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骨干教师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干教师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干教师的作用

第1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可以使教师与图书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他们尽快认识、了解、熟悉图书馆,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为骨干教师培训中的科研和学习服务。

入馆教育一般是指新入学的学生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启蒙教育。通过入馆教育可以使他们对图书馆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于骨干教师在校时间短、课程紧,学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图书馆对其基本上没有入馆教育。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对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进行入馆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员了解图书馆,更加充分地利用图书馆,多层面地发挥图书馆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辅助作用

一、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现状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际了解,我们发现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往往只重视学员培训课程的设置,如聘请了多少省内外知名专家,设置了多少研讨、参观、实践观摩等,而对于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图书的图书馆并没有重视起来。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骨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老化,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普遍感觉需要大量充电,以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后劲不足的问题。而许多老师毕业后就没有到过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图书馆的了解,对于图书馆的文献、馆设、馆藏布局、文献的分布等情况都一无所知,这就使图书馆这个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骨干教师入馆教育与新生入馆教育的区别

1.骨干教师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使学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各类藏书,从而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而骨干教师则不同,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使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的提升,但这些教师所拥有的实践经验不同,所需资料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图书馆员在入馆教育前对其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入馆教育时将他们感兴趣的文献资料的获取方法放在前面讲解,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自己需要的文献的查阅方法,从而提高骨干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2.更加强调科研功能。科研是骨干教师培训的又一目标。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骨干教师到校前就对图书馆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希望借助高校教师或图书馆查阅一些与他们教育教学相关的较前沿的教研资料,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入馆教育中对科研功能的强调也是对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转贴于

三、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实践

1.在培训课程中设置图书资料检索课程。在培训课程中设置文献资料检索、电子图书馆使用等课程。由图书馆派馆员讲解图书馆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网页功能简介等方面的内容,使学员对图书馆的总体概况、馆藏布局、图书的排架、代书板的使用、借阅手续、流程、有关规章制度、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网上查询功能等都有全面的了解。

2.利用业余时间,请骨干教师到图书馆实地参观考察。利用骨干教师培训的业余时间,将教师请到图书馆,对他们进行实地培训。从期刊、报纸阅览室开始,然后是各文献资料库,中小学教参室、教案室、电子阅览室等实地参观。首先对文献资料的检索、借阅方式、代书板的使用等一一讲解,然后发给教师临时借阅证(培训期间可以使用),模拟借阅图书,使教师们对文献资料的借阅有初步的了解,在培训期间可与在校生一起借阅图书。其次是通过对电子阅览室使用方式的讲解,使老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

3.参观中小学教参室及骨干教师教案室。我院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十分重视其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图书馆针对骨干教师培训开设了中小学教参室和教案室。每位骨干教师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他们到我院培训期间,请他们留下自己最满意的教案复印成册,存放到图书馆教案室中。近几年我院已收集骨干教师教案五千余份。

四、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在培训中的作用

骨干教师入馆教育是老师们认识、了解图书馆的开始,也是图书馆与骨干教师之间良性互动、有效沟通的起点,为骨干教师返回单位后仍能正常借阅图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入馆教育,教师们了解了图书馆的情况,同时在培训期间与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返校后,他们也可以定期向院图书馆借阅图书,很好地解决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第2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 教师培养 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5.1

1引言

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素质教育的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想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就要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骨干教师的特质分析

2.1崇高的道德品质

教师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工作者,在教学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骨干教师的最基本条件,骨干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教师还要大。他们甚至牺牲休息的时间来找一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其次,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魅力也是骨干教师的最起码条件,便能得到群众的公认和推举。骨干教师作为未来人才的培育者,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有爱业才能敬业,所以骨干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一颗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成长。

2.2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

教学能力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最基本能力,而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能力的不同。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比普通教师强,骨干教师善于分析钻研教材,能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入理解,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骨干教师的教学用语也要比普通教师规范,具有专业性。其次,骨干教师有着超强的创新意识,骨干教师善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对教学中的新情况进行探索与发现。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影响骨干教师成长的因素分析

