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优化发展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化发展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化发展环境

第1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对“一站式”服务大厅的管理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砚范三代清、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人资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市委、市或行全‘万提二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而且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形成了折子二橙.要求各委办局认真的贯彻落实。其中专门就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提出了具体要求:市行攻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一站式”办公大厅管理的若干意见》,从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在部署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时,也对进一步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提出了要求,市人事局也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各区县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把“一站式”服务大厅作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作为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形象窗口,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来加强管理。不断找差距,求创新,在高起点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高水平的管理,确保服务大厅高效能的运转,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发展环境具体意见的要求。

二、创新理念,健全机制,进一步提高“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十八个区县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大厅自建立以来,在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首都发展环境等方面切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果,受到了各界的好评。现在看来,十八个区县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从硬件建设上都是不错的,但是从软件上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刚才,特约监察员宋正纯同志也提了一些检查的意见和建议,据我们了解,十八个区县“一站式”服务大厅,进驻最多的有37个部门,最少的9个,有的部门需要进驻而没进驻,有的进驻的部门也没有完全实现职能进厅、审批进厅;进厅的审批事项也不等,最多的有420项,最少的才14项,各区县情况差距比较大,离市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刚才,左局长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按照市里要求,凡是属于区县审批权限内的审批项目,根据大厅职能的设置要求,原则上都要进厅;凡是进人大厅的审批项目,必须坚持在窗口受理,最后在窗口办结。刚才特约监察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考虑,能改进的立即改进,不能立即改进的,应该创造条件来改进,有些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的,应该积极进行研究,加快改革和推进,使我们“一站式”服务大厅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优化发展环境,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创新管理理念,切实实现‘’一站受理.全程服务”的运行机制。各部门要合理的配置窗口与机关各处室之间的审批权限,该精简的审批环节一定要精简,能下放审批权限的要最大限度的把权力下放到窗口.生窗口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即办件”的比例.能够在窗口办理的,就应该在窗口办理,能够立即办理的就立即办理,切实提高立等可取件芝龙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今天,我们看了*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区国土房管骨全程刃事几理报务大厅、桥梓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做法,听了他们的介绍,我想,他们能做到的,各区县也应该都能做到,也希望各区县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有所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取得更好的成绩,使我们全市“一站式”服务大厅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使我们的便民服务做得更好、更深人。

三、加强监督,严格考核,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素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第2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一、结合部门实际,开展自查自纠

根据建议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认真组织机关各股室进行研究,并扎实开展了自查自纠。通过自查,机关各股室均能认真落实上级政策,没有出现违反政策办事现象;不存在行政审批违规收费,以赞助、宣传、检查、评比及其他任何形式搞变相收费或强行摊派的现象;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野蛮执法等问题。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

明确办事时限,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审批严格实行“窗口受理、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制度,做到大事急事优先办、分内之事认真办、分外之事协助办、难办之事协商办。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结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实现三个“30%”的目标。即,行政许可事项至少缩减30%,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至少缩减30%,单项行政审批时间在各自承诺时限的基础上至少减少30%。

三、推行政务公开,做到热情服务

对行政审批项目和服务项目,全面实行审批服务事项名称、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六公开”,增加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对服务对象以诚相待、热情服务。对企业落户及投资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办、引导帮办、跟踪督办,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节假日和周末预约服务、上门服务。

四、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企业发展

积极为企业做好用地、供水、供气等公共事业服务,加大企业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为企业职工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出行方便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第3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一、 我县现阶段经济发展软环境状况

1、服务环境。全县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和载体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有效改善了我县的服务环境。从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的企业认为我县软环境建设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改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好转。尤其是庆委〔XX〕30号文件、《庆元县机关效能监察暂行办法》等制度的出台以及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的成立,对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2、政策环境。这几年,县委、县政府着力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诸如两头在外企业出口退税、行业发展若干政策、企业技改贴息、企业绿卡制度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去年县委30号文件的出台给企业以更大的优惠和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我县工业投资项目的行政和经济门槛,为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人文环境。从思想认识上看,随着全县二次创业的兴起,全县上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使者”的氛围正在形成,“发展工业、合力扶工”已逐步达成共识。从全县干部作风现状看,应该说主流是好的,多数干部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勇于改革、乐于奉献,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困境中稳步发展。

