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生物科学专业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专业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科学专业要求

第1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3315(2015)06-152-001

生物科学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迅速、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在21世纪已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我院生物科学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已有8届毕业生,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积极应对社会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加强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团队建设存在的缺乏领军人才、学历结构偏低、新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等问题,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开展了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1.教师离岗访学,更新观念,培养团队领军人才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改革需要和团队建设缺乏领军人才的问题,利用广州市与黔南州对口帮扶的人才培养政策,推选了一位教授到广州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离岗学习深造,更新观念,紧跟学科前沿,为专业改革和团队建设培养领军人才。

2.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新老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在岗培训。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培养新教师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生命科学系引进了5名专业新教师,由系上统一安排,新聘教师与老教师“一对一”结成老带新对子,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根据教学需要,一般采取新教师在实验室培养锻炼半年至一年后独立开课。在这半年或一年中,新教师跟随老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和参与科研工作,听老教师的理论课等,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岗培训,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新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教师离岗深造,提高学历学位,提升学识水平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是在原黔南教育学院生物系的教师队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历偏低,多数教师仅有本科学历,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发展,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和水平,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工作。利用学院政策,鼓励教师在岗学习深造,报考和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现有3位教师在岗攻读硕士学位,一位教师考上博士研究生),培养后续骨干,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4.公开课教学,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每学期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开展两次公开课教学,通过听课和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及时拓展教师授课亮点,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教学教法不断优化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5.引进高学历人才,优化教师队伍

我院是2000年新建地方院校,地处不发达的民族地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利用学院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生物科学专业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引进博士5人,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教师学历结构得到改善。对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创造和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使教师队伍逐步壮大。

在岗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原来的12人提高到2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占生物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的比率达50%以上,团队建设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6.外聘行业专家,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生物科学的一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特点,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师资的不足。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贵州省和黔南州政府做大做强都匀毛尖茶品牌这一战略性产业,聘请校外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构建了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结合的专业课教学团队。本学年度开展了认识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等专题讲座,构建了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教学团队,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第2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教学体系;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6-01

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学校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显然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科学专业是水产与生命学院新办的人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每届招收1个班级。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生物科学特别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监测、水生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1-4]。但是,由于该专业是学院新设的专业,并且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所以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定位,加之部分学生的报考志愿并不是生物科学专业,当进入大学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他们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专攻此专业,反而产生一种孤独、犹豫、彷徨的感觉,找不到自我,不清楚毕业了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作为一个新办专业,要想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否则将面临淘汰。

1优化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特点鲜明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促应用”的复合性应用型生物科学类人才。面对当今众多的大学,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几门或多门特色化的专业,就很难在时代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走专业特色化已成为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努力构建有利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特色化建设机制,即:准确定位现实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水产与生命学院的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团队、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作为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化学、水产学,具有一定的海洋和水产特色。主要课程有普通动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域生态学等。通过前期详细的调查和讨论,以及召开师生座谈会等诸多形式,发现该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较多,授课形式单一,多数理论课都是一言堂的形式。相对来说实验课较少,创新性实验课和研究型实验更是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严重脱节,没有系统的实习实训活动。针对目前的这些情况,务必通过建设特色化专业,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一一解决相应的矛盾。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试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最终能够让广大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把该专业打造成大连海洋大学的重点特色专业,不断提升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国家、社会输送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扩大和提高学院及学校在我国高校中的知名度。

1.1优化教学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2012年学院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广泛地征求意见,尤其是主动征求社会中生物类知名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以及对高校培养生物科学类人才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通过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提请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考虑,最终在2012级培养方案中深化了生物科学作为生物基础类专业的深度,同时又突出了作为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特色。如:专业必修课中加入了贝类学,在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中增设了鱼类生物学实习,同时将水域生态学实习和植物学实习各增加了1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1.2修订教学大纲,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在大纲修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设置研究创新型实验,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课和特色课,凡是独立设课的均要求拿出总学时的1/10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旨在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丰富、完善、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即按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下转第330页)

(上接第326页)

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增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投入

通过多年的建设,獐子岛大学生实践基地日趋完善,且2012年成功成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院于2013年又与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圣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先后挂牌成为了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基地的增设,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学校积极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于2011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均每个学院5~6项,并有一定的经费给予资助。并从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筛选出20项,申请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主要是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通过实验最终拿出总结报告。该项目的实施真正起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同时,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增强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老师对学生知识传播最基本的形式,学校通过制度和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开展听课月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有最低听课次数、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上好每一堂课”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授课质量,近期组织制作了动物生理学、水化学等9门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予以应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之以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课堂的授课效果。

4参考文献

[1] 杨维霞.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55-15056,15085.

