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本的控制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成本粘性概述
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管理会计的基础,为管理会计进行分析、决策和规划提供信息。根据传统成本性态理论,成本的变化与业务量的变化方向无关,亦即业务量的增加额与减少额相等时,成本的增加额与减少额也必定是相等的。然而国外学者Kenneth Callja、Michael Stelia ros和Dylan C.Thomas(2006)等人在对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的3 500家上市公司在1988-2004年间17年的财务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营业成本相对于收入有粘性:收入增加1%,营业成本平均增加0.97%;收入下降1%,而营业成本平均只下降0.91%。国内早期研究成本粘性的学者孙铮、刘浩用我国292 家上市公司1994-2001 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销售收入增加1%时,成本费用上涨0.5597%;销售收入减少1%时,成本费用的减少额要比成本费用的增加额小0.5019%,说明我国上市企业的成本费用也是存在粘性的。过大的成本粘性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尽管成本粘性无法完全被消除,但是我们可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控制成本粘性,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企业的效率。那么如何来控制成本粘性呢?首先需要从成本粘性的产生原因来进行分析,知道它是如何伴随企业成本费用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成本粘性的成因分析
由我国学者孙铮、刘浩(2004)总结的三个理论,即契约论、效率论和机会主义论成为目前我国成本粘性产生的主流理论,这三个理论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与边喜春(2005)所提出的费用粘性成因的三方面一致。
契约论主要是用来解释企业销售成本出现粘性的原因。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盈利,其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与外界发生交易。无论是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其他关联企业,还是与客户进行交易时,都需要签订各种契约。因此管理者为了降低在企业之间进行业务往来时的交易成本,通常都会签订时期较长的契约,这样可以保证自身的生产和销售,也可以降低未来生产的不确定性。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经济资源,都是按照其经营目标策略来决定的,并按照业务量进行配置,由于契约的签订会使这部分费用变成沉没成本,当业务量下降时,实际产生的效益并未像契约签订时管理者所预期的那样乐观,于是需要调整部分可变成本,而长期契约的调整成本可能会更高,只能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进行分摊,很难进行及时调整。因此,成本出于契约的限制在总体上出现了粘性。
效率论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诸如业务量及业务收入的波动可能仅是暂时的,如果立刻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调整开支,产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而且由于目前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经济结构的不断转换,使得以市场制度为实施前提的约束工具缺乏实施的基础和传导机制。这些因素的作用结果就使得企业整体效率表现低下,成本控制的水平降低,导致成本粘性现象的产生。
机会主义论认为企业经理人员通常都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不可能完全按照投资者的要求行事。当市场前景较好,企业业务量上升时,经理人员会扩大企业所能控制的资源,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薪酬,增加企业费用;而当外界因素对企业不利时,经理人员则不愿马上降低自己的薪酬,也可能会继续控制大量资源,使得企业的成本费用难以降低而表现为粘性。
三、成本粘性的控制对策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成本粘性控制的研究集中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改善外部环境降低成本粘性
1.加强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企业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战略,进而减少成本粘性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有效运行,充分利用好各种生产资源,减少浪费,从而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处理好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国家必须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适时适当的对企业的投资规模进行控制,以免投资规模的盲目增长给企业带来过大的成本压力,使得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也能保持低水平的成本粘性。当国民经济下滑时,为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防止企业私自降低生产质量和水平以及大幅裁员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帮助企业拓宽营销渠道,通过出口优惠等措施使企业增加销量,降低一部分业务量下降带来的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
2.建立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与氛围,并通过这一手段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制度好,企业管理人员就能对当前及未来经济市场前景作出准确的判断,提出正确的决策指令,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沉没成本,从而降低成本粘性。
3.加强我国经理人市场建设。在制度健全的经理人市场中,企业高管的选择都是通过竞争选拔的,管理能力优秀的经理人员会赢得竞争,来执行对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等活动,成本管理更不例外。但是我国目前的经理人市场还不够完善,当企业董事会发现某位经理人能力低下或其所拥有的技能并不是企业所需要时,就不能及时获得其他能更胜任此岗位的经理人员的信息,且我国家族企业较多,由于知识水平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成本管理。另外,在完善经理人市场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完善其培训系统和市场信用环境。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粘性
1.加强外部对企业的监管,以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内部控制要求的逐渐增强,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有效执行的外部监督体系,这一点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增强政府的监督与指导功能;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强制性审计;完善市场监督体制,促使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这些方面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加正确的决策行为,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粘性。
2.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对于企业的资产结构,我们要特别注意流动资产的构成,即企业的速动比率。非流动资产一般不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变现,因此若企业非流动资产比率较高,就会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例如对于存货等非速动资产更应该加强管理,如我们可以减少存货的取得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提高企业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对成本变动的敏感性,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应对企业业务量的下降,减少成本粘性。
3.重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企业的经营决策基本都是由其管理者制定的,因此企业能否顺利应对外界环境的冲击,当业务量下降时能否表现出较低的成本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决策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企业整个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和理论水平;管理者眼光视野及对于外部环境洞察能力的培养;督促管理者了解更多的新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4.合理安排企业的股权结构。企业董事会规模对成本粘性能够起到有效的减弱作用,即董事会规模越大,成本的粘就越小。当投资者处于较好的法律保护条件下时,能够影响管理层的行为,增强监督的效率。“一股独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第一大股东能够依靠他们的权利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激励,从而抑制成本粘性。另外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经验越丰富,获取的信息越多,那么所作出的经营管理决策就越正确,企业业务量下降时对成本费用做出的控制行为也就越正确。
5.对于成本粘性的控制,还应该分清行业类别,根据不同行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制造型行业需要分清销货成本粘性、销管费用粘性以及总成本费用粘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而对于冶金行业的成本粘性问题来说,需要针对其流程长而复杂、工艺类型多样、设备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组织架构复杂等鲜明的业务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成本粘性。
参考文献:
1.Chandra Subramaniam and MarciaL.Weidenmier,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Sticky Behavior of Costs,Working Paper,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2003.
