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

第1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摘要:本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了“边学边干”的教学理念,阐述了在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多元化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近十年来,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根据网络建设的需要,各种网络设备随时可能用到。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就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最新技术发展及各种常用产品、网络需求来讲解,以此加强理论学习的效果。以目前常用的一些网络仿真软件、协议分析工具、结合网络实验室中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调试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课程的首选。这为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实验平台,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主要讨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课程的培养目标

围绕着浙江大学以“知识、能力、素质”(KAQ模式)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

(1) 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走“边学边干”的教学路线;

(2) 针对本学院学生理论基础扎实、英文功底强的优势,采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协议及技术;

(3)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能力,在要求学生完成基本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科研项目,激发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

2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

2.1课程内容

在确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授课内容时,我们积极跟踪国外最新的计算机网络相关教材,摒弃了传统网络课程中那些过时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网络技术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与实现技术。譬如,我们摒弃了传统网络课程中的IEEE802.4,IEEE802.5和ATM等内容,加强了IEEE802.11系列协议、MPLS、IPv6、网络安全等内容的介绍。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课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贯彻“边学边干”的教学理念,我们围绕网络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协议与相关技术,在基础课程中,设计了基于仿真环境为主的9个主题实验,内容基础实验主要涵盖:Windows和Linux环境下的网络命令的使用和分析、基于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进行数据帧(Ethernet)的获取与分析、路由器/交换机各种网络接口的配置、交换机和VLAN的设置、静态路由设置、动态路由协议RIP设置、动态路由协议OSPF设置、使用SOCKET编程实现mini FTP client/Server或聊天程序等的网络编程、使用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网络高层协议等实验。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其中5个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时,学生可以完成,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实验后要求学生安组提交实验报告及相应的代码。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安排部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经验交流。

这些实验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实验,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将实验重点放在基于Windows、Linux和各种网络仿真软件上进行实验。在学生们熟悉了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使用方法后,另外又开设了两门网络专业选修课: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网络程序设计,分别为2.5学分和2学分。“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课程注重学生在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等)上的动手能力培养,学院网络实验室配置了8组Cisco设备、8组华为3Com(现H3C)设备,每组实验配置4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其中1台3层交换机)、1台防火墙、1个无线AP及2块无线网卡。要求学生能掌握2种主流品牌网络设备的配置及组网技术。实验内容主要涵盖了Cisco CCNA和CCNP相关内容。“网络程序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编程的能力。课程主要讲解了网络程序设计的标准、实现和技术,重点介绍套接字接口,包括TCP、UDP和其他有关内容,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如何建立健壮的、高性能的网络系统。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标准、实现和技术,能够使用套接字接口独立编写完成网络应用程序。

为了让学生真正能“边学边干”,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基础”安排在春、夏两学期(浙江大学已对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实行四学期制),将“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 安排在夏学期,“网络程序设计”安排在秋学期。这样,学生在春夏学期有充裕的时间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基本原理,而在夏学期和秋学期,就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边学边干”了,很好地贯彻了“理论知道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教学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对上述课程的掌握程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和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课全部实行双语教学。教材、课件、试卷、答卷全部要求用英语。

2.2教材建设

我们在不断跟踪国内外优秀计算机网络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采用国外的影印版教材的思路。目前,本科生采用的是Andrew S. 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s》4th Edition (英文影印版)。我们认为,这是一套非常优秀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较好地跟踪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我们也根据最新网络技术的现状,不断补充讲解相关新技术,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演变。

由于目前国内尚缺乏适合我院教学特点的实验教材,本组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教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教程》、《网络实验指南》和《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等多部教材,并把它们介绍给学生,作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参考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对网络实验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以此丰富了课程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和实验效果。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围绕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开展了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3.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强调个性化教学,开放式课堂。将师生的交流,从传统的课堂,拓展到课堂、网络讨论、电子邮件、实验室、机房。注重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课时组织讨论班。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拘形式,只要有利于教学目的,全部充分利用。目前采用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Internet、电子邮件、原版英文教材、双语教学、网上作业、网上答疑、BBS论坛、计算机网络资源网站等。另外,学生利用自备电脑查资料、做实验。推荐学生去公司实习、参加网络相关产品会、技术培训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网络教学环境方面,我们开发了适合网上学习的网络课件,已在校园网内部运行数年,提供课程资料、网络分析和仿真实验工具、学习资料下载、通知等服务。通过网络教学这一先进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营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氛围。

3.2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教研结合

主讲老师都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在完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到相关科研项目中去。这些项目包括网络编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集群计算等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些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创造了难得的机会,而且也提高了浙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研发能力方面的竞争力。

4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保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方面,我们采取的重要举措包括:

