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智能建筑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建筑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建筑方案

第1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综合布线

 abstract:the onl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level.cabling system within the build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which enables the building’s interna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information exchange equipment,buildings,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but also make the buildingcommunications networkequipent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weak power design;cabling

 

 一、引言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综合布线应用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本文对分析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综合布线的应用,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建筑设计,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体现,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线系统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标准,并且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和长远效益。

布线技术是从电话预布线技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非结构化布线系统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过程。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要求。

 三、智能弱电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一)先进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二)兼容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是一套综合式的全开放式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及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设备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三)灵活性。传统布线方式由于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校核线路衰减、串音、信噪比,以保证其电气性能。(五)经济性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综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 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综合布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品种单一与我国国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不同需要。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存在高低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类型的现实,但智能化系统却越来越趋于雷同,家居布线系统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品种比较单一,其系统功能和信息服务却毫无特色,这就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居住用户的需要。(二)标准不符合国内实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基本上都按国外标准ansi/tia/eia570a(以下简称570a标准)进行生产。但它与我国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现状并不符合,近期,国内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中选用大量国内外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由于是各个生产厂商各自开发生产,往往会出现接口协议不规范,或开发时无标准可依。因此产品之间存在难以协调和配合的诸多问题,给系统集成带来困难,造成建设投资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三)产品应符合住宅建筑用户真正的信息需要。国内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关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主要来源于国外,少数由国内供应。总体看来,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有些性能还不能满足各类智能化小区的要求。这一方面急需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生产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智能化住宅建筑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研究他们的需要,建设成符合国情民意、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住宅。

 五、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内,一些弱电子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这既有规范条件的限制,也有产品技术规格单一的制约,以及性能价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议有关研究和生产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

 参考文献 

 【1】袁世琪. 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j]. 建筑安全, 2003,06

第2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

引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前端摄像头、数字硬盘、UPS电源等新兴设备和技术的支撑下,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呈现出很多新的表现和特点,同时也为电气施工人员提出了设计和应用新型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问题。

1现代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思路

随着技术的进步,安全系统是一个多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多层次,立体的保护。建设智能建筑,可能涉及在一个单一的高层建筑或建筑群内,每一层楼的建筑物或房间对安全级别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应采取的安全手段也应有所不同。要总结的设计思路应包括:

以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础。任何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应用需求,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也必须坚持以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础。既要分析安全防范的总体需求(全局的安全重要性),也要分析局部安全防范需求的差异,因此,应当根据保护对象的性质因地制宜地制订安全防护方案。

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是一种多技术、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具有智能功能。根据业主管理需要,结合治安管理要求,采用层层设防、严密监控、综合管理。安全防范系统以建筑报警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报警系统、周边防范系统、进出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和保安巡逻考勤系统等为主构成。

2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采用相关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既先进、成熟及实用的技术以应用为中心相互结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要为实现现代化的智能建筑管理提供集中管理的方便;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做到可扩充,兼容性好和灵活性强;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坚持标准化原则,做到系统设计和设备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在确保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纠错和容错技术,提高安全性。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该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确保成本的降低。

2.1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要点

2.1.1 提高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

要结合需要应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筑的实际结构情况和安全防范等级,充分考虑安防系统工程的特殊性;广泛考察当前世界先进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技术和设备;依据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进行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1.2 加强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

对前端摄像机、存储设备、中央矩阵切换/控制主机、控制键盘、系统工作站、应用服务器、监视器墙等组成部分应该加强配置,采用定焦或变焦变倍镜头、高清晰摄像一体机、球机,同轴电缆、光缆、网络线、双绞线等有线通道要做到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

2.1.3 设计好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部分

安防视频监控控制系统要便于接收/传输多路视频图像,并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控制,采用对镜头进行变光圈、调焦和变倍调节控制,将系统所有发生的操作动作记录和打印、归档,以便做出及时、正确的控制响应。

2.2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2.1设计问题

根据项目实际选用数字硬盘录像机或IP-SAN等大容量存储设备,采用方便PC处理的视频格式实现数字智能高清和远程监控,扩大存储数据的容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实时图像监控和储存的工作方式,应为其配置具有一定容量的UPS电源,为系统提供至少8小时的不间断供电。安防中央控制中心电视墙的显示器数量应足够与硬盘录像机匹配。前端摄像机宜选择540线以上、1/3英寸或1/2英寸镜头的CCD摄像机,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视频图像质量。

2.2.2 存储设备及其选用与设置

利用数字硬盘录像机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安防报警监控系统,实现安防探测器报警联动报警区域图像画面显示,提高运行的可靠性,降低智能建筑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价格,以各菜单相关功能内容的设置,避免出现只监控图像未保存图像数据的问题。