4、治安环境。这几年,我县的社会治安状况总体上说是好的,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法部门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公安部门加强对企业的值勤巡逻,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我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现阶段经济发展软环境总的状况趋于良好,但也存在较多不尽人意之处。从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受理的投诉件可见一斑,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成立后,共受理投诉128件,其中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46件,行政效率低下10件,滥用职权违法行政4件,办事不公执法不力3件,服务态度工作作风11件,三乱问题14件,检举控告7件,批评建议2件,其它问题31件。从受理的投诉内容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来分析概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思想观念依然较深。一些部门、干部在思想上还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少服务的方法和手段,观念滞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还有的认为庆元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基础簿弱,对发展工业、发展经济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

2、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许多企业反映我县目前除县农信社支持力度较大外,很难在其它几家商业银行贷到款。商业银行对庆委〔XX〕30号文件中的贷款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业贷款额在银行新增贷款比例很低。

3、服务意识尚待提高。一些部门和干部缺乏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存在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执法不公、执法随意、执法不文明。企业反映,有些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纳税人的意识不强,态度差,脸难看、话难听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在执行检查中拦下企业的货车不及时检查,延误了企业交货时间,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的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对企业的要求、申请不当回事,如有的部门将企业的审批材料丢失,造成企业违规,却仍对企业进行罚款。企业反映政府经济部门宏观引导不够,要加强提供市场宏观经济信息这方面的服务,特别是本地有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信息。

4、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有的部门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或不落实,重视部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上打折扣。如县委30号文件的出台,有些部门执行就很不到位,不按规定的标准收费,不按文件规定的要求检查等。企业反映,我县政策透明度不高,许多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包括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企业都不知道,既看不到文件,也无渠道去获取,如庆委〔XX〕30号文件去年就已出台,但大多数的企业是在最近才知道。个别职能部门对一些有损本单位利益的优惠政策还有意隐瞒。还有企业反映,政府制定的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科技奖励资金、外地人才引进奖励及税收返还等没有兑现,影响了政府的诚信。

5、行政行为不规范,“三乱”及搭车收费现象仍有存在。有些执法部门重视本部门利益,忽视大局利益,重罚款、轻教育;个别执法部门对企业的举报投诉打击报复,故意刁难企业,到企业检查专“找茬”、“挑刺”,只罚款、不指导;一些部门对服务性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还有的利用年检、审批等环节强行搭车收费、索要赞助;有的借培训之名收取培训费,未参加培训也得交培训费;还有的部门对企业通过该部门向上级申报获得资格认证的,企业获得政府奖励的奖金要归该部门,企业不同意就不予申报。

6、办事效率不高。在行政审批方面,随着审批中心的扩容,进驻大厅的单位增多,对审批提速奠定了基础,但仍处于磨合期。有些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仍然繁杂,办事手续环节过多,分项过细,程序过死。有的部门进驻大厅后,人员、职能、事项没有相应调整,有的授权放权还不够到位。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名为纳入行政审批中心办理,但在中心却仍难办理,要审批还得跑部门;还有的企业反映,象办出口证之类的事项,以前林业部门夜间7:00—9:00也有人上班,现在归入审批中心,夜间不上班,有时晚上产品外运要办出口证反而不方便了。

7、工作作风不够实。有些部门办事层、操作层的干部,“老爷”作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些机关干部对群众办事拖拉、推诿,非要办事人托熟人、拉关系、找领导才能办成事;有的部门“中梗阻”比较突出,很简单的事也要单位领导甚至县领导协调才能办成。

虽然这些现象发生在少数人、少数部门、少数单位和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影响了庆元的发展。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是工作水平问题,有的是大局意识不强,还有些是体制造成的。

