迭起,师生彼此引领成长。比如,在讲授《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文中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真实地融入于文中情境;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当时的教学状况,倡导大家进行相关的辩论,这说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课堂信息,并加之利用,寻找新的顺应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构建教学情境,无疑为自身教学智慧的生成筑就了平台。教师从中体会了成就感,收获了幸福感,会激励教师更加富有热情和激情地进行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智慧性地教学,他们会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课堂情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才会灵性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会从中收获启发和教育,其教学智慧的价值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实现于课堂实践中。

    综上,充满教师教学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智慧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指导认识,关注课堂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这都是教师教学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彰显。

参考文献:

.isn.net/

第2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3]许中伟.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紧缺矛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02) 

第3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有效;提问;智慧;金钥匙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124-02

作为语言知识传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单纯接受的过程,而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有效提问是指能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合适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它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得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案头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如在讲到《Go for it 》九年级Unit 6“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导入第一课时,采用先让学生听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问:Do you like this piece of music?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I like music that is gentle.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论,在很浓的学习兴趣中转入正题。积极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尝到劳动和收获的快乐。而学习的进步是进一步积极学习的有力的强化物。

二、明确提问要求,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提问时只有分阶段、分时机提问,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中学生有时对学习的知识指向目的不太明确,所以有些问题可以在学前提问,即在讲授新课之前,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例如在教九年级Unit 5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时,我先收集一些学生的学习用品,如notebook,dictionary,pen,backpack,etc.用我自己的钱包问学生:What’s this? Whose is it? 学生回答:It’s a wallet. It is yours. 然后我引出新的句型:Yes, it belongs to me. 接下来用学生的物品来问:Whose is this notebook?导入本节新的内容:表示猜测的词must, can, may, can’t. 通过这种问答形式,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有些问题要在学中提问,即在讲授的过程中提问,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的语言现象。在阅读课中尤为可行。如在教九年级Unit 6的Reading 中,等新课导入之后可以先问学生两个问题找出Main idea:How many people are talking in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然后read again完成下列表格。

再读第三遍,做以下True or False题目:

(1)Peter prefers too much fried food.

(2)Tony doesn’t eat sugar.

(3)Some types of oil are bad for us.

(4)Laura eats meat.

(5)Burnt barbecued meat might cause cancer.

通过教师的课堂指导和评论,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所以一些需要进行归纳概括的抽象问题要在学后提问,如九年级Unit 8 Section A 3a教完后,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Do you like to be a volunteer? Why? What can you do? 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三、把握问题难度,满足个体需要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见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所以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起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问题太难,学生思考不出,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问题;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比如在学习《Go For It》八年级上的Unit 1时,可以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Will people have robots in their house in a hundred years?(适合中下学生)What will robots do in a hundred years?(中等学生)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a hundred years? 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a robot in every house?(适合中上学生)。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四、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提出了“读书须有疑”的观点,他主张读书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穷根究底。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由此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从“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增长了,能力也就加强了。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section A 第一课时,通过展示各地迷人的风光图片,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景,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在阐述自己的预测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猜测,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善于激发学生思考,多思善想,质疑问难,从被动的“哑巴英语”转为主动的用英语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了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使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作者单位:黄岩新前中学

作者简介:王君玫,女,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中学,本科,中学一级,从事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保罗・D.埃金(美).《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7.