[2] 王天仕,宋纯鹏,尚富德,等.创建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33-35.

[3] 吉爱国,王伟莉,梁浩.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海洋生物特色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5-67.

[4] 施传信,张春梅,李淑萍.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135-136.

基金项目 大连海洋大学教改项目(JG2011YB25)。

第3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 生物 专业情感 调查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66 - 04

1 引言

专业情感是描述对某一学科专业具有深刻而稳定的感情。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专业情感容易激活人的兴奋中心,消极的专业情感则会抑制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导致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生物专业的专业情感则是生物专业学生对于自己选择此专业是否能满足自身心理上或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通过对生物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情感的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而且能使本专业在学院将来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等方面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重庆长江师范学院生物专业的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2011级的学生人数为70名,2012级的学生人数为80名。

2.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级的学生大多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12级的学生则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

参照布鲁姆和加涅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结合实际,主要从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态度、专业欣赏度及个人价值观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共设计25个问题。共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 结果及分析

3.1 对生物科学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结果(表1)与分析

由表1可知:38.7%的毕业生认为当初选择本专业是因为爱好,其余毕业生基本是由于一时兴起或被调剂而选择了本专业。69.4%的毕业生喜欢本专业,其中有54.7%的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有信心。在毕业生是否会从重选择本专业就读的信念上有52%的毕业生选择会继续在本专业就读。而毕业生在是否会在本专业上继续深造的这个问题上有53.3%选择了不再继续深造,但还有28.7%的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是:生物学专业竞争力大,就业压力大,使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失望,对本专业不喜欢或厌倦。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调剂入此专业,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专业相关知识有所欠缺,导致专业认同度不够稳定。

3.2 对主动参与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知识调查结果(图1)与分析

由图1可知:7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12.3%的毕业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还有12.7%的毕业生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学不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基本没有。以上结果显示:毕业生学习态度整体倾向是积极的,但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较模糊,追求学习的功利价值倾向比较明显。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本专业学生受外在促发力影响过多,欠缺内发性学习动力,不能全面认识本专业的价值取向;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吸引力不够,实用价值差。

3.3 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图2)与分析

由图2可知:通过4年生物专业的学习,部分毕业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并没有逐渐提升,只有28.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了,有32%的毕业生觉得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还保持原样,还有21.3%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感觉,不知道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兴趣,甚至有少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到厌倦,但又不得不学,但毕业生对本专业最感兴趣的课程主要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和本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希望教师注重学生兴趣,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去。

3.4 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欣赏度调查结果(表2)与分析

根据表2可知:有45.3%的毕业生认为我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一优势比较明显;有24%的毕业生觉得我院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还有16%毕业生认为我院的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有30%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实验技能,认为只要把实验技能掌握好了本专业的内容就可以全部完成;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4%的人认为重要;有42%的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技能最重要。其中有52%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实验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演示或书本上的要求进行,有23.3%的毕业生觉得是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和方法,然后学生去做,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觉得本专业的实验是自己设计自己做的。

3.5 对学习生物科学专业后个人价值的调查结果(表3)与分析

表3可知:被调查的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东西,只是收获的东西不同而已:有33.3%的毕业生认为主要学到了新的生物知识;还有27.3%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生物,增加了对生活常识的了解;还有一部分认为自己学到了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等。有9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毕业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有2%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本专业后自己可能碌碌无为,不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28.7%的毕业生觉得在生物专业学习期间是平平淡淡的;有44.7%的毕业生觉得会铭记这段经历并将收获运用于以后的工作中;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段经历将影响他的一生。毕业生认为本专业主要培养了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但本专业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有很少的帮助,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觉得本专业也培养了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是比例占得少。另外,有些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只要上了大学,将来就有了着落。