正确认识影响骨干教师成长的因素,对于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

3.1内因(教师自身)

首先,教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没有进取心,也就对自身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教师也不能快速的成长发展。其次,教师对职业的认同也影响着教师的成长,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才能产生责任感,教师才能更好地思考,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再次,成就感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一旦教师有了很强的成就感他们就会不断的主动要求发展,不断的寻求进步。

3.2外因(外界环境)

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风气、文化氛围、人际关系都与教师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因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

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社会对于教师的认识何看法等种种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全社会对老师的认同、教育部门的重视等这些将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反之,则阻碍教师的成长。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4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议

4.1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影响骨干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同事的关心、科研水平等因素。学校要营造一个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各老师进行教研科研活动,通过教研科研来增进老师之间的凝聚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4.2开展不同的培训计划

根据《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仑区培育与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若干意见的通知》(仑政〔2013〕23号)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开展“千帆计划”、“百舸计划”、“领航计划”,促进区内不同层面教师专业成长。“千帆计划”是面向的是全体教师,通过培养激励来促进各种素质的全面提升。“百舸计划”的对象是各类名优骨干教师,通过培育与引进,提升区域优秀教育人才的数量和骨干层次。“领航计划”是培育与引进一批师德、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领航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领航作用,带动骨干教师进一步成长。

5关于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措施与建议

骨干教师培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5.1建立教师共同成长团队

由于处于胜任期的教师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容易出现瓶颈,所以骨干教师要对这些老师进行指导,学校可以建立有骨干教师组成的成长团队,在团队中进行教学中的探讨交流,共同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更快发展。。

5.2鼓励骨干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教研

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并且给予骨干教师在进行教研科研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教研科研的教师将在评优、评定等级时给予优先考虑。

5.3深入课堂改革

骨干教师要投身于教学改革,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工作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做好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听课、评课增加与其他老师间的信息交流,在北仑区打造一个高效率课堂。

5.4对教师实行专业成长量化考核

为了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教育实力,2015年开始实施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成长量化考核,北仑区采用积分制管理,根据教师的业务竞赛获奖、单项业务竞赛(如基本功竞赛、优质课竞赛等)、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奖(论文、课题、论文或教学经验发表奖)这些标准进行计分。经过审议进行发放。通过这种方法来奖励立足课堂、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良好成效的教师。

6结论

骨干教师决定学校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骨干教师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作为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使北仑区的教学质量节节高升。

参考文献

第3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本次考核对象为在职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中青年教学骨干、市教学能手,主要考核上述四类骨干教师从20**年8月至20**年7月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教学实绩、教研科研、示范辐射、继续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成立了由知名专家和特级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根据去年新修订的《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和《量化评分细则》,全面细致地对骨干教师上报的考核表和佐证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确定考核等次。

二、考核总体情况

从各地各学校考核的总体情况看,全市骨干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在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考核中也发现,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考核工作存在着某些不足,少数骨干教师的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

1.材料提交马虎敷衍。少数骨干教师对业务考核重视不够,对考核细则的了解掌握不够,出现考核表项目填写不具体、自我评分不客观、佐证材料提供不完备等现象,有的骨干教师甚至将前两年的材料提交考核。

2.组织工作差异明显。各地各校骨干考核组织工作不均衡,宝应、江都、扬州中学做到了认真对待、打分严格、材料完备、操作规范,而部分地区和学校却存在着传达布置不到位、材料准备不充分、评分考核不客观、整理提交不规范等现象。

3.示范引领效果不佳。少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少数骨干教师在示范辐射和教科研方面几乎无任何实绩材料,如个别市特级教师除指导两名青年教师外,无任何示范教学、课题研究、或获奖的材料,考核表内空白很多。部分县(市、区)未能为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提供足够的平台,县级以上示范教学、讲座等平台欠缺。