三.对我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要狠抓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深化“三大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优化软环境、合力兴工的专题教育活动,使机关部门和机关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加强诚信教育,既要加强干部的教育,使诚实守信成为机关干部的基本要求,也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努力打造诚信政府,特别是出台事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优惠政策更要慎重,若难以兑现,宁可没有优惠政策,也不能失信于企业和百姓。要加强新出台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特别对一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更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了解到我们的政策优惠,提高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促进职能部门更好地贯彻执行政策,按政策办事。同时,适时开展一次企业和群众评干部活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干部实行一定时间的待岗集中学习。

2、注重制度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全程制、限时办结制、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失职追究制等一系列基本工作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其次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坚决防止制度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引导人,以制度来保证效能建设的有效开展。此外还可建立领导联系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县领导和县属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都联系企业或重点项目,利用定期走访座谈、现场办公、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投资经营者的联系,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呼声,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3、健全工作机制。以“减量”为前提,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开展行政许可规定的清理工作,削减审批项目,凡是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市场可以调节、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服务的行政审批事项予以取消。以“提速”为目标,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凡是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一律进驻大厅办公,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在本单位继续办理审批业务。各部门要加快科室之间的职能调整,给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人员充分授权,做到责、权、利三者到位。如果大厅人员不能当场办结,该部门负责人就应到大厅亲自办理,确保窗口对审批事项"既受又理",能够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成所有的审批项目。以“规范”为重点,推进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对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建立健全具体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人的自由裁量权。此外,还要加强创业110服务机制建设,确保全天候服务承诺落实到位。

4、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建设,严格执行《庆元县机关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对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效能建设有关规定和《庆元县机关效能监察暂行办法》的,视情分别给予纪律处分或通报批评、离岗培训、告诫、诫勉、调离、降职、免职、责令辞职以至辞退等组织处理。要加强各项政策、制度、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制度的落实。要加大明查暗访的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那些热点、难点问题,要连续查、跟踪查。继续开展“阳光投诉”活动,方便企业和群众举报。要建立交警、运管、路政、木检、工商执法人员上路检查审批制度,未经投诉中心审批不得上路检查。要建立执法执纪执收人员进入企业检查登记制度。所有行政机关进入企业检查、收费、处罚等一律进行登记,拒不登记的,经企业举报查实后,按违规论处。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曝光的曝光。

第4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火电类项目、采掘、冶金、化工类项目平均每亿元投资排放气体量大,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最高。轻工纺织类项目每亿元投资排放COD最大,对水体污染程度最高;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电磁辐射污染程度较低,社会区域类项目(包含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削减能力。综上所述:在污染程度较高的行业类别中,唯有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上升3.51个百分点,建材火电、采掘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持平,轻工、化工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下降;较清洁的行业类别中,社会区域、农林水利、电磁辐射类行业投资比例均有上升。再以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为例,将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按项目实际情况细分为污染程度较低的机械加工、电子与污染程度较高的金属冶炼、压延加工、有色、焦化两类,用图表形式分析其投资分布变化趋势。SO220062013年辽宁省GDP从9304.5亿元增加到27077.7亿元,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为下降趋势,一方面得益于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重点行业集约化发展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审批正是把握产业行业发展,减少环境影响,降低污染的第一道屏障,科学合理的环境审批能够推动经济的优化发展。

