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

第1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摘 要 考虑到电力企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在会计核算和会计发展中具有突出的特点。从目前来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包含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核算、收入核算、费用核算和利润核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较多,也更加全面。电力企业的会计之所以比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多,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的经营性质所决定。为了保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我们应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其发展趋势对会计核算进行适度的改革,保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并为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会计核算 发展和改革 要点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家电网体制的改革,厂网分开制度的施行给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注重实效性,同时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得到了增加。基于电力企业三集五大的工作目标,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三集五大主要是指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对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不但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要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会计核算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从目前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较多

在目前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主要包括了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核算、收入核算、费用核算和利润核算等工作,这些会计核算项目每一种都包含着详细的分支,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对其他企业要多一些,也更全面一些。其中财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成为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新的发展方向,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2.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受到国家电网厂网分开改革的影响,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严格的监管,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具体的过程是电力企业设立单独的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保证收入和支出在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内。

3.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报表要按期上报

目前电力企业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采用了按期上报财务报表的制度。在这一制度要求下,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定期搜集会计核算信息,编制会计核算报表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对下级财务管理部门作出具体的报表要求。并且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开始构建完善的ERP系统,旨在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和统一管理。

三、电力企业会计发展的总体趋势

随着电力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发展较快,经过对目前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了解后发现,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业务种类也在逐渐增加,收入和支出项目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覆盖的项目将会更多,整个会计核算将会朝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2.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准确性方向发展

在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准确性是衡量会计核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从提高电力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会计工作将会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朝着准确性的方向发展。

3.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实效性方向发展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支出并获得较高的利润,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所以,电力企业未来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朝着实效性的方向发展。

四、电力企业会计改革的要点分析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满足国家电网整体改革的需要,电力企业在会计改革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要明确。这一原则要求对电力企业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以保证会计制度有一个恰当的适用范围。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资产多少等指标经常变动,将这些指标作为划分电力企业的标准势必影响其可操作性。

2.会计制度的内容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这一原则是要求在制定电力企业会计制度时,应针对电力企业会计业务的特点,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会计报告的编制都应体现简单实用的指导思想。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电力企业会计业务相对复杂,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限于管理部门、政府税务部门以及债权人。

3.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电力企业应从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企业能够取得合理的利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对电力企业会计发展和改革有深入的了解,要深入研究电力企业会计发展方向,把握电力企业会计改革要点,保证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成效,达到促进电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邴羽冬.我国电力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山东经济学院.2012.

[2]邹红.中外合资企业资产评估增值处理方法分析.能源技术经济.2011(04).

[3]吴小丽.电力企业的会计与会计环境.电力技术经济.2012(04).

第2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一、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账户设置、项目直接成本核算和项目间接费用核算三个方面,属于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部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应该遵循预先设定的目标原则,由此才能保障核算方案设计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核算风险,同时为基本建设项目提供财务指标和决策,约束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投入[1]。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参与了财务管理的问题,与经济项目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水利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点,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关键,依照会计核算在项目中的表现,加强会计核算的建设力度。

二、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

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缺乏成熟性的表现,制约了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再加上会计核算特性的影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造成影响。例举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如下:

1.核算观念落后

会计核算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其在项目中的核算行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受到行政核算的干扰,引发连贯性的问题。不符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无法实行有效的核算,更重要的是不适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降低会计核算的水平。

2.核算不能满足实际应用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应适应建设项目资金运动的特点,满足基本建设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以项目概(预)算中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费用明细项目等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使建设项目实际发生的支出与该项目的概(预)算在核算口径上保持一致,实际基本建设项目中忽略了会计核算的应用。例如:会计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脱节。会计部门对工程情况不了解,对项目资金来源及应支付款项情况不清,对建设项目资金构成情况、项目总投资情况和签订的相关合同不了解,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统一性。

3.账户设置问题

会计核算账户主要是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工作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目前,基本建设项目会计账户并未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核算偏离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主体,引发诸多矛盾问题[2]。例如:某水利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独立的账户,大多是在本单位经费账簿中统一核算,资金的拨付仅通过“拨入经费”和“暂付款”科目来反映,很难分清项目的资金来源状况,严重混淆了交易与清算账务,不能实行会计控制,导致内部核算失去效力,引发了较大的会计风险和账户问题,同时出现了错误的核算行为。