2.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关键词:化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基本形式就是将企业全局作为根本管理对象,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方向进行相应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企业在管理成本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信息机构使企业全局都能进行有效循环,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一、化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入,市场内部诸多不稳定性因素给予化工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以至于化工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引发一系列问题,归纳而言:1、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市场竞争缺失客观公平性,以致化工企业落实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除此之外,电、气、煤等原料价格频繁上涨也增加了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缩小了化工企业利益空间。具体原因是一是前期购入的原材料低于现在的价格,造成利润增加。另一方面是少提折旧导致利润虚增,而虚增的利润对化工企业来说,有两个致命打击:一是虚增利润要多支出33%所得税;二是化工企业上交多了,则内部积累少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所需资金得不到补偿,化工企业挖下的这个大窟窿终究仍要由自己去填补,若长此下去,则此窟窿愈大,就会成为空壳子。而造成利润虚减的原因,是十分明了的:物价上涨,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以及制造费用随之增加,产品成本费的增加,必然减少本年利润。
2、过于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略了投产前的成本规划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其投资大、外债负担重,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负担,同时,化工企业受历史、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至于工程成本控制力度不足,尤其是在成本管理的源头上,为落实好投入与后期的规划,给予化工企业在成本控制环节带来严峻的挑战。
3、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体系监督不力
目前,国内多数化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且对待各项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发生状况监督力度不足,造成化工企业内部员工只管做事,丝毫不顾成本消耗状况。此形势下,尽管各职员能够履行自身职责,但其工作绩效难以满足化工企业需求,不利于化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
4、成本控制观念滞后,成本控制范围狭窄
国内现行化工企业普遍认为,成本大都发生在生产环节,只要控制好生产环节的成本消耗,便能够达到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消耗的目的。实则不然,生产环节的成本消耗控制工作固然重要,但其他环节的成本消耗控制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5、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化工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传统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总成本增加,人工费用偏高。由于管理层级多及协作环节的增加,信息在企业中传递时间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同时造成信息反馈难度的增加,导致企业管理的沟通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
二、加强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1、生产耗费与供应成本控制、产品售后成本控制并重
从生产方面讲,化工企业必须严格依照能耗、物耗设计指标组织生产,实现设备高运转率与装置高负荷率,以更好的完成生产预算工作,确保所产生产品的高质量性;从物资供应方面讲,结合市场需求与企业实际生产特点确定采购批量,切勿盲目采购、超储积压,以致占据化工企业大量的资金。
2、明确企业目标成本
企业可组织专员置于市场中开展相关性调查,广泛搜集相关经济信息资源,之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能力,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指导下正确制定企业目标成本,从而为农业化工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指导。
3、规范生产管理,加强资源平衡
一方面,化工企业进一步健全各类生产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做好对工艺技术管理现场检查考核工作,切实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平衡。科学合理协调水、煤、电及天然气等物料之间的配比,保证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既要确保资源配置合理性,又要规避资源利用不充分、使用不彻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加大目标成本控制力度
成本控制工作对化工企业实现效益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其又贯穿于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职工,为保障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做好下述三方面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责任中心职责权限;其次,健全目标成本控制信息反馈制度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该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度;最后,做好对成本形成全过程的目标成本控制工作,确保成本发生的价值性。
5、加强对经营费用的控制
化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还应从经营环节中入手,让各项费用管理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将采购、库管等环节统一起来,并考核其成本控制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按照采购与库存管理等作业内容进行成本控制。同时还应加强对间接费用的控制,如车间管理、企业管理等涉及的费用管理项目较多,且发生过程中一些情况是不易控制,所以在管理中应借助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综合所有的生产与管理信息对生产与经营的费用进行合理的设定,即将生产与管理结合起来,使得核算成本的过程和结果适应企业生产的特征,让核算与控制适应企业,由此达到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的目标。
6、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提升企业成本竞争能力
对于化工企业产品而言,其具有产量大、同质性强等显著特征,由此以来,低成本便成为这类企业成本竞争的核心影响要素。因此,为进一步降低化工企业成本,提升其成本竞争能力,需要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又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洁净性、安全性。
7、管理制度的优化创新
管理学讲,一个组织的运行效率取决于组织形式,而形式的外部表现是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奖惩制度、分配制度、创新制度、分工合作方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行效率,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转变管理观念,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就是一个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化工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制度方面的优化创新来达到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8竣工阶段的成本管控
竣工阶段是工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工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这种复杂指的不是施工方面的复杂,而是一些竣工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很细,但是又都不能够忽略,管理人员一定要考虑全面,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而成本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对工程的成本进行决算,并与目标成本,也就是预算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不同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在实践中不断的将新经验与新方法融入到自身的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与时俱进。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水平,提升全行业的素质。