2.2.3前端摄像机的布局、选用与维护

首先,前端摄像机的布局应以保证重点部位的布控,电梯前厅、出入口、楼梯口可设置定焦摄像机;电梯轿厢设置球形摄像机;地下车库及车库出入口设置固定可变焦摄像机,通过有针对性的选用,提高监视的效果。其次,在逆光位置安装摄像机时应选用带有逆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提高采集图像的清晰度和图像识别度。最后,应随时确保前端摄像机的完好性,因此应该加强对前端摄像机的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养。

3安全防范系统的实现

3.1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安装是安全防范系统实现很讲究的一个步骤,设计实施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此,因为业主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往往看的只是外观。所以设备的安装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选取适当的位置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以探测器的安装为例简要说明。

3.1.1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探测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应由安装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可循。一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探测器周边的物体;安装部位应避开误报源;避免直接将探测器安装在可能造成误报的物体附近,譬如冷/热源(空调器、电冰箱、加热设备等)、荧光灯和通风口等都必须尽量远离;避免误报因素进入探测视区;在探测范围内,应保证探测器有良好的“视线”。即应当给探测器的视区保留一定的空间,不应有任何障碍物(譬如:家具、隔断等)遮挡探测器的“视线”,以免影响探测性能。

3.1.2安装注意事项

为避免损坏器材,严禁带电作业。

安装人员在打开机壳接线前,先用手触摸一下自来水管,以免静电损坏探测器。安装完毕后,应用硅胶密封机壳上所有的孔洞,以防昆虫进入探测器内部,造成误报或影响探测性能。安装完成后,还要进行安全防范系统分系统调试与联调。

3.2安全防范系统实现的质量验收

安防系统工程竣工验收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通过对己竣工工程检查和试验,考核承包商的施工质量,系统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及使用能力,是否可以正式投入运行。通过竣工验收可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系统按照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常投入运行。

4结语

总之,安全防范系统是多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有机结合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综合应用系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的主要功能部分,在实际的监控安装工作中要抓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这两个关键环节,在坚持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发现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问题、解决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智能建筑对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水平,以提高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手段,提升系统性安全,进而确保智能建筑功能的整体实现。

参考文献:

第3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中智能化大厦、酒店、小区等建筑数量将会成倍增长。智能建筑其“智能”主要表现在弱电子系统方面,智能建筑弱电子系统中,安全防范子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传统的采用模拟传输方式的安防系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需要大量的布线施工,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等;其次是随着监控点数的增加(成百上千),相应的线材的数量也非常惊人,甚至出现过弱电线缆多到无法穿过大厦弱电竖井的情况;最后,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在远程监控、传输以及与其它系统的集成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瓶颈。越来越多的问题迫使工程商、集成商、用户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数字化安防显然是一条必选之路。

2数字化安防

网络视频服务器是第三代全数字化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属于最新一类的数字化监控产品,利用它可以将传统摄像机捕捉的图像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后,通过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Internet或其它网络方式传送到网络所延伸到的任何地方,千里之外的网络终端用户通过普通电脑就可以对远程图像进行实时的监控、录像、管理。网络视频服务器基于网络实现动态图像实时传输的特点,使得以往必须局限在区域范围的图像监控系统,变得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应用网络视频服务器实现的数字化安防系统,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首先,基于大厦的千兆甚至万兆局域网传输,系统的部署更加灵活,且摆脱繁琐的布线施工;其次,由于在前端监控点就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流,所以,无论是远程、本地监控,还是与其它系统的集成都变得易如反掌。

目前,网络视频服务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相对比较成熟,国内有多家产品供应商已能提供单路、双路、四路等系列网络视频服务器。下面结合天地伟业公司的典型网络视频服务器,详细介绍一下数字化安防方案。

3天地伟业解决方案

3.1系统实现,前端视频、控制、告警信息,由网络视频服务器编码后,通过楼宇主干网上传到监控中心,完成实时监控,掌握楼宇整体情况。监控中心可配置监控主机、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解码器等,对前端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告警信息的查询、图像浏览和控制等功能。在系统增加新的监控点时,只须将该监控点网络视频服务器接入网络并在中心做简单配置即可,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整个系统部署实施非常快捷简单,每层楼可根据监控点数配置天地伟业单路、两路或四路网络视频服务器,或直接安装天地伟业网络一体球,网络视频服务器或网络一体球接入楼层交换机,通过大厦千兆局域网将图像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系统变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为数字化监控,使得原来的模拟图像等信息成为网络内传输的“数据流”。

3.2系统优势基于网络视频的数字化安防系统具有如下优势:

(1)高性能处理系统核心设备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单元以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保障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2)内置Web服务器内置Web服务器,支持TCP/IP、UDP等相关网络协议,支持多种网络环境。

(3)安装简易、即插即用无须像传统方式那样繁琐的布线,只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IP地址的标识,即可任意进行操作,并且使用时用户界面友好,安装简单。

(4)成本低廉相应于包括所有特性的其它产品,天地伟业网络视频产品提供一种可靠和低价位的网上图像设备,极大解决了“分散监控”、“集中管理”、“远程传输”之间的矛盾。通过网络化应用,大幅减少线材及人力费用,降低了成本。

