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e reason of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pes to provide som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tatus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在此利好政策下做大做强,无论在市场占有还是领域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拓展。本文就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1.1 技术方面的因素
建筑业是一个分工细致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
1.2 管理方面的因素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仍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伍,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2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对策简单的可概括为 “控制因素”即: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通过控制工作以解决管理中产生的问题
2.1 进度控制
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计划目标。在项目实施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
2.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为此要制订科学的目标成本:
(1)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取价。
(2)以效益为目的。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控制好“质量成本”、“工期成本”,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关系,对施工项目的效益和成本应统筹兼顾,做到既要降低成本,又能全面完成其他各项经济指标。
(3)具有可操作性。作为项目业主,投资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质量标准的提高、进度的调整、工程量的增加、业主方由于工程管理失误的索赔、不可抗力因素等。
2.3 质量控制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2)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3)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4)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
(5)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作为业主方,主要在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运行管理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2.4 安全控制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要求项目经理具有优秀的品格,并能积极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要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应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1)要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
(2)要实行项目经理答问制度。对任何工程的投标或承包施工,都应由专家评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提出问题,再根据项目经理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是否中标或承担施工。
(3)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促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提高。
3 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益的方法
3.1 完善投标工作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应提倡合理竞争,按审定的工程合理价格投标,避免盲目压标和互相杀价。以企业所承建工程的质量、信誉、综合实力及合理报价为招投标的竞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从开工、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严格实行监督管理,依法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
3.2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承包体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在潜力,降低消耗。应加强项目管理,促使项目的承包行为合理化、规范化。实施开支与审批领导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使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3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管理的重点。企业要根据工程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建筑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建筑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建筑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4 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出不少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以及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管理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事也影响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及时处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将成为我们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梁雪峰.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关键词:高校建设工程;工程合同;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53-02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近几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校园规划与建设成为社会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区域,为此高校基本建设工作者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高校也出现了因合同制定不明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因此,对高校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当前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观念淡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均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目前,高校经过市场招投标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大部分采用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制定的示范文本,这些示范文本合同条款相对完整。但是针对没有按规定招投标的项目,如日常维修、零星基建项目及材料采购合同,则不能严格按照示范合同文本签订合同,于是口头协议和私下协议仍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则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另外,有的高校基建部门在没有授权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此外,在合同用章等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彼此行为的条款,最终导致经济纠纷的发生。
(二)对合同的严密性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复杂的特点,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尽可能做到条款严密细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同的承包方一般必须具备法人资格,而且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是在目前建筑市场仍然存在无营业执照或资质等级低的单位,作为建设合同工程的主体出现,如有的承包方不具备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资质和施工能力,却采用挂靠有施工资质和施工能力的单位来投标;有的投标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却在中标后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由此造成中标单位和实际施工单位的不一致,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2、合同条款不完整。合同条款用词不准或模棱两可,特别是关于工期、质量、造价和不可抗力的合同条款描述不清或存在歧义。