4.参差不齐。一是部分骨干教师论文偏少,甚至无任何论文;二是级别不够,有的仅是在报纸上发表;三是获奖论文层次不高,有的是杂志社获奖,省教研室级以上获奖不多;四是论文质量不高,部分骨干教师提交的只是高考(中考)习题解法或复习指导类文章;五是学科类论文数量不够,有的骨干教师只发表了管理类论文,无学科类论文。

5.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少数骨干教师没有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大多数老师阅读专著时没有写读书笔记,有的在网上下载文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连题目都没有改)。

三、考核结果和要求

本次参加考核的五类骨干教师共1431人,其中275人获优秀等次,予以通报表扬(名单见附件1);1145人获合格等次(名单见附件2),其中40人在一些考核项目上存在缺失现象,给予提醒,并将在下年度业务考核中予以跟踪关注;11人考核不合格。

各学校要将本次考核情况传达到全体教师,并将考核结果通知到每一位接受考核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业务考核结果要作为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凡获“优秀”等第的骨干教师在今后的骨干教师评审中可优先晋升。凡获“合格”等第但在考核中发现存在较明显缺失的骨干教师,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通过一定形式会同有关学校给予提醒并限期提高,各有关学校要落实到位。凡本次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按规定停发一年津贴,并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两年不合格的教师将取消其骨干称号。

第4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管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二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学历结构出现了“断层”。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中学教师的学历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欠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比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要低76.1%;

——职称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只占39.2%;

——骨干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0.4%,特级只占0.88%,全市知名的只占0.44%。

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断层”,更加剧了骨干教师结构的“断层”,加剧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人才流失越严重,而且严重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都害怕提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原因是学历层次一旦提高了,教师就要“跳槽”——不是调离教育系统,就是调离本校或当地,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被动局面,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2.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这使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省市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数量上基本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思想状态总体上呈上进状态,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但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国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

——不适应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受观念与政策的双重影响,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只能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旧是占主导地位,对于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兴趣与经验。在这项问卷调查中,把“应试教育的困扰”列为教师队伍存在主要问题之首的人数就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8%。

——不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胜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10.7%的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工作“不够好”或“一般”,有1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效果“不够好”或“一般”。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更是普遍现象,竟高达80.9%。而意识到自身与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距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和知识更新方面,也高达71%。

——不适应中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中学教育要把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但广大中学教师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如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7.5%的中学教师缺乏计算机基本常识与基本的应用能力,对多媒体和交互技术更是陌生;有58.9%的非英语学科教师基本不掌握外语;有63%的教师对电化教育手段不是缺乏应用能力就是没有这种意识。可以说,现有的教师队伍仍广泛存在教学手段相当落后的状态,基本上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始”阶段。

——不适应教育方法现代化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现展,不懂得该如何去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状态,对少数需要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学生束手无策,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具有上述种种情况的教师总数也达到68.6%。

——不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仍不高,加上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小学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不能吸引一流人才从教。现在教师队伍中责任感不强、敬业精神欠佳和钻研精神不足的情况还占有一定比例。甚至不少教师受功利泛化的影响,没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有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家教”等第二职业上,有的政治观念淡薄,不注意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21.3%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甚至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更有18.7%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和9.5%的高级、特级教师对此有同感。

——不适应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强化以后教师社会角色变化的需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越来越被强化,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去担任大教育的组织者。但事实是,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单一的学校教育,不愿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担任大教育组织者的社会角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47%的教师认同这一点。

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管理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偏差。如何迅速缩小乃至全部消除这些差距,去迎接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3.二十一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要发展教育。

经济腾飞要靠教育来支撑。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落实,因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相当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反之,即使校舍、设备再好,也无法提高教育质量,更不可能办出好的学校。

——基础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这是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关键和难点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而教师处在这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认真落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个体与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转轨的需要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9%的教师都认同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教师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一个缺少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在国际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中充当教师角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1%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至今已是完全成熟了,它使得教材与教学形式甚至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将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丰富的程度无可比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总之,要实现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历史赐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同样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培养骨干教师是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抓紧培养骨干教师可以解决教育发展的要求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这是因为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1.轴心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这里笔者暂且将中学一级及其以下级别的教师列为非骨干教师,下同)普遍(占92.9%)认为,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可以使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握了骨干教师就等于掌握了教师全体。