(5)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天地伟业网络视频服务器以MPEG4/H264格式生成高质量的图像文件,在提供每秒25帧的高画质图像传输的同时,存储空间大大降低。

第4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智能安防;技术缺陷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060-03

智能安防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需求,人们更多地希望建筑中安装数字化智能安防系统来保证自身生活的安全与方便。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企业建筑与住宅小区的安全,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强化建筑的安全设施。除此之外,我国的现代大型工程也对工程自身的安防问题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如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馆等。但是现今的职能安防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良的后果,本文就现代建筑中智能安防技术的优劣势给予呈现,对于其缺陷作出分析并寻求解决途径,希望伴随技术的进步智能安防系统能愈加完善以方便维护社会的稳定。

1 安防技术的内涵与广泛应用

智能安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安防工作中以实现其智能化的技术,在今天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以楼宇建筑应用为甚,其应用原理主要有相关内容和服务的信息化、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等。一般情况下,智能安防技术主要包括门禁、监控、报警三部分,这三部分通过数据图像的传输联系起来,构成了完备的安防系统,其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范围内的安全系数,也节约了人力物力,且获取信息更加综合。但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来看,完整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应该有防盗报警系统、保安人员巡更报警系统、GSP车辆报警管理系统以及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等多个系统。其中,防盗报警系统又可以分为单位企业内实物设备器材、单位企业空旷区域内防卫、周界防卫以及建筑物区域内防卫等。而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则更多地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场所以及重要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和报警时的图像复核。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借助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对人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除此之外,完整的智能化视频监控安全防范系统,往往还包括访客报警系统、安保人员巡更系统以及其他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这些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绝大部分都是按照人们的特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来设定的。就拿GPS车辆报警管理系统来说,该系统还必须对车库内的车辆通行道路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以及行车信号指示等综合管理。

2 现代建筑中智能安防技术存在的缺陷

现今,智能化安防技术已经在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翻开了新的篇章,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智能安防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1)门禁系统中人为专业性改动存在可能。与人工门禁不同,智能的安防技术的门禁功能体现了其更加严格、不徇人情等的优点,但是就近年来的安全失控案例来看,门禁系统由于其系统软件的可操控,往往被专业的技术内渗,由此,系统将被破坏门禁功能丧失。一般情况下,门禁系统往往通过指纹刷卡等的程序实现功能,但是,磁卡的可复制性往往为不法人员所利用,所以门禁系统的升级正在受到众多开发商的重视。

(2)监控死角的存在让监控视频的图像记录出现了不完整的情况,由于监控摄像头角度高度设定的不同导致了其总会出现一定的盲区,资料表明,利用视野盲区进行作案的案例占到了智能安防区域的半数以上,所以,如何减少监控设备视野的盲区是安装监控应及时考虑的问题。

(3)对讲主机安放位置欠佳导致监控设备不能充分记录视野。通常情况对讲主机的安放应在1.5~1.8米之间,但是,对于特殊情况下,安放位置偏低往往造成难以拍摄人员全身的现象,这种情况一旦没能及时发现将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不能提供有力证据。

(4)线路标识混乱是综合布线运行当中出现的又一常见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的综合布线是一次性的工程,但是在未进行标识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线路不清,而难以寻清布线情况,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测量和检测,这不仅加大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放,还造成了在清晰的情景下为之后的维修改路工作设置了很大的

困难。

(5)周界防范系统报警方式的选择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常见的报警方式有两种:其一为常开式,其二为常闭式。常开式的报警系统在线路断开时无明显的变化,不会出现报警现象,而常闭式报警系统在出现线路短路断路的情况均会自动报警,所以对于周界防范系统的报警方式一定要慎重选用。

3 现代建筑中智能安防技术缺陷的防范

不论是在住宅小区还是在企业建筑中,智能安防系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安保工作,针对上述提到的建筑中智能安防技术存在的不足,现提出以下防范意见:

(1)门禁系统中软件程序的破坏属于专业性的第三方破坏,由于现有门禁系统往往会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导入,所以很容易招致刻意的第三方入侵,对于这一技术问题的存在,首先要增强其本身系统的加密,其次要预防网络的渗透,这不仅需要程序加密工作的进行,更需要规范内部人员的行为,在严格内控机制后严防信息的外泄。可以将系统信息分割部分分与不同人员管理,这样,即使出现意外泄漏也只是片段信息。

(2)监控死角的出现正在被广泛克服,普及的环视摄像头由多个探头组成,并呈环状,这就能从360°对视野进行拍摄,另外,转动式的摄像头也在众多场合运用,与多探头的摄像头相比,其机动性强,但是容易在间隔时差内出现记录漏洞,所以更建议使用多探头的摄像头。

(3)主机位置的不合理需要通过反复的安装测试和反复调试最终确定最合适的位置,可以设置不同人员和车辆等事物的介入,通过视频数据的记录对比出最佳的安放

位置。

(4)线路标示的混乱预防一般应在线路安装中进行,安装人员要及时记录线路位置,并通过数字图纸记录并录入电脑储存,监督人员应及时督促并确保线路改路后及时纠正记录信息,防止错误数据的流入。