结束语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相对成熟,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这种时期,减少企业成本投入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情况就成为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企业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相应的财务控制工作,全面扩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艾杰.浅析化工企业转制后成本管理的途径[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管理
引言:目前,国内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与普及在民用建筑中逐渐渗入到了县乡级建筑市场中。但是在推广及普及的同时对于商品混凝土的理性认识往往给人一种潜在的担忧的心理,不只是因为商品混凝土价格上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方量总是给人一种无法精确计量的担心,施工单位对此往往产生怀疑的态度,又有无奈之举。
正文:商品混凝土作为主要工程材料之一,极大地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成本,由于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注成型的过程环节多,投入的人力、机械比较多,混凝土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也就造成了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发出的混凝土方量与最终混凝土实体方量不一致现象,从施工企业来看,所需混凝土量与实际浇筑量误差有以下儿点原因:
(1)建筑模板与图纸实际偏差:首先施工中模板的支撑与实际图纸若出现偏差,在大方量棍凝土的浇筑中也会存在较大偏差。
(2)基础垫层的影响:在某些地区,往往在垫层上浇注,如在石子上、土质上或其他高洼不平整的地方直接浇筑,混凝土的实际方量与核算方量也会存在较大的偏差。
(3)抛洒、跑料、涨膜等:泵送过程中会遇到抛洒,如浇筑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模板缝隙过大会出现跑料等现象,当然涨模也是其影响偏差的原因所在。
(4)核算需混凝土量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往往计算误差,会导致核算方量的误差。
对于项目上商品混凝土方量的控制我们公司已有北京鲁能南横街危改项目、北京大兴宇丰宛项目、北京新天地项目三个项目实例的经验。混凝土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部主要领导、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各职能、各岗位人员及劳务施工专业队作业人员和材料供应商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科学依据、技术质量规范措施和行政措施共同参与管理而实现的结果。具体措施如下:
一、项目部内部组织管理措施:
1、商务部根据图纸计算混凝土理论用量
2、工程部各楼号负责人(工长)按图纸及现场划分的施工段计算混凝土用量
3、专业劳务队按现场所浇注的部位计算混凝土用量
4、商务部、工程部、专业劳务队三方混凝土的用量上报生产经理、商务经理审核得正确量报项目经理确认。
5、项目材料部配合楼号负责人,专业劳务队根据项目经理或生产经理、商务经理确认的混凝土申报表传真给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同时审查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场的混凝土量及进场的时间并进行三方签字确认。
每一流水段施工的混凝土量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严格控制流水段的实际量与图纸理论量的核对。如供应量不能满足现场需要量时,劳务队专业混凝土申报人、项目楼号负责人、项目材料部专门负责人要第一时间上报生产经理、商务经理,查清原因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并会同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混凝土运输单位、专业劳务队,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签字确认留商务部、材料部备案,为结算做好基础工作。
二、项目施工技术措施:
1、商务部、工程部楼号专业工长、劳务队混凝土申报人要认真学习图纸,按施工流水段及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正确算量;
2、劳务队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认真核对墙体控制线,支设墙、柱及梁、板构件的模板,支设完成后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自检,主控项目必须满足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一般项目参见下表:
施工防止涨模跑模,项目部质量部要对劳务队的楼板支撑体系、墙体厚度、几何尺寸、垂直度、平整度、预埋套管预留洞口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均必须逐一全数核验;对 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1/1000-3/1000。
3、监督检查混凝土输送设备的良好状态,认真检查输送管,安装过程的节点控制,预防堵管、爆管、漏管,确保混凝土输送正常;
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量,减少外撒,及时清理沾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模板边及楼面撒掉的混凝土,收集分批次纳入模板内混凝土中;
5、混凝土浇注完成前地泵中的混凝土要用料盆收集吊到浇筑现场,不得堆积浪费;
6、楼层浇筑混凝土应特别注意控制模板的起拱高度,结构钢筋标注的50线的准确性质量部必须逐步审验。
7.楼层现浇板支模过程中要认真看图,根据各楼层混凝土板厚正确弹出一米控制线及上部模板铺设线,并注重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及支撑上油耗、主楞木方、次楞木方、竹胶板五个程序的空隙及模板受混凝土和钢筋施工人员的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的控制(根据以往项目施工的实践有5-10毫米的下浮幅度,相对而言模板铺设标高应上调5-10毫米),确保分户验收的净高控制。
8、钢筋绑扎及水电铺设交叉部位由质检部门组织土建、水电专业队伍认真检查管线的走向,测量板厚与钢筋保护层厚度上下的关系,控制交叉部位的厚度几何尺寸。
9、楼层现浇板浇筑混凝土时应认真复核50标高控制线,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标高控制等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参见下表:
核对给排水设备的预留孔洞洞口边缘需高出10毫米同时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以便于混凝土养护水不得从洞口往下流失,同时便于监理和质量验收部门验收检查板厚尺寸。
10、楼面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布料均匀、振捣密实、表面平整、铁抹子压实压光,这是保证上表面平整不裂缝及混凝土质量和用量的关键工作,是劳务队直接责任人、总包质量部门控制监督的重点。
11、最后一车混凝土量的控制是减少浪费的关键,计算要考虑泵管和泵斗内的混凝土塔吊运上去继续使用,对于剩余混凝土的处理要预先考虑好合理使用的去处,可以根据施工方案浇筑墙体后浇带外侧挡板和设计要求的预制盖板。预制板的浇筑要有技术部门的交底和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验收完成前提条件下方可进行。(因方量计算有富余方量:内径小于300的预留洞和钢筋的体积均未扣除)
三、项目材料商务控制
1、材料部门设专人配合监督,劳务队需专人对混凝土小票的签字确认。
2、商务及材料部门和楼号专业工长及劳务队混凝土申请人共同监督核算每一流水段及部位的混凝土量,这也是对混凝土供应商的监督。
3、混凝土按层次、按部位、按流水段或按基础工程、正负零以下工程、地上工程、标准层、分层次要求、混凝土标号等级要求,混凝土浇筑时间段进行按周、旬、月分次由商务部、材料部汇同劳务队混凝土供应商算量实行审核签字确认。为预付款及结算做好基础理论依据。
4、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和数据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商务经理项目经理及时汇报,以利于和混凝土供应商及时协调。
四、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控制
1、正确的混凝土配比严格计量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量的根本保证;
2、运输过程的监督措施,定位系统的监控,业务员对车辆时间跟踪监控;
3、对混凝土车辆罐内量的控制,防止上下坡外漏;
4、配合施工单位对罐车的放混凝土情况检查,防止少放混凝土,强行不放混凝土而离开工地;
5、配合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及时沟通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混凝土量的控制;
6、配合施工单位每流水段、层次、混凝土标号、部位做好核量确认工作;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控制 探讨