4 反思

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学习态度整体倾向是积极的,并能在学完本专业后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存在,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认同度较低等。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与训练,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专业情感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学习兴趣淡、缺乏对专业一定的欣赏”等消极专业情感。教师应加强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情感培养,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丰富实践活动,让生物教材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此专业具有现实意义。

附录: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对生物专业情感的调查反思问卷。

专业认同度:

1. 对别人讲解生物学有关方面的知识( )

A. 非常感兴趣 B. 比较感兴趣

C. 一般 D. 不感兴趣

2. 对就读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感受?( )

A. 非常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不喜欢 D. 非常不喜欢

3. 对自己就读的本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如何?( )

A. 非常有信心 B. 比较有信心

C. 没自信 D. 非常不自信

4. 给你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是否还会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就读?( )

A. 肯定会 B. 可能会

C. 不会 D. 肯定不会

5. 是否决定以后在本专业上继续深造?( )

A. 是 B. 否 C. 不清楚

专业知识是否主动参与学习:

6. 你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 )

A. 积极主动参与

B. 得过且过,及格就行

C. 不确定,心情好就爱学习

D. 讨厌学习,不管能不能及格

7. 对于学好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你持哪方面的目的?( )

A. 能使我将来找到好的工作

B. 奉父母之命,不想父母失望

C. 可以暂时在学校混时间

D. 想学知识,想学技能,为以后继续深造

8. 当你遇到本专业学习上的困难时,你主要是怎么解决的?( )

A. 自己独立思考,找到解决方法

B. 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C. 上网或图书馆找相关资料

D. 懒得思考,等待别人找答案

9. 你觉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了你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 )

A. 本专业的考核力度不足

B. 本专业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无味

C. 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或教学方法

D. 课程安排不合理,实用性差

E. 实验技能要求高,不易掌握

10. 你认为自己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对生物专业的学科进行学习?( )

A. 通过本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

B. 通过阅读除教材以外的相关书籍等资料自己进行学习

C. 通过咨询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学习

D. 通过培训班进行学习

专业的兴趣:

11. 经过大学四年对本专业的学习,你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

A. 比以前更有兴趣

B. 和原来一样比较有兴趣

C. 无所谓,没有感觉

D. 感到很枯燥,是不得不学

12. 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哪类课程最感兴趣?( )

A. 专业主修课程 B. 专业选修课程

C. 本专业实验课程 D. 本专业社会实践课程

13. 你认为能使你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

A. 因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内容容易掌握

B. 因为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

C. 因为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多,实践机会多

D.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良好

14.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能影响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学习兴趣?( )

A. 教师教学水平差,讲得枯燥无味

B. 课程安排不合理,种类多,实用性差

C. 教学条件差,实验设备缺乏

D. 本专业实验的教学模式

E. 专业的就业压力大

15. 你觉得满足以下哪些条件能引起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或动机?( )

A. 改变生物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及课时安排

B. 改变生物专业任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

C. 改变生物专业教学的教学环境及模式

D. 加强生物专业教学的实践应用

E. 加强生物专业的考核力度

专业欣赏度:

16. 你认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在学院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

A. 本专业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

B. 教师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

C. 实践设备先进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D. 文化底蕴浓厚

17. 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的学习中,你认为本专业的教师类型是哪种?( )

A. 生物学知识丰富,讲课条理清楚,概念明确

B. 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

C. 能组织学生在讨论,调查与实验中学习知识

D. 以自我为中心,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18. 你认为生物专业哪部分学习内容最重要?( )

A. 本专业实验技能 B. 本专业理论知识

C. 实践教学技能 D. 选修内容

19. 你认为本专业的实验方式是哪种?( )

A. 按照教师的样子或书上的样子做

B. 教师提出问题,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法自己做

C. 教师提供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做

D. 其他方式

20. 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对本专业进行了解?( )

A. 学校网站 B. 老师或朋友

C. 自己学习过程中了解 D. 社会实践进行了解

学习专业后的个人价值:

21. 你觉得生物科学专业培养了你哪方面的能力?( )

A. 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

B. 科研创新能力

C. 社会交际能力

D. 学生的就业能力

22. 通过四年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与了解,你觉得收获了什么?( )

A. 增加了对生活常识的了解

B. 养成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

C. 学到了新的生物知识

D. 交到了新的朋友

23. 你认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

A. 科研创新精神

B. 专业的考研率以及就业形势

C. 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

D. 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

24. 你认为学习本专业后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 )

A. 能成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

B. 成为科学研究工作者

C. 实验员

D. 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作为

25. 你对大学生物专业的这段学习经历评价一下( )

A. 只是一段经历而已

C. 我会铭记这段经历并将收获体现在日后工作中

B. 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D. 平平淡淡毫无波澜

参考文献:

[1] 胡仔英.论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投入[J].河南教育,2006,7(2):111-115.