4.1“边教边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担任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是学院的科研一线队伍,基本上都承担了网络研究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网络与集群计算、应用服务器等方向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教师“边教边研”,在网络技术方面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

4.2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组经常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研讨会、Cisco、华为等网络公司的技术研讨会等各类教学研讨会,学习、吸收同行的先进教学方法。

4.3竞争机制的引入

早在1996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师就进行了较大的变动,以目前的课程负责人为主,通过公开试讲并由教学委员会表决的方式,成立了由充满活力、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师队伍。10 多年来,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坚持这样的竞争机制,适时地吸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业务能力强、学历高、教学认真负责的青年教师。

近几年,又引入了学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的机制,选课人数少的教师将暂停开课,这给任课教师带来了直接的压力。任课教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个学期所在教学班上的学生和学院督导组将对教师进行打分,以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

5结束语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成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特色专业课。然而,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掌握最新计算机网络原理、提高对各种网络技术的实践能力,依赖于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为适应新形式下我国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开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陆魁军.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陆魁军.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教程―基于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目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在逐渐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关系着企业的信息安全,而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关系着企业能否正常持续地运行.所以,相关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要注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用户能够持续稳定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程序员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会设置后门程序系统,以便后期对软件程序进行修改,但这完全可以成为黑客攻击电脑的漏洞,导致文件泄漏或者丢失.尽管这些漏洞在系统升级的过程中是可以弥补的,但是一旦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不够,计算机网络的整个操作系统就会瘫痪.

1.2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远程调用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提供远程调用功能(简称RPC),它可以将一台远程服务器中的信息数据调用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通信.远程调用是在两种异型机器间进行,调用过程中有许多通讯环节,而这些环节恰恰就可以被人监控并利用从而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1.3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存在不合理的守护进程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会有一些守护进程,它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守护进程是一种很有用的进程,能够完成许多系统任务,比如在计算机工作时会自动弹出一些窗口,这些窗口可以帮助用户屏蔽一些有害的病毒.但是,运行不必要或有漏洞的守护进程会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和性能上的影响,从而可能使整个系统受到攻击.

1.4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硬件管理存在缺陷

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系统本身就存在内存管理、CPU管理以及外设管理,这些管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瘫痪,而很多黑客就是利用这些管理系统自身的缺陷来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进行攻击,进而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5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传播速度快,能够入侵并且吞噬电脑系统,导致计算机的各种性能下降或操作障碍,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这样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给我们安全使用计算机带来危险.

2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措施

2.1及时扫描修复系统存在的漏洞

只有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才能有效防止上网时被黑客入侵.系统开发商一般每月都会最新的补丁,用以修复新发现的漏洞.补丁具有修复漏洞的重要功能,是保障电脑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用户可以借助网络安全软件“修复漏洞”功能,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2.2合理设置访问权限和密码

在计算机网络上设置访问权限,访问者只有符合访问要求,才能够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访问,否则将不能够进入系统获取信息.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止非法人士盗取重要资料和信息,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在设置访问权限基础上,还应设置密码对信息数据进行保护,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只能允许指定的用户进入,这样就能有效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破坏或者窃取信息,从而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3合理选择守护进程规避安全隐患

有些重要的守护进程是需要运行的,如crond、syslog、keytable、xinetd、kudzu、iptables等.而有些守护进程主要用于调试,如echo、echo-udp、daytime、daytime-udp、chargen、chargen-udp”等.守护进程中有些命令都是Berkley远程命令,如r命令,主要用来使一台计算机上的某个用户以相同的账号远程执行另一台计算机的一个程序,但是r命令已经被证实存在安全风险.对于确实需要的守护进程,应该尽量选用最新的版本程序,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4做好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非常大,它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所以要做好病毒查杀工作,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以及修复软件,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通过软件及时发现病毒和漏洞,并进行有效地杀毒和修复工作,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进而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5提升防火墙功能

防火墙具有识别功能,设置防火墙能够让数据信息有选择地通过防火墙,只允许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利的信息进入防火墙,阻止有害的信息进入.防火墙也可以及时检查是否有危险性攻击,并有效拦截有害攻击.但是,随着人们对防火墙的要求越来越高,防火墙的这点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要提升防火墙功能,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6做好余度设计和容错设计的工作

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还要做好余度设计和容错设计工作,确保在某一具体的领域内,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成为互相的后备机,从而有效避免其中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网络崩溃的现象发生.所以在设计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要把计算机有效地关联起来,这样其中的一台或部分计算机出现问题也不会引起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瘫痪,从而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为企业正常、持续地运营提供保障.