随着政府对医疗事业的进一步重视,相关的改革随之而来,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凸显出很多财务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快速发展。所以,很有必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提高医院竞争力和医疗水平的需要
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方面,医院必须发挥其应具有的公共效益,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对医院的收费有指导价格线,在正常情况下,医院的收费不能超过收费价格的指导线。而医疗技术、设备等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医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购置新设备、新材料,学习新技术等,而国家相关部门的医疗收费指导线没有及时的更新,这就使医院不敢及时的提高收费的标准,大量投入的成本不能够及时的收回,对医院的正常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十分必要,要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二)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方法
在新的背景下,竞争环境更加的激烈,医院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想办法来降低医院的成本。公立医院是政府主导投资的医院,盈利不是主要的目的,公益性是主要的目的,为人民服务才是重点,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致使很多患者看病以后没钱支付医药费,所以医院只能自己来承受着一部分损失,这些情况已经对医院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使医院沿着良性道路不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高度的重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二、当前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和医院都非常的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并且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方法,然而就实际效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分析以后,主要有这些不足:
(一)没有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
我国的医疗改革在不断的深化,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和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成本核算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医疗形式的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太过于片面,知识重视单纯的对门诊人次成本以及每日的医疗成本,对于病种成本和服务项目成本的核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影响医院的成本核算问题的展开。
(二)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
当前,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医院来说,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重大作用,没有意识到它能够对医院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种理念下,医院在进行各项医疗活动的时候,一般都不重视成本核算和控制。例如,医院采购的一些昂贵设备,购买之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设备买回来了以后却没有得到了相应的利用,甚至造成设备的空置,这就是不合理的。
(三)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较差
不少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重视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未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成本控制意识,重视直接成本的核算,但是却忽略了间接成本的核算,这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较为混乱。例如:只将房屋设备折旧、人员成本、材料消耗等列入到核算的范畴,而许多所占比重较大的管理费用则未纳入到核算的范畴,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核算方案以及核算资料记录、档案等。
(四)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方法陈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应用,例如:HIS系统、RIS系统等,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规范医院医疗行为、提高医疗管理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面,不少医院的方法还较为落后,没有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方法等运用到成本核算工作中,在成本核算时出现数据不全、数据错误等问题,或者出现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准确、工作量大等问题,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三、医院实施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必须要创建一个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更好的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控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成本核算单位。所以,创建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关键的,在创建制度的同时,还应该成立经济成本核算中,这对于医院以后更好的开展成本核算和控制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为了能够辅助医院相关的部门开展陈本核算和控制,应该督促各部门严格的根据医院制定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来进行,这样就能够显著的提高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高度重视信息网络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也比较细,将所有部门的成本整合在一起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非常庞大的工程,如果使用手工计算的方式,那么工作量会非常的大,成本核算的结果相对比较容易出错。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医院也应该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对医院成本的核算实行自动化处理。所以,要想更好的支撑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那么创建科学的的计算机模块系统显得非常重要,要将所有的成本变动都整合在这个计算机模块系统中,这样既能够实现所有成本数据的集中分析和处理,且处理的结果能够实现即时的共享,这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汽车公司 整车配送成本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汽车整车销售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的萧条之后出现了反弹的现象,汽车销售量节节攀升,这带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但由于燃油价格、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等因素,汽车企业车辆成本不断上升,而汽车销售价格又不断下调,这大大降低了企业利润空间,企业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压缩每个物流环节的成本。由于配送成本是汽车整车销售的主要成本,因此汽车制造厂商必须把控制配送成本作为其主要战略手段之一。
一、汽车公司配送成本构成
配送成本是指在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等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汽车公司配送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订单处理费。
公司根据订单进行车辆准备、订单处理等操作所需支付的工作人员的工资、通讯费用等。
2.车辆保管费。
将顾客所需车辆按照订单提前将车由成品车库提取至车辆发运区,在车辆发运区所产生的仓库工作人员工资、仓库场地管理费用、仓库租金等与保管有关的车辆保管费用。
3.运输费。
指将车从公司运输至经销商处所需要的运输费用。一般不单独计算装卸费,而是将装卸法计算在运输费用中,这部分是配送成本的主要部分。
4.配送管理费。
指企业有关部门制定配送计划和调整计划所产生的费用。
5.其他。
包括质损车损失费用、赔偿费用、逆向物流费用,车辆验收费用,保险费,以及车辆配送过程中的罚款,等等。
汽车公司若想降低配送费用,进行配送成本控制,首先要分析汽车公司整车配送成本,同时分析影响公司整车配送成本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控制配送成本的具体措施。