第4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摘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学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1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00年、2003年两次修订。2005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 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00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03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 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 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 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 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等学校应以修订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宣传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既注重基础又拓宽专业,既强化实践又兼顾理论,以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在教师岗位的竞争中拥有优势,也能参行业与生物相关的其他行业岗位的竞争。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必定会有更多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会越来越完善,为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婉身,马恒东.面向21世纪农林院校生物学系列课程结构设计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增刊):64-67.

第5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市场

1行业发展与人才需要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现阶段的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朝着以基础理论出发的科研型、以技术操作为主的应用型和以市场所需为基础的具有经营管理通才的复合型三类模式为主,同时具有经营、管理、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可以在灵活多变的市场中逐步摸索,展现自我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只有在各方面人才的互相配合下,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才能真正走上学术、研发、产业的良性循环。与传统生物技术相比,现代化的生物产业具有科技含量含量高、人力资源投入大、回报风险成正比的高风险的特征等。早期的生物科技产业主要以制药、基因工程为主体,其目标为实现高效益、高收入。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以生物制药为专利,投入到股市当中的项目类型与日俱增,大多数企业虽不具备自主研发一类新药的资本和能力,但也非常青睐生物股。现阶段,生物医学逐步迈进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时代,对于新药研发的门槛就更高了,生物科学整个市场开拓的也更加广阔。当今的生物技术行业其实是一个传统与前沿并存的行业,即有老的发酵工业、生化制剂、酶制剂工业,也有新兴的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芯片、临床诊断试剂、生物技术服务等高科技企业,还有从事生物试剂、器材的贸易型企业;用人单位的体制包括大型国企、私企、外企、风险投资企业、国家科研机构、教育部门、政府部门等等;涉及的行业有基因工程药物、临床诊断试剂、生化药物等;洗涤酶制剂、生物化妆品;各类保健品、食品等。因此,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存条件的大前提下,各种老行业的科技革新和不断涌现的科研新成果,给生物技术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重理学而轻人文素质

在生物教学的课堂分配上,主要以个人专业基础和知识素养的学习为重点,缺乏实地的考查和实践,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认识不够全面,个体为人处世的能力不健全,学校也忽略对其的培养和认知。除此之外,大量课内的作业,使得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大学生无法参加各类有关于本专业的兴趣活动和实践小组,缺乏最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人文素质塑造环境匮乏,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由于基础课程设置过多、课余生活单一、诸如此类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抵触心理,从而沉溺电脑游戏和网络低级趣味,影响学习[1]。

2.2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现阶段,我国生物科学教育教学的方式下多以应试教育,“满堂灌”的教育方法为主,通过教师的依照课本的传授,学生通过记笔记的方法将知识进行累计,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然而,该类教学方法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懒惰的心理。随着生物科学市场人才需求量的扩大,多数学生将未来的出路投入到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层面上,忽略最基础的知识积累,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更是模糊不定。

2.3专业面狭窄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多数以所学的专业课程为主,注重行业内部知识结构体系的传授,忽略其他相关专业的讲解。由于生物科学涉及范围广泛,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及信息学都参与其中,对于培养专业综合性人才而言,缺乏最基础的管理能力和知识体系。

2.4缺乏必要的职业指导

大学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工作、就业,学生自身对未来也是十分茫然彷徨。因此,缺少必要的职业指导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的弊端之一。学生往往在就业、留学、读研之间徘徊不定,从而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3生物科学市场培养模式的建议和构想

3.1培养模式多样化

以上述材料为前提,学校教育需要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主。学校的教育者应该改变以往片面强调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以建立科研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除此之外,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以后,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指导和学生本人意愿进行分类交流。科研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种模式在生物课程设置上可以有所差别,在学位要求上也可以有所不同。