2.7科学合理地融合高新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与计算机所使用的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过程中,还要把信息化时代的高新技术科学合理地融合进来.例如:在设计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略微超前的技术与设备引进来,从而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管理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可以适当地保留传统的网络技术,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让所设计的计算机网络有足够的扩充能力以及兼容能力,以便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8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过程中,要科学有效地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于计算机网络产品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需要以及产品的具体性能来选择,性能最好的产品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所以要严格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实际需要,然后与产品的特性相结合,设计出最适合的计算机网络.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规章制度,确保所使用的器件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兼容,进而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9定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保养、维护与检修

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线路中断或者出现网络故障,同时还要有效地避免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从设计方面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因此要定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检查与保养,随时做好维护、检修的准备,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出现的故障,将故障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当然也可以设立远程监控系统,随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地完善网络功能及配置,从而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3结语

第3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宽带网络的蓬勃发展更是让人们欣喜地感受着共享网上资源的独特魅力。网络的巨大能量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人类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网上视频交谈、各种娱乐活动、多媒体教学、从网络中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信息。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①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第一代计算机是通过单个计算机进行远程联机的网络系统。比较典型的应用是美国飞机订票系统,它是由一台计算机与美国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合成的。其终端的外部设备主要是显示器及键盘,没有CPU和内存。随着计算机远程终端的发展,在主机上增加了一个前端机(FEP)。这样的订票系统已具备计算机网络的最初形态。②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随着计算机的升级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已不再以单个计算机网络为主,而是更多的单个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联形成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单个计算机连接成为计算机网络。在网络内的用户不仅能够使用本地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还能够使用网络系统中其他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进而达到资源共享。③网络互连阶段。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互连,形成现代网络,它是通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简单网络运用不同的网络协议相互连接起来,从而组成规模更大、更复杂的网络。网络互连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通信,使得用户能够方便访问各种不同的网络系统,以达到更高层次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2 计算机网络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计算机在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管理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使企业的领导者脱离了“涂一个月,明白一晚上”的困境。而能实现领导者时时刻刻都可以把握企业的运营状态,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不断发展壮大。再有,各式各样商人发现,网络可以为他们的各种需求提供服务;产品的推销,信息交流,新产品的开发,定单的取得,电子出版物和信件的收取,从数据库中取得信息对新技术的建议,建立和维持商业连接,获得市场情报,计算机网上购物等。由此我们看出在计算机网络上经营商业的优点。商人们利用世界各地的服务器上的科技信息和政治信息作为依据,来指导他们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率,电子商务的热潮也正在席卷着中国大地。目前与Internet网络连接的大学与科研机构越来越多,并且高等教育机构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将学校与学校,学校内的各个系,实验室乃至教师家庭连接起来。网络建立了一个电脑空间,它正以爆炸性的势头迅猛发展,它是全球范围内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它正以最快的速度,最方便的方式,最廉价的费用为用户提供最新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和国际范围内的系统研讨合作的机会,处于不同地方的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的文件传输功能交换各自的数据。协调不同的调查研究,共享研究报告。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异地教育,解决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3 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4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旨在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及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渐渐显露出不足,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中职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进行培养的重点课程,但是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效果不太理想。

1、重视程度不足

从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其主要宗旨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但就现阶段的教学实际来说,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材更新滞后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日新月异,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内容来说,虽然基础技术层面的内容较为完善,如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的介绍、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以及局域网组网技术等,但是一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涌现,例如云计算、物联网、Windows7系统的普及等,相对而言,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更新滞后。

3、教学手法单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课程,但是在基础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理论教学,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体系结构的介绍以及各种网络软硬件的认识等,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多数使用单一的步骤演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强。

结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法,是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必然选择。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上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结合该课程标准、时展趋势和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提出以下三项具体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进行课程定位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及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一标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空泛的解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都对这一标准发起了质疑:什么程度才算是扎实掌握了技术基础,怎么样的应用水平才算高,综合型人才具体指什么等等问题成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展的现状,结合时展背景,要想提高现阶段教学质量和效果,改革的第一步需要对课程重新定位:首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了解目前相关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必备基础知识的范围,让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其次,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今后自身的定位,比如是硬件维护还是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或是技术服务方向等,只有在学生对自身发展方向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激发他们对课程教学的无限兴趣;最后,还应明确“综合”发展的实际含义。新时期综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准、具备较高行业素质、具有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相应的,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宗旨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网络技术基础的综合型人才”也应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手,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贯穿素质及能力教育。

2、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基准,合理设计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材设计是否合理。从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设计来看,虽然基础知识环节较为全面,但是对时展过程中许多新技术的更新滞后,不利于学生掌握业界的发展现实,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从学生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效率不断提高,教材对他们的吸引程度直线下滑。基于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还应着手于教材的设计,明确课程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和技能目标,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及时将新的网络技术或案例加入到相应的技术变革中去,结合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抓取当下行业中一些敏感、高频的概念或大家关注的技术焦点进行深度的剖析,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背后的专业内涵,进一步树立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法