二、影响公司整车配送成本偏高的因素
1.传统运输方式选择。
公司在进行车辆配送时,公路运输成为其主要的运输方式,只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区才会选用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例如:山西省对三超车辆(超长、超重、超高车辆)重罚,公司为避免过高的罚款会选择铁路运输;西北地区选择公路运输会导致回程空驶行程过长,这时也会选择铁路运输,这些运输方式的选择会造成运输成本偏高。
2.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资源不能共享,导致车辆装载率不高。
公司在制订整车物流配送计划时,都是依据供应商提供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中的车辆数量、地理位置来安排车辆发运,很难每次都凑成整版(一版为8台、10台或12台),这样会造成车辆装载率不高,大大提高车辆配送成本。同时,车辆在回程运输中,因无法和其他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及时进行沟通,从而导致常常出现车辆装载率不高或空载的情况。若汽车制造公司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这样就很容易凑零为整,从而有效控制车辆配送成本。
3.汽车物流业缺乏行业标准。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全国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和路网密度的增加,这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但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这加大了汽车配送的难度,提高了汽车配送的成本。
三、控制汽车公司整车配送成本的具体措施
企业要想控制汽车整车配送成本,应根据影响企业整车配送成本的因素,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汽车公司目前常用的整车配送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三种,其中以公路运输为主,货运量一般占80%以上。但随着汽车物流不断发展,汽车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这样才能既确保整车运输的安全,又很好地控制整车配送的运输成本。
首先,应重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目前公司配送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三种,由于铁路运输成本是公路运输成本的1/10―1/17,水路运输只相当于公路运输的1/3―1/5,因此,对于一些返程车辆装载率不高和一些偏远的地区,可以选择铁路运输,而沿海城市尽量选择水路运输,或者说公铁联运、公水联运,从而降低车辆配送成本,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相比较,成本较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车辆的超限罚款,这些罚款是整车配送成本中的不可控因素成本,占配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感到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对于这些罚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省市对于超限车辆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今后的经营中,需要首先清楚各个销售地区当地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或者通过改换车型或其它方法来避免车辆的超限罚款,通过不断改善物流配送环节,提高整车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2.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
针对整车物流的配送成本控制,合理地选择运输路线是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配送路线的选择,应在知道车辆配送的具体客户后,根据客户具置、合理选择配送路线。对路线的选择最短的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最经济的也不一定是最短的,只有根据客户的具置,具体要求,综合目前道路的具体状况,设计一个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至客户的具体方案。同时在进行路线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该道路的交通管制情况(单行线、某时间段禁止行使等)。
3.企业间资源共享,提高车辆装载率。
随着我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也迅速崛起,但大多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的只是简单的仓储、运输环节,服务功能单一,管理体制也过于粗放,基础管理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大都承担着不同品牌汽车的整车服务,如果能整合这些汽车生产企业仓储、配送、回程网络等资源,将会最大限度提高回程业务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装载率,降低汽车配送成本。
4.加强信息网络技术,使汽车销售渠道多样化。
由于汽车物流过程环节复杂、层次结构多、收发信息量大、技术性强,汽车物流企业必须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建立自己的优势。信息网络技术是提高汽车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利用EDI、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既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控制与全程管理。同时,对汽车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地降低整个物流过程的浪费,做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1]。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将汽车的销售渠道由传统的4S销售和汽车交易中心这样的有形交易模式逐步向电子商务交易方式转变,通过将这些汽车销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就近安排汽车中转站或仓储中心进行直接配送。
5.建立汽车物流企业标准化体系。
汽车物流被国际物流业公认为是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行业,要想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最有效的手段。
从国内汽车物流整个行业来看,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远远滞后于汽车工业和现代汽车物流业的发展,汽车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运作规则,很多企业内部也缺乏必要的各类标准,因而造成了国家、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使得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成了国内现代汽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为汽车物流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2]。
6.减少退货和换货。
将整车配送到目的地经销商处,经销商会对车辆进行检查,若发现车辆有质损,配送人员需要向公司主管部门进行报案,公司质损专员接收报案后,与经销商取得联系,了解受损情况,并告知经销商正常的索赔流程。同时经销商须将质损照片传真给公司,由公司判断车辆损失程度,对于普通质损,公司可以通过降价、维修、换件等措施控制经销商退换货次数;对于重大质损的,可以按照重大质损程序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退货、换货的次数。
总之,配送成本在汽车公司整个物流成本中占用较高的比重,要想控制汽车企业物流成本,汽车企业首先需要控制整车配送成本,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开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韩伟.商品汽车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姚洪华.现代汽车物流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价值评估模型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谭刚.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9.
关键词:土木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一、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国内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工程建筑企业已经开始注重项目成本管理,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远未完善,总的来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政企分开。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就认为成本管理不再重要了,加之物资流通领域和价格机制的改革,他们更认为成本难管了,还不如不管的好。听天由命的思想、寄希望于工程的追加索赔及变更的思想代替了成本管理,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这个道理。同时,由于施工企业队伍众多,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承揽任务便成为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这样就造成了施工企业重“揽”轻“管”思想的普遍存在。长期以来,这种粗放经营方式麻痹了人们的思想,规模效益也遮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严重的效益流失也很难被人们所认识。