2.驱动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93.7%)认为,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驱动作用,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3.辐射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9.3%)认为,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榜样的质与量也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4.稳定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1.6%)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龄人口急骤波动,教师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波动,同时教师职业还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使得中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要转变观念,不能片面地要求稳定。但是,没有稳定,就没有质量。只有稳定骨干教师,才能使整个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保持稳定;只有“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稳定作用,达到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5.促进作用

第5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骨干引领;教师成长;自主发展

对许多老师而言,如果没有新形势的要求,她们只能安于现状,按早已熟悉的又已习惯、不变的套路行事,不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改变观念。为此,我们认真分析教师的现状,从抓骨干着手,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以骨干引领为先导,给骨干教师压担子、定任务、定目标,让教师们在各种平台上展示自我,在取得成功的喜悦中去理解教育、体味教育,不断提升自我更新能力,并在专业引领中实现同年轻教师共同成长。

一、专业发展取向是教师成长的航向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其不断成长的需求和时代、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以及教书育人的使命,激励着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有人说,拥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拥有专业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参加培训获得专业知识,更包含在教育实践中专业智慧的启迪和专业人格的提升,它是知识、能力、智慧、人格“四位一体”的优化。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十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理念警示着广大教师们: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向教育的最高目标迈进。

二、骨干引领导航,助推教师群体不断成长

专业引领是教师脱离土气、提高品位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可以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动的实践,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只能是同水平的重复。

1、聚焦高效课堂,凸显骨干教师示范和帮带作用

理想课堂是以最小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效益,它是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师生倾心投入的课堂。骨干教师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我县各校依托骨干教师本身的优势,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中的示范与帮带作用,放大其在教师团队中的榜样与教育作用,采用师徒结对帮扶的形式,本着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合作进取、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四课联动”的方式进行帮带,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 “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师傅分析研究徒弟的教学特点、教学优势和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全面纠正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练、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

“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帮带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为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奠定了基础。

2、搭建成长平台,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和辐射作用

几年来,我县以各种培训活动为载体,先后聘请了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团、陶行知中国教育研究会讲学团、魏书生教育研究中心讲学团、教育部教育学会专家讲学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专家、新东方英语教育专家讲师团来我县对一线教师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培训;同时,举办了小学英语、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物理、生物,高中语文、化学等学科骨干教师讲学活动,骨干教师二级培训和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活动力求站在教改的前沿,以前瞻的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专家们崇高的人格魅力,为青年教师树立标杆,指明行动的方向,增强前行的动力,引领年轻教师仿效和借鉴导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体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实现教学模式的举一反三,坚定改革创新的执着信念,从而有效提升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执教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学校学科教学改革,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另外,我县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举办骨干教师经验汇报会或专题报告会,开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教材教法研讨会等活动,一方面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走势,总结成功的经验,增强年轻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辐射带动年轻教师在启迪和感悟中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发现年轻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创造条件对年轻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他们自学成才,加强在职学习,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力争向学科骨干教师进军。

三、深挖成长内潜,促进教师个体主动发展

教海泛舟,不进则退。为激活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育行政部门已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与评奖评模职称评聘挂钩,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已经形成。

为下活教育这盘棋,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位教师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寻找“最近发展区,推动教师发展”,依据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基础,分清和发掘每一位教师的特征趋向、潜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促进所有教师都能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不同层次的真正发展。我县针对每位教师的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其潜在水平,把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骨干教师;中小学;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04―02

一、引言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发展教育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把骨干教师培训摆在突出位置。”骨干教师是各学校中教学成绩突出,能起教学模范作用的资深教师。国家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早在1993年国家教委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组织专题研究,完成教育科研课题,使他们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思想和业务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现状分析