除了课程定位以及改革教材内容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在以往的教学中,针对概念性的知识及内容,一般采用的都是理论传授法,例如就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来说,教师通常会对OSI模型各层的基本内容进行详尽的介绍,但也仅停留在抽象的“介绍”层面,学生很难在大脑里形成立体的认识。基于此,建议今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丰富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接受知识;采用微课的方式对教学中重点、难点或疑点内容进行突破;通过实物展示、仿真模拟、实验操作等方式,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需要不断跟踪网络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及时将新技术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讲解;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技能考核进行教学,实现学生阶梯式地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中职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衡量中职生职业水平的标准应该是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中职毕业生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存在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缺乏网络技术的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不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等种种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断致力于培养社会需求的较高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让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的适应相关行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谭杰. 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三新”[J]. 中小学电教(下),2012,10:44

[2]韦柬.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57

[3]陈志萍.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优化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9:263+265

[4]倪中华. 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快乐阅读,2012,07:11

第5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用户量在不断地上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利益,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用户人数越来越多,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和隐私、以及公司内部重要资料数据甚至国家政府的机密等信息也就在计算机网络上公开了,计算机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互联性,这些信息对于一些电脑黑客和不法分子来说,获取简直轻而易举,信息若被他们获取,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再者,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病毒的传播与蔓延,将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严重者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必须要特别重视而且要全面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与发展趋势安全分析。

一、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存在一定的无意的人为因素

人为的因素主要是部分的电脑操作者操作不当,比如说没有进行正常的安全配置,威胁操作系统,没有较强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意识,很多时候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发送,这有很大可能将威胁到计算机网络安全。

(二)操作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

每个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操作系统支持数据的交换与连接,这对网络安全来说是一个漏洞;操作系统还可以创建进程,然而这些进程软件就是系统进程,黑客不法分子经常就利用这些进程软件窃取信息;再者,操作系统还支持在互联网中传送文件,文件传输过程中很有可能附带一些可执行文件,是人为编写的,一旦出现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很大的破坏。

(三)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和恶意程序的破坏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性与广泛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威胁力越来越大,病毒其实是一些破坏计算机数据或功能、阻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而且还可以自我复制的一段计算机指令或代码,而且病毒还有持续时间特别长、危害性特别大、传染性特别高的特点,病毒的传播途经也特别广,一些光盘和移动硬盘以及其他的硬件设施都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一些恶意的程序如木马程序就是利用一些程序漏洞窃取信息的恶意程序,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隐蔽性。

(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和用户安全意识不强,技术人员能力有限

很多用户缺乏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重要的信息实行共享、随意转借;技术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够建立一个很好的安全机制、提出安全策略。

(五)黑客的恶意攻击

黑客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他们通常能够利用一些软件来进行网络上的攻击,他们经常窃取和篡改计算机中重要的系统数据和资源,还能自己编制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威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对策

(一)要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防护机制

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机制,是规范计算机用户和管理员行为的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用户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职业水准和专业素质,有利于使计算机操作人员形成良好的习惯,促使他们及时的对数据资料进行备份,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要重视加强防火墙技术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一种有效地手段,防火墙是一种网络的屏障[1],因为黑客要想窃取重要的机密与信息必须进入计算机内网,而要想访问内网就必须通过连接外网来实现,采用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一现象发生,而且比较经济。一般把防火墙安装在内部网络的出口,这是一个最佳的位置,可以实现内网与外网之间的访问控制,防火墙具有网址转换功能,可以使外网连接都要经过保护层,可以对外网的状态和活动进行监听,对一些非法入侵的活动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分析。而且可以通过防火墙保护层的只有被授权的活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促使内网重要信息机密免受入侵。

(三)重视加强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使用一些密码或代码将一些重要的信息或数据从可以理解明白的明文方式变成一种错乱的不能理解明白的密文方式,在存储体内或传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以明文方式丢取信息,确保信息安全。数据的加密技术包括数据传送、数据存储、密钥和数据的完整性四项[2],各个部分都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保护,有转换加密、增加密码、身份验证审核、加密密钥、端加密、还有口令、身份、密钥的鉴别,包括最后的自动解密。密钥在各个环节的管理的好坏常常决定数据资料的保密安全。

(四)重视加强数据的备份工作

及时对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工作,通过存储技术将计算机中的重要的需要被保护的数据用其他的存储设施,如移动硬盘或者光盘进行转存,以防系统崩溃时数据被破坏或者丢失,即使数据被破坏或丢失后,也可以依靠备份来进行数据的恢复,只是在备份时,不要将源数据和备份数据放在一个服务器之中,另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存放。要切实建立健全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