3.2灵活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学习自主性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制,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侧重点,从教学基础抓起,以专业的核心内容,对整体课程进行详尽的编制分配,拓展课外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设置实验课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多个领域入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立生物课程难度级别,对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2]。

3.3改进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教学的方法,作为教育者应该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想法,由单项教学升级为多面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谈论者,同学生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生物科学专业课教学中也可以对产业现状和相关企业发展案例进行必要的介绍,重视市场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社会现实[3]。

3.4加强职业指导

可开设辅导性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站等形式为学生选择专业、了解学校管理政策、就业等提供信息,也可为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提供平台。

4结束语

第6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山西省中药材种植规模有优势,但中药材产业无优势。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如何将生物科学新技术运用于山西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这无疑成了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了改革能顺利实施,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全院发动,人人参与,举行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集百家所长,纳众人智慧,为生物科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献计献策;多次召开系主任、骨干教师、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全面分析和讨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关情况;不定期地通过网络、电话、信件以及到我们历届生物科学专业在中药企业就职的各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对本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并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最终,制定出具有山西中药资源特色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既要兼顾本院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合理配置了教学资源,促进农学(中药)学科与生物学科的交叉,又能着重解决基础学科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不但凸现生物科学的前沿和工具作用,也能进一步彰显出中药材产业的实用作用。

2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并举,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重视培养过程,科学处理课程之间、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教书育人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既教书又育人[1]。逐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业务上能较好地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药资源与开发方面的主要知识点和关键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将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在课程内容改革中,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增加现代课程学时,删除陈旧的课程内容。增加与删减课程内容的原则是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时展,课程内容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根据不同课程性质,注重基本理论、原理与基本技术、方法,比例适当;兼顾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安排,避免相关课程间的内容重复;注重相关学科课程内容整合;注重课程内容的准确性。生物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就目前来讲,生物科学专业理论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数理化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等。在构建生物科学理论教学体系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建立扎实的数理化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包括:高等数学Ⅲ、普通化学、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Ⅰ和分析化学Ⅱ等;二是学生应具备牢固的生物学知识功底,内容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特性、营养、生长,代谢途径与代谢调节,微生物生长与代谢产物形成动力学等,由浅入深来理解掌握,开设的课程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三是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基础,以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课程有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同时加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概论、组织培养、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材GAP管理认证、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分离技术、中药加工与炮制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等选修课,并把这些选修课置于中药材生产基地和相关制药企业中进行“实情实境”教学,使学生不但能巩固以往所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构建综合知识框架,进行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帮助他们去理解、思考、应用、再学习有关新知识、新技术。

3科研成果进课堂,促进教学科研良性互动

在大学,不教书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则不是好老师。科研与教学之间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将相关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融入课堂教学,才能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不断涌现出“教学名师”。“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是传授知识,科研则是创造知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只有源头的不断创新,才有可能产生教学上的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都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业知识体系的构筑。我院的教师,大多是活跃在各个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对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把握的比较好,针对这一实际,我院要求老师要在科研与教学互动上下功夫,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构筑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上,我院鼓励真题真做,使本科学生能在大学阶段参加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开阔视野,培养动手和协助能力。“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参与促成长,科研经费助教学,科研协助搭桥梁”已经成为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多层次办学的一个鲜明特色,“生产实际出题目,科研出文章,成果进课堂”是现今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办学的真实写照。

4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学生实验实习条件

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实现培养多技能、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我们通过改善实验室基本条件、加强实验室管理、增加实践环节比重和强化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对实践环节进行了优化。

4.1合理整合实验室资源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是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障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需要,对生物科学特色专业相关的实验室进行了调整与扩充,进一步增加实验室面积,补充采购了部分实验仪器设备,并计划分阶段实行进一步购置。同时加强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出台相关实验室管理文件与规定,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通过调研并修订了实验室管理方案,改变原来的实验室由系管系用,统一为院管院用,使实验室运行更为顺畅。现在又在进行实验室的重新分配,在确保全院本科生实验所用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以科研团队为模块的科研实验室,这也将能为本科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提供场所保障。另外,通过多方争取,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逐年增加,也将会为充分保障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夯实基础。