3、承发包双方的职责划分不清,缺少工程变更和合同变更的程序,缺少索赔的处理、合同纠纷的协调等问题规定。
(三)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脱节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是高校向承包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投标文件是承包方向高校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在中标后,建设单位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一定期限内签订合同。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脱节的现象,有的高校招投标工作已经结束而施工合同仍然没有签订,或把签订合同与招投标作为两个毫不相干的业务对待,造成建设工程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书的内容不符。
(四)违背信用原则的现象时有存在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且由于高校在建筑市场付款比较及时,信誉度相对来说较高,有的承包方为了承接建筑任务,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造成中标价的明显不合理;有的高校随意将工程肢解分包,或者指定材料供应商等,尤其是未进行市场招标的工程;有的承包方为承接工程被迫垫资施工。同时,承包商在低价中标后往往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优的方法达到盈利的目的,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最终导致经济纠纷的发生。
(五)管理手段落后
合同管理是建设市场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合同管理岗位显得极为重要,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来,目前高校签订建设工程合同主要由基建管理部门牵头,财务、审计等部门参与签订,而这些人员由于缺乏专门的知识,往往对合同条款理解不透,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混乱,合同无台账、无专人管理,管理手段也极为落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管理复杂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存在着诸多风险。如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风险(设计失误、材料缺陷、自然灾害等人为和自然原因对工程投资、工期、质量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环境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威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巨大的损失。但由于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不熟悉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签订的施工合同不尽完善等原因,工程风险及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差,给合同管理造成隐患。从索赔意识方面来讲,建筑业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但是由于合同管理人员平时不善于收集有关证据,一旦发生索赔事项,就拿不出有效的法律依据;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高校工程管理人员不清楚索赔程序、索赔范围,也不知道如何计算索赔金额,有的就干脆自认倒霉。
(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体系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建筑市场运行还不是很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不到位。目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法规、条例、办法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具体的监督、制约、管理措施也跟不上,对招标投标过程和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不能有效及时进行查处,而且上述监管大部分停留在签约阶段,对签约后的监管流于形式。另外,由于对招标文件把关不严,致使招标文件中合同主要条款不完备,给中标后合同签订带来许多不便,使建设工程合同不能及时签订,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招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的现象。
二、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法律意识
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促使高校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和依法订立的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合同管理
首先在合同签订前,必须了解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履行义务的资格能力,以及核准的经营范围和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次审查内容是否合法,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工决算程序、可抗力等约定是否明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建设合同审批管理,合同条款必须清楚,尤其是工
程造价结算方式必须表达准确,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项目,应在工程量清单中列项,由投标单位报价或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结算办法,避免不平衡报价给高校带来投资浪费。
(三)积极推行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制定的示范文本、合同条款相对比较完整,用语比较准确。推广示范文本,可以规范合同管理,减少合同中的矛盾和错误,提高建设工程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也便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合同的裁决。
(四)理顺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的关系
从现行的施工合同文本和招投标文件的范本可以看出,一方面,施工合同中的合同条件是招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招标文件、投标书又是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它是承包方投标报价、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竣工结算处理索赔的依据,按法律顺序它也排在前列。招投标过程是合同的谈判和订立过程,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是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招投标双方承诺的内容为合同签订提供了条件,合同管理是招投标管理的延伸,为招投标的效果提供实施的保证。因此,不能把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割列开来。
(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所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可以效仿企业的做法,聘请法律顾问,避免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因不熟悉相关法律而带来的风险,防患未然,使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大,合同条款日益复杂,合同条件的组成内容越来越完善,高校应建立合同台账,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合同的微机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以便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分析和使用。
(六)加强索赔管理工作
针对合同订立过程中承包方假借订立合同,实施损害高校利益或实施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以及承包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而给予高校造成的损失,高校有权要求承包方给予赔偿。建设工程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建设单位平时要善于收集、整理与索赔有关的证据,一旦发生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合理地进行索赔。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是人们工作、生活的载体,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由于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也在承受着越来越多的运输压力,这时有关道路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道路建设时,加强质量控制,提高道路建设的技术水平,及时对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加强管理以及改进措施实施,使道路工程质量能够得到稳定、科学的保证。