(五)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同时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安全,加强管理,同时重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教育,再者要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对于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要很熟悉而且要做到位,及时的对新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辅导,加强安全防护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发展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加的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在不断进行完善更新的基础上采用更为先进和主动的防护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采用“云安全”技术,云安全这项新的技术可以大范围的对网络中的异常的软件行为进行检测,获取关于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的最新消息,并通过服务端进行自动的处理分析,然后给每一位客户发送解决方案。从而整个计算机互联网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3]。采用“云安全”等新技术会让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变得更有力。

四、小结

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信息网络,在这个信息网络之中,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很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涉及的领域相当的广泛,如果不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那么一旦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领域中出现安全问题,那么其他的领域也会受到连锁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受到严重阻碍,甚至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恐慌,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军事领域,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因此全面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的让新技术加盟,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促进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促进经济平稳迅速发展,确保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艳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与发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56(12):12-16

第6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一、 引 言

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大力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改造,相应地,对高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他们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且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迅速培养高素质的拥有创新能力的网络设计人才和高级网络管理人才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而实验部分又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环节,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原有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状况已不能适应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应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进行改革,突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建立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二、实验课程现状

计算机网络实验一直是许多学校在进行正常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的投资大,管理难。有完整、可行的教学实验计划却没有可实现实验实践必要条件,或实验条件样板化和脱离实际化的情况;教学实验内容条块分割的进行方式与网络工程完整实现间的矛盾等等,都制约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职业技能的发展。

三、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

为了提高学生在网络方面的知识、技能、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网络设计、安装、调试,以综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我院在2004年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置了网络协议分析仪,电缆认证测量仪、20台CISCO交换机、路由器和一台高档次的浪潮服务器,60台微机作为工作站,每次可容纳60个学生进行网络实验;购置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压线钳、双绞线、水晶头、单模光纤(1310 nm/1550 nm),FLUKE网络测试仪、工具刀、光纤熔接机)和软件包(Windows 2000server、Linux等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软件及路由器仿真软件BOSON NETSIM);编写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四、内容的设计

按照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部实验都可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内完成,结合教学实际,共设计了6大部分,必做实验共计36学时。(1)网络基本应用实验。内容:E-mail的使用、IE浏览器的使用、文件的上传与下载。(2)组网实验。内容:网线的制作、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NAT转换、网络互联。(3)网络基本原理实验。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4)路由协议分析实验。主要包括RIP协议分析、OSPF协议分析、BGP协议分析、复杂组网实验。(5)网络管理实验和网络应用编程实验。(6)网站建立综合实验和先进网络技术实验。包括网络交换和路由设计实验、组播实验、MPLS实验、IPv6实验。Linux、UNIX、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在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和公司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而编写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实验讲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必做实验或选做实验。

五、方法的改革

1.组织与管理

(1)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组织与管理作用。每一次实验前,教师简要地讲授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重点及操作难点,余下时间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出现问题一般应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作启发提示、释疑及引导。实验完成后,首先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分析实验结果。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能从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生的实验组织和管理。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与环境,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采取独立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

2.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实验操作也具有一定破坏性。如果利用仿真软件教学,就能够消除实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利用Boson NetSim模拟软件进行网络组建的实验教学,通过该软件及软件当中的教程,学生能快速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环境及配置命令,快速掌握网络的搭建及配置,然后再使用网络设备进行构建网络,弥补了实验环境所带来的不足。

3.实验教学效果评价考核

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对实验效果的评价可通过具体的实验实践考察。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分为几部分:(1)实验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实验理论知识点、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等;(2)基本实验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实际操作技能;(3)网络技术应用考核,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络技术应用,例如“实验室网络的组建”、“小型校园网的建设”、“网吧的组建”、“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都是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最好途径。

六、结语

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的目的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面对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和各高校网络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环境、学生能力的差异,如何培养学生的不断跟踪、学习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实验教学体系需不断完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也将随之不断地改革与更新,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宏志,周美娟.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7(2):193-195.

[2]彭澎.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4]Andrew S.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邵卜.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1): 65-67.

[6]李普聪.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21): 74-77.