第4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负担;减负;全面;适度;和谐;发展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各地纷纷贯彻落实了这个精神,我校通过“减负提质、和谐发展”研讨,学校素质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真正认识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育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但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对学生负担缺乏科学的理发认识,对学生负担过重现象缺乏准确的把握,致使在具体操作上走入误区。故此,笔者就如何理解学生负担及减负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什么是学生减负担?这关系到当前减负认识、操作策略,以及哪些该减哪些不该减,甚至哪些该加哪些不该加的前提性理论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学生负担就是为了达到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所应该承担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作为学生应该承担学习任务和责任,因此就应该有负担。学生负担应该具有双重性,即“面”性和“度”性。“面”性是指负担的全面性,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身体和心理、学习和生活、动手与动脑等各方便健康、和谐地发展。学生只有全面承担全面的负担,才能落实学校全面的要求,使学生达到素质综合提高的目的。“度”性是指负担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要使学生负担合理、科学地平衡、和谐发展。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成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就不再是学生发展的力量,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成长,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阶段如果扼杀了儿童时代那种天真活泼浪漫的生命特征,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我们就认为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例如,多遍反复地机械性抄写,造成学生上肢关节的僵化:在校时间过长,家庭作业过多影响学生应有的作息和睡眠;教师超过课程标准的过高要求和和教师严厉的处罚方法,造成学生学习期间过重的心理压力,产生了过度的焦虑等等;相反,如果我们对学生能力许可范围内的负担不加分析地予以减轻,势必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教育质量。教育研究家肖川曾经说过:“学习负担过轻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缺乏足够的智力负荷、缺乏理智的挑战和认识的冲突,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不会变得丰富和深刻。”可见全面、适度的学生负担对人的成才将起到很发地促进作用。

从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看,主要是片面性的负担过重,即以智育为核心的单方面负担过重,不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负担过重,这种片面性的负担过重,致使中小学生的各种素质发展不和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智育负担过重,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负担过轻。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全部素质包括身心两个方面,除了智育之外还有体力、情感和意志,与人的完整素质相适应的教育必须是全面的教育,充分发挥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功能。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把本来就过重的负担又片面指向了智育,造成负担严重超荷,而其它各育的负担相对不足。不仅如此,负担不足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还带有智育化的倾向,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害才,有德有才无体是病才。学校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场所。

第二,学习负担过重,生活负担过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发展的人,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只有教育不断适应儿童的本质。儿童不断适应教育的引导时,学生的学习才是完善的学习。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生除了睡觉、吃饭和走路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功课中度过的。他们有念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记不完的概念、公式定理,他们几乎成了学习的机器,与学生的学习负担相比,一些学生的生活几乎没有负担,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是“小皇帝”。这种“小奴隶”与“小皇帝”之间的强烈反差,已昭示了学生片面性负担过重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适当增加生活负担,减轻学习负担势在必行。

第三,动脑负担过重,动手负担过轻。以人类发生的意义说,人的智慧是随着手的解放和脑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个体智力发展看,也是接触外部对象动作和内部智慧动作获得的,而且动作智慧是言语智慧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俗话说“心灵手巧”就是人协同发展的理想境界。中国学生在用脑方面常常是外国人的对手,但在实践能力、搞科研题目上往往不及一此外国学生能力强。减少动脑负担、适当增加我国学生动手操作负提提升综合素质,已迫在眉捷。

第5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作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从古至今人类都离不开音乐。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教育更离不开音乐教育,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及的音乐教育途径。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进行音乐教育的意义

(1)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注意力、智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老师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活跃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教育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课程。

(2)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心理焦虑和恐惧,是当前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音乐教育通过放松学生大脑,调整学生情绪,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这种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音乐教育是一种非功利性教育,它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使学生暂时忘却学习烦恼,放松紧张的神经。

(3)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创造力,没有创新。而音乐课程里很多环节对中小学的思维创新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音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想象和思维联想,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很好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可以使人陶醉其中,产生各种灵感,所以说,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2、利于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认识音乐教育。古希腊的柏拉图,我国的孔子等,都把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不能忽略重要途径。他们的一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人需要音乐,同样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音乐。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3、利于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表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合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4)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具备特殊知识和独特技能的学科,在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中,音乐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音乐教育的作用表现在第一,音乐教育无国界,接受音乐教育能让我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第二,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人的感受性,提高人的欣赏力,拓展人的音乐视野”。第三,好的音乐教育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创造力,使在其他课程领域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发现其才能,在音乐或者其他方面获得成功。第四,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让年轻人认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全是量化和客观的,世界上的许多领域,需要给予主观的处理。

总之,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没有用的,它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和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刚好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感情需要强烈,情绪多变,感情也不够成熟,不够稳重,所以,特别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音乐课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使他们的情感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深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小学生的性格的形成,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必须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白娟.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J].消费导刊,2009(9).