一、我国城市道路现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除了一些道路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大部分实际操作人员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观来讲,道路施工中的许多质量缺陷是由于这些人的素质和责任意识偏低造成的。由于这些人员本身的只是文化水平不高,也便认识不到质量对道路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责任意识,难免有些地方偷工减料,给以后的道路建设留下了隐患.另外监管的不到位也造成了出现问题却发现不了问题的窘境。
(2)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在生活中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道路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更加需要我们严把质量关,确保城市道路的安全运行。要想确保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确保材料的的质量才能够保证道路的质量。在施工材料中水泥混泥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施工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选择水泥混凝土的话,便不能确保水泥混凝土质量的达标。一旦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混凝土必然会导致道路质量的下降,就会在以后的道路运行中埋下安全隐患。
(3)不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和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更有的地方和部门为了省时省力,直接违反标准施工,从而导致建成新道路不久,就会形成很大的缺陷。比如施工过程中需要沟槽回填,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资料设计的压实度和相关施工标准的要求操作规程进行沟槽回填,使得路面沉陷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此类现象屡有发生。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相关责任部门引起注意,加强监管工作,确保在道路的修建过程中,施工人员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4)路面混凝土质量问题
就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路面都是选择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具有的特性会为道路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病害。水泥的稳定性比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易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风速过大就会造成混凝土水分蒸发严重,进而造成路面出现裂缝。同时在进行材料比例混合时,如果水灰比过大,就会降低路面强度,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容易磨损起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砂、石、水比例计量错误,或者是搅拌时间不够长以及下料高度不当都会引起路面起泡或者是蜂窝麻面,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5)路基填土施工问题
路基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如果路基建设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道路整体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结合城市道路建设特点,路基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管线,因此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很大程度上会对路基造成影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管线进行沟槽回填往往会存在三种情况,即超厚回填、填土材料不符合要求以及倾斜碾压。对沟槽进行超厚回填,但是路基密度不能满足要求,进而会造成路基沉降;填土材料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沟槽回填的填土中含有不规则块状物,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时,块状物之间相互咬合,影响土颗粒之间挤压力的形成,进而会降低路基密实度;对路基进行倾斜碾压会降低碾压机压实功能,减轻路基压实效果。
二、城市道路质量问题的管理对策
(1)施工队伍择优选择
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切实做到择优选取施工队伍,除应考虑竞标报价,还应实地考察旋工队伍的实际状况。选取施工组织能力强,施工方法、工艺先进,机械设备精良,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高质量的关键。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支技术过硬,管理科学、合理,机械设备齐全,施工手段先进,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高质量的根本。
(2)严格审查施工材料的质量
通过制定一系列关于检测城市道路建筑材料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相关流程,随时随地检测施工现场材料,并做好检测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一定做到杜绝质量不合格材料流入建筑工地的现象。对于像钢材,水泥混凝土这些材料要高度重视必须拥有相关的出产合格证书,并且抽检合格方可投入建设,而像石灰,砂子此类建材则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检测方可投入使用,凡是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
(3)严格要求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开工前,首先要熟悉图纸,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备好并熟悉相关施工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资料。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施工,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程施工的情况。同时应按相关规范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工作。
(4)路面施工技术控制
做好城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控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对施工材料中水灰比的控制,并且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在路面施工完毕后严禁在上面撒干水泥或者水;在进行物料搅拌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来完成,在物料浇筑时要严防漏振,并且要保证振至气泡排除为止;对混合物料的使用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加强对物料中砂石含泥量的控制。
(5)路基施工技术控制
在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在施工时遇到管道等存在断面施工时,必须要对断面进行精确测量。在对沟槽回填以及路基填方时必须要按照压路机对路基厚度要求来严格施工;另外,在进行回填时必须要加强对填土的要求,不能选择具有方块状物的土料,对土料中存在的石块要取出,对超过10cm的硬土块要敲碎或者是取出。必须要选择符合填方要求的材料,保证原材料符合道路施工要求,并要确定回填土料必须要具有最大干密度以及最佳含水量。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应该选择水平分层的方式,对于存在坡度的路基应该在坡度陡于1∶5时设置成台阶。最后对填料进行压实要选择分层压实的方式来进行施工,要控制好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可以满足道路施工要求。
(6)事后验收维护监理
当工程或工程中的某一部分完工后,我们要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量进行验收。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建筑机构应与施工工艺的施工过程注明设计图、流程图,如浇筑柱、楼层钢筋数目的流程设计图,并标明施工顺序,为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分析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建设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协调,推进建设维修和保养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序的后期制作,规格安全性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实现生产安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的建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把好城市道路的质量关,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任务。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各个单位应该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预防,加强调查,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克服各种通病,建设出优质的道路,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力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道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磊.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J]. 山西建筑,2014,01:218-219.