1 骨干教师缺乏,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缺乏,急需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资金限制,导致更多的教师不能进行继续教育;(2)编制限制,一个骨干教师往往由于任教班级多、跨年级上课,教学任务较重等原因,平常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川学习,即使有机会,也总是由于没有教师来接替自己的工作而无法去接受继续教育。

2 继续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矛盾,致使骨干教师放弃继续教育。一般继续教育往往是集中在几天内完成培训内容,而教师大都有教学任务,与继续教育学时的安排相冲突。并且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量偏大,而时间又相对较短,根本完不成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即使完成,有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致使大多数骨干教师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3 多媒体网络建设滞后,制约了骨干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大多学校受经济能力限制的原因,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建设滞后,有的学校有网络,也只是接人校长办公室或指定的工作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老师们无法及时获取网络信息,不能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更别谈及把专家或高水平教师请到学校来作报告、交流等。骨干教师大都通过自学和函授来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尽管自学可以获得更高学历,但缺乏交流,函授虽然可以交流,但又不充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骨干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4 缺乏教研交流氛围,挑战和危机意识淡薄。现在在大多数中小学设置了专门的年级教研室,目的是让教师一起备课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很多教师大多是为上课而上课,即使有骨干教师,也是由于人数过少,无法开展教研交流。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骨干教师自身在业务上找不到可以研讨的对象和话题,也没有可看、可观摩的先进事物,行动上,前无标兵,后无追兵;思想上,对自身水平自我认识不够,没有受到系统的、权威的、观念的各种挑战,很难提升并发现自己的不足。

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差,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骨干教师一是计算机知识水平较差。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仅占30%左右,个别学员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二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制作方面几乎是“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教育教学效能低下。

虽然中小学骨干教师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但是这些教师有很强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加强骨干教师继续教育交流。

三、改进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学段、区域、学科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及时补充紧缺学科教师。

2 建立继续教育休假制度,缓解工学矛盾。因工学矛盾、利益关系或者工作效率问题,限制了人们进行集中学习、进修和培训。因此,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在职期间的最低离岗学习时间、最低学习要求,即教育休假。休假期间的各种待遇与在岗时完全一样,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安排,费用由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保证人人享有学习的权利,人人都尽学习的责任。

3 构建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理论水平。加大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创造一个形成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自觉性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为师资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利用“博客”、QQ、微博等网络技术为广大教师构筑起虚拟教育交流的乎台,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推动教师向纵深方向发展。

4 营造继续教育的文化氛围,树立挑战和危机意识。加强校本文化建设,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或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推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交流与提高。还可以采用“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定期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做访问学者,增加研讨和交流的机会,扩展骨干教师的眼界,提升其业务素质和能力。邀请专家或者学者来校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带到老师身边,通过对比找到自身欠缺之处,以树立挑战和危机意识,增加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

5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让电脑成为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现代化教学工具;能设计和编辑多媒体课件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因特网资源的获取方法和应用技巧,会制作个人网页,要求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高级水平,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鼓励老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意义

1 有利于增强理论学习高度,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骨干教师们从理论上对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理论基础、实施方案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加强了实践的自觉性。帮助骨干教师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2 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教师的知识要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一是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修养。二是要掌握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三是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科学,切实掌握教育规律,才能与被教育者开通信息高速公路,使被教育者快速成才。

3 有利于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观摩-分析-实践-议论-小结”环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学员们在设计和评估一堂课方面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还可利用培训交流机会到教研教学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理念和教育技术。如这次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到衡水中学实地参观考察,与一线教师现场交流,使骨干教师们教研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塑造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中起到示范性、榜样性和带动性的作用。所以,通过讲座、论坛、送课等方式,有助于教师思考和提炼教育教学的经历、探究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通过抓点带面,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是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而且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交流,对于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普遍提高的骨干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由凤宇,树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新观念[J]。继续教育,2003,(7):8,

[2]李存生,杨永刚,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2),

[3]郑益乐,王富平,&-y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lO,(5):51,

[4]张 波,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优化教师整体素质[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l,(2):38,