(5)周界防范系统报警方式的选择一般选用常开式报警系统,采用这一报警系统更加高效且错误率低,也可以采用二者的配合使用,具体表现为的常闭式报警系统加内部的常开式报警系统,这种防范系统最为可靠,然而费用成本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被采用。

4 现代建筑中智能安防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4.1 发展趋势

4.1.1 高清数码摄像机的研发。一般情况下监控摄像机的像素为数十万,拍摄的视频信息往往难以确认细节,在特殊光线和天气环境下,如夜里的雾天往往连颜色都难以分辨,所以众多开发商已将视野转向了摄像机的清晰度上,目前正在普及的百万像素摄像机就是趋势下的典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五百万以上像素的摄像机将会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

4.1.2 终端的机动性增强。随着计算机的越来越轻捷、便利,终端的安放也越来越多元化,将监控系统的终端安装在可移动的平板电脑上已成为可能,这样监控人员将可以在任何地点时间内查看到监控的录像,但是其信息的外泄就成为了问题且不利于集中管理。

4.1.3 数据图像的智能分析能力提升将在未来实现可能,目前已有众多研发机构对其进行开发应用,具体表现为,巡更系统的安置,报警系统的选择性、定位性。巡更系统的安置体现在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巡更的编排并及时反馈信息,而报警系统的选择定位则是在报警第一时间反馈报警位置并即时记录事况,在摄像机等设备毁坏的情况下启动音频系统的记录等,以求数据的及时保留与第一时间反馈。

4.1.4 智能安防系统中应用的智能技术在不同的安装环境以及根据不同的安装的特点的需要进行应用不同的智能技术,从而达到了提升技术的要求。特别是在进行实时的图像处理中,在智能技术应用中对于目标的确认主要表现在对于目标的种类、大小、长短以及位置进行确认,使跟踪中的目标与现实中的目标的相似度更加精确。对于车辆的识别中,对于车的颜色以及车辆的形状以及车牌号都可以进行精确的识别,在一些利用自动技术来控制的摄像机可以根据目标的位置移动来完成对目标的监视活动。不管在哪种环境以及特点下应用智能防监视系统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在进行目标的图像分析以及目标的移动、识别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许多的交通道路指挥、监视系统中都有此应用,它可以识别分析车辆的流量以及车牌号和车辆的种类以及车辆行驶的速度等一些车辆信息。所以说可以应用于公路交通指挥中心的自动化应用中。

4.2 发展前景

智能安防系统经历了组合装配阶段、接口测试阶段、微机测试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系统把多种不同功能的程序控制器与多种不同功能的输入输出电路组合装配成一体的智能化安防控制测试系统,但是这样组合的系统存在着组合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第二个阶段中安防测试系统应用专门的接口按需要实施测试功能的改变,这个阶段中不但组合便利、性能高效、质量高,且维护成本低,所以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而现代社会中随着PC机的普及发展,虚拟仪器的测试技术得到了实现,与前两段历程相比,这个阶段操作性更强,且费用最低,其灵活性与效率也最高,势必在将来得到大发展,但是其漏洞在于潜在的第三方技术的升级成为了始终威胁安防系统的隐患。

5 结语

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达使安防技术的质量与效率愈加提高完善。目前,安防技术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行业,包括建筑、生活区、银行、交通、车辆等。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水平相应增加,安防意识也越来越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反过来刺激了不法人员的升级换代,所以安防系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智能安防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对其的研发,但是客观的安防并不能根除危机隐患,要从根本上杜绝还依赖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人民总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光华.智能安防视频监控全面解析与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西刹子.安防天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陈龙.智能建筑安防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 薛亮.适用于智能化建筑和小区管理的安防系统研究与开发[J].天津科技,2009.

[5] 许恩江,吴波,王保山.智能机器人的安防和服务功能系统设计及应用[J].实验科技与管理,2010,11.

第5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设施;地网

智能建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会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电子信息系统功能越来越高、越来越强。雷电防护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重要,防雷设施的要求也将会更高 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是将智能大夏雷击隐患尽量消除在建设阶段,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智能建筑物的技术性能要求,分析智能建筑雷击环境和设计要求,严格技术规范要求,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对策,及时处理,减小建设单位的雷击风险。

1 接闪器

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智能大夏天面应采用避雷针、带或由其组合的混合接闪器,要求在屋面上组合成≤10m×10m的网格,且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物体均与避雷网电气联结,与大楼作为引下线的柱主筋作电气联结 然而,现在的建筑物屋面都是钢筋绑扎组成100mm×100mm的网格现浇板,已高于规范要求。所以,只要在屋面沿建筑物的四周敷设避雷带,且在屋面重要部位加lm高材型不小于12mm镀锌圆钢的避雷短针保护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做避雷网格了。