[2]李琼. 如何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施工措施[J]. 四川建材,2011,03:198+200.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123-02
1.引言
所谓施工技术管理,也可以称之为业务核算或技术核算,是建筑企业对项目施工生产技术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的总称,是建筑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运用管理的职能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活动及其技术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我国建筑市场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实质体现在建筑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比拼,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施工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技术更深层次的发展创新。
2.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责与任务
建筑施工过程,实质上就是运用技术活动产生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任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管理的职能及手段和科学的方法,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的技术法规、规范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有关要求,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3.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调研,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比较普遍、严重,如果不及时解决和处理,很有可能对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3.1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1)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如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切实的运行,自检、报监程序未严格履行,技术交底制度未落实,奖惩制度、激励机制不兑现等;(2)相关职责履行不够。施工企业在大部份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都制定了相应职责,但履行职责不够好。如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现场已经形成的技术资料及时归档,影像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分类归档造成遗失,质量管理部门对发现的质量缺陷不上报而自行处理等。
3.2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1)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必要的记录、收集及整理,造成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施工进度不一致,既影响了工程资金周转,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验收;(2)没有切实按照《建筑项目施工方案》和《安全方案》进行施工操作,导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最终影响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3)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存在许多错漏,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经验的总结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建筑市场急剧扩大,建设项目的迅猛增加,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有丰富经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在岗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十分不利。
3.4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缺乏对经验的总结
很多建筑企业或其建筑工程项目部在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对在工作实践中收获的经验与教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没有对许多相当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施工技术经济数据以及施工过程当中所提出的合理化意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存档,即使进行了总结存档,亦束之高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需要工程项目部门的不懈努力,还需要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不断的总结提高,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内部合力,有效地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和作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充分的技术保证。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
4.1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我国在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新不仅仅是自己搞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这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对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解决的途径,一是大量引进人才,二是自己培养人才。大量引进人才,可能见效快,但成本高,还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自己培养人才最可靠。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经常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及时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尤其要注重培养技术管理人员预见性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和降低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4.2明确技术管理职责,强化技术管理措施落实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有“法”可依,落实责任是基本保障。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制度建设。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结合企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对技术管理职责要十分明确,界定清楚建筑施工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奖惩措施要具体和兑现。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职责清楚、责任到人,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问题的发生。
4.3熟悉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技术标准。而施工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这些标准很多是强制性的,只有强制性的实施这些标准,才能彰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才能“倒逼”建筑施工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必须根据具体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内容,采取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应组织建筑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骨干学习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要加强对建筑验收规范和施工规范的学习和熟悉,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当中施工技术管理的各种要求、质量标准以及施工方法,并且要根据这些具体的施工标准、要求和方法来对施工技术工作进行实作、监督、检查以及验收。
4.4注重发挥项目经理在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施工项目既是一个较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要素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材料和设备等等。所以,必须要有专人未进行指挥、统筹。这个关键角色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有良好的人品和口碑、足够的威信、足够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统筹实施调度协调施工现场的生产和技术管理活动。企业领导和各个部门应给项目经理大力支持和帮助,减少对施工项目经理工作的干扰,保证施工项目按照统一标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4.5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
建筑施工的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施工展开之前,应全面地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解和熟悉,掌握建筑工程的特点与施工设计图的真正意图,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避免重复施工,减少浪费,避免质量与安全隐患。所以,应对地基处理、建筑结构、细部构造、关键项目、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审查完毕之后还应进行互审与会审,每一次审查都要全面且详细,完善各种签字手续,以免分清责任,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隐患。
在进行建筑施工图纸的审查时,不仅要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引起重视,还应该结合施工的具体状况对施工图提出有利的技术性建议,以降低建筑施工的难度系数,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加快施工的进度。
4.6加强对施工档案资料的管理
做好建筑施工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测量、试验、工序检验、交竣工等一系列资料和档案的签收、保管、发放、归档与借阅工作,并使这些档案和资料规范化、系统化。还特别需注重一些重要项目、关键性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施工总结的完整与准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这些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在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活动的安全、有序。
4.7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时不时的遇到业主方提出的修改要求,设计方因为业主方的修改要求或者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环境的需求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变更。建筑工程变更常常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中发生,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返工或者停工情况。所以,建筑工程变更应尽量提前,工程变更越早,造成的损失会越小。如果变更发生在建筑施工的设计环节,仅仅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就可以了,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变更发生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而且施工材料需要重新采购,会增大建筑工程成本,造成建筑施工的巨大损失,影响工程进度以及质量。
5.结语
在建筑企业的建筑项目施工当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十分重要。由此看来,建筑企业只有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坚定信心,大量培养优秀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注重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注重实效,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周鹏忠,综述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重要性[J],科园月刊,2008(8).