三、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控制方法

结合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水利工程的需求,规范会计核算的应用,进而提出实用性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核算意识

针对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问题,采取创新与管理的方式,改变会计核算中落后的意识[3]。例如:某水利单位领导不仅重视争取建设项目,更注重了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项目前期就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开工以后严格执行合同及变更程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虚增支出。按照“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等基本建设制度规定,专户存储建设资金,单独设置基建账,规范核算程序和核算办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加强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应配合会计部门收集所有订立的合同资料,以便付款时予以监督,由此才能保障会计核算的信息准确。

2.规范会计核算的标准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要以经济业务的凭证为依据,遵循会计规范的标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需要达到完整、连续、系统的规范标准,禁止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准确的反馈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信息,体现出会计核算系统性的标准。

3.引进用友GRP-R9软件

用友GRP-R9是一项财务软件,能够辅助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构建符合基本建设项目实况的账户,集中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的账务信息。用友GRP-R9软件可以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设立账户,再设计核算选项,按照项目的分类执行会计核算,操作功能强大[4]。该软件可以自动生成账户信息,各个分项账户下的会计核算明细非常清楚,促使会计核算人员可以随时全面掌握项目核算的信息,推进会计核算账户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束语

第3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1.1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没能将会计信息完全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会计核算涉及很多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都缺乏完善的专业素质,对核算方法的选择存在问题,导致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1.2主体界限不清

在很多的私人小企业中,主体界限不清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很多私人小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运营管理模式,导致很多企业的产权和个人财产并没有划分清楚,一些企业老板既当会计又兼任出纳,这样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常常出现主体界限不清的情况,造成财务处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1.3企业事前、事中核算存在问题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多是将工作重心集中在事后核算,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常会进行再次确认,但对于企业的事前、事中核算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核算过程中并没有规范化,导致企业在事前核算与事中核算中就埋下了隐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的事后核算。

1.4企业核算制度存在问题

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依靠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准则进行的,但是很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都没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比如一些会计人员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会对后续的会计核算造成影响。之所以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缺乏造成的。当前很多企业都缺乏会计核算监督机制,都只有年度例行审计和日常的报表,一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这样很容易造成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出入。一些企业即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机构职能也已经老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财务人员也就未能受到很好的监督。

1.5会计机构设置不全

当前很多企业在会计机构设置上都存在层次不清晰的问题,有的企业甚至根本不会设置会计机构,这样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很多企业都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会计人员,其中兼职会计人员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兼职会计人员由于职称普遍较低,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很难达到规范化要求。一些企业虽然可以雇佣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受客观因素影响,一些优秀的会计人员并不会选择加入中小企业,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会计核算始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

2.1规范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财务部门也需要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构建具有较强实用性、科学性的会计核算法规体系,完善与之配套的措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理顺相关法规监督的关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企业也需要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力度,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法纪意识。通过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做到依法查处、及时整改,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移交司法部门,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杜绝违纪行为的出现。

2.2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共同配合,因此,为了改进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需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促使财务部门能够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在对项目进度进行测算时,除了按照已有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这样既可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保证信息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需要建立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然而就目前的企业会计核算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存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尽可能地选拔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只有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才可以确保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下去。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并采取考核制度,对会计人员定期考核,这样便可以督促财务人员快速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会计核算操作的要点,促使会计人员操作的规范化。

2.4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因此,优化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在健全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成本核算制度是以成本核算为对象,着力于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的核算制度。通过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企业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明确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成本核算制度的健全完善有利于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落实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预测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后,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就能够呈现出规律性,企业便可以进一步改进财务会计工作。

2.5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第4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会计核算不仅要形成一系列的财务和成本指标,成为企业在市场决策时的依据,同时也要依靠这些会计核算指标进行分析,为改进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关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状态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施工项目周期长、在会计核算时分期付款比较常见,同时,又由于施工企业又存在不同情况的工程外包,使施工企业与具体施工项目之间各种不同的交易活跃因素的影响,更增加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显现的特殊性,这些复杂的情况,都要求在企业会计核算时,要给预足够的重视。

1.企业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一方面表现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原则是以单个项目来进行的,这样才能够比较不同施工项目的成本状况。另一方面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表现在内部,因为施工成本核算,主要为原材料的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成本等内容,这些具体的成本使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