另外,若屋上有金属管道(如消防管、暖气管等)时,应在管道敷设格的位置处作接地处理,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建设方在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在屋面安装卫星天线等通信接受天线,应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时预留等电位连接端子板。

2 引下线

目前新建建筑物一般都利用柱筋内的主筋作引下线,作为智能建筑物的引下线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设计要求建筑物所利用柱筋作引下线的都要求用气压焊方式焊接,并由相关部门作出焊接检验报告。因此,在检测引下线焊接时,要求所利用作引下线的主筋除气压焊方式,应加不小于10mm镀锌圆钢在气压焊处再采用跨接焊的方式,并且在每层利用绑扎圈焊接作闭合环,焊接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另外引下线在与基础圈梁钢筋、楼层金属外墙、均压环等作电气联结时也应符合要求。

3 均压环

作为二类防雷建筑物,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从45m开始设置均压环。一般情况下智能建筑物在设计时,从30m就已开始,并采用楼屋圈梁钢筋作均压环,从30m起每隔一层(间隔约6m)采用-4O×4mm镀锌扁钢均压环并预留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供30m以上的金属门窗、栏杆等较大金属物应直接与均压环就近作电气联结,以防侧击雷。

设置的均压环应与建筑物外墙边缘的每根防雷引下线作电气联结,并且在作金属物的等电位预留接地时应采用-4O×4mm镀锌扁钢,在扁钢转角处应加不小于10mm镀锌圆钢焊接并符合要求。

4 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同一区域内存在的电压降,使电位在这个区域内的电位相等,避免金属设备(如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之间因电位差而产生的损害。等电位选材最好采用-4O×4mm镀锌扁钢。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应设置等电位联结点,且应就近与接地系统联结。

建筑物内不带电金属物(各类金属管道、金属构件、设备金属外壳、电梯井金属支架、电源或信号屏蔽管线等金属物)应就近与防雷系统作电气焊接。进出建筑的金属管线,均在进出建筑处与防雷系统作电气焊接。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等电位连接预留端子设置情况:位置、长度、厚度、搭接长度等。

5 综合布线系统

在近年来的几次智能大厦雷击事故调查发现,智能大厦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布线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因此,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求将导线敷设在屏蔽金属桥架内或穿屏蔽金属管敷设,金属桥架在配电柜处作电气联结,屏蔽金属管在穿线处就近接地,在进入室内时再接地一次。为了避免在正常情况产生电磁感应或在雷电流通过桥架时产生的雷电感应,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不能共用一个屏蔽金属管路,分开布置。不同的信号线路应用不同的桥架,避免信号线路之间的电磁干扰。若有几个桥架在并行时应每隔6m用10mm。铜芯线作良好的等电位联结。

6 防雷电波侵入

当建筑物受到雷电侵入时,建筑物防雷系统对雷电泄流的同时,总会有部分雷电由电源线路或信号线路经过这些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承受雷电冲击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因此,必须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电源系统进入建筑物的总配电柜内应安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在各层配电箱中安装第二级电涌保护器;在电源线路进入主控制室、机房、消防控制室、空调控制室等重要部位安装第三级电涌保护器。信号系统进出建筑物处安装电涌保护器作第一级保护;在进入以上部位时安装电涌保护器作第二级保护。

由于智能建筑进出线路基本是采用埋地敷设,检测时应注意电源避雷器的峰值电压(动作电压)应限制在600V左右,架空引入是应在700V左右。在10KV 接地或经小接地电阻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为防止接地系统工频过电压危害,第一级电源避雷器应考虑3+1安装方式的避雷器。

7 供电系统

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必须采用TN-S系统 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由于三相电源不平衡、线路干扰等原因,中性线N存在一定的零序电流,而PE线应该是不带电。因此该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然而,在检测过程中,特别是竣工检测时发现,部分智能建筑供电系统施工过程中将N线与PE线混淆在一起,造成零地串扰电压超过允许值,为后续电子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8 基础地网

智能大楼一般为二类建筑,按照GB/T50314《智能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接地方式一般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外部防雷系统、内部防雷系统共用一个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1Ω。在实施防雷检测时应注意接地极即基础孔桩主筋与基础圈梁、引下线的搭接情况。一般情况下基础接地都是增加大于10mm镀锌圆钢软焊接(圆钢冷弯焊接),焊接时双面不小于6倍d,单面不小于12倍d(如图1)。若自然接地电阻值大于lΩ,则另加辅助接地距建筑物基础圈梁3m 以上沿四周作环形接地极。

9 结束语

智能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是一项涉及面宽、领域广的工作,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任重道远,还有待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海龙.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0. 1

第6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水电工程;节能

一 前言

在社会总能耗中,我国的建筑能耗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人们的对于生活需求趋于多样化,导致住房能耗的比重持续上升,所以为了维持社会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节能建筑的构建势在必行。其中,做好水电安装的节能工作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二 房屋建筑安装水电节能设施的重要性