[2]苏颖,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3).
[3]王坤,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技术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4]晏国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J],山西建筑,2008(26).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安全生产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虽然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目前处于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建筑在施工中的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主要的安全管理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施工单位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都是以控制成本为基础,并且最大化追求利益,在工程项目运行中都将利润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且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在安全意识上十分缺乏,尤其侥幸心理严重。这使很多施工单位在项目的安全管理上都成为形式主义。在安全责任制上不能很好的落实。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这些条款在实际操作上都成为了一句空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落实,使企业在管理中不能真正的安全生产形式的推广,同时很多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管理形式上敷衍塞,例如在转包上只收取安全管理费用,对其实际操作不予监管。在一些工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制度形式化、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少安全投入、安全检查基于形式等问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对于岗前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日常安全检查、安全防护等项目落实不到位。
2.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建筑行业很多企业都已经完成了转型,使企业朝着存管理形式迈进,这使项目成本收入和结构控制更加优化,随之带来的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逐渐降低。工程建设人员多为外包队伍,对于总承单位的安全措施规定并不能很好的了解,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频发。很多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上形式单一,只是运用检查的手段,缺少合理的安全预防机制。不能达到在安全风险上做到控制和预防。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有的规则和制度成为了挂在墙面上的条幅。在管理人员分配上,安全职责十分模糊,形成了对于安全生产无重视度,只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才做做表面文章,但检查完成后,又恢复现状。另外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不重视,这使初始安全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主要的问题。尤其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中,缺少安全技术人员的参与,使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没有将工程特点和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只成为了控制成本的保证书,对于工程的安全性,根本没有实际操作性。
3.安全而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每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费用,但是在实际项目运行中,安全措施费被挪用的问题严重。因为很多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对于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十分抵触,认为这使一笔看不到效益投资,并且安全事故不一定会降到自己头上。所以只是单一的抢进度,忽视安全生产。很多项目设立了安全措施费用,但是这使在业主单位和建设主管单位要求下来缴纳的,在实际应用上常以资金不到位、周转困难为借口进行搪塞。另外有的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经常压减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4.缺少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针对重大危险源在管理上缺少实际的控制,这使建筑行业中事故频发严重,尤其是在特种设备、超高脚手架、移动模板、深基坑等问题上容易出现较大的事故。施工单位在进行重大危险源施工前没有按照实际情况编制的安全专项方案。有的项目对于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不重视,漏洞百出,起不到实际的安全作用,同时对于危险性巨大的工程不进行专家论证,使危险源的控制缺少理论性知道,一切都凭借经验。
二.安全管理的改进办法
1.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
强化对工程项目法人和主管安全领导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和教育,让主要领导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让他们从自身思想根源上,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在安全体系的管理上要做到合理和健全,要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为基础,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的法定人员,安全主管人员以及下级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落实,并且开展实际的安全管理活动。以安全工作开展作为前提,不管是在项目管理、技术控制、成本应用等方面,必须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健全,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2.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
合理改变安全管理模式。首先要在工程项目中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且根据法规要求进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要在安全生产中多管理工作做大落实和监督,对于分包单位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检查、指导等。对于安全生产做到合理的执行。对于安全生产中的违章行为进行管理。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应用上,要切合实际,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安全标准必须符合施工的实际环境,切勿制定“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形式型制度,要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并且使安全生产制度更加贴近实际,使职工能够对其理解和体会。
3.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投入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大对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投入,切不可为了节省资金,使用低价、劣质的安全产品。应在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都要加大安全投入。如在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搭设标准的防护栏杆,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配置合格、安全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且搭设防护棚。在申报安监手续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缴纳足额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同时,建设、监理单位及对安措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安措费的审批监管,不符合申领条件的安全措施费用延缓巧:复,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对于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费用不用于安全生产的行为严肃处理,禁止施工单位挪用安措费,保证专款专用,切实用于安全生产。
4.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