(二)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不规范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高层管理者由于会计核算意思淡薄,对财务活动越权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这导致财务审计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内部控制能力降低,造成会计核算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难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三)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在土木工程建筑企业中因为缺乏对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导致成本控制人员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管理知识的欠缺、项目成本管理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缺乏使得成本管理人员难以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这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的提高。
二、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一)工程成本分析法
工程成本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工程成本控制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即在成本控制中,对已发生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析并发现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从而达到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工程成本分析包括综合分析和具体分析两种。
1. 工程成本的综合分析。按成本项目的综合分析,成本项目就是构成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施工管理费等。通过项目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项目成本降低或超支的主要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将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2. 工程成本的具体分析。工程成本的具体分析可分为人工费用分析、材料费分析、施工机械使用费分析、其他直接费分析、间接费分析等几种。
(二)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责任层次,进行分解项目全面的预算内容,形成“责任预算”,称为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划清了项目成本的各种经济责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记录、定期做出业绩报告,是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增强项目成本管理意识
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企业中可以对管理者实行年薪制,迫使企业管理当局从主观上为企业着想,努力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施工企业应及时审时度势,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摸索出一条适合施工企业发展的路子,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主动性不足的局面。
(二) 加强项目成本预测与决策
成本预测和决策是成本事前控制必不可少的方法。不做预测就不能科学的决策,没有决策就没有科学的、合乎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计划。在市场经济下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讲究的是科学管理,而不是靠“拍脑袋”、“拍胸口”能够管理好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方法,预测就是要作到情况明,决策就是选优,选择可行的最佳方案,这样才不至于失误和招致风险。做好这两点,就把成本计划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 积极推行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是加强内部管理的会计,它本身就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行有利于明确组织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使企业的目标化解为各责任单位的小目标,小目标实现了,大目标也就有保证实现了。
(四) 发挥内部审计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新修订的《会计法》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主要是从监督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而言的。然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完全不局限于此。国外大型公司中内部审计已经为企业管理当局发挥着“咨询顾问”和“管理顾问”的作用,凡是企业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内部审计都要介入,去研究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它成为成本管理的参谋和助手。
(五)加强价款结算资料收集与整理
施工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评估、考核,并将项目成本的实际数据汇总上报。如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逐月都对施工实际成本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记录,那么在竣工的时候,只需把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个分部、每个分项实际的成本加以汇总,就不难得出这个项目的总的实际成本。再将这一实际成本与经过调整的目标成本进行对照,就不难看出这个项目是在目标成本的基础上有所节约还是成本超支。成本实际数据的汇总对公司今后的投标报价和后续工程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六)提高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素质
注重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所包含内容极为广泛,必须注重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成本管理人员的的教育培训以及业务指导,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奖惩与激励机制,切实推动项目成本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直接的关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以低成本,短工期,高质量赢得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任汉波.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旭.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7,21, (5)
关键词:水利水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成本控制 ;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econom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which prompted many enterprise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project cost, bu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st control measure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ge, a lot of engineering cost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uthor as a hydraulic design personnel mainly on the current cost control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and emphatically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cost of engineering design stage.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phase; cost control; measure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中图分类号:TV