节能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大家的一起努力,绝不是一个人的职责所在。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安装上节能设备顺应了人们的需求。只有做到节约能源才能实现实现节约型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都参与到节约的实践中来。

三 目前房屋建筑中的水电节能存在的问题

1)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对于水电设备的安装要求较高,节能设备是必须的,而且安装技术要完备。如果缺乏节水设备,将会增加居民水电用量,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的消费。

2)在进行房屋建筑时,由于资金缺乏而不安装水电节能设备,这也是影响节能事业的一项因素。很多建设者只是一味地追求外观靓丽,却忽略了节水设备的内在使用价值,这也导致节水事业受挫。

3)管理人员仅关注抄表和维修,对于出现问题的水电设备却熟视无睹,拒绝对其进行适当更新,这也为节水事业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资源浪费现象依然明显。

四 房屋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

1合理设置房屋朝向,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项重要的绿色能源,而且是取不尽用不完的。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房屋设计要合理,房屋朝向要选择恰当,以实现对太阳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实现节能的目的。对于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而言,处于北纬400以北,能够接受的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这就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遍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余压,进行分区给水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市政给水网的压力一般设为0.3Mpa到0.4Mpa。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般要将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分区供水,这样就能够很好地避免次加压所引发的能耗问题。除此之外,在屋顶上方设置储水箱,也是一种充分利用管网压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能够对用水量进行适当调节。在水表之前,要安装调压孔板或节流塞,目的在于减少超压出流量,达到节水的良好效果。

3推广新型节水设备

1)节水效果是由节水设备决定的,因此管材和阀门质量的好坏对于节水效果的影响很大。在进行房屋建筑时,一定要选取合适的节能设备。

2)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座便器、厨房的洗涤用具都是常用的,但是它们的耗水量很大,绝对偏离了节水理念。就此角度来看,使用节水型设备也是一项有待于广泛实施的且意义重大的措施。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20-30%.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同时,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可以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可避免长流水现象。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出水时间固定后,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比较适用于使用性质相对单一的场所。

4加强开发新型水资源―中水

中水主要是生活排水,不仅有人们日常生活所排出的生活污水,而且包括各种生产以及生活废水。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如果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之变成可循环使用的中水,就解决了环境污染这一难题,而且可以用这些净化的中水,替代一部分城市用水,这更相当于增多了城市供水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间接增加城市用水,是一件一举两得良策,必将成为日后节水项目的大势所趋。为此,我们国家必须加大净化中水的研究力度,并使之尽快得以普及应用。

五 房屋建筑中的照明工程

1选用节能变压设备

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同样要考虑使用节能型变压器,以使这些变压器在尽可能小的功率下得到较高的效率。S9、SL9以其较好的节能效果深受人们认可。如果遇到较大需求容量时,就要综合多台变压器联合使用,但同时又要保证这些变压器的损耗不至于太大。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选用容量大的变压器,这样就不必使用过多的变压器,最终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

2注重选用电光源的科学性

要设计好照明,应针对不同面积和高度的房间,计算室内空间比RCR(RoomCavityRatio),然后确定选用宽、中、窄光束的照明灯具,再根据房间中天花板、墙面以及地面的反射系数,求出所选用灯具在该房间的利用系数,这才是较为科学的照明设计的方式。

3对合理的照明线路的选择

如果将输入电能损耗看做一个整体,那么供电方式和导线面积所引发的照明线路的损耗在其中占据的比重很大。照明电压一般都是220V,而照明系统又是有几种不同的线路组成。三相四线的方式以其最低的电能消耗,在诸多供电方式中脱颖而出,且一般使用导电性较强的导线。在房屋建筑过程中,要设法导线截面积,缩减导线长度,这样就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尽可能避免无功率损耗。还可以通过补偿等装置的作用来节能。

4合理选择控制开关,充分利用天然光

在房屋建筑时,一定要根据合理的设计来安装照明开关。自然光是一种良好的并值得充分利用的光源,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安逸的感觉。对于屋内存在的受光面,也要加以充分利用,通过该受光面的反射作用来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这样就可以减少一部分照明能耗,到达节能的目的。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实现智能照明调控,对电光源给予一定的保护作用。

5对照度值的合理选择

对于一个照明设计而言,要充分考虑照度值的选择问题。如果照度太低,便起不到较好的照明效果,对使用者的视力产生一定危害。如果无缘无故增加照度,便会造成无故的电能浪费。我国照度标准等级是按照视觉作业观察对象的尺寸大小制定的。在高照度等级内,同一等级可使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其照度标准也不同, 混合照明方式照度标准定为750-1000-15001x。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取照度值的5%~15%,即最高值100-150-2001x,因此,用混合照明节能显著,即在照度要求很高时,不宜使用一般照明方式,而应增加局部照明。为了节能,使用单独一般照明方式时,照度≤3001x。在许多场所都采用局部照明, 其特点是工作面大或工件尺寸大,要求照度高。如果无法使用局部照明,可以采用一般照明低挂的方式,节能效果显著。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对于高大空间,可在上部设一般照明墙壁上设投光灯或壁灯照明,比单独设置一般照明方式要节能。