2. 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独特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一般是指具体采取的方法,例如,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是企业会计核算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这样的现实需求,企业会计核算可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降低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成本。

3. 企业工程结算的阶段性。企业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一般的施工项目也需要半年以上,跨年度的项目也不在少数,因此,企业会计结算一般要采取分段的方式,这就要求企业会计核算要及时将施工企业的欠款和收账款进行确认,要实事求是的根据施工项目的进度采取适当方法来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估测,为施工企业的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数据。

二、企业会计核算状态

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虽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已经在技术上规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事项,但由于企业施工项目的所在地点的范围广,存在着一些异地施工情形,而各地区对施工项目的税收政策又不完全相同,使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增加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1.企业事前事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是事后核算,也就是要求核算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后再进行会计确认,但如果会计核算工作对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没有实事求是地凭据。就很难得到实事求是地事后核算。

2.企业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指导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但部分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如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差错。由于施工项目周期较长,还存在着成本费用的会计年度确认问题,很容易导致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3.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部分经济活动未能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由于现代施工地点较为分散,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企业会计核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还有现代企业其他部门与项目之间的业务往来等内容,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从实际情况来,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对核算方法的选择问题,难免出现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不高。

三、加强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形,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一方面要从会计人员这一核算的主体入手,另一方面要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核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1. 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在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要以未来会计核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会计人员培训方案。根据现有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培训机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的总体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核算人才,要在对会计核算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2.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积极组织学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按照这些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核算办法,对照企业现行的核算制度,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特别是,由于某些原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施工企业要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并保持处理的一致性。

3.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对策。为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核算要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孤立地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如对项目进度的测算,除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避免出现“账实分离”。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核算结果能够保证具有真实和准确性,能够在企业整体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

四、结语

新时期关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是发展企业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发展必须认真从会计核算做起,使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5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且就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关键词】

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核算信息;利益;

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第11条第12项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说明了在会计核算中,遵循谨慎性原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性原则,意思是当存在不确定的状况,又需要做出判断时,应该持有必要的谨慎态度,对于资产或收益不能盲目高估,对于负债和费用,也不能盲目低估。在对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中,应该预估到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并且预备相应的资金来应对这些损失和费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尽可能不虚增利润,也不夸大所有者权益,而是实事求是,并且不影响企业决策的合理选择。谨慎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损失和费用,对于收益和收入没有做过多的考虑,这样就可以使得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多考虑风险,稳健经营,保持一个比较慎重的态度,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好最坏的估计,做最坏的准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日益成熟,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应该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时,能够谨慎面对,具备足够的能力抵御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比如,一些有可能的风险,金融风波、破产、恶性竞争、债务人死亡、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等情况,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到,并且对其产生的损失和风险进行充分估计,进而做相应的准备,这样既是保护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权益,也是促进企业稳健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谨慎性原则一定要适应使用,才能起到正面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准确性,还可能让企业设置一些秘密准备,从而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与应用

在企业核算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最基本的要求,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的多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和应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选择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一个必须核算的项,一般采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前两者属于平速折旧法,后两者属于加速折旧法。如果在企业核算中,使用加速折旧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样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的前几年多计折旧,从而相应的,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企业需要交的所得税也降低,相当于是给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对于整个企业的财务运转来说,提高了资金的运转率和利用率。也是谨慎性原则的一种体现。

(二)发出存货计量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发出存货时,所使用的计量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不同的存货计量方法,会计核算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是按照谨慎性原则,不同的情况应该采用不同的存货计量方法。当市场情况良好,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最好是采用后进先出法,这样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使得本期成本与当期成本较为接近,减少利润中的水分。相反,如果采用的是先进先出法,那么在核算时,就会使得本期成本偏低,企业利润中含有较高的水分,期末存活的价值也会随之升高,不符合谨慎性的原则,不能保证企业的稳健经营。

(三)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第51条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原来规定的计提范围是两项,新的制度已经将计提范围提高到八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对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之所以将计提范围扩大,出发点就在于要求企业要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做充分的预计,将其计入到相关费用中,这样所计量的企业资产才是更加真实、有效和准确的,保障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保持稳健的势头,那么经营成果也是稳妥可靠的。在会计核算中,使用谨慎性原则,能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者的长远收益。