一、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概念
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可以理解为在设计生产经营的工程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开支,所进行的有效监督、指导、调节和限制,通过这些举措来确保工程成本已经发生的偏差和将要发生的偏差得到及时的更正,从而把各项生产费用有效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工程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设计阶段
设计与经济相分离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落后,工程项目超支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方面,当前一些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把工程造价控制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财会人员或概预算人员的职责。由于经济角度考虑较少,设计深度不够,缺少方案比较,设计思想保守;导致施工工程繁复设备陈旧效率低下。二是造价管理人员方面,有些工程造价人员不熟悉工程知识,只从概预算的角度照图算账或从财务制度的角度审核费用开支,控制施工预算。最终导致工程造价与实际脱离,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显然,在当前的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中相关人员还不能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整个设计阶段缺少对成本控制而进行的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还不能有效的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2.施工阶段
长期以来,不少施工单位简单地将工程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设计单位和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实际上,工程成本的控制是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和部门统筹协调的结果,他贯穿于整个设计施工的全过程。由于工程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对工程成本控制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对工程成本整个过程的有力控制导致了施工工期冗长、施工设备落后、安全性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加注意改进又造成了新的成本流失,严重时会对施工单位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主要的内容
1、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先进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在进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比较时,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技术经济分析中的“经济”是节约之意。技术经济分析就是既要发挥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一面,又要使现阶段技术与经济存在的矛盾尽量转化。通过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使采用的技术方案达到技术上可行与经济上合理的有机统一。
2、工程造价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参数)的影响,需充分认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造价造成的影响,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设计参数。当前,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上应用效益显著,得到广泛重视,价值工程从其一诞生,就为企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至今,价值工程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作业程序、工作方法和管理规程的改进等方面,带来的效益难以简单用数字来衡量。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势,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体现。
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1、优化成本设计方案,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成本设计方案的优化就是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而设计方案成本优化不仅仅是设计部门的事情,不能仅依靠设计人员自身的力量完成。因此,设计人员既要时刻遵从节约成本的思想,在设计工作中多考虑成本经济性并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又要协助施工单位找到切实可行较经济的方案,同时需要拿出个人意见,说明可行性方案的原理和特点,便于施工单位的接受和采纳。
2、提高工程设计水平,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成本和工程技术密不可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涉及到非常广泛的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建筑工艺等知识,由于专业限制,即便是工程设计人员也不可能全面掌握。但与施工企业合作的各类供应商(材料、设备、工程)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进行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方案的初步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多向这些领域专家了解和学习,并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企业寻找降低成本的好方法,以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3、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方案,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首先,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联系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中标以后,应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结合业主单位下达的成本控制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结果为依据,联系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为今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4、采用优化设计,确保限额设计指标的实现
水利工程中多为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是保证投资限额的重要措施和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优化设计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譬如,健全和加强限额设计的经济责任制等。限额设计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健全和加强设计单位内部以及对建设单位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设计单位以及各部门和人员对限额设计所负的责任。为此,应制定设计单位内部限额设计责任制,并建立限额设计奖惩机制。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要想从工程的施工中获得利润,给业主单位留下良好口碑,使单位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简单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加强对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依靠科技力量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施工阶段非生产性费用开支。
建立并健全工程施工管理经济责任制。时刻关注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发现差异应分析其原因及时调整落实,使后期的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为了能够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单位和相关施工单位要不断地分析、改进和克服在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红兵.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 科技资讯数字化期刊,2005(23).