6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成为一条重要的节能途径。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空调主要是借助于电力来进行驱动。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在合理的消费范围之内实现空调能源多样化成为一条必经之路。

在使用空调时,要对新风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来控制空调的节能效果。如果新风量太少,便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空调环境,但是新风量太多,却会导致电能消耗过多。为此,要合理调整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争取以较低的电能消耗获取较好的空调环境。

同时当前房屋建筑使用中央空调的情况越来越多,那么中央空调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尤为重要。

全负荷蓄冷和部分负荷蓄冷是蓄冷空调系统的两条主要技术路线。全负荷蓄冷的策略是将用电高峰期的冷负荷全部转移至电力低谷期,全天冷负荷均由蓄冷冷量供给,用电高峰期不开制冷机。全负荷蓄冷系统所需的蓄冷介质的体积很大,机房建筑和设施占地面积也很大,设备投资高。部分负荷蓄冷就是只蓄存全天所需冷量的一部分,用电高峰期间由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联合供冷,这种方法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的容量小,技术经济合理,这是目前最实用、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小结

对于世界整体而言,能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节约能耗的观念应该深入人心并以此作为基本活动准则,在节能的基础之上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与此同时,能源消耗过度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注重新能源的开发,通过多种方式节约能源,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贺世安,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年02期

[2]孟德增,新形势下的建筑节能工程[J],山西建筑,2011年11期

第7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一、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方案简单

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简单就意味着很多问题没有在设计方案中显现,问题变成了隐患,一旦隐患问题显示出来,其后果不堪想象。过于简单的设计方案对于实际的工程施工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作用。甚至一些施工单位直接使用其他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就成了一张废纸,没有实际意义。

(二)实际的建设产品与设计方案所要求的不符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不仅仅需要一些建筑的基本原料,更需要一些智能产品加入到其中。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设计方案中所需要的产品型号与实际使用的产品型号不符,导致了智能建筑在设计中的应有功能无法实现,出现混乱的施工现象。

(三)建筑竣工文件中的相关参数缺失

智能建筑工程竣工文件中需要标清楚相关使用软件的数据参数设置,以便于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但在实际中,竣工文件中往往这部分是缺失的状态,这为今后软件的使用及修理带来了麻烦。

二、智能建筑的验收方法

在我国,智能建筑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等。我国现行的《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本着贯彻落实关于智能建筑工程检测的基本原则。

(一)对设备和材料的验收

智能建筑工程的软件产品和硬件设施应该符合我国强制性产品的认证要求,在安全生产的许可范围之内的可考虑使用,其余产品应经过相关参数要求的检查,通过检测的产品方可使用。材料和硬件设备的质量关乎到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商业用途的软件产品的使用要对使用许可及应用范围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自编的软件产品要进行全方位检测并提供完整的测试数据,以此来保证软件的可使用性和可持续适用性。系统的借口方面应该有晚上的接口规范,并且需进行接口测试,避免在使用时发生不兼容的现象和通信出现瓶颈等问题。进口的软件成品需要提供原产地的证明和商检配套的中文版合格证书、安装及维修说明书。责任方,根据要求对使用的设备及相关软件进行一一核实,并将证明及相关材料分类存放保存归档。

(二)智能建筑系统的隐蔽工序的检查验收

智能建筑工程也是工程建设的一种,所以,按照工程建设的施工程序来看,也需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施工工程中的电力装修工程中的导管和线槽需设置在吊顶上,或将其装置在建筑墙体中,隐蔽预埋工作在建筑主体建设的时候同时进行,避免二次返工带来的资源浪费。暗装中的管道是否通畅,线槽是否通畅,是否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的安装,这些都需要进行验收检查,也是只能建筑系统验收的最初级的工作。责任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设置专业人员对建筑过程进行实时的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放置在检查品种、位置、弯曲度及规格参数等方面,记录好管线盒子的固定位置、方法、间距、标识等具体的情况,做好记录。隐蔽工程的施工主要指的是水电气等等,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例如:“小管让大管、弱点让强电、电让水”等等施工原则来进行水电气的施工设置[1]。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水电气的管道和设备的位置、走向等,是只能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度在于线路复杂,施工难度大。所以,在验收环节中,应该加强电路方面的检查,将错误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便利[2]。

(三)智能建筑工程中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智能建筑建成后能否正常、安全地投入使用,不仅关系到系统设备和材料本身的质量,而且还受到安装技术的影响。质量是智能建筑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在工程建设中,检验和验收的重点应放在各种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上。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一个错误的步骤会给安装带来问题。各种系统的管道和布线;沟槽和电缆的铺设;模块的安装和布线;电力箱和控制柜的安装和布线;机房机架、布线架和设备的安装;插座和接线盒的安装;防火、接地防雷及相关的工程和技术信息。在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大多数负责单位采用现场观察等方法[3]。还可以通过施工图检验、现场检验和试验来控制安装质量。安装质量验收和感知质量验收工程执行质量,强调综合验收的强制性要求和供电、接地、防雷设备设计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第8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影响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了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本文分析了影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因素,阐述了目前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智能建筑弱电的发展提供借鉴。