三、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来看,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而且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健经营。从目前的情形看,扩大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范围,有点很多。首先,谨慎性原则能尽可能挤去在利润中的水分,对于投资者来说,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其次,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来说,准确、可靠的信息可以给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他们在进行经营决策时,获得的信息越全面越准确,所做出的决策自然也更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有利于企业的稳健经营,获得投资者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一点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谨慎性原则也是。虽然企业经营需要稳扎稳打,但是在很多时候,也需要一定的冒险精神,而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

在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谨慎性原则不利的一面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很多时候,有心人会利用谨慎性原则,来认为的调节企业费用,一味的提高费用,造成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费用加大,资金使用率降低。谨慎性原则的使用,也使得认为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会计核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任何一项事物只有正确的应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正面效用,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因此,笔者认为,在会计核算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应该注意几点:第一,是运用谨慎性原则要适度,既不能不用,也不能过度使用。第二,要合理估计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既不能对经营风险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的夸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将过多的资金运用在风险准备金上,使得其他方面资金的投放降低。第三,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对各项减值准备和收入进行披露。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将企业的经营状况真实的反映出来,需要将企业总的各项减值准备和收入都披露出来,由专业人士进行判断,这些减值准备是否合理,是否都有存在的必要是,从而使得各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价值都是合理合法,符合资产的定义的,这样企业的利润表,所反映出来才是企业真正的经营成果,既没有夸大也没有压缩的经营成果。

四、总结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信息的准确性对企业经营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经营中,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正确使用这一原则,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尚禄,企业会计制度与谨慎性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第6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规范;税收征纳;现状;必要性

企业在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的同时,要依法承担缴纳税款的义务。而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确保企业依法缴纳税款的必由之路。同时,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核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因此,企业做好对财务会计的规范,不仅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实现了税收公平,保障了国家利益。

一、企业财务会计规范的必要性

纳税是每个企业必须要承担的义务,在这种程度上,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当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其也是企业所应尽的责任。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掌握该企业应该纳税的科目,一旦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行为不规范、不科学,那么,企业内某些“不法分子”就会有可乘之机,出现逃税、漏税、骗税以及偷税等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讲,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企业准确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按时交纳税款,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会计规范的作用,才能够规范企业市场竞争秩序,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核算与税收征纳的现状

1.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素质亟待提升。在开放、法律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竞争不断激烈,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同时是企业的投资者,容易造成跨级核算主体界限不明、企业的财务账目混乱、个人资金调用与企业的经营资金运转相混淆以及个人的财产划分与企业的实际资产划分不明确等等诸多问题的出现。这些将会直接影响后期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运行。另外,目前不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素质欠佳,有的甚至是其他部门的兼职人员,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收入项目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企业会计核算项目分科不明确,直接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收入项目的会计核算不准确,造成企业出现漏税问题,将会造成国家的严重损失,企业偷税、骗税等问题也往往产生于会计核算的不精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不少企业将一些应该缴纳的税款视为往来款项,按照企业的“其他应付款”来进行管理。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科目都是核算范围内的,并且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款。比如,私人企业主将房屋出租给他人,业主忽视了索要发票,经营者也不会主动提供发票,这就直接导致了在缴纳税款过程中“无视”了此部分税款的缴纳。3.会计制度中纳税要求有待加强。最近这几年,为了加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透明性,我国相关部门健全或者完善了不少相关的会计制度,诸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等等,这些企业纳税制度一度为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行为、增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这些会计制度中,仅以“应缴税费”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税费,而对二级科目的设置与核算内容并没有规定。笔者认为,财务会计制度是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的保证,但是,现阶段,不少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管力不尽人意,对于核算项目的划分并不细致,不利于纳税活动的规范开展。4.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等重要。但是,现阶段,可能受企业发展规模以及领导者经营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企业在招聘环节,没有严格考核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二是不少企业高层管理者利益熏心,使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单位形同虚设;三是不少会计人员并不具备必要的会计任职资格证书;四是多数情况下,企业会计人员队伍人均年龄比较高,吸收新的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差。