[3] 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哈罗德·艾伯利斯,(美)查理斯·霍弗,(美)罗伯特·克劳特曼著,刘沛,任恺译.音乐教育原理 [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第6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小学毕业生向初中过渡,两个不同的群体呈现不同的认识能力及个性倾向,而两类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又往往使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能力的培养出现断层。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连贯地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是个重要课题。

一、应持之以恒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坚持启发式,教会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钥匙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人称为“智慧窗户的注意力、智慧眼睛的观察力、智慧仓库的记忆力、智慧中枢的思维力、智慧翅膀的想象力、智慧升华的创造力”。17世纪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也非常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要求。朗读能力的形成除长期坚持朗读训练外,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含义,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贯彻启发原则,讲读课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问题的阶梯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而写”等,促进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就坚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素质的训练,到中学后,仍然坚持,使之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发展。

二、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是联系师生心灵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剂,是陶治学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语言教学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朗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读要把全班同学带入课文所体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学生带入“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热爱祖国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学。

三、持之以恒地进行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它侧重于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同时开发大脑功能,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它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接触社会新信息,获得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开展课外活动,应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内容要丰富多采,形式要灵活多样。

第7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小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年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调查报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在探索之中,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新教学大纲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充分地体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这为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本课题从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建设角度出发,运用体育学、保健学、身心医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探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和促进作用,试图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2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极为丰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定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中小学生具有的特征、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我们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功能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规定,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与行为矫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的人格;(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6)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4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据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1995)对1684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其中,小学生为23•2%。辽宁教育学院1995年对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达50%以上。张家治等人(1995)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5%,心理卫生指标阳性项超过70%的学生占10•3%。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心理疾患发生率在25%以上,在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5个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国内正常青年人水平和国外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造成以上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家庭环境不和谐,或教育方法不当(溺爱型管教、专制型管教、亲子关系淡薄)是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以及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校造成的压力甚大,因而,使学校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第三是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大多数学校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调查中发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未能建立心理咨询室,而学校各学科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能力,大多数教师对劣势学生的教育处于“说服无用,压服不得”的两难境地,不能有效疏导与调整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困扰,以至心理障碍的发生。

5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人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包括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来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个体心理活动能力与个性。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它不仅使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外化和对象化,而且使人的能力、才干、意志、智慧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实现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可见,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性决定了只有在个体实践活动中,人方可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正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每天坚持参加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从学校体育的特点与功能来分析,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学校体育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5•2学校体育能提高学生德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的品德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体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由于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如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3学校体育能净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基恩(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日本田园都市厚生学院院长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为倍受心理压力折磨的现代人提供了3条解除压力的途径,即冥想、运动、饮食。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压力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临床研究也表明,慢跑、散步和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5•4学校体育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是把依赖性的态度和行为转换为自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在社会条件与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同时,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5•5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的体育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在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5•6学校体育能培养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

5•7学校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其心理紧张

众所周知,现代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学校体育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1992)认为,在业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社会交往,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研究表明,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有学者认为(季浏,1998),体育锻炼可作为”缓冲器”,它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第8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一、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二、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

从识字课、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几方面,采用适合的方法,弘扬传统文化。

1.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记忆力在1-13岁最强,在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而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只有在提前认读,扩大识字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阅读理解与写作。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提前认读的最好教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我对一年级新生实施《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每周读两次,每次10分钟。一个月后,多数学生能背诵《三 字经》的前四课,学生在背诵表现得特别认真,特别有兴趣。最重要的是在诵读过程中,据研究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2.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世界遗产。因此,它本来就内含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它们其实是西方文化乘着商业载体的扩散。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三、在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1.搜集文化名人故事,定期进行讲故事交流比赛。

2.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定期进行诵读比赛。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五、利用阅读积淀语言文化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在运用时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写到学习会深有感触地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的外延就是进入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汲取更丰富的营养,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发扬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9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1 离异家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1 与同伴关系的特点。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有着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志趣爱好和互有吸引力的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生在同伴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有可能被同伴接纳,也有可能被同伴拒绝。这就告诉我们,同伴关系的建立,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如类似性,有相同经历和体会的学生容易建立同伴关系,好感回报、自尊心、空间距离、接触频繁等。离异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同伴关系有明显差别,完整家庭学生被同学接纳程度高,离异家庭学生低。