施工项目的重大危险源控制,是未来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建筑形式和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时,必须对危险源进行合理控制,才能降低危险施工的发生。首先在危险源的控制上,做到认识和分类,对其要进行动态监控,要随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要做到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要加强巡查和监控,对于高危性危险源的控制上要聘请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并且根据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控制体系。
结束语:
本文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且积极的提出相对控制措施,指出了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点,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收益。
参考文献
[1]吕超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苏永强,徐晓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的标准化[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刘超,罗云.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赋值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质量控制 提升策略 分析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建筑的使用期限、整体质量、使用功能等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制定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工程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各种各样,因此具有复杂性。所以,要求建筑行业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目前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利用现代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导致监督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还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有部分的建筑企业由于对监督体系制定的力度不够,使建筑工程的项目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导致非法操作、偷工减料等现象常常出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此外,建筑企业设置的质量监督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这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成本多、影响广等特点,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物资、施工设施等。因此,必须要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薄弱的问题,相关的监督人员无法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等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了重要的不良影响。例如,部分的监督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快捷,在检查中使用抽样检查的方式,这不仅严重忽略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而且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三)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施被广泛的运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但是大量的建筑企业在采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施的时候,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无法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甚至还有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依然按照传统的施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众所周知,施工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但是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价格低廉、质量恶劣的施工材料,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而且还为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目前,很多施工队伍都是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握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二、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其彻底落实到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调整、优化以及提高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可行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提高。除此之外,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对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进行借鉴,强调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求每个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工作,杜绝工程管理中各种漏洞和弊端的出现,这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
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帮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这对工程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条件。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对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岗位考核和岗位培训,保证每个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确保其可以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进行充分的掌握,这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必须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制度,将工程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头上,通过对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力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
(三)提高施工环节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建筑企业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要求施工人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之中;其次,建筑企业需要重视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每种施工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针对于易潮、易碎、易污染、易变形等特殊的施工材料,需要进行分区储存和堆放,并制定完善的储存制度保证施工材料的完善无损;最后,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对员工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要求每个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针对于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建筑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开展专项的技术培训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充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结束语:
建筑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为我国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欧灿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3,(4):304-305.
[2] 朱衡.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4397-4398.