三、规范税收征缴的财务会计核算策略

1.准确核算涉税项目。要想避免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收入项目的会计核算不准确等财务问题,做好准确核算涉税项目是规范税收征纳的第一步。这要求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要求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能够准确的分析出经济活动的本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科学整合出“其他应付款”科目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内的各项收入,高度重视个人经营项目资金调配与企业经营活动混合在一起的经营项目。企业财务人员最好对收益和成本做好档案记录,方便日后计算成本收益、准确核算税费。2.准确核算收入项目。准确核算收入项目,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笔者建议企业有关部门加强一下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会计纳税制度,明确核算的内容与范围,严格按照核算科目的“使用说明”来进行准确核算;二是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财务收益和成本的监管制度,重点处理好不开发票收入项目的纳税程序,严格惩罚企业内部人为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加强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使用会计科目的规范性,保障国家足额征收到企业税费。3.加强会计制度建设。笔者在前文分析了会计制度中,仅以“应缴税费”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税费,而对二级科目的设置与核算内容并没有规定的问题,这就明显表示在如今的会计制度中仍然有待加强相关纳税条例的建设。在会计制度中,凡是缺乏征税纳税等相关规定的,都是欠缺完善的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是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的保证。在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时,企业相关部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制度的建设不是单一、孤立的,涉及的范围较广阔,包括核算的科目、内容以及会计人员等;二是要不断关注和学习国内外先机的会计制度,取其精华,为我所用。4.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会计科目的判断以及会计核算各个环节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得会计人员能够准确的判断经济活动的本质,并且迅速做出反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会计人员录用的门槛,经过层层筛选,挑选出类拔萃并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二是要求会计人员学习我国的税法制度,提高对税法的敬畏之情;三是要定期召开核算工作总结大会,对于表现良好的会计人员进行口头表扬或者以资鼓励。

四、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规范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其需要提高人们对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行为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探究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行为的措施,并让这些措施在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获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让我国的税收征税政策更加完善,让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事业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吉星,刘鹏.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05:80-81+84.

[2]苏杭,景刚.浅谈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12:184-185.

[3]董佳舜,李宏伟.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8:36-37.

第7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关键词】高校 会计核算 对策

一、现行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存在缺陷

国家已经颁布了《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来规范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该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基础,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对高校会计工作进行核算,但是在发生经营性业务的时候,却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在面对收入和费用处理的问题上,按照高校会计核算的办法,其确认是以是否实现收付为标准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看来,很难保证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收益和实际收到款项发生在同一时刻,因此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下的会计工作,并不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会计工作的真实面貌。同样的道理,当经济业务发生的费用与实际支付的时间不在同一个时点上时,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就会容易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信息的失真,高校难以对其教育成本进行确认,不便开展绩效考核的工作。不少高校在完善校内设施建设、扩大招生规模,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往往是以向银行借款的方式来取得发展资金,由于其资金需求量极大,因此对于贷款的高校来说,其应偿还的利息费用是巨大的。巨额的利息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隐蔽了高校一部分真实的财务状况。

(二)原始凭证审核不规范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起点。高校在处理每一项会计核算工作时,都会与原始凭证直接挂钩。可以说原始凭证信息的准确性是决定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要重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保证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实际工作中,仍发现有不少的问题存在:(1)凭证的要素不全。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凭证上的数据不明确,比如说有些凭证上的项目名称只标明了办公用品和总额3000元,并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办公用品,也缺少相应的商品单价和数量等采购信息。让信息使用者无法对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得到充分了解。(2)经济活动发生的位置不合理。比如说在购买办公用品、文具等商品时,按照常规的做法是就近办公地点的原则,但是为了在一些单据操作手脚。高校的一些工作人员不惜舍近求远。(3)凭证的信息不准确。这种现象也较为普遍,原始凭证上所填列的经济项目于实际发生的内容并不吻合。比如有些办公人员在购买名表、名牌服饰的时候,开具发票上却写着办公用品。(4)报销程序不合逻辑。在高校里面,我们常常卡到报销的票据号很多情况下都是连号,与事实逻辑有所偏差。(5)部分原始凭证不合时效性。为了使高校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单位应该对其报销所跨越的年限做出统一的规定。假如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这时候取出时间太久的发票来报销,就会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

高校对于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上。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采取的是不计提折旧的处理办法。而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疑就会影响到我国高校对其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会直接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整体运作水平。高校中的培养成本关系到学费的高低问题,换句话说,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又与高校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无论是在高校的建筑物、教学仪器、还是其他硬件设施方面都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对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具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关于固定资产核算要求来看,其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也就未能全面揭示高校教育成本的信息。