关键词:成本控制 施工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
Abstract: the current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weight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ter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an adapt to market the cost competition, gain the initiative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st contro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attention graduall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and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perspective,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cost control,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words: cost control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 TV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竞争市场逐渐形成,并以越演越烈的趋势发展,特别是针对于日益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来说,成本控制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不断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加大施工过程中的节约环保理念,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预计成本为目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由此看来,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措施成为企业当今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适应强者生存的必经之路。
一、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基本质量保证、安全保证、进度控制以及施工强度的硬性要求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或不断消耗的各类资源、能源以及成本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调节、分配在分配、限制等措施,并能满足因施工失误所造成的偏差成本补救,将各个环节所应用的实际费用控制在工程建筑施工的计划之内,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施工中所用的成本,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而当今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节约方面,更强调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成本节约理念和环保绿色设计要求,这也是我们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
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消耗成本的额度,更能促进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地进一步提高,为打造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提高企业自身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是衡量整体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标准,这极大地反映了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生产经营所取得的成效。当然如果企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时所花费的成本费用远大于既定预定成本的话,那么该企业就会处于亏损状态,长久以来必然会淘汰于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中。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成为众多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措施
(1)强化成本控制,巩固管理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取得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关注。特别是处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基层工作人员,设身于最底层的建筑施工前线,对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各环节、各细节都有所了解,建立符合本工程的成本控制的有关管理条例和规则,成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项目负责成本控制的专项组,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各项环节在设计初期就能保证成本控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当成本控制的管理和规则制定完成后,切实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的各项环节,不要置入空中楼阁,强化对各个环节的审核与监察力度。如若发现有部门不按照成本控制规章制度运行则要严格惩处,做好警示工作。当然,在严格的监督和审核下,适当的宣传和传播是必不可少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人员的参与意识,提升每位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培养组织和集体荣誉感,由心而发得将企业效益作为个人效益,真正将企业的命运与个人命运融合在一起。
(2)制定成本优化方案,谋求最大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决定成本控制的必要条件。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不仅有利于整体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更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秀的成本控制方案主要分为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客观条件和人为条件两方面。客观条件强调的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所面临的地理环境因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施工所设定的工期时长等客观因素。而人为因素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项目有关的技术负责人以及设计骨干,要实地进行考察,充分深入了解现场的施工情况,结合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对整体施工设计完成审核和验证,从已有的成本控制设计方案中,寻求最为合理,可执行性最强的方案,以保证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3)加大质量控制,实施新技术
质量是成本控制的先行指标,更是决定整体工程的保障。在实施成本控制时,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设立专人专岗负责,实施定时和随机抽查,保证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质量过关。同时,积极加大对施工事故的防范,贯彻安全生产理念,深化安全管理,建设安全质量机制,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另外,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是在合理控制成本的有效因素。在以往的施工建设时,企业一般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才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成本控制的可伸缩度,影响了施工效率地进一步提高。而加大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正好弥补了传统的人力物力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花费。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要建立在适合施工进度,符合施工章程的基础上,设立设备维护制度体系,充分利用设备的有效性,增大施工效率,发挥新工艺、新技术的作用。
三、总结:
从上述分析,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措施在实施效率施工、技术施工、科技施工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不仅优化了企业的内部施工配置,更有利于各环节施工资源能源的节约,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探讨[J]. 四川水利. 2008(02)
关键词:ERP 制造业 企业 成本管理
ERP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主要指建立在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相应的决策层和员工提供一个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能够对相应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如订单、库存、采购、生产制造、计划、运输、质量控制、决策支持等等,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确保相应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能够有效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都采用了ERP管理系统,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一、目前制造业企业的ERP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细化的管理企业成本
目前制造业企业使用的ERP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的都是标准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对相应企业的数据及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数据收集,而且必须保证相应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可是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上都采用比较粗放的形式,因而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ERP管理系统的要求,因而也就不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最大限度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很难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者没有积极的主动性
制造业企业采用ERP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动作大、规模大,而且难度也非常大,所以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员工都必须进行一定的整合。可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人员通常都认为,对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对内部结构及组织结构做出过大的调整,那么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积极性不高。
(三)没有系统性的系统运行
ERP系统在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可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制造业企业经常会忽视对目标的量化,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目标不实行一定的量化,那么考核上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多运用ERP系统进行管理的企业都会忽视这个重要问题,所以企业相应的管理者在运用该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不仅没有方向,更没有压力,所以无法实施系统性的运行。
二、增强制造业企业ERP系统的措施
(一)建立起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金资源等等各种企业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控制。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起比较活跃的、有生命的成本控制系统,就必须树立起全局观念,从而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系统化管理体制。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不管要为相应的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而且在相应企业整个生产的过程当中,还应科学的分析相应的数据,从而有效了解市场的情况和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要想做到这点,那么相应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必须齐心协力,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最终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ERP管理模式通过对相应目标成本的量化考核,提升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利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各个部门及整个企业都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有效的调整,使企业所有员工的利益都同整个企业的效益及成本相关联。因而相应的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然后通过相应的考核来增进员工间的配合。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ERP系统运用程度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会成为必然。
(三)深化创新机制
不断创新ERP系统在制造业企业当中的运用,是我国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造业企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必须把国际市场上先进的市场机制引入到内部,从而建立起适应市场体制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细化目标,并将其分解到相应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这样就会形成各个成本中心对总的企业目标的成本进行负责,为了有效达到这个目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会积极的应用ERP系统的管理方法、思想和工具,从而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增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1、加强在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控制。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工艺路线、性能指标、产品结构等方面都会不同,从而在成本上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相应人员要利用ERP系统的成本模拟功能,有效模拟并运算出不同方案的身缠成本,从而科学的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2、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利用ERP系统提前为所有的物料制定出入库计划价格,也就是标准的采购成本,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相应材料费用的核算程序。
3、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相应的技术人员应利用ERP系统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成本,产品的成本要用成本清单表示。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作业的成本,从而保证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三、结论
ERP系统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建立在相应的科学及信息基础之上,最终目标是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的管理人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改进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浩,马少辉.基于ERP/MES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