[3] 万文阁,李娜.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提升策略刍议[J].建筑・建材・装饰,2015,(6):35-3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第一要务,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经济的发展中各行各业都在稳步发展中,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建筑工程的现状也有了很深的认识,由于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空前,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也逐渐壮大,同时技术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多新要求,对建筑工程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而那些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生存及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改革建筑工程管理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任务。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走进建筑行业,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好坏和管理的总体水平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由于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现在新经济发展的环境,并且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之间出现很多无法协调的矛盾,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实施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利于畅通生产领域间的交流。众所周知,不同领域之间都有很大的互补作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工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体现时代化。广泛地和经济领域及生产领域间搞好互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其二,有利于完善以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是私营模式,加之不断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整充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深陷困难,因此要充分加强并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长期影响着现代施工企业,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层面,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管理,不科学的组织,落后的管理方式,经济效益较低以及人员素质较低等很多方面。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管理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最突出的现状就是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当前的工程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强计划经济的色彩,管理方法主要是行政与硬性指令,这点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大型建筑企业中。
在第二方面中有包括以下几部分:其一,制定工期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够重视工程的总体规划,制定的很多计划不符合实际且不科学,通常是依靠积累经验确定工期。一旦遇到的工程项目是新结构形式的,有关人员往往会不知所措,也仅仅依靠主观臆断来制定措施,导致措施的不得当。其二。采购材料方面,现在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采购方式是大批量的集中采购。在工程项目到手后才联系供应商,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一种合作关系,使得采购方式比较僵硬,缺乏灵活性。一次购入大量的材料,不仅占用资金而且又占场地,还有对于零星材料需频繁地采购,从而增加工程采购的成本,最终导致资金浪费。其三,控制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未足够重视工程控制,同时缺乏完善的工程控制体系,仅仅依靠主观臆断和经验积累。一般检查工作代替了大部分控制的内容。而只有等结束任务后才能进行检查,只是事后控制,没有统计分析及量化计算,未足够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
第三方面是人员素质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队伍整体普遍素质较低,且结构层次不合理。首先是缺乏高学历人员,大多数人员学历较低;其次是较重视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轻视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尤其目前我国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一个行业,其一线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低,尤其是农民工素质需要提高,这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很多的操作工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进而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要想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顺利完成,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是要编写可操作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设计指导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做到指导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四个方面:1.工程配置文件是一个详细的交叉层高及建筑形式和结构的做法代表明确;2.编制的基础,必须是当前有效的施工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合同和验收标准和评估标准,劳动定额和当地的监管要求;3.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设备,技术准备,施工人员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4.施工技术方案:那就是,按照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要求,说:“连接和敷设方式,质量标准,管道及配件,防腐保温要求,冲洗,测试和测量,压力测试要求和程序等。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和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在当今社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和稳步发展,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建筑建设取得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孙涛,王慧.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23).
[2]张晓宇.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 2012(20).
[3]王相坤.探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2(8).
[4] 钟起全. 浅析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J]. 建材与装饰,2010( 12) : 21-23.
关键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措施;设计
1 园林工程成本及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1.1 成本管理与控制
降低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问题,也就是说要对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指在工程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对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的费用等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限制的过程。尽量把费用降到合理范围,并保证园林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一个工程的成本主要体现的是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1]。
1.2 质量管理与控制
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建立一种健全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质量不过关的工程会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对工程质量管理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专业人员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然后,结合数量统计等技术完成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2]。
2 安全生产和进度协调的管理及控制
2.1 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要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在对生产进行管理时遵循“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其次,要严加防范,建立健全的制度。每个部门都要建立一定的责任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担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第三,根据不同分项的情况,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掌握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止隐患的发生;最后,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预防分析。
2.2 进度协调管理与控制
对园林工程的合同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工程的费用要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合理的支付。防止出现多报、漏报、重报和早报的现象,严格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总费用。在进度的管理方面,要做好施工进度和计划控制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会按照规划好的时间开工,不会拖延,并且要有详细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计划,要有进度计划才能控制好施工的进度,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设备上[3]。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保证项目的按期完成,也要考虑到队伍中出现过高施工压力的现象,对于没有按时完成工程的单位,要分析没完成任务的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下一个工作周期内赶上总的施工进度。