4.2试行“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

在改善实验条件的同时,着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尽量使超过16学时的实验课、实习课单独开设,甚至还可打破课程壁垒,整合相关实验与实习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如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两门课的实验组装成一个大的综合性实验,以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用实验手段探究知识的目的;建立开放实验室,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放到开放实验室中进行,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以项目为载体,围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来进行科学研究,树立“研究过程”远比“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思想,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开放实验室,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实行全程导师制,一般二年级实行大学生助研计划,三年级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拓展学术思想,增强科研能力,四年级进行毕业论文设计[4]。考虑到社会特别需要动手能力强、有思想的专业人才,我们还正在着手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训练平台。校内基地,如山西农业大学建设的产学研一体的“巨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新高地,把培养人才和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在园区生产实践不但能学会种地,学会生产,掌握生产技能,学习农业新技术,切实加深对“三农”的了解和理解,还可充分利用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有的资源,与巨鑫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生产水平,真正做到校企双方“双向依托,融合发展,共赢互促”。校外基地,如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我们山西农大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恒丰强”就业创业素质拓展班,将“恒丰强”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及早引入我们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使学生入心入脑,并通过“恒丰强”班学生文化知识与创业就业的零距离进一步宣传“恒丰强”;同时,“恒丰强”就业创业素质拓展班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和企业实习,不但可培养出恒丰强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可实现“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除专业实验课在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完成外,将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法”,到工厂或企业开设,努力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能实时指导,让学生不断从实验结果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有助于学生由课堂走向实验室,由课内走向课外,由黑板上种田走向大田种植,由实验走向科学研究,乃至工厂化生产。

5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7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 大学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新课改已在全国相继开展,这不仅要求中学教师要适应课改,同时也要求高校培养出胜任中学课改教学的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教育与中学的教学常存在脱节现象,为适应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必须对大学的生物学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中学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部分体现了生物学的核心基础,又反映了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选修部分是在修完必修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选修的[1-2]。选修部分包括“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其中“生物科学与社会”涉猎的范围最广,并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共包括4个专题: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2]。大学教学内容与其适应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它对大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生物科学与健康

生物科学与健康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举例说明器官移植;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这一章的内容属于医学领域,它贴近生活,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殖问题,内容涉及大学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在大学的基因工程和现代分子生物学这两门课程里,详细阐述基因诊断、基因芯片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从总的内容来看,大学的课程基本涵盖了中学的内容,并且介绍得更为深入。第二,在大学的细胞工程课程中,基于干细胞培养的技术与原理阐述了组织工程方法,组织工程化皮肤、骨骼、血管等组织工程器官。组织工程是传统器官移植治疗方式的革命。但是,大学的课程只涉及器官移植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对人体的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却没涉及。第三,在大学的细胞工程课程中,还详细阐述了动物的体外受精的概念、历史和技术。但对人类的试管婴儿并未独立列出和阐述。所以人体的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试管婴儿的内容应该在适当课程中增补。

上述中学课标还要求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简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但这些医学卫生知识在大学的课程里却显得相当匮乏,几乎没有一个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生理)涉及这些问题,所以在大学的教学里应积极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2 生物科学与农业

在生物科学与健康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概述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列举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举例说明设施农业。

这一章的内容在大学里涉及了动物、植物的遗传育种,动物医学,植物生产学等的基本知识。首先,就大学的遗传与育种教学来说,主要偏重于遗传学基础知识,其中只介绍少部分的常规育种技术,而对非常规育种介绍得非常少。中学课本涉及农业生产的繁殖技术(包括植物微型繁殖技术,人工受精技术,胚胎分割技术,克隆哺乳动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包括转基因技术育种、细胞杂交育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传统的遗传与育种课程已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但细胞工程这门课程包括上述内容,可以满足我们未来教师的需要。第二,就植物生产或相关课程来说,虽然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但缺少病虫害预测的常用方法、性信息素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强调转基因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因此需加强以上内容阐述,把病虫害的防治当作课程的重点。不过大学的生态学相关课程,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里对阐述性信息激素概念和作用也做了阐述。另外,在现在的植物生产类的相关教材,关于智能农业的内容这一方面还相当弱,也应该给予强化。其它关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设施农业的内容可以完全满足需要。第三,就动物养殖的相关课程来说,同植物生产的相关课程类似,应加强或补充动物疫病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动物疫病的类型与防治。总之,无论对动物或植物来说相关的病害或虫害都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