(四)不重视基本建设投资的核算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存在扩建新校区的现象,因此其新校区的建设从前期施工到后期的完工验收整个过程都需要一大笔建设资金。因此如何有效灵活地使用建设资金,防止资金的堵塞现象,有效地对建设成本加以控制,增加其项目投资的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执行的是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来对其基本建设支出进行管理,而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对其事业支出的管理,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却拥有了两种会计核算制度,往往容易造成内部的会计机构工作上相互分离,彼此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交集和融通,最终反映为每一种会计核算制度所建立揭示的会计信息都不能反映高校在整个投资建设中真实财务数据情况,而只能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当前建设的小部分信息。两种会计核算制度严重与我国《会计法》对“会计信息要保持完整和准确”的规定相违背。一个会计核算主体采用两种会计核算制度,使得基建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独立开来,不仅增加了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量,同时也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高校会计信息的充分了解。

二、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议

(一)巩固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也逐步向国际社会趋同,然而国际社会多数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加精确地对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核算。因此,高校可以就此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权责发生制,无论收入的款项是否即时收到,都能形成一个确定的归结期,可以顺利弥补收付实现制所带来的时间差问题。事实上,我国高校教育市场已经日趋成熟,国家财政对其支助的力度已经逐渐削弱,假如还继续使用收付实现制的话,显然不利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因此,我们对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

当高校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相应地就应该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有所调整,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行的会计科目体系做出调整,即应当适当取消高校会计核算中采用收付实现的相关科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增设“教育成本”、“公共教育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教育事业结余”等与成本费用核算相关的会计科目。另一方面,适当调整传统的收入类和权益类的科目。

(三)重视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

由于高校对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的对其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因而严重地影响到了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因此,笔者认为要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和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就应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归入会计核算工作中去,使之组成一个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遵守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与日常实务计提折旧处理的办法一样,通过“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核算。

(四)把基本建设会计归入行政事业单位核算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通常一个建设项目往往都会包括不同渠道的资金,当中包括国家的财政拨款和单位自己筹建的资金。但是,诸如高校等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其会计核算仅仅反映了国家的财政支助的那部分,在会计账户上并没有反映出单位的自筹资金的那部分。这就容易造成基建投资发生的实际成本会与其实际支出不相一致。因此,应将基建投资并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全面地反映出基建项目资金的去向。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对会计工作日益重视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日益提高,在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会计核算工作,我们仍需不断完善内外部工作环境和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姚俊英.对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看法[J].会计之友,2013,(08).

[2]张边江.高校会计核算刍议[J].财会通讯,2012,(05).

[3]周建共.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7,(05).

第8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医保会计制度;信息管理

一、引言

随着医改政策的出台,全民参加医保的覆盖逐步的扩大,而人们又对看病就医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垫付的医保和新农合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无形中给医院医保收入的确认和账务处理增加了难度。以往的医疗卫生制度是一定时期下的产物,对于信息量庞大的现在再也不适用了,原有的医院医保会计制度不仅无法加快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为患者及自身提供方便。反而会压制其的生长。医院医保会计制度自身的缺点和局限在实践中逐步显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新医改形势下不断进行医保会计制度更好的创新。

二、现阶段,医院医保会计制度的问题

(一)医院医保会计基本政策不完善

1.医保规定药品的收支核算不够合理,体现不出收支配比原则。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和运用,往往会导致资金的登入与流出不明确的现象。

2.会计信息的不准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医院要想在竞争中争的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实时更新的数据部分进行核算。但现行医院医保会计核算制度已经跟不上医院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

3.医院会计资本性支出的不合理性。遵循医院的现行会计制度,对于发生的资本性支出都应该从修购资金或事业中列支,不会对当期的效益产生影响。但是由于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医院会计只能从药品支出或者医疗支出中列支。

4.随着全民医保的普及覆盖面逐渐扩大,而且医保支付手段的改革不断进行,医保会计核算的数据越来愈多,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但由于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医院医保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升级跟不上医保政策的改革步伐,往往容易造成医院上传的数据丢失,给医院及患者带来损失。