3 园林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
工程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整个的工程中,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发展,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但很多单位经常忽略现场管理的影响,对其不重视,造成经营管理工程项目中的高消耗、浪费多、质量差、技术落后等现象。现场管理中,操作的不正确不规范,造成了规章制度的形同虚设,因此,造成生产力下降,效益差,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现场施工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施工的准备阶段。包括施工条件的落实,物资苗木的订购及施工任务的落实工作;其次,正式施工阶段。主要工作是综合施工的组织,对各项技术组织的措施进行落实,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做到及时反馈,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的数量进行;第三,竣工验收阶段和养护管理阶段。这2个阶段的工作有:预检、隐检及签证的工作,做好养护前的技术交底,编写养护计划,落实养护的任务等。
4 建立科学的园林工程管理规范
4.1 自我抓起,做好管理规范
施工单位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具体的实施者。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的管理方法、方式及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管理中应做到:提高管理层的素质,摆正管理者的位置;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规章制度;逐级考核,分清职务,发挥创造空间。
4.2 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员工的素质
员工的素质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和质量,因此对员工的培养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树立一种“质量第一”的观念,对员工进行组织培养,明确施工的要求和计划,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建立赏罚制度;然后,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从根本上控制问题的出现;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处理,保证土方的质量。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园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是简单的“种地种菜”,作为施工单位的管理者还应该鼓励员工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来改善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的整体效果。对土壤的酸碱度、环境等进行定期的检测工作。最后很好的把园林工程的技术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到一起,打造出既经济又实用的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 鲍学英.对我国园林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2008(2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质量、安全、造价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是国民经济活动中较为典型的建筑生产活动,与传统生产制造环境不同,建筑生产没有封闭式的生产环境,没有流程化的产品生产线,且较多的生产要素使其质量、安全、造价极易因管理不善而引起计划的偏差。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为工程各种目标的实现提供管理保证。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膨胀,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入驻建筑行业,使得建筑市场一时间变得复杂无序,许多建筑管理变得较为混乱,致使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频发。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为工程管理绩效的提升确保工程各目标的实现十分必要。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各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提高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开始纷纷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但就现阶段来讲,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主要有:
1.1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体制和法规还不够健全
随着世界范围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理论和规范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我国与国际先进建筑企业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企业执行的建筑管理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跟上时展进步的步伐,这些管理规范对工程管理活动的约束力度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落后使得工程管理不再适应现代工程施工实践的需求等等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企业赶超世界先进工程建筑企业的步伐。
1.2施工人员的管理较为混乱
建筑工程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队伍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较低的素质,带给工程管理较大的困难。合理的施工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管理部分,是合理规划劳动力分配,保障工程进度和节约工程造价成本的关键。但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人员管理准则和办法,无法对施工人员做到合理有序的调配和管理。
1.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作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资源,其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技术管理有利于存进建筑工程管理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绩效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还有可能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技术管理问题,技术管理松懈、不规范和不科学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管理问题的存在都可能造成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关的漠不关心,最终酿成事故多发的恶劣影响。
2.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绩效的主要对策
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完善工程管理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对已有问题和不足的改善,虽然无法从根本上使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立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起码能够起到自身进步的作用。
2.1尽快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标志,是一切优秀工程管理实践工作的依据。科学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工程施工的有效开展,是确保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主题。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讲,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应当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领导能力和团队素质建设。完善工程施工领导负责制,依据企业组织章程,细化施工任务和管理权限,完善施工活动监督机制,确保工程施工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其次,构建一支工作效率较高、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队伍。随着一项工程项目的立项开工,其对应的工程施工管理队伍也应当尽快到位,这个管理队伍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精力及相关领导成员。通过促进管理队伍成员质量意识的提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质量等各项目标按期、按质、按量的完成。最后,完善除工程施工计划外的其他计划。其他计划包括的内容较多,比如较为重要的施工进度计划就是其他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度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展开,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成败。
2.2重视施工质量意识培养,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意识是筑造优质工程的前提条件和工程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强有力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可靠性、灵活性、适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证。同时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专业交叉较为复杂、管理因素较多、施工处理工艺和方法要求较为严密的活动。因此,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各项职能能够在科学管理的指导下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工程质量提供切实的保障十分迫切。重视质量管理就不得不考虑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即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而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重点又主要集中在施工人员的意思上,因此,重视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是确保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2.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艰巨、长期、挑战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根据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积极实行责任化管理,建立技术负责人制度,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保证充足的技术投入,实行绿色施工,强化竣工阶段的质量检查等,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运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凯翔.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