第7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分享式”教学;“例证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式”教学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54-05 中图分类号:G642

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无线城市等新生事物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也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学科中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以中医药相关专业见长的中医院校在计算机学科建设中投入力度、师资力量以及学生整体水平上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中医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医类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现状

为了了解我国中医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整体现状,我们选取了国内23所中医院校进行是否开设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和是否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调研,统计结果见表1。

据统计,在选取的23所中医类高等院校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占39.13%,开设计算机类、信息管理类相关本科专业的高校占73.91%,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高校占69.57%。计算机网络课程开课率在中医类高校中很高,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此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各种新技术、新名词、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在日常教学中,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的教材理论性较强,知识范围广,包括TCP/IP基础理论、OSI七层模型、路由协议、安全加密、WLAN无线、互联网技术等板块,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老知识与新技术的融会贯通,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网络技术,最终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2.1 “分享式”教学法实践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师生影响深远,我们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像西式教育一样开放和自由,使得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式”学习的精神和“分享知识”的意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最新的技术、产品和行业动态在教材中不可能全都涉及,因此为了在课堂上解决这个矛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呈现能力,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堂上开展了“分享式”教学实践。

“分享式”教学就是一种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课余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的方式。通过一些专业网站自学IT领域的网络技术、热门话题、行业动态、国家政策、产品方案等内容,将学生自己感兴趣并认为可以分享的知识进行提前整理和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利用PPT演示的方式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并与同学交流且参与答疑,教师最终进行点评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课堂上会邀请1~2位“小老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知识分享和答疑环节。在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一个甚至几个知识点的阐述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展现和总结能力,而在答疑环节也促使学生在课下必须做足功课才能应对扑面而来的各种问题。在分享结束后,教师对于新技术要给出合理的点评,对老师同样是一种挑战。

这种师生全体互动的“分享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除了填鸭式教学的缺陷,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产品和行业动态的同时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2.2 “例证式”教学法实践

网络技术重在实践,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中内容偏于理论,所以必须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此时“例证式”教学方法可以大显身手。

“例证式”教学以学以致用为宗旨,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现实中的案例、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场景,带领学生从理论走进现实,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将以计算机网络中“无线技术”部分为例介绍“例证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随着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终端的大量涌现,无线城市、电子书包、无线查房、无线输液、无线城域网等业务的需求驱动使无线技术也得到空前发展,然而,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教材中对无线技术的讲解显得匮乏,知识量不够且知识点不新。为了能让学生与时俱进,具备无线解决方案的初步设计能力,我们在教材内容之外进行了合理扩充。

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对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各种实物对无线信号穿透损耗、802.16协议、802.11a/b/g/n、2G/3G/CDMA、无线解决方案等无线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后,再重点介绍工程项目中的地勘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地勘高手。在此环节先介绍地勘前的准备工作及其意义和作用,包括讲解地勘必备工具如带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信号测试软件Network Stumbler、数码相机、拍照手机等,再分别具体介绍室内和室外无线地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室内无线地勘,要记录目标区域的物理结构图并且拍照,特别是楼内层结构、每层房间数量、房间职能及门窗材料、楼层接入交换机位置、交换机与AP部署点距离、是否有弱电井、无线的区域将来可能会有多少个无线用户的并发数等细节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和介绍。对于室外无线地勘,要注意目标区域的环境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室外无线AP的部署位置及部署方式(抱杆、基站铁塔或贴墙安装)、室外AP的取电方式(交流电或者POE)、避雷防雷设计(避雷器、环形防雷网、避雷针)、室外天线的选择(90度/120度板状定向天线、鞭状全向天线等)和方向放置等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理论知识普及和地勘方法具体讲解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例证式”教学的实践阶段。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目前湖南移动公司已在全校区部署了无线网络,而高校宿舍网的无线网络建设历来是最复杂的区域,因此我们选取了本班男、女学生所在的两栋宿舍楼以及楼栋间室外区域作为无线教学实践点,进行“户外教学”实践。

通过对现场无线网络的实物展示,学生对课堂上讲的无线接入点AP、无线控制器AC、馈线、POE适配器、避雷器、环形防雷网等知识都进行一一对应,加深了印象和理解。学校学生宿舍结构是走廊单边宿舍,材料门为钢质,窗户小且高,最下两层楼层有防盗网,因此目前的无线网络在宿舍门窗关闭的情况下房屋内部无线信号弱,上网访问速度缓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男女搭配八人为一组进行实地地勘,每个小组可以选用业界先进的无线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两栋宿舍楼室内和楼间室外区域的无线网络方案设计。在小组地勘完成后需要进行信息汇总和整理,地勘完成后立即对各个小组的地勘信息进行核查,包括每栋楼每层具体结构、房间数量、人数预估、门窗结构、弱电井位置、室内无线AP数量预估、室外无线AP部署方式等,如果地勘信息不全或者错误则需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正确完成地勘,获得有效信息,以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无线宿舍网解决方案。

此次“例证式”教学最终教学成果是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无线解决方案和汇报PPT,汇报PPT是为下次各个小组的方案“讨论式”教学做好准备。

“例证式”教学模式可以用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各个章节教学中。例如,网络安全章节的讲解在介绍安全理论、加密算法之外可以结合软件防火墙产品和硬件防火墙产品进行产品介绍,让学生学习安全理论的同时与市场上安全产品进行联系,掌握实物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应用。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硬件实验室进行“例证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多方面准备,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市场产品,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3 “讨论式”教学法实践