2强化环境审批优化经济发展

环境审批体现的是环境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的把关和引导机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建设项目和企业准人制度,注重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政部门用环评审批的方式,将社会各界的投资向更清洁、更高附加值的行业引导。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产业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行政部门的环评审批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辽宁省经济发展特征和实际,通过环境审批优化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环境审批中严格执行环保部“6+2审批原则”,首要考核建设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性,不符合国家及辽宁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国家及辽宁省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列入清理整顿范围的、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不符合国家及辽宁省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强调规划及规划环评的审批,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及与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的相容性,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不符合功能区划的、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污染物达标排放,是对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功能区标准,对环境带来影响的不批;污染物总量的控制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没有环境容量地区不批;坚持上马项目,通过拆除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置换总量,使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或者尚未完全完成生态恢复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严格项目审批中清洁生产和工艺的先进性,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强化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的审核,外排的污染物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环境改善目标的不批;对于公众参与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价,更是要体现人人参与的策略,对公众影响大、公众反对的项目不批,风险不可控的项目不批,应急体系不完善的项目不批。通过环境审批严把环境准入这道大门,对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优化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级审批和审批权限下放,对社会区域、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污染程度较低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简化环保审批环节,降低过程成本,优化服务流程,释放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重点区域建立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为优化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布局的建设项目靠前服务。加强规划环评审批的技术层次,完善辽宁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同时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规划环境审批之中,在规划的层面推动产业优化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加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核技术水平,战略环境评价在政策、计划、规划被提出或评估中提供给相关政府一种工具,使其能充分觉察出有关政策、规划、计划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工农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后患。用环境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眼光,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工业技术和排放标准,合理布置工业企业,组建工业生态园区,使很多的环境问题从源头得到根治。

第5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可以说,教育发展到今天,政策环境、投入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的外部环境,已渐入佳境。怎样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来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这是每一个教育人要深思且践行的大课题。本刊本期刊发的通讯《暖心服务助推华容教育健康发展》,较好地诠释了教育部门在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方面同样有内功可练,同样能大有作为,对我们很有启示作用。

毋庸置疑,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莫不如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抓发展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切实增强抓教育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无数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带头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就能带领这里的干部教师解放思想,真正优化发展环境,造福一方。相反,如果领导干部思想保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会大大挫伤干部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束缚和阻碍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要像华容一样,树立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发展意识,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意识,树立为地方教育发展做贡献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只有这样,优化环境工作才能有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当然,在优化发展环境的诸多要素中,机关效能和机关工作作风是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勤政廉洁,提高效能,转变机关作风,努力克服和解决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内部环境要给力外部环境,还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人文环境,这比单纯给予教师经济待遇更显重要。因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这种“教育之魂”更显弥足珍贵。我们要借鉴华容县的做法,通过各种大讨论、大宣传、大调研、大走访,让学校的老师静下心来,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寻求教育的丰厚资源,提炼古今中外教育的文化精神,提炼本地本学校的教育精神路标,打造教育精神的回归工程。要像华容县一样,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加强干部与学校、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主动听取学校和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民心工程。

第6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依法治税,全力打造优良的税收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我们要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强化执法刚性。以涉税违法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以税收专项检查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与公检法机关的司法协调配合,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强化执法监督。坚持内外并举,重在内治的方针,突出抓好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其一,切实落实好执法“两制”。对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确保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其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到税法公开、政策公开、征管制度公开、税务人员纪律公开、税务案件查处公开,营造规范执法的良好环境。其三,强化执法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从内部制约机制人手。保障税收执法权的正确行使,促进规范执法。

――强化日管。地方税收服务于区域经济,就是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最大限度地应收尽收。首先应强化税源管理。落实好常规性税源管理措施。加强动态税源管理,扩大重点税源的监控范围,建立重点税源监控网络。其次,强化征收管理。建立完善单个税种管理办法,做到精细化管理,努力挖潜增收。

依法行政,全力创造优良的税收信用环境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源泉。因此,应正确处理聚财与生财的关系,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制环境,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凡是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必须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凡是与国家政策不符的规定,都应坚决纠正,切实减轻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按照上述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壮大民营经济的创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广辟税源,向第三产业要税收,向工、农业结构调整要税收,建设支柱税源、群体税源。