3 生物科学与工业

在“生物科学与工业”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举例说明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

在大学的课程里这一章内容涉及微生物与发酵,酶工程、生物制药三门课程。首先,就大学的微生物与发酵课程来说,中学课本提到的发酵工程发展历史和发酵的生产过程是其基本的内容,不需要强化或补充。但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在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及发酵过程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比较匮乏。对于这些不足,在大学的酶工程这一门的课程能够等到补充和完善。因为在酶工程中,关于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控制对上述内容讲解是非常详尽的。另外,酶工程对酶在食品、轻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也非常详尽,能够完成培养生物教师的任务。第二,对生物制药这门课来说,主要介绍用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等制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经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学生对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全面了,但关于生物技术疫苗内容比较薄弱,这些内容只在教材中附带的被提出来,没有被当作一个专门问题来阐述,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给予强化或补充,或者增加免疫学课程。

4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在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专题中,新课标要求是:识别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列举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原因;倡导绿色消费。

这一章的内容属于基础生态学方面的内容。基础生态学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但比较偏重于基本原理。中学课本里关于生物污染与预防、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属于基本原理内容,在大学的课程被当作重点内容详细阐述,所以并不需要强化与补充。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列举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原因,绿色消费属于应用生态学方面的内容。从中学课标看出,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生态知识拥有同样的重要地位,在中学教材各占一半篇幅。现代生态学研究已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中学课本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趋势。但大学基础生态学课程里,应用生态学内容比较少,信息量少,比较笼统,就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里的生物资源危机来说,缺乏具体事例和数据,也没有具体阐述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办法,同时也没有提到绿色消费的相关内容。这些应用生态方面的知识在大学生态学教学中应着力补充。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科学与社会这册书包括的范围广,介绍了生物科学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涉及大学的众多课程,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技术与制药、微生物与发酵、遗传与育种、生态学、植物生产、动物养殖、医药卫生。尤其医药卫生相关课程最为薄弱。所以大学的课程建设应关注这个问题,积极建立一门介绍基本医药卫生知识的课程或者把相关知识融入到相近课程,让我们的未来教师把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传播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另外,对于一些课程内容并不需要探究太深,其中的一些课程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比如植物生产和动物养殖整合为一门课程,既节省学时,又使学生对农业有所了解。

面对高中课程改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大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调整,同时要强调讲授内容要与现代生活的应用方面相联系,要反映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只有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才能适应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生物科学素养;视野与渠道

高中生物科学素养包括:(1)掌握生物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2)理解、探究能力即科学过程和方法;(3)形成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伦理和情感三部分的内容。

一、注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的职能作用

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中阶段社会和家庭还是要高考成绩,教育主管部门以至各级学校领导、家长都以高考作为最终目标,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考了多少个重点大学,多少个本科,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包括生物科学素养在内的培养,这也是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普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才能切实地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的培养和全面提高。

二、家庭教育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专家和教师们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某个热爱此领域的“发烧友”的事情,而应该是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大事。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家长的科学素养偏低,很少跟孩子交流科学类的话题,那又如何能让孩子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并且多数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上各种辅导班,他们又认为生物是一个“副科”,使他们难以具有培养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意识。而不少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民主,这样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所以加大对家长的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部分构成。提高教师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教师的团结协作,只有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生物学教师,才能使生物学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所以提高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是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采取以下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1)加强师德修养,增强生物学教师的事业心;(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重视继续教育;(3)掌握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研究。只有所有生物学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展本专业知识和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才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渠道

有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除从正规的学校教育获取科学信息资源外,还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中获得,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家庭和社会等的教育功能还未发挥出其相应的功能。因此,可以从拓宽学校、社会、家庭等的教育职能入手。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②渗透生命科技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③重演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勤奋、实事求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史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④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各种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⑤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联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⑥城乡差异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⑦渗透STS理念,教会学生模拟决策。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充分挖掘教材和资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在一种在课堂和课外加强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以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联系,建立有效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体系,逐步形成立体交叉的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网络。

(二)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加强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建立更多更好的科技活动场馆,增加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种科普活动的普及率,进而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在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同时,已经打破了应试教育原有的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素质教育要真正取代应试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相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课堂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所以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9篇:生物科学专业要求范文