“讨论式”教学非常盛行,国内很多学科教育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我国教育学家梁启超、叶圣陶、魏书生等都倡导在教学中使用讨论法。“讨论式”教学就是针对某一特定学术问题、热门技术、解决方案等,由主持者主导,采用自由、开放的讨论方式,让所有的同学均参与进来,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无线宿舍网网络搭建,目前在业界有多种技术,可选胖/瘦AP的放装/智分模式;也可以采用主要室内无线AP信号覆盖加上室外AP无线信号补充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纯室外AP无线覆盖,因此无线宿舍网网络搭建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采用的无线AP型号、数量、部署位置、供电方式的选择、整体方案的安全性、设备性能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与实际地勘数据以及学生对设备性能的掌握程度切相关,因此方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优劣之别,可讨论的空间大,非常适合采用“讨论式”教学的实践。

在无线宿舍网解决方案的“讨论式”教学环节,每个小组代表对本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汇报之后,其他同学提问,由方案设计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回答问题。此环节中学生是主导,老师是仲裁,遇到难点和争论性很强的问题,或讨论进入白热化且严重跑题的时候,老师需要进行实时解答和引导。在“讨论式”教学整个环节中必须有平等、和谐、民主、开放的氛围和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充分进行讨论和思考,最终切实获得实际经验的效果。

在开展“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必须注意:

1)课前准备充分。

没有好的议题难以将理论知识完全融合到实际中,课前老师只有经过充分准备,才可能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可预知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学生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因此,充分准备是决定“讨论式”教学能否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

2)以学生主导,老师引导为讨论原则。

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设疑,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错误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再次引发讨论并作出结论,对于有争论性的话题一时得不出结论的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进行深入研究,以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在正确方向和恰当问题指引下,师生之间可以充分沟通,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入,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在实施“讨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课堂讨论主题、学生提问内容、教学形式要和课程知识密切结合,并与教学目的紧密挂钩。

4)深浅有度,及时总结。

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又不能进行过于发散的讨论,以在有限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问题的引导下要灵活运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师生协同、反馈调节等各种教学原则,使用从特殊到一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方法进行启发性讨论。

“讨论式”教学可以在很多教学章节中使用,只要师生在课前经过了充分准备,“讨论式”教学在面对枯燥理论知识时,同样可以使课题气氛活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其他教学法实践

图1总结了几种常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探讨和实践。通过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课后学生的反映来看,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结合现代多种新颖教学方法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更加有吸引力,也使学生能够快乐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对网络理论进行死记硬背。

3 结语

通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级和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近百名学生的调研,统计结果显示,9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而单就计算机网络一门课程中涉及的工作岗位将囊括综合布线商、弱电商、系统集成商、安全厂商、网络设备制造商、无线、服务器存储等诸多IT领域,因此对于中医类高等院校来说,在现代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切实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生产力的意识,对于达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提高中医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整体竞争力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3-354

第8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漏洞;网络硬件;计算机软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发展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中网络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防护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话题。在现在社会中,因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安全漏洞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流失,对我国社会以及个人的利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样现象已经较为普遍。所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对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分析,将各个漏洞的类别加以区别,这样才能积极的加强防范措施。

一、安全漏洞的分类

最近几年,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较为迅速,但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以至于现在出现的用户欺骗、假冒问题以及缓冲问题等一些漏洞。计算机安全漏洞的出现是在协议、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些黑客攻击者就通过未经授权的链接访问进行破坏。对安全漏洞攻击的原理以及存在的位置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大致情况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病毒的侵犯以及黑客的攻击使本来简单的网络环境趋于复杂化,人类自身的信息资源受到以侵害,出现了未经确认被擅自篡改的形式,造成网络的混乱性,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崩溃,这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危害较大。

(一)计算机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

计算机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导部分,要想网络系统顺利的运行就应当下载合适的计算机软件,但是往往在下载的途中难以将其安全性得以保证,如果有病毒在下载计算机软件时“趁虚而入”,那最终下载的计算机软件也会在后期的使用中给整个网络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二)计算机网络硬件存在的安全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络硬件设施,一般来说,电子辐射泄露是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漏洞。其主要包含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出现的电磁信息泄露,如果出现电磁信息泄露,就会给一些黑客留下攻击的缝隙,最后造成机密信息的泄露。

(三)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操作系统是整个网络运行的平台,为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各项应用的正常运行,就应当适当的增加一些新的网络技术功能,由于操作系统本身并不完善仍存在许多缺陷,这就更加容易造成安全漏洞的产生。