――尽职尽责地搞好政策服务。一方面,突出政策宣传。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切实把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具体操作程序交给纳税人,从而使纳税人充分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合理投资、生产经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突出政策服务。政策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包括税前为纳税人提供的政策提醒、培训、辅导和咨询等服务;税中为纳税人创造良好条件;税后为纳税人提供行政复议、损害赔偿等纳税救济方面的政策支持,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统筹兼顾地搞好政策调研。政策调研是服务领导决策,推动税收工作的有效途径。其一,着眼于服务经济大局抓调研。深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调查研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各项数据的分析,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二,着眼于促进税收征管抓调研。充分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及税源潜在现状,以及税收政策的实施及产生的效应等,开展针对性调研和分析,制定完善税收管理措施,促进税收征管,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其三,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抓调研。充分把握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帮助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引导投资方向,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

勤廉为税,全力营造优良的“软”环境

优化服务环境,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关键。能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衡量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为此,我局在全省地税系统建立了首家县级“纳税服务中心”,规范了纳税服务标准与流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

――更新税收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税收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的意识,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把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树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牢固树立“纳税人至上”的思想观念。从最基本的服务态度抓起,提倡“换位思考”,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以纳税人的满意度为衡量纳税服务工作的标准。

第7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围绕市委、市政府巩固提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城管执法职责,积极打造和谐宜居城市,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措施上主要通过完善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以强化高位督查考评为核心,不断完善《漳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认真落实市容管理考评制度、市容管理督查整改制度、市容管理考评点评通报制度和新闻媒体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制度,推进市容环境监管高效化、精细化、长效化。在市容与环境卫生监管上,主要通过整治影响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六乱问题,解决“停车难、占道经营和城市‘牛皮癣’”等城管执法难题,规范社会弱势群体摆摊设点经营管理,开展胜利路市容管理示范街创建活动等工作措施,推动城市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二、创建花园式城市,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

根据市委、市政府20__年的工作目标和市有关领导的指示要求,该局以市城管办名义,牵头组织,认真制定《漳州市创建花园式城市实施方案》,突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营造“城在花锦上、市在园林中”的海峡西岸生态城市。在点的布局上,以城市公园广场景观建设为中心,向机关、企业、学校、医院辐射,创建花园式单位。在线的布局上,以现有城市道路绿化美化为基础,积极打造江滨“一江两岸”绿化景观;以东南花都为依托,建设漳州百里花卉走廊,从而推动市区周边乡镇绿化建设,构筑城乡绿化美化大环廊。在面的布局上,以发动社会力量为主线,发动全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名贵树木认养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花园城市创建活动;鼓励全体市民,在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等允许的空间内种植花草,掀起“家家有花、户户闻香”的共同参与的热潮。

三、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广告事业发展

根据漳州市广告业20__-20__年发展规划,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扶持漳州市广告业的发展。在优化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大力压缩审批项目办理时限,对新设置的户外广告审批办结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对续办件的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办结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对临时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办结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此外,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推行“限时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全方位服务方式,构建“绿色通道”,提高窗口的服务效能与运作水平,为广告企业提供更为便捷、更为高效、更为优质的服务。

第8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财政系统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这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依法理财、构筑法制财政的重大举措,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我们广大财政干部都应该积极响应,以此想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着力提升外部形象,使我们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

首先,财政行为的法制化特征,决定了财政工作务必在法制的规范下运作,没有规范的财政行为,就难以优化财政经济发展环境,树立良好的财政部门形象,从这个层面上讲建章立制做到令行禁止是规范财政行为的基本前提。第一从财政工作的总体来说,财政业务应当建立规范化的立制、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清理现有规章、实施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科学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规章体系,把每一项财政工作都纳入财政法制化的轨道,以制度来控制和约束财政行为。第二要建立规范化的财政管理制度,在遵守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财政法规等上位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财政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如预算追加制度、项目调研制度、财务监察制度等各种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确立目标,明确职责。第三要制定具体规范的财政工作程序,如预算编制程序、预算执行程序、预算监督程序、项目资金追加程序、文件流转程序等财政工作程序,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使财政干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财政工作在规范、有序、平稳和高效的层面上运行。减少或杜绝财政工作的盲目性和随着性,克服财政工作杂乱无序的缺点。