[5]周智成,骨干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教育,2005,(4):20,

第7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坚持正面培训的原则,树立正确教育观摆在首位,并贯穿培训的全过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成立了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行使培训途径设计、研究和管理职能。并以“落实计划、落实检查、落实奖励”督导工作。加强人员的投入,在领导精心组织的前提下,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帮助指导骨干教师工作;抓好五个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备课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教研活动相结合;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开放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四项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观摩活动、调讲活动、听评活动和竞赛活动,以练促教,以赛促推广,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培训质量,在我校富有成效的师培活动中,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为骨干教师队伍的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对课改首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   教书匠转向专家型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数学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部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为体,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面对时代的挑战,骨干教师的培养途径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在我们思想认识中形成了今后学校长远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基本工作思想;(1)我们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把骨干教学培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以学校教学为主张,开展骨干教师培养途径与研究系列活动。

(3)领导积极参与,合理投资,制定落实好研究工作计划,抓出成效。

第8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一、校级骨干教师认定范围

根据相关荣誉和称号,对校级骨干教师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教学能手、教科能手、示范课、AA级优质课。

第二类:教坛新秀、教科新秀、德育新秀、A级优质课获得者、基本功竞赛获得优胜者。

二、校级骨干教师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富有奉献意识和合作精神,高质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每年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并研读1-2种相应专业的教学期刊,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撰写好学习体会。

3、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1~2名或带好一个兴趣组,并有具体指导方案和过程安排,每学期本校上公开课1~2次。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每位骨干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5、积极撰写本学科教学研究论文。每年有1—2篇教育教学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市级及以上教育杂志发表。

6、积极参与本学科教改工作,积极承担或参与教改实践中的课改实验,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要始终处于前列,带动本学科教学质量提高。

三、校级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1、成立考核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副组长,教务、教科、德育和骨干教师所在教研组代表组成考核小组。

2、考核内容:各层次骨干教师岗位要求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师德表现、业务能力、教学工作;科研水平、进修情况和教育成果等方面。新晨

3、考核程序:考核按学年度进行,各骨干教师将自己一学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填好自我评价表)。并附有关的原始业务材料(包括获奖证书、论文、公开课的备课教案、学习笔记等)。考核等第为不合格、合格、优秀。

4、考核对象必须是在职在岗(与荣誉称号对应岗位)的骨干教师,如考核不合格,不得享受相应待遇。

四、骨干教师的有关待遇

第9篇:骨干教师的作用范文

一、总体目标

本计划旨在吸引、稳定和培养数以万计的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2.项目引导原则。教育部将通过项目引导各地和高等学校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提高素质原则。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同时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4.向中西部高等学校倾斜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养计划项目。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重点高等学校为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训青年骨干教师。

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使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1.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结构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列出专项经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使各校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本校青年教师总数的10%。

2.将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绩和效果作为高等学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在职学位提升,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及早参与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3.追踪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资助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高等学校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学位层次,在招聘新任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5.要加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努力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积极吸引出站人员充实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安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全面锻炼,提高全面素质。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教育部每年从列入国家有关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作为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的培养单位,并根据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情况和学科优势,提出该校承担培养任务的学科、专业和年度招生计划。5年内为高等学校培养上万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水平。

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设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每年支持80名左右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每个资助项目的年资助金额一般为5至15万元,资助期为五年,由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按1:1比例配套支持。具体资助金额按申请项目的性质、申请资助金额预算和专项资金资助能力确定。

3.继续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资助1000人左右,资助金额平均为4万元/人。资助对象为在国外留学三年以上并在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外留学一年以上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4.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教育部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以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每年资助5000名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其中,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按1:1配套资助;3000人以国家留学基金的名义派出并提供旅费,学校提供其他费用或争取对方免费。

5.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设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金”。在学校申报基础上,遴选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优势学科、专业接收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拔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参与科研工作,跟踪学术前沿。

6.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各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高级研讨班”。每年培训教师2000人。

以名师巡讲和精品课程推广使用为主,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师培训(讲习)班;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举办“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人。

五、附则

1.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