1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

1.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1.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要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指导,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1.4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2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2.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电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3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电技术定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3.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3.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并且,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记录,统计施工过程的技术实施数据,方便后期进行质量分析和管理。

3.3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3.4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4.总结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智能建筑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智能建筑现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今信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本设施之一,是信息时代必然的产物之一。在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快速的前提下,智能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概述

(一)智能建筑的目标

智能建筑工程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系统、管理和服务四个基本元素进行内在的联系分析,将这四个基本元素进行系统化集成,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捷、节能的建筑物。一般说来,智能建筑必须达到降耗节能、自动化运行系统、共享资源高度和具有适应性、扩展性四个主要目标,满足于智能建筑系统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方案,智能化系统要具备可靠、安全、稳定的软硬件设施两个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服务舒适、服务安全和服务便捷三项服务功能。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因为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除了是高新科技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效结合的艺术品之外,还是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综合经济水平的实力象征。伴随着科学技术步伐的加快,新技术在很多地方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遍,因此新型产品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而目前,智能建筑遗迹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去,除了能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而且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设备能够更好的配合人们的工作,使资源利用能够实现最大化,其给人们和企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目前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建筑行业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监督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规范标准的更新和完善速度与现今的技术发展速度无法达到一致,经常会发生规范标准滞后的情况,缺乏完整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再加上有些规范标准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无法使规范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无法正常的进行。

(二)缺乏具备专业施工资质和专业化施工队伍

在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工程中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一般都是由设备的供应商来负责。大部分的供应商和集成商不懂得工程的施工管理,只会对智能系统负责安装调试,没有相应的专业施工资质,在施工方面没有任何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当他们承接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之后就将安装工程分包或是转包给其他的单位进行施工,从而导致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差甚至是不合格,安全质量存在着很多的隐患。而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完工之后的验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对整个智能建筑工程进行验收的时候,虽然也综合的布线验收规范,但是过于重视传统的建筑主体和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对于智能系统项目的验收忽略或是轻视。而智能建筑智能项目的验收一般都只是在监理、业主和供货商三者之间进行,因此很多时候缺乏详细资料的备案,对于智能化的功能、系统的性能和评价都缺乏可靠的依据。

(三)缺乏清晰的设计定位

目前,智能建筑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时候因为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了解,就会在设计的定位上显得不够清晰。大部分的设计院因为对智能建筑的理解不足或者是不够重视,往往在设计的时候,过于重视传统的弱电系统表面上的设计上,无法将智能化建筑与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无法设计出全面性的系统方案。由于其整体设计的水平和理念不足,无法对智能建筑的整体做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只是过多的强调通信技术和自动化之间的相关功能的应用。在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智能化工程的设计都跟不上整个土建建筑的设计,在土建的设计图纸上往往无法反应出智能化系统,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所设计出来的方案不够合理,出现不合格的施工质量,从而导致工程在验收的时候无法达到标准,无法让智能建筑充分的发挥其智能的效果。

三、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在已有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目前已经将智能建筑工程列入到工程质量验收的体系中去,属于一个分部的工程,此分部工程的验收是否合格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是否合格的基本条件。因此,建设单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对竣工验收条件进行把关,对于条件缺乏或不满足的不予申请验收;作为智能设计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进行施工验收的时候必须要参加,而且建设单位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参与验收工作,以此来充实验收队伍的力量和实力。

(二)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施工队伍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作为一项高科技的新生事物,是采用多种学科互相融合和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及到电子、计算机、通信、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弱电等各门学科,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进行设计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实现才能真正的确保智能建筑工程的优良质量。现阶段已经有高校增设了与建筑智能化有关的专业学习,并且如今的社会上也有各种规模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培训机构,逐步的提高智能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智能建筑工程相关的单位应该积极的引进和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参与到行业中来,从而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施工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三)确定明确清晰的合理化设计

合理化明确清晰的设计是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管理的前提。在对智能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实际的需求为依据,针对智能建筑的具体需求和要求设计出符合建筑需求和要求并且与其他建筑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要多运用个性化和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地域做出不同的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因此,设计师和各个建筑师、工程师之间必须要密切的联系和配合,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和要求的智能建筑方案来。作为设计者,要明确的明白: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用户,而不是让用户对技术屈从,因此要建立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正确观念,确定明确清晰的合理化设计来。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如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入,在对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和树立正确的观念,要不断的优化设计,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在多管齐下的作用下,不断的提高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建设水平,使其能够在如今的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中,充分的发挥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智广.浅析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J].2011(09).

[2]潘万能.试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才智[J].2010(07).

[3]尤广云.对智能建筑建设管理措施的探讨.经营管理者[J].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