其次,财政行为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依法履行财政职责的行政行为,财政理财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依法为民理财,公共财政的为民特征决定了财政行政行为务必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公开透明操作,建立“阳光财政”,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着力推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建设,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放心,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业务流程,实施首问负责制、领导值班制和限时办结制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落实人本精神,简化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执行力是当今行政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提高财政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是规范财政行为,提高财政形象的根本保障,如果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那么所有的财政规章都将变成白纸一张,财政工作就会面临混乱无序的滩换局面,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就会随之而生。

第四,提升干部素质,规范财政干部的个人行为。财政的行政行为说到底是财政干部的个人行为,财政的形象是通过每一位财政干部个人的形象来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树立财政的良好形象,就必须把各项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财政干部身上,切实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财政干部的个人行为。必须倡导和鼓励财政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扩展财政干部的工作视野,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的自身素养,培养财政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民本意识,切实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浓厚的学习环境,打造学习型财政行政机关,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使财政干部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

第9篇:优化发展环境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64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农业培训,定期为群众发放相关农业技术资料,让群众们时刻对自己的农业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乡镇要安排具有农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技术人员长期坐班,设立答疑窗口以及答疑热线,当群众有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答群众的疑难杂症[1],为群众间接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制定相关的规划,一切按照规划来严格执行。

1 乡镇农业服务的开展

1.1热线电话以及技术人员的安排

需要进行热线电话的安装,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在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技术疑问解答窗口。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天气处于干旱或是洪涝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引水渠等安排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乡镇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引水渠道的挖掘。

1.2播种工作的安排

每到耕种的季节,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走进农田,与村民们进行技术的互动,用群众们能够浅俗易懂的语言跟群众们进行沟通。按时高效的完成农业播种的工作环节。当进行播种的时候,机械化生产会提升当地村民的工作效率。国家当前也为农民的机械化普及做了很多优惠政策,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更应该为村民们的机械问题多加努力[2],争取能够让村民们实现机械化生产。

1.3农村基础建设

农村当前的基础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乡道以及相关机械化生产的设备,农村活动中心,相关的娱乐设施都在逐渐完善当中。农村的饮水工程目前正处于大力改进阶段,农村的水质本身是非常不错,但由于农村的牲畜以及人员排泄物的处理不当会对农村的水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优化农村水质目前是一个非常重点的环节。农村当前的灌溉问题处理的非常到位,农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井房。喷水装置也基本到位,仍需要大力完善。

2 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乡镇农业服务

2.1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

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可以通过进行科普讲座,在村内进行板报宣传或是发放科普小读物,对于起带头作用的村民,应该基于经济上的奖励等,鼓励大家科学种田,高效种田。并鼓励大家用机械代替传统的手工,提高工作效率。

2.2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惠农的政策,都是为了让农民们更加无忧的耕种,自从前些年农I税减免之后,国家对于农业的政策一直没有停歇。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人员,首要做的就需要将这些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的耳朵里[3],让农民明确自己的相关利益,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进行农业操作。

2.3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国外有很多的农场,规模都很大,操作也很正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潜力与前景。一部热播剧当中,当地村民就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花卉栽培、果树的栽培以及豆制品的加工。这就很生动也很形象的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影像。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模式化会打开农村的经济,并伴随着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出口,最终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福一方,所以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而言,进行合理的创新以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2.4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

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置粮油栽培技术员、植保技术员、土肥技术员、经作技术员、水果技术员、农业信息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保管员岗位。熟悉本乡镇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3 结语

新时期,新动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作为处于机械化生产的时代,一定要运用机械化进行高效率的生产。并且要发现当地可以进行深加工的潜力作物,进行重点培养。耕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进行生产加工一条龙的新农村。相关专线的成立,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定期科普的宣传,相信未来的农村将会令大家眼前一亮,为之所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乡镇服务应该紧紧围绕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以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各站的内部管理,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毛德谦.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创新和实践[J].农技服务,2016,33(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