(二)现行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医保科申报的周期与会计核算周期不相吻合,每月核算时,医保科按门诊、住院所需费用、统筹基金进行统计报表,而财务部门因出院结算到财务科登记往来帐导致财务记账停滞,致使前后对账难的问题出现。

科目设置不合理。由于医院记账繁琐,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医院医保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明确其目的,并且需要明确的方向,否则不能清晰的反映医保经济往来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况,会计项目不仅是一项会计制度,更是会计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与科学管理会计的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成本核算不规范的现象

成本核算是医保会计核算的基础。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形成,就需要对成本进行定价,这都是决定医疗服务价格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的方式,才能够在耗材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在内的医疗总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医疗价格指数进行既科学又合理的测算,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医疗服务成本的基本构成,为医院医保会计核算提供最原始的依据。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医院的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缺乏合理的费用分摊基础,并且管理层人员管理成本意识淡薄,不能真正的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找到成本降低的途径,为医院在医保会计制度成本核算方面上做出创新。加大医院的负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强化医院成本核算

新医改制度之后,医院医保会计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成本核算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必须增强医院自身的成本核算管理,加强管理意识,认清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从管理入手,着眼于医院的发展,不因自己的私欲而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加强法制观念,落实规章制度,逐步使医院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保证各科室收集到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医保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切实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确保医院在医保核算中不出现,减少患者与医院和医保局的纠纷。

现阶段为了医院能够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有所提升,必须明确医保会计核算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收费标准喝一些相关规定,将控制成本核算费用落实到科室的每个人的身上,降低患者在治病求医中的费用,并按照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实事的评估与分析,找出管理的漏洞并及时改正,总结经验,对于那些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的方式进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浪费情况的发生,降低资源,避免资产的闲置,人员的消耗,提高医院在医保核算方面的工作效率。

四、强化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携手强化医保资金管理。应设立专门财务人员,熟悉各种结算类别并掌握医保结算流程。并配合财务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财务人员来负责医保结算事务,保证医保申报和财务核算周期的能够相吻合。医保管理部门根据每月医保中心送报的资料,进行资料审核,并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开会交流,仔细核对医院医保财务数据与医保信息数据的一致性,按时完成有关账目的核对,确保医保应收医疗款的准确性,减少失误。

五、规范医保账务处理流程

医院财务部门对应招收医疗款项要按各医保经办机构、各医保险种、会计核算年度,设立二级、三级、四级明细科目,以应对各医保经办机构、各医保险种的不同结算方法,这样便于及时更正和查询各年度、各医保险种应支付的费用,避免因业务量大、时间长而造成的漏账。

六、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建设

医保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工作,需持续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合理分配给信息化建设预算资金,以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平稳正常运行,并实现与医保、新农合系统的无缝对接,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字典、项目编码进行维护,及时更新因政策改变而费用标准变化的项目。满足即时结报的需要,确保即时结报的结算金额的准确性,高效性,避免发生因系统问题而产生医保结算差额。

第9篇:会计核算准确性原则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 主要问题 内部管理 外部监管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使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使得企业会计核算这一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认为,只有全面推进企业会计核算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核算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来看,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过低,总体来说,目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容乐观,其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都偏低,并且自我管制能力也较差,这无疑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到位

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基于成本考虑,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大多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在会计人员任用上,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再外聘兼职做会计。外聘会计往往身兼数个单位,少则一两个,多则五六个兼职单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可想而知。可以说,企业要想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必须合理设置会计机构、科学配置人员。

(三)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

大多企业的账本主要是应对税务部门使用发票,尤其是为了应对增值税发票必须建账的规定才设立的,并不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设账;即使设账,账目也混乱不清。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没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根本不遵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使得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收入与费用完全不配比;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方式计算利润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

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控制度不全。会计的监督与反映职能也严重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使得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或利益驱使,按企业主的意图行事,会计职能错位,会计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发挥。目前,企业的出纳人员多由管理者的亲戚等担任,这类人几乎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也缺少必要的财务知识。

二、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措施

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从会计人员的需要、企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等多角度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解决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的加强

(1)加强对财会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从而使企业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和爱护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2)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中的考核。这也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并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并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新的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的方式,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

(3)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建设。应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因为这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中,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总而言之,企业必须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进而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企业会计核算外部监管的加强

(1)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管,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等,对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首先,政府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还能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管,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