1.2 自我控制能力的特点。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控制和调节自己思想感情举止行为的能力,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离异家庭学生的主观和客观控制能力明显的低于完整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主观控制能力测试题的平均得分是14分,而完整家庭得分是18分。

1.3 与家庭关系的特点。离异家庭学生和父亲(母亲)一起谈话的时间大多数很少,反映出离异家庭学生和父(母)交流的机会少,与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对家庭对父母满意程度的调查”9道题中,有三分之二的题都回答不满意。而完整家庭学生的满意程度则较高。

2 导致离异家庭学生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因素

2.1 家庭关系失调。离异家庭学生社会性发展不良,根本原因是由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造成的。表现便是家庭气氛沉闷,似有令人窒息之感。家庭气氛沉闷对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这种气氛势必会降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水平、互酬水平和评价水平。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还表现在家庭教育失当上。在离异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不仅是来自单亲的,片面的,必定是乏力的、低效的,而且由于离异父母的心情和处境,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可能是全力以赴的,即使有些离异后的单亲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所抚养的学生身上,其对学生的教育也多是急于求成,祈求一举成功,反而事倍功半。

2.2 自我心理封闭。父母离异而导致的家庭破损本来已经给离异家庭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打击,而离婚父母的心理创伤又加重了这种打击,使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心境突变,从而造成心理失衡。心理失衡的最明显的表现便是自我心理封闭,自卑、抑郁、猜疑、嫉妒、孤独甚至冷漠,厌恶交往,逃避与他人接触,孤守自己的小天地,把自己封闭在“真空”中。这样,离异家庭学生的社会性,尤其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人际关系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发展。

2.3 相对主观偏误。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家庭变故,常常会在与人相处中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性格特征,这种消极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在与人第一次交往时就已经有所显露,即使是十分克制,也已经给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同伴误认为与人难以相处,更难以深交,因而日后在感情上就与人疏远,即使离异家庭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意在行动中改观自己的形象,也常常因为成见已经形成而为时已晚。这样,离异家庭学生的同伴关系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3 离异家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

3.1 学校中的教育。

3.1.1 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团会,学会交往,展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利用多种形式的主题班团会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学会与人交往,因为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关系,也能使这些孩子忘却痛苦,消除孤独感,从而全身心地来体验欢乐。如“放飞青春”、“才艺展示”、“我的舞台我做主”、“模拟法庭”等主题班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老师发现孩子们的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从而拯救他们的自信心,打消他们的自卑感,昂扬他们低落的情绪。

3.1.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课堂我作主”。我们学校采用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这样更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每一节课都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课余时间记反思日记,把一天的得与失记录下来,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长处,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不断进步。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3.1.3 利用多媒体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影响。我们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定期给学生看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事迹,以及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等等,这些具体形象感人的事例,远远胜于教师空洞的说教,能更好净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事例给学生以很大的震动,和先进人物相比,他们的遭遇和受得苦根本算不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自我”,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发展自己。

3.1.4 军训+情景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学校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每学期组织军训,我们就鼓励学生全部都参加,在活动当中锻炼自己,学习军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敢开朗不怕苦的性格,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从狭小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另外一种生活,能勇敢的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组织的情景训练,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体验社会的复杂和艰辛,增强应对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3.1.5 通过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中,我们还通过调查表、个案咨询、团队训练活动,指导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心理辅导室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温馨的环境。“心理咨询信箱”能为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提供用文字倾诉的机会和场所;“心理热线电话和网络QQ”能及时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室里,他们能将自己的心理负担向心理辅导老师诉说,这样能促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健康。他们在心理辅导员那里可以自由表达受压抑的情感,发泄内心的不快,疏散内心的积郁,去掉包袱,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在模拟的团队训练活动当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称赞别人,创设一个良好的交往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