有人会把生物科学与转基因结合在一起。事实上,转基因只是生物科学技术中的一部分,从业者都需要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这么高端的科学技术,其实是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比如化妆品、美容膏、绿色食品等。目前热销的运用生物科学的化妆品、食品,虽然不能够起到像广告中所述的“延缓衰老”这样夸张的作用,但却昭示了一个趋势,就如同乔布斯预言:“如果未来有一种专业的发展前景可以超过苹果机,那便是生物科学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近十年来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学科,目前位于最具发展潜力十大专业排名之首。“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开始进入产业盈利期。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我国“十二五”布局的重点。“十二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这无疑将为生物技术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机遇。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不是“四不像”,而是“潜力股”

据河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学举教授介绍,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泛且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杨院长主攻植物新品种选育(小麦高产超高产新品种选育、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植物遗传资源的鉴评与创新,以及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工作等。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不但有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学科,还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多种类似的学科,更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等高科技学科。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比如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而除了技术操作层面的知识,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还要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因此,这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学科。

针对社会上流传的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四不像”处境——“当生物老师比不过师范毕业,进工厂比不过化工专业,去药厂比不过制药专业”的看法,杨院长给予了否认的态度。在他眼里,生物技术广泛的课程涉及工业、医药、食品、农业、林业、微生物、发酵各个方面,也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因此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基础更广泛、就业选择面更宽、可塑性更强。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

根据记者的调查,仅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2010年毕业生便约有75%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有的人选择留校从事教育工作,有的人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轻工、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有的在环保、商检、药检、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如今的毕业生,还可以去高科技生物医药类的公司,如果自己创业,国家还有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我国政府正在从不同层面大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示范,都有政策、财政以及税收等不同方面的支持。

其中,一些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找到了令人艳羡的“归宿”。有的在医药器械厂当了医药代表;有的去了生物医药公司从事发酵工艺有关的工作;有的进了事业单位技术监督局,有的进了中科院研究所从事有关DNA测序、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工作等等。

就业故事

去年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小刘称,自己目前在石家庄某药厂做药厂质检员,虽然药厂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效益还是不错的,她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今年药厂打算送她继续深造,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毕竟做这一行,小刘说,上升空间非常大,而且实用性也很强。只要对自己及所学的生物技术有足够的信心,在大学期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平台。

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行政事业单位也设置了一些关于生物技术的岗位。此外也可以选择去中小型企业做医药代表、化妆品工程师,从基层做起。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时髦,但不等于化妆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化妆品不再只是舞台上表演所需的东西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化妆产品,过去人工合成单一的化妆品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这么大的化妆品市场需求要求化妆行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开发、研制、改进、改良化妆品配方。

去日化公司做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绝对算千万个女生心目中的“白富美”工作之一。这种职业就是根据市场需求,使用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的日用化工原料,进行化妆品配方研发并组织试产,测试其作用机理及功效。

而不同于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畅想,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非常严谨的,包括:负责化妆品原材料的测试、开发以及测试方法的建立; 根据开发计划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开发和研制工作,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稳定性、包材相容性测试,以及微生物竞争测试; 总结新化妆品的开发经验,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组织新化妆品试产并制订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化妆品检验规范,指定化妆品内控以及化妆品原料的检验指标。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对从业者的自身技术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化妆品工程师这份职业就很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学的专业课与日常实践上。首先,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奠定了他们充分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化妆品工程师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无害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材料;无机及其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能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持续改进化妆品性能;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让他们从事微生物竞争测试,提高产品效能。更不用提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中度过,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符合化妆品工程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生物技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从事化妆品工程师,工作第一年可拿到月薪5000元左右,待积累更多经验后月薪可达10000~20000元左右。

生物技术专业:从业者道德先行,再谈技术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人高兴,有人担忧。然而在这个领域,关于人类胚胎学的研究始终受到法学界、社会伦理界、社会学家的普遍批评,他们强烈呼吁禁止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对于从业者来讲,就务必做到恪守基本的伦理道德了。

首先,与其他科研类专业相同,生物技术的从业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道德素质。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将会在本世纪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对人类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但是从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坚守住固有的伦理道德,比如面对一些克隆杂交、基因重组的技术手段,我们要适可而止,不能够让这些相悖于自然规律的成果危及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