(四)数据库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数据库应用中,对各项用户输入进行盲目的信任,这会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带来威胁。一般情况下用户输入最主要是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将其参数进行提交,在提交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验证方法将其参数的合法性得以控制,那么由于人为的输入失误导致病毒的入侵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带来隐患,甚至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者通过非法的手短进入数据库,对整个服务器的安全也会带来重大隐患。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对系统进行维护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不够合理也是造成网络系统出现安全漏洞的重要因素,技术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应不断的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这样才能将安全漏洞的出现降至最低。一般情况下,技术操作者在使用计算机时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出现,如果垃圾文件存储过多,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系统运行带来影响,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求使用者应定时的对系统进行文件清理,避免计算机出现安全漏洞。

(二)防火墙的安装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库以及数据包,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合适的防火墙,对病毒数据库进行完善,在验证安全漏洞的整体特征时应将其准确性提高,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但是计算机存在的安全漏洞种类较多,且各不相同,所以在提取安全漏洞代码的准确性显得格外重要,安装防火墙,也是对安全漏洞的分析以及获取信息的关键步骤。

(三)漏洞的扫描过程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技术分析,其最根本的就是注入一个错误的网络环境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探测模拟系统将一些不合法的信息以及安全漏洞得以扫描出来。所以说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模拟攻击或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对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将最终的入侵攻击源真正检测出来。合理的利用漏洞扫描器能将计算机内包含的或者远程的安全漏洞自动检测出来,并且将网络系统中出现的错误配置以及安全漏洞及时的进行修补、更正,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病毒预防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之一就是病毒的入侵,所以说将防护病毒工作做好,也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入侵的途径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只有从根源做起(即病毒预防),才能真正的防止病毒的入侵。其中,技术人员应当定期的对计算机进行检测维护,这样才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就是应当对计算机安装系统的杀毒软件,并且保证杀毒软件的级别都维持在一个最新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病毒入侵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虽说计算机的发展为社会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也会对社会或者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对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找到根源,并设置一些预防措施,将安全漏洞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冯秋霜,孙雨兰.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J].黑龙江冶金,2009,1.

[2]吴际忠.网络漏洞与网络维护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第9篇: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交换 测试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038-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了能够让多台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人们利用线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然后设计一个传输协议,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不同计算机之间不但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协同工作,因此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球范围的因特网。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的科技起步较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最新的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但是人均使用的网络带宽,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根据实际数据交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早期,受到当时计算机性能等限制,网络带宽比较低,人们利用同轴电缆等作为远距离传输的媒介,在实际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由于同轴电缆的带宽有限,而且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耗,因此传输的效率比较低。在近距离的网络传输中,人们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有效传输范围内,传输带宽可以达到百兆级别,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对主干线媒介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同轴电缆已经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使用光纤作为主干线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同轴电缆等线路相比,光缆的带宽很高,而且光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自身几乎没有任何损耗,因此传输的效率很高,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都开始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线,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光纤入户,人们可以使用到百兆的家庭网络,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网络技术水平。

2 计算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向网络运营商提出申请,然后运营商分配相应的资源,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的选择网络带宽,通常情况下,运营商会给出几个固定的带宽,让用户进行选择,如目前我国家庭使用最多的为四兆和两兆的宽带,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不同,使用的费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用户在办理了相应的套餐后,发现实际的网速达不到运营商给出的标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信号传输中的损耗,以及网络使用高峰期时,主干线比较忙碌,可能会导致网络延迟等。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得用户实际使用的带宽,与套餐中注明的标准一致,必须依靠先进的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运营商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用户的权益,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于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计算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应用

3.1 合理分配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线路的铺设等,必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要向运营商支付相应的费用,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网络带宽能够直接决定传输的效率,运营商会根据基础设施能够承载的带宽,以及用户的数量等,制定相应的套餐,使用不同的带宽支付的费用也不同。而如何确定用户端使用的带宽,就需要依靠网络交换测试技术来实现,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在固定的地方对实际带宽进行测试,如果发现带宽与标注的存在差异,运营商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运营商对现有资源的分配,就是建立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水平较低,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初期,对于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测试的结果不够准确,随着近些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运营商为了合理分配自身的资源,从国外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测试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水平。

3.2 故障检测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要想向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但是受到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较低,在近几年才开始采用光纤等先进的传输媒介和设备。正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计算机网络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后,没有及时的进行修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使用,由于网络传输的距离通常比较远,在发生了故障后,首先要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然后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在传统的故障检测中,只能利用一些传统的电子设备,通过电压和电流等,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这样的方式检测效率很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找到故障的具置,如果能给充分的利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发生故障的地点。

4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对网络基础设施和交换技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都开始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的媒介,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人们利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运营商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也可以利用交换测试技术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赵慧玲.核心网络交换技术的演进[J].电信技术,2009(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